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1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流, 有利于切 口愈合 。⑥术后给予避孕 1 口服 3— 号 6月 , 预防复 发 。⑦还应强调一点 , 剖宫产术前应 向家属及患者交代 术后有可
能会发生腹壁切 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并发症 。另外 , 然据其典 虽
型的症状及体征不难作出腹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 但术
前应注意排除其他的肿瘤 。
参 考 文 献
[] 1 乐杰 , 主编. 妇产科 学[ . 6版 . M] 第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 人
均2 8岁 , 为足月妊 娠剖 宫产术 后 , 皆为初 胎 , 术 中经过 顺利 。 且 其中 2例行的是老式( 腹壁切 口纵式) 剖宫产 , 余下 的 9例为新式 ( 腹壁切 口横式) 剖宫产。继 发腹 壁切 口子宫 内膜 异位症患 者的 发病 时间从术后 6月到 5年 不等 , 多在 术后 2~ 3年发病 。所 有 患者发病之初均在切 1处 发现有小 硬结 , 5 1 与月经 周期密 切相关 ,
在手术时尽量保护好腹壁切手术 口, 缝合子 宫时不能穿透子宫 内 膜层 , 擦宫腔 的纱布不 能重复使 用 , 可在最 大程度上 减少或 避免 子宫内膜在腹壁的种植 。尤其 在基层 医 院, 考虑 经济 的关系 , 缝
11 两种剖宫产术式不 同之处 我 院 自 20 . 0 0年 始开 展新式 剖 宫产( 腹壁切 口横 式 ) 2 0 ,0 0年前都 做纵 式剖 宫产 ( 壁切 口纵 腹 式) 。两种剖宫产术 中不 同的手术步骤 : ①进入腹腔后 , 纵式 剖宫 产用两块大巾保护腹壁 , 而新式 剖宫产 因为切 口张力小 , 给予 未 保护腹壁切 E; 缝合 子宫切 口后 , 式的筋膜 用 7号 丝线 问断 l② 纵 缝合 , 而新式的则将缝合子宫切 口的合成线用活力碘浸泡后 连续 缝合筋膜 。 12 临床表现 . 1 例患者均是剖 宫产分 娩 , 1 年龄 2 3 4~ 2岁 , 平

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 关键 词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腹壁 ; 剖官产 ; 治疗 ;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 7 1 1 _ 7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2 8 — 0 1 5 9 — 0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l i ni c a l An a l y s i s o f 2 0 Ca s e s o f C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I nc i s i o n o f Ab do mi n a l Wa U
r e c u r r e n c e . C o n c l u s i o n :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i n c i s i o n o f a b d o mi n a l w a l l e n d o m e t i f o s i s i s a n i a t r o g e n i c e n d o m e t r i o s i s ,f d c u s i n g o n p r e v e n t i o n,i n
wa l l e nd o me t r i o s i s . Me t hod: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c l i ni c a l d a t a o f 20 c a s e s o f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i n o ur h o s p i t l a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0 8 t o J a n u a r y 2 0 1 3 we r e a b d o mi n a l i n c i s i o n e nd o me t r i o s i s p a t i e n t s . Re s ul t :Th e i mp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o f l e s i o n s we r e f o l l o we d u p f 0 r 6 mo n t hs t o 3 y e a r s wi t h n o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析郭红娟(闻喜县残疾人联合会康复中心,山西闻喜043800)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盆腔,也可发生于尿道、膀胱、肠道、三角肌、肺部、皮肤等处。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发生在腹壁瘢痕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盆腔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直接种植或子宫内膜经血运或淋巴转移所致[1]。

近年来临床行剖宫产明显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也随之相应增多。

我院从2009年1月到2011年7月经病理确诊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剖宫产术后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低,仅为0.03% ̄0.47%[2].我院2009年1月—2011年7月行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年龄24~45岁;痛经明显5例,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明显者6例,性交时痛者3例。

异位病灶出现时间多在剖宫产术后6个月 ̄1年,有报道长达21年[2];我院统计为5个月 ̄3年发病,平均为1.5年。

均在腹壁切口瘢痕处发现肿块,并于经期或经期前后肿块增大,经期后肿块缩小,疼痛逐渐减轻至消失。

触诊时可在腹壁切口的瘢痕周围触及不规则结节状包块,质地韧性大或呈现实性包块,多有压痛,肿块大小1.0cm ̄5.0cm,盆腔检查多无异常。

6例行腹壁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有3例合并感染。

1.2方法直视下行病灶彻底切除术,年轻人一般采用保留子宫及附件(尽量保留双侧),只是切除病灶,分离粘连,重建卵巢,修复组织;年龄接近绝经期,尤其病情重,有过复发的患者采用根治性手术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

手术时尽可能避免卵巢内膜囊肿破裂,囊液流出时应尽快吸尽、冲洗。

2结果切除的肿块切面呈现暗红色致密蜂窝状,外周为较厚的纤维包膜,内侧面光滑,外侧面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不清。

内膜异位病灶侵及腹直肌前筋膜层5例,3例累及腹膜。

3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原本在子宫腔里的内膜移位至子宫腔以外,散落在卵巢上,就形成卵巢巧克力囊肿;散落在盆腔,就形成盆腔内异症;异位在子宫肌层就形成了子宫腺肌症。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的临床分析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的临床分析
1 2 治 疗方法 l 1例手术 切除 病灶 。病 灶直径 <10c . m且
的 l 例腹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位 症总结如下 。 1
疗的各个 步骤 是一 个连续过 程 , 们之 间有 内在联 系 , 以相 它 可 互补偿 。大量的研 究证 明细菌 是造 成 根 管 感 染最 重要 的




[ ] K z A C niga JA r s . e o ot p ct n o 1 叩cy R unnhr C , ba P r dn l m l aos f k n m H i ai i i f m e sl e i t n J . E d , 8 , (2 : 7— 6 . o o eo m d a o [ ]J n o 1 6 1 1 ) 5 5 9 r r ci 9 2 6 [ ] 王晓仪. 2 现代根管治疗 学[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0 . — . M . 2 11 3 0 [ ] 唐子圣. 3 碘复 的口腔 临床研究 与应 用[ ] 国外医学 ( J. 口腔医学分
实验 组 疗 效 优 于对 照 组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但 x
1746 P> .5 见 表 l .6 , 0 0 ) 。 ,
表 l 根管充填 后随访 2年的疗效 对比 ( , ) n%
3 讨


次性 根管 治疗 为根 管预备 、 根管消毒 、 充填一次完 根管
腹 壁 切 口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l 例 的 临 床 分 析 1
甘 精 华
( 广西 民族 医院 , 南宁市 500 ) 3 0 1
【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 ; 腹壁切 1 7 : 【 中图分类号】 R7 17 l.l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05- 0 (07 0- 2- 23 34 20 )3 47 2 . 4 0 - 0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摘要】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

对我院2001年1月到2009年1月收治的1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手术引起的医源性种植有关,治疗首选手术,但关键在预防。

【关键词】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术【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81-01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0%-15%[1],本病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

其中剖宫产术后继发腹壁切口内异症,可能是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之势。

现将我院10年来诊治的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例,年龄22岁-39岁,平均28.9岁,9例有剖宫产史,1例有剖宫取胎病史,均为腹壁横切口。

1.2临床表现发病时间为剖宫产或剖宫取胎术后1至3年,均有腹壁切口处疼痛性包块,月经前或月经期肿块增大,胀痛明显,经后肿块缩小,疼痛渐减轻。

具有典型的周期性。

触诊切口包块多位于皮下,固定,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可不规则,边界欠清,质地韧或实性,活动差。

1.3辅助检查腹部彩超提示腹壁内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欠清晰,无完整包膜,查血清ca-125有不同程度升高。

1.4治疗 10例患者均在要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手术切除,9例累及腹直肌前鞘,1例累及肌层。

术后病理: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1.5效果术后随访2-3年无发。

2 讨论2.1 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易于浸润扩散和复发,被称为“良性病变,恶性行为”,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不明,但有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本文诊治的10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这说明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其发生与子宫内膜异位移植有关。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分析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分析
病 原检 测结果 出来前指导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的依据 。当然 ,C P R 是一
是婴儿 时期 的主要死亡原 因。一年 四季均可发病 ,病原体 以细菌 、病 毒最为常见 。近年来 ,随着抗生 素的广泛应用 ,介入性操 作的增多 , 肺炎 的病 原种类也发生改变 ,本组资料显示 ,3 0例肺炎患 儿中痰培 6
[ . 医学, 0,5 1)14 . J 重庆 ] 2 6 (3 f 7 0 3 2
[] G l hMSMa c ie G u k R e a. p o ig da n s c 4 ui , t hn r c s A, lc , 1 m r vn ig o t t I i
a c r c fb ce ilph r g tsb a a in -Sme s e e t c u a y o a tra a y ii y ne rp te t a urm n
速 ,一般于感 染后4 6 合成 明显增加 ,半衰期短 ,有效治疗 3 7  ̄h - d即
等综合 考虑,同时密切观察疗 效 ,及时调 整治疗 方案。 参考 文献
[] 沈晓 明 , 卫 平 . 科 学 【 .版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8 1 王 儿 M] 7 北 人 20:
27 — 7 3 2 9.
很快 下降,被认为 是肺炎早期诊断和随访 的最佳 指标 。临床上支气 川 管肺 炎病原 的确定相对 比较 困难 ,主要依靠细菌培养和病 毒分离 ,但 阳性 率低 ,不 便早期诊断 。本研究 发现 ,16 3 例痰培 养提示细菌 感染 性肺 炎患儿 ,l8 例人 院时C P l R 增高 ;而24 痰培养 阴性患 儿,仅5 2例 8 例人 院时C P R 增高 ,两者 比较差异 显著。提示C P R 对病 因的分析 具有

1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分析

1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分析

06m; 结 节 位 于 下腹 壁 切 口处 腹 直 肌 鞘 内 , .c 7个 5
个 结节位 于皮 下浅 筋膜 层 ;2 结节 形 态 、 界及 内 () 边 部 回声 : 3个结 节呈 较 规则 的类 圆形 、 9个结 节 形 态 不 规则 , 结节 边界 模糊 、 明显包 膜 , 各 无 内均 为不 均 匀 的低 回声 , 个 结 节 内见 片状 无 回声 区 , 结节 7 4个
动 脉频谱 , 录 收缩 期 峰 值 流 速 ( S ) 阻力 指 数 记 PV 和
( I。 R )
2 结 果
的重 视 。现 将 本 院 近 5年来 经 过 超声 诊 断 并 经 手
术及病理 证 实的 1 0例腹 壁切 口处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病 例分析 如下 。
1 资料与方 法
22 术后病 理 .
本组 l 0例病 灶 均经 手 术 切除 , 病
理证 实 为腹壁 切 口处子宫 内膜 异位 症 。
维普资讯
浙 江实 用 医学 2o 2月 第 1 卷 第 1 08年 3 期
2 1 超 声表 现 . 本组 1 为 20 例 02年, 6月 ~20 07
() 1结节 的数 量 、 大小及 部位 : 8例
可见 一个结 节 ( 括 2例 腹壁 切 口瘢 痕 处 未确 切 触 包
11 一般 资料 .
及 肿 块 的患 者 )2例见 2个 结 节 , 1 结 节 ; 、 共 2个 最 大 结 节 为 55 m ×3 8m、 小 结 节 为 0 8m × .c .c 最 .c
关键词 腹 壁 切 口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超 声 诊 断
腹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位症声像 图特征 : 壁切 口处腹直肌 腹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分析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分析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分析发表时间:2013-02-28T14:56:05.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胡瑜阳亢抗[导读] 近年来,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往被忽视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也在上升。

胡瑜阳亢抗(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妇产科 028000)【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101-02 【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方法及预防。

方法对3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0例患者术前均诊断正确,术后病理证实。

均予手术彻底切除,随访无复发。

结论彻底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术中保护腹壁切口是预防的关键。

【关键词】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1]。

近年来,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往被忽视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也在上升。

现将我院的3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腹壁子宫内膜症患者30例,年龄在22-36岁之间,孕次1-3次,产次1-2次,手术切口均为腹壁横切口,病灶潜伏期6~90个月,平均48个月,30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其中7例为二次剖宫产,均行手术切除病灶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1.2 临床表现现30例患者均在腹壁切口瘢痕处发现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经前或经期腹部切口出现疼痛性肿块,质韧,经期增大,月经后变小,疼痛逐渐减轻缓解,具有周期性表现。

1.3 辅助检查 B超检查可帮助诊断,剖宫产瘢痕下方见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无包膜,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无明显血流信号;血清CA125可升高,但无诊断价值;其他化验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无异常。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诊治体会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诊治体会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诊治体会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一种性激素依赖的妇科常见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达10%~15%,近年来有增高趋势[1]。

其发病部位多见于卵巢(44.1%)、直肠子宫陷凹(34.1%),而发生于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

现将我院5年来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共收治腹壁切口em11例,年龄25~42岁,平均34岁。

11例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9例为剖宫产术后,(其中1例为剖宫产术后10月发现腹壁切口硬结,经期疼痛,一般抗感染治疗无效,包块逐渐增大,3年后外院行包块切除术,半年后包块复发,遂来我院求治。

)1例为子宫多发性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全切术后,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

病程最短8月,最长6年。

1.2 临床表现:11例患者均以腹壁原切口处结节或包块入院,病灶直径2.5~6㎝,质韧,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楚。

除子宫全切者外,余10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经期腹壁切口瘢痕处疼痛,经期包块增大,经后缩小。

所有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腹壁内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包膜不完整,包膜内无明显血流信号。

局部肿块穿刺,3例抽出少许咖啡色液体,血ca125检查1例达67.3ku/l,其余都正常。

1.3 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包块切除,术中见6例包块位于腹壁皮下脂肪组织和腹直肌前鞘,病灶向下侵及腹直肌4例,1例累及腹膜但未侵犯腹腔。

包块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组织内散见紫褐色出血点。

采用锐性分离法彻底切除病灶,范围达周围正常组织1~2㎝,1例复发病例病灶多发,侵及腹直肌、腹膜,行部分腹直肌、受累腹膜切除,并切除周围正常腹膜1㎝,术毕伤口减张缝合,其余切口常规缝合。

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治疗。

切除组织常规送病理检查,病检报告: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其内散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和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颗粒。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临床分析论文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临床分析论文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因子宫内膜具有远处转移和生长的能力,可以出现在全身各个部位,最常见的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但发生在腹壁瘢痕者相对少见。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而被逐渐重视。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发生在手术之后,其主要表现为腹壁切口瘢痕部位包块,且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肿块增大,常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将我院诊治的2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27.6岁。

最早发病者为术后4个月,最晚发病者为术后8年,平均3.4年;一次剖宫产15例,二次剖宫产7例;子宫肌瘤剥除术1例,腹壁纵切口8例,横切口15例。

1.2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以切口部位疼痛,发现瘢痕处有结节,且逐渐增大为主要症状就诊,其中16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与月经相关的腹壁切口周期性疼痛,经前瘢痕处疼痛,经期疼痛最严重,经后疼痛逐渐缓解,且结节大小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及经期增大,经后缩小。

病灶表浅者,经期局部皮肤呈紫蓝色,总的趋势是包块逐渐增大;5例患者由于月经相关的包块部位疼痛而无大小明显改变;2例有包块存在而无不适。

患者腹壁切口瘢痕周围可触及质韧的结节状包块,最小者约2cm ×2cm×3cm,最者约6cm×6cm×5cm。

结节多位于皮下、固定,呈圆形或椭圆形,数目1-3个不等,周边不规则,边界欠清,活动差,结节质硬有触痛。

辅助检查腹部彩超检查结果提示下腹部腹壁内为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欠清晰,无完整的包膜,无血流信号;ca125 均有不同程度增高,30-115mm/l。

1.3临床处理23例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术,21例选用原切口,切口大小、部位依包块大小而定,另2例因病灶距切口较远约5cm处,包块较大,于包块较突出部位另行切口,切口深度以充分暴露包块为宜,术中发现病灶位于皮下未及筋膜者5例,深达筋膜及肌层者15例,均未及腹膜,用电刀完整切除病灶,并切除周围组织0.5cm,有3例因包快较大切除范围大,筋膜难以缝合采用补片。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论文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论文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方法对1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例患者术前均诊断正确,均予手术彻底切除,术后经病理证实。

随访无复发。

结论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该病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彻底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术中保护腹壁切口,生理盐水洗净腹壁切口是预防的关键。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切口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98-01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妇科疾病,病灶多发生于盆腔(如子宫、卵巢、子宫直肠陷凹及腹膜),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腹壁切口瘢痕、会阴切口、脐等部位。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产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1],近十年,随着剖宫产技术、麻醉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以及诸多社会因素的介入,我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术后并发症也日趋增加。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

以周期性的腹部切口肿块增大和经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现就我院收治的1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例,年龄22~36岁。

腹壁纵切口2例,横切口9 例。

发病时间为术后1年~5年。

病灶大小约0.5~3.5 cm,其中单发病灶9例,多发病灶1例。

所有患者腹壁切口瘢痕附近发现渐进性增大的触痛肿块,月经期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期过后肿块缩小、疼痛缓解,切口皮下可触及触痛结节,质地较硬,形态多不规则,超声提示皮下囊性或囊实性回声。

1.2 方法 11例患者均在月经期皮下结节增大明显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病灶切除术,切口边缘距病灶约0.5-1cm,以免残存病灶复发。

术中发现病灶位于脂肪层累及筋膜5例,向下侵及腹直肌4例,2例累及腹膜但未侵入腹腔者,切除部分腹膜。

1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1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32发 病 原 因 .
腹壁 切 1子宫 内膜异 位症 患 者 1 7 1 9例 . 年龄 2 ~ 9岁 , 23 平 均 2. , 77岁 均为 子宫 下 段剖 宫 产 , 中腹壁 横 切 1 1 其 7 5例 , 1 腹 壁纵切 1 4例 , 7 1 发病 时间 最早 为 产后 6月 , 最晚 为 产后 7年 , 平 均 47年 , 中 4例 有 两 次 以 上 剖 宫 产 史 。 . 其
12临 床 表 现 、
该 组 患者 于剖 宫 产术 后 6月 ~ 7年不 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现 腹壁 切 口瘢
痕 处 或 周 围疼 痛 性 肿 块 , 经 前 或 ( ) 经 期 肿 块 增 大 , 月 和 月 局 部 胀痛 、 痛明 显 , 刺 服用 消炎 药及 理疗 无效 , 月经 结 束后 肿块
缩小, 疼痛逐 渐 缓解 , 具有 典 型 的周期性 发 作特 点 。 但其 中有
维普资讯

交 流 园地 ・
27 l 第 卷 3 0 年O 4 第O 0 月 期
1 9例剖 宫产术后腹壁切 口子 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范 蓉
( 江西 省南 昌市 第三 医 院妇产 科 , 西南 昌 3 0 0 ) 江 309 【 摘要】目的 : 探讨 剖宫 产 术后腹 壁切 1 子宫 内膜异 位症 ( 7 1 简称 内异症 ) 的病 因 、 诊断 及 防治措 施 。 法 : 方 收集 19 ~ 0 5 9 5 2 0 年期 问 , 科 收治 的经 手 术 和病理 证 实 的 1 我 9例剖 官 产术 后腹 壁 切 1子 宫 内膜 异 位症 资 料 . 进行 回顾性 分 析 。结 7 1 并 果 : 宫 内膜异 位种植 是 本病 主要 的发病 原 因 . 1部位 有与 月经 相关 的周 期 性疼 痛性 肿块 为 主要 临 床特 点及诊 断 子 切7 1 依据 , 术切 除病 灶 均有效 。 手 结论 : 量避 免和 减少 子宫 内膜 组织 散落 和遗 留在 手术 切 1是预 防本 病的 关键 , 术切 尽 7 1 手

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1 1 一般 资料 患 者 年 龄 2 4 . 2~ 6岁 , 均 3 . 平 O 5岁 ; 有 足 8例 月剖 官 史 , 2例 孕 中期 剖 宫 取 胎 术 ; 病 时 间 为 术 后 7个 月 ~ 发 1 , 数 2a 右 。 5a 多 左
1 2 临床 表 现 l . 0例 均 在 腹 壁 切 口瘢 痕 部 位 发 现 肿 块 , 并 于 月 经 期 或 经 期 前 后 肿 块 增 大 , 有 局 部 胀 痛 或 刺 痛 , 期 后 伴 经 肿 块 缩 小 , 痛 逐 渐 减 轻 至 消 失 。 在 腹 壁 原 切 口瘢 痕 的 不 同 疼
在 l 诊 断 困难 时 , 在 腹 壁 肿 块 处 行 穿 刺 细 胞 学 检 查 , 利 临床 可 有
于确 诊 并 排 除恶 性 变 。
23 治 疗 及 其 预 防 腹 壁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多 为 孤 立 存 在 病 .
灶 , 物 治 疗 不 能 产 生 预 期 结 果 ,a 等 认 为 手 术 为 唯 一 选 药 Tf t 择 , 手 术 切 除 病 灶 后 无 复 发 。但 病 变 可 与腹 直肌 筋膜 , 至 且 甚
[ 章 编 号 ] 10 8 4 (0 0 2 34 0 文 0 8— 89 2 1 )6— 3 5— 2
多 在子 宫切 开 术 后 半 年 至 2a 少数 可 达 2 。 这 些 病 例 中 , 1a
剖 宫产 是解 决 难 产 和 抢 救 胎 儿 的 重 要 用 段 , 手 术 并 发 但
1 剖 宫 产 腹 壁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分析 。 结 果 1 O例 0例 腹 壁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患 者 均 有 剖 宫 产 史 , 有 典 型 周 期 性 腹 痛 、 块 , 术切 除 均取 得 良好 结 果 。 结 论 均 肿 手 腹 壁 切 口子 宫 内膜 异位 发 腹 壁 切 口 出 现 与 月 经 密 切 相 关 的 痛 性 结 节 , 经 期 月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3 TatLJ n ssCeae n8 a n n o tissf e o tot a e []J f o e . sra e ra d e d mero i:rp r fwo e B 8J. l
Me,O 2 74: d2 o| ()0 4 5
灶处于结缔组织包围中, 药物进入病灶 很难, 且有研究表明 腹壁切 口病灶对载体类激素 的反应很差, 故单凭药物治疗 ( 上接 19 页) 8 8
子宫 内膜异位症是雌激素依赖 的妇科常见病, 在育龄 酮5 g m 每周, 连服3 个月, ~6 待病灶缩 小后行手术治疗 。对 妇女中发病率 高达1 ~1 %腹壁切 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多 手术不满意 的病 人可于术后服用 孕三烯酮5 g 0 5 m 每周, 连服 发生于剖宫取胎或剖宫产术后, 发病机制尚未 明了, 以子宫 3 个 月稳定手术疗效 , ~6 防止复发 。本 组患者术前服药 4 内膜种植学说最 为主要, 常因医务人 员在工作 中未注意而 例,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服用药物控制者5 随访 例,
确 诊 腹 壁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
1 3 治疗 方 法 .
其 中4 因肿 块 较 大 直 径4 5 5m 用 孕 i 烯 酮5 g 例 . ~ c服 m 每 周 , 服 3 个 月 , 肿 块 大 小 缩 小 至 <4 m 连 ~6 待 c 后进 行 手 术 , 本 组 所 有 手 术 患 者 均 在 连 续 硬 膜 外 麻 醉 下 行 腹 壁 病 灶 切 除
由于 腹 壁 切 口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会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生
症状 。医源 性子宫 内膜异位症给患者增 加了痛 苦, 应当 活质量 , 以对此病 的预 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了。本病 所 的病 因中, 宫产 时导致 的子 宫内膜异位种植为本病的最 剖 主要原 因。, 。 故严格控制剖 宫产的指证, 降低社会因素剖宫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度 贫血 , 救 无 效 死 亡 。 抢
检查 , 系多产 妇 , 8例 8例 因 在 家 中 分 娩 而 破 裂 。所 以 , 对 在 妇女进行 围产期保健宣传 , 倡计 划生育 , 实避 孕措施 , 提 落 必
14 围产 儿 及 孕 产 妇 结 局 : . 术前 仅 3 .% (/8 听到 33 4 1 )
胎 心音 , 中 1 胎 儿 娩 出 后 因 重 度 窒 息 抢 救 无 效 死 亡 , 其 例 围
宫 破 裂 后 3 , 失 血性 休 克 人 院抢 救 无 效 死 亡 。 d因
士的业务 水平 , 严格掌握 缩宫素适 应证 、 禁忌证 和使用方 法 ,
应 在 医师 指 导 下 正 确 使 用 缩 宫 素 。
2 2 预 防措 施 : . 从本组 数据分析 , 4 曾有不 系统产前 仅 例
中发 现 3例 。
巨大儿等原 因造成胎儿的先露部 下降受 阻 , 克服阻力 引起 为
强 烈 子 宫 收缩 导 致 子 宫 破 裂 … 。本 组 有 4例 , 是 忽 略 性 1例 肩 难 产 ; 例 巨 大 儿 , 骨 盆 狭 窄 。 ( ) 痕 子 宫 破 裂 。本 1 2例 3疤 组 3例 。 ( ) 伤性 子 宫 破 裂 。 阴 道 助 产 及 盆 腔 操 作 , 内 4损 如
13 治 疗 及 结 果 : 宫破 裂 发 生 以 自然破 裂 为 主 1 . 子 6例
( 8 8 % )2例 为损 伤性 子宫破 裂。其 中多胎 8例 , 阻性 8 .9 , 梗 难产 4例 , 痕子 宫 3例 , 宫素 使用不 当 3例。1 瘢 缩 6例行 子 宫修补 术 , 1例行子宫 次 全切 除 术 , 均治 愈 出院 ; 产妇 子 1例
12 破 裂原 因 : . 自然破裂 1 例, 3 缩宫素引产破裂 3 创 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14T16:09:02.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6期供稿作者:尹秋华[导读] 因此,在妇产科手术时,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步骤,避免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种植。

尹秋华(辽宁省彰武县妇幼保健院辽宁彰武 123200)
【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6-0228-01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有3%-10%生育年龄的妇女患有此病。

临床上常把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外部位时叫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

异位内膜最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其中以侵犯卵巢者最常见。

近几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我院10年间诊治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对其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剖宫产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自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年龄在23-47岁,平均29.2岁。

包块最大5*4*3cm,最小2*2*0.5cm。

均为单发病灶。

1.2 病史 10例均有手术史,其中7例为剖宫产手术,1例为二次剖宫产手术,2例为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手术史。

1.3 病状 10例患者都有与月经周期相关的不同程度的腹壁切口处肿块胀痛,经期肿块增大,疼痛严重,经后肿块减小,疼痛缓解。

疼痛均能忍受,不需止痛治疗。

10例手术切除病理报告: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1.4 治疗方法 10例都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切缘距离肿块处2-3cm,勿将病灶切开,以保证无病灶残留,术中锐性分离,9例病灶累及腹直肌前鞘及腹直肌,1例病灶累及腹膜术中开腹切除受累腹膜,术后均由病理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后口服孕三烯酮
2.5mg/次,2次/周,连服3个月。

10例患者随诊2年,无1例复发。

2 讨论
2.1 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内异症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关于内异症的来源有三种学说[1],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和诱导学说。

内膜发生异位后,能否形成内异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一级亲属发病风险是无家族史者的7倍。

另外还与免疫因素及炎症有关。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说明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种植相关。

开腹接触到子宫内膜的手术操作均可将内膜移植到切口,引起内异症,但切口内异症发病率较低,可能是因产妇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至低水平,移植的子宫内膜不易生长[2],本文观察的内异症的发生8例有经腹宫腔操作史,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经腹手术。

因此,在妇产科手术时,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步骤,避免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种植。

2.2 腹壁切口内异症的诊断切口内异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a.有经腹手术的妇产科病史。

b.一定潜伏期的切口处肿块。

c.有肿块与月经同期相关的周期性病痛和触痛。

d.肿块经期增大,经后缩小。

e体格检查时可见肿块质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一般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就可诊断,典型病例可不做辅助检查,个别病例有时需做B超,CT或者细胞学检查,了解肿块的性质。

2.3 内异症的治疗 wolf [3]等认为:切口内异症首选手术治疗切除病灶。

我院10例内异症均手术治疗。

术中我们体会到使用锐性分离切除肿块,切除病灶的同时应切除病灶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及部分正常组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术后复发。

2.4 内异症的预防近几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证的比率不断变化,而社会因素在剖宫产中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腹壁切口瘢痕内异症8例有剖宫产病史,2例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经腹剔除术。

为防止以上情况的内膜腹壁种植,我个人的体会:a.剖宫产术时注意盆腹腔的保护。

b.缝合子宫肌时不能穿透子宫内膜层。

c.不要盲目追求小切口和手术速度。

d.干纱布擦拭宫腔时组织钳不能钳夹子宫内膜层,只能钳夹肌层,一般擦拭两次。

e.不能用缝完子宫的线缝合腹直肌。

f.产后适当延长哺乳时间,使月经复潮时间延迟,对此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g.巧克力囊肿在内异症中最常见,剔除术时一般选用姑息性的病灶切除术,与周围脏器粘连的,为了防止在剥离中囊壁破裂引起种植,对粘连严重的,先从易处分离入手,对张力大的应先穿刺抽出囊内液,也可用95%的酒精固定囊内壁,在吸出酒精,待囊壁塌陷呈袋状后再分离切除。

一般都能顺利剥离囊壁,如有破裂的可用盐水冲洗盆腹腔及腹壁切口1-2次后再逐层缝合。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J],等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54.
[2]朱兰,郎景和.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 37(2);80-81.
[3]WolfGc singka.Ceareacol endometriosis obstes Gynecol Surv 1989;44 :8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