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原文、赏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赏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5f63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d.png)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赏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赏析3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赏析1作品原文菩萨蛮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菩萨蛮》温庭筠鉴赏
![《菩萨蛮》温庭筠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d03dca18762caaedd33d4b6.png)
在结构上,上下片似不相涉,而实则“香红”与“暖香”相映射,“风”又与“江上”相呼应,前后脉络清晰,神理贯通,浑然一体。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紧承“暖香惹梦”,自然叙写的是梦境。一说是写女主人公梦醒时所见到的楼外朦胧景色,虽也说得通,但解作梦中所见更觉富于幻想意味。写到这里,不禁想到词人另一首词所说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望江南》)这位女主人公大慨也像此中的女子一样,常常倚楼眺望,思念着远方的离人。“江上”十字,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江岸柳树迷蒙如烟、朦胧一片;拂晓之际,月残雁飞。正结队北飞的大雁,触动着女子的心扉。个中真正的情愫是意在画面之外:冬去春来,飞往南方避寒的大雁如今正连夜返回家乡,唯独自己久久思念的梦中人远出未归。是梦中,是实境,对于苦苦思虑的她,已无从分辨。正如陈廷焯所说的:“飞卿佳句也,好在全是梦中情况,便觉绵邈无际。若空写两句景物,意味便减。”(《白雨斋词话》卷七)整个画面淡远,富于诗意,只见雁飞,不见人归的无限怅惘,自然而然见于画面之外。诚难怪有人说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从此脱胎而来。薛道衡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给此词以很好的启迪。词人借助景物的烘托,宛转地透露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下片前两句写妆成后的明艳,极绘其人之美。“弄妆”虽迟,终究会完毕,故过片重开,即写梳妆已罢,“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以两镜前后对映而审看梳妆是否合乎标准。其前镜,妆台奁内之座镜也;其后镜,手中所持之柄镜也——俗呼“把儿镜”;照者,为看两鬓簪花是否妥恰,而两镜之交,“套景”重叠,花光人面“交相映”!以十个字写此难状之妙景,尽得神理,实为奇绝之笔。三四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意为穿上丝绸短袄时,忽然看见衣服上有新帖的双金鹧鸪。“新贴”,即新鲜的“花样子”,剪纸贴于绸帛,作为刺绣的“蓝本”;“丝绸短袄”,指丝绸短袄;“金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当时的衣饰,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如何鉴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菩萨蛮》温庭筠鉴赏,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用。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266d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a.png)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①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②【注释】①小山:床头屏山,一说额上画妆。
鬓云:鬓发如云,状其蓬松。
度:过,掩。
香腮雪:香腮似雪,状其香艳洁白。
②贴:熨贴。
襦(ru):上衣;短袄。
金鹧鸪:指襦上的绣金色鹧鸪鸟图案。
鹧鸪(zhe gu):鸟名。
又唐时有《鹧鸪曲》,伴曲而舞,谓之鹧鸪舞,舞妓身上多绣贴鹧鸪鸟图案。
【译文】屏风曲折似山叠,朝日辉映,金光忽明忽灭。
如云的黑鬓掩映香腮,更显得肤白如雪。
慵懒懒地起了床,缓缓地梳洗、画眉、弄妆。
照照如花的新妆。
用前后相映的两面镜,人面桃花在镜中辉映。
新熨的罗袄穿在身上,罗袄上绣有金色的鹧鸪鸟配对成双。
(王洪译)【集评】明·汤显祖:“芟《花间集》者,额以温飞卿《菩萨蛮》十四首,而李翰林一首为词家鼻祖,以生不同时,不得列入。
今读之,李如藐姑仙子,已脱尽人间烟火气;温如芙蓉浴碧,杨柳挹青,意中之意,言外之言,无不巧隽而妙入。
珠璧相耀,正自不妨并美。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清·张惠言:“此感士不遇也。
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
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
‘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词选》卷一)清·陈廷焯:“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飞卿词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
”(《白雨斋词话》卷一)近代·李冰若:“‘小山’当即屏山,犹言屏山之金碧晃灵也。
此种雕饰太过之句,已开吴梦窗堆砌晦涩之径。
‘新贴绣罗襦’二句,用十字只说得襦上绣鹧鸪而已。
统观全词意,谀之则为盛年独处,顾影自怜;抑之则侈陈服饰,搔首弄姿。
‘初服’之意,蒙所不解。
”(《花间集评注》引《栩庄漫记》)现代·刘永济:“全首以人物之态度、动作、衣饰、器物作客观之描写,而所写之人之心情乃自然呈现,此种心情,又因梦见离人而起者,虽词中不曾明言,而离愁别恨已萦绕笔底,分明可见,读之动人。
《菩萨蛮》原文、翻译及赏析
![《菩萨蛮》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04e1c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b.png)
《菩萨蛮》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菩萨蛮》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眉妆漫染,额上的额黄半明半暗的闪耀着,鬓边发丝散漫将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颊。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刚穿上的崭新绫罗短衣,上边绣贴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正指小山眉而言。
温庭筠《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温庭筠《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fa5c066482fb4daa48d4b41.png)
温庭筠《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菩萨蛮[唐] 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①小山:指屏风上雕画的小山。
金明灭:金光闪耀的样子。
②鬓云:象云朵似的鬓发。
度:覆盖。
香腮雪:雪白的面颊。
③弄妆:梳妆打扮。
④罗襦(rú):丝绸短袄。
⑤鹧鸪:这里指装饰的图案。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本词写一个独处闺中的妇女,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从中体现出她的处境及心情。
首二句为主人公初起床的情态。
这二句以特写的手法,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次句为主体,首句为衬景。
“小山”为床榻围屏上的画景,“金”为涂在屏山上的颜色。
“明灭”为日光透过窗纱照射屏山阴阳显晦之状。
或以为画上金碧山色有所脱落,或明或灭,以见久别后闺中萧索之象。
此二说均可通,后者意蕴较深,而前者景象鲜明。
“鬓云”为鬓边下垂的黑发,女子鬓发卷曲轻扬,状如云朵,故常以云形容之。
“欲度”从云常流动设想,描绘也鬓发轻扬之状。
“香腮雪”形容主人公衬映鬓发的脸颊之腻白。
整句凸出一副娇慵的女性面貌,因“鬓云欲度”正是鬓发散乱未整之状,句中也隐含呆坐懒起的时间过程。
这二句在读者眼前展示出这样一个镜头:在小山重叠金色明灭的画屏围绕着的绣榻上,一位少妇刚刚坐起,她散乱的鬓发,似流云样将要度过她雪白的脸腮。
三四两句开始写她下床后的活动。
“懒起”二字透露出主人公的情绪,下句“迟”字与之相应,是了解整首词意的关键。
“懒起”即懒懒地起来。
一“懒”一“迟”,极见其无情无绪之神情,与“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望江南》)之因有所希冀而行动紧急,表情迥异。
“弄妆”谓妆扮时频繁反复做弄。
“迟”字总承“弄妆”与“梳洗”诸事。
在这二句中,主人公娇慵之状宛然可见。
菩萨蛮小山原文及翻译
![菩萨蛮小山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24be9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2.png)
《菩萨蛮·小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翻译:
小山般的眉峰忽隐忽现,鬓发如云,飘然欲仙。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弯弯的眉,整理衣妆,梳理头发,任凭时间流逝。
照照镜子,前后都是花的倩影。
身穿崭新的绫罗短衣,贴着金色的鹧鸪图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女子美丽容貌和优雅举止的赞美。
温庭筠诗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译文赏析
![温庭筠诗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548299a58da0116c1749bb.png)
温庭筠诗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译文赏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眉妆漫染,额上的额黄半明半暗的闪耀着,鬓边发丝散漫将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颊。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刚穿上的崭新绫罗短衣,上边绣贴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正指小山眉而言。
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
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
”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
菩萨蛮温庭筠及赏析
![菩萨蛮温庭筠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f52c2876c66137ee061928.png)
菩萨蛮温庭筠及赏析 《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 并入“中吕宫”, 《张子野词》 作“中吕调”。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菩萨蛮温庭筠, 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 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 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 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 “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 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 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 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 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 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 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 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 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
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
而 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20《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原卷版)
![20《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0e5f9648d7c1c709a1455e.png)
2021年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20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小山重叠金明灭,鬓(bìn)云欲度香腮(sāi)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眉妆漫染,额上的额黄半明半暗的闪耀着,鬓边发丝散漫将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颊。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rú),双双金鹧(zhè)鸪(gū)。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刚穿上的崭新绫罗短衣,上边绣贴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正指小山眉而言。
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
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1611c73169a4517623a330.png)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2.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3.比喻女子隆起的发髻。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比喻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比喻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比喻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
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⑩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
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译文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菩萨蛮温庭筠原文及译文
![菩萨蛮温庭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0ceed20912a21615792951.png)
作品原文
《菩萨蛮》晚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译文
注释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菩萨蛮原文翻译注释
![菩萨蛮原文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3f16de3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f.png)
翻译:屏风曲折似山叠,朝日辉映,金光忽明忽灭;仿佛雪地上飘过一缕青云,乌黑的鬓发掠过她的脸庞。
慵懒懒地起了床,缓缓地梳洗、画眉、弄妆。
照插花时前镜对着后镜,镜里镜外都是花的倩影。
新熨的罗袄穿在身上,罗袄上绣有金色的鹧鸪鸟配对成双,又撩起她相思的柔情。
注释:小山:指屏风上雕画的小山。
金明灭:金光闪耀的样子。
弄妆:梳妆打扮。
罗襦:丝绸短袄。
原文: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赏析: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
仿佛描绘了一帽唐代仕女图。
作者简介: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df64c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f.png)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 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分类标签: 闺怨诗婉约诗作品赏析【注释】①小山:指屏风上雕画的小山。
金明灭:金光闪耀的样子。
②鬓云:象云朵似的鬓发。
度:覆盖。
香腮雪:雪白的面颊。
③弄妆:梳妆打扮。
④罗襦:丝绸短袄。
⑤鹧鸪:这里指装饰的图案。
【评解】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
仿佛描绘了一帽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点评】张惠言《词选》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
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
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
“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飞卿词如“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这首《菩萨蛮》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约,其词微”的特点,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产生种种联想。
《中国历代诗歌各篇赏析》:在这首词里,作者将许多可以调和的颜色和物件放在一起,使它们自己组织配合,形成一个意境,一个画面,让读者去领略其中的情意,这正是作者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他的独特的手法。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闺怨,章法极密,层次极清。
首句,写绣屏掩映,可见环境之富丽;次句,写鬓丝撩乱,可见人未起之容仪。
三、四两句叙事,画眉梳洗,皆事也。
然“懒”字、“迟”字,又兼写人之情态。
“照花”两句承上,言梳洗停当,簪花为饰,愈增艳丽。
末句,言更换新绣之罗衣,忽税衣上有鹧鸪双双,遂兴孤独之哀与膏沐谁容之感。
有此收束,振起全篇。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香腮雪。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香腮雪。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0df07648bed5b9f3f80f1c37.png)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香腮雪。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
者出处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赏析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
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
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
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正指小山眉而言。
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
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
”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
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庄《荷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及翻译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72d96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0.png)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及翻译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画屏上重叠的小山风景,闪露出时明时暗的晨光;仿佛雪地上飘过一缕青云,乌黑的鬓发掠过她的脸庞。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照插花时前镜对着后镜,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
身穿崭新的绫罗短衣,贴绣的鹧鸪似欲飞动;那金线绣成的鹧鸪成双,又撩起她相思的柔情。
注释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
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小山: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一说小山是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贴绣:苏绣中的一种工艺。
罗襦(rú):丝绸短袄。
襦,短上衣。
金鹧(zhè)鸪(gū):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c2b777fe4733687f21aa10.png)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因为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合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仅仅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
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
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所以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菩萨蛮的原文赏析及翻译
![菩萨蛮的原文赏析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02841f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e.png)
菩萨蛮的原文赏析及翻译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眉妆漫染,叠盖了局部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把戏,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假设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
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
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原文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创作背景: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