文学文体学_文学翻译批评的试金石_评介_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_

合集下载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飞越疯人院》两译本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飞越疯人院》两译本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飞越疯人院》两译本摘要:就文学作品而言,文体特征在很多程度上表现了小说本身的文学价值,而文学文体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它最关心的是文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本文选择了《飞越疯人院》中在词汇和句法层面上的例子,利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就两个中译本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说明,进一步说明文学文体学方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只有通过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译者通过文章具体的词汇和句法层面欣赏到原作风格,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文学文体学;词汇;句法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81-01一、文学文体学与文学翻译随着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在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文学文体学。

它以语言学的方法为工具,对文学作品进行描述和阐释,把文学语篇的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研究;它既重视语言学的描写,又重视文学批评的阐释。

运用文学文体学研究小说翻译的理由:1. 普通的翻译研究不能适用于文学语篇的翻译;2. 文学翻译和批评只注重诗歌翻译而不注重小说翻译,尤其不重视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翻译所特有的问题;3. 小说翻译所提出的许多问题目前只能用文学文体学有效地解决。

只有用文体学方法对作者词汇和句法结构的选择所含的特定意义进行研究,才能在跨语言的语篇中找出问题,指导和评价。

文体学分析的主要作用就是使译者对小说中语言形式的美学功能更为敏感,帮助译者使用功能等值的语言形式,避免指称对等带来的文体损差。

因此,文学文体学的方法对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批评来说,无疑是评价翻译质量的一块试金石。

二、文学文体学与《飞越疯人院》的翻译小说《飞越疯人院》发表于1962年,是美国六十年代现实小说的典型作品。

作为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先驱——肯?凯西的代表作,《飞越疯人院》充满着强烈的反体制理念,提倡个人自由。

本文以《飞越疯人院》以及它的两个译本(胡红译本和石幼珊,钟杏译本)为例,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判断译文是否保留了原作的风格。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的基本形式、结构、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文学的形式、文学的结构、文学的风格、文学的表达技术等方面。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或口头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翻译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文化素养和翻译技巧。

翻译过程中,文体学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比较复杂的一种。

不同文学作品的文体各不相同,翻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对各种文体的综合把握,同时对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符合原作文体的翻译。

例如古典文学作品往往使用一些古体词汇、成语等,这就需要翻译者特别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的准确把握,以便恰当地再现原作的文学特色。

在翻译中恰当地应用文体学理论,有助于翻译工作的深入和精准。

翻译者首先需要在翻译前认真阅读原文,对原作的文体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在翻译时,翻译者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原作的文体特点。

翻译的最终结果应该是符合原作文体的翻译,不失原意、流畅自然。

总之,文体学对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翻译工作需要翻译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把握原作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风格。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文体的综合把握和恰当运用,最终达到原作和译文的文体相似,意思相通的效果。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具有指导作用。

文体学研究的对象是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和特点,通过对文体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出不同文体之间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式,熟悉不同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然后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到文学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熟悉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原著的意境和情感,保持原著的风格和气质。

文体学也对于翻译工作者进行文体转换时具有借鉴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文体特点可能和目标文体不一致,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进行文体转换,将原文的文体特点重新表达出来。

文体学的研究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对照文体,有助于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进行文体转换,使得译文更加贴切和生动。

文体学的研究也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对照样本。

通过对比不同文体之间的语言现象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进行文体转换和译文编写,提高译文的品质。

文体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的学科,对翻译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文体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进行文体转换,提高译文的质量和水平。

翻译工作者应该重视文体学的研究,加强对文体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和能力。

文学评论名词解释

文学评论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

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实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索》.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 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金隄.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比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 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 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钱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香港:中外出版社, 1975.钱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钱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钱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 -1966 :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 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吴伟雄、方凡泉. 《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 ersa (《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 -1992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比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 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周煦良. 《诗词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诗向.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二、翻译教材书目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 .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陈茂松.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陈廷佑. 《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靳梅琳. 《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居祖纯.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李辛. 《实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3.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祜、张燮泉. 《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彭长江主编. 《英汉-汉英翻译教程》.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单其昌. 《汉英翻译入门》.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1.申雨平、戴宁.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孙万彪、王恩铭. 《高级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王治奎主编. 《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修订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王治奎主编.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修订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温秀颖、马红旗、王振平、孙建成. 《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吴冰. 《汉译英口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上、下册) .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曾诚. 《实用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张蓓. 《汉英时文翻译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庄绎传.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三、国内外英文翻译理论与实践书目Ariel, M. 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 . London : Routledge. 1990.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 London : Routledge, 1992.Bassnett, Susan &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Bell ,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 London : Longman, 1991.Cao, Xueqin & Gao, 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trans. 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78. Cao, Xueqin & Gao, E. The Story of the Stone . trans. David. Hawkes. New Zealand : Penguin Books Ltd. 1986.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1991)Celce-Murcia, M. & Larson-Freeman, D. The Grammar Book---An ESL/EFL Teacher's Course . Rowley , Mass. :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83.Chafe, W. Given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iew.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 London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6.Chao Yuen Ren.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 Berk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Cheng Zhenqiu. My views of C-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1. Chomsky, N. 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 . The Minimalist Progra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 Haiman, J. Conditionals are topics. Language . 1978 (54): 564-589.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 London & New York : Longman. 1976.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London : Edward Arnold Ltd.1985.Hartwell, P. Open to Language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Hatim, Basil &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 London : Longman, 1990.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 Devon: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Hewson, Lance & Jacky Martin. Redefining Translation: The Variational Approach . London : Routledge, 1991. Reprinted by World Book Publishing Corp. in 1992.Hickey, Leo.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Hodges, J. C. & Whitten, M. E. Harbrace College Handbook . New York : Harbrace Jovanovich. 1982.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Grammaticalization .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Kahn, J. E. 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 . London : 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1985.Kelly, Jeanne and Nathan K. Mao. Fortress Besieged . Indiana : Indiana Univ. Press. 1979.Lao, She. Camel Xiangzi . trans. Shi Xiaoqing.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1.Leech,G.N. Style in Fiction . New York : Longman. 1983.Li, C. N. & S. A.Thompson.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 London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6. 457-490.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 Hertfordshire:Prentice-Hall, 1988.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 Oxford : Pergamon, 1982.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1.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in 1998, also appears in Nida 2001)Nida, Eugene A.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 Bruxelles: Les éditions du Hazard, 1996.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9)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 Manchester : St. Jerome , 1997. Quirk,R.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 Longman. 1973.Robinson, 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 Cornwall :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2.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 Revised ed. Amsterdam : John Benjamins, 1995.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 3rd ed.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Swan, M.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 Amsterdam : John Benjamins, 1995.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5.Wilss,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 Shanghai: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Zeiger, A. Encyclopaedia of English . New York : Arco Publishing Company. 1978四、学术期刊翻译相关论文举例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 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 中国翻译, 2000 (6).蔡春露. 论《木匠的哥特式古屋》叙述的不确定性 .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4).蔡春露. 论悲剧《李尔王》中的意象.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丁衡祁. 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 中国翻译, 2002 (4).丁金国. 汉英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原则.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3).范敏、陈天祥. 论汉语成语的英译. 山东外语教学,200 (5).封宗颖、邵志洪.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对比与翻译. 外语学刊,2004 (5).冯寿农. 翻译是“异化” , 或是“化异” ? 法国研究, 2002 (2).傅似逸. 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1).高健. 语言个性与翻译. 外国语,1999 (4).关坤英. 朱自清散文的朦胧美——从《荷塘月色》谈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 (5).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外国语,1998 (2).郭建中. 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翻译,1996 (2).韩庆果. “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2).何兆熊. 英语人称代词使用中的语义含糊. 外国语. 1986 (4).侯维瑞. 文体研究和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3).胡密密. 从思维差异看汉英科技文体与科技论文的英译. 中国科技翻译. 2002 (3).胡兆云. 柏拉图、黑格尔灵感论与文学翻译中灵感现象浅析. 外国语言文学, 2003 (3).胡兆云. 从康德的人类“共通感”看异化翻译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3).胡兆云. 华盛顿交还军权与还权对答翻译探究. 外国语言文学, 2005 (3).胡兆云. 克罗齐表现主义翻译观及其发展浅析.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胡兆云. 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借用. 山东外语教学, 1998 (3).胡兆云. 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输入法—阅读. 山东大学学报, 2000 ( 增刊).胡兆云. 中英美四大政法文化词语系统与对应翻译策略.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9).胡兆云. 自然语法与书本语法浅论. 山东大学学报, 1995 (3).黄爱华. 文学文体的语言特征及其运作. 浙江大学学报. 1996 (3).黄龙. 古诗文英译脞语.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5 (3).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中国翻译, 2004 (6).纪玉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 外国语, 2002 (2).江宛棣、闫昕霞. 翻译是“ 文化的翻译”——赵启正谈对外传播之中的翻译事业. 对外大传播, 2004 (10). 金积令. 汉英词序对比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 外国语. 1998 (1).林大津. 国外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及其启示.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3).凌云. 汉语类比造词初探.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2).刘莉. 论法律文体翻译的准确性问题.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 (3).刘全福. 语境分析与褒贬语义取向. 中国科技翻译,1999 (3).刘全福. “批评法”在翻译课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翻译,1996 (5).刘全福. 对翻译教材译例的审美性思考与评价. 上海科技翻译,1998 (3).刘全福. 试析我国酒类产品简介英译存在的问题. 上海科技翻译,1997 (2).刘全福. 英汉叹词比较与翻译. 外国语,1996 (4).刘全福. 由一则名言的翻译看语境对译文选择的双重制约性. 中国翻译,1997 (2).刘艳丽、杨自俭. 也谈“归化”与“异化” . 中国翻译. 2002 (6).庞林林. 英、汉语拟声词异同浅探.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5 (4).任晓霏. 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 中国翻译. 2002 (5).邵志洪. 近20 年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2).邵志洪. 上下文与诗歌翻译. 福建外语,1992 (1).邵志洪.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 (5).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 中国翻译. 2000 (1).田九胜.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翻译.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5).王弄笙.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中国翻译,2000 (2).王文松、叶林海,论小说语言的风格美及其形成与超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 (2).吴建平. 语言符号对译、言语翻译与跨文化信息. 厦门大学学报, 2002 (6).吴群. 语义贯通,语句变通——把握“人称”和“物称”的转换. 中国翻译,2002 (4).吴顺波. 英汉成语比较. 上海科技翻译, 1997 (1).徐莉娜. 委婉语翻译的语用和语篇策略. 中国翻译,2003 (6).许余龙. 语言类型区别与翻译. 外国语.1987 (3).许渊冲. 再谈“意美、音美、形美” . 外语学刊,1983 (4).杨焯、纪玉华. 论互文文本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杨士焯. 彼得·纽马克翻译新观念概述. 中国翻译, 1998 (1).杨士焯. 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谈文言文词语、句法在译文中的妙用. 上海科技翻译, 2002 (1). 杨信彰. 从主位看英汉翻译中的意义等值问题.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1).喻家楼,胡开宝. 析汉、英语中的有灵、无灵和动态、静态句. 外国语,1997 (5).张殿恩. 从比喻、联想看中英文化差异.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6).张礼龙. 现实与信仰——对狄金森有关死亡诗歌的探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0).钟明国. 隐喻与“ metaphor ”含义的对比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 (4).朱湘军. 中英诗歌语言的通性. 怀化师专学报,1993 (2).朱耀先.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国翻译,1997 (4).左岩. 汉英部分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3).五、汉英词典、参考书《汉英词典》(修订版)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吴景荣程镇球.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英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汉英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ABC 汉英大词典》. [美]德范克主编.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英大辞典》.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新编汉英词典》. 海南出版社《汉英词典》. 危东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词典》. 严英.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简明汉英辞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远东汉英大辞典》. 新华出版社、远东图书公司《最新林语堂汉英词典》 . 大盛出版有限公司《汉英中国报刊新词语2000 条》. 现代出版社《汉英成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汉英新词语汇编》.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汉英英汉新词语词典》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实用汉英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简明汉英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外文出版社《最新汉英对外经贸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中国专有名称和术语简明词典》. 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英法律词典》. 中国商业出版社。

文学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批评理论是研究文学作品的一种思辨性批评方法论。

它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主题等方面,探索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为读者提供对作品的客观解读和评价。

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丰富了文学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也推动了文学创作的进步和发展。

文学批评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文学理论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模仿(mimesis)”的概念,强调文学作品模仿现实世界,通过模仿来表现人类的品质和行为。

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批评理论,并成为了文学作品批评的基础。

在中世纪,文学批评理论受到宗教的影响,批评家更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和宗教意义。

文艺复兴时期,批评家开始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强调作品的结构、风格和语言。

例如,乔维亚尼的《辩证论》提出了许多对于文学批评至今仍有影响的观点,如“艺术来自自然的美”和“艺术要追求真实的效果”。

到了18世纪,启蒙时代的文学批评理论开始关注作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弗在《美学论》中,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中,为社会改革做出贡献。

而德国诗人歌德则在其作品《悲剧》中,强调了艺术家与大自然的关系和作品的情感表达。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经历了多种流派的出现和发展。

存在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现代批评等,都对文学批评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美国批评家布鲁斯·霍默在其著作《理论的魅力》中,认为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所代表的观点和主题。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则通过解构主义的思想,批判了语言和理性在文学批评中的固有局限。

文学批评理论不仅是一种理论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批评实践和审美经验的总结。

通过文学批评理论的运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作品的内涵和形式,并从中获取纯粹的审美享受。

同时,文学批评理论也在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和创新,激发了作家们的思想和想象力。

尽管文学批评理论在不同的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观点,但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探索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翻译批评与赏析概PPT课件

翻译批评与赏析概PPT课件
第33页/共82页
若是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翻译的话,任何合法又合乎道 德的手段,只要达到委托人的目的,都是合理而且应该 的。于是历来被尊崇为金科玉律的种种翻译标准,有时 都被丢在一旁,例如按照“ 忠信” 的原则,译文应该 代表了原文的全部信息,也没有原文本无的信息,按照 “ 通达” 的原则,译文应该写得浅显易懂,可是符合 了这样的标准,译文未必能达到委托人期望的效果,反 而不忠信又难以看得明白的译文,却是好的译文。因此, 译得“ 好” 的译文未必就是成功的翻译任务。译文是 否具有可读性,跟翻译任务的成败无必然联系,甚至有 时译得“ 不好” 的译文,反而达到了原定的目标。
principle);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原则(the aesthetic-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以社 会符号学为取向的原则(the sociosemiotic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不同的翻译标准 对译者、翻译过程和结果影响极大。因此,翻译批评标 准的确立和选择往往也是因人而异,因时空条件而异, 因原作的体裁和内容而异。所谓因人而异,主要是指不 同的翻译批评者在确立翻译批评原则时往往带有一定的 个人主观色彩:例如文学家批评翻译作品时往往自觉或 不自觉地遵循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批评原则,而传播学 家则
1. 监督目的
• 审校译文。翻译批评可以为各种机构部门如出版部门 提供对翻译作品质量的监控信息,检查有没有误译、 漏译、不恰当的表达方式、错别字、语病等问题。
• 欣赏介绍。翻译批评有对读者进行引导的功能,可以
推崇介绍,突出翻译工作的成就,分析其过人之处及
其原因。
第10页/共82页
•考核。为译文评分,判断优劣,例如翻译课程的习作、 测验、毕业考试或者专业资格考试、翻译比赛、招聘 中的笔试等。 • 教学示范。在培训译员过程中,需要大量学习、揣摩 的译例,来说明各种翻译方法的效果以及翻译功力高 低的比较。 2.理论研究目的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比较《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两译本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比较《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两译本

张祥麟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期更好地研究海明威的写 作风格。
二、两种译本的比较分析 1. 词汇层面 词汇是构成文学作品文体特点的基本要素。作者 在创作中对词汇的有意选择和运用不仅能给文学作品 的文体施加明显的影响,而且作家对文体的创造在很 大程度上表现为对词汇的选择和运用。译者在翻译过 程中,要仔细分析原文词语后的含义,否则会影响译文 质量,造成文体损失。“翻译中的艺术性,要求译者对 原文从形式到内容的统一体有全面而又细微的理解和 感受,真正做到和原作者心灵相通,然后调动译入语中 最适宜的手段,用恰如其分的译文,使读者也获得同样 全面而细微的理解和感受。”[3] 例( 1 ) The girl wore no head covering and hurried beside him. 曹译: 那个少女没戴帽子,在他身旁匆匆走着。 张译: 少 女 头 上 无 遮 无 盖,跟 在 大 兵 身 旁 匆 匆 走着。 对比两人的译本,对于 head covering 的理解不同, 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给的解释 covering 是 something that covers,esp. a bedspread,blanket,etc, or clothing [4]327 。因此,还是张译的“无遮无盖”更好 地传达了文本信息。理解准确是好的译文的基础,译 者若忽视对最基本单词的正确分析,同样会对文体造 成损失。 例( 2) He put down the saucer and poured the glass full of brandy.
作者简介: 杨 曼( 1984 - ) ,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文学文体学是连接语言与文学批评的桥梁,它集 中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道德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 题意义与美学效果。申丹曾指出: 文学文本中,语言形 式往往是作者寻求达到各种主题和美学效果的方法, 比如,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使传达的内容更加有力, 但是,传统 的 翻 译 研 究 中,形 式 和 内 容 往 往 被 分 隔 开 来,而且内容比形式更为重要[1]11 。她在《文学文体学 与小说翻译》一 书 中 指 出,将 一 般 的 纯 语 言 学 的 翻 译 研究应用到文学语篇是不够的,应采用文学文体学作 为补救,既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又能更深入地洞 察作者或译者遣词造句的美学功能[1]14 。在进行具体 的翻译批评时,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文体分析,再看 译本有没有体现其文体价值。 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不仅要求译者有深厚的语 言功底,还 要 对 原 文 进 行 深 入 透 彻 的 分 析。 A. F. Tytler 曾说过: “译 本 应 该 是 原 著 思 想 内 容 的 完 整 再 现; 译文的风格和手法应该和原篇属于同一个性质; 译 文应该具有 原 著 所 具 有 的 通 顺。”[2] 要 翻 译 海 明 威 的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就必须对这部作品的语言特 点、作者想要表现的文学形象和传递的思想感情了如 指掌。该小说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餐馆里的两名侍 者以及一位老人。老人曾试图自杀,独坐在餐馆里喝 酒,直到深夜也未离去,侍者二人关于老人的闲聊表现 了对生活迥异的态度。他们深陷孤独与无助的窘境, 生活一片虚无。在这样一种恶劣非理性的环境中,他 们都显得孤独弱小。但是都没有放弃与环境作斗争, 在这一过程中表现了不动声色的勇气与镇定。通过简 单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感 情。笔者选择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曹庸译本以及

英语专业主要的大方向

英语专业主要的大方向

英语专业有以下几个比较主要的大方向1。

英语语言学方向,主要是研究语言的结构、性质等,一般会细分为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分别具体是什么内容,这里无法细说,不妨到百度搜一下。

这个方向比较适宜继续深造考博,因为这是英语专业的核心内容,学好它,考博时再想换专业就容易,也容易出成果。

但是一开始会觉得难些,后来路子越走越顺的。

2。

文学方向。

包括你提到的文学与文学批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细分。

主要是作品分析,很需要文论知识,也就是要懂些哲学知识,一般比较玄乎的,需要看很多英语原著小说,但是又不能仅仅是看,还要用比较深奥的思想分析它,不过这个方向对语言能力的提高还是帮助比较大,毕竟要阅读很多原著作品。

考博也比较方便。

是传统专业。

3。

翻译方向。

这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

但要注意和上外,北外的高翻班分别开来,它们这些高翻班是专门培养应用人才,而翻译研究方向通常是研究怎么翻译,在理论上进行探讨,跟实践有些差异。

所以毕业时未必能找到翻译工作,除非你有较多的实际经验。

因为比较新兴,可能考博较难,如果能上名校,考博才会有点希望。

4。

外语教育方向。

包括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等等不同名称,其实都一样,强调研究语言是怎么教和怎么学的。

可能是英语专业中应用性最直接的一个方向了,因为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来检验英语教学。

不过二语习得涉及到很多理论的,包括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是个交叉学科。

5。

文化研究方向,包括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研究,美国文化研究等。

这个方向是英语专业的边缘,要么是新兴的,要么是别的专业的,比如美国研究就是本属于历史专业或者国际关系学专业的。

所以学这样的方向可能会和英语专业走得比较远,有时会被别人认为不是英语专业的。

6.商务英语方向。

这个方向是应现实需求而生的,表面上很实用,不过通常商务知识都无法在学校能学好,而且也很少有称职的老师能教好,都是一些别的方向换过来混的。

毕业后,最多不过是学些皮毛,搞得四不象。

所以要有心理准备,除非是到名校去,这样有个名校头衔也有人看得起,否则毕业后痛苦。

文体学批评.

文体学批评.
反对在批评实践中一味凭主观印象和个人感 受进行价值判断,主张对文本进行细读,要 求言必有据,同时又借鉴或采用了现代语言 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强调客观性、实证性
试图对文学的语言特征作出精确、系统的描 述,也紧紧把握了文学的存在方式——语言 活动,这也是文体学批评能够得以存在、发 展和逐渐壮大的根本原因。
列奥·斯皮泽:《文体研究》 方法原理及研究方法 “语文圈循环”:试图通过回复往返的对文体
特征的研究来推断或解释一个作家乃至一个民 族的心理或精神特征。 案例分析:法国作家夏尔-路易·菲利浦的小说 《蒙帕纳斯的比比》
结构主义文体学
结构主义诗学:雅各布森 将语言的修辞方式区分为隐喻结构和转喻
第三节 文体学批评的操作方法
语音及其变异分析 词汇及其变异分析 句法及其变异分析 篇章及其变异分析 书写பைடு நூலகம்其变异分析
语音及其变异分析
音韵、节奏、旋律结合成语音。 在文体学批评的语音分析层面,应当特别注
意作为形式因素的音韵与文学文体所表达的 情感或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文学文本中的语音变异及其常见的情形。
结构主义文体学
罗兰·巴特
转换生成文体学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能够解释文学语言中特殊语音、词 语和句法形式的意义;
用简单清晰的转换式语言句法结构 分析文学作品,对文学文体的精确 描述和不同作品文体间的比较研究 也很有帮助。
乔姆斯基
欧曼对福克纳的小说《熊》的分析
系统功能文体学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
第六章
文体学批评
文体与文体学批评
文体的概念:广义与狭义 文体学的概念:广义与狭义 文体学批评的概念 现代文体学批评的基本特征:以语言分析为本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大、小语种课程进程方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大、小语种课程进程方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京师同文馆(1862-1902),距今已有147年的历史,甚至比北京大学的直接前身京师大学堂还早36年。

大批优秀的学者在不同的时期任教于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外语学科。

本学科的知名学者包括:蔡元培、严复、胡适、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梁实秋、朱光潜、叶公超、曹靖华、冯至、马坚、季羡林、金克木、田德望、闻家泗、俞大铟、吴达元、赵罗蕤、杨周翰、李赋宁、卞之琳等,老一辈的优秀学者开创了学院的优良传统和学风。

今天,在数代学者的努力下,学科优势日益明显,学术竞争力不断增强。

今天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是1999年由英语、东语、西语、俄语4系组建而成。

目前下设13个实体系所:英语系、俄语系、法语系、德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南亚系、东南亚系、西亚系、亚非系、朝韩系、世界文学研究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等20个招生语种。

外国语学院现有在职教师237人,其中教授64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2人,占教师总数的51.5%,教师队伍高度多元化,有一批从世界各地的名校学成归国的博士,还有15位长期外教。

现有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1200余名,其中本科生800余名。

外国语学院是北京大学这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北大的外国历史、外国哲学等学科一起,共同构成了北京大学人文学科的“外”字号专业;与“国”字号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等)互依互补、互为支撑,构成了北京大学壮丽的人文景观。

外国语学院的使命一方面是进行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以及相关的跨文化研究,培养外国语言文学文化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为北京大学的研究和教学社区,乃至为全社会提供外国语言文学文化教育和研究服务。

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

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

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文学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旨在传递原文的情感、意义和美学价值。

为了更好地评估文学翻译的作品,本文将构建一个基于文体学的评估框架。

本文将首先分析关键词的内涵、意义、使用场景以及文体特点,然后结合关键词分析对输入的内容进行剖析和归纳,最后构建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

文体学:研究文学作品的风格、形式和语言的学科。

文体学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征及其与意义和情感的关系。

文学翻译:将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旨在传递原文的情感、意义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在文学翻译中,关键词主要涉及原文和译文的语言特征、情感色彩、文化背景等方面。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准确传达这些语言特征,以便读者能够领略原文的美学价值。

例如,在翻译诗歌时,译者需要原文的韵律、节奏和意象等,同时保证译文在目标语言中的流畅性和审美价值。

情感色彩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深刻理解原文的情感基调,并在译文中准确地传达这种情感。

例如,在翻译悲剧作品时,译者需要渲染悲伤、绝望等情感,以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感受到原文的情感冲击。

文化背景是文学作品的另一重要元素。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以便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翻译以特定历史时期为背景的作品时,译者需要了解那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以便在译文中呈现原文的文化价值。

根据上述分析和归纳,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应包含以下三个维度:语言特征:评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语言特征的准确传达程度。

具体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方面。

情感色彩:评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情感色彩的传递和表达能力。

译者的情感处理应该与原文保持一致,同时要确保译文在目标语言中的流畅性和审美价值。

文化背景:评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文化背景的和表达能力。

译者应充分了解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以便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要注意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规范。

《翻译研究批评导论》评析

《翻译研究批评导论》评析

《翻译研究批评导论》评析张敏【摘要】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written by Jean Boase-Beier ,is a new book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ics ,Cognitive Styl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detailed content of Part I the book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points of Part II .Also ,the writer gives different thoughts to some ideas and th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of the book .%《翻译研究批评导论》是英国文学大师、翻译家琼·博厄斯-贝耶尔2011年出版的有关于诗学、认知文体学与翻译研究关联的新作。

作者详细介绍了该书的具体内容,并对认知文体学和翻译诗学等要点概括总结,同时还就该书的一些观点和优缺点进行批判思考。

【期刊名称】《安顺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翻译研究批评导论》;贝耶尔;认知文体学;诗学效果;批判【作者】张敏【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翻译研究批评导论》是琼·博厄斯-贝耶尔教授2011年的新书,由英国Continuum学术出版集团出版,是一本有关于语言学、翻译学的批评导论。

作者贝耶尔出生于英国约克郡,曾在德国生活、工作,时间长达20年,后回到英国东英吉利大学任教,并在该校创办了文学翻译硕士点。

贝耶尔长期从事英德文学之间的互译,在相关领域著作颇多,2006年出版的《翻译文体学研究》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作为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文体学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风格、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运用以及对读者产生的美学和审美体验。

文体学对于翻译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翻译是一种将一种语言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表达的过程。

在翻译中,文体的转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于不同语言文化的存在,同一个文本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往往会有所不同。

翻译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文体来表达原文的意思,以确保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和风格上的一致性。

在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文体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如果原文是一种严肃的文学作品,那么翻译者需要使用更正式和文雅的表达方式来保持原文的风格。

如果原文是一种幽默或口语化的文本,那么翻译者需要使用更通俗和活泼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

翻译过程中的文体选择也涉及到目标语言读者的审美和文化背景。

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习惯和审美偏好来选择合适的文体。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者通常会根据目标语言读者对于文学的期待和喜好来选择合适的文体,以确保译文更好地接近目标语言读者的心理预期。

在翻译中,文体的转换还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到翻译的文体选择。

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特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结构来保持原文的风格。

文体学对于翻译来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

文体的转换是翻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表达方式的保持,以及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习惯和审美观念的考虑。

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文体特点和目标语言的表达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文体,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简介《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简介《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简介《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一、引言申丹教授的《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五章主要论述了小说文体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特点等。

第六到第八章是具体运用小说文体学来研究文学翻译的。

该书语料丰富,体现了语言学理论的实证性和文学研究中审美艺术的相互结合,是一次多层次地对翻译本体进行细化研究的可贵尝试。

二、内容简介第一章作者首先从反面论述了这样一个问题:文学文体学与文学翻译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过去的近30年里,英美文学研究者在这一领域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所以作者认为,我们迫切需要用更为精确和深入的文体模式和方法替代当前传统的研究方法。

该书主要论述了文学翻译研究中运用文体学方法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并特别探讨了该方法在小说翻译中的应用。

第二章作者将文学文体学视为一门学科,并说明其性质、功能和有效性。

本章还重点区分了语言形式和小说事实,也就是histoire(话语的内容)and discours(这样说话的原因)。

作者随后又提出,该书不会涉及文体学的历史进程,也不会研究或比较文体学家所运用的语言学模式。

第三章作者以roger pearce 和stanley fish为例,对他们对文体学的批评一一加以反驳,同时提出小说文体学的特点、分析过程和理论基础。

第四章作者关注的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

提出一个基本的假定,即客观性是约定俗成的,而主观性是个人的兴趣。

以此为基础,他总结出三个特点:结构特征、心理价值和文学意义。

第五章重点探讨的是把文体学应用到文学翻译当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作者首先指出,纯粹的语言学翻译研究对文学翻译的问题解决没有帮助。

作者认为解决的主要办法就是文学文体学,因为这一学科既包括现代语言学也包括文学能力和敏感性。

作者将其探讨的重点放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翻译上。

而对其进行文体分析则能解决“deceptive equivalence(虚假对等)”的问题。

这是作者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译者对原文中的语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关系缺乏认识,所以有意识地对原文进行改动或“改进”,以求译文更加客观可靠,合乎逻辑和自然流畅。

文学文体学在小说反讽翻译中的应用

文学文体学在小说反讽翻译中的应用
2 小 说 中反讽翻 译的运 用 .
2 1 傲慢与偏见 》 .《 的反讽翻译 英国作家简 ・ 奥斯汀的 《 傲慢与偏见 》 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反讽 。 品中反讽 随处可见 , 作 起到了塑 造人物 、 深化主题的审美效果 。傲慢与偏见 》 《 有十几个译本 , 常见的主要是孙致礼的译本 、 张玲和张扬 的译本。 译者在译本前言中均提及了该小说反讽 的艺术魅力 。 两个译本各有特色 , 语言流畅 , 但依文学文 体学分析对 比却发现在反讽的翻译处理上还是存在不同情况的风格缺失。
孙译: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 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道理。P 1 (. ) 张译: 饶有 家资的单身男子必定想要娶妻室, 这是举世公认的真情 实理。p 1 (. ) 从衔接与语境层面看 , 的第一句不仅是典型的言语反讽 , 开篇 更建立了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之间的 “ 秘密交流”表明了隐含作者审视周 围世界 的态度, , 确定了整部小说 的戏剧反讽 。 原作 中这句话 的反讽 在于指出单身女子都想嫁个富有的丈夫 , 紧随其后的本 内特太太的谈话更证实了这一暗含的讽刺。 本内 特太太( 一心要将女儿嫁给有钱人) , 柯林斯 有资产立刻选妻) 及卢卡斯小姐( 千方百计嫁给了小有资产 的柯林斯) 恰恰将这奉为真理 , 也成为小说 中隐含作者讽刺的三位人物。 因此描述这三人的言行时 , 反讽
者 主要 是 反 复 阅读 作 品 以找 出与 主题意 义 和美学 效果 相关 的语 言特 征 , 然后 运用 适 当 的语 言学研 究 方
法对有关 的语言结构进行分析描写 , 阐释它们的文学意义 ,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 了文学 阐释的任意性 和主观性 , 使文本的阐释趋于客观化 。 因此文学文体学既重视语言学的描写 , 又重视文学作品的阐释 ,

文学翻译批评学

文学翻译批评学

文学翻译批评学一、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文学翻译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还需要对文学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文学翻译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领略原作的风采和魅力,同时也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学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中国的《诗经》和《楚辞》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传播,而欧洲的中世纪时期也有许多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

在现代,文学翻译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许多大学都设有文学翻译专业。

文学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情感,同时又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因此,文学翻译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底,同时也需要对目标语言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二、批评学批评学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科。

批评学的目的是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是促进文学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批评学主要包括文学批评、艺术批评、文化批评等方面。

文学批评是批评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文学批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中国的《文心雕龙》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都是文学批评的经典著作。

在现代,文学批评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许多大学都设有文学批评专业。

文学批评的方法和理论不断发展和演变,例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批评理论都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批评的目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揭示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是促进文学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翻译批评学翻译批评学是指对翻译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科。

翻译批评学主要关注翻译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文化传递效果。

翻译批评学的目的是深入挖掘翻译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是促进翻译工作的发展和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手段。

翻译批评学的方法和理论主要借鉴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结合了翻译的特殊性质和要求。

翻译批评学的主要任务是对翻译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揭示翻译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是促进翻译工作的发展和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十六章 文学翻译

第十六章  文学翻译

第十六章文学翻译茅盾1954年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中指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文学翻译必须是文学。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章在此仅从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做简要说明,即:文学翻译的标准,文学翻译的过程,文学翻译的语言艺术,以及文学翻译的基本功。

一、文学翻译的标准许多翻译家在讨论翻译标准时指出,翻译必须兼顾两面,即忠实与通顺。

而对于文学翻译来说,仅仅忠实与通顺还很不够。

因为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它不单单是事物的概念和情节的记叙,更具有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

因此,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和原作一样,具备文学所有的各种功能和持性,即在一般地传递信息和完成交际任务之外.还要完成诸如审美功能、教育感化功能等多种功能。

这就是说,在翻译文学作品时。

不仅要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再现原作的艺术意境,尽可能彻底地保留原作的美学价值。

文学作品中,在可以实际把握的语言文字背后,还会有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而这些,就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翻译时,绝不能满足于对原作的大致的把握和了解,而必须将其读深钻透,充分理解,全面接受。

只有这样,才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格,实现原著的价值与功能的再创造。

请看下面的例句:1.他的眼时闪着逼人的光,嘴唇绷的紧紧的。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 There was a fierce glow in his flashing eyes and his lips were tightly drawn.2.天空最高处作玉兰色,有几朵白云飞驰;白云的边缘色如乳糜,叫人微微眩目。

(郭沫若《春之胎动》)The depths of the sky are a jade blue flecked with scudding clouds, white clouds whose chyle-tinted edges almost dazzle the eye.下面抄录一段文字,请分组讨论,根据上述要求试译,然后对照参考译文,分析和体会文学翻译与其它题材翻译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严峻的课题小说( 特别是现实主义小说) 的研 究与翻译批评研究结合起来, 在国内外翻译界 都有一定的开 创性意义。 1998 年获得 中国第 二届青年学术奖。 作者在 引言里简要 说明了本 书的基本 宗 旨: 研究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批评的关 系, 以期 用更为标准、 更为深入的文体学模式和方 法取代英汉翻译批评中传统的印象主义方法。 ( p. l) 全书共八章 , 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 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文体学; 第二部分论述 了文体学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主要涉及三个问题: 1 文体学关心的问题 作者界定了文体 学研究的典型对象 , 讨论了文体 ( 即风格 ) 的概 念, 如 : 风格即类型或文学创作阶段的特点; 风 格即作者的习惯性特征 ; 风格即出自于美学和 主题考虑的语言形式选择。从语言形式在文学 中的美学意义、 美学效果与小说事实、 小说事实 与叙事风格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文学文体学研 究的对象。她指出, 要把握文本所产生的全部 意义 , 必须把形式和内容同时加以考虑。 2 语言形式与文学意义的关系 作者从 文学文体学典型的分析方式出发, 明确批判了 当代文学理论家 Pearce 和 Fish 从不 同角度对 文体学的典型分析方式所持的否定观点, 阐述 了文体学的理论基础、 分析程序以及主要特点, 捍卫了文学文体学的地位 , 她指出 , 语言形式与 文学阐释是客观现象与主观反应的关系。在语 言形式与文 学阐释之间 , 直觉起着 重要作 用。 因此 , 形式与阐释的关系不能像两个自然事实 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样用科学手段检验 ; 但语言 Chinese Translators J ournal
主要参考பைடு நூலகம்献
Culler, J. 1982. O n D econstr ucti on . N ew Y ork: Cornell U ni versit y Press. Fish, S. 1980. I s There a Tex t in Thi s Class ? Harvard U ni versit y Press. Fowler, R. 1977. L i nguist ics and the N ov el . London: M et huen. Fowler, R. 1986. Linguist ic Criticism. O xf ord U 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 . A . K, M cIntosh, A , and Lt revens, P. 1964. T he L ingu isti c S ci ences and L anguage Teachi ng . London: Longman. 慈继伟 , 1985, 小说对 文体 学的挑 战 , 外 语教学 与研 究 1985 年第 2 期 , 第 7- 13 页。 刘宓庆, 1986, 文体与翻译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S hen, Dan. 1995. L i terary S tyli stics and Ficti onal Tr ans lati on . Peking U niversit y Press. 作者地址 : 100081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
中国翻译 1999 年第 5 期 形式所产生的印象又不仅仅是直觉的反应 , 而 是受一定的文学规约的制约。这正是文学文体 学的理论基础。 3 语言的客观性 这一问题是文体学分 析方法是否能摆脱主观印象主义方法揭示文学 意义的关键。对文体学家而言 , 语言事实构成 文学阐释的客观基础。文体学界皆知美国批评 家斯坦利 费什( F ish, 1980) 对文体学分析中语 言基础之客观性的全盘否定。虽然不少西方理 论家批判过这种观点, 但令人遗憾的是, 他们均 未能从理论上驳倒费什。美国理论家乔纳森 卡勒 ( Culler, 1982) 在他颇具影响的 论解构主 义 一书中也未提出新的理论框架, 仍在通常的 主客观框架中周旋。本书作者 1988 年就撰文 批判过费什的理论 , 她敏锐地看到费什对文体 学分析中 形式结构 之本质的误解 , 指出了他 的根本错误 : 混淆了语言的社会规约与个人阐 释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在理论界首次提出通 常的 主观 与 客观 之分不适用于语言这一特 殊对象的论断。她在本书第四章从三个相关层 次( 结构特征、 心理价值和文学意义 ) 上探讨了 语言基础在文体学中的地位和客观性程度 , 从 而进一步使语言 形式与文学阐释的关系明朗 化。她指出, 语 言的客 观性是 一种规 约。 主 观 与 客观 之分在语言这个领域内意义有所 不同: 客观性 等于 规约性 。 客观 和 主 观 之分其实是规约性和个体性之分。这一区 别性论断从哲学角度澄清了语言这一特殊的社 会存在之本质 , 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分析方法 , 为 文学批评提供了更具客观性的评价标准。 第二部分从跨学科角度论述了文学文体学 在小说翻译中的地位以及跨语言的词汇句法问 题。作者首先指出运用文学文体学研究小说翻 译的理由和必要性。她的三个理由是: 普通 的翻译研究不能适用于文学语篇的翻译 ; 文 学翻译和批评只注重诗歌翻译而不注重小说翻 译 , 尤其不重视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翻译所特 有的问题; 小说翻译所提出的许多问题( 如假 象等值 ) 目前只能用 文体学分析有效 地解决。 她指出, 普通翻译研究一般地只处在语言符号 的对等这个层面上 , 所以无法解释文学语篇内 Chinese Translators J ournal 在的或所特有的问题。只有用文体学方法对作 者词汇和句法结构的选择所含的特定交际意义 进行研究 , 才能在跨语言的语篇中找出问题 , 指 导和评价翻译。翻译现实主义小说中确定功能 等值时应注意作者的立场或视角和作品的主题 一致性中语言形式的功能。文体学分析的主要 作用就是使译者对小说中语言形式的美学功能 更为敏感 , 帮助译者使用功能等值的语言形式, 避免指称对等带来的文体损差。这就要求译者 具备足够的文学和文体学能力。 概括起来 , 申丹从文体学出发为小说翻译 实践、 翻译批评和研究工作指出了两个理论问 题。与传统翻译研究所涉及的理解与表达关系 问题不同的是 , 她的论述把译者在目标语表达 上隐性的失误作了高度理论归类, 对译者具有 很强的指导性 , 对批评家有很强的操作性。 1 小说翻译中的误区 小说翻译中译者 最易改动的是原文中带有美学和主题意义而偏 离常规的词汇表达 形式。因为它 们与译者 认 识、 解释和表达事物的常规方式发生冲突而被 译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 从而造成对原文的某 种歪曲。这个误区恰好是传统翻译研究方法所 无法揭示的。作者集中讨论了传统的翻译批评 所忽视的具体问题 : 译者往往对 不合逻辑 ( 偏离常规 ) 的表达方式具有的美学功能认识不 够, 在翻译过程中做所谓技术性的改动会有损 于原文的艺术效果; 译者对相悖的意识形态、 对立的宗教信仰和其他社会政治分歧所持的态 度会影响他对译文的措辞 ; 译者在解读原文 时对 不可靠性 与人物塑造的相关关系认识不 够, 会影 响他的艺术性表 达; 译 者对原文 中 口 罗 嗦 甚至 拗口 的表达 ( 文体学 上称 冗长 编码 ) 的文体效果没有完全把握 , 因此在译文 中按自己的修辞习惯加以技术处理 , 使之 言简 意赅 和 通顺 。这样的译文 , 无论多么地道和 流畅, 也不能忠实于原文。语言结构与文体效 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语言学家福勒曾说: 超常的结构具有超常的意义。( Fowler, 1986) 翻译过程中一旦把原文中偏离常规的表达法改 头换面 , 译文将失去原文特有的美学和文体学 意义。 41
中国翻译 1999 年第 5 期 作者的分析研究认为 , 翻译传统现实主义 小说时译者对原作中不同的句法选择所产生的 文学意义认识不够。因为文学翻译与普通语篇 翻译不同 , 它的句法文体学研究超出了是否符 合语法规范的问题。 指称对等 的译文虽然表 达大致相等的内容 , 但不同的句法结构会产生 完全不同的效果。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巨大差 异 , 小说翻译中的句法文体效果给译者提出了 问题。作者从句法与节奏、 突出、 过程模仿、 排 比对仗转换、 并列和假象连动、 语言形式和小说 现实等方面探讨了英汉句法的差异, 为译者保 持原作中的美学效果从语言形式上提出了理论 依据。这些理论依据不但是评价翻译质量的有 效手段 , 而且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原则。 2 语言间的等值问题 所谓 等值 不是 两种语言在词汇层上的形式对应, 而是语篇层 上的功能性对应。它远远大于传统语言学上对 词汇和句法因素的考虑。由于不同语言有不同 的语言学和文学规约, 在跨语言间传达人物的言 语/ 思想时译者有时找不到等值的表达方式, 因 而译文与原文相比有一定差异。作者分析了英 语和汉语叙事中表达人物语言和思想时使用的 不同常规, 如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 自由直接引 语、 自由间接引语以及言语行为的叙述表达等。 特别对自由间接引语的功能( 如传达反讽、 移情 ) 进行了详细讨论, 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跨语言的 表面等值现象和文学意义的缺失之间的矛盾以 及解决办法。她指出 , 认识文体常规的功能以及 两种语言中具体语境下的文体手法是避免 假象 等值 并取得表达性一致的关键。作者还希望翻 译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文体学发生兴趣 , 也希望 更多的文体学家参与文学翻译批评。 本书最显著的特点是 , 从语言形式和文学 阐释入手 , 以文体学为工具对小说翻译中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它不是文学文体学和文学 翻译这两个学科的简单结合 , 而是以严密的语 言学和文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小说翻译实例的跨 学科研究。这种跨学科研究既为文学文体学研 究开辟了更大的应用领域, 丰富了文体学理论 研究的层面, 又为文学翻译 ( 尤其小说翻译) 批 评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标准, 并为翻译工作提出 42 了科学和艺术美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要求。它 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探索的理解与表达之关系, 对 信、 达、 雅 以及 信、 顺 等的翻译原则和标 准之内容有客观上的丰富和发展作用 , 对翻译 史上由来已久的直译与意译、 神似与形似之争 有理论上的突破 , 对国内外文体学和翻译界都 会有很大影响。 国内出版的文体学或论翻译的著作大多以 国内读者为对象。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以 国内外文体学界和翻译界的读者为对象, 标志 着我国文学文体学和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走向国 际交流的层次。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的最 大意义在于它给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 角, 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研读文学原著的实践 要求 , 把传统的停留在遣词造句层次上的文学 翻译实践和批评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在文学研究面临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 文学 的社会文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给文学翻译提出 了多层次多角度研究的要求。随着语言学和文 体学理论研究在我国走向深入, 从语篇分析的 角度对小说原文和译文 , 不同的译文在其内部 衔接、 连贯和逻辑发展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文 体学分析和比较将是文学翻译批评和翻译研究 的方向。这种研究将对翻译界目前面对一著多 译本进行更为客观的鉴赏批评以提高文学翻译 质量会有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