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精品
轴承座零件的车床专用夹具设计

轴承座零件的车床专用夹具设计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加工工艺(2×φ13孔底表面粗糙度R a,6.3改成2×φ9的孔表面粗糙度R a,6.3;轴承底座台阶面的平面度形状公差改成0.08)(一)轴承座零件的功用轴承座主要用于装夹轴承,给定动力从而实现轴承轴及轴上零件做确定的运动,故轴承座是支撑和固定轴承用的。
轴承座的轴承孔φ30+0.021装夹轴承,底座上的两个Φ9孔是和其它紧固件一起其紧固作用的,有一定粗糙度要求的底座上两个φ8+0.022孔是和其它配合件装配起限位作用的。
φ6孔和φ4孔是轴承与轴承座配合是起润滑作用。
(二)加工技术要求分析轴承座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见表1。
轴承座底面上φ6通孔,轴承底座左、右侧面,轴承底座前端面上φ4通孔。
二、确定轴承座零件加工毛坯有轴承座零件图知道,材料是HT200。
这也基本决定了轴承座的毛坯制造形式和毛坯图的结构。
(一)轴承座零件的毛坯类型轴承座零件的毛坯制造形式选择砂型铸造。
(二)轴承座的毛坯图图1 轴承座零件的毛坯图三、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加工工艺路线轴承座零件的机加工工艺路线设计,从方法上是和轴零件的工艺路线设计思路相类似的。
先确定单个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案及热处理的位置安排,然后安排好加工面之间的加工顺序,就可以设计出工艺路线了。
(一)选择轴承座加工面加工方案轴承座的结构面中,由除了轴承孔处R22的圆弧面不需要加工外,其余的加工面的几个方案选择结果见表所示。
表2 轴承座加工面的加工方案圆柱孔及平面的加工方案参考选择,见附表“内孔加工方案”和附表“平面加工方案”。
轴承座加工方案分析:孔可以在车床上车孔,也可以在铣床上镗孔。
1.φ30+0.0212.轴承孔左右侧面采用在刨削,是为了方便2×1的槽的加工。
定位销孔的加工,先钻2×φ7工艺底孔,待装配时与装配件合件后再3.两个φ8+0.022扩、铰。
(二)轴承座机加工加工及热处理顺序的安排安排该轴承座加工顺序应该考虑的问题有---1)基准先行,保证位置精度定位基准要先行加工出来,即待加工的加工面的定位基准要先一步加工好,以备定位使用。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轴承座是一种用于支撑轴承的零部件,在机械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对于轴承座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就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和铣面夹具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轴承座的加工工艺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工艺规划: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要求,确定加工工艺的流程和各个工序的顺序。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加工的稳定性、效率和质量控制等因素。
2.材料准备:根据轴承座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切割、热处理等预处理工艺。
3.初加工:对轴承座进行粗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工艺,以使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逐渐接近设计要求。
4.精加工:通过修整、调整等工艺对轴承座进行细致加工,以满足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5.检验:对加工后的轴承座进行检测,包括尺寸检测、表面平整度检测等,以确保轴承座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6.表面处理:对轴承座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电镀等,以提高轴承座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二、铣面夹具的设计铣面夹具是用于夹持轴承座进行铣面加工的工具,其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夹具类型选择: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见的夹具类型有机械夹具、液压夹具等。
2.夹具结构设计: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和形状。
夹具的结构应该简单、稳定,并能够夹持轴承座在铣削时保持稳定。
3.夹具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夹具,夹具应具备足够的刚性和硬度,以保证夹持轴承座时不变形或变形较小。
4.夹具定位设计: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确保轴承座在夹具中的位置准确、稳定,并能够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5.夹具与机床的配合设计:夹具要与机床的工作台、刀具等配合合理,确保夹具在铣削时能够正常工作。
6.安全性设计:在夹具的设计中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因夹具设计不当造成事故。
轴承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131学号1130110008学生姓名杨令祺指导教师郑军一、设计任务1.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加工M4螺纹专用夹具设计1.生产纲领:中批量生产3.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多张(4)定位方案图1张(5)夹具装配图1张(6)夹具零件图3张(7)设计说明书1份二、设计说明书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滑动轴承由轴承座、轴瓦(轴套)和润滑装置组成,轴承座的作用主要起支撑作用,可以直接做在机器箱壁或机体上。
2,零件的工艺分析2.1主要技术要求:零件调质HB230~250、锐边倒钝,未注倒角0.5×45°、表面做防锈处理(发蓝)。
2.2加工表面及其要求:1)从零件图上可知主要的加工难点在与Ø34-0.007-0.025外圆与Ø22+0.018内孔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1.6um以及它们之间同轴度(Ø0.02)的要求。
2) 零件总长的要求保证尺寸18±0.05,同时两端面的粗糙度为Ra3.2um。
3) 大端外圆及1.5×Ø33为自由公差,除了保证尺寸在公差范围之内同时保证表面粗糙度Ra3.2um即可。
4)保证4×Ø4.5通孔的尺寸要求,其定位尺寸为自由公差只要满足要求即可,同时保证表面粗糙度Ra3.2um。
5) M4螺纹加工主要保证其定位尺寸的要求。
2.3零件材料:零件材料为45号钢,是中碳钢,其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尚高,焊接性差。
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小截面调质件和应力较小的大型正火件,以及对心部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件:曲轴、传动轴、齿轮、蜗杆、键、销等。
水淬时有形成裂纹的倾向,形状复杂的零件应在热水或油水中淬火。
2.4毛坯选择2.4.1确定毛坯的类型及制造方法由于零件的材料为45号钢,零件的形状规则,同时由于零件属于中批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为了便于生产故选用模锻毛坯。
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承座加工工艺规程及镗削φ120孔专用夹具设计班级:机械10-3班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3/7/1一、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及镗削φ120孔专用夹具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绘制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4.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仅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
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
1份四、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大学中进行的第二次的课程设计,每次课程设计对毕业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次设计的是轴承座,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
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轴承座。
了解了轴承座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目录序言 (5)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6)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6)2、基准选择原则 (7)3、定位基准选择 (7)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8)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 (8)6、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 (9)7、确定切削用量 (9)二、夹具设计 (12)1、问题提出 (12)2、家具设计 (13)三、小节 (15)四、参考文献 (17)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4. 培养学生进行调整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1)零件的结构特点轴承座如附图1所示。
该零件是起支撑轴的作用。
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Φ40的孔内表面。
主要配合面是Φ22的轴孔。
零件的形状比较简单,属于较简单的零件,结构简单。
2)主要技术要求:零件图上主要技术要求:调质至HB230-250,锐边倒角,未注倒角0.5x45°,表面作防锈处理。
3)加工表面及其要求:a)总宽:为18±0.05mm。
mm,表面粗糙度Ra1.6um,b)轴孔:Φ22的孔径:Φ22+0.018mm,表面粗糙度为Ra1.6um,外圆与内c)Φ34的外圆:直径为Φ34-0.007-0.025孔的同轴度不超过0.02m.,轴肩距为12mm。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XXX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课题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教师 XXX摘要本次设计是对轴承座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承座的作用是支撑和固定轴承,当然也要承担轴上的载荷。
轴承座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
由加工工艺原则可知,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容易。
所以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加工精度。
基准选择以Φ32孔作为粗基准,以为轴承座底面作为精基准。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Φ30孔为基准加工出底面,再以底面定位加工出工艺孔。
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底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与平面。
关键词:轴承座;加工工艺;专用夹具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special fixture designed for bearing parts of the process planning and process . The role of the bearing support and a fixed bearing , of course, have to bear the load axis. Known by the principles of process ,to ensure that the plane of the machining accuracy than to ensure the machining accuracy of the hole easily . This design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the first surface after the hole . And hole plan a processing is clearly divided into roughing and finishing stages to ensure accuracy . The choce of baseline to Φ32Kong as a crude benchmark ,that bearing the underside as affine be nchmark .The main processing operations out of the underside of the arrangement is first Φ30 hole processing, re-to underside positioning process Kong .In addition to the individual processes in the subsequent processes are processing other holes with flat bottom and technical hole positioning .Keywords:bearing seat; processing; special fixtures.目录目录 (4)绪论............................................................. . (5)1零件的分析 (9)1.1零件的作用 (9)1.2零件的工艺分析 (9)1.2.1零件图 (9)1.2.2 加工表面及孔 (10)2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10)2.1 零件的生产类型 (11)2.2 毛坯的确定 (11)2.2.1 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 (11)2.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 (11)2.2.3 绘制毛坯图 (11)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2)3.1 选择粗基准 (12)3.2 选择精基准 (12)4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2)4.1 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12)4.2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1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5.1 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4)5.2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4)6 夹具设计 (29)轴承座零件a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08城建机械(2)班学号:08290070210 姓名:王怀成指导老师:魏常武绪论当今,各种现代化企业均拥有众多的数字控制设备,充分开发利用他们的功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高速化,高精密化的数控技术队数控机床的硬部件的刚性及定位精度等提出了跟高的要求,机床进给部件是整个轮廓和保证形位精度的关键和最基本的部分,数控机床对经给部件的要求体现在滚珠丝杠以及支撑部件上,不仅要对支撑滚珠丝杠的轴承提出特殊的要求,跟要对安装轴承的轴承座的定位精度,也就导致滚珠丝杆能否达到需要的安装精度,滚珠丝杆如果不能正确安装,必然导致轴承加速磨损,寿命降低。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镗孔夹具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镗孔夹具设计轴承座是用于安装轴承的零件,其加工工艺和镗孔夹具设计是确保轴承座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轴承座加工工艺和镗孔夹具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轴承座加工工艺: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常见的轴承座材料有铸铁、钢和铝合金。
2.制定加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制定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铸造、粗加工、精加工等工序。
3.铸造工艺:对于采用铸铁材料的轴承座,可以采用砂型铸造工艺或者金属型铸造工艺。
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确定模具,进行铸造。
4.粗加工:将铸造得到的轴承座进行修磨、铣削等粗加工工艺,使其尺寸符合要求,同时保证表面质量。
5.精加工:采用镗削、钻削等精加工工艺,对轴承座进行孔径精度的加工,确保轴承座与轴承的配合间隙符合要求。
6.表面处理:对精加工后的轴承座进行表面处理,可以采用镀锌、热镀锌等方式,提高其防腐蚀性能。
7.检测与质量控制:在加工过程中,对于轴承座进行尺寸检测、表面检测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二、镗孔夹具设计:镗孔夹具是用于夹紧轴承座,在镗孔过程中保证其位置和夹紧力的装置。
其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夹紧方式: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紧方式,常见的有卡盘夹持、中心夹持等。
2.选择夹紧材料:夹紧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确保夹紧力的传递,常用的夹紧材料有钢材、铸铁等。
3.考虑加工力:根据镗削过程中的加工力大小,设计夹具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其不会因为过大的加工力产生变形或松动。
4.考虑静态平衡:镗孔过程中,要确保轴承座的位置稳定,设计夹具时要考虑到夹紧力的分布,使其保持静态平衡。
5.考虑易操作性:夹具设计应该考虑易于操作,方便夹紧和拆卸。
综上所述,轴承座加工工艺和镗孔夹具设计是保证轴承座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和科学的夹具设计,可以确保轴承座的精度和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夹具设计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及镗削φ孔专用夹具设计

目录1、轴承座旳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旳拟定 (1)1.1、轴承座旳用途 (1)1.2、轴承座旳技术规定: (2)1.3、审查轴承座旳工艺性 (2)1.4、拟定轴承座旳生产类型 (3)2、拟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3)2.1选择毛胚 (3)2.2拟定毛胚旳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3)2.2.1公差级别 (3)2.2.2轴承座锻造毛坯尺寸工差及加工余量 (3)2.2.3绘制轴承座毛坯简图 (4)3、拟定轴承座工艺路线 (4)3.1、定位基准旳选择 (4)3.1.1.精基准旳选择 (4)3.1.2.粗基准旳选择 (4)3.2 、表面加工措施旳拟定 (4)3.3、加工阶段旳划分 (5)3.4、工序旳集中与分散 (5)3.5、工序顺序旳安排 (5)3.5.1机械加工工序 (5)3.5.2.热解决工序 (6)3.5.3.辅助工序 (6)3.6、拟定工艺路线 (6)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工差旳拟定 (7)5、切削用量、时间定额旳计算 (7)5.1、切削用量旳计算 (7)5. (7)5.2、时间定额旳计算 (8)5.2.1.基本时间tj旳计算 (8)5.2.2.辅助时间ta旳计算 (8)5.2.3. 其她时间旳计算 (8)5.2.4.单件时间tdj旳计算 (9)6.夹具设计 (9)6.1提出问题 (9)6.2设计思想 (10)6.3夹具设计 (10)6.3.1定位分析 (10)6.3.2切削力及夹紧力旳计算 (10)6.3.3夹具操作阐明 (11)7. 体会与展望 (12)参照文献 (13)1、轴承座旳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旳拟定1.1、轴承座旳用途1零件旳作用上紧定螺丝,以达成内圈周向、轴向固定旳目旳但由于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旳场合。
2零件旳工艺分析该零件为轴承支架,安装轴承,形状一般,精度规定并不高,零件旳重要技术规定分析如下:(参阅附图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旳底座底面、端面、槽及轴承座旳顶面有粗糙度规定,其他旳表面精度规定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他旳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锻造时旳精度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机床夹具设计鸡西大学学院机械及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任务1.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加工M4螺纹专用夹具设计1.生产纲领:中批量生产3.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定位方案图1张(5)夹具装配图1张(6)夹具零件图1张(7)设计说明书1份二、设计说明书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等主要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训练。
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巩固、扩大和强化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提高自己设计计算、制图、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并在设计中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滑动轴承由轴承座、轴瓦(轴套)和润滑装置组成,轴承座的作用主要起支撑作用,可以直接做在机器箱壁或机体上。
2,零件的工艺分析2.1零件图:零件三维图如下图所示:图12.2主要技术要求:零件调质HB230~250、锐边倒钝,未注倒角0.5×45°、表面做防锈处理(发蓝)。
2.3加工表面及其要求:1) 从零件图上可知主要的加工难点在及Ø34-0.007-0.025外圆及Ø22+0.018内孔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1.6um以及它们之间同轴度(Ø0.02)的要求。
2) 零件总长的要求保证尺寸18±0.05,同时两端面的粗糙度为Ra3.2um。
3) 大端外圆及1.5×Ø33为自由公差,除了保证尺寸在公差范围之内同时保证表面粗糙度Ra3.2um即可。
4)保证4×Ø4.5通孔的尺寸要求,其定位尺寸为自由公差只要满足要求即可,同时保证表面粗糙度Ra3.2um。
5) M4螺纹加工主要保证其定位尺寸的要求。
2.3零件材料:零件材料为45号钢,是中碳钢,其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尚高,焊接性差。
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小截面调质件和应力较小的大型正火件,以及对心部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件:曲轴、传动轴、齿轮、蜗杆、键、销等。
水淬时有形成裂纹的倾向,形状复杂的零件应在热水或油水中淬火。
2.4毛坯选择2.4.1确定毛坯的类型及制造方法由于零件的材料为45号钢,零件的形状规则,同时由于零件属于中批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为了便于生产故选用模锻毛坯。
模锻加工工艺的几点优势:①由于有模膛引导金属的流动,锻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②锻件内部的锻造流线比较完整,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③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④生产率较高;⑤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⑥生产批量越大成本越低。
从零件材料及力学性能要求,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大小,生产类型,现有生产条件,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模锻加工工艺中的锤上模锻。
2.4.2确定毛坯的形状、尺寸及公差毛坯的形状及尺寸如图所示2.4.3绘制毛坯图根据零件结构形状,在各加工表面加上加工余量,毛坯图如附图所示。
2.5基准的选择2.5.1粗基准的选择:由于所选毛坯为型材且每个表面都需要加工,零件外形规则,选用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
2.5.2精基准的选择:从零件图中可知Ø34-0.007 -0.025外圆及Ø22+0.018 0内孔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Ø0.02),按照有关的精基准的选择原则[7]P151(某些位置度要求很高的表面,常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办法来达到位置度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及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进行尺寸换算。
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基准如下:(1)扩----粗铰——精铰Ø22+0.018内孔:左端面及Ø34外表面外圆:心轴及左端面(2)半精车右端面及Ø34-0.007-0.025(3)半精车左端面及Ø52外圆:心轴及右端面(4)钻——铰4×Ø4.5通孔:右端面(5)粗铣——精铣平面至尺寸要求:心轴及互为基准外圆:心轴及左端面(6)精车Ø34-0.007-0.025(7)钻M4螺纹底孔:一端面及Ø34外表面(8)攻M4螺纹:一端面及Ø34外表面2.6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2.6.1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内孔及端面、Ø52外圆、Ø34该轴承座的加工表面为:Ø22+0.018-0.007外圆、1.5×Ø33槽、高度为38的平面、4×Ø4.5通孔、M4 -0.025螺纹、以及总长的要求18±0.05。
根据各加工表面尺寸精度及表面外圆的加工路线为粗车---半精车---精车;Ø52粗糙度要求,Ø34-0.007-0.025外圆的加工路线为粗车---半精车;两端面的加工路线为粗车---半精车;4×Ø4.5通孔的加工路线是钻---铰;Ø22+0.018内孔的加工路线为粗铰---精铰;高度为38的平面的加工路线是粗铣---精铣。
2.6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2.6.1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内孔及端面、Ø52外圆、Ø34该轴承座的加工表面为:Ø22+0.018-0.007外圆、1.5×Ø33槽、高度为38的平面、4×Ø4.5通孔、M4 -0.025螺纹、以及总长的要求18±0.05。
根据各加工表面尺寸精度及表面外圆的加工路线为粗车---半精车---精车;Ø52粗糙度要求,Ø34-0.007-0.025外圆的加工路线为粗车---半精车;两端面的加工路线为粗车---半精内孔的加工路线车;4×Ø4.5通孔的加工路线是钻---铰;Ø22+0.018为粗铰---精铰;高度为38的平面的加工路线是粗铣---精铣。
①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模锻工序2:调质处理HB 230--250工序3:扩----粗铰——精铰Ø22+0.018内孔至尺寸外圆工序4:半精车右端面及Ø34-0.007-0.025工序5:半精车左端面及Ø52外圆同时保证总长尺寸工序6:钻——铰4×Ø4.5通孔工序7:粗铣——精铣平面至尺寸要求工序8:精车Ø34-0.007外圆至尺寸要求同时切槽至尺寸-0.025工序9:钻M4螺纹底孔,并倒角工序10:攻M4螺纹工序11:钳工去毛刺工序12:表面防锈处理(发蓝)工序13:检验②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模锻工序2:调质处理HB 230--250内孔至尺寸工序3:扩---粗铰——精铰Ø22+0.018工序4:半精车右端面外圆工序5:半精车Ø34-0.007-0.025工序6:半精车左端面工序7:半精车Ø52外圆同时保证总长尺寸工序8:钻——铰4×Ø4.5通孔工序9:粗铣——精铣平面至尺寸要求外圆至尺寸要求同时切槽至尺寸工序10:精车Ø34-0.007-0.025工序11:钻M4螺纹底孔,并倒角工序12:攻M4螺纹工序13:钳工去毛刺工序14:表面防锈处理(发蓝)工序15:检验2.6.3工艺路线比较工艺路线一是按照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序,优点是工艺路线短,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易于保证加工面相互位置精度,使需要的机床数量少,减少工件工序间的运输,减少辅助时间和准备终结的时间,同时产量也较高,同时在为了保证Ø34-0.007-0.025外圆和Ø22+0.018内孔的相互位置精度,采用了互为基准的原则,能达到零件间所标的精度。
工艺路线二是工序分散的原则组织工序,优点是可以采用通用机床和通用夹具,缺点是工艺路线长,增加了工件的装夹次数,而且工序2及工序3、工序4及工序5重复使用粗基准,违背了[7]P149(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两次装夹重复使用同一粗基准,就会造成相当大的定位误差。
为了修正由于粗基准重复使用而产生的定位误差,同时也照顾了原有的加工路线中装夹方便的特点,因此最后的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如下:工序1:模锻工序2:调质处理HB 230--250工序3:扩----粗铰——精铰Ø22+0.018内孔至尺寸工序4:半精车右端面及Ø34-0.007-0.025外圆工序5:半精车左端面及Ø52外圆同时保证总长尺寸工序6:钻——铰4×Ø4.5通孔工序7:粗铣——精铣平面至尺寸要求工序8:精车Ø34-0.007外圆至尺寸要求同时切槽至尺寸-0.025工序9:钻M4螺纹底孔,并倒角工序10:攻M4螺纹工序11:钳工去毛刺工序12:表面防锈处理(发蓝)工序13:检验2.7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轴承座零件材料为45钢,硬度为HBS 230—250,毛坯重量约为0.119389,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简称《工艺手册》),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如下:2.8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根据一般工厂现有的生产条件,为了满足生产需要,现选用各工序所用的设备为:工序3:摇臂钻床型号为Z3040×10/2,刀具为Ø21.8扩孔钻,铰刀,量具为:0~125/0.02Ø21.94机用铰刀,Ø22+0.018游标卡尺,0~25内径百分表,圆柱塞规,切削液为柴油。
工序4:卧式车床型号为C6136,刀具为YT30外圆车刀,量具为:0~125/0.02游标卡尺,25~50mm千分尺,切削液为柴油。
工序5:卧式车床型号为C6136,刀具为YT30外圆车刀,量具为:0~125/0.02游标卡尺,0~25mm千分尺,切削液为柴油。
工序6:摇臂钻床型号为Z3040×10/2,刀具为Ø4.35直柄麻花钻,Ø4.5铰刀,量具为:0~125/0.02游标卡尺,切削液为柴油。
工序7:立式升降台铣床型号为X5032,刀具为Ø80三面刃铣刀,量具为:0~125/0.02游标卡尺,切削液为柴油,切削液为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