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之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学案《古都、荷塘》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目标】1.品读文段,准确理解情景交融的散文写作手法;2.体悟人文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3.理解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把握景、情、人的关联,掌握情景交融的散文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中华民族审美心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
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人遇见山水,就有了情思;情思遇见文字,就成了散文。
这节课,我们会通过对必修上册第七单元3篇现代写景散文的品读,领略文字中的自然之美,寻找安放在那里的深沉的灵魂。
学习任务一:人间有味是清欢说明:朗读赏析的文段,小组内进行评议。
被推选者,朗读文段并自己的赏析文字,与大家共赏。
教师小结:这三篇散文中,郁达夫以情驭景,带着浓厚的兴味,描摹欣赏着故都清、静、悲凉的秋日之美,蕴含了他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朱自清工笔细描,以极其细腻的笔法写出荷塘的幽静素雅和朦胧诗意,投射出他淡淡喜悦中的淡淡哀愁;史铁生抓住景物特点,在荒芜并不衰败的地坛中找到了生命的支撑。
由此可知,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一定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而这种情感须联系整篇散文来进行定位。
如果“情”与“景”的比例相当,我们既能看到“自然”之景,又能感受到“情”的自然流动,那便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这也是散文的高境界。
三位作家用发挥到极致的语言之美,通过景物描写或含蓄或直接地传递了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给予了我们厚重的审美体验。
学习任务二:生命律动的哲思作为读者,我们总是处在旁观者的角色,去观赏作者看到的一朵花开,去想象作者情思的冷暖。
我们觉得散文厚重,恰恰是因为每一篇隽永的散文背后,都藏着一个善感的作者和一种独特的文化。
活动一:请结合导学案上提供的背景材料以及文中相关句段,从作者经历、心路历程、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分析异同,探究散文中体现的人文特征和审美心理。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群文阅读教学目标:1.品赏美景,把握三篇散文写景画面及特点,体会三篇散文“景”与“情”的关系。
2. 品味语言,体会三篇散文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表达的独特情感和审美体验。
3. 学以致用,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提升审美能力和对自然的感受力,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品读语言,体会三篇散文所写景物的的特点,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情感和审美体验,从而进一步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三篇散文,特别是对写景段的预习,借助工具书,抓住写景内容和景物特点。
学生通过预习已明确三篇散文中的写景部分:1.《故都的秋》五幅写景图:第三段秋院赏秋图、第四段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
2.《荷塘月色》写景内容:第四段月下荷塘之景、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之景、第六段荷塘四周之景。
3.《我与地坛(节选)》写景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分的第三段、第五段、第七段。
导入:贾平凹曾说:“人的一生,苦也罢,累也罢;欢乐也罢,悲伤也罢;平凡也罢,伟大也罢,最主要的是保存心中的一方净土,守护心灵的空间。
”陶渊明说,心中的一方净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孟浩然说,心中的一方净土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而辛弃疾认为,他心中的一方净土是:“大儿锄豆溪东,二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古代名家将自己心中的“一方净土”寓于自然之景中,现当代的散文家们也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景中。
自然之景,引起人的情思;人的情思,也让自然之景有了生命。
创设情景:近日,《朗读者》导演准备策划一季节目《景画情思---寻找心灵的一方净土》,现《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这三篇文章很适合这次节目朗读主题,请你选择其中一篇文章中的节选片段推荐给导演,并说明推荐理由。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三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分析三篇文章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探讨故都秋天的特色和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2. 《荷塘月色》:掌握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特点,解读文章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验荷塘月色带来的宁静和作者内心的矛盾情感。
3. 《我与地坛》:了解作者史铁生的创作背景,分析文章中的自我反思和人生感悟,探讨地坛对作者成长的影响和启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发现三篇文章的异同点。
3. 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三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读三篇文章,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和情感。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4. 教师引导讨论,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5. 比较分析三篇文章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提问、讨论和分享。
3.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问题回答和分析表达。
六、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的相关介绍和分析文章。
3. 多媒体资源:相关景物和时代背景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的深层含义。
八、教学过程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故都、荷塘、地坛的兴趣,激发阅读欲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文章,感知文本内容,记录关键信息。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出疑问。
4. 教师引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郁达夫对北京秋天的描绘,以及他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 《荷塘月色》:朱自清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我与地坛》:史铁生对地坛的描写,以及他与地坛的情感联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群文阅读,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三位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三篇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和大意。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问题。
4. 分析:对比分析三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
5. 总结: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6.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时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读后感作业,了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提问和回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评估他们的思考过程。
七、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自然景色,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邀请一位作家或诗人来校园进行讲座,让学生与作家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心得和经历。
3. 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朗诵,展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分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作者林徽因,通过对北京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以荷塘月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讲述了作者与地坛公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群文阅读,理解并分析三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对比阅读三篇文章,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文章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三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2. 阅读与分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分组阅读,要求学生找出每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对比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发现三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总结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文学鉴赏:分析文章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之美。
5. 分享与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进行分享和展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群文阅读的收获,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三篇文章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对比讨论中是否能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3. 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材地位】《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4、15课的课文,皆为现当代散文名篇,内容上以写景抒情为主,兼及叙事和议论。
郁达夫《故都的秋》描写故都北平的秋天,抓住富有特点的景物,细腻刻画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文中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留恋和热爱,作者的审美旨趣和性格也隐含在字里行间。
朱自清《荷塘月色》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朦胧幽静之美,也写出了自己的心境,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史铁生《我与地坛》追述了“我”的经历,写出了地坛这一古老的场景对于“我”的意义,景物描写与对往事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充满哲理意味,表达了作者对生的思考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本单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一个专门的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
(《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02【单元目标】根据单元目标,拟设定群文学习任务。
03【群文学习任务】任务一:“景之择取,自相殊异”——寻找一幅最美的风景。
(1课时)任务二:“含英咀华,品赏语言”——赏析一段最有情味的文字。
(2课时)任务三:“借鉴参照,尝试写作”——尝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2课时)04【课时安排】5课时“景之择取,自相殊异”——寻找一幅最美的风景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预习课文。
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字词句意。
2. 初读课文,梳理文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反复诵读,找出精彩语段,从景物意象、形声色态、画面组合、氛围意境等方面,初步感受散文的写景之美,文辞之美。
【学习重难点】梳理文脉,初步感受散文的写景之美,文辞之美。
【教学过程】01导入1.单元导语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提的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有“形散神聚”之特点。
其所选之题材,有写景抒情(状物)、写人记事、议论说理之分。
群文阅读之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学案《古都、荷塘》
青州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 姓名 学号: 班级:一切景语皆情语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任务群教学设计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进一步培养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意味深厚的词句,理解其表现技巧,提高鉴赏语言的能力; 3.体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课堂导学】一、作者微传郁达夫( 1896-1945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 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 的四季》。
郁达夫出身于一个书香家庭。
1913 年留学日本, 1921 年与郭沫若等成立创 造社。
1928年加入“太阳社”。
同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45年 9 月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杀害。
1952 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作品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 成一家,散文创作有浓重的自传色彩。
从 1921— 1933 年郁达夫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左联活动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闲居独处,在游历山水中派遣现实带给 的苦闷,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游记散文,《故都的秋》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写作背景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 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 年 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 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 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
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 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情景引入】、预习任务:1、请认真阅读文本后,将不理解的字词摘抄下来,并自行查字典解决;主备人:审核人: 使用时间: 2019 年 12 月 23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勤于思,敏于行,世无不成之事2、划分层次,明确层次内容;3、认真圈画要点,并在你欣赏的文句或文段旁边写好旁批(要求:①赏析好的地方;②谈出自己的感悟)二、探究1. 故都的秋的总体是什么特点?通过哪些图景从哪些角度来展现故都的秋味?2. 彼时,人们惯称“北京”为“北平”,但是作者却命名“故都的秋”,为什么?你认为故都的秋与北平的秋相比,哪个更好?3. 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4. 结合中国文人“悲秋”的浓重情结探究作者的感情。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群文阅读导学案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群文阅读导学案一、引言本文旨在通过对《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两篇优秀作品的阅读和解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文学风格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拓展文学视野。
二、《荷塘月色》导读1.作品背景《荷塘月色》是清代文学家周文璞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趣味。
2.内容梗概作品以荷塘月色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夜游荷塘时的感受和情怀。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心境。
3.文学特点《荷塘月色》以典型的清代诗文风格展现了作者的豪放情怀和唯美主义思想,明快、流畅、清新、典雅。
三、《故都的秋》导读1.作品背景《故都的秋》是现代作家贾平凹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都市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代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2.内容梗概作品以秋天的故都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在都市中的游走和思考。
通过对现代生活的点滴描写,表达了对都市中繁华背后的孤独和迷茫。
3.文学特点《故都的秋》以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当代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生活的反思,语言直白、形象生动、意蕴丰富。
四、主题对比1.审美情趣的变迁清代文学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讴歌唯美主义情怀;而现代作家更多地抒发了对都市生活的关注和思索,呈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2.对生活的态度清代文人追求闲逸、恬淡的人生境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而现代作家则更多地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压力,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苦闷和无奈。
3.艺术表现手法清代文学以婉约清丽的诗文语言为主,渲染清新雅致的自然风光;现代作家则更倾向于以直白、生动的语言展现都市生活的真实与残酷。
五、结语通过对《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的深入阅读和对比分析,我们不仅了解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作家们的创作思想和文学特点,也开阔了文学视野,增强了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此文学导学案,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优秀文学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草一木一世界,一花一叶总关情——《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学习目标:1. 读懂课文中的树,感受景物之美。
2. 探究心灵中的树,体会情感之美。
3. 构建生命中的树,感悟人生之美。
课前预习导入:树木将环境变化铭刻在一圈圈的年轮里,天候为墨身为简,用一根树芯记录千百年的阴晴冷暖,从一截断木窥见亿万年的沧海桑田。
这是真实的一花一世界的故事,来自世间最忠于事实、秉笔直书的史官,它在长河尽头伫立,见证千百年的历史,也见证着我们的一生。
一、读懂课文中的树,感受景物之美。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史铁生《我与地坛》篇目句式手法景物特点作者情感《故都的秋》短句:简练白描:朴素槐树:落蕊满地清冷《荷塘月色》叠词:繁复比喻:典雅柳树:色阴姿丰淡泊《我与地坛》长句:严谨反复:强烈柏树:苍黑镇静深沉篇目《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地点破屋市井清华雅园皇城古园时间秋天,早晨夏天,晚上四季,下午动物驯鸽的飞声、秋蝉的啼唱蝉声、蛙声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雨燕植物槐树、牵牛花疏草、枣树树、柳树、荷叶、荷花柏树、落叶、野草荒藤二、探究心灵中的树,体会情感之美。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任务一:赏美景,学技能
读《故都的秋》3-11段,《荷塘月色》4-6段,《我与地坛》3 段、5段、7段分析作者写景技能
任务一:赏美景,学技能
以动(声)衬景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 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故都的秋》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 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荷塘月色》
运用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 同时有一种韵律美,渲染出雅而不俗 的语言氛围
比喻、拟人、排比 娴熟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文 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具体性。
以动(声)衬景,形象的传达出了荷 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朦胧静谧的荷塘
淡淡的 喜悦
写景技能
一、描写角度 1、写景角度(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点面结合) 2、感官角度(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3、视察角度(定点视察、移步换景) 二、表现手法 动静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景、以静衬动) 虚实描写(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 3、重点字词 动词、形容词、叠词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 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 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 窣片刻不息。《我与地坛》
牛花(朝荣)的蓝朵 。 比喻
《故都的秋》
碧绿的天色 牵牛花的颜色
冷色调 清淡
破屋
破壁腰 疏疏落落的秋草
破败、萧瑟 悲凉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联读 教案
自然是文学永恒的母题,围绕本单元“自然情怀”的人文主题,运用课上所学的写景抒情方法,以家乡的某一处景为话题写一个片断,400 字左右。
朱自清
时代荷塘
现实世界
理想世界
史铁生
个人
地坛
暂时彻底
寻求宁静精神力量生命涅槃
高中语文群文教学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找到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契合点。
我在前期备课中做了大量工作,在研究教材单元教学任务后,找到了三篇现当代散文群文阅读的契合点:情景交融。
本课时的教学安排,我从情景交融这一角度初步感知文本,进而鉴赏了三篇散文的语言之美。
经过课前精心备课,研究学情,制作课件,确定教学活动设计,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点拨、提升。
但在教学环节施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同学们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可以的,对文本细节、感情存在把握不准确的问题,另外课上时间很紧张,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也有待加强。
这就在备学情方面还需做得再扎实一些,课下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时应针对性再强一些,减少课堂上的无效时间,多引导学生去表达,训练学生敢说、会说。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 “北平实在是意想中中国唯一的好地方。”
彷徨苦闷却无不满
《荷塘月色》的主题是:表现了二十年代末,小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的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 情。
他对当时的社会缺乏深刻的认识,想去认识却不能认清形成 的矛盾。二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曾在漫漫的长夜中摸索过,探 求过,苦闷过,即使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也一度彷徨而不知路在 何方。因此,朱自清先生的苦闷是有代表性的,我们不能因为他 对国民党抱有幻想而责备他,也不能因他没有参加无产阶级队伍 而认为他缺乏勇气,那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了。当然,我们也没 有必要硬说朱自清对蒋介石不满才写《荷塘月色》的,有人说本 文表现了作者向往光明,追求进步,则更是牵强附会了。
•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 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 地坛》都写的是同一个城市的景色,在 这三位作者的笔下,这同一座城市的风 景有何异同呢?
不同景
清、净、悲凉
朦胧、宁静、 淡雅、柔和
废弃、荒芜、 冷落
朱自清在这篇散文中,一方面表现诗人在形势剧变与政治 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情绪,另一个主要的方面,又 抒写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不肯与之妥协的态度,以及对 于未来美好前景的幻想与追求。因此月下“荷塘”,映照着 诗人心灵种种复杂情感的光影,使我们依稀看到诗人在痛苦 中无力挣扎、在幻灭中茫然追求的形象。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2.通过对《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的理解;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较为细致地解读三篇作品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人感悟和评价。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多层次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复印教材中的《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作品;2.教师收集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供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作品进行阅读;2.给每个小组发放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预习作品的基本信息;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作品的主题、情感和意象,并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轮流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做相关点评;2.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家的背景以及作品的历史背景,并提供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3.学生分析作家选择这样的背景和意象来表达作品的意图和情感。
第三课时1.教师提供相关的诗句或段落,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些诗句或段落的意象和情感;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排队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3.学生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全班进行讨论和思考。
第四课时1.学生个别完成作品的阅读理解题;3.学生相互交换论文,并进行评论。
第五课时1.教师点评学生的论文,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更深入的思考;2.学生就教师点评进行修改,然后撰写终稿;3.学生将终稿提交给教师,或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读作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也得到了对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更深入了解。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联读 教学设计
2.朱自清笔下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圆展、流动;写到荷花,朱自清连续使用了几重比喻,构成了博喻,让我更加形象地感受到荷花的洁净、清新和纤尘不染。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八、课堂总结
人类生活于自然之中,自然景物可以触动人的心弦,使人生出无限的感慨;同时,因为人们际遇和个性的不同,观照世界的角度亦各有不同。
描写同一个城市的树,《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各有侧重,呈现出多姿多样的美感。
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生命可以被那棵树所滋养,让全世界看到更好的自己。
九、课后作业
六、树之情
任务三:文化闯关
你的文创设计在创意类主题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主办方邀请你来参加颁奖晚会。在晚会现场,主持人邀请你现场参与一个文化闯关类小游戏。
文化闯关小游戏简介如下:
我喜欢笔下的那棵树,文(诗)中是这样描绘的“”,它是一棵的树。
教师总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棵与众不同的树,它或葳蕤多姿,生机勃勃,或饱受病痛折磨,伤痕累累,但无论怎样,它都在我们生命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滋养了我们的生命,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前行。那么,同学们,你们生命中的那棵树又是什么样的呢?
七、树之文
任务四:撰写美文
在你和小组精心的筹划之下,树系列创意活动大获成功,北京市文旅局决定在地坛公园设置一个文化长廊,来征集特色各异的树,以此来传承树文化。请你以“我们生命中的那棵树”为主题为文长廊撰写一段文字,寄托你的情思。(100字左右)
要求:有树木的特征概括描述,同时融入你的情感,100字左右。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比较阅读散文写景+表达技巧+抒情特点+语言鉴赏一活动内容任务一: 感受散文的写景之美现代散文大多以写人叙事或写景抒情为主, 较少专门说理议论之作。
但写人叙事离不不开景物载体。
大自然在绘画美景时总有不同的主笔色, 请浏览《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 找出每篇文章典型的景物, 总结画面主要特点, 并完成以下表格:(详见课件)任务二: 感受散文的抒情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
散文的写景最终是为抒情服务的, 写景抒情有时也缘景悟理, 因此时常可见富有哲理的语句。
这样的语句在文中虽不很多, 却往往“立片言而居要”, 常有拨云见日、点石成金之效, 起到画龙点睛的巨大作用。
所以阅读散文, 应高度重视其中的哲理性语句, 理解其含意, 揣摩作者意图, 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 获得智慧启迪。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 在抒情方面各有何特色?结合三篇文章中的一些含哲理性的语句加以体会。
《故都的秋》抒发情感的方式有变化。
首先, 作者借助景物抒发情感, 作者笔下之景都染上了作者浓浓的苦闷、寂寞与忧思之情。
作者抓住“清”“静”“悲凉”的特点, 组织全篇结构, 选取了五幅图, 分别从不同的侧面着力突出总特点。
同时, 作者也将情感融入叙事、议论之中, 秋雨图就是一个特别精彩的叙事片断, 接着援引中外相关事例进一步阐述秋与文人的关系, 探究秋的文化内蕴, 富有思辨色彩。
《荷塘月色》主要是借景抒情。
紧扣文眼“心里颇不宁静”通过三幅美丽的画徐徐展现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
当然结尾还借用《采莲曲》《西洲曲》, 在精神王国里幻化出一个自由美好的世界, 与现实对比, 反衬自己内心的不宁静。
《我与地坛(节选)》融议论、记叙、描写于抒情之中, 感情真挚感人, 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
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 突出了主题, 如“一个人, 出生了, 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景语皆情语——《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任务群教学设计《故都的秋》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时间:2019年12月23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培养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能力;2.品味文中意味深厚的词句,理解其表现技巧,提高鉴赏语言的能力;3.体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课堂导学】一、作者微传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出身于一个书香家庭。
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等成立创造社。
1928年加入“太阳社”。
同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45年9月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杀害。
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作品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散文创作有浓重的自传色彩。
从1921—1933年郁达夫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左联活动进行文学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闲居独处,在游历山水中派遣现实带给的苦闷,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游记散文,《故都的秋》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二、写作背景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
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情景引入】一、预习任务:1、请认真阅读文本后,将不理解的字词摘抄下来,并自行查字典解决;2、划分层次,明确层次内容;3、认真圈画要点,并在你欣赏的文句或文段旁边写好旁批(要求:①赏析好的地方;②谈出自己的感悟)二、探究1.故都的秋的总体是什么特点?通过哪些图景从哪些角度来展现故都的秋味?2.彼时,人们惯称“北京”为“北平”,但是作者却命名“故都的秋”,为什么?你认为故都的秋与北平的秋相比,哪个更好?3.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4.结合中国文人“悲秋”的浓重情结探究作者的感情。
《荷塘月色》学习目标: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鉴赏品味语言。
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感受朱自清高洁的人格魅力。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领悟其情调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堂导学】一、作者微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字佩弦。
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创作背景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
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
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
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
三、知识积累1、语言积累煤屑.踱.着弥.望颤.动霎.时酣.眠敛裾.媛.女蓊.郁脉脉.袅娜..独处.妙处.峭楞.楞倩.影船棹.鷁.首徐回2、文体知识(1)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A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B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C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2)理解写景文的层次写景类文章的结构一般有这样的三种:①总分结构,它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②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观察点换了,必然引起景物的变化。
这类文章,文中一般都有明确的“提示语”,提示读者作者的观察点发生了变化。
③按照时间的推移安排顺序,如《观潮》一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来安排文章的顺序。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写景的文章,作者并非仅仅写景,而是想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喜、好、厌、恶的思想感情。
通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回顾学过的写景的手法:【情景引入】一、初读文本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找出文眼、找出线索、理清脉络二、探究1.阅读4—6段,给每一幅画面起一个名字,从选取景物、形声色态、氛围意境的特点来赏析画面,小组讨论交流讨论,力求全面。
2.通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语句,从中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确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3.反复诵读课文,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内心是“颇不宁静”的,可文中“月下荷塘”“荷塘月色”等景都表现出了一种难有的宁静,你如何理解?《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阅读《我与地坛》,品味文本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感悟其朴实语言中所释放出的对生活、对人生的极大热情。
3.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
【课堂导学】一、作者微传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有小说《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礼拜日》《舞台效果》等。
还有散文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二、创作背景课文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文章的一、二两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是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台。
“皇祗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
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官、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
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
辛亥革命后祭祝活动废止。
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
现在皇祗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近些年来,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
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课文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部分。
所选部分涉及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一个问题是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情景引入】一、诵读体悟: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边读边想,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二、探究1.自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与地坛》第一部分有三处集中的景物描写。
请找出这三处进行批注赏析,并谈谈这三处景物描写对于作者获得生命启迪,分别有什么作用?②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的关系,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内在/外在/相似之处)?2.第二部分写的是“母爱”这样一个永久性的话题。
这节文字,极尽笔墨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
通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全部是缘于失去母爱的一种凄苦和对母亲的追思。
①找出文章中描写母亲的段落或语句,归纳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母亲?②他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母亲给“我”的感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