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1 岳麓版必修1
合集下载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5《辛亥革命》课件(共48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5《辛亥革命》课件(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cfc5a81711cc7930b716af.png)
改号中华民国
(4)影响: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 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春风送暖入金陵——中华民国成立
“国父”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专题三 第二课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 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 斗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 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 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背景篇)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读诗观图,感悟一个世纪前的中国。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6、思想宣传: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湖北发展革命力量
7、起义时机: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革命时机渐趋成熟
(辛亥革命过程篇—武昌首义)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1.武昌首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 1、抓住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2、共进会、文学社的长期工作
3、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武装起义 对形势的推动 4、人民群众的配合 5、湖北新军革命首创精神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1.武昌首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4、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4)影响: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 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春风送暖入金陵——中华民国成立
“国父”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专题三 第二课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 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 斗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 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 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背景篇)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读诗观图,感悟一个世纪前的中国。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6、思想宣传: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湖北发展革命力量
7、起义时机: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革命时机渐趋成熟
(辛亥革命过程篇—武昌首义)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1.武昌首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 1、抓住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2、共进会、文学社的长期工作
3、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武装起义 对形势的推动 4、人民群众的配合 5、湖北新军革命首创精神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1.武昌首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4、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aeffaf7375a417876f8f1f.png)
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传播,为革命提 供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 背 景
1.社会根源
(1)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必
民族危机严重
然
(2)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性
2.经济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三时权大分总立统
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 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责任内阁
3、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
走向共和
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从1894年兴中会的成 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由资产 阶级领导的,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运 动的全过程。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发生在1911年的武昌 首义。
辛亥革命
曙光再现
以下两段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出现了什么问题?
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前提
民族主义
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推翻清政府统治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
核心
民权主义
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
保障
民生主义
中国人民要求发展经济
解决土地问题 (社会革命)
是性辛三亥质民革:主命是义当的的指时导最性思进质步想、;,作推最用动完:整了资的产资阶产阶级革级命革运命纲动的领发。展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传播,为革命提 供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 背 景
1.社会根源
(1)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必
民族危机严重
然
(2)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性
2.经济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三时权大分总立统
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 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责任内阁
3、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
走向共和
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从1894年兴中会的成 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由资产 阶级领导的,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运 动的全过程。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发生在1911年的武昌 首义。
辛亥革命
曙光再现
以下两段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出现了什么问题?
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前提
民族主义
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推翻清政府统治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
核心
民权主义
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
保障
民生主义
中国人民要求发展经济
解决土地问题 (社会革命)
是性辛三亥质民革:主命是义当的的指时导最性思进质步想、;,作推最用动完:整了资的产资阶产阶级革级命革运命纲动的领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15 辛亥革命(岳麓版必修1)
![高一历史课件15 辛亥革命(岳麓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0e161f4e009581b6bd9ebc1.png)
2.武昌首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经过: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 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湖北军政府 ,推举黎元洪为 (3)结果:成立了___________ 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 的统治土崩瓦解。
1.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精讲: (1)同盟会的成立,有了公认领袖 孙中山。 (2)有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革命活动不再分散。 (3)有了统一的革命纲领、奋斗目标和指导 思想——三民主义。
4.结果: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 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任务,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5.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成为现代 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铲除了中国封 建势力最顽固的堡垒,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 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2.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颁布的《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否定了立宪派的君主立宪制度 D.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内容及意义的理解。四个选项都是其意 义,但“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规 定,其实质在于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 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所述内容。 答案: A
2.三民主义的内涵及其各自的地位分别是什 么? 精讲:
1.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果。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爆发原因的表述,正确 的是( ) ①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②清政府已日益成为 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 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 想的传播 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和团体的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58ad1eb4daa58da0114aa8.png)
★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风俗的近代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人之殇——袁氏窃国
南北议和: 1911年12月初,南北双方达 成停战协议,袁世凯手握 重兵,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 要挟革命军。 在内外 胁迫下,革命势力作出让步, 孙中山发表声明,表示 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 共和,即举袁世凯当大总统。 袁世凯和北洋将领在就任宣誓仪式上
天下为公
同 志 仍 需 努 力
辛亥革命
振努 兴力 中向 华学 ,, 置尉 之为 己国 身用 。,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第16课
辛亥革命
辛 亥 革 命
★ 国之险象 ★ 国人理想 ★ 国之新象
★ 国人之殇
★国之险象——民族危难
1.右图作于1898年, 期中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肠代表 德国,太阳代表日本, 鹰代表美国,蛙代表 法国,分析此画出现 的背景,此画反映了 什么历史问题? 2.1901年清政府签订 《辛丑条约》条约 规定……
载沣 溥仪 溥杰
★国之新象——政治革新
•★国之新象——政治革新
解读约法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第二章 人民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2.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 平等自由 第三章 参议院 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的国家临时大法。具有反封建反专制的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进步意义。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三权分立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 命令时须副署之。 责任内阁制 第六章 法院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25393ae2852458fb760b569c.png)
——取自一位支持清廷立宪的知识分子的看法
(1907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
• 《钦定宪法大纲》“君上大权”14条: •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受尊戴”;“君上
绑满绷带的中国人
提线木偶
• “中国自咸同以来,经粤匪扰乱,内虚外 感,纷至迭来,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当时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曾国藩), 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 效。至甲午,症大变,有儒医南皮张姓者 (张之洞),另拟方曰“新政”补元汤,性 燥烈,服之恐中变,因就原方略删减,名 曰“宪政”和平调胃汤。自服此剂后,非 特未见转机,而病乃益加剧焉,势至今日, 恐非别拟良方不可。”
•
——辜鸿铭
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 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
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
• 2.预备立宪 •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
国宪政。 •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 1907年,清政府下令成立资政院。 •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
萍浏醴 起义
浙皖起 义
镇南关 起义
广州黄
花岗起 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不容忘却的面孔……
秋瑾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徐锡麟
黄兴
林觉民
方声洞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孙中山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1907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
• 《钦定宪法大纲》“君上大权”14条: •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受尊戴”;“君上
绑满绷带的中国人
提线木偶
• “中国自咸同以来,经粤匪扰乱,内虚外 感,纷至迭来,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当时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曾国藩), 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 效。至甲午,症大变,有儒医南皮张姓者 (张之洞),另拟方曰“新政”补元汤,性 燥烈,服之恐中变,因就原方略删减,名 曰“宪政”和平调胃汤。自服此剂后,非 特未见转机,而病乃益加剧焉,势至今日, 恐非别拟良方不可。”
•
——辜鸿铭
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 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
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
• 2.预备立宪 •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
国宪政。 •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 1907年,清政府下令成立资政院。 •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
萍浏醴 起义
浙皖起 义
镇南关 起义
广州黄
花岗起 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不容忘却的面孔……
秋瑾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徐锡麟
黄兴
林觉民
方声洞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共37页)
——孙中山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共29张PPT13份打包)[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共29张PPT13份打包)[优秀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64db97c281e53a5802ffc5.png)
教育:
废王科朝举的,掘兴墓学人堂
清末“新政”对社会的影响?
军事:
王朝编的练“新叛军兵”
经济: 与资奖产励阶实级业利,益发冲展突近越代来工越业大
晚清危局:实1.“质新《政:钦”专的定救宪制赎法、大集纲权》之实
立宪派 汉族官僚
结合课本6希1页望知绝识矣框!请思考:这场以预 备立宪为核心的改革实质是什么?
4.倡导自由平等,国民身份从臣民 走向公民
社会新局:2.辛亥革命看宪政
《万国公法》
丁韪[wěi]良 1864年翻译
“引进万国公法,也就是西方的近代 法律体系…中国与世界交往…已经突破 了“中体西用”了。” ——马勇
社会新局:2.辛亥革命看宪政
“标志着帝制的重大调整,中国向立宪 政体迈出了关键性一步。”——马勇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一卷
目的:防止民族分裂,促进国家统一。
进步:与梁启超“中华民族”思想和中国共 产党的 “两个一百年”远景目标一脉相承。
千年变局:3.南北和谈
据
清
《 一、清政府
中 (北洋派):
华 主要控制北方,
民 国 专
拥有现代化的 北洋六镇军队
题
史
》
第
一
卷 二、立宪派:
167
主要控制南方
页 诸省,拥有地 绘 方军队。
学习目标
一、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二、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晚清危局 二、千年变局 三、社会新局
晚清危局:1.“新政”的救赎
“新政”的自我挽救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溃败了,清政府这才有 准备立宪的打算。”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资产阶级立宪派:社会改良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革命 民主共和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7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0daff0e87101f69f31953a.png)
(国人—的生—活《状新况视仍野需—改善—)世界历史》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孙中山的遗言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于中国之
自由平等……现在革命尚未成功……继续努力,求
贯彻。
——孙中山《建国方略》(1925)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NEWS1915年 中国
政治 新闻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准备称帝
袁世凯与1916年病逝后,政局更为混乱。当时政局主
要有北洋军阀所把持,各占地盘,互相攻伐,争夺北洋政 府的控制权。由于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维持法制和秩序, 抢劫、残杀和掠夺事件经常发生。
(军阀割据混战)
——《新视野——世界历史》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辛亥革命成功后,清末以来的不平等条约仍然存在于 民国。日本更于1915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意图把中 国变成其保护国,日本的行动进一步反映出中国踏入民国后, 面对的外来威胁更为严重。
(仍未解除外患的威胁)
辛亥革命的动力主要来自身为军人的革命党党员, 他们只倚靠武力达成政治目标,大多数国人对“民主” 及“民权”等西方政治思维的认识严重贫乏。
(国人的民主和民权意识仍需提高)
直至192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仍未有太大改善。 相反,军阀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对控制地区下的 国民苛征暴敛,国人饱受严重压迫,生活困苦。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中华民国建立后所采用的五色国旗,五种
颜色代表[五族共和]
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和平共存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根据组图,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 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社会生活和习俗——平等、文明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孙中山的遗言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于中国之
自由平等……现在革命尚未成功……继续努力,求
贯彻。
——孙中山《建国方略》(1925)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NEWS1915年 中国
政治 新闻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准备称帝
袁世凯与1916年病逝后,政局更为混乱。当时政局主
要有北洋军阀所把持,各占地盘,互相攻伐,争夺北洋政 府的控制权。由于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维持法制和秩序, 抢劫、残杀和掠夺事件经常发生。
(军阀割据混战)
——《新视野——世界历史》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辛亥革命成功后,清末以来的不平等条约仍然存在于 民国。日本更于1915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意图把中 国变成其保护国,日本的行动进一步反映出中国踏入民国后, 面对的外来威胁更为严重。
(仍未解除外患的威胁)
辛亥革命的动力主要来自身为军人的革命党党员, 他们只倚靠武力达成政治目标,大多数国人对“民主” 及“民权”等西方政治思维的认识严重贫乏。
(国人的民主和民权意识仍需提高)
直至192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仍未有太大改善。 相反,军阀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对控制地区下的 国民苛征暴敛,国人饱受严重压迫,生活困苦。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中华民国建立后所采用的五色国旗,五种
颜色代表[五族共和]
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和平共存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根据组图,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 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社会生活和习俗——平等、文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1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ff75be77232f60dccca183.png)
由。 自由平等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法官独立审
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三权分立 材意料义四::临是时中大国总第统一代表部临具时有政资府产,总阶揽级政共务和,公国布宪法法律; 材料性民五质主:国共的务和国员家政辅体临佐,时临大推时大动发总了;统否中,国定负的封其建政责治专任;民制国主,务化确员立。于临 时大总责统提任出内法阁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 不是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民族革命 (前提)
民主革命 (核心)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 展)
二、革命过程
1911.10 1912.1
武昌起义, 南京临
湖北军政 时政府
从1907年秋季起,各地立宪派便纷纷上书清政府, 要求速开国会。仅1910年就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 …………但是1911年5月8日,清政府组成以奕劻为首的 “皇族内阁”,毫无立宪诚意,令立宪派大失所望,遂 同情革命。
组织基础:
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 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 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确定了政 治纲领,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 为执行部庶务,并决定创办机关刊 物《民报》。
袁世凯为什么能篡夺革命地果实?
帝国主义支持
立宪派、旧官 僚拥护
革命派软弱、 无实力
孙中山希望袁 世凯灭清
自身条件:军 权、政治手腕
对 清:逼宫 退位
对革命派: 迫孙山中 让位
有人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 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 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法官独立审
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三权分立 材意料义四::临是时中大国总第统一代表部临具时有政资府产,总阶揽级政共务和,公国布宪法法律; 材料性民五质主:国共的务和国员家政辅体临佐,时临大推时大动发总了;统否中,国定负的封其建政责治专任;民制国主,务化确员立。于临 时大总责统提任出内法阁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 不是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民族革命 (前提)
民主革命 (核心)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 展)
二、革命过程
1911.10 1912.1
武昌起义, 南京临
湖北军政 时政府
从1907年秋季起,各地立宪派便纷纷上书清政府, 要求速开国会。仅1910年就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 …………但是1911年5月8日,清政府组成以奕劻为首的 “皇族内阁”,毫无立宪诚意,令立宪派大失所望,遂 同情革命。
组织基础:
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 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 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确定了政 治纲领,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 为执行部庶务,并决定创办机关刊 物《民报》。
袁世凯为什么能篡夺革命地果实?
帝国主义支持
立宪派、旧官 僚拥护
革命派软弱、 无实力
孙中山希望袁 世凯灭清
自身条件:军 权、政治手腕
对 清:逼宫 退位
对革命派: 迫孙山中 让位
有人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 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 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9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06cab3360cba1aa811dadb.png)
材料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 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岳麓版教材整理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推进了政治民主化
材料2 : 经过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 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 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 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 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2)内容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3)性质: 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 具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武昌起义的枪声已去,但辛亥革命的精神
一直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 任,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现在传承到我 们在座的同学肩上。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就是 要思考革命的成败得失,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 精神,学习孙中山等人顺应世界潮流不断进取 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 量。我们也期待着海峡两岸以此为契机,使两 岸关系有新的突破。
孙中山发布的就 职宣言
孙中山签字 的大总统誓
词
第二展厅:中华民国 建立政权: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内阁会议
五色旗
(五色即代表汉、满、 蒙、回、藏五个民族, 象征“五族共和” )
第二展厅:中华民国 巩固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失去政权: 袁氏篡权夺果实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夭折了。
——据岳麓版教材整理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推进了政治民主化
材料2 : 经过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 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 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 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 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2)内容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3)性质: 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 具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武昌起义的枪声已去,但辛亥革命的精神
一直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 任,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现在传承到我 们在座的同学肩上。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就是 要思考革命的成败得失,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 精神,学习孙中山等人顺应世界潮流不断进取 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 量。我们也期待着海峡两岸以此为契机,使两 岸关系有新的突破。
孙中山发布的就 职宣言
孙中山签字 的大总统誓
词
第二展厅:中华民国 建立政权: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内阁会议
五色旗
(五色即代表汉、满、 蒙、回、藏五个民族, 象征“五族共和” )
第二展厅:中华民国 巩固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失去政权: 袁氏篡权夺果实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夭折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5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9aab24b9f3f90f77c61b8e.png)
②论战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改
良
派
机
关
报 《
改良派
新
民
丛
报
》
焦 点
革命派
影响:进一步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推动民主
革命高 潮的到来
军事准备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大大鼓舞了 人们的革命意志。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 起义
1911年4月黄 花岗起义
浙皖 起义
有利时机:武昌起义导火线——保路风潮
——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
如果去掉人们人为地附加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上的意识形态光环,辛亥革命是很悲哀的……辛亥革命 的意义没那么大,辛亥革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 好。
——对历史学家、满清学者萧功秦的访谈
请结合下列史料料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
史料:
革蓄护 设机业民军怒除辫工实器中的阀斥南历,面商业华1强张声粉京代禁业部9行民1烈 勋 中,,临官止业华(5国年鼓各反 拥 ,商万时厅缠南厂包励省,对 戴1政足“京2产)人成袁, 清天临府大 等量民立末代皇帝溥仪世朝8后时颁人兴实3政凯废复天布”办业府公帝辟后了﹑实公1年(经9开溥丑被1业司11一“9济92老6复1,,仪剧迫系63措年爷鼓废辟登草取列施)”励除帝基草消规政1年(华清等9制,收帝定8策12侨朝390称1,:2在场制法1在苛呼年“遭全。。令国捐)奖,到国1内杂平长1﹐9励禁9均率全人1投税如.和7临 时 大 总 统 孙 中 山年止8资。国民年:保%增,人的,
卷烟业 华(商万厂元资)—本—额人民1版38高一历1史680必修一3专6.题7%三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生容量 12013 (千瓦)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1c5f09651e79b89680226c7.png)
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背景篇)
(辛亥革命过程篇)
(辛亥革命评价篇)
(辛亥革命背景篇)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说 十 明 九 了阶世 什级纪 么矛末 问盾二 题和十 民 ? 世 族纪 矛初 盾中 尖国 锐怎 么 啦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材料一: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 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统治下去 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 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
材料二: 1895—1913 年,资本在 10 万元以 上 的 新 建 工 矿 企 业 全 国 有 549 家 。 1894— 1913 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 15%... —— 高中历史必修二 · 专题二 ( 人教 版) 当时的清政府采取 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促进 了什么措施?产生 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了什么样的影响?
孙 中 山
中山亭
人民英雄纪念碑——辛亥革命浮雕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碑 纪念碑高达100米,四棱柱形。预计2011年6月底 完工。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 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 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 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 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 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 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革除旧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钦定宪法大纲》
ppt精选
5
(一)背景
革命前民不聊生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掠夺 2、清政府的腐败 3、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二)准备
ppt精选
6
1、组织准备——革命团体、革命政党
同盟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孙中山为总理。
同革命盟会进是入了第一一个个崭资1日新产90知6的阶会年 阶级段革。命中政国党民。主中革国1光90复4年会
成都 昆明
太原
西安
镇江 江宁 苏州 上海
武昌 长沙
安庆 杭州 南昌
贵阳
福州
广州
ppt精选
14
读材料:
学 思:
从黎欲收元新洪军全当体都来督归之、效江,非苏借的黎元“洪和资
平望则使不光各可复省。可…”表…及同借《情黎,元阿二洪Q则之正使名外以传人号》不召敢天,轻下你视,。一 能分析革命存在—的—武危昌起机义吗总指?挥吴兆麟
1、中华民国主权归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根本上 否定了君主专制
2、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内容:3、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选举临 时大总统和弹劾大总统权利
限制袁世凯权 利防止专制独
▪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 政权,实行责任内阁制
裁,确立民主 共和政体。
▪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ppt精选
——《阿Q正传》
15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性质:资时产间阶:级1革91命2年政1月权1日 总统: 孙中山
概况: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纪元: 民国纪年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p回pt精、选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16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前提 核心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补充和发展
没有彻底的土地 革命纲领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ppt精选
9
2、思想准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的传 播 (2)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
核心问题: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影响: 通过论战,三民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有
力的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专制制度
2、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ppt精选
21
• 就中国历史发展总趋势来说,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 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主要是因为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颁布
ppt精选
20
辛亥革命的意义
革命的性质: 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研究 决定一种革命性质 的主要因素是:哪 个阶级领导的?要 推翻哪个阶级的统 治?要建立哪个阶 级统治?
革命的功绩: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
(主要目的)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它从法律上
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pp民t精选主共和政体确立。
17
讨论:辛亥革命后,尽管革命发展迅速,但全国 政局混乱。你能从各政治势力的状况分析袁世凯 掌握政权的原因吗?
提示:
清政府——在革命打击下土崩瓦解,丧失政权势在必然。 帝国主义——维护在华利益,扶持袁世凯作为新代理人。 立宪派、旧官僚——谋求政治地位,助袁掌权。 革命派——为推翻帝制,寄望于袁世凯。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与北洋军,志在必得。
思想准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军事准备:革命党人ppt精发选 动了武装起义
12
二、武昌首义 1、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成立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国号为中 华民国
湖北军政府成立ppt精选
黎元洪 13
2、各地 纷纷 响应 起义
京师
பைடு நூலகம்
ppt精选
10
3、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萍浏醴 起义
浙皖 起义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黄花岗 起义
ppt精选
11
背景:
回顾:背景与准备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掠夺 2、清政府的腐败 3、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准备:
组织准备: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提示1:1月江苏宣布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
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
部清政分府政巡权抚掌程德握全在摇立身一宪变派,和成封了民建国官的僚江苏手都中,
督。
也反知映县大了老资爷产还阶是原级官革,命不过派改的称—妥—了《协什中么国和近,现软而代弱史且》
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 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ppt精选
18
帝制终结和袁世凯掌权
1912年2月,清朝最后 一位皇帝宣统(旁立者)
1912年3月,袁世凯在 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pp束t精选。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袁世凯窃取了。 19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 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 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 接依据是
——秋瑾《如此江山》
思考:诗歌反映一个世纪前的中国怎样的局面?
诗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抱负?
ppt精选
3
戊戌变法失败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 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ppt精选
4
宣统帝
大 系 君上清,永皇神远清帝圣尊政尊统戴日府治严。益内大不腐外可清败交帝侵困国犯,。,万世一 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 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 之,议院不得干涉。
第15课 辛亥革命
ppt精选
1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 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 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ppt精选
2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 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命有完备的革命纲领,并由190一4年个统一政党
领导。
华兴会
同盟会成立图
兴中18会94:年第一个资
ppt精选
产阶兴级中革会命团体 7
孙中山在《民报》第一号发刊词里,将
同盟会的政纲概括为“三民主义”,即
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
ppt精选
8
没有明确 提出反帝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