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王崧舟课堂教学实录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
一、启疑导入(杨老师的导入看似随意,却是暗藏玄机)1、平常大家看到鱼都在水里游动,你看到过鱼在纸上游动吗?游到纸上的鱼到底是什么样的鱼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鱼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
2、声音真响亮,读题不光要用嘴巴,而且要用眼睛(让孩子学会审题)。
再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看来同学们的疑问真不少。
这说明大家初次看到这个课题心里都有一个感受,就是——。
(好奇、疑惑、奇怪。
)4、就带着这种奇怪、好奇的感觉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入手)1、孩子们,只有用心读书,才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杨老师非常注意培养孩子读书的方法,尤其读出书的味道)。
现在带着你的疑问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请同学们端起书,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个要求:找一找课文中,有多少个带有“游”字的句子。
把用直线划下来。
明白两个要求了吗?好,开始大声朗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让孩子有目的读书)2、鱼真的自己游到了纸上吗?(没有。
)①怎么上去的?(青年画上去的。
)②看来是作者写错了,或者是印刷工人印错了,我们还是赶紧把它改过来吧,行吗?(不行。
)③为什么?明明是画上去的啊。
(两个原因,一是游比画更吸引人,二是青年的鱼画的栩栩如生。
)你们的理由挺充分的,我心服口服了,这题目咱不改了。
3、找到课文中带“游”的句子了吗?。
(生汇报)一共有7个带“游”的句子,你都找到了吗?真厉害!这说明每个孩子都在用心读课文呢。
(抓住了重点,围绕重点层层突破)4、这“游”字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结尾,如果你用心去读得话,你会发现,这7个游字,字是一样的,但他们是有不同的感觉的。
请大家找出其中的一两句用心的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7个句子。
)5、我们来读读,注意要带着你的感受来读。
怎么读呢?师读旁白,你听完旁白后,你觉得这个带有“游”字的句子该出来了,你读。
我们来试试看。
1)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玉泉,……2)就在茶室的后院里,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3)一天,我比平时晚一些,到了玉泉,到了茶室的后边,突然,我的耳边传来惊奇得叫声……4)我挤过去一看……5)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议论着,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6)真没有想到,这位画笔娴熟的青年,是一位聋哑人,我用笔告诉他,……7)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三、再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由面入里)1、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真好!那么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认真读读,仔细体会体会(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
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通用7篇)教学实录是对课堂的教学内容的记录再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通用7篇),一起来看看吧!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篇1当得知特级教师王崧舟要来平湖讲学上课时,很是兴奋,但得知他要上四下的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时,不由狐疑:《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的课文,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青也越来越浓。
这样一篇平淡无奇、又有些俗的课文,怎样体现王老师一贯的诗意语文呢?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聆听了王老师的课。
他的独特的教材解读让我眼前一亮。
一、静静地画鱼(第一课时)片断师: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请你仔细阅读课文,找一找。
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你找到了99%,还有谁补充。
生:原来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师出示这一段话,是怎么画的,看清楚了吗?闭上眼睛,什么地方让你印象深刻?生: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把金鱼的每个部位都一丝不苟地画下来,非常细致。
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生:我感受到了青年画画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
师: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静静,什么是静静?生:静静就是不出声。
生:就是不受干扰。
师:青年静静地画画,有多么仔细,请用心读,用心体会。
师:你就是那位青年,生:不会,我已经把鱼的样子记在脑子里了。
师:你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吃食的动态。
你在画画时,还会到鱼缸边去看吗?生:不会,我已经把金鱼记到心里去了。
师:是啊,青年静静地画画,他心里装着金鱼,记着金鱼,刻着金鱼,这就叫静静。
生:这是一丝不苟的静。
生:是专心致志的静。
生:这是胸有成竹的静。
(板书)师:把青年静静画画的情景记到心里去。
读师:正是那位青年静静地画,所以小女孩惊奇地喊:鱼游到了纸上师:正是那位青年静静地画,所以围观的群众都觉得:鱼游到了纸上(反思;如果让我教学这段,必定在怎样画这儿大做文章:他怎样把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怎样挥笔速写,你能学一学他的样子吗?然后让学生展开联想。
小学四年级语文 王崧舟教学实录——《鱼游到了纸上》
王崧舟教学实录——《鱼游到了纸上》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时学生课前唱歌、背诵古诗。
师:孩子们好!生:老师好!师:真机灵。
都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可以上课了吗?生:可以。
师:好的,那咱们就上课。
师:上课。
孩子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今天咱们要学一篇新的课文。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准备,看谁的眼睛放光。
一,二,齐——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不错,再来一遍。
听一听,谁不仅用嘴巴在读,而且也用眼睛在读。
预备,起——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真好。
(稍停)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特别是读到这个“游”,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生: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师:噢!你的小脑瓜里边儿挂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概括你的感受的话,那就是——生:疑问。
师:疑问。
好的,这是他的感受。
来,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恩,这个问号还不小。
这是他的感受,啊!你的感受呢?指名一个女生。
生:谁把鱼游到了纸上?师:什么叫谁把鱼游到了纸上?这个话怎么听了那么别扭?不,你的意思我明白。
你的意思是:谁那么淘气,把鱼扔到了纸上去了是不是?生:恩!师:哦!那么,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概括你内心的最大感受的话,那就是——生:迷惑不解。
师:迷惑不解。
好的,来,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题目。
开始!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再来一遍,迷惑不解!生再读课题。
师:真好,这是她的感受。
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生:鱼游到纸上干什么?师:恩!再指名。
生考虑。
师:能不能不提问题,就说你内心最大的感受呢?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
生:很奇怪!师:奇怪,这是最真实的感受。
当时,王老师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感觉到很奇怪。
看来,咱们是英雄所见——生:略同。
师:略同。
哈哈,你就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奇怪地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对啦,就是这种感觉。
你们有这种感觉吗?生:有。
师:好的,把这种最原始,最真切的感觉读出来。
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共享精品-doc】
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共享精品-doc】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学生课前唱歌、背诵古诗。
师:孩子们好~生:老师好~师:真机灵。
都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可以上课了吗,生:可以。
师:好的,那咱们就上课。
师:上课。
孩子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今天咱们要学一篇新的课文。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准备,看谁的眼睛放光。
一,二,齐——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不错,再来一遍。
听一听,谁不仅用嘴巴在读,而且也用眼睛在读。
预备,起——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真好。
(稍停)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特别是读到这个“游”,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生: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师:噢~你的小脑瓜里边儿挂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概括你的感受的话,那就是——生:疑问。
师:疑问。
好的,这是他的感受。
来,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恩,这个问号还不小。
这是他的感受,啊~你的感受呢,指名一个女生。
生:谁把鱼游到了纸上,师:什么叫谁把鱼游到了纸上,这个话怎么听了那么别扭,不,你的意思我明白。
你的意思是:谁那么淘气,把鱼扔到了纸上去了是不是,生:恩~师:哦~那么,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概括你内心的最大感受的话,那就是——生:迷惑不解。
师:迷惑不解。
好的,来,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题目。
开始~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再来一遍,迷惑不解~生再读课题。
师:真好,这是她的感受。
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生:鱼游到纸上干什么,师:恩~再指名。
生考虑。
师:能不能不提问题,就说你内心最大的感受呢,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
生:很奇怪~师:奇怪,这是最真实的感受。
当时,王老师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感觉到很奇怪。
看来,咱们是英雄所见——生:略同。
师:略同。
哈哈,你就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奇怪地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对啦,就是这种感觉。
你们有这种感觉吗,生:有。
师:好的,把这种最原始,最真切的感觉读出来。
四年级语文:王崧舟教学实录-《鱼游到了纸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王崧舟教学实录-《鱼游到了纸上》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课时学生课前唱歌、背诵古诗。
师:孩子们好!生:老师好!师:真机灵。
都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可以上课了吗?生:可以。
师:好的,那咱们就上课。
师:上课。
孩子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今天咱们要学一篇新的课文。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准备,看谁的眼睛放光。
一,二,齐——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不错,再来一遍。
听一听,谁不仅用嘴巴在读,而且也用眼睛在读。
预备,起——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真好。
(稍停)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特别是读到这个“游”,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生: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师:噢!你的小脑瓜里边儿挂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概括你的感受的话,那就是——生:疑问。
师:疑问。
好的,这是他的感受。
来,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恩,这个问号还不小。
这是他的感受,啊!你的感受呢?指名一个女生。
生:谁把鱼游到了纸上?师:什么叫谁把鱼游到了纸上?这个话怎么听了那么别扭?不,你的意思我明白。
你的意思是:谁那么淘气,把鱼扔到了纸上去了是不是?生:恩!师:哦!那么,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概括你内心的最大感受的话,那就是——生:迷惑不解。
师:迷惑不解。
好的,来,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题目。
开始!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再来一遍,迷惑不解!生再读课题。
师:真好,这是她的感受。
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生:鱼游到纸上干什么?师:恩!再指名。
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著名课程专家王荣生教授认为:一根筋”的课堂教学结构,实际上也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志。
所谓“一根筋”是指: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指向核心内容,在课堂教学的整个线路上连贯的落实教学内容。
也就是说优秀的课堂教学要有一条鲜明的探究主线贯穿教学始终,这样会给人营造一种匠心独运、荡气回肠的感觉。
下面就以王崧舟老师《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为例,赏析“主线串珠”式教学的魅力!以下是一份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到你!一.教学目标①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五.教学过程:●板书课题,质疑讨论。
①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把“游”换成“画”好不好,为什么?②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
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①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②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③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a.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④出示*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①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精选15篇)
《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精选15篇)《鱼游到了纸上》篇1老师:我们先来交流一下。
认不认识我?学生:不认识。
老师:不认识很正常,知道怎么称呼我吗?学生:宋老师。
老师:已经知道了是吗?好,请你来(指名一学生站起来),我想采访一下你,你能不能告诉大家,我们花园小学是男老师多还是女老师多?学生:女老师多。
老师:女老师多是吧?其他同学的意见呢?学生:女老师。
老师:都一样是吧?看来在大家平时的观察中,女老师更多一点。
那么你们是喜欢男老师,还是女老师呢?你的声音很响,我请你来说。
学生:男老师。
老师:谢谢,我很高兴。
我想问一下,你喜欢男老师的什么?(学生无语)就喜欢,有的时候喜欢是没有理由的。
请坐。
(转向另一名学生)你说。
学生:我喜欢男老师的个性。
老师:什么个性?学生:一般男孩子都喜欢男老师,女孩子都喜欢女老师。
老师:那也不一定。
其他同学有没有意见?你来。
学生:我男老师和女老师都喜欢。
老师:你看,她两边都不得罪人。
(众学生和听课老师皆笑)今天我作为一个男老师给大家上课,我想你原来喜欢女老师的同学不用急,上完了你可能也会不知不觉喜欢上男老师的。
如果你喜欢男老师的也不用急,上完之后你会更加喜欢男老师。
(众学生又笑)那我们开始上课。
(师学生问好)老师:真响亮。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我们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记起来了吗?学生:记起来了。
老师:如果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对他的印象,你会选用哪个词?学生1:勤奋。
学生2:认真仔细。
学生3:画技高超。
学生4:爱画画的年轻人。
老师:好的。
同学们,刚才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课文里头也有一个词来形容他,记起来了吗?学生:一丝不苟。
老师:好,课文里有一个词,说他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青年,记起来了吗?请你把作业纸拿出来,请看第一题,把它填起来。
如果你有困难也没关系,请你打开语文书,看看第3、4小节,然后再填。
开始吧!师课件出示:在玉泉边,我认识了一位的青年。
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到了。
《鱼游到了纸上》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教学设计说明本文可以分成四段,教学时没有按常规先分段,然后根据分好的段落一段一段地讲解进行教学。
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素质。
这一课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课堂上力求师生关系融洽。
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自读自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再读书交流,合作学习。
经教师点拨指导共性难点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学习写法,指导作文。
教学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激疑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每课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又便于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这样把教路和学路有效地统一起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整体感知,互相交流。
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通过再读书自己解决问题。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尝试解答。
课堂上也应有生生互学的场面。
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由小组代表写在卡片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排序。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克服课堂上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的现象。
4、对本课重点“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这一问题,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再给学生充分发表独到见解的同时,适时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的导就应体现在此。
5、在自读、精读以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让学生的感情在此处升华。
7、第二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个人物的片段或写一种喜爱小动物的片段。
读写结合,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培养学生注意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揭示课题,交代学习目标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鱼游到了纸上师:(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
1、见过金鱼吗?描述一下,金鱼什么样子?以前都在哪里见过金鱼?(水里、鱼缸里),见过游到纸上的金鱼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游到纸上的鱼》。
师写课题,请同学们用心专注地看老师写,注意“游”的写法。
大家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7页,专注、用心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课文,能不能起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那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做事非常专注)
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表现青年很专注的语句,做出标记,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忘我”什么意思?(达到忘掉自己的程度)哪几个词能体现出青年爱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我们读课文能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
我们自己练练。
谁来读,你忘我了吗?谁敢举手说。
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听得都浑然忘我了。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词形容一下青
有成竹、千手观音、羊亭老师)
7、同学们,老师想把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件事情、某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现在就请你把本节课的感悟用名言的形式写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下心来游于艺——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游于艺【“游”出感觉】师:看黑板!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请大家一起读——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师:读题目,不光要用嘴巴,更要用眼睛。
口到,还要眼到。
我们一起再读一遍——生:(齐读课题)师:读得好!口到了,眼也到了。
但是,心到了没有呢?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课文题目,特别是第一次读到题目中的这个“游”字,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一个词!生1:奇怪。
鱼是生活在水里的,怎么能游到纸上?师:所以你的脑海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生1:问号。
师:奇怪,这是她的第一感觉。
那么你们的感觉呢?生2:我觉得很惊讶,鱼是怎样游到纸上去的呢?师:你想探个究竟,是吗?因为你觉得很惊讶。
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生3: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师:对啊,按照常理来说,鱼是不可能游到纸上去的。
读到题目,能读出一种感觉,能读出一些问题,这就是心到了。
带着这些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
口到,眼到,而且心到——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游”动全身】师:其实,我也纳闷儿。
一个普普通通的题目,一个简简单单的“游”字,怎么会让大家产生这样的感觉——奇怪,惊讶,不可思议。
(稍顿)打开课文,让我们走进《鱼游到了纸上》这个故事。
两个要求:第一,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第二,仔细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带“游”的句子,读完以后,把这些带“游”的句子统统划下来。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师:仔细地找,认真地划,划出之后还可以标上1、2、3、4的序号。
生:(开始动笔划句子)师: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划好,带“游”的句子多不多?生:(齐答)多!师:谁来读读第一个“游”字句。
生1:(朗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没错,这是第一句。
读得又对又好,一个精彩的开头。
第二句,谁来读?生2:(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好!读得字正腔圆。
第三句在哪儿?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一个女孩——生3:(接读)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好的,请你连起来再读一读,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调子。
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还有“游”字句吗?生4:(朗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已经是第四句了,第五句在哪儿呢?生5:(朗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你读得真叫仔细!为什么?因为,这一句中的“游”和“鱼”是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的。
还有别的“游”字句吗?生6:(朗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师:好的,已经是第六句了。
还有吗?生:有。
师:应该是最后一句了。
来,咱们一起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再来一遍!他笑了,笑得那么甜——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多少个带游的句子啊?生:七个。
师:整整七个。
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生:结尾。
师:是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争取把它们读顺口、读流利,读出各自不同的味道来。
生:(自由读,教师巡视)师:好,虽然都是带“游”的句子,但是,如果你仔细读、用心读,你是能够体会出它们各自不同的味道的。
(指名6个同学起立,要求他们依次朗读前六个“游”字句,每人只读一句。
第七句要求全班齐读)怎么读呢?我读旁白,你们接着我的旁白读出每个“游”字句的味道来。
师:好!现在开始。
(朗读)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
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生1:(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味道出来了,就这么读。
(朗读)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
就在茶室的后院,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生2:(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朗读)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
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生3:(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很遗憾,这一句的味道没出来。
应该有一种什么味道?生3:惊奇的味道。
师:没错,惊奇、惊讶、惊叹的味道!再读一次。
(朗读)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生3:(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对!要的就是这个味道。
(朗读)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生4:(接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画得娴熟,你读得更是娴熟,一级棒!(朗读)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生5:(接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朗读)真没想到,这样一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
他通过笔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生6:(接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师:(朗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游”显张力】师:他笑了,是吗?笑得那么甜,是吗?请问,他为什么笑了?生1:因为他的画被别人赞叹。
师:第一个赞叹他的人是谁?她是怎么赞叹的呢?生1:是作者来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课件呈现: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来,咱们一起来。
那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生:(齐读此句)师:味道再浓一些!那小女孩惊讶地叫起来——生:(齐读此句)师: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突然听到这么一声喊叫,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生1:我是觉得非常奇怪,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来了呢?鱼不是生活在水里吗?师:所以,你一定想挤过去看个究竟,是吗?生1:是的。
师:你的第一反应又是什么?生2:我的第一反应是脑子里有千万个问号,鱼一离开水就会死的,它为什么还会在纸上游来游去?师:这千万个问号会驱使着你想挤过去——生2:看个究竟。
师:听到这一声惊叫,听到这一声惊叹,还有谁也想迫不及待地挤过去看个究竟?生:(纷纷举手,表示都想看个究竟)师:好的,哪位来做这个小女孩?(指名一学生起立)就请你来。
我请她喊这一声,你们注意,作出你们的第一反应。
准备好了吗?现在,你们就在茶室的后院,就在金鱼缸边,突然,传来这样一声惊叫——生1:(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生:(其余学生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师:反应啊!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啊?(笑声)生:(跃跃欲试的样子)师:再来一遍。
(手指着教室)这是在茶室的后院,这里有好几口金鱼缸,青年就在这儿画画。
一开始你们都没注意,东张西望,走马观花。
突然,你们的耳边传来这样一声惊奇的喊叫——生1:(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生:(其余学生纷纷围到读句子的同学身边,气氛热烈)(笑声)师:停!都围着别动!(走到学生身边)请问,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生2:是小女孩的喊叫声。
师: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生3:是小女孩惊奇的叫声。
师: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生4:是小女孩对青年画画的惊叹。
师:请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学生纷纷归座)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是小女孩的叫声把你吸引过来的,是吗?生:(齐答)是!师:真的如此吗?(稍顿)我们听,假如小女孩的喊声是这样:(课件呈现: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还是惊奇地喊,还是惊讶地叫,请问,你还会作出刚才那样的反应吗?生:(齐答)不会。
师:为什么?生1:因为这样喊没有那么惊奇。
师:你的看法呢?生2:我想画就画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自己也会画的。
师:就是!画到纸上有什么稀奇呢?生3:金鱼每个人都会画的,我们何必挤过去看呢?每个人都会画。
师:说得是呀!所以,真正吸引你过去的,真正让你迫不及待想看个究竟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生:(齐答)“游”字!师:对!“游”字。
这个“游”字,是对青年画鱼的惊叹!读着这个“游”字,我们仿佛听到了这样的赞叹——生1:画得太棒了!生2:真是画得栩栩如生啊!生3:他把金鱼画得跟活的一样!生4:画得太像了,跟真的一样!生5:他画画的水平简直是超一流的!师:是的,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课件呈现:“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生:(齐读此句)师: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抵不过这样一句话——生:(齐读此句)【“游”于宁静】师:(稍顿)同学们,能把鱼画得在纸上游动,你们说这位青年的画技高超不高超?生:(齐答)高超!师:厉害不厉害?生:(齐答)厉害!师:他是怎么画的呢?默读课文。
生:(默读,教师巡视)师:请问,这位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生:(朗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来,咱们一起读。
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生:(齐读此句)师:看青年画鱼,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生1: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画出的鱼仿佛在纸上游动。
生2: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画得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生3: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画画一丝不苟。
师:有同学对一丝不苟的印象很深,有同学对所画的游鱼印象特别深,也有同学对青年画画的细致印象很深,是吗?生:(齐答)是的!师:(稍顿)但是,你们留意过这个细节吗?(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静静”,“静静”地画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请问,什么叫“静静”地画画?生1:就是没有声音,一丝不苟地画。
师:没有声音,安安静静地画,是吗?这是他的理解。
生2:就是对旁边的干扰不去注意它,他是静静的,没有什么抱怨的,在那边很认真地画画。
师:对周边的干扰没有丝毫反应,是吗?谁还有不一样的看法?生3:静静地画画也就是一句话也不说,只顾低着头画画。
师:对“静静”地画画,你们都有着各自独到的理解,这很好!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无声无息却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光有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你得去感受它,去看见它,你得把它还原成一幅幅真切的、生动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