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区产城融合的特征机理及优化策略

合集下载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难点及建议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难点及建议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难点及建议【摘要】产城融合发展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从产城融合发展的定义和背景入手,探讨了其逻辑起点和难点,并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和鼓励跨界合作的建议。

加强政府引导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而鼓励跨界合作则可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智慧化发展。

产城融合发展的前景看好,未来将呈现出更多的合作模式和创新发展路径,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整体来看,产城融合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城融合发展、重要性、研究背景、定义、逻辑起点、难点、政府引导、跨界合作、前景、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产城融合发展是指将产业和城市两者紧密结合,通过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的进步,实现产业与城市之间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有效促进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优利用和产业的高效发展。

产城融合发展还能够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促进城市与乡村的有机结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产城融合发展对于建设繁荣、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研究背景产城融合发展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情况。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市的功能定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产业和城市的发展逐渐融为一体,产城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一些先进城市如上海、深圳、杭州等已经开始探索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城市建设中如何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城市建设中如何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城市建设中如何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在当今社会,城市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产城融合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还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在城市建设中,究竟该如何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呢?首先,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也是推动产城融合的基础。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要以长远的眼光,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规划方案。

比如,对于一些传统的工业城市,在规划时要注重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要合理布局产业园区,使其与城市的生活区、商业区相互衔接,避免出现“产业孤岛”的现象。

对于新兴的城市或者城市新区,要在规划之初就明确产业定位,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其次,加强产业与城市功能的协同。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城市功能则是产业发展的保障。

在推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产业与城市功能的相互匹配和协同发展。

一方面,要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比如,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能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稳定的能源供应和高效的通信设施,能够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

另一方面,要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

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为产业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

比如,建设高质量的学校和医院,能够解决产业人才的后顾之忧;丰富的文化和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再者,注重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进步的核心动力,而人才则是创新的关键。

在城市建设中,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搭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产城融合规划实施方案

产城融合规划实施方案

产城融合规划实施方案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产城融合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将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良性互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产城融合规划实施方案是指为了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制定的具体实施措施和路径。

下面将从产城融合规划的背景、目标、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产城融合规划的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主要以城市建设为主,忽视了产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而产城融合规划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产城融合规划将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使得城市发展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二、产城融合规划的目标。

产城融合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促进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产城融合规划的实施路径。

产城融合规划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政府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产业向城市集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产业布局,促进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3.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加强城市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5.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6.加强产城融合规划的宣传和推广,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产城融合发展。

四、产城融合规划的保障措施。

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分析报告1. 概述产城融合是指将产业和城市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本报告将对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产城融合的定义和特点产城融合是以城市为平台,将产业与城市有机结合,形成产业基地、商务中心和创新聚集区等一体化空间。

它通过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式,实现了产业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产城融合具有以下特点:- 产业与城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有机结合;- 强调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注重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韧性。

3. 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3.1 产城融合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产城融合已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城市通过产城融合的方式,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中国也在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许多城市通过打造产业新城和科技园区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3.2 产城融合的挑战和问题产城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不平衡,一些城市在产城融合方面存在差距,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其次,产城融合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难题。

此外,一些地方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过于注重速度和规模,忽视了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考虑。

3.3 产城融合的成功案例产城融合发展已在许多地方取得了成功。

例如,深圳通过产城融合,由一个渔村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城市。

浙江杭州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产业,实现了经济转型和城市功能提升。

北京通过打造中关村科技园和大兴机场经济区,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4. 产城融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产城融合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它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向高端产业链延伸。

其次,产城融合能够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流入,促进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产城融合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着一些优势和挑战,主要问题包括城市规划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等。

为了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优化发展路径等对策。

未来,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产城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城市更新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通过以上对策和措施,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将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产城融合,我国,发展现状,优势,挑战,问题,对策,路径,政策,前景,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产城融合发展的意义产城融合是指生产要素和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城融合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产城融合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城市空间的均衡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产城融合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产城融合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产城融合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

产城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途径。

1.2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地纷纷提出了相应政策和规划,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产城融合的发展不够均衡,一些地区产城融合水平较低,相关政策实施不到位。

产城融合中存在着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城市规划缺乏针对性使得产业发展受限。

我国产城融合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城市规划滞后等问题,影响了产城融合的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了产城融合的发展不够多元化,城市规划滞后导致了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脱节。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产城融合是指生产和城市两个要素的融合发展,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和城市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当前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1. 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单一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产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过度依赖传统产业,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

这导致了城市经济发展不够健康和可持续,也限制了产城融合的深度发展。

(2)城市规划不合理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产业与城市布局规划往往无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导致产业区与城市区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也不利于产城融合的发展。

(3)环境污染问题一些传统产业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而这些产业往往与城市过于接近,导致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也增加了城市的环境治理成本。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我国产城融合发展也有着其亮点和优势。

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相继兴起,这为产城融合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一些城市也在产城融合方面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二、对策建议1. 优化产城融合的产业结构要想推动产城融合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

要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传统产业进行升级转型,形成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动力。

也要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破传统观念,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2. 合理规划城市产业布局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产业的布局,并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来进行合理规划。

要促进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和竞争力。

也要加强城市与乡村的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 积极发展绿色产业要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绿色化,就要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鼓励和支持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降低环境的污染和压力。

也要加大对环境治理和治理成本的投入,保障城市的环境质量。

城市老区改造特点重难点分析

城市老区改造特点重难点分析

城市老区改造特点重难点分析引言城市老区改造是指对城市中建成区域内的老旧建筑、老旧设施以及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

这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改善老区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特点分析城市老区改造具有以下特点:1. 历史文化保护与融合城市老区通常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需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融合。

这既是对城市历史记忆的尊重,也能为城市增添文化魅力。

2. 基础设施更新和优化城市老区的基础设施通常距离建造时间较长,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

改造过程中,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和优化,以满足居民的现代化生活需求。

3. 功能空间重新规划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原有老区的功能空间往往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需要重新规划功能空间,使老区兼具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化功能。

4. 社会公平与居民安置城市老区改造涉及到大量居民的生活迁移和安置问题。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公平,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提供合适的居住安置条件。

难点分析城市老区改造面临以下难点:1. 资金支持和投入城市老区改造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包括房屋更新、基础设施改造、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投入。

这是一个重要难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2. 利益平衡与协调城市老区改造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居民、开发商、政府部门等。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利益平衡与协调,确保各方利益能够得到合理保障。

3. 技术与知识支持城市老区改造需要各种技术和知识支持,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缺乏相关技术和知识支持是一个难点。

4. 社会管理与参与城市老区改造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管理。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结论城市老区改造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政府、专家、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充分分析特点和难点,可以为城市老区改造提供指导和启示,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研究与分析

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研究与分析

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研究与分析产城融合是指将城市和产业相融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和共赢。

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路线的主流模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发展方向深度融合产城融合模式下,城市发展的方向不再被单纯的经济增长所主宰,也不仅仅是针对单一的城市问题进行解决。

相反,它辐射了许多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使城市的发展方向重心向更宽广的领域延伸。

2.城市生态绿色环保产城融合模式下,以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为标志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城市生态绿色和环保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发展主题。

例如,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充分借鉴自然生态,控制城市生态开发规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尽量采用绿色、花园式的技术建设,减少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行为。

3.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广阔的市场需求把城市与周边地区融为一体,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经济开放合作的新机遇。

城市以产业链、供应链和人才链等为纽带,与周边城市共建新经济增长带和特色产业基地,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4.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随着城市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精密化,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极力支持。

产城融合模式下,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建设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新方向。

这样可以增强区域一体化的力量,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

5.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的提升产城融合模式下,城市空间布局和规划更加合理、科学,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得到了重视和提升。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对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政府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来满足民众的需求和要求。

通过产城融合,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实现了城市文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总之,产城融合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城市文明、增强城市品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产城融合是指城市发展中产业与城市空间的紧密融合和互动发展。

近年来,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1.产城融合成就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城市空间结构得到优化。

各地政府在规划中注重产城融合,打破了传统城市规划的隔离模式,实施了工业园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有效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政府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诸多特色产业聚集区。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产城融合使得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包括工业、商业、居住、文化等多个功能相互融合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整体发展。

尽管我国产城融合取得明显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土地资源浪费。

产城融合带来了土地资源的重复利用和低效利用,导致土地浪费和城市空间错综复杂。

其次是环境污染。

产业与城市紧密融合,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工业园区周边环境恶化,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再者是交通压力加大。

随着产城融合的发展,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成为城市人民的一大困扰。

最后是产城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的产城融合的发展并不平衡,产业和城市发展不协调,导致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1.加强规划引导要加强对产城融合的规划引导,明确城市和产业发展的方向。

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产城融合规划,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功能完善,形成优质的产城融合发展。

2.加强土地资源整合利用要加强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城市空间错综复杂的问题。

政府要建立统一的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机制,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产城融合的绿色发展。

3.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产城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产城融合是指工业、商业、居住等功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城市系统。

产城融合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规划不协调等。

本文将从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对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现状分析1. 城市功能分区不清在我国的一些城市中,工业、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域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导致城市功能分区不清晰,产城融合发展受到限制。

一些工业区域与居住区域相邻,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商业区域和居住区域之间的距离过远,影响了市民的生活便利性。

2.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的一些城市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部分地区过度依赖于传统产业,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导致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一些地区的产业布局过于集中,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3. 城市规划不协调在一些城市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规划协调不力,导致城市规划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

某些城市的交通规划与居住区、商业区的规划不相适应,导致了交通不便利的问题;某些城市的产业规划和环境规划不相协调,导致了环境保护难度加大。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城市功能分区针对城市功能分区不清的问题,应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城市的功能分区。

工业区和居住区的分界应明确,商业区的规划应与居住区的规划相协调,以便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2. 优化产业结构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3. 加强城市规划协调针对城市规划不协调的问题,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实现城市规划的一体化。

各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协同推进城市规划,力求实现城市规划各方面的协调一致。

产城融合方案

产城融合方案

产城融合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案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产城融合是一种综合性的规划理念,旨在实现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本文将探讨产城融合的概念和意义,并提出一种具体的产城融合方案。

产城融合的概念和意义产城融合,即产业与城市的无缝融合,是指通过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融入产业要素,实现城市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共生发展。

产城融合的目标是打破传统城市规划中产业区和城市区域的划分,为城市和产业提供更加持续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产城融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产城融合可以更好地利用城市和产业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提升城市竞争力:将优势产业与城市紧密结合,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3.优化生态环境:产城融合可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产业与生态的良性共生。

4.创造舒适居住环境:通过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居住要素,可以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产城融合有助于形成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方案:以智能制造产业为例以智能制造产业为例,可以具体展示一种产城融合方案。

1.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根据城市的资源和条件,确定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和优势领域。

2.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包括工业园区、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机构等,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3.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培养和吸引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人才。

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人才并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4.产业与城市区域的融合:将智能制造产业布局在城市区域,并与城市的功能区进行良好的融合。

例如,将智能制造企业紧邻居民区,通过产业升级和环境改善,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居住环境。

5.产业链整合和创新:鼓励智能制造产业链的整合和创新,促进资源共享和合作。

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

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

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产城融合是指将产业与城市有机结合,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产城融合专项规划是为了实施产城融合战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是一份大致1200字的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示例。

一、产城融合背景产城融合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市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在产城融合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本市的发展潜力,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制定并实施产城融合专项规划。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通过产城融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二)原则:1. 产城融合的核心是以产业发展为牵引,推动城市的协调发展。

2. 产城融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推动产城融合的长期发展。

4. 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方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产城融合发展环境。

三、重点任务(一)推动产业升级:鼓励和引导本市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用地和城市用地,推动产业与城市的空间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撑,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四)培育优秀企业:通过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引进和孵化高成长性企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五)加强政府服务:加强政府服务的能力建设,提供优质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为产城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四、实施措施(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并完善产城融合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调配和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

产城融合就是指产业与城市融为一体,产业基地与城市空间紧密相连,形成优质的生产生活空间。

产城融合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我国,产城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产城融合发展现状目前,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产业基地布局不合理,存在“高架化”和“沉降化”现象,即一些产业基地过度密集,形成高架现象,而一些地区产业基地发展滞后,形成沉降现象。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导致了城市空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城市生活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

产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不足,导致了产业与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不够,无法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对策一:完善城市规划,促进产业城市融合为了解决我国产城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首先需要完善城市规划,促进产业与城市的融合。

一方面,要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基地,避免“高架化”和“沉降化”现象的出现。

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促进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实现城市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要强化产城规划的整体性,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城市空间利用、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因素,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推动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

对策二: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城市产业发展水平产城融合发展需要产业基地和城市空间的良性互动,因此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城市产业发展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产业、绿色产业转变。

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促进城市产业的升级。

还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城市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我国产业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产城融合发展也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产城融合发展是指产业与城市空间的融合,通过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来实现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有机整合。

目前我国的产城融合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发展不平衡、城市规划不合理等。

需要我们深入认识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产城融合发展现状1. 产业结构不平衡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东部发达、中部欠发达、西部落后的不平衡现象。

东部地区以制造业为主,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西部地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三大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明显,产业协同性差,使得产业间的协同发展难度增加。

2. 城市规划不合理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城市工业园区布局不合理、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分散等问题。

这些不合理的规划使得城市内部产业发展受到限制,也增加了城市运输成本和资源浪费。

3. 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许多工业化城市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直接排放,污染了城市周边的环境,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推进产业转移和升级针对产业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可以采取产业转移和升级的对策。

对于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可以适当引导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减少地区之间的产业差距;可以加大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2. 优化城市规划布局针对城市规划不合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

应该合理规划城市产业集聚区,提高城市产业的集中度和密度,减少城市产业分散发展的现象。

可以通过城市更新和改造,促进城市各类产业的协同发展。

3. 加强环境保护在产城融合发展中,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在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中加强环保意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

其中之一便是市区和周边地区的分离,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能源浪费等问题。

为此,产城融合发展就应运而生,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介绍我国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政策层面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正式发布。

该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包括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等。

2.实践层面产城融合发展在我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实践。

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正致力于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通过产城深度融合,吸引了众多创新企业,成为了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此外,广东佛山南海区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借助高速发展的IT、通信技术,促进了城市和产业的融合发展。

3.存在的问题尽管产城融合发展在我国普遍获得了政策和实践的支持,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产业布局不合理,产城融合程度低。

(2)产城融合发展缺乏科学规划,未来发展不可持续。

(3)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各部门间合作不够紧密。

(4)城市功能不完善,影响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1.通过科学规划,提高产城融合质量政府应该加强规划和咨询工作,提高规划质量和考虑城市产业融合的因素。

同时,应该尽可能地建立和完善城市产业空间规划,促进城市与产业融合的深入发展。

2.加强政策协调,提高合作水平政府部门之间应积极合作,建立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制,通过产业的相互合作、互补和创新,建立产城融合的共同利益。

3.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提高城市吸引力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道路和快速通道、高效的公共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设施,才能吸引产业进入城市,从而更好地发挥城市产业的经济优势。

4.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促进跨界发展城市和周边地区应该加强政策协同和产业合作,通过跨界融合,提高地区的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力。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城融合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在空间格局、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的含义、作用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产城融合的含义和特点1. 含义产城融合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将产业与城市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城市空间、产业布局的优化,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它强调将产业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方式,使城市生产要素、生活要素和生态要素有机整合和彼此促进。

2. 特点产城融合的最大特点是产业与城市的有机结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整合: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相互契合,实现产城空间的有机整合,使得城市与产业空间互相依存。

(2)功能融合:产业功能的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完善相互配合,形成了城市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结构升级:产城融合能够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使得城市的产业发展更加可持续和具有竞争力。

产城融合对于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尤为突出:1.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产城融合通过将产业优势与城市资源优势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通过不断提升产城融合度,可以增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提高城市经济的活力。

2.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通过产城融合,可以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完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将会得到提高。

3. 促进城市产业升级产城融合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升级了城市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高了城市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通过产城融合,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空间和产业空间的高效融合。

5. 增进城市社会和谐产城融合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就业创业,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研究与分析

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研究与分析

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研究与分析一、产城融合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规划和建设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传统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城市规划过度理论化,城市建设中产业和城市规划的脱节等。

而产城融合模式的提出,正是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产城融合的背景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深度融合。

通过将产业发展纳入到城市规划中,实现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产业与城市的紧密结合产城融合的特点之一在于产业与城市的紧密结合。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业常常被忽视,城市规划没有考虑到产业的需求和发展。

而产城融合模式突破了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藩篱,将产业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产业的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使产业与城市共同发展。

2. 以人为本的理念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必须以人为本。

产城融合模式将人口、产业和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

在产城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3. 倡导绿色发展产城融合模式强调绿色发展理念,提倡绿色产业和绿色城市建设。

在产城融合的发展中,要积极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绿色化建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4. 促进城市创新发展产城融合模式促进了城市的创新发展。

通过将产业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可以促进产业创新和城市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力度,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1. 深圳产城融合深圳作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先行者,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色在深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深圳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产业优势,推动了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深圳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产业的发展需求,推动了城市规划和产业的有机结合。

通过产城融合模式,深圳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难点及建议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难点及建议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难点及建议产城融合发展是指以产业为引领,以城市为载体,通过产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互动,为城市注入活力,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难点及建议,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逻辑起点: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城市化和产业化的互动关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与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在于深化产业与城市的融合,推动城市经济的升级和发展。

难点:1.资源配置不均衡: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资源的配置不均衡是一个重要的难点。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的资源供给造成了巨大压力;产业发展中,资源的集中利用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城资源的有序配置和合理利用,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难点之一。

2.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不匹配: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的不匹配也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难点。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的不协调,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差距和资源浪费。

产城融合发展如何实现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的有机结合,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

3.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链条不完整也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难点之一。

当前我国的城市产业链条相对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高效的产业协同机制。

如何加强城市产业链条的建设,提高城市产业链条的质量和效益,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难点。

建议:1.优化资源配置:为了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难题,可以通过推进资源节约型和循环型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城市人口结构,推动人口、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城市资源的均衡发展。

3.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为了解决产业链条不完整的难题,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优化产业链条布局,搭建产业集聚发展平台,鼓励企业间的合作和互联互通,培育产业链条健全的产业集群。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产城融合是指城市发展中产业与城市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在过去的发展中,城市往往是产业的聚集地,而产业则是城市经济的支撑。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产城融合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一、产城融合的概念和特点产城融合是指将产业和城市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和发展,使产业与城市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产城融合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与城市紧密结合,实现互动发展。

2. 产业在城市中形成集聚效应,提升城市的经济核心竞争力。

3. 城市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配套设施,吸引人才和企业落户。

4. 通过创新和协同,实现产业和城市的优化集约发展。

二、产城融合的实践案例1. 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通过创新金融、贸易、产业等方面的规则与制度,打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壁垒,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该区落户,形成了金融、贸易等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2. 纽约创意产业园:纽约将原先废弃的工业区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吸引了大量的创意企业和年轻人才,为该区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城市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繁荣。

3. 深圳创新产业园:深圳在发展创新产业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创客空间等配套设施,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者,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产城融合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产城融合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同时,产城融合还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挑战:产城融合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和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需要解决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协调问题,避免产业过度聚集和城市空间过度扩张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解决产城融合的规划和管理问题,提高城市的整体规划能力和治理水平。

四、产城融合的启示和建议1. 建立创新的产业政策和机制,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更好的扶持和支持。

2. 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避免产业过度集中和城市空间扩张过度。

产城融合 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 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产城融合是指城市和产业之间的融合,通过将产业与城市的发展有机结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讨产城融合的现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产城融合的现状产城融合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基地搬迁到城市周边,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也越来越注重产业支撑,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等手段,推动产业发展。

二、产城融合的优势1. 促进经济发展:产城融合可以提高城市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链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2. 优化城市布局:通过产城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空间的优化利用,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3. 促进城市更新:将传统产业与城市更新结合,可以带动城市的更新与升级,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4. 促进社会公平:通过产城融合,可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减少城乡差距。

三、产城融合的挑战1. 城市规划和产业需求不匹配: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导致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

2. 产城融合的机制不完善:当前对于产城融合的政策和机制还不完善,缺乏统筹规划和协同发展。

3. 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有限:产城融合会增加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压力,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力度。

四、建议1. 完善政策和机制:加大对产城融合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和平台,促进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合作。

2. 加强产城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以满足城市和产业的需求,实现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

3. 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力度:在产城融合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通过智能技术、绿色设计等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建立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产业和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加强产业培训和技术创新,实现产城融合的良性循环。

总之,产城融合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将产业和城市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体系,并将城市的各类资源要素有机 地整合起来,使其形成相互关联、协调 发展的整体,并按照层次结构逐级提升, 推动城市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形态由 低级向高级演化,从而提升竞争力 [6]。 而城市功能正是城市价值环节的外显, 在旧城更新中,功能的调整是对城市价 值链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带动的城市 价值最大化和形态高级化过程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产业业态、产业布局和产业 结构的变化。
合度高的新兴产业相继涌现,与城市空 间融合并接受更多的城市功能服务,同 时在两者的互动下带动城市竞争力升级。 在后工业化时期,为增强竞争力,城市发 展在注重城市功能提升的同时面临结构性 调整,表现为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主导。 在这一阶段,城市功能的结构性重组需要 高附加值的产业提供新动力,同时这些融 合度高的产业也需要接纳优质的城市功能 服务。产城关系在由“产”适应“城”、 再到相互需要的演进过程中,产业业态 和空间形态开始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类 型,城市综合体、创意和电商产业园等 产业与城市功能及空间双重融合的“2.5” 产业产城融合体开始出现,并逐步凭其 多样、差异化的特点占据有利区位。这 些产城融合体与商业街和各级商务中心 一起组成的产业布局,打破了以往单中 心的空间结构,使之朝多中心、网络化 的方向发展。
设计研发、现代传媒和电子商 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其他
务等
公共服务
工业遗址地、楼宇和产业园 工业遗址地、楼宇和产业园
金融、法律和会计等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 物流仓储邮政 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
交通、人才智力、信息交流 和其他公共服务 交和综合体 园区 城市绿地公园、建筑物和工业 遗址等
随着服务业不断发展,其占产业结 构的比例越来越高。然而,在传统服务 业中生活性服务业占据大部分,现代生 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却不大。由于需要 城市提供更多的非正式信息交流服务和 可达性交通功能,生产性服务业在旧区 中心不断集聚并与城市功能融合。此外, 为扩大辐射范围和提高服务能级,零售 商业也在中心集聚,以便更好地获得城 市中心的功能服务。生活性服务业和生 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形式表现为商业 街及楼宇在空间上的相互交织,而物流 业则因需要依托城市的对外交通服务而 往往在旧区边缘呈园区分布。至此,不 同服务业门类按照不同的城市功能服务 需求也开始进入到为适应城市而调整自 身布局的时期。
可见,旧区产城融合机理是源于两 种价值链在共同创造和促进价值增值, 以及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对彼此价值环 节交叉影响下的双向协调、互动与反馈 ( 图 1)。在此机理的作用下,首先进行的 是城市产业化,即在产业脱离城市主导 期间,城市功能单方面依赖产业发展。 其次进行的是产业城市化,即在产业适 应城市调整期间,伴随城市功能的提升, 产业为与城市功能融合而引起空间分布 和业态特征的改变与进阶。最后是在产 业融合城市互动期间,两者交织影响, 进而达到产城融合。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价值链理论认 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管理、设计、生产、 销售和辅助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 的集合体,所有这些基本和辅助活动都 可以用一个价值链表示,企业的任务是 创造价值以提升竞争力 [7]。而随着旧城 更新中产业分化、融合和信息化重构趋 势的加速,产业越加倾向成为产业价值 链的某一环节或多个环节的结合,这些 都需要城市价值链中价值环节的外在功 能服务。
0 引言
近年来,多地出现“鬼城”现象,唱起了“空城 计”,关于“鬼城”蔓延危机的报道也见诸于多家媒 体,其现实根源多为产城关系的失衡。从这一角度看, 治愈“鬼城”的关键是产城融合。其实在产城融合中, 产城关系是个动态的过程和概念范畴,而产城融合只 是产城关系演化的最优状态和最终延续。进入“十二五” 以来,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从产城融合的视角看 待产城关系的重要性已为规划师所极力赞同,其相关 研究也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从相关研究中可知,产城 融合的定义尚未有定论,已有研究关注的多是产城关 系演变的最终点而非过程,并集中在对产城融合内涵 的探讨上,如《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1] 和《产 城融合的多维解析》[2],或聚焦于“新区”( 开发区、 新城和大学城等 ) 建设,并将产城融合作为规划理念、 目标或策略融入规划中,如《产城融合的新理念》[3]、《由 “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 —深圳市产业布局规
地要么被其他产业替代而发生性质置换, 即退二进“X”(X 指第三产业或居住 ), 要么闲置成为棕地以待再开发。而通过 对非都市工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亦可将 其转为都市工业。与此同时,都市工业 按照所需城市功能寻找合适的空间区 位,由于与城市功能相融,其可分布在 旧区内部。伴随持续的退二进“X”及 退城进园进程,工业和城市的关系进入 了调整期。
[ 作者简介 ] 何智锋,浙江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城乡规划系硕士研究生。 华 晨,浙江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84
1 旧区产城融合的产城关系演化特征
从产城融合视角审视旧城更新中旧 区产城关系的演变,首先,需要从产城 关系的角度界定产业特征,根据产业与 城市功能融合度的高低对其进行分类。 其中,融合度是指在产业价值链中的研 发、管理、设计和生产等各环节需要城 市提供功能服务的程度,其需要服务越 多及程度越高,说明融合度越高,而这 些功能服务又包括交通、信息交流、人 才智力、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其他公 共服务等 ( 表 1)。其次,需要将产业更 新演替和城市功能调整两条线索相关联, 以产业与城市功能和空间的交互影响为 切入点,将产城关系演化过程划分为三 个阶段,并分别描述其特征。
城市旧区产城融合的特征机理及优化策略
□ 何智锋,华 晨
[ 摘 要 ] 从新区的“鬼城”危机到旧区的城市更新,产城关系均以不同形式存在,其特征机理虽然不同,但都会历经从失衡到 融合的演进过程。研究以杭州拱墅区为例,从产城融合过程的视角探究旧城更新中产城关系演化的三个阶段特征,从而得出产 城关系演化的“双链交互驱动”机理,并就旧区与新区产城融合的差异提出旧区产城融合优化策略。 [ 关键词 ] 产城关系;产城融合;旧城更新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5)01-0084-06 [ 中图分类号 ]TU984.11+9 [ 文献标识码 ]B
于工业的粗放式蔓延生长,其扩张动力 又源于工业牵引,这使得人们不顾与其 他功能用地的协调而优先布置工业用地, 或形成块状工业园区,或随意分散分布 导致用地破碎。此外,这些工业用地大量 占用其他用地空间并与之混杂,使服务业 用地稀缺的同时,其空间配置又极不合理, 业态孕育也不健全。因此,这一时期不论 从空间上还是功能上,产业尤其是工业主 导并左右了城市的发展,以致于城市配套 功能缺失,产城关系严重失衡。
机理:双链交互驱动
旧区产城关系演化三个阶段的特征 是对隐藏在产城融合背后的内在机理的 反映,而产城融合的过程是产业价值链 和城市价值链协同升级及互动作用的结 果。国内学者关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价 值链理论认为,提升城市价值是城市发 展的基本战略,城市价值最大化是城市 追求的最终目标,通过将城市的资源配 置机制和价值创造过程描述成一个价值
1.2 产业适应城市调整期特征 受城市功能升级的影响,工业基于
产城融合度的高低开始分化,其中,融 合度低的非都市工业从城市空间内退出, 而融合度高的都市工业则与服务业按各 自对城市功能服务的需要分布在不同区 位。在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发展不再依 赖量的放大,转而注重本质功能的提升, 于是旧城更新速度加快,产业开始为适 应城市发展而进行调整。例如,在原工 业中分化出融合度低的非都市工业和融 合度高的都市工业。前者被城市功能排 斥,在规模经济和地租规律导向下,大 部分从原工业用地中剥离,从旧区迁出, 并在边缘工业园集聚。之后,原工业用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Characters And Improvement In Old City Renovation/He Zhifeng, Hua Chen
[Abstract] Industry-city relation can be imbalanced or integrated as shown in “ghost city” and old district renovation cases. Taking Hangzhou Gongshu district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s of three phases of industry-city relation, concludes “double linkage and interaction” principle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and puts forward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improve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 Industry-city relation,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Old district renovation

非都市产业 ( 从 传统工业、制造业生产 钢铁、汽车和通用设备制造等 交通和其他公共服务
布局范围上看 环节等非都市工业
位于城市边缘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或郊区 )
旧城边缘工业园或外围工业园 城郊、乡村
2015 年第 1 期 第 31 卷 85
1.3 产业融合城市互动期特征 受城市功能结构性调整的影响,融
此时,工业的分布进入相对稳定期, 都市工业逐渐落实到与城市功能融合的区 位,大部分非都市工业在外迁完毕的同时 也逐步升级,剩余的非都市工业受路径依 赖被锁定在原地,并延续原工业发展的惯 性,以待下一次迁移。至此,产业中的各 门类基本实现了与城市功能在不同程度上 的融合,使得产城关系进入互动期。
2 旧区产城融合的产城关系演化
划的思路与方法》[4] 和《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与实施路径》[5] 等。
基于此,本文将研究视线转至产城关系的演变上, 并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旧城更新中,这样更能激发多维 思考、拓展研究边界和触及问题核心。如果不从产城 关系过程出发研究如何达到产城融合,以及不弄清产 城关系演化的自身逻辑、影响要素和作用机制,那么产 城融合的规划实践只会是盲目的。再者,当前我国的城 乡规划逐渐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旧城更新作为存 量规划的一种,其动力亦可解释为产城关系的失调。可 是,在强调新区规划要保证产城关系协调的同时,旧城 更新中的产城关系似乎被忽略了,这反映在未能从产业 转型的高度及产业整体的广度出发,考虑产业与旧城更 新中城市的关系。现已知解决新区“鬼城”病理的药方 是产城融合,那么其对于旧城更新中旧区产城关系优化 是否具有同样的疗效呢?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产城 融合的概念虽最早缘起于新区规划建设,但同样也适用 于旧区,不同的只是两者在产城关系演化中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