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构筑理解概念的平台
——(选修1-1)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
1、设计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获得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逐步形成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这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相吻合.本节课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尽量多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2、教材分析:
教科书结合实例给出推断符号“”和等价符号“”,并引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它们是研究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的重要工具,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这节内容前,教材安排了“命题及其关系”作为必要的知识铺垫,并把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安排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学习充要条件.学习本节,要注意与前面有关逻辑初步知识内容的联系,本节所讲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中的p、q与四种命题中的p、q内容是一致的,即它们可以是简单命题,可以是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也可以是“若p则q”形式的复合命题,但本节中,一般只要求p、q是简单命题,而不作更深的讨论.
新的国家标准规定:
符号“”叫做推断符号.“”表示“若p则q”,也表示“p蕴含q”,有时也用“”,?q?pq?p“”还可写成“”.pq?p?q符号“”叫做等价符号.“”表示“”且“”;也表示“p等价q”.“”?qpq?p?qp?pq?有时也写成“”.qp?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关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和判断.
(1)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2)在判断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应该:
①首先分清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然后尝试用条件推结论,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推理方法可以是直接法、间接法(即反证法),也可以举反例说明其不成立;
③最后再指出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3)在讨论条件和条件的关系时,要注意:
p,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但q①若q?p??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q,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②若,但p p?q??③若,且,则p是q的充要条件;pq?p?q qp,则p是q,且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④若p ????(4)若条件p以集合P的形式出现,结论q以集合Q的形式出现,则借助集合知识,有助于充要条件的理解和判断.
①若,则P是Q的充分条件;QP?②若,则P是Q的必要条件;PQ?③若,则P是Q
的充要条件;Q?P④若,且,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PQ?P?Q(5)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充要条件,就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证明逆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必要性.由于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当我们证明某一命题有困难时,可以证明该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从而得出原命题成立.
3、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初中及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的知识储备仍不够丰富.这些概念较抽象,与学生原有的思维习惯有所差异,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有一定难度.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我估计学生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中存在困难:⑴若,qp?为什么把q叫p的必要条件;⑵在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时,学生知道要判断p是否是q的充分条件,但会“忘记”还要判断p是否是q的必要条件.⑶在具体关系判断中,较难确定谁是条件p.为了突破难点,理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能在比较、识别中把握三个概念的内涵,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处理,第一课时完成三个定义的学习以及初步运用,第二课时进行拓展应用训练.基于本节内容特点,教学中通过师生对实例的考察研究,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不可追求一步到位,要有一个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提高、完善的过程.
4、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掌握几种基本类型的判定方法,熟练利用“?”解决具体问题.
2.从实例探究中感知概念;从原命题及逆否命题的对比分析中形成概念;从发散练习题的构造中理解概念;从集合的角度深化概念;提高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推断能力.
3.在对命题的条件与结论间逻辑关系的探究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通过严格推理和证明的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教学,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重点难点:关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和判断.
6、课前准备:由于这是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课,文字信息量较普通的数学课要大得多,因此用软件自制课件,以简化教师板书工作,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保证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努力提高单位教学效益.
7、教学过程:
一、感知概念
(1)课前准备工作时音乐欣赏《我是一只鱼》;
提问:鱼离不开水,没有水,鱼就无法生存.但只有水,够吗?
引导探究:p:“有水”;q:“鱼能生存”.判断“若p,则q”和“若q,则p”的真假.
(2)练习:
①写出命题“若,则”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22ab?2xbx?a?②写出命题“若,则”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0a?0ab?设计意图:从具体问题出发来引出数学概念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2)在这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知识,又找准了学生知识结构上的生长点,为后面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学习做准
备.
(3)感知概念、引出课题
问题:能否改变②的条件,使原命题变成真命题?
设计意图:这题有较大的思维空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层次的施展.以此让学生认识到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之间应该具备某种关系,为下面探究活动提出了问题,并引出课题.
以上两题的解答可以发现有的命题真,有的命题假,即有的命题可以从条件推得结论,有的则不能;而另外也有命题只要结论成立,就一定不能少了命题给出的条件,但是没有这个条件,结论不一定能成立.那么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这是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二、形成概念
一般地,“若p,则q”是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qp?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学生练习:用“”和“”符号表示“感知概念”中的(1)和(2)及其逆命题.???设计意图:理解“”符号的含义,为引出定义奠定知识基础.
?通过研究原命题,对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充分”这个感性化的词汇获得数学意义上的认识,引出充分条件的定义;通过研究逆否命题,又让学生理解了q是p成立的“必需要有”的条件,引出必要条件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实例使学生亲身感知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使充分、必要条件定义的引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1.通过以上分析,师生共同给出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
定义:“”,也就是条件p“足以”保证或“充分”保证结论q成立,这时我们说p是qq?p的充分条件(sufficient condition);从命题的角度看,“”,根据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的等价性,qp?既也就是如果没有q成立,就一定没有p成立,q成立是p成立“必须要有”的前提条件,我们说q 是p的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
尝试初步运用,设计2个探究问题:
①如果p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应该有还是?p?q?qp②如何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2,即如何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引导学生探究出结论,即:p可能q是的充分条件,也可能是必要条件.因此要判断能否有或.pq??pq再回
到前面的(1)和(2)进行实践操作.先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由学生完成,教师适当点评,之后再独立判断q是p的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