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带孩子
美国老人的隔代教育
![美国老人的隔代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ac613415901020207409c6d.png)
责编 :潘 璐 霜 :伍53 1 -。 829, 06 7。3 0
美国老人 的隔代
口 李 佳
有 很 多 传 言 说美 国 的爷 爷奶 奶 绝对 不 帮 儿 女 带 孩 子 ,其 实 也 不 尽 然 ,美 国的老 一 辈 也 是很 愿 意 陪伴 和关 心 自己的孙 辈 。但 关 心 虽 关 心 ,他 们 始 终 坚 守 着 以下 几 点 。
美 国 人 通 常 不 和 子 女 们 同住 在 一 起 ,他 们 很 重 视 隐 私 ,觉 得 子 女 长 大 了 应 该 要 有 自 己 的 生 活 ,而且 他 们也 不愿 让 子 女来 打扰 他们 。但 当子女 的小孩 需 要帮 忙 照顾 的时候 ,美 国老人 也 是很 愿 意 帮忙 的 ,不过 前提 是 把孙 辈安 置在 自己 的 家 中 。
子 女若 想 晚上 接走 ,他 们也 不会 挽 留 。他 们 认 为 , 自 己 的 子 女 有 困 难 需 要 帮 助 的 时 候 , 他 们 应 该 施 以援 手 ,但 当 子 女 能 够 自 己 照 顾 的 时候 ,就 应 该 由他 们 自己来 承 担 这 个 责 任 。
绝 不溺 爱孙辈
中 国的爷 爷奶 奶 随着 年龄 增 长 ,会越 来越 宠爱 自己的后 辈 。与 中 国不 同 ,美 国人 的教 育 方式 虽 然是 自由放 松 的 ,但 在 家庭 的教 育方 式 上看 ,美 国家 长其 实是 松 紧有 度 的。他 们不会 过 分宠 爱 小孩 ,而 是像 父母 一样 严 格对 待孙 辈 的教 育 。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子吗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子吗](https://img.taocdn.com/s3/m/0b8d4314b307e87101f696fb.png)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子吗?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
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被别人知道了,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
下面就是jk3721网为大家整理的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不打不骂效果更好?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
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一通屁股被别人知道了,你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
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类的话,警察也会马上找上门来。
在广州的小巷里常常见到的父母拿着鸡毛扫打孩子的现象,在美国的公共场合是不可能见到的。
中国有两句老话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离不开“打”字。
的确,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让父母气愤难耐甚至束手无策的时候。
教育孩子需要奖励与惩罚手段并行,惩罚也是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认识错误必须的一种手段。
那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国,父母们是用什么手段进行惩罚教育的?在这几年接触了很多美国家长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我总结了他们的惩罚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两点:“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独处”和“限时”。
我这翻译可能不够传神,且看我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惩罚手段。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宽宽到好友梅丽莎家里玩,梅丽莎有三个孩子,分别是4岁、两岁半和一岁。
两岁半的女儿汉娜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叛逆期,在美国被称为“TerribleTwo”(“糟糕的两岁”),常常会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或者在争抢玩具时咬人。
有一次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汉娜把要过来一起玩的妹妹推到了,还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
梅丽莎闻讯从厨房出来,一看汉娜咬了妹妹,二话没说把她抱起来,把她放到楼梯上去并说:“You need to timeout!”(你得独处了/你不能再玩了)。
美国人带婴幼儿的17个绝招
![美国人带婴幼儿的17个绝招](https://img.taocdn.com/s3/m/e6aab139bcd126fff7050b45.png)
不管你是第几胎,准备要的,还是已经有的,都看看吧!告诉你为啥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美国人带婴幼儿的17个绝招,后悔看晚了啊!我后悔看晚了啊!即将有孩子的和刚有孩子的好好看看有宝宝的进来看看吧!-没有的留着自己有宝宝再看!美国生育前后都有培训班,家庭医生每次洗脑让我受益匪浅,我的两个宝宝在婴儿时期乖巧得好像家里没有小婴儿,我甚至疑心她们会不会哭?如今外婆常拿这句傻话笑我。
回国后看到朋友或邻居们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想着将妈妈经写下来,或许可以帮到被小祖宗弄得手忙脚乱、身心疲惫的年轻爸爸妈妈。
再次感谢南加州著名的儿科医生JANE GU,这几年在她的指导下学到很多一辈子都受益的育儿宝典。
绝招一如何让小宝宝不哭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
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
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
JANE 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
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
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
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
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
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
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
绝招二如何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觉睡到天亮美国医生再三批评我:你不是好妈妈,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妈妈是好妈妈,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医生我都挨批评,原因是我晚上要喂奶1-2次,抱怨养孩子很累很辛苦。
医生告诉我一个观念:人类晚上不需要进食!我傻乎乎问,为什么呢?医生没办法,只好大声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印象极深,妞爸早就笑弯腰了。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883f0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0.png)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1、鼓励支持孩子去体验。
美国教育注重鼓励、支持,陪伴孩子渡过漫长的学习、训练过程,而不太看重最终的成果。
2、不在孩子想做什么时急于说“不”。
孩子想拆一件甚至于电视机,父母也不会发怒。
因为完全可以买些旧货来满足孩子的要求。
甚至当孩子看人家开飞车,自己也想试试时,父母明明不赞成,也会请专业赛国车手来教。
让孩子慢慢明白飞车不光是开得快,还有体能、耐力的艰辛训练。
既满足孩子的愿望,又让孩子在实践中懂得哪些该做、可做或相反。
3、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
因为每个孩子身心开展程度不同,把握这点有些困难,但一定要尽力去了解。
4、不吓唬欺骗孩子。
中国的习惯是在制止小孩做某些事情时连骗带吓。
比方“不听话,魔鬼就来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但大多数美国家长对此很敏感。
他们认为小孩的压力承受能力很低,大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会使他们睡不好,吃不下。
5、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长进等。
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6、给孩子失败的时机。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
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美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
7、教给孩子生存能力。
从小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诉家长去看医生,但不可以没完没了地抱怨、呻吟,抱怨是没长进的表现。
8、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
美国人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美国孩子吃饭自己说吃饱了,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甚至离开饭桌。
美国家长不会在孩子说吃饱后,还连哄带骗的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
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
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了,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受后果,真正尝到苦处,下一次就不会重犯。
美国人带孩子的17个绝招
![美国人带孩子的17个绝招](https://img.taocdn.com/s3/m/15701d0e90c69ec3d5bb75dc.png)
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絕招~【絕招一:如何讓小寶寶不哭】愛哭的BABY都是爸媽教出來的。
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
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
JANE GU醫生反復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
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
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準備等10分鐘再抱。
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沒有熬到5分鐘,大約3分半的時候就停了,我已經心疼得肝腸寸斷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
讓孩子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
訓練“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個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餓了,困了。
上帝保佑,我家兩個孩子都不會無理由哭,偶爾哭一下當作運動也是極少數,妞妞和妙妙100%是快樂的寶寶,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聲的孩子。
【絕招二:如何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美國醫生再三批評我:你不是好媽媽,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媽媽是好媽媽,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醫生我都挨批評,原因是我晚上要餵奶1-2次,抱怨養孩子很累很辛苦。
醫生告訴我一個觀念:人類晚上不需要進食!我傻乎乎問,為什麼呢?醫生沒辦法,只好大聲說: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印象極深,妞爸早就笑彎腰了。
很顯然,我擔心BABY晚上會餓根本是多餘的,10-12小時的連續睡眠,對孩子來說比吃奶重要100倍!我們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慘,晚上吃一頓奶的壞習慣一直延續到快2歲。
養老二的時候按照醫生說的,徹底讓我和老公解脫出來,從剛出生到一個禮拜我家妙妙被訓練距離5個小時才吃奶,2個禮拜之後,孩子就能睡天亮了。
晚上不需要吃奶!!!(三個感嘆號是請媽媽們切記的意思)【絕招三:讓寶寶自己靜靜入睡,不要搖晃】醫生說,一個快樂的BABY會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嬰兒咿咿呀呀)!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需要在床上度過,這裡請爸爸媽媽們記住,床是不會動的!所以,抱起嬰兒的時候不要搖晃,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輕輕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睡就好。
名人教育孩子小故事有哪些
![名人教育孩子小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b61583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d.png)
名人教育孩子小故事有哪些很多名人除了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所成就,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有自己的方法的。
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名人教育孩子小故事,希望可以帮到你!名人教育孩子小故事一、罗斯福的家教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
他出身于富豪家庭,父亲学过法律,又经过商,很有钱。
罗斯福的父亲和母亲相差26岁,当罗斯福出生时,父亲年龄已经很大了。
罗斯福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可是很早就离家在外,罗斯福的降生给这个本来就十分幸福的家庭又带来了无比的欢乐。
幼小的罗斯福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
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娇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
母亲为小罗斯福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吃饭,跟家庭教学习二三小时,休息,下午1点吃饭,午饭后又学到4点,休息(自由活动)。
小罗斯福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玩一种棋类游戏,母亲故意不让他,接连赢了儿子。
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去理化,并坚持让儿子道歉。
结果,小罗斯福认输了。
严格教育对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儿童尤为重要。
人生要经过许多磨难,特别是要成就大事业。
如果只会享福,不能受苦,这样的人将不能立足子社会,更不能为社会献身,为他人造福了。
因为这样的人只能满足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心理永远不去成熟。
罗斯福的家庭是民主的。
小罗斯福不满意母亲制定的严格作息制度,一次他提出了抗议,要求母亲给他“自由” 。
母亲认真地考虑了儿子的要求,允许他“自由” 一天。
到了晚上,6岁的儿子满身灰尘,一脸疲惫地回来了。
这一天儿子去干什么了呢?母亲没有过问。
罗斯福的母亲知道尊重孩子,满足他的合理要求。
严管不等于束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孩子在无拘无束中松弛一下,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这对儿童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有好处的。
二、毛泽东家教二三事毛泽东共有过10个子女,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其中大半都夭折或失落了。
美国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独立
![美国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独立](https://img.taocdn.com/s3/m/ce2f020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6.png)
美国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独立推荐文章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热度: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习惯热度:怎样从小正确教育孩子独立热度:如何教育孩子独立自立方法是什么热度:如何教育孩子独立坚强有哪些方法热度:美国人向来以独立著称,其实他们的独立意识也是从小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即使是有钱人家的小孩也要自己打工挣学费。
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美国父母教育孩子独立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美国父母教育孩子独立方式一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无父母陪护。
2.一些年轻父母把几个月大的婴儿赤身裸体扔进水中,让其学会游泳。
3.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她)自己爬起来。
4.父母要求几岁大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5.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
6.让孩子在看到本国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奏响时,把手按在心口处,心中默唱国歌。
7.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它费用。
8.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读书。
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
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所以必须找工作,做到经济上独立。
9.没有午睡的习惯。
10.大人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
11.在用钱上,即使是那些出身于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对自己也很“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
一句话,孩子们不摆阔,不赶时髦。
12.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
美国父母教育孩子独立方式二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
2.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3.孩子没有午睡的习惯。
4.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5.让孩子在看到国旗时,注目两分钟。
在听到国歌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
6.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他费用。
美国人引导孩子带着质疑读书
![美国人引导孩子带着质疑读书](https://img.taocdn.com/s3/m/4ea67f325727a5e9856a61f2.png)
FEBRUARY 2 01 3 HAPP Y F AM I L Y
读 书是个挺复杂 的东西 ,可不要把它和
( 摘自《 祝 你幸 福 ・ 最 家长》 )
接 下来,还是小组合作 阅读 。这一 看书混为一谈!
次要求他们还要从第一章开始阅读 , 当然 ,
我希望她能够介绍得更为详细一些。 当知道我就是语文教师的时候 ,她显得更
加兴奋, 干脆拉我坐到阅览室的一个角上 , 要跟我认真地聊一聊。 “ 举个例子吧。 ”她从旁边的书架上 抽下一本书来 ,“ 譬如 ,我们要读这本 关 于海上的童话故事,一般要用三天到一周 的时间。一开始, 教师是 以讲故事开始的 , 介绍一下故事 的背 景、人物等等 ,这样
那个 l 4岁的男孩子游泳到了对岸 ,还有 吗?他还是个孩子,但是他重新振作起来
一
只小 狗跟着他等等。我接着会问他们 , 了,如果是你 ,你能做到吗?”第二环节
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询问、 指导、 解答、鼓励等方式 ,走进孩子们 的阅读
世界 。
那是什么导致 翻了船 呢?后来又发生 了 是 5 0 分钟的独立 阅读时间,见我频频点
生们一起回顾上次读书的收获 ,继续上次 教师朗读书中的精彩部分 , 学生跟着说或 的故事 ,但要提出新的问题 ,要求同学们 讲 ,证明孩子们感兴趣而且对书中的内容
美国人引导孩子带着质疑 读书
大堆材料 ,很认真地告诉我 ,每次读 书
书籍 , 对适合学生阅读的书进行分类挑选 ,
这个过程是确保读书课成功的基础。 然后 , 她就开始研究如何才能调动孩子们 的阅 读兴趣。在这一点上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课的是一位胖胖 的中年 女教 师,她很有
些得意地告诉 我说,要 知道 ,读 书可 不
美国的性教育
![美国的性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e72890452d380eb62946d2a.png)
6年前,我带着刚满9岁的儿子斌斌移民到纽约。
生性活泼的儿子对陌生的西方社会充满了新奇感,而纽约是一座充满性色彩的城市。
不用说曼哈顿四十二街有臭名昭著的红灯区,就是儿子每天上学要经过的那些性用品商店就足以让我担心:橱窗里的展示一览无余,赤裸裸的男女亲昵画面令我这个过来人都脸红心跳。
幸好儿子混沌初开,对一些敏感的事懵懵懂懂。
他只是对班上异性同学之间模仿大人相互送花和亲吻感到十分有趣。
每当儿子谈论这些事时,我总是一脸严肃地说:“你还小,别学那些坏毛病!”■儿子的隐私一天儿子放学回家,我照例把浴缸里放满水,准备带儿子洗澡。
不料他却一反常态地说:“妈妈,我再不要你帮我洗澡了!”“为什么?”我笑着问。
“因为我是男孩,生理老师说,我的阴茎不能随便让妈妈看!”天哪,儿子这是从哪里学来的?我又好气又好笑:“斌斌,你还小,妈妈替你洗澡是很正常的。
”我一边安抚儿子一边脱他的短裤。
没想到儿子推开我大声嚷道:“别碰我,我有自己的隐私!”看着斌斌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只好作罢。
心里却暗暗埋怨孩子的老师小题大做。
当晚,我小心翼翼地问儿子老师在生理课上还讲了些什么。
斌斌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斌斌的老师让他们看了男女裸体图片,让孩子们知道男人和女人生理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生殖器。
儿子盯着我又大大方方地说:“老师讲了,男生的阴茎和女生的阴部都属于自己的隐私,除了医生,不能让其他人窥看或触摸。
”儿子讲这些话时丝毫没有害羞感。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儿子不仅知道人体发育、性成熟和女人怀孕分娩等生理知识,不到10岁的他居然还能展开话题谈及生命的可贵和男女友爱的重要性。
看来,美国人对孩子的性启蒙教育还贯穿着珍惜生命和关爱异性的人性教育。
不过,儿子对“性”的了解之多有时竟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尴尬不已。
有一次我清理手提包时,无意中将一盒避孕套翻了出来,我慌忙将其塞进提包里。
儿子却不以为然地说:“我知道那是避孕套,它可以阻止精子与卵子相结合!”我不禁愕然,儿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老练”,一旦他进入青春发育期后能否保持健康的性心理呢?■难忘的性教育课一天,斌斌带回了一份学校给家长的通知,说周末学校有一堂性知识教育课,内容包括避孕和预防性病。
怎样带小孩子(美国人)
![怎样带小孩子(美国人)](https://img.taocdn.com/s3/m/9a4c7b3ed0d233d4b04e698a.png)
转]美国家长带孩子的17个绝招有些确实值得我们学习2012-7-28 14:09阅读(5)转载自范二mm 薄凉小妞•赞(2065)•转载(13. 74万)•分享(1・90万)-迤-复制地址-更多上一篇I下一篇:丫头的毕业季引导语:我在美国生了两个孩子,生育前后都有培训班,家庭医生每次洗脑让我受益匪浅,我的两个宝宝在婴儿时期乖巧得好像家里没有小婴儿,我其至疑心她们会不会哭?如今外婆常拿这句傻话笑我。
回国后看到朋友或邻居们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想着将妈妈经写下来,这儿年在她的指导下学到很多一辈子都受益的育儿宝典。
绝招一:如何让小宝宝不哭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
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
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
JANEGU医生反复告诫我: 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
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
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
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3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
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
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
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 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
绝招二:如何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觉睡到天亮美国医生再三批评我:你不是好妈妈,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妈妈是好妈妈,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医生我都挨批评,原因是我晚上要喂奶 1-2次,抱怨养孩子很累很辛苦。
医生告诉我一个观念:人类晚上不需要进食!我傻乎乎问,为什么呢?医生没办法,只好大声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印象极深,妞爸早就笑弯腰了。
很显然,我担心BABY晚上会饿根本是多余的,10-12小时的连续睡眠,对孩子来说比吃奶重要100倍!我们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惨,晚上吃一顿奶的坏习惯一直延续到快2岁。
英语三级阅读美国人抚养孩子
![英语三级阅读美国人抚养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260e98d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0.png)
英语三级阅读美国人抚养孩子"American families only raise their children until they are 18 years old. Once they are over 18 years old, American children have to make their own living.""American families will only raise their children until they are 18 years old. Once they are over 18 years old, American children have to make their own living. On the one hand, they have to move out and liv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have to work and support themselves." This is a passage I read in a magazine. It makes people laugh when I read it today. This statement not only exaggerates the independence of Americans, but also does not hold water. At the age of 18, some children haven't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and some just go to college. How do they make a living? Don't believe it. More than a decade ago, this statement was particularly authoritative, and few people questioned it.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ra, the United States is no longer a mysterious country.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going to the United States,there are more and more online discussions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is "praise for the United States" statement has become untenable. According to a survey conducted by an American institution (Merrill Lynch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mpany), the gnawing rate of American children has reached a terrifying 79%, and the annual cost of American parents to their children has reached a staggering $500billion. This part of the cost can be said to be used in all aspects of children. From high tuition fees, expensive wedding houses and cars, monthly rent, to children's mobile phones, clothes and pocket money. In addition, a third of Americans aged 18 to 35 still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Many of them do not work, stay at home every day, eat, drink and have fun, all of which are borne by their parents. This data is all made by Americans themselves, and it's not our nonsense. It is estimated that Americans themselves do not know why they are so "independent"? When an 18-year-old American young man drives a car his parents bought and uses his parents' money to buy a mobile phone brush, he may wonder how he can be "passively" expelled from his home? In real American society, there is gnawing on the old, but also human feelings. A fewyears ago, I visited a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at time, it was the opening season, and people came and went. I observed that many children were accompanied by their parents. Just like the beginning of school in China, parents also follow with big and small bags. Some families went out in groups, and grandparents followed them, driving a large pickup truck with a full trunk of luggage. I happened to meet a Chinese student. I learned from the conversation that some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can't even make their beds. Their parents will help make their beds at the beginning of school. Some parents of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will drive for hours on weekends to come to school to wash their children's clothes for a week and then send them back. Some American parents who love their children will send delicious food over on weekends. I asked the male classmate, many students drive in your school. Did they earn money to buy them? The classmate said that most of the farts were bought by their parents. I think so. Young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like parties, outings and relationships. Like our young people, how can there be so many "Legends" of working for money?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a human society, notwhat some people call "selflessness". A senior securities broker once said that you think Americans are selfless because you don't integrate into that circle. When you enter their circle, you know that Americans always talk about human feelings. Are those leading compan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elected by ability? Have all capable young Americans gone in? Are there no capable young people in these companies? Maybe your ten-year efforts can't compare with a letter of introduction from others. American parents, if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will also give their children "convenience". You can find acquaintances directly and arrange your children to the company. You can also ask your alumni to open a letter of introduction. The back door is the same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In this world, what do you mean if you don't care about human feelings? Americans are not human beings, and they also have to deal with others. To sum up, I think people who insist that Americans are impartial and selfless are those who have not tasted the sweetness of American human relations, because they are embarrassed to say that Americans are too "fair". Therefore, those who advocate Americans' independence and selflessness are either fooling you orlucky enough to meet such Americans# There are also many independent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ome children go out to work to support their families at the age of 15 or 16, and remit money to their families every month. If 16-year-old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gun to work to earn money and buy things they like. Some 16-year-old children in China are already supporting this family. American children, use a lawn mower to hoe grass in their backyard and go out to walk a dog. Even if they are "working", their parents will give them a few dollars to experience the feeling of "getting paid for their work". In China, it is common for our rural children to harvest one mu of land each person. Which child will say to their parents: I work today, give me money! Americans can only teach children when they have money.“美国家庭只会把孩子抚养到18岁,一旦超过18岁,美国孩子就要自己独立谋生”“美国家庭只会把孩子抚养到18岁,一旦超过了18岁,美国孩子就要自己独立谋生。
美国人养儿为何不是为了防老
![美国人养儿为何不是为了防老](https://img.taocdn.com/s3/m/6081b612650e52ea551898c8.png)
美国人养儿为何不是为了防老在美国人的观念中,要孩子、养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到老了有人孝敬、有人来养活自己,美国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人当中只有15%的人认为,养儿是为了防老。
而七成以上的人认为,要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享受家庭的快乐。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最普遍的家庭观念,所以过去会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
而现在家家只有一个孩,除了自己的父母外,妈家的、爹家的父父母母加起来就有4个,也不知道孩子大了到底如何来养老。
现在是6个大人把一个孩子当个宝,将来是一个孩子要把6个老人养到老。
如果说养儿防老是一种现实的考量,其基本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父母缺少经济基础,到年龄大了的时候要靠儿女来照养。
二是感性因素,有子女在身边,老人更能感受家庭的快乐,特别是孙子、孙女在身边,这种天伦之乐是温馨的。
不过现在的城市中的父母大多有工作、退休后也有退休金,经济上较少依赖子女,很多时候还要为子女倒贴。
至于享受与孙辈在一起的快乐,现在恐怕是退休后老年人最舍不得的,因此现在的中国老人对养儿防老已经是与时俱进,更注重情感上的依托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依赖。
目前美国约有4900万人是居住在两代同堂(父母和成年子女)或是三代同堂(家中有祖父、母被老人)的家庭,这种家庭占了美国家庭总数的16%。
而一人家庭占了34%,两代人家庭(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占47%,可以说美国父母与成年子女或是老人与儿孙住在一起的比例不是很高。
而在1940年,美国人实际上也是挺喜欢大家庭生活的,那时两代同堂或是三代同堂的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4.7%。
具体划分,2008年美国65岁以上老人中有27.4%是单独居住的,老年夫妇未与孩子同住而单独居住的比例为44%,老年夫妇与孩子住在一起的比例为6.7%,未婚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为10.4%,与家庭其他成员或是他人合住的比例为6.5%,住在护理院的老人比例为4.9%。
在美国各族裔中,两代同堂和三代同堂家庭中,老人与儿女、孙辈住在一起比例最高的族裔是西班牙裔,为48%,其次为亚裔为43%,黑人比例为40%,白人比例最低为28%。
在美国待两年,我了解的中国女嫁老外原因(看了让你没脾气)
![在美国待两年,我了解的中国女嫁老外原因(看了让你没脾气)](https://img.taocdn.com/s3/m/ba6c506c1eb91a37f1115c2b.png)
当然也有人爱慕对方的钱财,还有很多人因为对异国生活和异国文化的不了解而导致的盲目向往,比如很多人认为跨国婚姻浪漫,以为老外都很富裕,嫁给他们就衣食无忧,甚至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对于因为绿卡,因为钱财,或者因为虚荣等而嫁给老外的女性,我想婚姻是否幸福她们有些人也许不介意(国内的某电视征婚节目上,不是有女孩说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再自行车上笑吗),也许她们也觉得幸福,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对于幸福的界定就不一样。
中国很多男人本身天性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子,同时拥有年轻漂亮的女子也会在众人前带给他们骄傲。而美国人就不会因为哪个朋友娶了如此的女子而羡慕,他们更在意的是是否拥有真正适合自己,真正幸福的婚姻。笔者的一个朋友在国内时曾经交往过一个事业非常成功的人,他就讲过,他热烈追求她的原因除了因为大家很谈得来以及她的素质不错外,他说他也虚荣,觉得如果娶到她带着她去见他的朋友会比较有面子。她后来嫁给老美,也开玩笑问过她先生,带她出去见朋友等有没有觉得一点骄傲,他倒反问为什么,给他讲了理由后,他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他说我娶你不是因为你所谓的“条件”好,而是觉得我们志趣相当,追求相似的生活,他还说你当然漂亮,但是别人为什么要羡慕我呢?
他们不随地吐痰,即使抽烟要到可以吸烟的场所,避免影响到别人,他们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大都会微笑致意,出入餐厅、购物场所,会为身后的人把住门,上下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遇有女性,总是让女性优先。他们个性简单,像孩子,也比较擅长制造浪漫等……
备注:当然美国男人中也有不少的人渣,垃圾,国内男人中也有很多既事业有为,又重视家庭的优秀人士,笔者所写只是就一般现象而言。
我也看到不少纯粹的婚姻,不为对方的绿卡,不为钱财,不为虚荣,真的只为在人群里找到了那个尊重自己,爱惜自己并懂得自己的人。还有一种跨国婚姻,最初女方是出于无奈而被迫找老外的,但是最后不少人过得很幸福。我两年前去广州办签证就遇到不少的例子,她们大都40以上,带着孩子,相貌一般,身材一般,在国内的婚姻市场上,她们显然是无望的那种。
美国人教育孩子案例有哪些
![美国人教育孩子案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126fcc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1.png)
美国人教育孩子案例有哪些想看看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家长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孩子的吗?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美国人教育孩子案例,希望可以帮到你!美国人教育孩子案例前几天,关于教育孩子,两口间的意见有分歧,进行了一些讨论,朋友Tmx给了一篇小文:其中是否有我们中国人可借鉴的优点呢!“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
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
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
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
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不吃饭就饿着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
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
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
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
她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
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岁。
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
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
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
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
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
”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
我心领神会,托比告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中国养一个孩子都难,为什么美国人敢养一大串孩子?
![中国养一个孩子都难,为什么美国人敢养一大串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7dc54df1910ef12d2af9e752.png)
中国养一个孩子都难,为什么美国人敢养一大串孩子?在美国,根据人口统计,全国平均大约是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有些家庭,则养育三、四个。
极少数离谱的,甚至多达十几个。
比如在加州的卡森夫妇,便连续养育了17个孩子。
卡森家靠男人一个人的收入,一年8万美元,若是两个孩子,算是中产。
但是,生那么多孩子,绝对是低收入的穷人了。
在美国,越是穷人,越是敢养一大串孩子。
这是为什么呢?美国是"有特色"的资本主义,政府有些政策很像社会主义。
穷人收入低,能从政府那儿得到很多保障,反而无忧无虑。
拿"吃"来说,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学校的早餐和午餐是免费的。
各州教育部每年都会列出详细的"资格表",家长可根据自己的收入,对号入座。
以加州为例,目前,八口之家,若年收入低于51,519美元,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享受免费的餐食、牛奶和点心。
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
多于八口人的家庭,每增加一人,标准提高5,226美元。
比如,增加10个孩子,那么,标准就提到52,260美元,在51,519的基础上,增加5万多,也就是10万多。
显然,卡森家的年收入是低于此标准的。
因此,卡森家的上学的孩子都可以享受学校的免费的餐食、牛奶和点心。
学龄前的儿童呢?政府有另一个重要的法律:农业部的WIC计划。
WIC是"妇婴幼儿"(Women,Infants, and Children)的缩写。
可能美国的华人比较充分利用美国的福利,该网站还有中文网页。
首页清楚表明:妇婴幼儿营养补充计划为低收入的孕妇、哺乳期中和产后的妇女以及5岁以下有营养不良之虞的婴幼儿提供补充食品、卫生保健转介、营养教育和哺育母乳的推广与支持。
获得WIC的帮助,许多家庭的小孩子,牛奶、鸡蛋、花生酱什么的,吃不完,父母帮着吃。
你只要在网上填写收入情况,即可知道自己是否合格享受WCI计划。
联邦的规定是:税前收入低于贫困线185%,即符合条件。
「这世界」老爸带孩子翘课,还在“脸书”上回应校方
![「这世界」老爸带孩子翘课,还在“脸书”上回应校方](https://img.taocdn.com/s3/m/d593da2b83c4bb4cf7ecd150.png)
「这世界」老爸带孩子翘课,还在“脸书”上回应校方今天要讲的是一个率性的老爸的故事。
这位父亲名叫麦克·罗西(Mike Rossi),家住美国费城。
上个月,他和老婆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翘课了。
他们一家翘课的理由是去看麦克跑波士顿马拉松。
在麦克看来,这是一个为儿子杰克(Jack)和女儿维多利亚(Victoria)增长见闻的好机会。
不过,学校并不买账。
很快这两个孩子就读的 Abington Board 小学的校长马布里就给 Rossi 家寄去了一封信,表示家庭旅行这种请假理由学校是不接受的。
小孩子的缺勤情况他们还是会一一记录在案,如果缺勤太多他们就要把小孩交给学生处处分了。
看到这封校方来信,麦克老爹第一反应就是在 Facebook 上写封回信。
他想告诉马布里校长,在波士顿的这五天里孩子们见识到了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事。
“我们的孩子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是看书和上课都很难学到的。
”他写道。
在信中,他对校长说:“在马拉松比赛中,孩子们看到了盲人运动员、戴着假肢的运动员甚至还有因为疾病而变得很衰弱却也坚持奔跑的人。
他们都在为这个世界上最负盛名,历史也最悠久的马拉松赛事积极筹款。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恐怖主义不能让人们倒下,无论怎样邪恶的恐怖分子,都没法阻止美国精神。
这些事他们永远都不会在课堂上学到。
”另外,麦克在信中说,他们不仅看了马拉松比赛,还趁这次机会看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纪念场馆。
波士顿倾茶事件简单来说,就是美国人开展独立战争对抗英国殖民者统治的一个发端。
所以,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对美国人来说挺重要的历史纪念展。
“孩子们都还没在学校里学到过这些。
”他说,自己虽然喜欢送孩子去上学,但也会毫不犹豫地带孩子逃学。
在 Facebook 上,他还指出,他们家附近的一些学校就会允许家庭旅行,所以他觉得自己的小孩不能为此请假特别傻。
不知道你是不是同意这位老爸的观点,反正很多网友在网上都表达了对他的支持。
“ Go!麦克·罗西!学校总是觉得只有在他们的校舍里才能进行教育!多么傲慢的想法!”网友 @JustAxe1 给他留言道。
孩子摔倒了美国人怎么教育孩子
![孩子摔倒了美国人怎么教育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0924ec68453610661ed9f448.png)
孩子摔倒了美国人怎么教育孩子1、孩子摔倒了美国人怎么教育孩子美国人养育孩子最突出的特点是竭尽全力去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
美国的幼儿园、游乐场等公共场合都非常重视为小孩打造安全的环境,例如电源插座都用塑料插头封上,地上铺着软垫,桌角会包好,所有的儿童用品,从吃的到用的都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细致和严格的监管。
在幼儿园的幼儿班,房间里除了厚厚的垫子和必要的设施(儿童小桌椅)、玩具外,几乎空无一物,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走路还不稳,易摔倒。
美国的儿童游乐场也是按年龄分的,1岁至3岁孩子的游乐场地上全部铺了塑胶,滑梯什么的都很矮小,孩子玩的时候即使摔下来也不会受伤。
4岁以上孩子的游乐场会铺上厚厚的碎木屑,滑梯的高度也得严格遵守儿童建筑设施的安全规定。
2、父母与孩子怎样建立稳定的关系当宝宝哭了的时候,家长的反映是温暖的,有爱的;当宝宝饿了的时候,家长能马上提供食物;当宝宝对什么东西显示出兴趣的时候,家长能显示出同样的兴趣。
其实以上这些意见全部都是针对孩子学会爬行之前,也就是我们说的绝对不会惯坏孩子的那个阶段。
只有在那个阶段跟宝宝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在后期对于宝宝偶尔的摔倒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
3、美国家庭保护孩子的措施所有的电源和插座都要有绝缘塞子;有楼梯,或者出入口的地方要装儿童安全门;容易夹到手的柜子和门需要装安全垫;窗户上需要装儿童放坠落遮挡;在孩子休息和玩耍的地方准备软垫;洗澡的时候准备婴儿专用浴盆;抽屉开关婴儿锁;门把手保护垫;家中各种尖锐边缘防护垫。
想来美国父母敢看着孩子摔倒但是不去扶,一个原因是已经跟孩子建立起稳定的关系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已经把大部分危险都先替宝宝排除掉了。
美国人教育孩子黄金法则1、归属法则: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像孩子表达爱意,额头上的亲吻、一句衷心的赞美、一张传达爱意的小纸条、一声“谢谢”;从小开始幽默训练,在他学步摔倒时,向他做个鬼脸表示安抚;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快乐,带孩子带野外旅游、放风筝、在田地里奔跑;父母要幽默、开朗、乐观、创造和谐家庭气氛。
美国人请保姆可抵税
![美国人请保姆可抵税](https://img.taocdn.com/s3/m/08909a3e0b4e767f5bcfce03.png)
龙源期刊网
美国人请保姆可抵税
作者:牛可
来源:《蓝盾》2013年第01期
纽约最近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在纽约中央公园附近一幢豪华的公寓大楼内,一名保姆杀害了雇主家的两个孩子,女孩6岁,男孩刚满2岁。
纽约警方介入调查,这名保姆割腕割颈自杀未遂。
检方对她控以一级和二级谋杀罪名。
惨剧发生之后震惊了美国社会,许多美国父母是雇保姆来帮忙的,
美国家庭照看孩子一般有四种方式:一种是妈妈自己带,许多家庭主妇因为要照看孩子不能出去工作。
这类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二种是将孩子交给托儿所。
但托儿费用很高,每月基本在1000美元以上:第三种状况是请保姆,这类情况很普遍,一般分住家保姆和非住家保姆两种,住家保姆就是一周有五六天时间位在家里,管吃管住,每个月还要支付1500美元以上,非住家保姆就是每天固定去几个小时,通常是帮助家庭主妇,或者在父母下班前照料放学的孩子,每个小时收费大概5到10余美元不等:第四种就是请父母来帮忙照料,这个在美国本土家庭不太多,父母帮忙通常是临时性的,但在华人移民家庭非常普遍。
这一事件折射出美国人请保姆的困境。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大难题就是收费很贵,这是许多美国妈妈不去工作,在家里当家庭主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个难题是合适的保姆很难找,在美国开托儿所是需要资格和执照的,但是当保姆并不需要,美国人找保姆会再三面试挑选合适的。
有地位的美国人一般不会找没有合法移民身份的保姆,因为会招来麻烦,而且托儿费用可以抵税,在报税时需要有保姆的社会安全号,非法移民就没有。
(摘自《看世界》)。
美国家长家庭教育给我们的4大启示
![美国家长家庭教育给我们的4大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9d8150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4e.png)
美国家长家庭教育给我们的4大启示今天主要就在家庭教育方面我最深的体会和感想跟大家交流。
一、美国人的父母观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是中国和美国的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加含蓄、内在、有的时候这种爱有些沉重;美国人直白、外在、浪漫。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中美不同的父母观:第一:子女的所属问题:即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父母。
在我国,毋庸置疑子女是属于父母的,就像家中的其他东西一样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得听父母的;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他们有自己的喜好、选择、隐私、交际圈。
第二: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我引用企业形式来说,在我国父母对子女照顾是无限责任:从孩子出生到孩子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陪读(各种辅导班、学琴等),有时甚至把作业都包了,双休日都搭在里面,陪孩子上各种班。
想着如何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
当父母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做的心甘情愿,我们一辈子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个好前途、好发展。
家长所有个人的抱负、希望、心愿等等全放在孩子身上。
等到这一切都完成的时候,父母的青春年华也逝去了。
当然,我们做父母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心理,等我老了孩子你得孝顺我、照顾我,如果觉得子女照顾的不周到,心里还很不高兴。
我不是说孩子不要孝顺父母、照顾父母。
而是说一种观念或心态。
我在和美国人交流这个问题时他们非常不解:为什么?难道父母没有自己的生活、爱好、追求吗?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
在上大学前旅游的费用,也可能家长给出,但不是说家长必须提供。
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挣(在学校、在社会),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
等到18岁成人后,读大学,有父母给出学费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这不是父母必须应该给我的。
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给出,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
美国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美国父母如何教育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f47de0caa1c7aa00b52acb0d.png)
美国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一:来美国前,我就对美国人不打不骂,却能教育好孩子这一点很好奇。
在美国,体罚、言语羞辱或其它手段,造成孩子身体或心理伤害,当事人要受法律惩罚,父母当然不能例外。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二:美国人认为成材,不仅仅指学业上的成就,应该包括广泛的含义:遵纪守法、诚实诚信、礼貌修养、团队精神、和身心健康等等。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三:中国妈妈是孩子的“护身符”,护短、宠孩子是妈妈的“专利”。
然而,在美国却不是这样。
美国人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妈妈对孩子地一生有很大地影响。
在美国,孩子能不能吃巧克力、打电子游戏、请小朋友到家里参加都事先要要向妈妈请示,并做出“预算”。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四:做错事是要道歉的。
就餐地时候,我一屁股坐在主人家的孩子想坐地位置上。
小家伙就开始闹:“那是我的地方,我要坐那里。
”异性主人赶紧过来劝,小家伙还是闹,男主人变得严肃起来:“不听话,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小家伙还真倔,流着泪冲上了楼。
我连忙说:“没关系,换一下位置吧!”异性主人却说:“不行,这样会宠坏孩子的。
”过了十几分钟,小家伙下了楼,男主人问:“准备好了吗?”小家伙重重地点了点头,低着头向我道歉。
这时候,男主人与女主人先后放下餐具走过去深情地吻了吻小家伙。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五:美国妈妈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哭闹的。
刚到休斯敦,我们到超市去采购生活用品。
有一个美国母亲牵着一个大约两岁多的小男孩,小男孩拿着一个玩具冲锋枪坐在地上哭闹:“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个!”妈妈哄了几分钟,似乎并不见效,于是双手抓住小男孩的肩膀把他提了起来,严厉地说:“小彼得,看着妈妈的眼睛,妈妈说不可以!”小男孩并不抬头。
这位美国妈妈更严厉了:“彼得,把头抬起来!”小男孩缓缓地抬起了头,看着妈妈。
几分钟后,小男孩似乎读懂了妈妈的眼神,乖乖地把玩具枪递给了妈妈。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六:孩子永久是父母地骄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人带孩子我在美国生了两个孩子,生育前后都有培训班,家庭医生每次洗脑让我受益匪浅,我的两个宝宝在婴儿时期乖巧得好像家里没有小婴儿,我甚至疑心她们会不会哭?如今外婆常拿这句傻话笑我。
回国后看到朋友或邻居们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我遇到一个就会分享妈妈经,很没效率,想着将妈妈经写下来或许会帮到手忙脚乱、身心疲惫的年轻爸爸妈妈。
再次感谢南加州著名的儿科医生JANE GU,这几年在她的指导下学到很多一辈子都受益的育儿宝典。
绝招一如何让小宝宝不哭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
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
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
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
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
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
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
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
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
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
绝招二如何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觉睡到天亮美国医生再三批评我:你不是好妈妈,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妈妈是好妈妈,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医生我都挨批评,原因是我晚上要喂奶1-2次,抱怨养孩子很累很辛苦。
医生告诉我一个观念:人类晚上不需要进食!我傻乎乎问,为什么呢?医生没办法,只好大声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印象极深,妞爸早就笑弯腰了。
很显然,我担心BABY晚上会饿根本是多余的,10-12小时的连续睡眠,对孩子来说比吃奶重要100倍!我们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惨,晚上吃一顿奶的坏习惯一直延续到快2岁。
养老二的时候按照医生说的,彻底让我和老公解脱出来,从刚出生到一个礼拜我家妙妙被训练距离5个小时才吃奶,2个礼拜之后,孩子就能睡天亮了。
晚上不需要吃奶!绝招三如何让宝宝自己静静入睡,不要摇晃医生说,一个快乐的BABY会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婴儿咿咿呀呀)!婴儿的大部分时光都需要在床上度过,这里请爸爸妈妈们记住,床是不会动的!所以,抱起婴儿的时候不要摇晃,不要来回走动,更不要这样哄孩子睡觉,轻轻放在床上让他自己睡就好。
再说一次,床是不会动的。
爸爸妈妈你们没有权利剥夺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乐的权利。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兴奋的家长不要用力和孩子“疯闹”,孩子的大脑在婴儿时期还是胶状的果冻状态,很容易受伤。
绝招四趴着睡养美女个人经验,孩子趴着睡觉比仰着睡得安稳,才出生的孩子心脏朝下,几乎不会一惊一惊的状态,模仿子宫被包裹的状态。
另一个最大的好处是改变亚洲人的大饼脸,5天之内的婴儿需要1个小时帮忙翻脸,5天之后,我家妞就会自己左右转向自如了。
妞是标准的小脸,和生出来的时候大方脸好像变了一个孩子,呵呵,得意。
老二妙妙的脸没有刻意这样做,那时候妞妞需要人照顾,没有精力1个小时翻头的精力了,很可惜。
这个机会只有在出生到3个月之内有效,大了就没用了。
绝招五宝宝的抵抗力比你强十倍爸爸妈妈穿2件,宝宝绝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
我家两个孩子都十分强壮,冷热其实很好控制,偶尔看到儿童医院发烧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袄裹着一层一层的,可怜啊,孩子不会说话,都是家长害的。
绝招六拒绝抗生素!是虐待不是爱感冒发烧是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增强抵抗力的过程。
我家宝宝发烧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链的保鲜袋装冰块,用干净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钟一定退烧。
烧厉害了配点美林或泰诺。
如果是着凉了感冒没有发烧,就让孩子吊着鼻涕没有事,几天就好。
不要相信任何药能治疗感冒。
到目前为止,除了去年的手足口被医院骗进去那一次之外,我家2个孩子从来没有挂过盐水和注射过抗生素。
在美国,是那种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在中国注射室的景观,吓坏了妞妞的爸爸,那个景象让人发毛他说。
一排一排的吊针,打手打头打脚的小孩子们在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陪护下挂盐水。
集中营莫过如此,很恐怖。
花钱不说,更可怕的是体内的细菌大战存留的各种毒越来越多,周期性的需要挂盐水来压下去,常常听到妈妈们说,有一点症状马上挂水压下去,十分得意。
我为她们的无知十分惋惜。
我的孩子越来越健壮,从不生病,病了也几天自己好,基本不治疗。
邻居的孩子半夜跑医院,累的人仰马翻乐此不疲,从这点看我是好妈妈。
绝招七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我的2个宝宝健康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是必要的。
记得我生完孩子出来,准备听我妈妈的教诲躺着不动,打算熬到第二天才洗澡,护士惊讶地拉我起来洗澡“不管你什么传统,把汗水和细菌都洗掉才会健康”。
我被误会成个脏妈妈被拖去洗澡,当然要说明的是我生两个都是顺产。
产妇如此何况小孩子?孩子每天运动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么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
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们不会着凉的,抵抗力比成人强十倍。
GU医生交代:宝宝洗澡尽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婴儿产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发水,清水最最好!医生说尽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话一个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觉得一周太长了,心理作用)。
绝招八没有奶不够吃的妈妈,只有不想喂奶的妈妈能吃到2岁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宝宝。
GU医生说,没有奶不够吃的妈妈,只有不想喂奶的妈妈,孩子的食量多大,妈妈的奶就有多少,生双胞胎的妈妈的奶同样够两个孩子吃。
这一点我很失败,尽管GU医生用笔画了一个圆圈,她告诉我,你的孩子吃多少,你就能生产多少,你觉得奶不够,加奶粉进去,奶就会真的不够,最后就没了,事实证明我后来真的越来越少直到没了。
孩子不会说话,她吃饱没有很难知道,妈妈觉得奶少了就放弃母奶,就补奶粉,其实是告诉自己的身体,我只能生产这么多了。
要相信自己能当头称职的奶牛。
如果再生一个,一定要证明一下。
生完小孩第三天就去医院参加“喂奶班”,几个妈妈带婴儿围成一圈,有黑妈妈白妈妈和亚洲妈妈,喂奶课用的是那种很舒服的沙发,脚下有垫脚的专用凳子。
医生们将孩子脱光,包括尿布,然后称BABY的重量精确到小数点后面2位数。
然后让我们抱孩子喂奶,不准穿衣服只穿尿布。
医生一对一教妈妈们如何让孩子一口就咬准奶头,如何保护奶头,一次一次训练,期间有别的妈妈来用免费提供的吸奶机下奶,用塑料袋装回家。
我刚开始的害羞和尴尬慢慢没有了,呵呵,我在家完全不知道妞妞吃了多少,这下好了,一堂课下来,马上称孩子份量,我妞妞吃了不少,好像是那天的第二名,前后数据证明,我有奶。
绝招九宝宝吃奶睡着怎么办?BABY被妈妈抱着舒服又安全,没吃饱就睡着了,醒了又吃两口,折磨妈妈,宝宝也吃不饱睡不好,害人害己。
训练班里学到最有用的一招,如何弄醒孩子让他们专心吃奶,就是脱衣服!脱得就剩尿布,医生告诉我,放心吧,你抱着她有妈妈的体温,这体温能保证婴儿不会着凉,温度刚刚好,BABY有一点凉意,他们会用心进餐(她说的真是进餐,呵呵)。
放心吧,这些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东西,从妈妈母体带出来的抵抗力比成人强10倍,喂奶的产妇也不容易病,这就是繁殖的力量。
(当然室内的温度是有一定温暖的,国内无空调寒冷地区的人不要对照模仿误会)绝招十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妞妞大概10来天的时候,一只眼睛发炎化脓了,我和妞爸吓得抱到医院,还是急诊,儿科的男医生问,你喂奶还是奶粉,我说母奶。
他说挤点出来放进孩子眼睛,BABY就会好。
What? 我排队等急诊老半天就这么打发我回家了。
于是如法炮制,母奶当药,几天后妞妞果然见好,是否母奶的原因还是不清不楚,美国医生忽悠得或许有点道理吧。
总之母奶是好东西。
绝招十一你会换尿布吗?废话,养孩子的谁不会换尿布呢?不一定哦。
你是否有被孩子喷到尿或臭便便的时候呢?一天洗5次床单是我的最高记录。
换尿布的时候,每次来的新阿姨都要重新教一遍,窍门就是把干净尿布放在臭尿布下面,再打开尿布,擦干净抽出来,这样即使孩子正好那时候又便又尿,你的床单保住了。
习惯这么做以后,永远没有意外发生。
绝招十二你会拍嗝吗?姿势一,趴在肩膀上轻拍孩子后背,这种是传统姿势,很多时候不太容易拍出来嗝。
姿势二:让孩子侧坐在腿上,左手托着孩子的脖子,撑起下巴,右手拍后背,这样效率极高,通常十几下就拍出嗝了。
临睡的最后一顿奶,一定要喂饱足了,拍完嗝继续喂,我家妙妙2礼拜就睡整晚就是用这招,拍完嗝还可以再喂2-3次,直到她真的不吃了,小嘴巴往外推奶瓶的状态,妙妙就能睡到天亮。
绝招十三早点吃五谷杂粮4个月吃米粉再大点跟大人一起吃东西,孩子长大不太会偏食,早点吃和成人一样的食物对孩子有好处。
6颗牙的时候,GU医生说,她已经可以用这几颗牙齿吃很多东西了,什么都可以喂,没有不能吃的。
绝招十四别破坏宝宝的专注力再小的宝宝玩玩具或看电视或看图画书的时候,请家里的阿姨或者任何人都别打断她们。
即使是吃饭的时间到了,晚一点也没有关系。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等于培养她们长大了能注意力集中做任何事情。
我家妞妞专注力很好,她喜欢的事,比如拼图,一个下午几个钟头不抬头,没有人叫她,除了尿尿之外。
最怕那种大呼小叫逗孩子的长辈们,自以为聪明,边看电视边问问题。
闭嘴,请安静。
给孩子一个专注的环境吧。
绝招十五慢慢走路,小声说话身体力行很重要,大人怎样的孩子都会学。
难得遇到上海一位陆老师,教孩子慢慢走路,轻声说话,人家听得到就好了,别那么大声。
回了家乡,小区的幼儿园老师教孩子们扯起嗓门唱歌,我在一旁看,心想完了,培养了半天的小淑女被汉派文化同化了,哈哈,如今的妞妞很“武汉”,热干面一样的个性十足,整个儿一辣妹。
大环境很厉害,几乎没有不被同化的可能。
绝招十六只要没有生命危险,鼓励宝宝试试看,摸摸看中国父母礼节有余,胆子太小。
“别动,危险,站起来地上脏,别摸,会刺到。
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美国父母最常说的却是“Try it! ”试试看,摸摸看。
鼓励宝宝,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不要阻止孩子用他们的小手尝试和认识世界。
大不了衣服弄脏,地上滚来滚去的宝宝时光很短,饭粒菜汤翻了一地,大不了扫一下他们会早学会吃饭甚至用筷子,玩水大不了感冒,玩沙子大不了进鞋子难受难清洁。
总之有很多阻碍孩子快乐的条条框框,促使我们的小天使们越来越快地变成成人,变成听话和懂事的孩子。
快乐第一重要,衣服脏了不重要,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不要阻止我的孩子。
绝招十七也是最重要的一招,一天只能批评两次!父母也不可以随便批评宝宝,一天只能批评两次,两次用完了就等明天的配额吧。
美国老师这么慎重交代的。
于是,宝宝外婆说:“你的孩子一天10次都不够,2次的话我10分钟就用完了,这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