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景物形象答案

合集下载

景物形象-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课件

景物形象-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课件

4. 猿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5. 杜鹃鸟。“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 山。”“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
6. 斜阳(夕阳、落日),“夕阳无限好,只是 近黄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征 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01
咏物与写 景的区别
02
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 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诗 中的景物描写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 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 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 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 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方法
1.看写景的顺序:高低、远近、内外、整体局 部;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
2.看描景的角度:或形、声、色兼俱,或视觉、 听觉、嗅觉综合运用,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立体感和谐感,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的特点
3.看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情景结 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解:①吕本中:南宋著名诗人,理学家。②木芙蓉,又名“木 莲”“拒霜”③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顽强坚韧、高洁从容的形象,即使风吹雨打,也按自 己的本性,自开自落;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要坚持走自己 的道路的态度。范诗写的是孤独辛苦仍然豪迈乐观的形象,木芙蓉辛苦 孤独心酸,处境凄凉,即使霜欺雪压,但不怨天尤人,寄寓了作者少年 时昂扬的精神和志存高远的情怀。

诗歌意象意境-景物形象

诗歌意象意境-景物形象

5
———
.
古典诗歌在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
很多传统的意象,他诚们蕴含的意义
2 传 统 意 象
基135送愁爱本别苦情上类类类《 现 代是意 意 意固象 象 象定的诚实,守信246,思 抒 战大乡 怀 争致信:类 类 类分意 意 意为象象象几类何 为 诚:


7闲适类语意象



信 ?

6
3
同的意情象感色体彩验的。冷一暖般诚传暖递色着预诗示人着不热
11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 寂寞
小楼、深巷 春雨、杏花
意境: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 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 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 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 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 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 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8
意 象 解 读
———
因只象的染有所此情作《 现 代抓包调用,住含鉴,,的赏作意才诚实,守信旨品象能具趣体的的真意社正作,诚信:象 会 地品意意鉴的象,义赏时所以和古候体及何 为 诚感代现意,
的诗汉词作品用。
语 词


信 ?

9
二、理 解 意 境
10
意象+意象=意境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 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 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简单 的说,意境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 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 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歌鉴赏:考点一赏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意象)

诗歌鉴赏:考点一赏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意象)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孤舟承载着诗人的所 见所闻,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 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 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 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 的《吴郡志》中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 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 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夜宿于此处, 以一抒幽思。 诗人融情于景,全诗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2)意境 意境: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 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 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 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而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 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 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 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是 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 座完整的建筑,意象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 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 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 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
鉴赏
前两句写部队凯旋渡过破讷沙的情景。从第三句
始写‚平明日出‛可知,此时黎明尚未到来。军队夜行, 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偶有铮铮 ‚战初归‛乃正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 其影响所及。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 夺人的效果。前两句与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机杼略同,匠心偶合。不过‚月黑雁飞
二、审题答题规范:细辨析、巧回答 ‚细辨析‛指在审题时要仔细辨析意象类试题 与意境类试题。 意象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请找出××(意象)。 ②××(意象)蕴含什么样的情感? ③××意象在诗中有何作用? 意境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请概括诗中描绘的景象(画面)。 ②××(句、联、片、全篇)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③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鉴赏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鉴赏
•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约定, 即其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生活底蕴、人 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语境,以便了解意 象在诗中的寓意,即意象的个性。如贺知 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 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当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 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远”,而是表现烂 漫的春光。
《卜算子•咏梅》)
•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 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 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 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 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常见题型及提问方式
•(1)题型: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这样的氛 围? •(2)题型: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提问方式: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3)题型:分析景物,概括情感。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要求等
形 象
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

赏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
·
借 《雨霖铃》)
景 抒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情 《石灰吟》)
与 托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物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言 志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啼叫声?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 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悠。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寒塘 赵嘏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练习参考答案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练习参考答案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练习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参考答案】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赏析】将要偏西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广阔的原野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边无涯。

游人们顾不得春天即将结束,还在亭前来来往往,踏着地上的落花。

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

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诗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

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

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这种意境。

此篇写惜春之情。

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

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景色。

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同他在《戏答元珍》中所说的“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及他在《啼鸟》中所说的“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写的是同样的感情:这就是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

二、请赏析下列诗中所表现的意境及诗人的感情。

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参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贬谪而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

(步骤一)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绚烂风光(步骤二):鹅黄嫩绿、嫣红洁白,春色如此绚烂;春草丛生、柳丝飘拂、花枝披离、花气氤氲,春景如此明媚,春光如此冶艳,春意如此喧闹。

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诗歌的形象鉴赏第二课时——景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鉴赏第二课时——景物形象

实战演练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 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②泠泠:形容声 音清越 。 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寄托 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分)
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
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 诗的画面美。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结束一年四行役的漂泊生活,定居于成都草堂之后。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景物:江山、花鸟、燕子、鸳鸯,显出蓬勃 盎然的春意。 分析:上联远景,下联近景;上联写静景, 下联有动有静。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 明丽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情感:表现了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
请你打分
答案一:上阙通过写桑树芽、蚕、细草、黄犊、夕阳、 暮鸦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 荣的景象。 3分
答案二:词的上阙描写了农村生活的景象:田间桑树已长出新 芽,邻居家的蚕卵孵出幼蚕,黄犊在山坡上吃草、鸣叫,夕阳 斜照,林中乌鸦归巢。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 热爱。 4分 答案三:词的上阕通过写田间桑树萌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 黄色的牛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山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 落在夕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面, ‖渲染出初春时乡村一派 春意盎然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田 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6分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 (09年海南 宁夏卷)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 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 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 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 诗歌形象1景物形象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 诗歌形象1景物形象


梅花
菊花 杨花/柳
絮 野花
落花
兰花
高洁(唐以后) 坚贞不屈,春天的含义
孤傲 离愁别绪,游子思归
不为人知,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青春易逝 姿态优美,清高
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柳岸晓风残月。
独怜幽草涧边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 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14
【常见设问2】分析意象作用
返回
(1)全诗重点写了某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
2.[分析意象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返回
江上
董 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 ①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宗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
潦倒,迫于生计而常年奔走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摩。
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有什么作用?(4 分)
参考答案: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机,组成一幅动静 相间的江上秋色图;(从营造意境角度分析作用)反衬了诗人的孤 单,使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从表情达意角度分析作用)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 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铁骑:金国军队。 河洛:泛指中原。
诗中描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引用原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02 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意境意象)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02 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意境意象)

专题02 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考点解读★★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

高考中对景物描写的考查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即意象类和意境类。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技巧点拨★★❖分析景物的特点或者作用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意境类题目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描述时一忠实于原诗,二语言力求优美。

②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的特点。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怎样“感伤”。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

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席壮美的画面。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还是人物形象。

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用到来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第一课时一、分析意境常见的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冷清、凄凉、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肃穆、闲适、恬静、安谧、淡雅、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二、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顺序二是画面色彩-----情感基调三是动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四是静态——同上。

动静结合例1: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漫成一首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答题指导:A、选取了哪些意象?B、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息境?参考答案:明月、风灯、宿鸟静、跳鱼鸣(以动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06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睛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第二课时例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07广东)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例4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清幽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第三课时例5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触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 (二)以哀景写乐情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
练习1: 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意 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代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
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人的主观情
感。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
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
象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融注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 和物。意象是具体的。
明确意象的作用
(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 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一 般都具有抒情作用。 (3)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成意象群,为人物 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 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 (4)营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 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 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王维的“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用雪、 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衬托人物品行的高洁、性 格的坚毅、情感的纯洁等。
参考答案: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 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 清冷孤寂的意境。
练习3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系列: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考点阐释】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贺知章(味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陶渊明(归困园层》中的“方宅”“草屋”“远人村”“墟里烟”)。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诗人的感情一旦被激活,他们触目所见,均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

在他们所摄取的景物中,很少有纯自然的景物。

因为“国破”,即使“城春”,他们也会看到存在因伤时而进射出泪水,失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修地发出哀喂。

诗入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虽不直接言情,情已充溢其间。

鉴赏诗中这些形象的特点,品味这些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思想情感就是设题点、赋分点。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意象货析、意境品味。

1.意象赏析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无品可上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象,是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感体易秘食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意象资桥极日士要华是体先动的自然景象。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效果。

2.意境品味意境是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诗歌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品味题目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解读、对画面的描绘理解以及对情感的把握。

【方法探究】一、景物形象鉴赏要求1.“诗中赏画”。

古代写景诗大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赏析画面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物象的组合方式;画面色彩;动态;静态。

2.“画中品诗”。

由景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一般而言,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即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二、意象赏析角度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设问示例: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古代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五、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 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六、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
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
析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宁夏卷、海南卷)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山远近,路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3)题型:分析景物,概括情感。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4)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 、 答题步骤与要点 1 抓住诗中主要景物,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 2 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3 根据氛围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并说出情与景的关系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一、找意象绘图 景
二、概括氛围特点 参考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1分)营造了凄冷、感伤 的氛围。(2分)表达了羁旅之苦和对家乡的思念。(不必要,但要答。)
三、点出思想情感
描绘画面
·找全意象词 ·找到修饰语 ·展开联想、想象,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画面,语言力求流畅优美,要忠于原诗。 ·尽量点明时间、地点,概括画面的总体特点。(可总括可总结)
[注] 迟日,春日。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 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形象鉴赏
· 景
景象即景物形象,常指借景抒情诗中的 的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景象常常 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 法。 •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 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 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 “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 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 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 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 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
诗歌常见的意境术语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幽深、 壮阔、 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清新、 朦胧、恬淡 明丽——恢弘、清远、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瑰丽、闲适 清冷——冷森、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凄怆、寂寥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 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 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 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 啸。 •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 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 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七:“大漠孤烟直,长 雄浑壮阔 河落日圆”表现出 _______的意境
•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幽清明净 流”构成了_________的意 境。
基本题型是: 1、指认意象; 2、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剖析作者思想; 4、欣赏画面美。 鉴赏形象综合题,基本思路是:
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 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 答题步骤为: • 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描写了……意象。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既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 描述时,语言力求优美。 • 二、这些景象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三、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具体,切忌空 洞。

专题02 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版)-2024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考点精讲精练

专题02 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版)-2024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考点精讲精练

专题02 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配套练习原卷版)一、(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 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 饷田:到田间送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2分)二、(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 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

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

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辽宁省大连市复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新)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新)

鉴赏景物形象的注意事项
1、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 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 兴手法、象征手法等)。 2、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 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 偶等)。 3、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 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 近景、形色声味等) 。
练习题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2012湖 南卷)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参考答案]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 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 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 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 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 (步骤二)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 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 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步骤一)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 (步骤三)
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 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 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 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 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 民
凄凉、悲伤、高洁、哀伤、凄清、凄 切、孤独、离愁、纯洁、姿态美好、 清雅高洁、晶莹澄澈、绚丽多姿(多 彩)、凌雪傲霜、冷落萧条、凄凉荒 寒、衰败荒凉、寂静清冷、荒凉冷落、 零落憔悴、幽静闲适、清秀可人、静 谧安详、和平宁静、浪卷云涌、气势 飞动、苍凉黯淡、馨香四溢、蜂飞蝶 舞等。
揭示情感的常用词语
参考答案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 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的特点。诗人在 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岚在月 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 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诗人不 眠有两个原因:一是喜欢山中夜景,前四 句描写山中月色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 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 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 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 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级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学习目标:1、从景与情的角度了解诗歌中景物描写的常见设题角度
2、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考点解析
鉴赏写景诗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中的景和物,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摹图景。

(即:把握景物形象的特征和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2. 画中品诗,即由诗歌内容所再现的图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象,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方法指导
一设题角度:意象意境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意境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不能只看前两句本身,必须联系后文的相关描写。

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

前二联描写了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

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树叶。

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

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


答题思路为:先简练概括出写了什么景色,然后概括意境特点,最后准确指出这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三个要点,缺一不可。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2、【答案】文中的“烟”具有洁白、轻盈、飘渺、流动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烟的
颜色比喻成云,是因为水气自身的颜色,还因为水气是在月光普照衬托之下,
更显出洁白。

这不仅体现了烟的洁白的色彩美,同时也突出了烟如云一般缥缈
轻盈的动态美,同时用“流”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烟的被风吹动时千变万化、
飘依无定的姿态。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的能力。

这里考查的
是物象——烟。

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来表现。

第二句重在做铺
垫做映衬,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


答时,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
特点,并与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乡保持内在的一致。

跟踪:【答案】(1)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

(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

)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

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①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范式】
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设题角度:某句的作用
1例题分析
答案:首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月黄昏”三字描写了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提问方式:
(1)诗歌中的某一句景物描写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开篇有什么特点?
答题步骤:作用(首句:统领、引起、作铺垫、奠定,中间句:过渡,尾句;点明主旨、呼应前文,如尾句写景则已景结情)+ 描摹画面+ 营造什么氛围+ 表达什么感情
2跟踪练习
【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
【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三设题角度:情景关系
1例题分析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提问方式:
(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

(2)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景与情的关系的?
(3)这首诗的某一联(某一句)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步骤:情景关系+描写什么画面+营造什么氛围+表达什么感情
1)描述诗中景物(景是什么)
(2)点出抒情手法(景与情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3)点明表达的感情(情是什么)
2跟踪训练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巩固训练
1、⑴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

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

(2
分)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
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

(2分)
2、(2011江西)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

【解题透析】写景抒情,一般为间接抒情。

主要有乐景写乐情的正衬和乐景写哀情的反衬。

此诗显然用的是后者。

[参考答案]本诗首联乐景写哀情。

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

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

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答题规律] 答此类题目清楚景是什么样的景,情是什么样的情,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明确作答了。

3、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