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2013.7-3
碳酸盐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在世界油气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油气储量约占全世界油气总储量的50%,油气产量达全世界油气总产量的60%以上。
碳酸盐岩储集层构成的油气田常常储量大、单井产量高,容易形成大型油气田,世界上共有九口日产量曾达万吨以上的高产井,其中八口属碳酸盐岩储集层。
世界许多重要产油气区的储层是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在我国,碳酸盐岩储层分布也极为广泛。
[1]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通常分为原生孔隙、溶洞和裂缝三类。
与砂岩储集层相比,碳酸盐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次生变化大,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砂岩与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比较(据Choquette和Pray,1970 修改)(一)原生孔隙1、粒间孔隙多存在于粒屑灰岩,特征与砂岩的相似,不同之处是,易受成岩后生作用的改变,常具有较高的孔隙度。
另外,有的由较大的生物壳体、碎片或其它颗粒遮蔽之下形成的孔隙,称遮蔽孔隙,也属粒间孔隙。
2、粒内孔隙是颗粒内部的孔隙,沉积前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有两种:生物体腔孔隙:生物死亡之后生物体内的软体腐烂分解,体腔内未被灰泥充填或部分充填而保留下来的空间。
多存在于生物灰岩,孔隙度很高,但必须有粒间或其它孔隙使它相通才有效。
鲕内孔隙:原始鲕的核心为气泡而形成。
3、生物骨架孔隙4、生物钻空孔隙5、鸟眼孔隙(二)次生孔隙1、晶间孔隙2、角砾孔隙3、溶蚀孔隙根据成因和大小,包括以下几种:粒内溶孔或溶模孔:由于选择性溶解作用而部分被溶解掉所形成的孔隙,称粒内溶孔。
整个颗粒被溶掉而保留原颗粒形态的孔隙称溶模孔。
粒间溶孔:胶结物或杂基被溶解而形成。
晶间溶孔:碳酸盐晶体间的物质选择性溶解而形成。
岩溶溶孔洞:上述溶蚀进一步扩大或与不整合面淋滤溶解有关的岩溶带所形成的较大或大规模溶洞。
孔径<5mm或1cm为溶孔;>5mm或1cm为溶洞。
4、裂缝依成因可分为:①构造裂缝:边缘平直,延伸远,成组出现,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穿层。
②非构造裂缝:包括:成岩裂缝:压实、失水收缩、重结晶而形成。
沉积学 第六章 碳酸盐岩资料
六、孔隙 碳酸盐岩的孔隙形成特征和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碳酸盐岩的矿物成 分、结构和形成条件、同时碳酸盐岩孔隙也与成岩作用环境和后期改造有重 要关系。前者主要是指原生孔隙,而后者则指次生孔隙。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 一、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构造占主导地位的成因说是压溶说。它的理论是:在压力作用下, 颗粒接触的化学势(溶度积常数)升高,造成溶液中离子活化度的增大,形 成浓度梯度,于是溶质离子就从浓度高的接触处扩散到浓度低的溶液所占据 的孔隙中去,并使 CaCO3 沉淀在未应变的颗粒表面上。溶质的扩散速度是缓 慢的,所以主要是通过溶解面进行,并为流动的液体所大量搬运。溶质迁移 有二种方式,一是沿缝合线或从平行于线应力轴的面迁移,二是向缝合线周 围的围岩中扩散。因此,造成缝合线周围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降低。 二、帐篷构造 这是一种碳酸盐潮坪环境形成的脊型背斜构造。这种构造具有柱状裂隙 和极大的干裂状 多角形断面,略呈不谐和的褶皱和类似尖顶状的褶皱或倒转岩层。此外, 还有受压变低的 V 字形裂缝和伴生有角砾岩层的出现。 三、鸟眼构造 鸟眼孔或雪花状、窗格状构造,主要产出于低能条件下所形成的泥晶、 团粒、藻团粒等沉积碳酸盐纹层中。 四、叠层石构造 叠层石构造也称叠层构造或叠层藻构造,简称叠层石。叠层石由两种基 本层组成:(1)富藻纹层,又称暗层,藻类组分含量多,有机质高,碳酸 盐沉积物少,故色暗;(2)富碳酸盐纹层,又称亮层,藻类组分含量少, 有机质少,故色浅。这两种基本层交互出现,即成叠层石构造。 五、示顶底构造 在碳酸盐岩的孔隙中,如在鸟眼孔隙、生物体腔孔隙以及其他孔隙中, 常见两种不同特征的充填物。在孔隙底部或下部主要为泥晶或粉晶方解石,
此外,邓哈姆还分出两类特殊的石灰岩类型,即粘结岩和结晶碳酸盐岩。 3、曾允孚的分类 曾允孚等(1980)提出的分类方案为一结构—成因分类,在国内有一定 的影响。 二、本书的分类 石灰岩划分为三个大的结构类型即:I.颗粒-灰泥石灰岩;II.晶粒石 灰岩;III.生物格架石灰岩。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引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在西亚地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因而促进了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研究工作。
由于这些发现,石油工业部门感到对浅水碳酸盐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石化作用的基本知识的缺乏,于是展开对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研究工作。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岩,在当前国内外的大油田中,碳酸盐岩占很大比例,据统计,在世界上储量在0.14亿吨以上的546个油田中,就数目而论,以碳酸盐岩为储集层者虽然只占总数的37.9%,但就储量而言,则占57.9%。
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平均储量为2亿吨,而砂岩油气田的平均储量仅为0.9亿吨。
碳酸盐岩储集层不仅具有如上所述的高储量,而且往往具有极高的产能。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9口日产量达万吨以上的高产井,其中8口属于碳酸盐储集层。
显然,碳酸岩储集层中的石油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激励我们去了解碳酸盐岩作为储油岩所应具有的性质。
我国的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有着悠久历史,如四川在碳酸盐岩地层中采气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仍为我国重要的碳酸盐岩气田分布区。
此外,近年来在华北盆地老第三系和震旦亚阶至奥陶系中也证实了高产能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存在,更进一步开拓了碳酸盐储集层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随着国内外对碳酸盐岩研究的日益深入,当前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认为碳酸盐岩是单纯化学沉积的观点,绝大部分的现代海洋碳酸盐都是生物成因的。
与此同时,对碳酸盐岩含油性的研究和认识也获得了新飞跃。
碳酸盐岩孔隙空间特征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常见的和对油气储集作用影响较大的空隙类型,目前已知有以下几种。
①粒间孔隙:是指碎屑碳酸盐岩颗粒之间的孔隙,如内碎屑之间、生物碎屑之间、鲕粒直间的孔隙等。
其特征与碎屑岩的的粒间空隙相似。
碳酸盐岩的粒间孔隙一般是原生的,但也可以是次生的,如大颗粒之间的微晶基质的选择性溶解造成的粒间孔隙。
②粒内孔隙:组成碳酸盐岩的各种颗粒内部的孔隙,如骨屑、团块、内碎屑、鲕粒等颗粒内部的空隙。
10 第三章-3-碳酸岩储层
1) 储层沉积特征
扇 三 角 洲 砂 体
湖 底 扇 砂 体
砂体沉积断面图
半 深 湖 外 源 湖 底 扇 扇 三 角 洲 内 源 湖 底 扇
沉积微相分布图
储层砂体沉积模式
2)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伊23井 双一段 长石石 英粗砂 岩中的 早期方 解石(C) 胶结, 嵌晶结 构. 正 交偏光, 4×10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及其分布
在碳酸盐岩沉积区中水动力能量较强的环境是形成良好 的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地带,包括生物礁环境、浅滩环境和潮 坪环境以及台地前斜坡带等。 线状生物礁体,向海一侧为礁前,向陆一侧为礁后,礁 前塌积物的孔隙十分发育,礁后堆积物孔隙度差,也就是说 生物礁块状岩体中孔隙主要发育在礁核和礁前塌积岩区内。 浅滩环境主要指滨岸砂滩、障壁砂滩、泻湖边缘浅滩和 潮汐三角洲等环境。 潮坪环境主要是指大洋海浪作用不明显、主要受潮汐作 用和风暴作用的的潮上带和潮间带。
此类裂缝意义不大。
二、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沉积 环境、溶蚀作用和成岩后生作用。
(一) 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主要影响碳酸盐岩原生孔隙的发育。
水动力能量比较强的沉积环境是发育粒间孔隙的有利 地带;有利于造礁生物繁殖的沉积环境是生物骨架孔隙较 发育的地带,因此,有利于原生孔隙发育的沉积环境是: 前缘台地斜坡相、生物礁相、浅滩相等。
水溶解后形成的孔隙。主要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
间溶孔、溶模孔。 一般,孔径小于5mm者称溶孔,大于5mm者称溶洞。
(二)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裂缝: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裂缝既是储集空间,又是渗滤通道,
对碳酸盐岩中油气的储集有重要的作用。按成因可将其分
碳酸盐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在世界油气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油气储量约占全世界油气总储量的50%,油气产量达全世界油气总产量的60%以上。
碳酸盐岩储集层构成的油气田常常储量大、单井产量高,容易形成大型油气田,世界上共有九口日产量曾达万吨以上的高产井,其中八口属碳酸盐岩储集层。
世界许多重要产油气区的储层是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在我国,碳酸盐岩储层分布也极为广泛。
[1]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通常分为原生孔隙、溶洞和裂缝三类。
与砂岩储集层相比,碳酸盐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次生变化大,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砂岩与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比较(据Choquette和Pray,1970 修改)(一)原生孔隙1、粒间孔隙多存在于粒屑灰岩,特征与砂岩的相似,不同之处是,易受成岩后生作用的改变,常具有较高的孔隙度。
另外,有的由较大的生物壳体、碎片或其它颗粒遮蔽之下形成的孔隙,称遮蔽孔隙,也属粒间孔隙。
2、粒内孔隙是颗粒内部的孔隙,沉积前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有两种:生物体腔孔隙:生物死亡之后生物体内的软体腐烂分解,体腔内未被灰泥充填或部分充填而保留下来的空间。
多存在于生物灰岩,孔隙度很高,但必须有粒间或其它孔隙使它相通才有效。
鲕内孔隙:原始鲕的核心为气泡而形成。
3、生物骨架孔隙4、生物钻空孔隙5、鸟眼孔隙(二)次生孔隙1、晶间孔隙2、角砾孔隙3、溶蚀孔隙根据成因和大小,包括以下几种:粒内溶孔或溶模孔:由于选择性溶解作用而部分被溶解掉所形成的孔隙,称粒内溶孔。
整个颗粒被溶掉而保留原颗粒形态的孔隙称溶模孔。
粒间溶孔:胶结物或杂基被溶解而形成。
晶间溶孔:碳酸盐晶体间的物质选择性溶解而形成。
岩溶溶孔洞:上述溶蚀进一步扩大或与不整合面淋滤溶解有关的岩溶带所形成的较大或大规模溶洞。
孔径<5mm或1cm为溶孔;>5mm或1cm为溶洞。
4、裂缝依成因可分为:①构造裂缝:边缘平直,延伸远,成组出现,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穿层。
②非构造裂缝:包括:成岩裂缝:压实、失水收缩、重结晶而形成。
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类型特征
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类型特征碳酸盐岩储层在世界油气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据统计,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产量约占世界油气总产量的60%。
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的2/3,其中80%的含油层是碳酸盐岩。
北美的碳酸盐岩产量约占北美整个石油产量的1/2。
在前苏联的生物礁油田内,石油储量约占整个碳酸盐岩储量的31%,天然气占29%。
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碳酸盐岩储层可归纳为6种类型:(1)不整合面之下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孔隙类型:内模孔隙、孔洞、受溶解增大的裂缝、角砾孔隙。
成因:近地表的白云石化或溶解作用、裂缝和角砾化作用。
代表性实例:美国阿纳达科盆地、威利斯顿盆地、二叠盆地。
(2)潮上带到潮下带的白云岩孔隙类型:晶间孔隙、粒间孔隙、内模孔隙、孔洞。
成因:礁体出露水面在淡水透镜体之下海水与淡水的混合带形成的白云石;浓缩卤水返流交代碳酸盐沉积物而成的白云石;浓缩卤水受蒸发作用往上提升交代碳酸盐沉积物而成的白云石;碳酸盐沉积物深埋于地下而成的白云石。
代表性实例:美国密执安盆地志留纪尼亚加拉礁的白云岩储层;威利斯顿盆地奥陶纪红河组的白云岩储层。
(3)鲕粒、团粒浅滩孔隙类型:粒间孔隙、内模孔隙、孔洞。
成因:原生粒间孔隙或颗粒被溶解而成的内模孔隙。
代表性实例: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上侏罗统阿拉伯组、卡塔尔上侏罗统阿拉伯组。
(4)礁(包括与礁有关的储层)孔隙类型:生长骨架孔隙、受溶解作用增大的孔隙,特别是礁体出露水面受淡水淋滤而成的孔隙。
成因:骨架之间的原始孔隙、礁前角砾之间的孔隙。
代表性实例:美国二叠盆地的石炭-二叠纪马蹄形礁、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礁相和台地相的碳酸盐岩。
(5)泥晶灰岩、白垩内的微孔隙。
孔隙类型:粒间孔隙。
成因:在灰泥沉积稳定期生成的微方解石之间的孔隙,这表明原始灰泥以方解石占优势。
代表性实例:阿联酋早白垩世萨马马群的北海油田,如埃科菲斯克油田。
(6)泥晶灰岩内的微裂缝孔隙类型:裂缝、微裂缝。
成因:受挤压力而产生的张性裂缝。
四.碳酸盐岩储层
亮晶鲕粒灰岩,左侧照片的局部放大。 照 片对角线长度1.8mm
12
原生粒间孔
粒内孔
台缘鲕滩微相的鲕 粒白云岩和虫屑白 云岩-好储层
粒间和粒内溶孔
粒间和粒内溶孔
13
台缘生屑滩微相的粉晶棘屑白云岩-好储层。普光6井,10(59/137)
棘皮
加大边
土库曼斯坦上侏罗统牛津阶台地边缘生物礁,造礁生物主要 为厚壳蛤、珊瑚和层孔虫等,以厚壳蛤最为重要。
第四讲、碳酸盐岩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与油气关系十分密切,其孔、洞、 缝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场所。所以,研究其储层发 育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虽然受多种因素控制,但 最重要的因素是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其中 沉积微相的控制在不同的相模式中有不同的表现。
1
一、不同碳酸盐沉积 模式中的储层分布
鲕粒灰岩,台内鲕粒滩微相。Sam53-1井, ⅩⅤac层,2372.69m,照片对角线长度 4mm(-)
9
台内浅滩微相的颗 粒白云岩-好储层
10
粒白云岩-好储层
台内浅滩微相的颗
11
亮晶鲕粒灰岩—高能鲕滩(原生粒间孔)
亮晶鲕粒灰岩,原生粒间孔保存完好, 2372.69m ,ⅩⅤac层,照片对角线长度 4mm ,Sma53-1井
36
亮晶内碎屑灰岩—高能浅滩(原生粒间孔和生物体腔孔)
亮晶生物屑灰岩,有孔虫粒内溶孔。 ⅩⅤp层, 2409.78m, 4-43/80,铸体薄 片,对角线长度4.6mm(-) ,Sam53-1井
微-亮晶生物屑灰岩,生物屑主要为厚壳蛤, 其次为有孔虫、海百合、腕足和苔藓虫, 少许红藻。ⅩⅤm层,2447.92m,铸体薄片 (-),对角线长度4.6mm,Sam45-1井
碳酸盐岩沉积学
核形石泥粒灰岩
核形石灰岩
核形石泥粒灰岩
层孔虫
床板珊瑚
砂屑灰岩
含腹足砂屑灰岩
球状层孔虫白云岩 枝状层孔虫白云岩
“雾心状”白云岩
桂阳则板岭,棋子桥组,细晶白云岩(左)、白云岩 化灰岩(右),白云石负晶形晶间孔
海平面变化与混和水白云石化作用模式
混和水白云石化的水文模式
马田土桥,石炭系石磴子组,生屑 泥粒灰岩,缝合线两侧白云石化, 白云石晶体细小、干净、自形
钙质动物化石形态分类示意图(据余素玉,1978)
自形:具有生物的总体形态特征; 半自形:保存有生物的特殊形态; 沙砾级它形:壳体破碎强烈,但可鉴定出大门类; 粉沙级它形:壳体破碎强烈,难以识别生物门类。
自形
半自形
沙砾级它形
粉沙级它形
化石自形程度示意图
(据余素玉,1982)
风暴挤压褶皱掀起、破碎就地推 积,片状岩屑呈放射状排列。
泥粒灰岩
粒状灰岩
粘结岩 (沉积过 程中原始 组分、生 物颗粒被 粘结在一 起
结晶碳酸盐岩
3、现今分类
现今流行的碳酸盐岩分类都是建立在福克分类的基础之上, 基本上采用了颗粒-基质-胶结物三组分。它的量比关系,能反映 沉积物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如岩石的颗粒+淀晶多、 基质少、颗粒的分选好,则沉积时的水动力强,相当于砂岩中的杂 基少,则砂岩形成时的水动力强;相反,若灰岩中颗粒少、杂基多, 水动力则弱。
风暴挤压褶皱破碎磨蚀就近推积, 片状砾屑呈到“小字形”砥柱构造
风暴流呈漩涡状,掀起并破碎的片状碎屑多呈不规则状直立,并且 底界面平坦而顶界面呈云朵状外貌。
风暴砾屑内碎屑灰岩的产状
(据孟祥化,1988 素描于北京西山中寒武统)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勘探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勘探技术碳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其具有特殊的地质特征和储层形成机制。
本文将介绍碳酸盐岩储层的四大特征,并探讨相关的勘探技术。
一、碳酸盐岩储层特征1. 孔隙度高:碳酸盐岩中普遍存在着丰富的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使得其孔隙度相对较高。
这些孔洞和裂缝是物理储集空间的重要来源,对储层的储集和流动起着重要作用。
2. 渗透性差:虽然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但其渗透性却相对较差。
这是由于碳酸盐岩的溶蚀孔洞具有不连通性、细小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使得流体在储层中的渗流受到一定的限制。
3. 孔隙类型多样:碳酸盐岩中的孔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海绵孔、缝状孔、溶蚀孔、溶洞和裂缝等。
这些孔隙种类的存在使得碳酸盐岩具备了多元的物理性质和流体储集方式,对勘探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储层非均质性强:碳酸盐岩是一种典型的非均质储层,储集空间的分布和连通性较复杂。
因此,在勘探过程中需要进行准确的储层描述和预测,以避免勘探风险和开发难度。
二、碳酸盐岩储层勘探技术1.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是碳酸盐岩储层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
通过地震波在不同层位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强度,可以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的存在与分布,并获得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信息。
2.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是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详细的地质描述和解释的技术手段。
包括野外地质观察、岩心描述、层序地层分析等方法,可以帮助更全面地了解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
3. 流体检测技术:流体检测技术是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储集能力和勘探潜力的重要手段。
包括测井、石油地质化学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可以确定储层的孔隙度、渗透性、流体类型、含气饱和度等参数。
4. 工程地质技术:碳酸盐岩储层开发过程中,由于其非均质性强,需要进行开发过程的综合研究和监测。
包括岩石力学测试、封隔技术和水驱技术等方法,可有效解决碳酸盐岩储层的工程问题。
综上所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孔隙度高、渗透性差、孔隙类型多样和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征。
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和开发
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和开发碳酸盐岩储层是地球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储层类型,具有较高的油气富集潜力和生产价值,而其评价与开发也成为了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下面将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与开发展开探讨。
一、碳酸盐岩储层的分类和形成机制碳酸盐岩通常分为生物碳酸盐岩、化学碳酸盐岩和变质碳酸盐岩三种类型。
其中生物碳酸盐岩是指由海洋生物的遗骸和废物沉积成岩的岩石,如白垩系中的广泛分布的中生代巨型珊瑚。
化学碳酸盐岩则是由溶液中溶解的成分沉淀成岩,如洞穴石、方解石等。
最后一种变质碳酸盐岩则是由古碳酸盐岩发生变质而形成的,比如云南的大理岩。
碳酸盐岩的形成机制是极其复杂的,在形成过程中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碳酸盐岩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沉积、压实和溶解-重结晶。
在沉积阶段,海洋中的生物体和沉积颗粒沉积到海底,经过堆积和压实之后,形成了珊瑚礁、珊瑚峰、浅滩或是平原;在压实阶段,岩石中的孔隙逐渐减少,颗粒之间的接触逐渐增多,使得岩石的密度也随之增大;在溶解-重结晶阶段,溶液渗入岩石中,发生了重结晶和溶蚀作用,其结果就是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增多。
二、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从油气勘探的角度来说,对储层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为寻找油气藏的最佳开发方式提供指导。
储层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储层岩性、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孔隙结构、圈闭类型、裂缝特征、油气分布特征和储层受力演化过程等。
首先,储层岩性是储层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岩性作为储层物质性质的表征,其主要影响储层的孔隙结构、渗透率和饱和度等参数。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储层岩性对油气的影响,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
其次,孔隙度和渗透率是评价储层有效性的两个核心参数。
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而渗透率是指岩石中的孔隙连通性及孔隙间连通程度。
这两个指标直接影响着油气在储层中的移动和扩散能力,因此在储层评价中必须重视其影响。
最后,针对以上评价指标,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和勘探。
[理学]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与控制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
•被动大陆边缘碳酸盐岩盆地层序地层模式 ( J.F.Sarg模式)
•不同沉积背景下的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格架模式 ( C.Robertson Handford,Robert G.Loucks等) •碳酸盐岩高频层序(旋回)研究
之一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与控制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
2.Ⅱ型层序界面
当海平面下降速率小于盆地沉降速率时,多形成Ⅱ型层序界 面。(1)仅台地内部发生暴露溶蚀,台地边缘形成潮缘沉积作用, (2)缺乏陆缘物质的穿越和台缘斜坡的侵蚀作用,(3)沉积相 带向盆地方向的迁移不显著。
3.初始海泛面的识别
(1)初始海泛面上下沉积物的性质、类型和沉积作用方式差异明显,常 表现出沉积相的突变。 (2)初始海泛面常含丰富的生物化石,并与下伏层有着不同的生态组合。 (3)在台地和潮缘区,初始海泛面是具有高能水动力条件的近岸环境不 断向陆迁移的基面,其上下地层的堆积样式不—致,下伏地层是海平面下降 的产物,为一种向上变浅变粗的序列,上覆地层则代表海平面上升阶段,表 现出向上变深变细的序列特点。 (4)在斜坡—盆地区,初始海泛面之下为低水位体系域或陆架边缘体系 域,向台地方向,则常与层序界面一致,即海侵体系域直接沉积在下伏层序 上。
海水深浅控制碳酸盐生长率 碳酸盐岩沉积物多是在沉积环境中 原地生长的。大部分碳酸盐岩沉积物是 由生物产生,其中不少是光合作用的副 产物。因此,这种生产过程取决于光照 程度,随着水深增加光照强度迅速降低 (图4-6 )高碳酸盐岩产率主要分布 在海水上部50—100m的水体中,因为该 深度内悬浮着大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 物。有意义的是,在10m水深内碳酸盐岩 产率最高,而在10~20m内剧减(图47 )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碳酸盐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对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岩石为生物、化学、机械综合成因,其中化学成因起主导作用。
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但结构构造复杂。
岩石性质活泼、脆性大。
②以海相沉积为主,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发育。
③成岩作用和成岩后生作用严格控制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类型形成。
④断裂、溶蚀和白云化作用是形成次生储集空间的主要作用。
⑤次生储集空间大小悬殊、复杂多变。
⑥储层非均质程度高。
1.沉积相标志(1)岩性标志岩性标志包括颜色、自生矿物、沉积结构、构造、岩石类型等五方面。
①岩石颜色:岩石的颜色反映沉积古环境、古气候。
②自生矿物:a.海绿石:形成于水深10~50m,温度25~27℃。
鲕绿泥石:形成于水深25~125m,温度10~15℃。
二者均为海相矿物。
b.自生磷灰石(或隐晶质胶磷矿):海相矿物。
c.锰结核:分布于深海、开放的大洋底。
d.天青石、重晶石、萤石:咸化泻湖沉积。
e.黄铁矿:还原环境。
f.石膏、硬石膏:潮坪特别是潮上、潮间环境。
③沉积结构。
碳酸盐岩的结构分为粒屑(颗粒),礁岩和晶粒三种。
不同的沉积结构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
粒屑结构;粒屑结构由粒屑、灰泥、胶结物和孔隙四部分组成。
粒屑结构代表台地边缘浅滩相环境。
根据颗粒类型、分选、磨圆、排列方向性、填充物胶结进一步确定微相。
a.内碎屑、生屑反映强水动力条件。
b.鲕粒、核形石、球团粒、凝块石反映化学加积、凝聚环境,水动力中高能。
鲕粒包壳代表中等能量,持续搅动,碳酸钙过饱和的环境,核形石(藻包壳)、泥晶套反映浅水环境。
c.分选好,反映持续稳定的水动力条件,反之则反映强水动力条件。
d.磨圆度高反映强水动力环境,反之反映弱水动力环境。
e.颗粒、生屑化石平行排列,尖端方向交错,长轴平行海岸,反映振荡水流。
尖端指向一个方向,长轴仍平行海岸线,则为单向水流。
f.用胶结物和灰泥的相对含量反映水动力强弱。
胶结物/(胶结物+灰泥)在0~1之间,越接近0,水动力越弱,反之越强。
碳酸盐岩地质学
碳酸盐岩地质学引言:碳酸盐岩地质学是地质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由碳酸盐矿物主导的岩石体系及其相关的地质过程。
碳酸盐岩是一种由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其中最常见的矿物是方解石和白云石。
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本文将介绍碳酸盐岩的形成、分类、分布以及与其他地质过程的关系。
一、碳酸盐岩的形成碳酸盐岩的形成与大气、水体和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在地球的早期演化过程中,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形成了大量的钙质壳体,这些壳体最终堆积形成了碳酸盐岩。
此外,在沉积过程中,水体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了碳酸钙,进而沉积形成了碳酸盐岩。
二、碳酸盐岩的分类根据碳酸盐岩的组成、结构和成因,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最常见的碳酸盐岩类型包括:晶体碳酸盐岩、微晶碳酸盐岩和骨架碳酸盐岩。
晶体碳酸盐岩由颗粒状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晶体组成,微晶碳酸盐岩则由颗粒较小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晶体组成,骨架碳酸盐岩则有生物遗骸、化石和珊瑚礁构成。
三、碳酸盐岩的分布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多样,可以在陆地、湖泊及浅海域中形成。
由于碳酸盐岩对环境的敏感性,地质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区碳酸盐岩分布的研究,可以推测过去的古气候条件、沉积环境以及地质过程等。
四、碳酸盐岩与其他地质过程的关系碳酸盐岩与其他地质过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
首先,碳酸盐岩的形成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和沉积环境有关。
生物活动和气候变化会造成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从而影响碳酸盐岩的沉积。
其次,碳酸盐岩在构造运动和地下水侵蚀等地质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碳酸盐岩的溶解性较大,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溶洞和地下水的流动通道。
五、碳酸盐岩的经济和环境意义碳酸盐岩作为一种重要的沉积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首先,碳酸盐岩是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方解石和白云石可用于制造水泥、玻璃和化肥等。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石油勘探预测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石油勘探预测在石油勘探领域中,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类重要的勘探对象。
碳酸盐岩是一种由碳酸钙和碳酸镁等成分组成的沉积岩石,在地质历史长时间的作用下形成了丰富的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因其特殊的成分和微观结构,具有独特的储层特征,对石油勘探和预测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由于碳酸盐岩的成分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矿物质,例如方解石和白云石,在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下,岩石中形成了较多的溶洞和孔隙。
这些孔隙和溶洞不仅能够存储大量的油气,而且对油气的流动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碳酸盐岩储层还具有较好的渗透性,使油气能够在岩石中自由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勘探和开发的效果。
其次,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较复杂的孔隙结构。
碳酸盐岩中的溶洞和孔隙不仅存在于岩石的内部,还存在于岩石的裂缝和断层中。
这种复杂的孔隙结构为石油勘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在勘探和预测过程中,需要精确地刻画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包括孔隙大小、连接性、边界形状等,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储层储量和可采储量。
此外,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演化和分布规律也对石油的勘探和预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碳酸盐岩储层受到了多种成岩作用的影响,例如溶蚀、压实和溶解等。
这些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产生了重要的改变,需要在勘探和预测中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
此外,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规律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构造、沉积环境和成岩历史等。
因此,在勘探和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以获得准确的预测结果。
最后,碳酸盐岩储层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其他沉积岩层和基底岩层接触,形成了特殊的储层结构。
上部与其他岩层的接触面通常比较平缓,有利于油气的储集和储层的形成。
下部与基底岩层的接触面通常比较复杂,有较多的断层和裂缝形成,为油气的储集和流动提供了更多的路径和通道。
因此,在石油勘探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碳酸盐岩储层与其他岩层和基底岩层的接触关系,以获得更准确的储量评估和勘探预测结果。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参考教材: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强子同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一、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储层地质学的一般概念■储层地质学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作用■储层地质学发展前景1.储层地质学概念储层地质学是研究油气储集岩(Reservoir Rock)的一门学科,它是从石油地质学和开发地质学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它与岩石学、地球化学、测井地质学和地震地层学、以及石油地质学和开发地质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储层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储集岩的成因(形成的条件—沉积环境)和它的物性特征(孔隙度、渗透率、流体饱和度、油气比及油水界面),储层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有效储层的形成和空间上的分布、形状和大小,控制储层特征的基本因素,以及解决储层中某些地质问题所要使用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地震和测井的方法。
2.储层研究的本质储层研究的本质就是通过精细的地质认识探寻合乎客观实际的统计方法,从而在杂乱无序的数据中寻找某种规律,并利用各种数学方法表述储渗体的时空分布规律。
3.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作用石油聚集在储层中,油气勘探的目的层就是储层。
因此储层地质学的研究在整个油气勘探开发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从第一口成功的探井到三次采油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有很多由于对储层地质学的重视不够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实例。
石油地质工作者和开发工程师若不注意储层地质资料,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相反,深入研究储层,将为油气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发展前景一些国家和地区上世纪50年代以前发现的老油田,由于勘探阶段对油气储层研究不够,遗留下许多储层地质方面的重大问题尚未解决;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现代沉积研究风起云涌,这些研究成果把沉积岩石学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碳酸盐岩的“结构—成因”分类,以及这些分类的成因解释,把砂岩和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的沉积学方面的认识加深了,从而提高了对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水平。
实践表明,有些沉积岩体在岩性变化不大时孔隙度和渗透率却有很大差别,这使得我们在研究储层沉积学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它们对储层孔隙性和渗透率的影响。
碳酸盐岩储层讲义(精品)
孔隙性溶孔
沿孔隙溶蚀扩大所成
洞
裂缝性溶孔
沿裂缝局部溶蚀扩大所成
膏盐性溶孔
石膏、盐岩的结核、斑块被溶蚀所成
塌陷砾间孔
石膏、岩石被溶所成大洞穴顶塌落砾石间的洞
穴
构造砾间孔
构造角砾之间的洞
溶沟、暗河
溶缝、溶洞被溶蚀扩大为长串状洞穴,小为溶沟、大为暗河
成岩缝
由干裂或脱水收缩所成
裂
风化缝
表生风化时期由机械破坏作用而产生
石都可能形成储层。
石灰岩在总量上多于白云岩,在时代上主要 分布于古生代,其次是中生代,新生代几乎没有。
碳酸盐岩中方解石与白云石的比率随时代变 老而降低(白垩纪为80:1,早古生代3:1,前 寒武纪1:3)。因此,早古生代主要是白云岩, 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主要是石灰岩。
主要岩石类型:粒屑(鲕粒/生屑/内碎屑)灰岩
针孔粉—细晶球粒白云岩-好的储层,针孔为球粒选择性溶蚀作用的产物。 普光6井,9(70/121),5×10,(-)
储层类型表
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构架
迈杰鲍尔(1980)将具有孔、洞、缝的储集层中 被裂缝分割的岩块称为”基质“
(二)、喉道类型(注意裂缝沟通孔洞的作用)
① 构造裂缝型 ② 晶间隙型 ③ 孔隙缩小型
长庆油气田(o ) 气2909亿方
川东北普光、龙岗等、川中磨溪、 川东~川东南、川西南~川南。普光 探明1143亿方。层位 J(大安寨)、 T(嘉陵江、雷口坡、飞仙关)、 P(阳新统)、C(川东)、震旦 系(威远)
我国主要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层
二、储层岩石类型
储层岩石类型:石灰岩与白云岩以及过渡类型岩
④ 管状喉道
⑤ 解理缝型
碳酸盐岩储层
4
4
二、用岩石导电效率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
存在裂缝和孔洞时,导电效率与裂缝宽度的关系
0.50
导电效率
0.40 0.30 0.20
d=0.3 d=0.5
0.10
0.00
0.000
0.002
0.004 0.006
裂缝宽度
0.008
0.010
二、用岩石导电效率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
存在孔洞和孔喉时,导电效率与孔喉直径的关系
储集空间类型的确定
• 确定方法
– 用交会图法识别 储层空间类型
孔洞型
裂缝—孔隙型
t
孔洞—裂缝型 裂缝型
储层类型
储集空间类型的确定
• 一、确定方法
– 用岩石导电效 率识别碳酸盐 岩储层类型
– 用裂缝指数曲 线法识别碳酸 盐岩裂缝发育 带
1. Bremer等:利用多
种测井方法共同构造
一参数
2.
国内石探院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的确定
储集空间类型的确定
• 首先必须研究储集空间类型,因为:
– 储层的孔隙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层 原始流体的分布状况。
– 当地层被井钻穿后,泥浆或泥浆滤液对储层的 侵入特征将受到孔隙空间结构的控制。
– 孔隙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储层的储量和产能以及 生产方式。
– 孔隙空间结构对各种测井信息都有程度不同的 影响。
高
低
阻
阻
FMI成象原理示意图
硬石膏(高电阻) 泥岩(低电阻) 砂岩(中等电阻) 石灰岩(高电阻)
溶洞(低电阻)
双测向测井
ARI测井
FMI测井
FMI、ARI
FMI、ARI
溶洞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及标准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一、储层岩石学特征评价1、内容和要求(1)颜色;(2)矿物成分、含量、结构等,其中矿物结构分粒屑结构、礁岩结构、残余结构、晶粒结构。
粒屑结构:要求描述粒屑组分、含量、基质、胶结物等特征。
粒屑组分描述应包括内碎屑、生屑和其他颗粒(鲕粒、球粒、团粒)的大小、形态、分选、磨圆、排列方向、破碎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对鲕粒还应描述内部结构;粒屑含量是指采用镜下面积目估法或计点统计法确定各种碎屑的含量;基质(一般把粒径<0.032mm的颗粒划为基质=成分、含量、颗粒形态、结晶程度、类型、成因及胶结物(亮晶)成分、含量、晶体的大小、结晶程度、与颗粒接触关系、胶结物形态(栉壳状、粒状、再生边或连生胶结)、胶结世代及胶结类型等都是应描述的内容。
礁岩结构:分析原地生长的生物种类、骨架孔隙的发育情况,确定粘结结构类型(叠层状、席状、皮壳状)、规模大小及成因;分析异地堆积的类型(分散礁角砾、接触礁角砾)、成因、各类礁角砾的大小和含量,描述其形态、分布等。
残余结构:确定原结构类型、残余程度,分析成因。
晶粒结构:描述晶体形态、晶粒间接触关系以及晶间孔发育和连通程度,确定晶粒大小、各种晶粒的比例。
(3)沉积构造物理成因构造a.流动构造:确定类型(冲刷痕、皱痕、微型层理及渗流砂),描述形态、大小和排列方向;b.变形构造:确定类型(滑塌构造、水成岩墙),描述特征;c.暴露构造:确定类型(雨痕、干裂、席状裂隙、鸡丝构造、帐蓬构造),描述特征;d.重力成因构造:确定类型(递变层理、包卷构造,枕状构造、重荷模构造),描述特征。
化学成因构造a.结晶构造:确定类型(晶痕、示底构造),描述特征;b.压溶构造:确定类型(缝合线、叠锥构造)描述特征;c.交代增生构造:确定类型(结核、渗滤豆石),描述特征。
生物沉积构造a.生物遗迹:确定类型(足迹、爬痕、潜穴、钻孔),描述形态和分布;b.生物扰动构造:确定类型(定形扰动、无定形扰动),描述形态和分布;c.鸟眼构造:描述鸟眼孔的大小、充填物质与充填情况、分布特点,分析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1500
29
21
2000
34
6
32
25
18
22
12
2500 3000 3500 Reservoir Depth (m)
Number:342
13 13
4000
1 6
4500
2 9
>4500
2022/3/22
12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时代与岩性
Geologic Age vs. Lithology
Tertiary 9
Wang X.L.
四、碳酸盐岩台地结构类型
寒武纪-奥陶纪台地边缘相带的构成和迁移
从台地结构类型控相的角度分析,寒武系台缘相带 以高能浅滩为主,礁不发育(目前尚无钻井揭示);奥 陶系台缘相带为礁、滩共生的复合体。
TZ451
TZ45
亮晶内碎屑灰岩,轮南50 井
Wang X.L. 亮晶砂屑灰岩,塔中42井
中寒武统台缘相带 Wang X.L.
四、碳酸盐岩台地结构类型
寒武纪-奥陶纪台地边缘相带的构成和迁移
上奥陶统下部沉积相图
迁移
Wang X.L.
四、碳酸盐岩台地结构类型
Wang X.L.
四、碳酸盐岩台地结构类型
1)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奥陶纪台地结构类型及演化 缓坡型(Cam1-2) 陆表海型(Cam3-O1) 镶嵌陆架型和孤立台地型(O3) 淹没台地型(O3)
Cretaceous
13
Jurassic 1 0
Triassic 8
Permian
28
Carboniferous
25
Devonian
26
S ilurian 5 1
Ordovician
13
Cambrian 5
Precambrian 4
38
27
11 29
17
0
10 20 30 40
12
69
21
Number:342
四、碳酸盐岩台地结构类型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奥陶纪台地结构类型及演化
淹没台地型 (O3)
SN360
丘状乱岗状地震相
N
镶嵌陆架型 (O3)
中弱连续平行地震相
斜交前积地震相
陆表海型 (Cam3-O1)
缓坡型 (Cam1-2)
Wang X.L.
O2+3
Cam3-O1
Cam2
Cam1
TA94-07
Cam3
O3
2.5×4-
残余鲕粒白云岩,发育铸模孔
31
一、礁、滩储集体
寒武纪-奥陶纪台地边缘相带的构成和迁移
台地东缘之台地边缘相带在寒武纪-早奥陶世,呈现从 西向东迁移的特征,而在晚奥陶世,由于海平面上升,台缘 礁滩相带又西退至塔中和轮南一带。
MD04-152
下奥陶统台缘相带
NE
Tg5’
下寒武统台缘相带
中寒武统台缘相带
一、礁、滩储集体
①生物礁储层:四种基本类型 台缘障壁礁、斜坡塔礁、台外环礁、台内点礁
2022/3/22
15
一、礁、滩储集体
①生物礁储层:现代生物礁实例
2022/3/22
16
一、礁、滩储集体
生物礁储层之一:台地边缘礁 台缘礁滩叠加厚度大,带状分布
骨架礁 生 物 障积礁 礁
灰泥丘
生屑滩 颗 粒 鲕粒滩 滩
云阳
-
坝
海
槽
镇坪
35 00 宁厂
巫溪
34 50
奉节
大竹
34 00
187 00
187 50
梁平
万县
192 50
井位 露头 相界线 鲕滩
封闭泻湖 开放泻湖 潮坪
?
34 00
推测鲕滩
00
193 50
川东北台缘鲕滩迁移实例
25
一、礁、滩储集体 墨西哥湾盆地Jay油田-晚侏罗世
(A) 上Smackover 组的相带分布; (B) 上Smackover 组浅滩-泻湖沉积体系相模式。
台缘滩横向迁移分布面积大,层状分布;纵向叠加厚度大,带状分布
2022/3/22
18 7 00
通江
18 7 50
108
19250
八台
19300
庙坝 城口
19350
城
0
10
20
30
40 Km
35
00 平昌
开
江
-
达川
雷6
34 50
龙会1
龙会2 龙会3
斜 坡铁东2
亭3
铁 山1 3
平 梁
斜坡
海
槽
坡3
坡4 坡1 坡2
四、碳酸盐岩台地结构类型
Wang X.L.
四、碳酸盐岩台地结构类型
Wang X.L.
第二单元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
一、碳酸盐岩储层类型 二、礁、滩储层 三、白云岩储层 四、岩溶储层
Wang X.L.
一、碳酸盐岩主要储集体类型
油田个数
60
55
50
43
45
40
36
30
20
10
0 生物礁
颗粒滩
白云岩
2022/3/22
台缘滩
台内滩
22
一、礁、滩储集体
②颗粒滩储层:现代实例
2022/3/22
23
一、礁、滩储集体
颗粒滩储层之一:台地边缘滩
台缘滩横向迁移分布面积大,层状分布;纵向叠加厚度大,带状分布
阿拉伯地台Habshan 组碳酸盐台地边缘滩迁移模式图
2022/3/22
24
一、礁、滩储集体
颗粒滩储层之一:台地边缘滩
Tg6’
Tg7 Tg8
2022/3/22
32
一、礁、滩储集体
寒武纪-奥陶纪台地边缘相带的构成和迁移
塔深1井
台地
迁移
建隆2
斜坡
2022/3/22
33
一、礁、滩储集体
2022/3/22
34
古生界深层海Dolom相ite 油 Limestone
气勘探中,白Chal云k 岩 具有极其重要的战 略地位!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Number
2022/3/22
13
第二单元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
一、碳酸盐岩储层类型 二、礁、滩储层 三、白云岩储层 四、岩溶储层
Wang X.L.
一、礁、滩储集体
2022/3/22
29
铁山南构造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白云岩储层25%
2022/3/22
30
一、礁、滩储集体
N012-009
2.5×4-
普光气田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相展布
北东
相
变
trace600线 飞四层拉平
带
低频、强振幅
2022/3/22
残余鲕粒白云岩,发育粒内溶孔
N039-036
不整合与风化壳
全球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储层类型统计特征
2022/3/22
11
碳酸盐岩储层深度分布与岩性
Number
Reservoir Depth Distribution vs. Lithology
70
60
2
1
6
5
50
Dolomite Chalk
Limestone
40
30
30
1
20
20
10
11
0 <1000
生物礁储层之三:点礁 台内洼地点礁成片分布
加拿大彩虹礁油气田实例
2022/3/22
20
一、礁、滩储集体
生物礁储层之四:环礁 环礁储层规模大,点状分布
卡拉恰加纳克 27亿吨可采油当量
2022/3/22
田吉兹:10.7亿可采油当量
滨里海礁型油气田实例 21
一、礁、滩储集体
②颗粒滩储层:两种基本类型
台缘滩、台内滩
2022/3/22
26
一、礁、滩储集体
储层为一套高能浅滩相残余颗粒白云岩, 埋深15295 ft (TVD),孔隙度达 14%,渗透率为35 md。
2022/3/22
27
一、礁、滩储集体
Cross-sections B-B’ and C-C’ in the Jay Field
2022/3/22
28
厂溪
渡口岩
鸡唱 河口
樊哙
黄金口
朱家1 高张1
金珠1
满月 漆树 双河
红花
浅缓坡
东升
月溪1
金珠2
深 渡5
缓 坡 渡1 渡2
宣 汉 渡4
渡3 罗家7
罗家6
鹰1
紫1 紫2 罗家8
罗家2 罗家5 罗家9 罗家1
新源
黄龙4
罗家4
菩萨1
黄龙2
黄龙3
黄龙1 温泉3
温泉2
开县
温泉1
罐1 0
开江
斜
口
沙沱
高楼
河口
庙
长沙
坡
岩
相
古
地
Cam2
理
O2
演 化
Cam1
O1
Wang X.L.
四、碳酸盐岩台地结构类型
寒武纪-奥陶纪台地边缘相带的构成和迁移
台地东缘之台地边缘相带在寒武纪-早奥陶世,呈现从 西向东迁移的特征,而在晚奥陶世,由于海平面上升,台缘 礁滩相带又西退至塔中和轮南一带。
MD04-152
NE
下奥陶统台缘相带
下寒武统台缘相带
砂屑滩
202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