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为国服务指导思想关注重大现实问题
国务院工作规则
国务院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产生的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制定本规则。
二、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三、国务院工作的准则是,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务实清廉。
第二章组成人员职责四、国务院组成人员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行职责,为民务实,严守纪律,勤勉廉洁。
五、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
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
六、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国务院全体会议或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七、副总理、国务委员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总理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并可代表国务院进行外事活动。
八、秘书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九、总理出国访问期间,受总理委托,由负责常务工作的副总理代行总理职务。
十、各部、各委员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实行部长、主任、行长、审计长负责制,由其领导本部门的工作。
各部、各委员会、人民银行、审计署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制定规章,发布命令。
国务院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顾全大局,协调配合,切实维护团结统一、政令畅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工作部署。
第三章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十一、国务院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志愿者服务:积极参与社区、学校等志愿者活动,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2. 爱护环境: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为祖国的绿色发展尽一份力。
3. 学习成才: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祖国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4. 维护社会秩序: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志愿者维权、守护社会安全等。
5. 传承传统文化:热爱祖国意味着热爱自己的文化遗产,积极努力传承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祖国的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6. 爱国教育: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关注和参与国家事务,了解国情、学习历史,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7. 自觉遵守公共规则:遵守交通规则,关心社会需要,尊重他人权益,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以良好的行为规范体现对祖国的热爱。
总之,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是指在各个方面积极参与、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和态度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心。
8. 鼓励创新创业:积极支持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9. 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解决社会问题尽一份力。
10. 珍惜和传承民族精神:尊重、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和精神,如勤劳、团结、坚韧不拔等,为祖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1.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关注国际事务,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增进国家间的友谊和合作贡献力量。
12. 爱护国家资源: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保护国家资源,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爱国是一种情感和责任,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些体现不仅在个人行为上可见,更在社会层面上能够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
(最新)国企党的组织建设题库
国企党的组织建设题库一、单选题1: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和战斗力的基础。
A :全部工作B:部分工作C:重要工作D:政治工作2: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里,保证质量是指在工作上要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需要与()的关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A:供应 B:来源C:培养D:可能3:党的组织部门主要职责是由党的()决定的。
A :性质B:宗旨C:中心工作D:领导工作4:党的组织制度是要求党的组织和()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组织规程。
A :党的积极分子B:党员C:群众D:党员干部5: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的要求进行自我完善。
A :党要管党B:从严治党C:党管干部D:党自身建设6: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相结合的制度。
A :个人领导B:个人负责C:个人分工负责D:集体决议7:国有企业()工作方针的原则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A :组织B:经济C:党建D:生产8:按照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A :3 B:5 C:7 D:99:写综合性政审材料不能()。
A:把通过不同方式得到的政治审查材料都综合起来,不能遗漏 B:言简意赅 C:准确明快 D:似是而非10:党委审批预备党员转正的意见和写法主要内容不包括()。
A:党委会的时间 B:结论意见C:入党介绍人意见 D:落款签名11: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是一个重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A :历史B:责任C:原则D:直接12:中国共产党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构成的。
A :党支部B:党员C:党小组D:基层组织13:支部大会通过延长预备党员预备期决议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支部大会的时间 B: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C:党支部书记意见 D:延长预备期起止时间及落款签名14:国有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作用。
A :政治核心B:政治保障C:政治监督D:政治引领15:我国已经进入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本土化研究要服务国家战略、解决现实问题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社会发展实践,也必然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品格,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区别于他国的文学特点,它所遭遇的问题也必然与“中国问题”相关。
外来的文化、文学理论是基于其他国别的社会发展历史和社会实践提出的,简单的拿来套用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析和研究,也就会忽略中国问题的复杂性,脱离中国文学实践的现实历史,难以说明中国文学何以如此的原因和中国文学自身的特点。
因此,回到中国本土的文学发展过程中,建立本土化的理论话语体系就是必然的选择。
所谓本土化的理论话语体系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从中国文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科学地概括出适合于中国文化语境的理论观点。
在中国式理论话语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不是封闭性的“回到本土”,还要重视“外来理论的本土化”,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问题。
其二,“回到本土”,“回到中国问题”并不是排斥西方理论,还要重视外来理论的本土化过程。
曹锦清先生在《如何研究中国》中提出:“西方的理论和概念必须按照中国的语境加以语义学上的改造。
通俗来讲,就是中国化。
如果这个过程不完成,用输入的西方理论直接套裁中国是要误读中国的。
另外,把西方理论后面掩藏着的价值观念作为一个普世的价值观念,我们也会犯错误。
价值观念从来不是普世的。
价值观念的来源只能是本民族内在的需求和当下实践的需求。
”①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而言也是如此,外来的文学、文化理论也应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改造,转化为能够说明中国文学问题的本土化理论,这也是学术研究本土化转型中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本土化转型”,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文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切切实实地回到“中国问题”和中国文学的创作实践,才能有效地建立起中国学术研究的自主话语体系。
本土化研究要服务国家战略、解决现实问题孙国茂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座谈会了,每次接到会议通知都是既兴奋、又忐忑。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心得体会.doc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心得体会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心得体会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不竭智慧源泉和强大思想动力。
当今时代是社会大变革的新时代,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好发挥作用,根本在于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和思想滋养,积极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更好地担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把握客观实际,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更好发挥理论武装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哲学社会科学要遵循这一原理,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以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把握历史方位,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在此基础上更好发挥理论武装的能动作用。
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把握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基点。
客观实际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既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新变化新特点,从而使我们的主观世界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从实际出发制定工作的方针政策。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从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到国际政治中不确定性上升、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无不体现出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际体系加剧演变的时代特征。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度解读2013年11月12日下午3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闭幕会,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经表决,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随后,《决定》于11月15日全文公开发布。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并对改革做出系统部署。
《决定》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实践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勒出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经过整理,将全会主要精神做出归纳解读,以供考生学习。
一、“一个主题六条主线”锁定改革大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
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确定这样的主题,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也与当前改革形势相适应,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全会提出了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着6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经济领域改革为例,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宏观调控等所有经济领域的改革,都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来展开和推进。
全会提出的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二、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火车头”牵引作用虽然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及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及指导思想把握党的性质的内涵,认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43年4月28日,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旗样式的决议:长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锤头镰刀,无五角星。
通常,党旗长120厘米,宽80厘米。
旗面红色,象征革命。
左上角中间,即全旗四分之一的地方,为黄色锤子、镰刀。
中国共产党从“七大”开始使用自己的党旗。
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中国共产党员历年人数统计1921年7月(一大)57人;1922年6月(二大)195人;1923年6月(三大)432人;1945年4月(七大)121万人;1949年10月448万人;1969年4月(九大)2200万人;1977年8月(十一大)3500多万人;1992年10月(十四大)5100万人;1997年9月(十五大)5800多万人;2002年底(十六大),6694.1万人;2007年6月(十七大),7336.3万人2011年底8260.2万人2012年底8512.7万人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1.什么是政党?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间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为国服务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为国服务张纯成C河南大学马列德育部河南开封47500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等问题。
在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既是一f j学科,义是一项事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不断开拓新的生长点,充分彰显了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实践价值。
1979 年由孙小礼主编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高等教育出版社)标志着这门学科有分散研究进入到系统发展阶段。
1981年3月,教育部(81)教高字(014)号文,在(80)教政字(010)号基础上,对自然辩证法方面的课程作出明确规定,自然辩证法方面的课程为我国的理、工、农、医人才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它所取得的成就是学界公认的。
截止2005年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博士点已发展到22个,这也标志着我国臼然辩证法的学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见吴启迪: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人次全国代表人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一、学科性质1、科技性与哲学性。
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十二年规划”(1956.1967)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二者之间存在的一门学科。
向科学技术靠近,它具有科技性,向哲学靠近,它具有哲学性。
从目前已有的成果看,它更偏重于哲学性,所以归属于哲学学科。
但是,自然辩证法还具有科技性,它被打上了“科学家”和“I:程师”的印记。
自然辩证法“毫无疑问比其他任何类型的哲学带有更多的有关科学的精神气质”。
¨12、哲学性与非哲学性自然辩证法具有哲学性似乎没有太多争议。
目前国内外关丁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就是自然辩证法哲学性的表现。
自然辩证法还具有非哲学性,这种性质突出表现在它的社会学发展方向,一部分自然辩证法从业者在进行着“科技与社会,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及其现实意义
在1845到1846年这段时间里,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
在这部著作中,两人通过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第一次系统地表达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初步论述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神自身在地上行进,这就是国家,国家的根源就是作为意志而实现自己的理性的力量”〔1〕在黑格尔的哲学世界里,国家是一种类似于神的存在,其地位处于市民社会之上,而市民社会中的人应该服从于国家的安排。
国家的使命不仅在于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有“更高的精神要素,自在自为的真理要素”。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2〕作为伦理的现实存在,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倡导社会的“善”,最终达到自由的状态。
应该说,黑格尔眼中的国家是一种合理的现实存在。
国家和市民社会都是绝对精神在现实中的一种表现,而国家则是绝对精神发展达到顶点的一种表现。
市民社会则被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存在而存在。
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深深地吸引着刚步入大学的马克思。
在他的早期著作当中,特别是他在《莱茵报》担任主编时所撰写的社会评论当中,如《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辩论》等一系列文章,一些黑格尔式的理性主义表露无遗,对自由等概念的阐发和论证还遗留着黑格尔哲学的痕迹。
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虽然在马叶涛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及其现实意义[作者简介]叶涛涛,。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唯物史观早期著作。
由于青年马克思、恩格斯都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因此,在对于国家问题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并重新调整了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国家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
就其阶级属性而言,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而为了使阶级统治能够继续,国家又必须进一步提供必要的社会公共服务,并且未来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阶级被消灭了,国家也终将归于消亡。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代表中国先进⽣产⼒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向,代表中国最⼴⼤⼈民的根本利益。
以下是整理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指导思想,欢迎阅读!按照培训班的课程安排,今天党课的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
党的性质是⼀个政党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党,它与其他政党和社会团体有什么区别?这是每个要求⼊党的⼤学⽣必须应该弄清楚的问题。
党章规定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代表中国先进⽣产⼒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向,代表中国最⼴⼤⼈民的根本利益。
”这⾥的关键词是“两个先锋队”、“1个领导核⼼”、“三个代表”。
这个概括全⾯⽽深刻地揭⽰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它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统⼀,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相统⼀。
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党的群众基础,提⾼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和凝聚⼒,有利于最⼴泛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
现在所界定的党的性质是党的⼗六⼤,在⼗⼆⼤的基础上进⾏了修改后确定的。
是继承与创新的统⼀。
下⾯,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作四个⽅⾯的讲解: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阶级的先锋队讲⼆个要点:(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标,⽽建⽴起来的政治组织。
共产党是以⼯⼈阶级为基础的,是为⼯⼈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体现在它以中国⼯⼈阶级为基础,代表⼯⼈阶级和⼴⼤⼈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最根本的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中国⼯⼈阶级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举措方面存在的问题。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举措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事业发展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四个面向”之一,也是新中国科技工作一直保持的优良传统。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短板和弱项,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
一些关键工业技术、部分关键元器件和重要装备、新能源技术等关系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领域,就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
看准方向行对路。
只有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放在首位,使科技创新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需要、人民的利益同向同行,才能让科技创新走在符合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需求的光荣之路上,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卓越贡献。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必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来布局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既是新中国科技工作的宝贵经验,也能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新一代核电……这些重大科技工程都是围绕不同时代的国家战略需求而布置,在其实施过程中提升了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保障了我国的。
在目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中,我国正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于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意义重大。
显然,在这新一批的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中,我们更应该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勇攀战略制高点。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康就有了坚实的保障。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怎样维护国家安全论文(2)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怎样维护国家安全论文(2)作为当代大学生应维护国家安全范文篇三:《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目前,中国教育面临很多问题,在高校,庞大的贫困生阶层已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而且在今年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百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关键点上,认识在学生的历史责任是适当其时的。
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各种问题,如学费昂贵,就业困难等等,而近两年出现的刘海洋、马加爵等个案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大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直到现在,专家学者也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力发展的情况下,“什么是好的校园,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到底什么者真正的教育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地切都忘记了以后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
”他还说过“一个人四分之三以上的知识都是在课堂外学到的。
”哈佛大学的校门上刻着:“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
”这也许在某些方面揭示了教育的内涵。
目前,中国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化成两个方面,因而带来的两种文化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
人文积极分子认为科技分子是粗俗的,对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漠不关心,缺少美学常识,只关心现实的功利。
而科技知识分子认为人文积极分子缺乏对同胞的热爱和关心,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与民生无关的古典知识,有一种文化的优越感,穷酸迂腐,对现实社会满怀不满。
人文学者和科技学者站在对立的两端,互相攻击使整个教育造就的人才只能是专才,这对社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现在大学过于严格的分门别类,把学生限制在一个狭隘的专业里。
虽然能使学生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对整个文化的把握,于是就造就了一批近乎无用的超级专家,白痴博士。
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与西方相比,存在很多问题,这在很大一方面,也是由于历史的缘故。
西方的高等教育缘自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宽大的、博大的、无所不能的,立于善良的全人”,也就是培养身心尽善类的人,像歌德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天才,但遗憾的是在歌德经后就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天才。
在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方面总结
在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方面总结
在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的需求和福祉,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深入了解民情民意:要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倾听他们的声音,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支持。
3. 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4. 强化责任担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积极解决问题,为人民排忧解难。
5. 促进公平正义: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总之,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原则和目标。
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责任担当、促进公平正义,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策【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对民生政策的不断探索和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政策体系,由此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人民性、实践性、全面性和动态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最终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民生的重视和民生政策的实施。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一切行动以民生为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2]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行为必须表现出充分的人民性特征。
早在1944年,毛泽东就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邓小平始终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离开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关注,“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4]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特殊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合法性的严峻挑战,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将党的生命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
党课第八章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25分1. 全党同志必须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
A.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B.坚持全党服从中央C.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你的答案为:B,正确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会于()在北京举行。
A.9月14日-9月19日B.9月15日-9月18日C.9月16日-9月19日你的答案为:B,正确3. 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等做法,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
A.结对帮扶B.互助互建C.结对共建你的答案为:A,正确4. 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A.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B.加强实践、加强学习、加强党内生活锻炼C.加强党内生活锻炼、加强学习、加强实践你的答案为:选择答案,错误5. 把求真务实贯彻到治党治国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
(),营造求真务实良好氛围,使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不断取得实效。
A.建立健全党员教育长效机制B.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问责制C.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你的答案为:C,正确6.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必须坚持()。
A.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B.严格推荐、严格考察、严格选拔、严格监督C.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严格监督你的答案为:A,正确7. 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领导人民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A.两大历史性转变B.三大历史性转变C.四大历史性转变你的答案为:B,正确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问题及推进建议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问题及推进建议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最早起源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任务。
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到十八大报告已将“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实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
由此可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国家战略层面地位不断提升,其主要原因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及评估(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我们知道,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为特定公共需求的群体所提供的服务。
而基本公共服务则主要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涵盖全体社会公众并满足全体社会公众对最低公共资源需求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特殊形式,它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涵盖全体社会公众;二是满足最低的公共资源需求。
公民最低的公共资源需求,主要包括与公民基本生存权、基本健康权和基本发展权等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
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基本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对于“均等化”的理解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解读:一是权利平等、二是财政均等、三是机会均等、四是结果大体相等。
权利平等是基础,财政平等是保证,机会均等是前提,结果大体相等是目的。
预审答辩题目及答案--主观题
2010-2011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发展预备党员”预审答辩主观题参考答案1.你是怎样理解“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这一党员义务的?答:党章把学习作为党员的一项义务并作出明确规定,表明党对党员的理论武装和学习是非常重视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努力实践,才能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理论水平。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是党的主张、奋斗目标、基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和党的重要工作部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然必须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执行。
学好党的基本知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是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的客观要求。
举实例。
2.你怎样理解党的十七大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答: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解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
第三十三条 党校科研工作要坚决贯
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 领、基本经验,正确贯彻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科学严谨的 学术规范,鼓励刻苦钻研、大胆探索, 努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十四条 党校科研工作要面向社
会,加强与实际工作部门和政策研 究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国 (境)外学术界的合作和交流,建 立开放的科研体制和以科研项目为 枢纽的科研管理体制。
第四章 教学工作
第二十一条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 作,党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 作进行,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 学质量服务。
第二十二条 党校教学布局要坚持以学习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 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 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 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 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 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 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 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根据形势 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 优化党校教学布局。
第三十五条 加强党校之间的科研协 作,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 中央党校负责定期对党校系统的科 研成果进行评估,并对优秀科研成 果进行表彰奖励。各级党校要制定 科学研究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三十六条 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设 立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研究中心,要在党校科研工 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党校系统 和社会各方面研究力量,加强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 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现 实问题的研究和宣传。
基本任务
第5条党校的基本任务是: (一)培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理论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为国服务指导思想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学术动态与信息>坚持为国服务倡导科学发展——2010年全国科学发展与“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综述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更好地发挥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2010年8月12日-17日在辽宁沈阳东北大学联合举办了“全国科学发展与‘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占仓主持。
首先由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林世选教授阐明本次会议的主题和意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陈凡教授代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从自然辩证法“为国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角度,用“没有研究就没有水平,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没有应用就没有前途,没有开创就没有发展。
”这四句话浓缩出自然辩证法在“全国科学发展与‘十二五’规划”发展中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最后,张占仓秘书长对这次学术研讨和交流进行了总结报告。
来自辽宁省和河南省高校2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科学发展与“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主题发言和集体讨论,达成了许多共识。
一.关于大会主题报告1.关于“十二五”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张占仓研究员首先做了题为“关于‘十二五’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的主题报告。
(1)中国区域规划的三大趋势。
自2009年以来,国家已经连续批准了14个区域规划,批准速度和数量均创历史之最。
这体现出了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意志,突出了地方特色,刺激了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区域规划国家化是中国区域规划的第一大趋势。
建国初期,国家仅仅考虑到沿海与内地发展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国家重点关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生产力布局与发展问题;2003年以后,中央形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战略格局;近几年来,综合国力的增强致使国家逐步有能力对全国进行更加细化的战略管理。
区域管理精细化成为区域规划发展的第二大趋势。
再者,各类区域规划的出台,国家通过分类指导和战略引导去促进各地积极探索诸如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丰富多彩、遍地开花、更加活跃的发展格局。
区域发展模式多样化成为区域规划发展的第三大趋势。
(2)“十二五”规划的四大重点。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关键之举。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会保障、住房保障以及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党的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突出抓好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保证是“十二五”规划的四大重点。
(3)“十二五”规划的理论支撑。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
因此,科技进步理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区域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对沿海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城镇化阶段理论对城镇化快速推进均起着理论支撑和指导性作用。
(4)“十二五”期间的若干民生问题。
当前,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谐社会建设,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中西部加快发展以及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一系列事关国家稳定发展的若干民生问题诸如工资上涨问题、房价上涨问题、居民消费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涨问题、就业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难问题等等变得越来越突出。
这些问题既是“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张占仓研究员强调,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按照科学规律思考,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按照科学规律生活日益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追求科学、向上、自然、开放成为社会潮流!对于上述若干民生问题,如果组织得力,进展顺利,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广,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将跨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针对河南省实施“十二五”规划,张占仓研究员还从战略意义、定位与目标、战略重点和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规划进行了简要的概括说明。
2.关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探讨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哲学博士张铁山副教授从科技与社会视角做了题为“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看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报告。
(1)关于简单性科学与传统社会发展观的思考。
简单性科学是对古希腊科学思想的承袭和超越。
它本身具有线性、确定性、还原性、加和性、可逆性和可预测性等特征。
简单性科学是一种抽象的“真空”中的科学,并且建基在简单性科学基础上的传统社会发展观则用“奥卡姆剃刀”把自然和社会的非线性因素“剃掉”并“悬置”起来,仅仅以经济和财富增长为核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其结果造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断裂,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威胁人类生存的灾难。
(2)关于复杂性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本真的思考。
科学是条永不停息的“河”。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一系列诸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分形理论和混沌理论等复杂性科学理论揭示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复杂的非线性、自组织性、不可逆性、不可还原性、不可预测性等特征,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科学研究范式和思考自然与社会的方式,为揭示研究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提供重要方法论指导。
社会系统是复杂的。
其复杂性表现在社会系统的规模、开放性、组分要素的异质性、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以及社会发展的复杂实践活动等方面。
(3)关于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复杂性的科学揭示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概括为: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揭示出社会发展的整体性、非线性、协调性、人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特征。
它作为一种新哲学、新世界观和方法论、新的意识形态和理论体系,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
张铁山副教授强调,理论是科学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实践。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伟大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作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3.关于大学精神和大学生成才问题的探讨针对“十二五”规划期间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河南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林世选教授从高等教育角度做了题为“大学精神和大学生成才”的主题报告。
(1)兼具研究学术和造就人才重任的大学。
中国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经过多次改革和创新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并由社会的边缘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征程。
高等教育强国成为目前大学的使命与责任。
因此,大学教育要自觉坚守大学的追求知识及其贡献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对国家负责的价值观;要自觉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担负自身的使命和责任;要自觉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要自觉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责任担当上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上。
(2)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健康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最富大学特质和时代特色的精神特征,是大学群体的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是大学优良文化传统的结晶,是大学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
清华精神、北大精神是中国大学的主要精神支柱。
然而,目前在我国,大学中始终存在着诸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冲突、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人格与学术的分裂、目的和手段的冲突、自由和失范的冲突等矛盾现象。
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诸如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化人才、新科技革命对创造性人才、市场经济对个性化人才、科技与人文的当代融合对复合型人才、能力和道德的结合对高境界人才、多元文化的干扰对大学生健康成才、先期教育的不足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完善对大学生健康成才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因此,构建中国大学精神就必须自由的学术精神、强烈的使命意识、永恒的道德追求、敏锐的时代精神和科学的批判精神。
当代大学生就必须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就必须把立德、立人、立志、立学、立能、立友、立体和立形作为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基本要素,倡导博学、厚德、创新和奉献的精神。
4.关于作为一门学科的广谱哲学的探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张玉祥教授从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视角以“中国广谱哲学成果展”为题,对作为一门学科的广谱哲学学科发展给予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1)关于学科建构思想、研究对象、规范形式和学科基本模块的思考。
广谱哲学是一门新型哲学学科。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
建构广谱哲学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和“泛结构主义”有机结合的辩证结构主义。
广谱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对象是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哲学方法的非程序化与程序化的矛盾。
它的四个规范形式是广义的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和程序化。
它的学科内容是由广谱存在论、广谱联络论、广谱阴阳论、广谱类变论、广谱镜像论、广谱价值论“六个板块”组成的。
上述几个方面构成了广谱哲学的理论体系。
(2)关于广谱哲学的探索和提出。
张玉祥教授指出,广谱哲学的探索和提出是从数理哲学的研究开始的。
他的《《关于哲学的规范化道路》和《关于广谱哲学的构想》是对广谱哲学学科理论思想的最早阐发,从此确立了哲学规范化的目标。
另外,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吴学谋教授的泛系方法论为广谱哲学的量化建构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张玉祥教授在《关于广谱哲学的构想》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建构思想、“广义四化”形式以及指导思想。
(3)广谱哲学的研究机构、学术活动和教学工作的介绍。
2001年12月11日广谱哲学研究所的成立和2002年11月2日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广谱哲学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广谱哲学研究机构的确立。
它为广谱哲学在各省市进行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加大了学术交流活动的力度,使广谱哲学在省内外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广谱哲学列为国际学术会议专题为这一学科思想走向国际学术舞台提供了契机。
另外,广谱哲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为传播广谱哲学思想储备了一大批后备人才。
二.关于研讨会的集体讨论针对上述专题报告所涉及到问题,与会代表集中进行了探讨。
特别是,对“十二五”期间关涉国计民生的重大且复杂的问题的探讨尤为激烈。
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关于自然辩证法“为国服务”问题的讨论“自然辩证法要为国服务!”这是朱训理事长于2004年2月5日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五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上提出的重要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