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四中“我会填”“我会写”教案及思考教学实录

语文园地四中“我会填”“我会写”教案及思考教学实录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语文园地四中“我会填”“我会写”教案及思考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语文园地四》中“我会填”“我会写”教学设计及思考【教学片段】1.学习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用法。
出示“,。
?!”的卡通卡片。
知道它们是谁吧?谁和它们打打招呼?生:问号,你好!Hello,句号……师:这几个标点娃娃都有自己的房子。
你写日记的时候都请它们到自己的房子里去了吗?现在我们就去找找它们的房子吧!(创设童话情境,引导学生对标点强烈的注意。
)小黑板出示:1.我今天吃青菜了2.今天的青菜太好吃啦3.今天你吃青菜了吗师:小朋友们自己读读,应该把它们请到哪里?(让学生根据阅读经验尝试填标点。
)生:问号的房子在第三句,因为“今天你吃青菜了吗”是问问题。
师:你真会动脑筋,小朋友们同意吧?一起来问一问。
(通过评价,强化“问号是用在问句后面”的意识。
)师:句号和叹号的房子请另一个小朋友上来找。
小朋友们来评一评。
生:将句号放在第一句后面;叹号放在第二句后面。
学生读句子,体会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不同。
师:这时候“,”来了,它哭了,说,怎么我的屋子找不到了呢?谁来帮帮它?出示:今天早上()我吃了青菜。
生:贴逗号。
师:原来逗号娃娃和它们是两类人,它的家在句子没说完的地方。
(强调逗号在句子没说完的地方。
)师:找到了黑板上的房子,我们再到课本里来帮它们找房子。
学生在练习里填标点。
2.看图写句子。
师:刚才小朋友们能在课本里将这几个标点娃娃的房子找到,你能将它们在日记中的房子找到吗?生:能!(将两道习题结合,让标点练习与写话练习互相推进。
)师:那我们呆会儿就写篇日记,看哪个孩子标点用得好。
在写日记前我们到屏幕上的动物园里玩一玩吧!(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猴山图。
)看,你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很多猴子在假山上玩。
师:都玩些什么?你能不能说说其中的一只猴子?生:那一只猴子把香蕉皮当成帽子在跳舞。
《远方》教学设计及简要实录(鲁人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远方》教学设计及简要实录(鲁人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远方》教学设计及简要实录(鲁人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远方》教学设计及简要实录(鲁人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文学是一种艺术,它能够启迪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加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文学进行深层次分析,从而理解文本的内涵和语言特点。
本次教学以《远方》为例,将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思维和体验。
一、教学目的1. 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2. 分析和解读《远方》文本的内涵和特点3. 锻炼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文学理解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1. 了解小说主人公的诗意内涵2. 分析小说中的意境,抓住矛盾和转折点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否清晰理解小说的情节2. 能否准确把握小说的理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2. 独立阅读和讨论3. 组内合作、小组合作4. 互动交流、个人思考五、教学过程1. 阅读和分析2. 讨论和交流3. 小组合作4. 评价和总结六、教学评价通过对本次教学的评价,希望能够在后续的教学中得到改进和完善。
因此,需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和总结。
1.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2. 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七、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有待提高2. 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十、教学结论1. 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2. 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在本次教学中,我们以《狂人日记》为素材,通过讲授、阅读和分析、讨论和交流、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解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其写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师成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主人公的诗意内涵,并发掘小说中的意境和矛盾点,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理念。
xx我想对你说作文教学实录

xx我想对你说作文教学实录篇一:XX我想对你说作文教案《XX我想对你说》作文教案》年11月13 上课时间:2010日制作人:张海娣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从独特的视角选择作文材料教学重点:作文选材的独特性教学难点:做到正确选材,顺畅的完成习作练习作习指导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心里话想对别人说,今天老师就为你们提供一个自由说的天地,请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说说你们的心里话。
(板书:《XX,我想对你说》) 说到这里很多同学心里可能正在犯嘀咕:是不是又让写什么《妈妈,我想对你说》,《老师我想对你》说什么的。
那老师要告诉你们你们猜错了哦。
先不着急,大家跟着老师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做完之后,我们再来揭晓这个答案。
游戏?:平常让我们“起立”我们会做什么动作?“坐下”呢?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
不过这个游戏跟我们平常习惯的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当我喊“起立”时,你们必须做出的动作时与之相反的;当我喊“坐下”时,你们都不许坐下,只准站着。
我们到时算一下,谁错得多,我们就罚他表演节目好不好?游戏?:这儿还有一道数学题,大家可要听好了,看看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有一辆公交车,它在第一站时,上来5个人,下4个人;接着上6人,下7人;另一站台上2人,没又下人;然后没上人,下了1个人;接着上7人,下5人;又上3人,下1个人;接下来的站,又上4人,下2人;最后一个站台上6人,下3人。
(题目念到这儿,停下来,看看学生,问:题目简单吗?)老师提问:“这辆车经过多少站台?”或“一共下了几个人?”学生目瞪口呆。
2、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游戏大家都容易做错呢?就是因为它的出题方式跟我们的常规思维习惯不一样。
可见常规思维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就像刚才我把《XX,我想对你说》这个题目写在黑板上时,大家都犯嘀咕一样,也是受了常规思维模式的影响。
那现在我们换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来想一想,这个题目怎么样确定写作的对象和写作内容才会显得有新意,能写出不同的东西来呢?学生讨论(二)指导审题,明确重点小黑板出示抄好的习作要求,齐读。
《我想对你说》习作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中的片段(三)

《我想对你说》习作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中的片段(三)甘草学区邴占兰摘录片段(三)3.正文师:现在我们把最想说的话先说给小组成员听,好吗?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评议。
(摘录了一个小组的讨论、交流---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生甲:在2011年5月8日,是我的生日,我特别想收到一个礼物,可爸爸妈妈不给我买,还骂了我一顿,我非常生气和委屈。
我希望爸爸妈妈站在我的立场想一想,生日当天收到礼物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以后能送给我一些礼物。
(学生评议:你建议爸妈送你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生乙:在考完试后,我考试考得不太好,心情很糟糕。
回到家等着挨批,可妈妈一反常态,什么也没有说,可这种方法比直接批评要好得多。
以后,我就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
我非常感谢妈妈维护了我的尊严。
(学生评议:你真的应该多写一些感谢妈妈的话。
)生丙:在星期六的晚上,弟弟摔倒了,碰破了头,妈妈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了我一顿,说我没照顾好弟弟。
我非常地委屈,又不敢争辩,怕招来一顿打。
妈妈太偏心弟弟,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我想对妈妈说:我也是你的女儿,也疼疼我吧,不要太偏心弟弟,会惯坏他的。
(学生评议:非常赞同这一看法,应该向爸爸妈妈提议,要男女平等。
)生丁:爸爸每次喝完酒醉醺醺回来,就开始发酒疯,骂妈妈,打妈妈,吓得我和姐姐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
看到妈妈遍体鳞伤,我和姐姐偷偷地哭,为妈妈鸣不平,可不敢对爸爸说什么,真的无可奈何。
我真想对爸爸说:爸爸,别再喝酒了,别再打妈妈了,我多么想要一个幸福的家呀。
(学生评议:你应该多罗列出爸爸喝完酒后对你和家庭造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陈述时语言哀伤些,态度坚定些,想办法让爸爸看到这封信。
相信,爸爸会改的。
)师评议:刚才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和评议,非常不错。
每个同学都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把最想说的话说出来,如果再将人物的形象用语言、动作、神态更详尽地表述出来,效果会更好。
六年级下册《习作 6 》课堂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习作 6 》课堂实录本文是关于六年级下册《习作 6 》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师:由八字想到什么?生:奥运生:神七问天生:汶川大地震师:能不能从数字本身生:8和6都是幸运数字。
生:像两个鲫鱼吐的泡泡生:想到一个葫芦生:八倒过来看像一双眼睛,像唐老鸭的眼睛生:我比较贪吃,我想起了一串肉丸子。
师:从不同角度看,产生的感受也不一样。
这节课学习从数字中去发现,表达。
开始上课师:课前布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调查,你们都调查了哪些话题?生:同学们最喜欢的作家生:同学们的性格生:同学们喜欢哪些类别的书生:最爱微笑的六年级班级生:怎么看待压岁钱生:最喜欢哪一类名言生:我们同学的生日在几月份生:最想上网浏览什么?生:一周的零花钱多少生:最爱吃的食物。
师:内容真丰富,基本囊括了各个方面,有哪些收获呢?下面我们就大家一个非常熟悉的话题来交流。
(出示)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日的调查师:调查话题的是谁师:介绍一下调查的结果?生:最受欢迎的是快乐大本营……、师:调查多少人?生:50人。
师:其实根据一个点上的情况去推一个面上的情况,用一个成语就是生:管中窥豹师:看了这组数据,还可以推测出什么?生:喜欢看幽默式的。
师:我们叫它娱乐式节目想不想再深入些?师:到底怎么深入呢?提醒一下:六年级孩子为什么都喜欢看娱乐类的节目,来刨刨根,问问根生:因为搞笑生: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很开心,忘记烦恼生:学生压力太大。
生:压力大,看娱乐类的可以放松心情。
生:里面有我们崇拜的明星师:为什么喜欢看?生:师:再回到数据中来,有什么发现?看到这样的结果,你想说些什么?生:不但可以看娱乐类的,也可以看些知识类的,这样可以懂得一些知识。
师:用不但而且告诉我们,面对现象,我们需要?(出示读)生:因势利导师:向同学提出建议,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倘若只盯着一处,所得就非常枯燥了。
生: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
师:看电视呢?生:也适当看科普类的节目,它并不是那么枯燥,比如恐龙,甲壳虫之类的师:不太关注的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视中获得生:我建议回家后看一些科普类的电视,如果觉得枯燥可以看走近科学,很有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想》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生字:我想。
2. 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引导幼儿展开自由联想。
3. 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4. 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自由联想能力。
2.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我想》。
2. 教具:图片、玩具等。
3. 课堂准备:准备好教案、教具等。
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跳舞,做手工等活动,让幼儿放松身心,愉快地进入课堂。
2. 导入新课(1)呈现生字“我想”,让学生认真看、认真读。
(2)通过图片故事,讲述一个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玩具的故事。
例如:小明想玩小汽车。
引出“我想”这几个字。
3.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2)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与幼儿进行对话,引导幼儿对“我想”这几个字进行理解和运用。
4. 拓展活动(1)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玩具,例如:我想玩娃娃、我想玩球等。
(2)老师准备一些玩具,让幼儿进行选择,引导幼儿使用“I want”进行表达。
(3)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动作图片,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动作。
例如:我想走路、我想跑步等。
(4)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用“I want to be”进行表达。
5. 温故知新(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想”。
(2)与幼儿对话,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 结束活动老师和幼儿一起做简单的游戏或者活动,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一天的学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在认识和理解“我想”这四个字的基础上,通过图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自由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非常积极地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设计范文模板8篇

教学设计范文模板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教学设计范文模板8篇为了让课堂变得更生动,一定要将教学设计写好,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是写教学设计的好处之一、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学设计范文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内心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身边亲近的人的感激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表达出自己对父母、老师、同学等身边人的感激和敬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表达不清晰、情感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表达感激之情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增强学生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表达感激之情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表达出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激和敬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好课文内容的相关材料,制作PPT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了解写作要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对自己重要的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播放一首关于感激的歌曲,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感激的人。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感激之情。
同时,教师对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讲解,如:如何描述人物、如何表达情感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小练笔,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段关于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我想》教案大班

教案名称:《我想》教案大班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想念”的概念,认识到感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3. 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音乐卡片。
2. 材料准备:填色纸、彩色笔、教材《我想大家》。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让幼儿站成一个大圈,老师玩起“我想你”游戏。
教师先贴出一个图片,然后对着其中一个幼儿说:“我想你!”这个幼儿要快速回答:“我也想你!”然后换下一个幼儿进行同样的问答,直到所有幼儿都参与进来。
2. 导入新知(10分钟)引导幼儿关注今天的主题:我想。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想”和“念”有什么不同,让他们理解“想念”的概念,并给出简单的解释。
之后,教师播放一段有关亲情和友情的音乐,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3. 情感体验(15分钟)通过对亲人、朋友或宠物的想念,让幼儿在纸上画出他们的所思所想。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幼儿回忆他们与亲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的情景,或者是想象他们与宠物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4. 听说训练(30分钟)4.1 教师播放《我想大家》这首歌,让幼儿倾听歌曲中描述的人物之间的想念之情。
然后,教师分发歌词卡片,带领幼儿一起唱这首歌。
4.2 制作“想念的画板”。
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填色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想念的人或事物,然后在画板上写下自己的心愿、想念之情或者对被想念的人的祝福。
4.3 分组游戏。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通过描述画板上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想念之情,其他小组成员要根据描述画出相同的画板,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
比赛结束后,每个小组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画板,让其他小组成员来猜测是谁的画板。
5. 情感总结(10分钟)通过展示和分享幼儿的画板,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亲人、朋友或宠物的想念之情,班级其他同学也可以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祝福。
《我想》课文教学反思

《我想》课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我想》课文一、教学目标:《我想》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属于第三册阅读篇。
通过教学,我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内容,正确理解课文主旨;2. 学会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4.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积极面对困难。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小男孩在想什么?为什么?2. 预习(10分钟):让学生预读课文标题,并根据标题预测课文内容。
然后,让学生先默读一遍课文,然后找出生词,并尝试猜测生词的意思。
3. 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然后,老师提问学生以下问题:a. 小男孩在和谁玩耍?b. 小男孩有哪些想法?c. 小男孩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 语音语调训练(10分钟):让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对语音语调的影响,并演示正确的朗读方法。
5. 语法分析(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包括句子结构和词性。
通过解析句子和词语,让学生对语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6. 想象与创造(15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也有一个神奇的大头帽子,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写下自己的想法,可以是有关学习、爱好、家庭等方面的愿望。
7. 作文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短文,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感想,并描述一下自己的愿望及实现愿望的方式。
8. 总结(5分钟):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作品展示,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的收获。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了以下问题:1. 学生理解能力有差异: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不能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分预习导致的。
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我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脚丫、汲取、篷帐、风筝、柔软、柳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经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领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先生独立浏览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领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先生读儿童诗的兴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有一个孩子就把本人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甚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生带着成绩自在朗读诗歌)
(二)再读诗歌,明白大意
1、指名分大节读诗(留意“丫”、“汲”的读音)。
2、听课文朗读,模仿录音尝试着自在练读
(三)小组合作再读诗
小组合作再读诗,读迟滞,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甚么?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大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希望。
(师随机板书)
(四)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向往?说说理由
2.朗读最向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3、全班带着本人的想象齐读课文。
(五)总结归纳
板书设计
9、《我想》
高洪波
一、小手桃树枝
二、脚丫柳树根
三、眼睛风筝
四、本人春天的土地里。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1《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教学是传承文化,传递知识,栽培人才,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文艺作品经常被运用来达到深化学生思想、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情感等作用。
本文将以《故乡》为例,探讨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对该篇文艺作品进行教学的具体实现以及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 教学目的①了解《故乡》的情节、人物和背后的社会背景。
②深刻理解文中所传达的哲理和人生哲学。
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感受能力,引领学生进入文艺世界。
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教学基本要求①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权利,鼓励学生的思考和发现。
②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全面发掘文本深层的意义和价值,启迪学生的思想境界。
③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
④重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其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分析《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封建家族的罪恶和无情,表现了梦想破灭后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作品中,主人公一进城就遇见了他的亲戚,他们表现出傲慢无礼、势利眼、不尊重工作。
本文篇幅较短,文笔简洁,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适合用于高中语文的阅读和讲解。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①模拟法:通过模拟古代的家庭、家庭继承和婚丧嫁娶等社会事情。
让学生感受封建家庭的凄凉和残酷。
②引导法:通过学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把学生引入到小说情节中,让学生进入文艺世界。
③比较法:通过对比《红楼梦》中地位高贵的大人物和《故乡》中下贱卑微的小人物,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封建家族的罪恶及其影响。
2. 教学手段①讲解法:通过详细的讲解来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和反思本文是关于《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和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案例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
这是一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二、案例描述: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师:看看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去看什么?生:“我”是谁呀?生:“我”想到哪里去看看?生:为什么“我”很想去看看?师:(随机板书:看什么?谁?到哪里去?为什么多想去?)孩子们真会动脑提问,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的孩子是最聪明的,他在我们学完课文后的收获也是最大的。
以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会对自己提问题,都应该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示范读文,生标出几句话。
师生一起订正出3句话后,学生指读文,做到咬文准确,句子读通顺。
同桌同学一起读文,注意同桌有错音纠正后再一起继续往后读。
各自自由地、语速稍快地读文,读完后思考:我知道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自己读课文的收获。
全班汇报:生:我读懂了“我”是写这篇课文的作者。
师:我们可以划去哪个问题了?生:我读懂了我到北京去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生: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遥远的北京城……师:“遥远”什么意思?你能读出遥远来吗?抽生,引导读好。
全班齐读。
师:你们还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生: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说说我们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吧。
生:升旗仪式时,很整齐,因为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穿校服。
生:我们都不准说话,要抬头挺胸站好。
生:手还要贴裤缝。
生:眼睛要看着国旗慢慢升起。
生:还要一起唱校歌。
生:还要严肃认真。
师:是呀,我们学校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够壮观的了,但和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相比,还不够壮观,想去看看吗?cai展示: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的录像。
《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秋天的怀念》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心。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秋天的怀念》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如作者对亲情的怀念和珍视。
(2)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秋天的怀念》课文文本。
2.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 参考资料: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秋天的怀念》。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并进行朗读指导。
3. 学习课文内容(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一个课文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并分享表演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季节的作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想》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想》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 1. 理解课文《我想》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 2. 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通过朗读、默写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旨;2.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的意思;3.领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期待;2.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四、教学准备1.课文《我想》的课件或教辅资料;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和马克笔;3.学生课前预习过的《我想》教材;4.背景音乐:清晨的鸟鸣声;5.学生自备的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开场音乐:清晨的鸟鸣声。
•复习上节课内容,并与本节课内容联系起来。
•让学生观察课文《我想》中的插图,根据插图的内容猜测课文主题。
3.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我想》,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课堂学习阅读并默写重点词汇和短语。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4. 分析•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6. 课文学习•老师分段解读课文,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7. 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关键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图片]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课文《我想》的学习,让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听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
九、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描写自然景色的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想》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我想”这个短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想法和需求的能力。
3. 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我想”这个短语的用法。
2. 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四、教学准备1. 玩具、图片等教具。
2. 儿童歌曲、故事书等音像资料。
3. 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学习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歌曲或图片等形式,引入学习主题。
播放一首关于“我想”主题的歌曲,或者讲一个让幼儿产生“我想”想法的小故事。
2. 学习“我想”这个短语教师向幼儿解释“我想”这个短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示范的方式让幼儿理解。
“我想”表示幼儿有一个想法或需求,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3. 游戏活动(1)情境游戏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模拟不同场景下说出“我想”这个短语,比如“我想喝水”、“我想玩积木”等。
(2)歌曲、故事相关活动选择一些与“我想”主题相关的儿童歌曲或故事,让幼儿跟着歌曲动作,或者讲述故事中发生的“我想”情节,鼓励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表达。
(3)拼图游戏将拼图分成若干部分,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我想”来拼接自己想要的图片或图案。
4. 艺术创作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我想”想法,可以是画出自己想玩的玩具、想做的事情,也可以是制作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想法的手工作品。
5. 回顾总结教师通过展示幼儿的作品或者幼儿口头表达的“我想”想法,进行回顾总结,强化“我想”这个短语的用法和意义。
对幼儿的表达进行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表达自己的信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认识并正确使用“我想”这个短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游戏活动和艺术创作,也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自然段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自然段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自豪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培养学生的修辞手法感知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朗读课文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注意语气、表情、节奏等,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停顿、重音等。
3.理解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教师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分析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
5.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自豪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应该感到自豪?我们应该如何热爱自己的家乡?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短文,要求用上比喻句和拟人句。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修辞手法感知能力等。
同时,通过情感体验环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亮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别把课堂教学实录当成教学设计

别把课堂教学实录当成教学设计多年从事教研工作,常常搞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指导和收集活动,每次都会遇到一些让人尴尬的事。
有的老师把教学设计混同于一般教案,没有把二者的关系搞清。
我想,听了专家的讲座后,这些老师应该有所认识和提高。
还有的老师,倒是没有搞成教案,自我感觉的了不得,可细细看来,也就是一个课堂教学实录。
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把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区分开来。
因为二者是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要求、展现形式等均不同。
对于什么是教学设计、构成要素、类型等等,专家分析的很到位,我觉得在此没有必要赘述。
只是对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再做一下比较。
教学实录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记录和再现。
主要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以及达到的实际效果的事后回顾,便于自己总结反思,也便于别人置身于当时的教学情境中,从而对课堂教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评价。
教学实录重在教学活动的记录,其构成要素与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是不同的。
它不过分强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也没有设计意图的展示,但它需要对整个教学活动和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行的必要的点评与反思。
教学实录不仅记录教师是如何教的,还记录学生是如何学的,尤其是学生的活动是很重要的信息,需要详尽的记录和展示,这在教学设计中是不可能做到的。
教学设计是一个计划,计划中不可能让学生具体怎么做、怎么说,也就是不能预设的,但课堂教学实录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实际上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设计是计划要做什么、取得什么效果以及根据是什么等,教学实录是描述做了什么、效果怎样以及如何评价等等。
因而在具体的表述上也应该注意时间顺序上的不同。
比如教学设计中就不可使用诸如“作了……了”、“通过……,结果……”等表述。
所以,搞好教学设计,不仅不能把它搞成教案,也不能把它搞成教学实录。
这样做都是不对的,都没有把握住它们的要求。
《我想要,能要》课堂教学实录

《我想要,我能要》课堂教学实录常州市红梅中心小学蒋燕芬师:今天,同学们一走进教室,眼睛都瞪得大大的,一定是被这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住了。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是跟随着父母一同去商场购物。
今天可不一样噢,同学们每人带了20元零花钱,可以自由地选择你喜欢的商品。
看中了什么,就痛痛快快去买吧!(生自由购物。
在教室临时布置的小超市里,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购物近八分钟时),教师提醒:超市快要关门了,请还没买好的同学抓紧时间。
(购物近十分钟时,学生在收银处结帐完毕。
)师:我看到每个同学的手里都大包小包,收获真不小啊!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买这些商品的理由吧。
算一算你一共花了多少钱,并且填一填购物清单。
(生小组交流,填写购物清单。
)师:谁先来讲讲你买了什么,为什么买这些东西,花了多少钱。
生:我买了一袋薯片,三枝铅笔。
因为我最爱吃薯片。
我的文具盒里只剩下四枝铅笔了,所以我买三枝备用。
共花了三元钱。
生:我买了一个奥特曼的玩具,买了一把宝剑,还买了一包口香糖,我很喜欢。
生:我买了两本方格本,因为我想练字。
买了一个红色的发卡,买了一本童话书,还买了一副大手套,给我外婆。
因为天气寒冷,她用得着。
共花了十五元钱。
师: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生:我买了一块橡皮,一张贺卡,准备送给凌老师。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我代凌老师在这里谢谢你。
生:我买了一袋王子饼干,买了一本算术本和一本双线册。
师:刚才,同学们都将自己购买的商品如实地汇报了一番。
请同学们将所购买的商品分类,哪些商品我现在急需,哪些商品我可有可无,哪些商品我现在根本不需要?在购物单上注明。
(生学生分类。
)师:谁先来交流。
生:我买的本子和橡皮,是学习上需要的;零食是不需要的。
生:我买了一本童话书,一本历史故事书,我觉得这些书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我也很爱看这些书,所以,有必要买。
我买的花皮筋,小木梳和一串手链,现在不需要,可以不买。
师:为什么花皮筋,小木梳和一串手链不需要呢?生:因为我家里有很多扎辫子的皮筋,梳子也有,我不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教学实录师:刚才老师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真希望和孩子们度过快乐的40分钟,孩子们,上课吧!师:(师画圆),请看老师在黑板上,你们觉得老师在画的是什么呀?生:画的是一个圆。
师:还有孩子不同的意见吗?生:我觉得画的是一个圆圆的太阳。
师:你真会想,你觉得呢,孩子?生:我觉得的是一个圆圆的月亮。
师:嗯,孩子,你觉得呢?生:我觉得是一个大大的西瓜。
师:看来我们的孩子非常的会幻想(板书:幻想)师:孩子们非常的会想象。
(板书:想象)师:咱们人类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都是由幻想和想象产生的。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神奇的幻想走进第九主题单元的第一课《我想》。
师:孩子们,齐读课题两遍。
生齐读:我想,我想师:孩子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生:我想知道这篇课文里到底是谁想干什么呢?师:孩子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这个小朋友想的东西是不是和我想的是一样的。
师:孩子说得太好,把掌声送给她吧!(生鼓掌)师:嗯,还有孩子想说吗?你说说,生: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我想这个愿望能实现吗?师:嗯,孩子们真是会思考!是啊,小作者在想什么呢?他的愿望能实现吗(板书:?)孩子们,让我赶快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打开书86页。
师:孩子们,昨天课文预习了吗?生:预习了。
师:生字会认,课文会读了吗?生:会。
师:嗯,那么现在孩子们再自由读读这首小诗,看看有没有不熟悉的字想办法把它记熟,待会儿曾老师可是要检查的哟!孩子们,开始吧!(生自由读全文)师:孩子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敢不敢让曾老师来抽一抽,查一查。
生:敢。
师:孩子们这么有自信,真了不起,老师要向你们学习。
那么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师:那么,孩子,站上来吧,你读第一小节。
嗯,孩子,你第二小节,书拿着。
你读第三小节吧。
好,你读第四小节。
来,你读第五小节。
其它的孩子呀,用耳朵去听。
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了吗?好,我们请第一小节的孩子。
(生读第一小节)师:嗯,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
那你听听大家给你提的什么意见,孩子,你说。
生:她有一个字音读错了,应该是“悠啊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师:那个“悠”的地方看清楚,我们把“悠荡”圈出来。
(生圈)师: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
生齐读:悠荡师:还有吗?来,这个孩子,你来说一说。
生:她把“随着风儿悠荡”读成“随风悠荡了”。
师:孩子,在读的时候呀,要读准确,你再读一读。
生:随着风儿悠荡。
师:真不错,孩子们,我们接着听第二小节,孩子们,认真!(生读二小节)师: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来,你说说。
生:我觉得他读得有点拖。
师:你是去听他读得流不流畅了。
孩子们,你觉得他的字音呢,你注意到了吗?生:他读篷帐前读了一个小小的哦。
师:看来,读书不能添字,漏字,老师听出一个词语错了,“汲取甜美的营养”,孩子们,把这个词圈出来吧?(生圈)师:好,全班的孩子一齐来把这个词读一读。
生齐读“汲取”。
师:孩子们,要注意听,认真听哦!好,我们请第三小节的孩子,你来读一读。
师:嗯,孩子们,你说说,她的字音读准了吗?生:她把“柔软”读错了。
师:孩子们,把这个词语也圈出来吧!(生圈)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
生齐读“柔软”。
生:她把“风筝”读“fong筝”了。
师:后面的两个孩子还期待着读给大家听呢,我们来听一听第四小节的孩子他怎样读?(生读第四小节。
)(生读第五小节。
)师:孩子们,他们两个怎么样?来,这个女孩子,你说。
生:我觉得他读“飞到遥远的地方”,因为遥远“就是很远很远”,应该把遥远的地方读得很大声,他把“遥远的地方”读得很小声了。
师:你不但听清了他的字音,还注意去听他的感情。
相信待会儿通过学习,孩子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师:刚才呀,一些小老师也提出了本课容易读错的字,老师也准备了一些。
现在这些词语宝宝跳到了我们的荧幕上,孩子们,还认识它们吗?生:认识。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每个词读两遍。
“悠荡,悠荡”预备起生齐读:“悠荡,营养,吸取,篷帐”。
师:老师想再听听这个词。
生齐:篷帐。
生齐:湿软,甜美。
师:现在,这些词语宝宝又跳到课文中,你们一定认识吧!孩子们,现在我们一起把词语读一读,注意读准音,特别是刚才孩子们读错的地方。
(生齐读诗歌)师:真棒,孩子们,现在呀,就来解决刚才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小作者在想什么呢?孩子们,迅速默读课文,拿起笔在书中勾出答案。
(生自学。
)师:好,我请孩子告诉我他找到的答案。
生:我想把手儿接在桃树枝上,(师画手,写接)师:孩子们听听她找到答案和你们一样吗?生接着说:我想脚丫连在柳树根上,(画脚丫,写“连“)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画眼睛,写“装”)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画“笑脸”写“种”)师:你的答案和她一样吗?生:一样。
师:作者这些想法,你是在哪些小节找到的呢?生:我是在1、2、3、4节的第一句找到的。
师:真不错,咱们诗歌的前四个小节正是作者的想法。
师:(点击出示全诗,引读全文)作者想把手儿接在“……”(生读)因为他想“……”(生读)作者想把脚丫“……”(生读)因为他想“……”(生读)作者还想把眼睛“……”((生读)因为他“……”(生读)师:作者还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因为他想“……”师:孩子们通过读书,大概了解了作者的想法,会读书的孩子,老师要送给你三把金钥匙(师点出课件,讲述)第一把金钥匙:读一读,你喜欢哪个想法就读哪个小节。
第二把金钥匙:说一说,给同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想法。
第三把金钥匙:再读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现在,就带着这三把金钥匙出发吧!开始。
(生自学)师:老师刚才看了一下,孩子们用了这三把金钥匙美美地去享受课文,同桌说得很激烈,老师请孩子们交流一下,你喜欢作者哪个想法?生:我喜欢作者的第四小节(师点击第四小节)师:老师也喜欢第四小节,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生齐读第四小节。
)师:在读的过程中,听到小作者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一起告诉我。
生:我会飞呀飞,飞到遥远的地方。
师:再读一读吧!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生: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师:想成为柳絮和蒲公英,为什么作者想成为蒲公英呢?一起来看一看。
师(课件出示蒲公英)这就是蒲公英,蒲公英这些茸毛随着风儿自由飘荡,(课件出示柳絮)柳絮和它一样,也有茸毛,在微风中,它会自由自在地飘向远方。
孩子们,谁来告诉我,为什么作者想成为柳絮和蒲公英?生:只要变成它们,就能飞到天上自由飞翔。
生:因为它想飞到什么地方去都行。
师:如果是你,你想飞到什么地方去,为什么?生:我想飞到公园去玩。
生:我想去大海边,因为那里很美。
师:蓝色的大海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生:我想去上海,因为我想去看上海世博会。
师:真好,老师也想去。
生:我想去北京,因为北京是首都,有天安门广场。
师:是啊,我们要飞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怪不得变成了柳絮和蒲公英,会成为小作者最大的愿望。
可以帮助我们自己的愿望,我相信这也是孩子们最大的愿望。
师:第4小节(师板书4)是刚才那个孩子喜欢的,孩子们,小作者的想法还有你喜欢的吗?生:我最喜欢第三小节,因为他说想飞到蓝天,蓝天是我们的上空。
我们班小朋友都没摸到云,我想摸到云,所以我喜欢第三小节。
师:在蓝天我们可以用手去感受一下柔软的白云,今天曾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柔软的白云。
(课件出示白云图片)师:你看到白云什么样子的?你说说。
生:我看到白云像棉花糖。
生:我看到白云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生:我看到白云很像大海。
生:我看到白云像一群绵羊。
师:软绵绵的多舒服啊!孩子们再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白云、太阳图)哇,白云多柔软,看太阳又是什么样的?生:我觉得太阳就像历史的隧道,如果穿越,我们就会到宋朝或唐朝,去看看小燕子生活的地方。
师:孩子,你的想像太神奇了。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太阳?生:我看到的太阳,像个金光闪闪的小球。
师:哇,金光闪闪,那太阳照着你的眼睛,你的眼睛怎么样?生:太阳光照着我浑身发热,看到太阳很刺眼。
师:太阳光太刺眼了,我们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多明亮的太阳呀!(出示课件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
)师:这句话怎么读?你说。
生:我觉得“看白云多柔软”应读轻一点,因为白云就像棉花糖一样。
太阳照在我们眼睛上很刺眼,眼睛睁不开,就像要睡觉的感觉。
我觉得要读小声一点。
师:孩子,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好不好!生:读“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
师:还有谁来读一读柔软的白云,明亮的太阳。
(生读这一句)师:还有孩子的白云比他更柔软,太阳比他更明亮吗?(生再读这一句)师:他读得多好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多柔软的白云,多柔软的太阳,我们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可以看到些什么呢?生:还可以看见可爱的小鸟在飞翔。
生:还可以看一架大大的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生:还可以看见地球上的山坡和小草师:还有这多人举手,你们举手就是在告诉老师可以看到这么多东西,怪不得小作者写道——生读:蓝天是我的课堂师:只要孩子们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可为我们学习的课堂。
这是3小节。
(师板书3)师:作者还有哪些想法是你喜欢的。
生:我喜欢第二小节。
师:喜欢第二小节的孩子站起来。
把你们喜欢的2小节读给全班的孩子听听。
生:读2小节。
师:是啊,小树要想长大,就要把根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那甜美的营养。
孩子们,你们看,这棵小树多想长大呀!(课件出示小树图片)孩子们,帮帮忙吧!给它湿软的土地,给它甜美的营养,让它快快长大。
师:请孩子们齐读这一句话。
生齐读: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师:小树在湿湿软软的土地里汲取像牛奶一样甜美的营养,小树长大了。
(课件出示大树)孩子们,想让树长得再大一些吗?生:想。
师:再多一点湿软的土地,再多一点甜美的营养吧!,孩子们,预备起。
生齐读: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师:小树还想长大,孩子们再来读一读吧!(生再齐读这一句。
)师:有了这样湿软的土地,有了这样的甜美,小树就这样长啊长,最后长成了一座色的篷帐,想不想看看那绿色的篷帐呢?生:想。
师:(点击课件茂盛的大树)你看见绿色的篷帐什么样子?生:我看见这座绿色的篷帐像一座大山。
生:我看见这座绿色的篷帐像一把超级大伞。
师:孩子,你看绿色的篷帐通过图片(板书图片)就可以理解。
师:是啊,小树在长,绿色的篷帐出来了,谁愿意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生齐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师:老师听出来小树在努力长,努力长,谁再来读出你的感受。
(一生读这一句。
)师:你的篷帐非常美。
孩子们,我们来读一读这句吧(师板书2)师:孩子们,还有最后一个小节,有没有孩子喜欢作者的第一个想象。
生:我最喜欢第一小节,因为他可以戴着一串花苞,就像荡秋千一样,很凉快。
师:多舒服呀!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色吧!(出示桃花图)(生齐读第一小节。
)师:孩子们,这时把手儿接在桃树枝上,那么你手儿周围全部都是花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