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经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分析52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经验。方法分析2014年3月~6月收治的5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结石上移至肾盂内,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进镜失败后仅置入5号双”J”管扩张输尿管,然后行体外震波碎石。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标签: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经验总结
输尿管结石是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输尿管结石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常采用手术治疗。钬激光是目前泌尿外科手术最新的一种脉冲激光,具有创伤小、操作易掌握的优势[1]。可作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2]。我院2014年3月~6月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52例,效果满意,现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21~80岁,平均38.5岁;左侧30例,右侧20例,双侧2例。上段结石3例,中段结石15例,下段结石34例。结石0.6 cm×0.7 cm~1.5 cm×
2.0 cm大小,所有输尿管结石均造成患侧不同程度的肾积水。2例双侧输尿管结石中有1例伴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无尿。14例术前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3例于输尿管中下段形成石街,石街长度为2~4 cm。13例结石下方伴有炎性肉芽,4例结石伴有输尿管远端狭窄。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2例为70岁以上高龄,因伴发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进行全麻输尿管切开取石,而选择输尿管镜手术。1例为孤肾,行经皮肾镜手术风险大,患者选择行输尿管镜手术。
1.2方法合并急性尿路感染者,待感染控制良好后进行手术,患者取截石位,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常规放置双J管,常规抗感染。采用输尿管硬镜,美国科医人100 w 550 um钬激光,国产液压灌注泵,输尿管镜自尿道进入膀胱,找到输尿管开口后,置入斑马导丝,开启液压灌注泵,将输尿管硬镜置入患侧输尿管,到达结石部位后,暂时关闭灌洗液,防止高水压使结石上移或造成肾实质反流。导入光纤直径550 μm,设置能量及频率为钬激光功率设置为1.2~1.5 J/20 Hz,将光纤对准结石,采用钻孔法或蚕食法将结石击碎至2 mm左右,较大碎块用取石钳取出体外。对于结石下方合并较大息肉,影响碎石的,应用钬激光切除后再行碎石。如合并的息肉较小,不影响视野,则略加大灌注泵压力,将结石略向上方推移,避开息肉段输尿管后行碎石。对于结石下方合并狭窄的应用钬激光将狭窄处切开再行碎石。对于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尽可能联合应用套石篮,在结石上方将套石篮张开,阻挡结石进入肾盂内,以提高碎石成功率。所有病例碎石后均放置双J管,并留置导尿。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术后2~4 w拔除体内双J管。
2结果
52例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49例,总成功率为94.23%。手术耗时12~54 min,平均24 min。3例上段输尿管结石中,1例结石上移至肾盂内,留置双J管加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治愈;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进镜失败后仅置入5号双”J”管扩张输尿管,然后行体外震波碎石后治愈,3个月后拔除双”J”管。术后3例出现体温升高现象,最高达39℃,经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全部输尿管镜下碎石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2~3 d后自然缓解。手术后第4d拔除导尿管,术后第5d出院。术后出现发热的患者,待体温正常后拔除导尿管,拔管次日无异常表现则出院。术后2~4 w拔除双J管后复查结石排尽,肾积水消失或改善。
3讨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腔内碎石的新技术,钬激光碎石时激光的能量可传至结石,由光热反应引起瞬间高能量波产生的光热反应,通过”钻孔效应”将结石气化,导致结石碎裂,碎石可从输尿管中排除,对各种成分的泌尿系统结石都能够高效进行的粉碎,碎石过程中由于水吸收了大量的能量,从而避免了周围组织的损伤[3]。钬激光碎石术对结石推动力小,还可以同时处理输尿管狭窄和息肉。
参考文献:
[1]尹冠群,何乐业.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8):878-880.
[2]陈楚红,龚旻,胡巍,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63-1765.
[3]陈高亮,何小华,王谷丰.两种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3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