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拓展提高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 九年级下册 第37~39篇
九年级上册 第37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写法特色 设喻类比:先从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 客的赞美之辞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 着写邹忌讽谏齐王,从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受蒙蔽严重的道理。最 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齐王纳谏取得的巨大成效。
九年级上册 第37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年级上册 第37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字词梳理
(11)时时而间进
(12)期年之后 (13)皆朝于齐 2.通假字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时时: 常常,不时 间: 间或、偶然 期年: 满一年 朝: 朝见
孰: 同“熟”,仔细
九年级上册 第37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字词梳理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当面
九年级上册 第37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对接中考
晏子对曰:“君勿恶焉。臣闻下无直辞上有隐恶民多讳言,君有 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多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刖 跪直辞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 明君之受谏。”
(11)[2021福建中考]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
比___得__上_______
( 12 ) [2021河北中考]蔡元定八岁能诗。及长,到登,泰等山到绝顶
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 第37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2.断句 教材强化训练 ( 1 ) 城 北 徐 公 /齐 国 之 美 丽 者 也/ 忌 不 自 信 而/ 复 问 其 妾 曰/吾 孰 与 徐 公 美 ( 2 ) 数 月 之 后/ 时 时 而 间 进/ 期 年 之 后/ 虽 欲 言/无 可 进 者
段落精解 写邹忌以亲身体验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邹忌先现身说法,指出妻、妾、客赞美自己各有其原因,然后把家事 、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之《诗词曲五首》
6.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
这首诗写初秋的一个晴天在江边眺望长江时的所见之景;表达了对长 江磅礴气势的赞美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2018扬州中考)
潭上作 [唐]张乔 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译文参考】长满竹子 的岛屿上,残阳映照着微微 的翠绿,雪白色的鸟从碧绿 色的潭水上面飞过。在俗世 没有关切自身的事情,每次 到渔家就不想回来。
(四)《过零丁洋》 1.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个人
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诗句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双关的修辞,巧借地名, 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的诗句是: ,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 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用“雨打 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 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运用了双关的修辞,巧妙地借用惶恐滩 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表现了诗人的忧愤之情。构思巧妙,对仗工整,寓意 深刻,富有情味。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实写史实。一是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 而敢于与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需要非凡的胆 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 不断壮大而“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词 人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了当时 南宋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弱苟安。
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过关训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送东阳马生序》(过关训练)(原卷版)知识卡片文言文阅读之★[考点解读】“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难点,它考查学生在理解文言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的基础上的分析能力、概括和鉴赏能力。
★[设问方式】①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②主人公有哪些美好品质和才干?③主人公是怎样为人/为学的?★[主要方法】一是结合具体的事件来分析。
二是抓住作者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来分析。
三是从文章整体内容上感知作者对人物所持的态度。
★[解题思路】1、定位:筛选、提取关键信息。
(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2)体现人物思想主张的(语言)信息;(3)展现人物性格情趣的信息;(4)反映人物理想抱负的信息;(5)体现人物才智品质的(事件)信息;(6)作者或外界对人物评价议论的信息。
2.分析标题标题可以提示人物性格特点。
3.分析原文(1)分析文中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中提炼基本性格特点。
(2)抓住主人公的正面描写,认真分析归纳其具体特点。
(正面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3)注意人物的侧面描写(烘托对比评价)。
(4)结合人物身份,有什么样的身份就有相对应的特点。
(5)关注作者的态度人物形象往往取决作者的态度4.关注描写手法①答题套路:描写(正面、侧面)一具体特点(核心)身份一人物的印象态度-作者的评价②从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分析人物。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砚.冰(yàn)耄.老(mào)嗜.学(shì)俟.其欣悦(sì)B.硕.师(shuò)裘.葛(qiú)逾.约(yú)既加冠.(guān)C.皲.裂(jūn)叱咄.(duō)冻馁.(něi)负箧.曳屣.(qiè xǐ)D.媵.人(yǐng)容臭.(chòu)为贽.(zhì)以衾.拥覆(qīn)2.下列语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C.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D.岂他人之过哉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属临别赠言。
2020-2022学年初中文言文阅读进阶训练(无答案)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020-2022学年初中文言文阅读进阶训练(无答案)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文专题检测(一)姓名分数一、课内阅读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加点的词。
(8分)A水尤清洌B其岸势犬牙差互C以其境过清D不可久居2、翻译下列句子。
(9分)A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结合课文试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6分)二.课外联读石涧记(节选)石渠之事既穷⑴,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⑵,民又桥焉。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⑶为底,达于两涯。
若床若堂,若陈宴席,若限阃奥⑷。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⑸,响若操琴。
揭跣⑹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⑺十八九居之。
交络⑻之流,触激⑼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⑽,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⑾,舆石渠同。
⑴穷:毕,完成。
⑵土山之阴:土山的北坡。
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⑶亘(gèn)石:接连不断的石头。
亘:横贯。
两涯:两岸,涯,水边。
⑷若限阃(kǔn)奥:限,门槛,这里作动词用,用门槛把正屋与内室隔开。
阃(kǔn)奥,也写作“壶奥”,指内室深处。
阃,内室,闺门。
⑸文:同“纹”,纹彩、花纹。
⑹揭(qì)跣(xiǎn)而往:揭,把衣服拎起来。
跣,光着脚。
⑺胡床:也称“交床”、“交椅”,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下文言文复习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59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59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59篇)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一、解释加线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题复习——第29课时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一)
(2)一词多义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动__词__,__担__忧__,__忧__虑___
•
无冻馁之患矣________名__词__,__忧__患_________
•
故余虽愚__________连__词__,__所__以___________
•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____副__词__,__特__意_____
•
(2)一词多义 二者不可得兼_____动__词__,__得__到__,__获__得______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同__“__德__”__,__感__恩__、__感__激__
•
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动__词__,__给__________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同__“__欤__”__,__语__气__词____
•
古义:_______有___时________今义:或者
⑥穷冬烈风 古• 义:______________极______________
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
⑦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_•____________热__水_____________
今义:烹调后汁儿特别多的副食
⑧日再食
•
古义:_____________两__次_____________
古诗文梳理
第29课时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一)
· 第33篇 鱼我所欲也 · 第34篇 唐雎不辱使命 · 第35篇 送东阳马生序
第33篇
鱼我所欲也
《孟子》
1. 重点字词
(1)通假字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辟__”__同__“__避__”__,__躲__避____
•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得__”__同__“__德__”__,__感__恩__、__感__激__
初中语文九年级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
初中语文九年级《出师表》学习拓展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1],王业不偏安[2],故讬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3]伐之?是故讬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4]北征,宜先入南[5],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6]王业不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7]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於西,又务於东[8],兵法乘劳,此进趋[9]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高帝[10]明并日月,谋臣渊深[11],然涉险被创[12],危然后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13],而欲以长计[14]取胜,坐[15]定天下,此臣之未解[16]一也。
刘繇、王朗[17]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18],遂并江东[19],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20]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21],然困於南阳[22],险於乌巢[23],危於祁连[24],逼於黎阳[25],几败北山[26],殆死潼关[27],然后伪定一时耳[28],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29]不下,四越巢湖不成[30],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31],委夏侯而夏侯败亡[32],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33],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34],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35]。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36],事也。
昔先帝败军於楚[37],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32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阅读分层练第一部分:课内基础送东阳马生①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②书以观,每假借③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
录毕,走⑤送之,不敢稍逾约⑥。
以是⑦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⑧,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⑨名人与游,尝趋⑩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⑪。
先达德隆望尊⑫,门人弟子填⑬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⑭。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⑮,俯身倾耳以请⑯;或遇其叱咄⑰,色愈恭,礼愈至⑱,不敢出一言以复⑲;俟⑳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注】①选自《宋濂全集》卷三十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东阳,今属浙江。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
浦江(今属浙江)人。
元末明初文学家。
②[致]得到。
③[假借]借。
④[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录书。
⑤[走]跑。
⑥[逾约]超过约定期限。
⑦[以是]因此。
⑧[既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古时候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
表示已经成年。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⑨[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⑩[趋]疾走,跑。
⑪[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叩问,请教。
⑫[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⑬[填]挤满。
⑭[稍降辞色]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
⑮[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⑯[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专心而恭敬。
⑰[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⑱[至]周到。
⑲[复]回答,答复。
这里指辩解的意思。
⑳[俟]等待。
参考译文:我小时候爱好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从有书的人家借来看,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定日归还。
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墨水都结成了冰非常坚硬,虽然手指不能够弯曲、伸直,也不放松读书。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子世家赞[名句]无[原文]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 想见其为人。
适鲁, 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余低回留之, 不能去云。
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当时则荣, 没时已焉。
孔子布衣, 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 折中于夫子, 可谓至圣矣![注释]这是《史记。
孔子世家》的赞语部分, 首先引用《诗经。
小雅》, 表达对孔子的崇敬;接着提出遗书、遗物和遗教, 表示对孔子的向往;最后通过反衬来说明孔子演说对后世的影响。
赞语含蓄而有余味。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人。
他在鲁国做过司冠, 后周游列国, 一生主要从事于讲学和著述, 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世家:是《史记》创立的一种体例, 一种记载地方政权始末, 相当于国别史;一种是人物传记, 相当于列传。
本文属于后者。
孔子不是世袭封爵的王侯, 司马迁为了突出孔子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破例推崇, 为孔子六传, 列入“世家”。
赞:文章最后的论赞部分。
[译文]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 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
”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 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
我读孔子的书, 想见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 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 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 我徘徊留恋, 舍不得离开。
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 当时是光荣的, 死后就完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 传到十几代, 读书的人都尊崇他。
从天子王侯, 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 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 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要做则做后生家〔后生家〕年轻人。
每临事〔临事〕遇到事情。
, 辄曰“吾不会做”, 此大谬也。
凡事做则会, 不做则安〔安〕怎么。
能会耶?又, 做一事, 辄曰“且待明日”, 此亦大谬也。
九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文言文阅读技巧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通过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古代文献。
同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篇章内容。
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文言文使用古代汉语,有很多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汇和用法。
例如:“尔”代替“你”,“乃”代替“是”,“吾”代替“我”等。
2. 文言文的句式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常见的有并列句、独立句、主谓结构等。
理解句子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 文言文的常用词汇: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篇章内容。
例如:“忽”代表“突然”,“恍然大悟”代表“豁然开朗”等。
第二单元:修辞手法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艺术,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描绘另一个事物,增加表达效果。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明媚”。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
例如:“花儿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
3. 排比:通过连续使用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例如:“你是我的阳光,你是我的希望,你是我的全部”。
4. 夸张:刻意夸大事物的特征或情感,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如:“他肚子上的肉简直可以堆起一个山丘”。
第三单元:诗歌鉴赏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诗歌的韵律和意境,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智慧。
1. 诗的格律:了解韵律、平仄和押韵等格律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朗读和理解古代诗歌。
2. 诗的意境:欣赏诗歌时需要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通过诗歌的音韵和意境来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3. 诗的丰富意义: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观点。
通过解读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可以理解诗歌的更深层含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课件(三)
4.说说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①重视民生,以天下为重。②力戒奢侈,节俭为本。③克己律己,以身 垂范。④正家风,严家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①。周蔡
王引为记室,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高祖受禅②,转齐州别驾,有能名。 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 求名,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郃阳 公梁子恭状上,高祖嘉之,赐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征轨入朝。父老相 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 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既至京师,授原州总管司马。
(2)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 原州的百姓和官吏听说这件事后,没有人不改变(原来的)操守。
4.请简要概括赵轨“有行检”的两个具体事例,每个事例不超过 10 个 字。 ①将桑葚送还主人。②赔偿百姓的禾苗。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燕地.方.二千余里
( 土地方圆 )
(2)足.食于民矣
( 足够 )
(3)秦再.胜而赵三胜
( 两次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A.大王知其所.以.然乎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以.赵之为蔽于南也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 夫 贤 士 之 处 世 也/譬 若 锥 之 处 囊 中/其 末 立 见。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得.十九人偕从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赏析及提升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教版语⽂九年级下册《课内⽂⾔⽂赏析及提升训练》(含答案)第1篇鱼我所欲也《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者不可得兼,舍⽣⽽取义者也。
【层解】⽤⽐喻论证的⽅法,提出论点——舍⽣取义。
⽣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之所欲莫甚于⽣,则凡可以得⽣者何不⽤也?使⼈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有不⽤也,于死者。
【层解】从正反两⽅⾯进⾏具体的分析和阐释。
⾮独贤者有是⼼也,⼈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1【层解】进⼀步提出:⼈⼈皆有义。
⼀箪⾷,⼀⾖羹,得之则⽣,弗得则死。
呼尔⽽与之,⾏道之⼈弗受;蹴尔⽽与之,乞⼈不屑也。
【层解】举例论证,说明要舍⽣取义,不失本⼼。
万钟则不辩礼义⽽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死⽽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死⽽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死⽽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
【层解】对⽐论证,说明“义重于⽣”的道理。
知识清单通假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2字“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受之。
辩:同“辨”,辨别。
语⽓词。
4.乡为⾝死⽽不受。
乡:同“向”,先前、从前。
古今异义1.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
今义:增加。
2.贤者能勿丧⽿.。
古义:罢了。
今义:⽿朵。
3.万钟.则不辩礼义⽽受之。
古义:古代的⼀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词多义1.为为宫室之美。
(为:为了)由是则可以辟患⽽有不为也。
(为:做)2.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同“欤”,语⽓词)呼尔⽽与.之。
(与:给)3重点词语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取得,这⾥是苟且偷⽣的意思。
2.死亦我所恶。
恶:讨厌,憎恨。
九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与朱元思书》。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3)了解作者朱元思的背景和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与朱元思书》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作者朱元思的背景和写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的掌握。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的分析。
3. 课文内容和精神内涵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元思的背景和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与朱元思书》,提问学生对“书”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分析课文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和精神内涵,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阅读和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后服务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后服务教案教案标题: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后服务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九年级下册语文的学习内容;2. 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力;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学所学内容;2. 强化对文章理解、写作和阅读技巧的能力;3. 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一、回顾与巩固1. 通过复习九年级下册学过的古文、现代文和文言文等文章,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巩固理解;2. 配以小组讨论、朗读、背诵等活动,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朗读能力。
二、拓展与延伸1. 提供课外阅读推荐书目,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书评、读后感的写作;2. 给予学生不同主题的写作任务,如作文、小说、诗歌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3. 设计一些比较深入的挑战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论证。
三、个性化辅导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和指导;2. 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辅导,强化学习内容;3.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堂笔记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四、课后习题与测验1. 提供习题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布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设计测验,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
评价与反馈:1. 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知自我,鼓励积极参与;2.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
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1.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及教辅资料;2. 课外阅读书目推荐及相关电子资源;3. 学生写作和阅读技巧指导手册。
备注:1.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教案中的活动和方法可以适当调整和变化,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2. 通过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合作,进一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拓展提高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拓展提高备课:2009-12-20 上课时间:1月日九()班姓名:(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即与之化矣()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②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3.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
(2分)(甲)文观点:(乙)文观点: 4.为了证明观点,(甲)(乙)两文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2分)5.对于两文中作者的观点,一向有不同的意见。
请选择其一,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
(2分)鄙:以:2.将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曹刿和邹忌劝谏(表述自己的主张)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曹刿:邹忌:4. 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你认为现代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先决条件应该是什么?谈谈你的观点。
(3分)5.邹忌见齐王,希望表明一个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3分)(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甲][乙]两语段,完成下列问题[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选自《齐东野语》)注:①血指:伤指②刳(kū)取:割取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④殒:死亡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2分)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悉可俯拾悉: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译: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甲文的主要观点:;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共同特点:(四)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14分)[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曹刿论战》 [乙]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今河南柘城西)。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节选《子鱼论战》1.解释下列带点词。
(6分)既克()望其旗靡()战于长勺()彼竭我盈()楚人未既济()公伤股()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胜;宋楚泓之战,宋大败。
一胜一败,结合文章内容,请你简要分析其原因各是什么?(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13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②之昭奚恤。
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 ――《战国策江乙对楚宣王》注:①昭奚恤,楚国贵族,楚宜王的名将,在中原各诸侯国中有较大影响。
②专属,单独地托付。
1.请用“/”线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划两处)(2分)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解释下列带点词。
(6分)有求于王()能面刺寡人()闻寡人之耳()皆朝于齐()虎以为然()犹百兽之畏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4. [甲] [乙]两文都采用了的手法劝谏,[甲]文中邹忌现身说法说服了齐王要(填成语);[乙]文江乙则用了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向楚宣王解释了“ ”的原因。
(3分)(六)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4题。
(16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
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①。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②,史献书,师箴,瞍赋③,�诵④,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⑤,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⑥,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⑦。
(《召公谏厉王止谤》)注释:①障:阻隔。
②瞽:盲人。
③瞍:无目的盲人。
④�:有目的盲人。
⑤耆,六十岁的人。
艾,五十岁的人。
这里指国王的师傅和朝中老臣。
⑥原隰衍沃:各种土地。
⑦彘:地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时时而间进②厉王虐③是以事行而不悖④胡可壅也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今齐地方千里B.亲戚补察C.而后王斟酌焉D.财用于是乎出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皆以美于徐公/道路以目 B.皆朝于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C.是以事行而不悖/吾恂恂而起 D. 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4.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比较齐王和厉王在对待臣子进谏的态度和结果上有何不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