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零距离突破化学课时作业答案(2016)

合集下载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江苏卷,参考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江苏卷,参考版解析)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案要求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15题)和非选择题(第16题~第21题,共6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水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

做大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做大,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需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需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I 127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解析版)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

(解析版)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考点:考查化学在生活的应用的知识。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14214AN⨯⨯=2N A,正确;B、N2与H2反应生成的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 A,B错误;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数为3N A,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的知识。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正确;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的知识。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01(新课标Ⅱ卷)答案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01(新课标Ⅱ卷)答案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01(新课标Ⅱ卷)答案一、选择题(共7小题。

每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6分,共42分)镁没有,A 错误;B .质量数相等的不同核素,其质子数一定不同,元素的种类取决于原子中的质子数,质子数不同,则一定不是同一元素,B 正确;C .铁粉是抗氧化剂,不是干燥剂,C 错误;D .钢架是铁和碳的合金,在潮湿的空气里,钢架表面会形成电解质溶液薄膜,钢架里面的铁和碳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腐蚀,D 错误,答案选B 。

8.C 苯环上的2个取代基可以是甲基和正丙基或异丙基、2个乙基,其位置均有邻间对三种,共计9种,答案选C 。

10.C A 、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A 错误;B 、根据极值法,28 g C 2H 4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 ,28 g CO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 ,28 g C 2H 4、C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介于2N A ~1.5N A 之间,B错误;常温下,pH =12的Na 2CO 3溶液中()210c OH --=,20 L pH =12的Na 2CO 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210/200.2mol L L mol -⨯=,OH -离子数为0.2N A ,C 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L Cl 2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D 错误,答案选C 。

11.C A 、加入硝酸铜溶液可导致溶液不再产生氢气,因为成了硝酸溶液,而硝酸有强的氧化性,A 错误;B 、硫酸酸化的H 2O 2溶液滴入Fe(NO 3)2溶液中,NO 3‾、H +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 2+氧化为Fe 3+,不能证明H 2O 2的氧化性大于Fe 3+,B 错误;C 、粉状大理石接触面积大,所以反应速率快,C 正确;D 、TiO 2(s )+2Cl 2(g )=TiCl 4(g )+O 2(g ),该反应中熵不变,D 错误,答案选C 。

12.B A 、根据题意知Zn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 正确;B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即由Zn 流向MnO 2,B 错误;C 、MnO 2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MnO 2+e -+H 2O =MnO(OH)+OH -,C 正确;D 、电池总反应:Zn+2MnO 2+2H 2O =Zn(OH)2+2MnO(OH),D 正确,答案选B 。

化学新高考一轮复习名师伴我行之课时作业26(含解析)

化学新高考一轮复习名师伴我行之课时作业26(含解析)

课时作业(二十六) 化学平衡状态1.(2016·保定模拟)CO 和NO 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之间能缓慢地发生如下反应:2NO(g)+N 2(g)+2CO 2(g) ΔH <0,现利用此反应,拟设计一种环保装置,用来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下列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尾气处理效果的是( )①选用适当的催化剂 ②提高装置温度 ③降低装置的压强 ④装置中放入碱石灰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D .②③答案:C 解析:①选用适当催化剂虽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但能加快反应速率,正确;②因为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错误;③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降低压强,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错误;④装置中放入碱石灰能吸收CO 2,使CO 2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

2.(2014·重庆高考)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应:Y(g),在温度T 1、T 2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c (X)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B .T 2时,在0~t 1时间内,v (Y)=a -b t 1 mol ·L -1·min -1C .M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D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 ,平衡后X 的转化率减小答案:C 解析:根据图像给出的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可得出:T 1>T 2,再根据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 (X)的大小可推出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M 点X 的转化率小于W 点X 的转化率,因此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选项A 错误。

T 2时,在0~t 1时间内,v (X)=a -b t 1 mol ·L -1·min -1,v (Y)=12v (X)=a -b 2t 1mol ·L -1·min-1,选项B 错误。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 08(江苏卷)(解析版) 含解析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 08(江苏卷)(解析版) 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Mn—55 Zn-65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为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开发生物质能替代化石燃料B.向高空排放金属冶炼产生的粉尘C.用催化转化技术处理汽车尾气D.大力推广生产和使用无氟冰箱【答案】B考点:考查化学与环保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I53B.N2的电子式:C.S2-的结构示意图:D.丙醛的结构简式:CH3CH2COH【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的质量数为53+78=131,原子符号为13153I,故A正确;B、N2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S2—最外层是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故C 错误;D、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的相关知识3.下列溶液中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B.室温下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c(H+)=1×10—14mol/L的溶液中:Ba2+、NO3-、K+、ClO-C.使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H4+、Na+、C1—、SCN-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4+、SO42—、NO3—【答案】D【解析】考点:考查了离子共存的相关知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液态氨气化时吸热,可用液态氨作制冷剂B.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是因为铝和浓硝酸不反应C.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D.铝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钢铁工业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因为液态氨气化时吸热,可用液态氨作制冷剂,A正确;B.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是因为铝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即钝化,B错误;C.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只是能够吸附沉淀,不能够杀菌消毒,C错误;D.铝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可以用来焊接钢轨,钢铁工业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冶炼铁,D错误,答案选A。

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时作业1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时作业1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一)1.2016年春,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B .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3C .16 g 臭氧中含有6.02×1023个原子D .1.00 mol 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18×6.02×1023答案:C 解析: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mol ,A 错误;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3∶2,B 项错误;1.00 mol 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24×6.02×1023,D 错误。

2.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所含原子数相等B .气体密度相等C .气体质量相等D .摩尔质量相等答案:A 解析:左瓶与右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N 2、O 2分子均为双原子分子,A 项正确;N 2、O 2的比例不固定,气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不一定相等;当N 2、O 2物质的量相等时,摩尔质量相等,其余情况摩尔质量不相等。

3.由14CO 和12C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同温同压下空气的密度相等(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中,12CO 占有的体积大于14CO 占有的体积B .混合气体中,12CO 与14CO 分子个数之比为1∶2C .混合气体中,12CO 与14CO 质量之比为15∶14D .混合气体中,12CO 与14CO 密度之比为14∶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意在考查学生对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理解及计算能力。

由pV =nRT =mM RT 得pM =ρRT ,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则摩尔质量相等,设混合气体中14CO 为x mol,12CO 为y mol ,则30x +28yx +y=29,解得x∶y=1∶1,12CO和14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B项错误;12CO和14CO 的质量之比为28∶30,即14∶15,C项错误;体积相同时,密度之比等于其质量之比,D项正确。

2016高考全国卷化学答案(2)_化学学习方法

2016高考全国卷化学答案(2)_化学学习方法

2016高考全国卷化学答案(2)第II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6.(14分)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答案:(1)①A 2NH4Cl + Ca(OH)2 = DCaCl2+ 2NH3 + 2H2O②a d c f e i(2)①红棕色变浅,最终变成无色② 8NH3 + 6NO2 = 7N2+ 12H2O ③导管中液面上升或液体倒吸④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大气压作用下发生液体倒吸。

27.(15分)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

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

2016年新课标Ⅱ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解析版】

2016年新课标Ⅱ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2016新课标Ⅱ】(使用地区:宁夏、黑龙江、辽宁、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青海、陕西、重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新课标Ⅱ】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答案】B【解答】解:A.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故A正确;B.化石燃料含有硫等因素,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会造成大气污染,故B 错误;C.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含有杂质少,燃烧更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少,对空气污染小,减少大气污染,故C正确;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有毒,能结合人体中血红蛋白损失运送氧的能力,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故D正确;2.【2016新课标Ⅱ】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就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答案】B【解答】解:A.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无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苯是六个碳碳键完全等同的化学键,一定条件下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乙酸分子中羰基不能加成反应,溴乙烷无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丙烷为饱和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3.【2016新课标Ⅱ】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答案】A【解答】解: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则a为H元素;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结合离子所得电荷可知b为O元素,c为Na;d与b同族,则d为S 元素.A.H元素与Na形成化合物NaH,H元素为﹣1价,故A错误;B.O元素与H元素形成H2O、H2O2,与Na元素形成Na2O、Na2O2,与S元素形成SO2、SO3,故B正确;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故Na的原子半径最大,故C正确;D.d与a形成的化合物为H2S,H2S的溶液呈弱酸性,故D正确.4.【2016新课标Ⅱ】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答案】C【解答】解:C4H8Cl2可以看作为C4H10中2个H原子被2个Cl原子取代,C4H10有CH3CH2CH2CH3、CH3C(CH3)2两种,CH3CH2CH2CH3中一个Cl取代为甲基、亚甲基中H原子,对应另外的Cl原子分别有4种、4种位置,但有2种重复(对碳链从前向后一次编号,1、2号碳原子重复一次,1、3与2、4重复),故该情况有6种,CH3CH(CH3)2中一个Cl取代为甲基、次甲基中H原子,对应另外的Cl原子分别有3种、1种位置,但有1种重复(分别处于取代甲基、次甲基上H原子),故该情况有3种,故共有9种,5.【2016新课标Ⅱ】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答案】B【解答】解:A.活泼金属镁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Mg﹣2e﹣=Mg2+,故A正确;B.AgCl是难溶物,其电极反应式为:2AgCl+2e﹣═2C1﹣+2Ag,故B错误;C.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Cl﹣在正极产生由正极向负极迁移,故C正确;D.镁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即Mg+2H2O=Mg(OH)2+H2↑,故D正确;6.【2016新课标Ⅱ】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答案】C【解答】解:A.NaHCO3、Al(OH)3都与盐酸反应,盐酸足量时没有固体剩余,故A错误;B.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AgCl不溶于盐酸,故B错误;C.BaCO3不溶于水,二者都与盐酸反应,且生成气体,若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BaCO3,能和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C正确;D.加入过量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没有固体剩余,故D错误.【解答】解:A.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故A错误;B.氯化镁易水解,加热溶液易得到氢氧化镁沉淀,为防止水解,应在氯化氢氛围中,故B 错误;C.二者都与稀硝酸反应,应加入非氧化性酸,如稀硫酸或盐酸,故C错误;D.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可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氢的活泼性,故D正确.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8.【2016新课标Ⅱ】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氮的化合价为.(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①2O2(g)+N2(g)═N2O4(l)△H1②N2(g)+2H2(g)═N2H4(l)△H2③O2(g)+2H2(g)═2H2O(g)△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1048.9kJ•mol﹣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 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答案】(1):;﹣2;(2)2△H3﹣2△H2﹣△H1;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4)8.7×10﹣7,N2H6(HSO4)2;(5)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1;N2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还原产物为N2和H2O),而Na2SO3产生Na2SO4.【解答】解:(1)肼的分子式为N2H4,是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氮原子和氮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2价,(2)氨气被次氯酸钠溶液氧化生成肼,次氯酸钠被还原生成氯化钠,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3)①2O2(g)+N2(g)═N2O4(l)△H1②N2(g)+2H2(g)═N2H4(l)△H2③O2(g)+2H2(g)═2H2O(g)△H3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③×2﹣②×2﹣①得到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2△H3﹣2△H2﹣△H1,根据反应④可知,联氨和N2O4反应放出大量热且产生大量气体,因此可作为火箭推进剂,(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平衡常数K b==×=K×K w=8.7×107×1.0×10﹣14=8.7×10﹣7,第二步电离方程式为N2H5++H2O⇌N2H62++OH﹣,因此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为N2H6(HSO4)2,(5)联胺被银离子氧化,银离子被还原生成单质银,﹣2价的N元素被氧化为N2,反应方程式为:N2H4+4AgBr=4Ag↓+N2↑+4HBr,因此反应出现现象为: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由于肼的氧化产物是氮气,不会对锅炉造成腐蚀,而亚硫酸钠被氧化产物为硫酸钠,易生成硫酸盐沉淀影响锅炉的安全使用,联胺被氧化失电子N2H4~N2﹣4e﹣,O2~4e﹣,N2H4~O2~4e﹣,联胺和氧气摩尔质量都是32g/mol,则等质量联胺和氧气物质的量相同,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1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还原产物为N2和H2O),而Na2SO3产生Na2SO4,9.【2016新课标Ⅱ】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3H6(g)+NH3(g)+O2(g)═C3H3N(g)+3H2O(g)△H=﹣515kJ•mol﹣1②C3H6(g)+O2(g)═C3H4O(g)+H2O(g)△H=﹣353kJ•mol﹣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判断理由是;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理由是.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答案】(1)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低温、低压;催化剂;(2)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AC;(3)1:1;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1:7.5:1.【解答】解:(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两个反应均放热量大,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大,因此热力学趋势大;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由图b可知,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催化剂,(2)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反应刚开始进行,尚未达到平衡状态,460°C以前是建立平衡的过程,所以低于460°C时,丙烯腈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高于460°C时,丙烯腈产率降低,A.催化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活性较高,若温度过高,活性降低,故A正确;B.平衡常数的大小不影响产率,故B错误;C.根据题意,副产物有丙烯醛,副反应增多导致产率下降,故C正确;D.反应活化能的大小不影响平衡,故D错误;(3)根据图象可知,当约为1时,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根据化学反应C3H6(g)+NH3(g)+O2(g)=C3H3N(g)+3H2O(g),氨气、氧气、丙烯按1:1.5:1的体积比加入反应达到最佳状态,而空气中氧气约占20%,所以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1:7.5:1,10.【2016新课标Ⅱ】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 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2)甲组同学取2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4)丙组同学取10mL 0.1mol•L﹣1KI溶液,加入6mL 0.1mo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生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答案】(1)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2)Cl2+2Fe2+=2Fe3++2Cl﹣;(3)隔离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4)Fe2+;Fe3+;可逆反应.(5)2Fe2++H2O2+2H+=2Fe3++2H2O;铁离子做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分解生成氧气;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解答】解:(1)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2)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Fe2+=2Fe3++2Cl ﹣(3)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后可以隔离溶液与空气接触,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4)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是亚铁离子的检验特征反应现象,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Fe2+,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说明生成I2,碘离子被铁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随浓度变小,碘离子在稀的氯化铁溶液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仍含有铁离子,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Fe3+,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5)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铁离子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到催化剂作用,产生气泡的原因是铁离子做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分解生成氧气,氯化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热量,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四、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1.【2016新课标Ⅱ】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生产双氧水常采用蒽醌法,其反应原理和生产流程如图所示:生产过程中,把乙基蒽醌溶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液,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氢化,再经氧化、萃取、净化等工艺得到双氧水.回答下列问题:(1)蒽醌法制备H2O2理论上消耗的原料是,循环使用的原料是,配制工作液时采用有机溶剂而不采用水的原因是.(2)氢化物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进入氧化塔C的反应混合液中的主要溶质为.(3)萃取塔D中的萃取剂是,选择其作萃取剂的原因是.(4)工作液再生装置F中要除净残留的H2O2,原因是.(5)双氧水浓度可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溶液测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种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7.5%(密度为1.10g•cm﹣3),其浓度为mol•L﹣1.【答案】(1)氢气和氧气;乙基蒽醌;乙基蒽醌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2);乙基氢蒽醌;(3)水;过氧化氢易溶于水被水萃取,乙基蒽醌不溶于水;(4)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与氢气混合,易发生爆炸;(5)5H2O2+6H++2MnO4﹣=2Mn2++5O2↑+8H2O;8.89.【解答】解:(1)由转化反应可知,先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再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则蒽醌法制备H2O2理论上消耗的原料是氢气和氧气;乙基蒽醌开始被消耗,后来又生成,则循环使用的原料是乙基蒽醌;配制工作液时采用有机溶剂而不采用水的原因是乙基蒽醌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2)由原理和流程可知,A中乙基蒽醌与氢气反应,反应为;进入氧化塔C的反应混合液中的主要溶质为乙基氢蒽醌,(3)D中萃取分离出过氧化氢溶液,则选择萃取剂为水,选择其作萃取剂的原因是过氧化氢易溶于水被水萃取,乙基蒽醌不溶于水,故答案为:水;过氧化氢易溶于水被水萃取,乙基蒽醌不溶于水;(4)工作液再生装置F中要除净残留的H2O2,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与氢气混合,易发生爆炸,(5)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气,离子反应为5H2O2+6H++2MnO4﹣=2Mn2++5O2↑+8H2O,由c=可知一种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7.5%(密度为1.10g•cm﹣3),其浓度为=8.89mol/L,[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2016新课标Ⅱ】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回答下列问题:(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②在[Ni(NH3)6]SO4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③氨的沸点(填“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氨是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3)单质铜及镍都是由键形成的晶体;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 Cu=1958kJ•mol﹣1、I Ni=1753kJ•mol﹣1,I Cu>I Ni的原因是.(4)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①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3,晶胞参数a=nm.【答案】(1)1s22s22p63s23p63d84s2;2;(2)①正四面体;②配位键;N;(3)③高于;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更强;极性;sp3;(3)金属;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Ni失去的是4s1电子;(4)① 3:1;②×107.【解答】解:(1)Ni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84s2;2;(2)①SO42﹣中S原子的孤电子对数==0,价层电子对数=4+0=4,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②Ni2+提供空轨道,NH3中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二者之间形成配位键,③PH3分子之间为范德华力,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更强,增大了物质的沸点,故氨气的沸点高于PH3分子的,NH3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N原子有1对孤对电子,形成3个N﹣H键,杂化轨道数目为4,氮原子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高于;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更强;极性;sp3;(3)单质铜及镍都属于金属晶体,都是由金属键形成的晶体;Cu+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Ni+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84s1,Cu+的核外电子排布更稳定,失去第二个电子更难,元素铜的第二电离能高于镍的,故答案为:金属;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Ni失去的是4s1电子;(4)①晶胞中Ni处于顶点,Cu处于面心,则晶胞中Ni原子数目为8×=1、Cu原子数目=6×=3,故Cu与Ni原子数目之比为3:1,②属于面心立方密堆积,晶胞质量质量为g,则g=d g•cm﹣3×(a×10﹣7 cm)3,解得a=×107.[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3.【2016新课标Ⅱ】氰基丙烯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聚合为从而具有胶黏性.某种氰基丙烯酸酯(G)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②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名称为.(2)B的结构简式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组峰,峰面积比为.(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5)G中的官能团有、、.(填官能团名称)(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种.(不含立体结构)【答案】(1)丙酮;(2);1:6;(3)取代反应;(4)+NaOH+NaCl;(5)酯基、碳碳双键、氰基;(6)8.【解答】解: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则A分子中氧原子数目为=1,分子中C、H原子总相对原子质量为58﹣16=42,则分子中最大碳原子数目为=3…6,故A的分子式为C3H6O,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且发生信息中加成反应生成B,故A为,B为,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为,C与氯气光照反应生成D,D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结合E的分子式可知,C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则D为,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F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则E为,F为,G为.(1)由上述答案可知,A为,化学名称为丙酮,(2)由上述答案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峰面积比为1:6,(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Cl,(5)G为,G中的官能团有酯基、碳碳双键、氰基,(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甲酸形成的酯基:HCOOCH2CH=CH2、HCOOCH=CHCH3、HCOOC(CH3)=CH2,当为HCOOCH2CH=CH2时,﹣CN的取代位置有3种,当为HCOOCH=CHCH3时,﹣CN的取代位置有3种,当为HCOOC(CH3)=CH2时,﹣CN的取代位置有2种,共有8种.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新课标Ⅱ】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2.【2016新课标Ⅱ】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就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3.【2016新课标Ⅱ】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4.【2016新课标Ⅱ】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5.【2016新课标Ⅱ】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6.【2016新课标Ⅱ】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8.【2016新课标Ⅱ】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氮的化合价为.(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①2O2(g)+N2(g)═N2O4(l)△H1②N2(g)+2H2(g)═N2H4(l)△H2③O2(g)+2H2(g)═2H2O(g)△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1048.9kJ•mol﹣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 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9.【2016新课标Ⅱ】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3H6(g)+NH3(g)+O2(g)═C3H3N(g)+3H2O(g)△H=﹣515kJ•mol﹣1②C3H6(g)+O2(g)═C3H4O(g)+H2O(g)△H=﹣353kJ•mol﹣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判断理由是;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理由是.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10.【2016新课标Ⅱ】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 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2)甲组同学取2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4)丙组同学取10mL 0.1mol•L﹣1KI溶液,加入6mL 0.1mo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生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四、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1.【2016新课标Ⅱ】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生产双氧水常采用蒽醌法,其反应原理和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2016化学零距离知识梳理答案

2016化学零距离知识梳理答案

6.(1)吸热 (2)< (3)3.2 减小 平衡正向移
重点阐述
【变式训练 1】 A 【变式训练 2】 B 【变式训练 3】 D
3
随堂演练
1.AD 2.AC 3.C 4.B 5.B 6.(1)硫化钠溶液;硫化氢的 Ki2 小于碳酸的 Ki2 , 硫化钠更易水解。(2)饱和 H2S 溶液中电离产生的 S2-很少,因此没有沉淀。加入氨水后,促 进 H2S 的电离,离子浓度增大,S2-离子有沉淀产生。
3.1 溶解平衡
重点阐述
【变式训练 1】 AC 【变式训练 2】 B
随堂演练
1.A 2.D 3.D 4.C 3.2 化学反应速率
5.D 6.B
2
重点阐述
【变式训练 1】 BC 【变式训练 2】 A 【变式训练 3】 C
随堂演练
1.C 2.B 3.C 4.A 5.AB 6.B 3.3 化学平衡
重点阐述
5.D
6.D
第 4 章 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4.1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重点阐述
【变式训练 1】 D 【变式训练 2】 A
4
随堂演练
1.D 2.D 3.B 4.C 5.D 6.C 4.2 原电池和电解池
重点阐述
【变式训练 1】CD 【变式训练 2】D 【变式训练 3】C 【变式训练 4】B
随堂演练
3.6 水的电离和溶液 pH
重点阐述
【变式训练 1】 D 【变式训练 2】 AD
随堂演练
1.(1)C (2)A 2.A 3.A 4.A 5.C 6.C 3.7 盐类的水解
重点阐述
【变式训练 1】 A 【变式训练 2】 B
随堂演练
1.C 2.BD 本章热点探究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 09(江苏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 09(江苏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Mn-55 Fe-56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1世纪化学的最新定义为“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B.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节约资源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D.制备物质时探究化学反应中高的选择性、转化率和原子利用率,属于“绿色”的生产工艺【答案】C考点:考查了生产生活中的常见污染与治理的相关知识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CO2分子的比例模型: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C.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H 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比例模型不正确,A错误;B.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B错误;C.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正确;D.H 2SO3是二元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3H++HSO3-,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判断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中性溶液:Fe3+、K+、Cl-、SO42-B.=10-10的溶液:K+、Ba2+、NO3-、Cl-C.0.1mol•L-1NaAlO2溶液:H+、Na+、Cl-、SO42-D.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Mg2+、Ca2+、HCO3-、NO3-【答案】B考点:考查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4.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3Fe+4NaOH1100℃Fe3O4+2H2↑+4Na↑”生产金属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磁铁可以将Fe与Fe3O4分离B.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C.该反应条件下铁的氧化性比钠强D.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Fe与Fe3O4都能被磁铁吸引,不能用磁铁将Fe与Fe3O4分离,错误;B、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反应,钠蒸气在空气中冷却不能获得钠,错误;C、金属没有负价,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错误;D、反应中3molFe中,2molFe 由0价升高到+3价,1molFe由0价升高到+2价,即生成1molFe3O4转移8mol电子,则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正确。

2015高考零距离突破化学课时作业答案

2015高考零距离突破化学课时作业答案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1 原子结构一、选择题1.D2.A3.A4.C 5.D 6.D 7.B 8.D 9.D 10.D 11.D 12.D 13.B 二、非选择题1.2 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D2.D3.D4.AC 5.BC 6.BC 7.C 8.C 9.D 10.AC二、非选择题第2章化学键和晶体结构2.1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一、选择题1.D2.C3.D4.D5.C6.A7.C8.B9.D10.C11.B12.C二、非选择题14.②③⑤⑥⑩⑦③⑥②③⑤⑥⑩①⑧⑨2.2晶体一、选择题1.C2.C 3.A4.D5.CD6.C7.D8. BC9.C10.A11.C12.A二、非选择题13.(1)离子键(2)分子间作用力(3)共价键(4)共价键(5)离子键14.(1)MgO的熔点太高,熔融时耗费大量能量AlCl3不是离子晶体而是分子晶体,熔融的AlCl3不导电(2)熔融后,看是否导电,导电者为离子晶体,否则为分子晶体第3章化学中的平衡3.1溶解平衡一、选择题1.D2.C3.D4.AC5.D6.A7.C8.A9.B10.C11.C 二、非选择题12.(1) Al2O3CO2(2)坩埚Na+、K+、HCO-3(3)2AlO-2+CO2+3H2O→2Al(OH)3↓+CO2-3(产物写成HCO-3不给分)(4)蒸发 a(5)碳酸根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利于KHCO3结晶析出Na2CO3(6)足量BaCl2溶液(写CaCl2给分,不扣分) 恒重操作(重复干燥称量操作)3.2化学反应速率一、选择题1.D2.C3.D4.D5.D6.C7.B8.D9.C10.BC11.BC 二、非选择题12.(1)0.015mol/(L·min)小于(2) ab13.(1)①②③(2)镁条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3)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度减慢3.3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C2.D3.BC 4.B5.B6.A7.A9.D二、非选择题10.(1)催化剂的活性温度高且反应速率较快(2)0.2mol/(L·min)(3)AB (4)B (5)AD(6)AC3.4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A2.B3.C4.C5.A二、非选择题7.(1)C+H2O(g)CO+H2(2) 0.08mol/(L·min) >正向不变(3) BC 3.5 电离平衡一、选择题1.C2.B3.CD4.D5.B6.D7.C8.BD9.C10.D 二、非选择题11.(1)HF HCN(2)H2CO3HCO-3+H+HCO-3CO2-3+H+(3)2HF+Na2CO3→2NaF+H2O+CO2↑NaCN+H2O+CO2→HCN+NaHCO312.(1)因为冰醋酸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2)c<a<b(3)c(4)ACEF(5)BD13.(1)弱碱性SO2-4+H2O HSO-4+OH-(2)Ba 2++HSO -4―→BaSO 4↓+H +(3)K a =c (H +)·c (SO 2-4)c (HSO -4)(4)0.013.6 水的电离和溶液pH一、选择题1.A 2.C 3.D 4.A 5.C 6.B 7.C 8.B 9.BC 10.B二、非选择题11.②①③⑧⑦⑥⑤④12.(1)否 若a =3,则b =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 ≠3(2)否 若a =5,则c(H +)a =10-5 mol ·L -1,即b =10,c(OH -)b =10-4 mol ·L -1, V a ∶V b >1,不符合题意,故a ≠5(3)72<a<14313.(Ⅰ)(1)否 AB (2)D (3)= (Ⅱ)(4)10-13或1.0×10-13(5)123.7 盐类的水解一、选择题1.B 2.C 3.C 4.C 5.AD 6.A 7.B 8.D 9.B 10.D 11.C 12.D 13.C 14.B二、非选择题15.(1)10-15(2)13 (3)1017-a-b %16.(1)Al 2O 3 AlCl 3在水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Al 3++3H 2OAl(OH)3+3H +,蒸干过程中HCl 不断挥发以致完全水解后得Al(OH)3:AlCl 3+3H 2O Δ−−→Al(OH)3↓+3HCl ↑,又经灼烧,使Al(OH)3分解:2Al(OH)3Δ−−→Al 2O 3+3H 2O ,故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为Al 2O 3 (2)因为HCO -3+H 2OH 2CO 3+OH -,加热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c(OH -)增大,溶液碱性增强,故浅红色加深;当降温时,平衡向左移动,c(OH -)减小,所以溶液颜色又变为浅红色。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 04(江苏卷)(解析版) 含解析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 04(江苏卷)(解析版) 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Fe—56 Zn-65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蘸有浓氨水的棉棒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B.用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D.向工业生产的反应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答案】D考点: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密切关系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5的氯原子:17 35Cl B.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N2分子的电子式:D.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该氯原子为35Cl,错误;B、碳质子数为6,错误;C、17氮原子漏掉一个电子对,错误;D、正确。

考点: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构式为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B.在加热条件下铜丝能与氯气剧烈反应,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利用化学方法可以点“石”成“金",即可以经过化学反应将石墨转变为金刚石D.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水煤气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CO+H2CH3OH CO2+H2O途径b:CO+H2CO2+H2O【答案】C考点:考查了化学原理等相关知识4.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关系不正确的是( )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B.Na2O2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都会生成氧气,可用作供氧剂C.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耐高温材料D.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可用铝槽车贮运浓硝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水反应产生碳酸,碳酸电离产生H+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因此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错误;B.Na2O2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都会生成氧气,因此可以作特殊环境的供氧剂,正确;C.MgO、Al2O3都是离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故可用于耐高温材料,正确;D.常温下,铝会被浓硝酸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即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铝槽车贮运浓硝酸,正确。

2016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7.正确的对应关系为:乙烯通入到溴水中,溴水褪色。

8.选项C正确,因为第三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9.选项B正确,因为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10.选项A正确,因为Fe、Mn、O的摩尔比为1:1:4,可以得到FeMnO4.11.正确的实验装置是:实验Ⅲ:品红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O2和SO2.12.不正确的说法是④,因为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2(SO4)3·18H2O + 6H2O → 2Al(OH)3↓ + 3H2SO4.13.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

正确的说法是:A。

水电离出的c(OH):②>①>③B。

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K、Cl、SO3、S2-C。

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CH3COOH)+c(CH3COO-) = 0.05 mol/LD。

室温,碳酸钙在①中的ksp比在水中的大29.(18分)将一定量的A、B加入一恒容密闭中发生反应A(g) + B(g) → 2C(?),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A的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①若a < d:则C的状态为g态,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能量变化的图像是下降后上升,该温度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②b表示的意义为平衡常数Kc。

③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B。

密闭的压强不变。

2.若c = f:1000C时,将1mol A、1mol B充入1L的恒容中,10分钟达平衡。

①从开始到恰好平衡时,B的反应速率为A的反应速率的一半,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②平衡后,固定的容积不变,将A、B各增加1mol,新平衡后,A的转化率不变。

若A、B分别再增加1mol、2mol,第三次新平衡后,A的转化率增大。

【化学】北京市平谷区2016届高考零模(解析版)

【化学】北京市平谷区2016届高考零模(解析版)

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化学零模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火法炼铜B.中和滴定C.酿酒D.制银镜A.A B.B C.C D.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的一种重要因素B.食品中的抗氧化剂本身是难于氧化的物质C.含SO42﹣的澄清溶液中不会含Ba2+D.凡溶于水能电离出H+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酸3.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热稳定性H2O>H2S B.还原性Ⅰ﹣>Br﹣>Cl﹣C.金属性K>Na D.酸性HCl>HF4.有甲()、乙()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这两种有机物B.1 mol甲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3 mol H2C.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D.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5.下列关于各图象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B.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N2O4(g),A点为平衡状态C.由丙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D.由丁可知:将T1℃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A与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证明有乙炔生成B 将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加热红色变深水解过程是吸热的C 把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褪去Cl2具有漂白性D 向碳酸钙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非金属性氯强于碳A.A B.B C.C D.D7.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②③④0.1mol/L 盐酸pH=3盐酸0.1mol/L氨水pH=11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③B.③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pH与④相同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V(盐酸)>V(氨水)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碱性,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NH4+)>c(OH﹣)>c(Cl﹣)>c(H+)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现有分子式为C9H8O2Br2的物质M,有机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E的化学式为C7H5O2N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述一系列反应.已知:两个羟基同时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它将发生脱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官能团名称是,G→H的反应类型是.(2)C的结构简式为.(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E→F:;②H→I:.(4)M的结构简式为:.(5)G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K,K的结构简式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b.1mol G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消耗2mol Br2c.M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7)请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a.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b.能发生水解反应.9.图1是碳的正常循环,但由于过度燃烧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研究和解决二氧化碳捕集、存储和转化问题成为当前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1)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b.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c.循环过程有氧化还原反应d.石油中含乙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2)用钌的配合物作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2CO2(g)═2CO (g)+O2(g),该反应的△H0,(选填:>、<、=).(3)CO2转化途径之一是:利用太阳能或生物质能分解水制H2,然后将H2与CO2转化为甲醇或其它的物质.2H2O(1)═2H2(g)+O2(g)△H=+571.5kJ•mol﹣13H2(g)+CO2(g)═CH3OH(l)+H2O(1)△H=﹣137.8kJ•mol﹣1则反应:4H2O (1)+2CO2(g)═2CH3OH(l)+3O2(g)△H=kJ•mol﹣1.你认为该方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a.开发高效光催化剂b.将光催化制取的氢气从反应体系中有效分离,并与CO2催化转化.c.二氧化碳及水资源的来源供应(4)用稀氨水喷雾捕集CO2最终可得产品NH4HCO3.在捕集时,气相中有中间体NH2COONH4(氨基甲酸铵)生成.现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t1<t2<t3)15 25 35温度(℃)气体总浓度(mol/L)时间(min)0 0 0 0t19×10﹣3 2.7×10﹣28.1×10﹣2t23×10﹣2 4.8×10﹣29.4×10﹣2t33×10﹣2 4.8×10﹣29.4×10﹣2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是反应(“放热”、“吸热”).在15℃,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用一种钾盐水溶液作电解质,CO2电催化还原为碳氢化合物(其原理见图).在阴极上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10.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可制备金属镁和溴.流程如下:(1)操作Ⅰ的名称是,所用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是.(2)加入Ba2+的目的是.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使Mg2+沉淀完全.由下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选择pH范围是.开始沉淀时沉淀完全时Mg2+pH=9.6 pH=11.0Ca2+pH=12.2 c(OH﹣)=1.8mol/L(3)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可以生成Mg(OH)Cl,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部分流程如图:向装有CaSO4悬浊液的沉淀池中先通氨气,再通CO2的原因(请从溶解度和平衡移动角度分析).11.新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变黄,最终变成褐色,这种现象在食品科学上通常称为“褐变”.关于苹果褐变的原因有以下两种说法:A.苹果中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Fe3+B.苹果中的酚类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用品:苹果、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NaHCO3溶液、Na2SO3溶液,KSCN溶液,去氧蒸馏水.(1)探究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说法A不正确在“褐变”后的苹果上滴上2~3滴溶液.(2)探究2:【查阅文献】苹果中含有多种酚和酚氧化酶,苹果中酚氧化酶的活性温度为35℃左右、活性pH约为5.5﹣7.5.Ⅱ.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常发生显色反应而呈现一定颜色,如苯酚显紫色,对苯二酚显绿色,甲基苯酚显蓝色.该小组将刚削皮的苹果切成七块,分别进行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中相应的结论:序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号①在一块上滴加2~3滴FeCl3溶液表面变为绿色②再取两块,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另一块迅速前者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浸入经过去氧的蒸馏水中. 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有关③ 另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沸水和0.1mol •L ﹣1盐酸中浸泡2min 后取出,置于空气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两块均无明显变化.苹果褐变与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关④ 最后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浓度均为0.1mol •L ﹣1的NaHCO 3和Na 2SO 3溶液里浸泡2min 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前者经过一段时间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亚硫酸钠溶液能阻止苹果褐变(3)问题分析:Ⅰ、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 •L ﹣1 NaHCO 3溶液略显碱性,而NaHSO 3溶液却略显酸性. NaHSO 3溶液略显酸性是因为 .Ⅱ、0.1mol •L ﹣1的NaHCO 3溶液和Na 2SO 3溶液的pH 相近,Na 2SO 3溶液却能阻止苹果褐变,结合离子方程式分析原因: ,Ⅲ、对探究2中的试验③所得结论作进一步解释 .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化学零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火法炼铜B.中和滴定C.酿酒D.制银镜A.A B.B C.C D.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若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火法炼铜,Cu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中和滴定时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C.酿酒中粮食发酵,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制银镜,Ag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的一种重要因素B.食品中的抗氧化剂本身是难于氧化的物质C.含SO42﹣的澄清溶液中不会含Ba2+D.凡溶于水能电离出H+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酸【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B.抗氧化剂应具有还原性;C.依据溶度积规则解答;D.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解答】解: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故A正确;B.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本身是易被氧化的物质,故B错误;C.含SO42﹣的澄清溶液中可以含Ba2+,只要硫酸根离子浓度与钡离子浓度乘积小于硫酸钡溶度积常数即可,故C错误;D.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NaHSO4溶液中也能电离出氢离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雾霾的成因、食品的防腐原理、溶度积规则、酸的概念,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热稳定性H2O>H2S B.还原性Ⅰ﹣>Br﹣>Cl﹣C.金属性K>Na D.酸性HCl>HF【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D.非金属性F>Cl,但HF为弱酸.【解答】解:A.非金属性O>S,则热稳定性H2O>H2S,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正确;B.非金属性Cl>Br>I,则还原性Ⅰ﹣>Br﹣>Cl﹣,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正确;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金属性K>Na,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正确;D.非金属性F>Cl,但HF为弱酸,HCl为强酸,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性质及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有甲()、乙()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这两种有机物B.1 mol甲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3 mol H2C.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D.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甲含有醛基、乙没有醛基,所以可以通过检验醛基鉴别二者;B.碳碳双键和醛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甲中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NaOH反应,乙中之间水解生成的羧基和NaOH反应.【解答】解:A.甲含有醛基、乙没有醛基,所以可以通过检验醛基鉴别二者,所以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这两种有机物,故A正确;B.碳碳双键和醛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甲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3 mol H2,故B正确;C.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这两种物质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甲中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NaOH反应,乙中之间水解生成的羧基和NaOH反应,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利用物质性质差异性鉴别二者,题目难度不大.5.下列关于各图象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B.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N2O4(g),A点为平衡状态C.由丙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D.由丁可知:将T1℃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A与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热不变;B.化学方程式可知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星峰传说计量数之比为2:1,化学平衡状态需要正逆反应速率相同;C.加入水稀释相同倍数,HA酸溶液PH增大的多,说明HA酸性大于HB,酸越弱对应盐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D.将T1℃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解答】解: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变,反应的反应热不变,故A正确;B.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N2O4(g),图象中的A点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消耗速率相同,但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只有二氧化氮消耗速率为四氧化二氮消耗速率的二倍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图象分析可知加入水稀释相同倍数,HA酸溶液PH增大的多,说明HA酸性大于HB,酸越弱对应盐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所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故C正确;D.将T1℃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浓度和T1点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图象变化实质的分析判断,主要是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盐类水解原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溶质质量分数的分析判断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紫色褪去证明有乙炔生成溶液B 将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加热红色变深水解过程是吸热的C 把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褪去Cl2具有漂白性D 向碳酸钙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非金属性氯强于碳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电石不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的同时也生成硫化氢、磷化氢等;B.升高温度促进水解;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O具有漂白性;D.应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比较非金属性.【解答】解:A.电石不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的同时也生成硫化氢、磷化氢等,都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应先除杂,故A错误;B.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则升高温度促进水解,即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则氯气通入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HClO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D.应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比较非金属性,HCl是氢化物,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难度不大.7.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②③④0.1mol/L 盐酸pH=3盐酸0.1mol/L氨水pH=11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③B.③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pH与④相同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V(盐酸)>V(氨水)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碱性,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NH4+)>c(OH﹣)>c(Cl﹣)>c(H+)【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B.0.1mol/L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0.1mol/L,溶液的pH<13,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促进氨水电离;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c(H+)=c(OH﹣),结合电荷守恒分析;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碱性,则为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解答】解:A.0.1mol/L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3mol/L,0.1mol/L 氨水,c(OH﹣)<0.1mol/L,则由水电离出的c(H+)大于10﹣13mol/L,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为①<③,故A错误;B.0.1mol/L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0.1mol/L,溶液的pH<13,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促进氨水电离,pH变化小于2个单位,所以③的pH可能与④不同,故B错误;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c(Cl﹣)=c(NH4+),氨水和HCl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若溶液显中性,所以氨水要过量,则V(盐酸)<V(氨水),故C错误;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碱性,则为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氨水的浓度大于氯化铵的浓度,则溶液中可能存在c(OH﹣)>c(Cl﹣),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NH4+)>c(OH﹣)>c(Cl﹣)>c(H+),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pH的判断及溶液酸碱性的分析,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注意酸碱混合时pH与浓度的关系、电离与水解的关系等即可解答,题目难度较大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现有分子式为C9H8O2Br2的物质M,有机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E的化学式为C7H5O2N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述一系列反应.已知:两个羟基同时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它将发生脱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官能团名称是醛基,G→H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2)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E→F:;②H→I:.(4)M的结构简式为:.(5)G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K,K的结构简式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b.1mol G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消耗2mol Br2c.M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7)请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a.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b.能发生水解反应.【考点】有机物的推断.【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由A氧化生成B,B氧化生成C,所以C为CH3COOH,B为CH3CHO,A为CH3CH2OH.E与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与F,说明E中含有﹣CHO,G遇氯化铁溶液显色,G中含有酚羟基,H转化为I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说明D、E、F、H、I中苯环上的取代基处于对位,由M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与D,结合信息可知,D应为,M为,则E为,根据有机物的转化可知F为,G为,H为,则I为,结合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可解答该题.【解答】解: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由A氧化生成B,B氧化生成C,所以C为CH3COOH,B为CH3CHO,A为CH3CH2OH.E与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与F,说明E中含有﹣CHO,G遇氯化铁溶液显色,G中含有酚羟基,H转化为I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说明D、E、F、H、I中苯环上的取代基处于对位,由M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与D,结合信息可知,D应为,M为,则E为,根据有机物的转化可知F为,G为,H为,则I为.(1)B为CH3CHO,官能团名称是醛基,G→H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醛基;加成反应;(2)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答案为:CH3COOH;(3)①E→F的反应方程式为:,②H→I的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M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5)G()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K,K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a.H为,有6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故a错误;b.G为,酚羟基邻位与溴发生取代反应,1mol G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消耗2mol Br2,故b正确;c.M为,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故c正确,故选:bc;(7)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a.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b.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酯基,符合条件同分异构体为(邻、间、对3种),故答案为:等.【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涉及酯、醛、羧酸、卤代烃、醇、酚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题给信息,采取正推法与逆推法相结合的方法推断.9.图1是碳的正常循环,但由于过度燃烧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研究和解决二氧化碳捕集、存储和转化问题成为当前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1)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a.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b.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c.循环过程有氧化还原反应d.石油中含乙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2)用钌的配合物作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2CO2(g)═2CO (g)+O2(g),该反应的△H>0,(选填:>、<、=).(3)CO2转化途径之一是:利用太阳能或生物质能分解水制H2,然后将H2与CO2转化为甲醇或其它的物质.2H2O(1)═2H2(g)+O2(g)△H=+571.5kJ•mol﹣13H2(g)+CO2(g)═CH3OH(l)+H2O(1)△H=﹣137.8kJ•mol﹣1则反应:4H2O (1)+2CO2(g)═2CH3OH(l)+3O2(g)△H=+1438.9kJ•mol﹣1.你认为该方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ab.a.开发高效光催化剂b.将光催化制取的氢气从反应体系中有效分离,并与CO2催化转化.c.二氧化碳及水资源的来源供应(4)用稀氨水喷雾捕集CO2最终可得产品NH4HCO3.在捕集时,气相中有中间体NH2COONH4(氨基甲酸铵)生成.现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t1<t2<t3)15 25 35温度(℃)气体总浓度(mol/L)时间(min)0 0 0 0t19×10﹣3 2.7×10﹣28.1×10﹣2t23×10﹣2 4.8×10﹣29.4×10﹣2t33×10﹣2 4.8×10﹣29.4×10﹣2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吸热”).在15℃,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4×10﹣6.(5)用一种钾盐水溶液作电解质,CO2电催化还原为碳氢化合物(其原理见图).在阴极上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CO2+12H++12e﹣=CH2=CH2+4H2O.【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a.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c.化石燃料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d.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而不是石油中含乙烯、丙烯;(2)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3)根据盖斯定律,结合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求解;根据所以发生反应需要的条件判断;(4)根据表中温度对生产气体的浓度的影响分析;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的平衡常数,表中数据求出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可知,c(NH3)=3×10﹣2×=2×10﹣2mol/L,c(CO2)=3×10﹣2×=1×10﹣2mol/L;(5)在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乙烯,所以其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H2=CH2+4H2O.【解答】解:(1)a.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故正确;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故错误;c.化石燃料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d.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而不是石油中含乙烯、丙烯,故错误;故选:ac;(2)2CO2(g)→2CO(g)+O2(g),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则混乱度增大,即△S >0;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故答案为:>;(3)光催化制氢:①2H2O(l)═2H2(g)+O2(g)△H=+571.5kJ•mol﹣1H2与CO2耦合反应:②3H2(g)+CO2(g)═CH3OH(l)+H2O(l)△H=﹣137.8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把①×3+②×2得方程4H2O(l)+2CO2(g)→2CH3OH(l)+3O2(g)△H=571.5×3+(﹣137.8)×2=1438.9kJ•mol﹣1;根据所以发生反应需要的条件可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开发高效光催化剂;将光催化制取的氢从反应体系中有效分离,并与CO2耦合催化转化;故答案为:+1438.9;ab;(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气体的总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表中数据求出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可知,c(NH3)=3×10﹣2×=2×10﹣2mol/L,c(CO2)=3×10﹣2×=1×10﹣2mol/L,所以K=c2(NH3)×c(CO2)=(2×10﹣2mol)2×1×10﹣2=4×10﹣6,故答案为:吸热;4×10﹣6;(5)在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乙烯,所以其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H2=CH2+4H2O,故答案为:2CO2+12H++12e﹣=CH2=CH2+4H2O.【点评】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速率概念及其计算,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计算,以及判断反应的焓变、熵变,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的试题,要求考生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吸收、提取有效信息,突出了化学信息运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较大.10.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可制备金属镁和溴.流程如下:(1)操作Ⅰ的名称是萃取分液,所用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烧杯.(2)加入Ba2+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SO42﹣.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使Mg2+沉淀完全.由下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选择pH范围是11.0<PH<12.2.开始沉淀时沉淀完全时Mg2+pH=9.6 pH=11.0Ca2+pH=12.2 c(OH﹣)=1.8mol/L(3)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可以生成Mg(OH)Cl,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6H2O Mg(OH)Cl+HCl↑+5H2O↑.(4)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部分流程如图:向装有CaSO4悬浊液的沉淀池中先通氨气,再通CO2的原因(请从溶解度和平衡移动角度分析)NH3极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生成了更多的CO32﹣,CO32﹣离子交换Ca2+形成更难溶的CaCO3,使CaSO4(s)⇌Ca2+(aq)+SO42﹣(aq)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提高(NH4)2SO4的产量.【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 06(江苏卷)(解析版) 含解析

2016年高考化学冲刺卷 06(江苏卷)(解析版) 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K39 Mn 55 Fe 56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消防安全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举措合理的是()A.KNO3、KClO3与单质S、C2H5OH混搭存放在同一库房间B.金属钠、电石着火时,直接用高压水枪喷水扑灭C.燃气中添加具有明显臭味的四氢噻吩杂质,用以警示气体的泄漏D.剧毒的NaCN溶液泄漏时,直接将其冲入下水道,让其自然消解【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室安全及事故处理2.下列有关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B.溴化铵的电子式:C.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间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应该为157N,故A错误;B、溴化铵中溴离子是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故B错误;C、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结构示意图,故C错误;D、间硝基甲苯结构中存在甲基和硝基,且处于间为,结构简式:,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Ag+、Al3+、Cl-、SO42-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K+、HCO3-、S2-C.c(OH-)/c(H+)=10-12的溶液:NH4+、Cu2+、NO3-、Cl-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1的溶液:K+、Fe2+、SO42-、NO3-【答案】C考点:考查了离子共存的相关知识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炭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B.Na的金属性比Mg强,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取金属MgC.光照时乙烷和氯气能发生取代反应,工业上常用该反应生产氯乙烷D.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为氧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该反应中碳失电子而作还原剂,故A正确;B、金属Na活泼性很强,遇MgCl2溶液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MgCl2+2NaOH═Mg(OH)2↓+2NaCl,而不会生成Mg,故B错误;C、乙烷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都能发生取代反应,生产氯乙烷的产率较低,故C 错误;D、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但在双氧水的分解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而不是氧化剂,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及用途的相关知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B.石油的裂解、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的途径有关D.等质量的铜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为硝酸铜,途径a、b 消耗的硝酸一样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Fe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3,反应与量的多少无关,故A错误;B、石油的裂解将长链的分子断成断链的分子、煤的干馏发生非常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都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C、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故C错误;D、假设铜均为3mol,按途径a消耗的硝酸为6mol,按途径b消耗的硝酸为8mol,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盖斯定律的相关知识6.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②③④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B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反应等有关判断7.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高考化学零距离基础测试卷答案.docx

高考化学零距离基础测试卷答案.docx

第一部分章综合测试卷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A )一、选择题二. 选择题三、选择题五、24. ⑴第二周期第VA 族2 C 、O(2) H 2O NH 3 ⑶abd (4) < 2H 2S + O 2—2H 2O + S I25. (1)11 4 (2)A10; + H ,+H 20|(if| Al(OH)3 g H] A 卩 *+3OH _ (3)NaF 与 MgF 2 为离子晶体,SiFq 为分子晶体,故SiFq 的熔点低;Mg?十的半径比Na 十的半径小,故MgF?的 熔点比 NaF 髙(4)HC1 Na +>Mg 2+>Al 3+1. D2.C3.C4.A5.A6. A7.C8.D9.A 10.C 11.D 12.D 13.C 14.D 15.D 16.D 17.C18. AC 19. AB 20.B 21.D 22.BD四.23- ⑴氧(O) 5(2)4s?4pi (3)K Na NaOH+Al(OH)3-NaAlO 2+2H 2O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B)一、选择题1. D2.A3.D4.A5.C二、选择题三. 选择题+ H 十一S02 t +H 2O 五、24.(l)c (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原通入气体为SO?;若溶液不变 红,则原通入气体是。

3 (3)2Fe + 3Cl 2-^2FeCl 3 Fe + S —dFeS(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①H —C 三N ②CN _ + H 2OHiffi] HCN + OH -25. (1)K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四周期第I A 族(2) 5 H2SO 3 + C12 + H 2O-H 2SO4 + 2HC1(3)0=C = 0 Kj : S :]2"K +6. B7.C8.D9.A 10.C ll.A 12.A 13.A 14.C 15.B 16.C 17.A18. AD 19.BD 20.CD 21.AD 22.D四.23. (1)三I A (2)2Na 2O2 + 2H 2O —4NaOH + O 2 t (3)H^+0H"―H 20 (4)HS0r化学键和晶体结构(A)一、选择题1. B2.D3.B4.D5.D二、选择题6. C7.C &A 9.D 10.D ll.A 12.D 13.D 14.D 15.D 16.A 17.C三、选择题18. BC 19.AB 20.AC 21.AB 22.B四、23. (l)@CaCl2②CH4> H20 ③比④NaOH、(NH4)2SO4 (2)离子键和共价键NaHSO4―Na^ + H^ + SOf (3)离子键NaHSO.— Na+ + HSO; 24.(1)共价键⑵元素X的数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或元素X的数值越小,元素金属性越强)原子半径越小,X的数值越大⑶Br大于I(4)N五、25.⑴分子lsPs^p^s^p^dFs?或[Ar^dFs? N?、CbF (2)A、C、E (3)①③④平面三角形(4)MgCNi3 1226.(l)Ge 和Bi (2)Bi4(GeO4)3或2Bi2O3・ 3GeO2 (3)Bi2O3化学键和晶体结构(B)一、选择题1. C2.C3.B4.B5.C二、选择题6. C7.C8.B9.C 10.A ll.A 12.D 13.D 14.C 15.D 16.D 17.C三、 选择题18. AD 19.BD 20.C 21.C 22.AD四、23. (1)3』°、ls 22s 22p 63s 23p 63d 10 (2)B ⑶sp? (4)4 24.⑴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 华力)1 : 2 (2)N —H 小 (3)C + 2H 2SO4(浓)-^*C02 t +2SO 2 t +2H 2O(4)3d 64s 2 (5)N 4(g)—>2N 2(g)+882kJ五、HgO 目 I® A1(OH )3 @ @g] A13+ + 3OH" (4)1 : 2化学中的平衡(A)一、 选择题1. C2.D3.D4.B5.B二、 选择题6. B7.D8.B9.B 10.D ll.B 12.D13 ・ C 14.C 15.D 16.D 17.B三、 选择题四、 25. (l)2s 22p 3 Is 2s 2p(2)N>0>C (3)c 26.(1)A1 非极性 (2)H1 H](3)F T + A10I +23.⑴橙向左变浅(2)C (3)AB (4)6 (5)5 24.(l)0.08mol/(L min) (2)a、c (3) 增大压强、增加氢气或一氧化碳的量(4)C0的浓度立即增大为0.4mol/L,然后逐渐减小至达到新平衡时浓度大于0.2mol/L五、25.(1)AD (2)右A 26.(l)1200°C下Mg 为气态,CazSiOq 是液态(2)吸热不变(3) b (4)0.025mol/(L-h)六、27.(l)Ki越大酸性越强(2)BD(3)c(HC00")>c(Na+)>c(H^)>c(0H )28 • (1 )H2SeO3+2SO2+H2O-Se I +2H2SO4(2)C(3)8Hl+2H6TeO6H+=TeO2 + Te+4I2+10H2O七、29. (l)NaC10(或C1CT)氯离子(C「)、氯酸根离子(CI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