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之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学案《古都、荷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任务群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时间:2019年12月23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培养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意味深厚的词句,理解其表现技巧,提高鉴赏语言的能力;

3.体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课堂导学】

一、作者微传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郁达夫出身于一个书香家庭。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等成立创造社。1928年加入“太阳社”。同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45年9月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作品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散文创作有浓重的自传色彩。

从1921—1933年郁达夫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左联活动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闲居独处,在游历山水中派遣现实带给的苦闷,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游记散文,《故都的秋》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二、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情景引入】

一、预习任务:

1、请认真阅读文本后,将不理解的字词摘抄下来,并自行查字典解决;

2、划分层次,明确层次内容;

3、认真圈画要点,并在你欣赏的文句或文段旁边写好旁批(要求:①赏析好的地方;

②谈出自己的感悟)

二、探究

1.故都的秋的总体是什么特点?通过哪些图景从哪些角度来展现故都的秋味?

2.彼时,人们惯称“北京”为“北平”,但是作者却命名“故都的秋”,为什么?你认为故都的秋与北平的秋相比,哪个更好?

3.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4.结合中国文人“悲秋”的浓重情结探究作者的感情。

《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鉴赏品味语言。

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感受朱自清高洁的人格魅力。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领悟其情调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

美情趣。

【课堂导学】

一、作者微传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作品有诗

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创作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

三、知识积累

1、语言积累

煤屑.踱.着弥.望颤.动霎.时酣.眠敛裾.媛.女

蓊.郁脉脉.袅娜

..独处.妙处.峭楞.楞倩.影船棹.鷁.首徐回

2、文体知识

(1)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

A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B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C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2)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写景类文章的结构一般有这样的三种:

①总分结构,它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

②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观察点换了,必然引起景物的变化。这类文章,文中一般都有明确的“提示语”,提示读者作者的观察点发生了变化。

③按照时间的推移安排顺序,如《观潮》一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来安排文章的顺序。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写景的文章,作者并非仅仅写景,而是想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喜、好、厌、恶的思想感情。

通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回顾学过的写景的手法:

【情景引入】

一、初读文本

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找出文眼、找出线索、理清脉络

二、探究

1.阅读4—6段,给每一幅画面起一个名字,从选取景物、形声色态、氛围意境的特点来赏析画面,小组讨论交流讨论,力求全面。

2.通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语句,从中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确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3.反复诵读课文,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内心是“颇不宁静”的,可文中“月下荷塘”“荷塘月色”等景都表现出了一种难有的宁静,你如何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