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侧面描写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侧面描写”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对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提到:“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在经过了低段和中段的系统性阅读能力训练之后,仅仅针对阅读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显然已不能满足六年级孩子们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期待。因此,培养他们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从阅读中学习表达,将成为他们提升阅读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从六年级学生学情出发,用六年级的一篇古文《东施效颦》作为突破口,结合古诗《陌上桑》节选,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比对,认识人物侧面描写,并在拓展文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泥人张》中感受人物侧面描写的作用,并进行仿写。
教学内容:
《东施效颦》《陌上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泥人张》
教学目标:
1.通过比对阅读,认识人物侧面描写。
2.通过勾画批注、感情朗读,感受人物侧面描写的作用。
3.学会人物侧面描写,自己尝试运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感受人物侧面描写的作用,学习并尝试运用侧面描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美好的事物总给人美妙的视觉享受,大家能说出哪些形容美女的词语呢?(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貌若天仙……)
2.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你们知道是谁吗?(貂蝉、杨玉环、西施、王昭君、)
她们对应的分别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3.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篇与西施有关的古文。
(设计意图:积累词汇与文学常识,“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这几个词语本身也是一种侧面描写,可以为教学做铺垫,同时自然引出古文的学习。)
二、认识对人物外貌的侧面描写。
1.请大家自由读古文《东施效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小组合作理解古文,学习要求:结合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逐句汇报古文意思,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同意见及时提出。
4.你认为东施是个怎样的人?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感受。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契妻子而去之走。”
5.通过这样的一句话,你能想象一下东施当时的样子吗?
小结:作者没有直接写出东施的样子,却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让每个读者心中都出现了一个奇丑无比的东施,这种写法就叫做“侧面描写”。而大家刚才对自己心目中东施的描述,则是“正面描写”。
(设计意图:侧面描写留给人无尽的想象,让学生发挥想象去描述东施的样子,就是让学生感受人物侧面描写的作用。)
6.咱们再来结合注释,看看诗人在《陌上桑》中,又怎样运用了侧面描写呢?找一找,勾画出来,读一读。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6.汇报,在你的想象中,罗敷又长什么样呢?
7.游戏:出示描写人物的成语,区别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面若桃花沉鱼落雁亭亭玉立闭月羞花眼若秋水……)
(设计意图:这首诗中对罗敷的外貌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让学生勾画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辨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一步加深对侧面描写的认识。)
三、学习对人物其他方面的侧面描写。
过渡:看来,对于人物的外貌可以用上侧面描写,那么侧面描写还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其它方面吗?试着看看下面两篇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泥人张》。
1.找出文中的侧面描写,勾画并批注。
2.汇报。
3.比较几篇文章的侧面描写,说说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文本的阅读,学习除了外貌描写之外的其它侧面描写;通过对几篇文章的对比,感受侧面描写的作用。)
三、写一个侧面描写片段。
1.要求: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用侧面描写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特点,
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性格等。(只写一个片段)
2.写完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只有通过学生的创作,才能看出学生
是否学会。)
选文附录:
(一)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二)陌上桑(节选)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
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①,一本是《小约翰》②。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