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论文】做有效的校本研究论文
校本教研制度范文
校本教研制度范文
校本教研制度是指学校基于自身教育实践和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本校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学生特点等因素,建立起来的一种师资专
业发展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保障。
校本教研制度的核心目标是激发教师的专业热情和创新能力,促进教
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可以促使教师
进行针对性研究,提升教师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教育教
学意识和能力,加深对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全体教师形
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建立完善的教研组织机构:学校应根据师资力量和学科特点等因素,合理设立教研组织机构,明确教研组织的职能和任务,明确教研组织
的工作流程,确保教研工作的顺畅进行。
二、制定年度教研计划:学校应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结合本校教学
特点,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的目标和重点,确定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
和时间安排,确保教研的有序进行。
三、组织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学校应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活动,鼓
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课题的申报和开展,推动教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提
高整体教学质量。
四、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学校应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包
括教研方法、教研工具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提供平台
和资源支持,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五、建立教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学校应建立教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对教研成果进行认可和奖励,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鼓励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以“研”促教 以“研”兴校
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我校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行动。
几年来,我们坚持“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以课例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策略,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在研究实践中,以师为本,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以生为本,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校本研究教科研课例教师学生发展我校是市第二批课改基地校。
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教研,深化课题研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常规管理,有效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水平。
1建立管理体系,开拓校本教研新途径校本教研是以人本、生本为基础的,追求的是学校的发展和广大学生、教师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为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我校首先规范校本教研管理体系,促使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
1.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我们充分利用暑期与每周四下午固定业务学习时间,开展集中式校本培训,组织学习课改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有关的文章,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学会运用课改理论解决课改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
几年来,教研室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做到每次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学习与研究。
教师通过理论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围绕主题谈体会写心得。
1.2建立健全学校校本教研网络。
我校由校长担任第一责任人,形成了由分管副校长牵头,教研室等职能部门实施具体管理体系,依托各学科组的校本教研网络,开展以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后续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
并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制定了富有校本特色的教研计划。
1.3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一是建立随机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
教研室人员时常深入到中心校各年段学科组、各基层小学教研活动中去,及时掌握各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适时解决有关问题。
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论文
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摘要】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
校本教研的实施需要借助于教研组这样的团队平台,通过组内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共同研究,思维互补,经验共享。
因此,教研组作为学校管理教研工作的基层组织,其活动效率对校本教研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研组; 校本教研; 实效性【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93-01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以增强教育教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的研究与改革活动。
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收效最为直接、最为显著的教研层面。
它是以教师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者,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同时教师反思性的实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研组是教师最基层、最日常、最具研讨性的学习型组织,是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校本研究,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教学业务组织,是把先进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师自觉行为的智慧型集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重视并不断强化教研组工作,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名学科、名教师,构建学习型校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教研组工作形式化、单一化,竞争机制不合理,工作反馈机制不够健全,教研工作缺失校本关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根本无法体现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所以教研组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
搞好教研组工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的保证。
所以,为了有利于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必须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
【课题开题报告】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一、酝酿起步阶段:
由本课题负责人传达课题研究的相关文件精神,领会本次课题研究的要求,确定课题名称为《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宣布小组成员,拟出选题缘由,向县进修学校申报课题,完成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拟定为一年(2020年1月——2020年12月)。
二、实施阶段:
观摩示范课
现场观摩
2020、2
-2020、11
论文集
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与使用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教学论文
2020、5
-2020、12
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与使用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报告
2020、9
-2020、11
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与使用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
2020、12
课题主持人签名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学段学科
九年级数学
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主要内容:
1、课题组组长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从选题依据、研究意义与目的、文献综述及综述的评价、研究步骤与措施、研究方法及工具、成果预期、本研究希望得到的支持、参考文献等八方面阐述了各自课题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及本课题组对解决研究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在课题研究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出学校领导在最大程度上帮助课题组成员更好地完成县级小课题的研究。
3.经验总结法。实施个案教育,跟踪观察,找出因由。通过完整的研究活动,汇集一些精彩的案例,融入到老师们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而把研究工作推向更深层次。
4.观察法。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校本作业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情绪反映。在观察实际过程的过程中,加以分析研究设计出适合我县学生的校本作业。
如何做校本教研范文
如何做校本教研范文校本教研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以教师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教学研究和。
它着重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
下面将介绍如何做校本教研。
首先,明确校本教研的目标和意义。
校本教研的目标是解决学校教育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校本教研,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同时也推动学校教学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确定校本教研的主题。
校本教研的主题应围绕实际教学需求展开,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可以通过教学观摩、听课研讨、教学设计等方式确定校本教研的主题,确保其与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紧密结合。
再次,组织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教学观摩、主题研讨、教学研讨会、教学设计等。
在组织校本教研时,应注意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和资源的利用,促进教师的合作和交流。
然后,明确校本教研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校本教研的具体内容可以涉及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具体任务可以包括教学观摩、教学设计、教学改进等。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需求,明确校本教研的具体内容和任务,确保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有所收获。
接下来,制定校本教研的时间安排和计划。
校本教研需要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和计划,以确保教师的参与和投入。
可以将校本教研的时间安排在教学活动相对较少的时段,如寒暑假、周末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明确校本教研的目标、步骤和时间节点,以确保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最后,评估和总结校本教研的效果。
校本教研的过程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估和总结,以便对教研的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改进。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教学观摩、教育效果评价等方式,评估和总结校本教研的效果,为下一步的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总的来说,校本教研是学校和教师实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做好校本教研,需要明确目标和意义,确定主题,组织活动形式,明确内容和任务,制定时间安排和计划,评估和总结效果。
如何搞好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论文集(节选三篇)摘要:所谓“校本教研”,即改进学校全盘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专题“教育教学研究”,简言之,“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
当前新课程的实施使“校本教研”成为课改工作的先导。
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不但能直接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遇疑难和各种问题,提升专业化水平;更能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满足学校目标自身所需,加快教育发展步伐。
然而,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校本教研”始终难以在农村学校得到很好的深入开展。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当前教育现状?引领广大教师走向“校本教研”新路子?这是作为农村学校一校之长首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想法:思路决定出路——找到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所存问题1、农村学校办学现状,制约校本教研开展。
开展校本教研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但目前农村小学教师负担普遍很重,如我们周边很多学校尤其小学还不能满足一个班级两个教师的配备;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既要备课上课,又要应付各种评比、检查、考核,完成各种计划、记录等,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无更余时间精力学习新理念、钻研新教材进行校本教研。
2、学校专业引领不够,滞后校本教研开展。
所谓专业引领,指专家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的必要帮助和指导。
受地域、经济影响,目前不少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常常呈低水平重复现象。
教学中我们在自觉或不自觉进行校本研究,但因校本教研中缺少专家和优秀教师的指导,缺少理论知识,故此,我们的教研仍然仅凭经验上、低水平的重复,教师专业没有得到很好发展。
教研内容、教研形式仍然没多少改变,模式固定,教研内容限于教材教法介绍类,抑或仅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等等。
3、现行教师职业倦怠,影响校本教研开展。
大多农村教师因收入低、家庭负担重加之学校、社会、家长对工作的高要求,压力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因长期生活在农村,接触面窄,缺乏知识来源,渐渐养成了教书人不读书、不学习坏习惯,甚至错误认为搞校本教研是变相增加老师负担。
校本教研活动材料
校本教研活动材料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活动逐渐受到重视。
校本教研活动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旨在通过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和共同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本文将围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开展方式和效果等方面展开探讨。
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其专业水平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实践,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和交流,可以有效借鉴他人的经验,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方式多种多样。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教研活动、开展教学观摩、组织教学研讨等形式进行校本教研。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可以选择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或同一教学内容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讨论教学方法和策略、共同备课等方式,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利用在线教学工具等,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校本教研活动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校本教研活动还可以促进教师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在长期的实践中,校本教研活动将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可持续的支持。
校本教研活动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们应当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校本教研活动必将成为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让我们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2024年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解决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时下一些学校开展的所谓“校本教研”却背离了这一目的。提到校本教研,有些学校就忙于搞课题申请、立项,而且以为课题越大、级别越高越好,根本不考虑课题对学校是否有利。
校本教研存在的上述种种现象,阻碍了校本教研的健康开展,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对此,应当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斧正校本教研的航向,促使其健康成长。具体措施如下:
(二)要立足于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校本教研的要义。远离了这一要义,校本教研也就毫无价值而不复存在了。
总之,校本教研要以广大教师为主体,以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选用适合本校情况的课题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要有运用价值。这样的研究才是名副其实的校本教研,才能推动新课改,才能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形式传统单一
不外乎超出传统的理论灌输式和听课评课式两种模式,担纲者大都是教研员或学校教研组长,多数听课教师只是记录授课过程的“旁观者”。评课时,听课教师或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或默不作声。整个教研教程,正如浙江绍兴的教研员何灿华老师所言:“就是只对一堂课或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研讨,评课也只局限于对教学行为的评价上,虽能解决教学中一些零碎的问题,但没能追溯到内隐的教学理念。”
(一)真正确立教师教研的主体地位。从教师本身的角度看,教师要在目前各校开展的校本教研中成为研究主体,首先必须有自我发展的愿望,树立自主研究意识,消除对专家和教研员的依赖心理,把搞好校本教研看作是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科研素养。校本教研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具有一个善于发现教育教学问题、反思教育教学经历、总结教育教学规律的头脑。反之,一个不具备最基本的教育科研素养的教师,即使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和校本教研主体意识,也不可能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体。
把握四个要素,做实校本教研论文
把握四个要素,做实校本教研校本教研,以其”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崭新理念,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动力,那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适应新课程,驾驭新课程,在课程改革中更好地发展呢?我认为把握好”问题、反思、引领、互助”四个要素,通过四大要素的优化组合,就能做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展。
一、问题改革与问题同在,问题是研究的起点。
没有针对问题的教研活动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提高校本教研针对性。
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
每个老师,每所学校实际情况不同,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同,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及时反省,拥有”慧眼”,发现问题。
其次要把问题提炼成”主题”。
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还要进行筛选、提炼,形成校本教研的主题。
通过主题的研究,以点带面,共同提高。
因为关键性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往往能迎刃而解。
我认为主题提炼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校本教研的问题应该来自真实的教学情境具有真实性;二是这些问题通过研究有解决的可能性;三是这些问题应该是教研组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四是这些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具有迫切性。
上学期开学初,我校经过一周的调研,发现了十多个关于语文教学的问题。
如文本多元理解中教师指导策略问题;如何指导学生朗读问题;学生回答声音轻,胆子小,语言不规范问题;学生作文不具体等问题。
面对这么多问题,应该先解决什么?哪些问题是适合校本教研的问题。
经过讨论,语文教研组确定了”如何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作为九月份的研究主题,这是因为语文教学需以读为本,朗读能力好了,读得多了,回答时声音轻,语言贫乏和不规范等问题就会不攻自破,这一问题具有真实性、典型性、迫切性。
从教师的层面讲,我们学校的30位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但对于如何指导朗读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经验,开展”提高学生朗读的研究”使他们能”跳一跳,摘得到”,这一问题具有解决的可能性。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效之举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效之举摘要:校本教研突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强化校本教研过程,建立教研反思机制,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校本教研;专业化;教师成长以校为本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全新理念,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
以校为本的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要求。
一、强化校本教研常规,积累教师成长的量变因素1.明确任务,规范形式,在常规教学中逐步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规范开展,必须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活动形式。
校级行政人员和教研组长要建立随堂听课、检查、汇报等制度,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对班级管理、教学教研、年级组建设等方面分阶段进行校内督导,并通过理论学习、收听讲座、技能培训、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分学期、分学科进行校级教学竞赛和优质课评比,这些形式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常规要求。
2.同伴互助,骨干引领,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学校要赋予骨干教师自觉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每学期定人定时定内容,开展师徒结队,把师徒互相听课和交流作为教学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让新教师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同时,让骨干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并主动吸收青年教师的先进理念,互帮互学,优势互补,促进共同提高。
二、深化校本教研反思,强化教师成长的内生动力1.自我反思促成长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过程。
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连续的教学反思,它使教师“教然后而知困”,激发教师的学习自觉,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最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同时促进教师之间的切磋交流。
根据教学反思而确定问题,开展“反思—问题—研讨—实践”的教学反思活动,提炼出阶段性校本研究的重点课题,再在学科教研活动中研讨对应策略,进行实践探索。
校本研究案例参考
各位同仁:刚刚收到省里关于出版校本研究推进案例的通知。
我市在十一五期间至今均有大量典型,如诊断式研究、支架式研究、回放式研究、牵手制研究、骨干引领式研究、一日反思式研究、立体式诊断研究、博客式研修、主题式研修、问题诊断式研究、导师制研究、叙事式研究、课例式研究、案例式研究等等。
(注意从校本研究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策略、平台、管理与评价等入手)建议:1、参考黄石地区学习心理学习行为研究成果,立足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理念:教师自主叙事研究、教研组同伴互助式课例研究、校内外专业引领,可选择一个方面,注意为学而教,教研修同步。
2、注意从已有背景中发现问题,基于问题的解决,把握校本教研核心理念进行主题阐述,最后紧扣新课改阐述该校本研修策略所带来的变化。
3、切忌空谈,注重校本,紧扣课改,突出理念与行为的对接。
附:教学案例结构的基本要素(1)背景:包括发生了哪些问题或困扰事件,背景介绍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本案例的核心理念,想反映什么问题,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确定主题。
(3)案例问题:围绕着主题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有关理论,能够启发读者的讨论和反思。
(4)情境与细节描述:环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入胜。
(5)教学结果: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6)诠释与研究:多角度地解读和评析,回归到教学的基本层面。
(7)问题讨论:设计讨论作业单,供今后案例教学时其他教师讨论,开放而无终结校本研究参考资料为我单位编辑的《校本研究学习资料》,为大家提升认识很有帮助以下仅供参考:校本研究案例一:武汉路小学支架式校本教研模式与策略校本研究案例二:积极推进区域性校本研究进程,大力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校本研究案例三:近、小、亲、实——农村学校开展案例研究活动的策略武汉市江夏区教科室彭敦运在乡镇教育办公室撤消以后,开展区域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工作成了“真空”。
立足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立足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校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成长的摇篮。
学校理应为教师的自我实现、专业发展而服务。
根据教师的教学实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下面结合我校的实践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学校领导的本质定位,我认为应当成为引领者、指导者。
为此,我们要以个人的学习态度,影响教师;以个人的学术魅力吸引教师。
在新课程中和老师们共同成长。
作为领导深入第一线,不仅仅去听课,还要上研讨课。
我和学校的教学主任也在教研活动中做课。
和老师们共同交流和反思教学的得与失。
为了培养教师善于动笔,善于反思并能记录的好习惯。
我们鼓励教师写随笔,写教学论文,学教育叙事、写案例分析。
不对字数和篇数做硬性的规定,而重在突出教师的自我感悟,自我反思。
希望教师能把教学中的精彩案例和教学反思等记录下来。
在研讨交流中大家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收获。
二、专业引领、快速成长:1、建立校内互助联动机制:一是建立名师带徒机制,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学校的教学能手、业务骨干与年轻教师结对子,实行双向选择,要求骨干教师对年轻教师跟踪指导,确立阶段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二是成立学校学科指导组,教学校长,学科骨干任学科指导组组长,全面负责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并和学校的骨干教师为老师的备课和上课及反思提供支持。
经常把大家在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作为学校校本研究的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全校教师展开行动研究。
努力为教师营造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2、建立专家、教师研究共同体:建立了专家支持机制,重点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我们多次请教育专家来我校作学术交流,并与多位教育专家建立长久联系。
请进来的同时我们还走出去开拓视野。
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
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舞台,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
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_论文
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记一次初中英语校本教研活动【摘要】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是近年来教育界广为关注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如何使校本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呢?我认为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抓手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而现实的途径。
【关键词】校本教研,反思,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校本(school -base)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盛行于英美等国家,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新世纪之初,“校本”思潮呼唤着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者关注校本、走向校本,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等校本活动开始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作为与一线学校有着密切联系的县级教研员,也必须思考新时期教研工作的新思路、新任务和新方法,开拓适应校本思潮的校本教研。
下面,结合我县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实际,以三中程兆辉老师在本校九年级(3)班上的仁爱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的Section B,topic 2,unit 2为课例,进行了初中英语校本教研的探索。
一、课例描述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一直在不断探索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从“磨课教研“到“同课异构教研”,直至今年的“主题校本教研”。
这次的校本教研活动,它结合了三中英语课题,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城区骨干、名师)的形式贯穿全过程。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摘要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校本教研,开发校本课程,拓展教育空间;开展课题研究,发展学生个性;加强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关键词校本教研健全制度学习氛围教研活动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凸显校本教研。
三年来,校本教研已成为我校课程改革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校本教研,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拓展教育空间;开展课题研究,发展学生个性;加强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为使校本教研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将我校在开展校本教研中的做法总结如下: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1.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搞好搞不好,关键看领导。
”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首要保证。
为此,我校建立了以下制度:①校长负责制的教研制度。
我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校长及其他中层领导身体力行,分包学科或课题、参加活动、指导教研,并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确保经费投入;整合教导处和教研组的力量,使之具备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职能,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格局;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为教师和教研员的沟通和联系创造条件。
教学管理中,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
我校教导处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教导主任是主要责任人。
制订了船营四小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对教研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③建立教研组管理制度。
学校科学设置教研组,明确教研组长的职责,制定组规。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同时也使广大教师进行的教学研究具有合法性,从而使校本教研真正为教师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
为此,我校制订了相应的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等。
校本研究实施方案怎么写
校本研究实施方案怎么写一、引言。
校本研究是指教师和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开展的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校本研究的实施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校本研究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与意义。
1. 目的,明确校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 意义,校本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
1. 选题确定,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
2. 调研分析,对选定的研究课题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深入了解课题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设计方案,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时间计划等。
4. 实施过程,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活动,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数据,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方案。
5. 结果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保障。
1. 资金保障,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保障校本研究的顺利开展。
2. 时间保障,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时间,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校本研究活动。
3. 管理保障,学校领导应加强对校本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总结。
校本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校本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校本研究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简称,它与传统教学研究的最大区别是教研的重心下移到了学校,从而是一种“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研究活动。
其中,研究的起点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校本教研,对教师而言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校而言是保持和创新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对课改而言是保障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开展不同形式的专项学习活动,就是要明确“学校是基地、教师是主体、问题是载体、发展是根本”的目标定位,初步形成“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特色的基本模式,从而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达成广泛共识,把校本教研变成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1、什么是“校本研究”?校本研究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育教学工作。
组织教师从事适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研究活动,形成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的自主性和专业水平,为全体学生成长创造基础。
■校本研究的特点:“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研究目的)。
以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指向。
——在学校中(研究主体)。
要树立一种理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
教师置身教育教学之中,参与学校发展与改革问题的研究。
——基于学校(研究对象)。
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展开的各类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出学校潜力。
教育研究就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研究可以是过去课题研究的整合和延伸----校本研究并非重起炉灶,另搞一套,它应该“生长”在过去的“地基”上。
----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课题(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创新)已经具有校本研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整合和延伸,有利于把研究引向深入(如: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明确校本研究指向,以“校本”概念指导学校研究工作,将使得课题研究更符合学校、教师的需要,更贴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
校本教研经验材料
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一、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
为了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校本教研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
同时,建立了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
这些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分享。
三、注重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我校将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反思等方式,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指导和评估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效果,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指导小组,对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指导和评估。
指导小组定期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校的校本教研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立足校本教研 提升教学效益
立足校本教研提升教学效益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课改,让语文教师走进了语文教育的春天,看到了语文教育的魅力前景和无限希望。
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凸显出来。
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且又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些语文教学的固有命题向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现实,我校语文组坚持走校本教研道路,力图实现加强教师培训,抓好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益的综合目标。
一、建立规章制度,完善教研机制校本教研立足学校实际,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题,以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依赖于学校校本教研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笔者所在学校形成了一整套校本教研的制度,其中包括教研组业务学习制度、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学校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校教研组量化考评制度、学校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学校考试规程、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等等。
在这些制度的框架下,学校形成了一个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
图示如下:可以看出,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组织与实施的主体,科研处、学术委员会和信息中心分别为校本教研提供了行政、学术和技术层面的保障,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最基础团队。
在这一机制下,学校基本实现每个教研组都有校本科研课题,每位专业教师都参与校本课题研究。
也正是在这些制度的保障下,在这样的校本教研机制中,围绕语文教师的发展、语文教学艺术的研究、语文考试与评价的研究、语文教学难点的突破等校本问题,学校语文校本教研工作在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开展教研活动,搭建教研平台校本教研的侧重点在于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而不在于理论架构。
为此,学校在开展学科校本教研时,主要引导学科教师开展具体的小专题研究,降低教研难度,增强教研实效。
语文校本教研主要分为常规教研活动和专题教研活动。
(一)提升语文常规教研一是教研组业务学习。
校本教研制度范文
校本教研制度范文首先,校本教研制度的背景。
随着教育的深入,传统的教师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
因此,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成为学校进行教学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次,校本教研制度的目的。
校本教研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借此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通过校本教研,教师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另外,校本教研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发展目标,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相协调。
再次,校本教研的方式。
校本教研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教研组、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一般由若干名教师组成,每个教研组负责一个或几个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
教研组可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教学心得交流、资源分享、案例研究等,通过集体讨论和研究,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观摩是指教师互相到对方课堂上观摩授课,通过观摩教学,教师可以了解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课题研究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最后,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
为了有效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学校需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如教研经费、教研场地等,以便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通过教研成果的评估和奖励,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鼓励和支持教师的创新和尝试,使校本教研制度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
总之,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是当前教育的需要,它既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因此,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教研论文】做有效的校本研究论文
xxxx年,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出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细节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热潮。
书中提出的“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对我们开展校本教研也很有启发。
细细考察当前的校本教研,我们不难看出诸多粗放型管理的特点:(1)教研目标模糊。
校本教研没有准确的目标定位,不是在认真分析本校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教研目标,而是跟着上级教研部门走,导致前后教研目标缺乏衔接,难以形成教研特色。
(2)教研过程粗放。
研讨时泛泛而谈,缺少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即使偶尔有交锋也往往因为活动时间有限而草草收场。
研究不能做到循序渐进,好像什么都在研,实际上什么都没能研细、研深、研透,停留在就课说课,研一课算一课,不能“举一隅而以三隅返”。
(3)教研内容随意。
研究的问题不是来源于教学实践,没有现实针对性,而是“跟风走”,人云亦云。
这样的校本教研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校本教研要突出高耗低效的重围,必须从精细化管理着手。
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做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校本教研,就是要从完善校本教研机制入手,细化教研专题,关注教研细
节,把每项教研工作落到细处。
细化专题每个学校的校本教研都应该是个性化的,要有利于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落实到教研中,有利于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促进本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研究专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都要综合考虑上述几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问题是本校的真问题,保证教研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细化专题,具体而言就是要“小题大做”,按照问题的内在逻辑体系,把专题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可以操作的若干小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步骤和途径。
细化专题常用的方法是“横向拓展”和“纵向开掘”。
“横向拓展”就是拓展问题的广度,由此及彼,横向拓展研究思路,确定与之相关联的若干具体问题;“纵向开掘”就是开掘问题的深度,由浅入深,将问题展开成有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
例如: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制定学期研究计划时,先进行研究专题的征集调查。
面对一篇篇“无非是个例子”的课文,语文教师普遍感到不知如何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于是,语文教研组就决定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如何确定”作为研究专题,然后将这个专题进行“横向拓展”和“纵向开掘”。
“横向拓展”确定的具体问题有:“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是如何表述的”、“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何联系与区别”、“名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
“目前语文课中教学内容的确定存在哪些问题”等。
“纵向开掘”确定的具体问题有:“语文教材是否就是语文教学内容,二者有何区别”、“如何凭借教材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如何选择语文训练的载体”、“如何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引导训练”、“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意文兼得’”等。
专题细化之后,还要进行筛选,确定与专题联系紧密的关键问题,制定出研究进度表。
有了研究进度表,校本教研活动就能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既能保证专题研究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又能克服过去校本教研浅尝辄止和随意化的通病,达到“宁挖一口井,不开一条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