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体格检查 ppt

合集下载

诊断学体格检查PPT课件

诊断学体格检查PPT课件

诊断学体格检查PPT课件•绪论•一般检查•头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及脊柱检查01绪论诊断学概述诊断学的定义研究如何识别疾病的学科,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诊断学的发展从经验医学到实验医学,再到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

诊断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03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体格检查可以为实验室检查提供方向和依据,而实验室检查可以验证和补充体格检查的结果。

01体格检查的定义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方法,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

02体格检查的意义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发现疾病的线索,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包括诊断学概述、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常见症状的体格检查、各个系统的体格检查等内容。

课件内容课件结构课件特点按照从总论到各论,从基本方法到具体应用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

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030201课件内容与结构02一般检查生命征观察测量身体温度,评估是否存在发热或低体温情况。

检查脉搏速率、节律和强度,反映心脏功能。

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评估呼吸系统状况。

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了解循环系统功能。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BMI 指数,评估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身高与体重观察皮肤色泽、弹性和毛发状况,反映营养和健康状况。

皮肤与毛发检查骨骼发育、肌肉力量和肌张力,评估运动系统状况。

骨骼与肌肉发育与营养评估评估患者是否清醒、嗜睡、昏睡或昏迷。

意识清晰度检查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观察患者情感反应、行为举止和言语表达,评估精神状况。

情感与行为意识状态与精神状况检查表情变化分析患者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等变化,反映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面容特征观察面部轮廓、肤色和五官特征,了解患者基本面容。

眼神交流观察眼神交流是否自然、自信或躲闪不定,评估患者的社交能力和信任感。

《诊断学》一般检查 ppt课件

《诊断学》一般检查  ppt课件
ppt课件 4
一般检查
2、呼吸 16-20次/分,呼吸均匀,节律规整,深浅适宜 3、脉搏 60-100次/分,节律整齐,强度适中。(老年人偏慢, 平均55-60次/分,婴幼儿偏快,可达130次/分) 4、血压:正常值:90-140/60-90mmHg 血压升高: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 脉压增大或减小:脉压>40mmHg,脉压增大; 脉压<ppt 30mmHg ,脉压减小 5 课件
ppt课件
53
一般检查
第三节、浅表淋巴结 分布全身 1、正常:直径2-5mm, 圆形或椭圆形,柔软、 表面光滑无粘连、无 压痛。 2、表浅淋巴结呈组群 分布。
ppt课件
54
一般检查
检查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区、颏下 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 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检查时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 有无黏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并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灶。
一般检查
四、发育和体型 1、发育状态的判定
年龄
智力 体重
身高 第二 性征
6
ppt课件
一般检查
2、发育和种族、内分泌、营养、锻炼相关。 3、病态发育和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
侏儒症
ppt课件
呆小症
7
3、病态发育和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ppt课件
呆小病
8
一般检查
4、体型
ppt课件
9
一般检查
ppt课件 50
一般检查
ppt课件
51
一般检查
八、水肿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 压后组织轻度下陷。 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可见性水肿,指压后组织明显下陷,平复 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 出。 全身性水肿:见于肾炎、肾病、心衰、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 不良等。 局限性水肿:见于局部炎症、外伤、过敏、血栓性静脉炎等。

诊断学-体格检查

诊断学-体格检查

观察四肢关节有无红肿、畸形、 压痛及活动受限等情况,以判断 是否存在关节炎、关节脱位或骨
折等疾病。
检查四肢关节活动时,应注意观 察有无异常活动及疼痛,以判断 是否存在关节韧带损伤、关节内
游离体等情况。
特殊检查如浮髌试验、抽屉试验 等,有助于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
半月板损伤等疾病。
下肢水肿与静脉曲张检查
触诊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和心包摩擦感 等。
3
叩诊
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可判断心脏大小及形状。 叩诊时需注意叩诊力度要适当,避免过重或过轻 影响结果准确性。
06
腹部检查
腹部外形与分区
腹部外形
观察腹部是否平坦、膨隆或凹陷,有无腹壁静脉曲张、胃肠 蠕动波等异常表现。
腹部分区
根据九分法或四分法,将腹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进行 详细的检查和描述。
诊断学的发展历史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诊断学经历了从经验医学 到实证医学的发展历程。
体格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体格检查的定义
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视诊、触诊、 叩诊、听诊等手段,对患者身体 各部位进行检查,以了解患者身 体状况的过程。
体格检查的目的
发现患者存在的疾病或异常情况, 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观察下肢有无水肿,注意水肿的部位、 范围及程度,以判断是否存在心源性、 肝源性、肾源性或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
病。
检查下肢静脉曲张时,应注意观察下肢 静脉的充盈情况,有无迂曲、扩张及色 素沉着等表现,以判断是否存在下肢静
脉曲张。
特殊检查如Perthes试验、 Trendelenburg试验等,有助于诊断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供血不足
08
脊柱与四肢检查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PPT(共35页)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PPT(共35页)

老年人的体格检查
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对 老年患者的体格检查时应正确区分年龄改 变与病态并注意技巧。
老年人的体格检查
由于年龄增加而出现的生理(机能) 改变,如:视力下降,皮肤弹性减弱,性 器官萎缩,前列腺增生等
老年人的体格检查
老年人体检时特别注意事项:
⑴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⑵检查方法灵活机动 ⑶初步的精神状态检查 ⑷注意视力、听力下降程度 ⑸心脏检查时,注意S1改变及S3可能是病态改变 ⑹测量血压最好包括坐、卧、立位,并双侧对称
基本要求
八、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 一般控制在30~40min内完成
九、检查结束时应与患者简单交谈,说 明重要发现,患者应注意的事项或下一 步的检查计划,但不要随便解释。
!解释时表达意思要做到慎
重而清晰,叙述有条理,有分寸。 碰到自已不懂的问题,不能装懂, 可向上级医师请教后再回答,这样 做,一般不会影响自已的威信,相 反,认真负责的态度会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并取得更多的信任。
全身体格检查
(Complete Physical Examination)
概述
全身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也 评价和考核医生基本临床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遵循一定的全身体格检查原则和规范,才能保证 内容全面系统、顺序合理流畅,从而提高体格检查的 技能和质量
大体要求
1. 以病人为中心,关心爱护病人; 2. 医师应站在病人的右侧; 3. 检查病人时光线应适当,室内应温暖,环境应安静; 4. 全身体格检查时应力求全面、系统,同时注意重点突
基本要求
一、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目的是为了搜集尽可能完整的客观资料,也是 为了完成住院病历的需要。
对于应重点深入检查的内容应做到心中有数, 也就是说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诊断学胸肺体格检查(课堂PPT)

诊断学胸肺体格检查(课堂PPT)
对比。
5. 胸膜摩擦音
22
作业
实习报告
按病历编写格式记录检查结果 下一次实习课时交
23
思考题
➢ 见《实习指导》 ➢ 下一次实习课提问
24
熟练及背诵
下发体检内容及顺序
25
参考书目
《诊断学》实习指导 《诊断学》第7版 《体检录像》西安版
26
27
20
肺部检查
听诊
听诊部位: 前胸部:在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
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 背部: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个部位,左右腋 后线、肩胛线上下共8 点。
• 有无异常呼吸音 • 啰音
21
肺部检查
听诊
4. 语音共振
嘱被检者以相同的声音强度发“yi”长音 在前胸部上、中、下,作两侧对比。 在肩胛间区脊柱两侧4 点和肩胛下区左右共4 点,两侧
检查前胸:由第1肋间至第4肋间,按由外向内、自 上而下、两侧对照的原则弓形叩诊。
检查背部:被检查者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叩肩胛 间区时,板指与脊柱平行,至肩胛下区时,板指 与肋骨平行。
18
肺部检查
叩诊 2.胸部的各种叩诊音响
3.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
19
肺部检查
听诊 1. 正常呼吸音及其分布
正常胸廓、肺部检查
1
实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 熟悉
正常胸廓形态 胸部的体表标志
序 2.认识胸壁、胸廓和肺的正常状态 3.三种呼吸音的特点及正常分布
2
实习内容
体格检查必要的器具和物品 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视、触、叩、听四种体检方法
3
骨骼标志
胸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柄 胸骨上切迹 胸骨角 剑突 腹上角 肩胛骨 肩胛下角 脊柱棘突(第七颈椎棘突) 肋脊角

《诊断学》第9版课件—全身体格检查

《诊断学》第9版课件—全身体格检查
卧床的病人,全身检查有时只能在卧位进行,检查者有时需要变更自己的位置来完成全部项目 轮椅上的病人,头颈、心肺、上下肢检查方式,与通常坐位的病人相同。腹部、直肠、外生殖器、
下背部、臀部的检查则不可能满意,如必要,应转移至检查床上进行检查 ➢ 检查条件不佳的情景 ➢ 某些意外紧急情况下的体格检查
4
上也就是医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的反映
5
重点体格检查
➢ 全身体格检查对初学者十分重要,对于住院病人建立完整的医疗档案是必不可少的。但在门诊和急诊 的日常医疗工作中,时间是相当有限的。而且,面对具体的病人,医生通过问诊已经获得了病史资料, 通过分析综合已勾划出疾病诊断的假设,对患病的器官系统和病变的类型可能已有了初步印象。在此 基础上进行的体格检查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进行重点的、更有效的体格检查
2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 一般检查/生命体征 ➢ 头颈部 ➢ 前、侧胸部 ➢ 背部 ➢ 腹部 ➢ 上肢 ➢ 下肢 ➢ 肛门直肠(必要时检查) ➢ 外生殖器(必要时检查) ➢ 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3
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
➢ 智力障碍病人的检查 ➢ 情绪障碍或有精神疾病的病人 ➢ 病重或生理缺陷病人的检查
老年人的体格检查
(一)注意随着年龄增加而可能出现的老年性改变
(二)老年人体检时特别注意事项
1.定期的体格检查十分必要,但老年人可能由于骨关节改变而行动不便,应照顾病人实际情况,准备更多时 间,耐心、细致进行体检。
2.检查的方法应灵活、机动,如在交谈中有效地了解智力、记忆力。 3.初步的精神状态检查可从病人一般状态(appearance)、情感反应(affect)及语言、行为是否适度 (appropriateness)——三个“a”,加以评价。 4.注意病人视力、听力下降程度,一般对耳语音及高调语音分辨能力较差。 5.心脏检查时,注意第一心音改变及第三心音可能是病态表现。 6.血压检查最好包括坐、卧、立位,以了解循环代偿能力,并应双臂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㈠、注意事项:
1、视诊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2、取仰卧位,暴露全腹(上自剑突,下至耻骨联合)。 3、医师常位于患者深部滑行触诊法
目的:腹部深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手法:右手二、三、四指平放腹壁上,
以手指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 触及的包块上做上下左右滑动触摸。 如为肠管或条索状包块,应与包块长轴 相垂直方向进行滑动触诊。
-
12
深压触诊法
目的:了解阑尾点、胆囊点及输尿管压 痛点有无压痛及有无反跳痛。
体格检查
王艺
-
1
体格检查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 或简便的检查工具,来客观了解和评 估病人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检查 方法。
-
2
基本方法
➢ 视诊
➢ 触诊
➢ 叩诊
➢ 听诊
➢ 嗅诊
-
3
视诊
-
4
视诊
医师用眼睛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 断方法 。
视诊分为:全身视诊、局部视诊
-
5
视诊
全身视诊:主要用于一般状态,如发育 、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 等。 局部视诊:了解身体各部位改变,如皮 肤、粘膜、眼、耳、鼻、口、舌、胸廓 、腹形、关节外形等。
叩诊音临床上分为清音、浊音、实音、 过清音 、鼓音。
-
22
叩诊音
1、清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提示肺组织
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2、浊音 :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
脏器产生,如心脏、肝脏相对浊音界,病理情 况下见于肺炎病变处。
3、鼓音 :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脏器产
生,如胃泡区和腹部,病理下见于肺内空洞、 气胸
手法:压痛--用一个或两个并拢的手指逐 渐深压腹壁被检查部位。 反跳痛--在深压的基础上迅速将手 抬起,并询问患者是否瞬时感觉 疼痛加重或查看是否有痛苦表情
-
13
双手触诊法
目的:肝、脾、肾和腹腔肿物。
手法: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 背后部,向右手方向托起,使被检查的 脏器或包块位于双手之间,更接近体表, 有利于右手的触诊。
-
14
冲击触诊法
手法:以示、中、环三个手指取70。-90。 角,置于腹壁拟检查的相应部位 作数次急速而有力的冲击动作, 指端会有腹腔脏器或包块浮沉的 感觉。
用途:大量腹水患者肝脾的触诊和腹腔 包块。
-
15
叩诊
用手指叩击或手掌拍击身体表面某一部 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 声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 状态有无异常 的一种方法。
右手中间三手指并拢,用掌面直接拍击 被检查的部位,借助于拍击的反响和指 下的震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的方法。
用途:胸、腹部病变面积广泛或胸壁较 厚的患者。胸膜增厚、粘连、大量胸水、 腹水及气胸。
-
19
间接叩诊法
方法:检查者以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
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 右手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 指关节处或第二指骨的远端,叩击方向应与叩 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
6
触诊
-
7
触诊
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 进行判断的方法。
目的 :
了解体温、震颤、波动、压痛、摩 擦感。
了解包块的位置、大小、轮廓、表 面性质、硬度、压痛及移动度。
-
8
触诊
手法 :手指指腹对触觉敏感 掌指关节部掌面对皮肤震动敏感 手背皮肤对温度敏感
方法:浅部触诊法 深部触诊法
-
9
浅部触诊法
叩诊时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 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
一个叩诊部位,每次只连续叩击2-3下。
-
20
间接叩诊法
叩击痛: 医师将左手手掌平置于被检查部位(肝 区/肾区),右手握成拳状,并用尺侧叩 击左手手背,询问或观察病人有无疼痛 感。
-
21
叩诊音
叩诊时被叩击的部位产生的反响为叩诊 音。取决于被叩击部位组织或器官的致 密度、弹性、含气量以及与体表距离。
-
16
叩诊
用途: 肺尖宽度和肺下缘定位; 胸腔积液或积气有无; 肺部病变大小与性质; 纵隔宽度; 心界大小与形状; 肝脾边界; 腹水有无; 子宫、卵巢、膀胱有无胀大; 肝区、脾区、肾区有无叩击痛。
-
17
叩诊
体位:胸部--坐位或卧位; 腹部--卧位。
方法:直接叩诊法 间接叩诊法
-
18
直接叩诊法
1、直接叩诊法
目的: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的检查和评估,如 关节、软组织、浅表淋巴结、浅部动静脉、甲 状腺等。 浅部触诊一般不引起病人痛苦,因此 适用于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包块和某 些肿大脏器等。 方法:一手放在被检查部位,用掌指关节和腕 关节的协同动作以旋转或滑动方式轻压触诊。
-
10
深部触诊法
目的: 主要用于检查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 手法 : 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 压达深部。触及深度常在2cm以上。 方法:深部滑行触诊法
-
23
叩诊音
4、实音:叩击心和肝等实质脏器产生,病理
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和肺实变。
5、过清音:介于鼓音和轻音之间,属一种病
理性叩击音,临床上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 弹性减弱,如肺气肿。
-
24
听诊
-
25
听诊
是医师根据病人身体各部分发出的声音 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可听取正常与病理呼吸音、各种心音、 杂音、心律及肠鸣音等。 方法:直接听诊法、间接听诊法
-
26
听诊
直接听诊法:医生将耳直接贴附于被检查者
体壁 上进行听诊。
间接听诊法:应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检查方
法。
主要用于听取心、肺、腹的听诊处,还可 用于听取血管音、皮下气肿、关节活动音、骨 折断面摩擦音等。
-
27
嗅诊
-
28
嗅诊
定义:通过嗅觉来判断发自病人的异常气
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异常气味来源:
皮肤、粘膜、呼吸道分泌物; 胃肠道呕吐物和排泄物; 脓液与血液。
方法:用手将患者散发的气味扇向鼻部。
-
29
嗅诊
汗味 酸性汗味: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风湿热。 狐臭味:腋臭患者。
痰液 恶臭味:提示厌氧菌感染,肺脓肿、支气
管扩张者。 脓液
恶臭味:气性坏疽、厌氧菌感染。
-
30
嗅诊
呕吐物 酸臭味:幽门梗阻患者。 粪臭味:剧烈呕吐或肠梗阻患者。
大便 腐败性臭味:消化、胰腺功能不良。 腥臭味:细菌性痢疾。 肝腥味:阿米巴性痢疾。
-
31
嗅诊
尿液 氨味:膀胱炎
呼出气体 刺激性蒜味:有机磷中毒者。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氨味:尿毒症患者。 肝腥味:肝性脑病者。
-
32
腹部检查
-
33
腹部检查
一、视诊 三、触诊 四:叩诊 五:听诊
-
34
视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