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满山的灯笼火把学案

合集下载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满山的灯笼火把》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朗读、个人默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简介《满山的灯笼火把》这篇课文的基本情节和背景。

概括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解释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满山的灯笼火把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满山会有灯笼火把。

3.2 朗读与理解: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引导学生个人默读课文,注意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3 讨论与思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提出问题促进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思考等。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读后感、回答相关问题等。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满山的灯笼火把》的课文文本,可以使用教材或相关资源。

5.2 图片或视频:准备满山的灯笼火把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导入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3 相关读物:提供相关的读物,如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其他类似主题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拓展。

6.1 课堂活动设计: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案设计】9.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设计】9.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四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语文S版9.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10个认知生字,会写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遇事要冷静、沉着,会动脑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10个认知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遇事要冷静、沉着,会动脑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播放歌曲《火把》。

2.同学们,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我们被火把节气氛所感染,那么为什么课文中的火把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永生难忘?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课文《满山的灯笼火把》。

3.出示课题:《满山的灯笼火把》。

二、初读课文,感知理解1.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①认读课后生字,在课文中圈出与课后生字相关的词语。

②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理解文章中生词的意义。

出示词语:狂风骤起乌云翻滚田埂援救哆嗦冻僵(1)学生自学生字词。

(2)开火车读词语,集体纠正。

(3)同桌之间互读,互相检查朗情况。

(4)找学生领读生词,检查对生词识记情况。

2.课文主要写什么?我在狂风骤雨的傍晚回家,不幸坠入一口土井,在危急中意识到不要乱挣扎,要保持体力,等待亲人援救。

最后在全村男女老少帮助救助下,得救了。

3.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

三、精读领悟1.学习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1)父母为什么把我送到乡下?A.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

B.父母无法照顾我。

(2)在那里长大的?四川农村外婆家2.学习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一天傍晚。

地点:田埂上。

(2)我回家时的天气如何?狂风骤起乌云翻滚大雨倾盆(3)在我掉进枯井时,用了哪些动词?穿拎走避滑坠卡(4)画出我内心活动的句子?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

满山的灯笼火把导学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导学案
9、《满山的灯笼火把》导学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读读目的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
师生随笔
完成教学第一步
一、读一读,记一记,填一填。
幕溜亏瘦恰肢
滑()吃()夜()
()巧肥()四()
二、认一认,读一读
(2)你知道有多少人出来寻找我吗?整个村庄()、()一百多人哪!
4、想一想,说一说。
(1)课文中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跟同学交流。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过什么让你感动的事呢?
2、说一说你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的事。
我的收获
背篓卡住坠入田埂
援救拽住哆嗦挣扎
完成教学第二步
1、我在田里干杂活,发生了什么事情?
2、写一写
危急中,我明白了什么?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3、品读感悟。
填一填,读一读
(1)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那是()焦急、()的呼唤。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那漫山遍野的灯笼火把,(),()顿时,我()。

四年级语文上9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9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9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春节、元宵节、灯笼、火把等。

2.掌握措词生动的描写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能力及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灯笼和火把的形体和用途。

2.难点:使学生体会灯笼和火把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资料、PPT、烛台、灯笼、火把、拼音表。

2.学生准备:习惯性用的课本、笔、纸、乐器、元宵。

教学过程1. 清华大学讲师Harry Wang介绍春节•[x] 讲解春节及元宵节背后的文化及传统相关的内容•[x] 与学生讨论并分享春节或元宵节的庆祝方法•[x] 利用PPT与学生分享春节和元宵节的生肖文化,介绍如何制作灯笼2. 形体和结构讲解•[x] 回顾过去所学的形体和结构的知识•[x] 同学在黑板上画出灯笼和火把的形体•[x] 分别制作成立体模型•[x] 分别展示模型,补充补充文化内涵3. 语言表现及文化内涵讲解•[x] 学生拿书朗读相关内容,并模仿老师表达元宵节聚会和灯笼,分别讲述的身体语言•[x] 学生借助拼音表和课本,阅读和记忆附加语和形容词•[x] 利用制作的灯笼和火把,观察颜色和精美的装饰,讲述与表达全国各地的文化特色4. 文化漫步•[x] 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分享文化•[x] 学生自己反思聚会与灯笼之类就昨天的感受课后作业1.记住相关内容的部首和他们的读音。

2.用周末的时间利用家中智能手机,拍摄一部关于灯笼或火把相关内容的视频,并拍摄巷子或小巷灯笼,并编写20词的视频说明。

总结本课通过利用形体和结构讲解,结合语言表现及文化内涵讲解,实现了掌握措词生动的描写方法,灵活运用一些形容词和附加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其语文听说能力。

同学纷纷表示本课满足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并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学习积极性。

第9课 满山的灯笼火把导学案

第9课 满山的灯笼火把导学案

(四年级)第9课 满山的灯笼火把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认识“ 婆、骤、坠、亏、瘦、盲、援”会写“婆、杂、幕、溜”1等10个生字,掌握“外婆、杂活、滑溜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自学交流:(一)学生潜心独立自学1、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给生字注音,结合课文组词语,并在练习本上抄写两遍。

( ) ( ) ( ) ( ) ( ) ( ) 婆 杂 幕 溜 亏 瘦 ( ) ( ) ( ) ( ) ( ) ( )恰 卡 盲 肢 坠 骤 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卡))○2画出不理解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3积累文中你以为优美的词语句子。

2、 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小组交流:1、交流字词学习中的疑难、困惑、或好的识字方法。

2、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文中哪些情节最使你感动?3、在组内进行朗读和比赛,看谁读的正确、流利。

三、展示点拨:(依据学生展示情况,适时点拨总结)1、展示字词(完成目标1)展示小组交流中公认的疑难,易错字形、字音、词义展示好的识字方法。

2、展示朗读(完成目标2)朗读内容:全文朗读形式:1、全班抽签决定每组一号学生代表本组。

进行擂台赛。

2、自我推荐,朗读最感动的段落(2—3人)评价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

评价办法:小组内商议、举手表决,评出优胜组,加分。

四、检测反馈(独立完成、交流评价,查漏补缺)1、听写生字、新词。

2、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1我不小心坠入井中,身子恰恰被卡在井口。

()她的蝴蝶形的发卡真漂亮。

()○2危害中,我明白,不再这样盲目地挣扎了。

()医生在给他包扎伤口。

()3、组词:幕()慕()墓()暮()坠()队()自我评价:优秀()良好()有进步()还需努力()五、拓展延伸:1、根据检测反馈情况,查漏补缺。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危险或困难?那么你是怎样克服呢?和朋友交流下。

(四年级)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课文重点部分写具体,理解课文内容,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灯笼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展示灯笼火把节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友情,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课文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灯笼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体会人物情感。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灯笼火把节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介灯笼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灯笼火把节的寓意。

3.3 合作学习(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2)各组汇报表演,大家共同点评。

3.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短语。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灯笼火把节的画面。

(3)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的小短文。

五、教学评价(1)课后回收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灯笼火把节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6.2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6.3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灯笼火把节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满山的灯笼火把导学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导学案

9.《满山的灯笼火把》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读题想象。

1.读了课题,我有很多疑问:二.课文的生字,我得想办法掌握它。

1.用归类的方法:上下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半包围结构的字:2.给容易读错的字注音:瘦()婆()杂()肢()3.容易写错的字有:。

4.本文的多音字有:。

三.读读课文,积累词语。

1.一边读课文,一边划下不理解的生字、词语。

2.用查字典、词典的方法或者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我已经理解的词语有:3.我不能理解的词语是:4.我积累的词语有:四.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把它写下来。

五.书写生字,积累词语。

1.把课文里的生字每个字写3个并给生字组2个词语。

2.积累课文的词语,写在积累本里,看谁积累得多。

第二课时一.默读课文,注意抓住文中讲述的事例,用心体会。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请你在课文中标上序号。

2.文中描写的哪些情景让你感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为什么感动?理由:。

3. 文中的我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时,在孤寂寒冷的时刻,也害怕过,也着急过,文中哪一部分写了?你从哪儿看出他害怕、着急的?4.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二.读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

那是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

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

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顿时,我泪如泉涌。

当人们小心地把我从井口拽上来,紧紧搂在怀里的时候,我已经冻僵(jiānɡ)了,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

①我看到的情景画上波浪线,读读这两段文字,谈谈你的感受。

②两次流泪的感情一样吗?③.“冻僵”和“热”矛盾吗?三.先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并用它说一句话。

小学语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小学语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小学语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小学语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满山遍野、抽搭、拽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是人们的爱让小作者脱离危险。

3、学会感谢他人的爱,并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句子包含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CAI课件。

学习内容:学习课文3——8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激情导入:1、齐读课题。

2、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词,开火车读词。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谁能用一句简短的话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4、通过朗读回忆当时的情景:5、出示句子齐读: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扣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

二、品读课文重点段,悟语悟情悟境。

(一)学习3——5自然段。

1、抓住重点句,自主学习自由读3——5自然段,思考: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我却仍然坚持着,坚信着,我在坚持着什么,坚信着什么?2、悟情悟境,品读句子。

出示句子:我不再哭,也不再喊,只是抽搭着,全力拽住井口的杂草,不让自己再往下坠。

(1)、换词理解:“拽”的意思。

(2)、指名表演抽搭的样子,理解词语。

(3)指导朗读:谁能通过朗读为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

指名读后互评朗读。

3、出示句子:我知道亲人们一定会很快就来救我的。

(1)、谈话:同学们,如果你遇到了危险,你的亲人会来救你吗?(2)、带着这样的信念读句子。

(3)、拓展说话:小作者这样坚信自己的亲人会来救自己,说明他的亲人平时对他怎么样?他的亲人平时是怎样关心他的?出示说话练习:(1当我生病时,外婆。

(2当我时,。

4、出示句子:虽然四肢已经发麻发硬直哆嗦,身子又可怕地往下陷了一点儿,可是我仍然坚持着,坚信着。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9《满山的灯笼火把》导学案(第一课时)

语文四年级上语文S版9《满山的灯笼火把》导学案(第一课时)
2、汇报:
(1)小老师教读本课当中要求认识的生字||,并且强调字音。
(2)听写词语||,并交换评分。强调“瘦”字的笔顺||,教师见机指导。
(3)汇报字词广角。相互补充。
3、汇报读课文||,错的给予纠正。
二、轻松说内容
1、本文记叙了作者住在农村的外婆家||,一天||,作者在风雨中坠入田边的土井后的表现||,最后被乡村人们救起的感人故事。
2、了解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布置预习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教师进行预习指导。
展示
交流
精讲
释疑
教师组织大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字词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初步感知的探究成果。
组长组织组员通读课文||,评价纠正。
一、语海畅游
1、组内交流自己预习的收获||,有时间可以听写词语。
引导
预习
一、语海畅游(自读课文||,圈画词语)
1、我会读(课后我会认的字)
词语:狂风骤起乌云翻滚不由自主漫山遍野泪如泉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越来越亮
2、我会写:
外婆杂活雨幕滑溜溜幸亏
瘦弱卡住盲目四肢恰恰
3、字词广角:
(1)我能找到文中的多音字
(2)照样子写一写
AABB式
ABAC式
二、轻松说内容
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教师导学案
学科:语文主备人:
课题
9满山的灯笼火把
周次
总课
时数
2-1
授课
时间
课型
新课




1、能自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流利、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了解灯笼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灯笼火把节的风俗习惯。

(2)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体会文章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1. 灯笼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

2. 文章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象和风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灯笼火把节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

2.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灯笼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风俗习惯。

3.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深入探讨民族文化。

4.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灯笼火把节的风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灯笼火把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灯笼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灯笼火把节的风俗习惯。

(2)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习效果。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深入探讨灯笼火把节背后的民族文化。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授与展示:(1)讲解灯笼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

(2)展示灯笼火把节的风貌,让学生感受美好景象。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灯笼火把节现场,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全班交流。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文章内容,强调灯笼火把节的意义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六、教学准备:1. 图片:收集灯笼火把节相关的图片,包括节日现场、传统手工艺品等。

2. 视频:准备一段关于灯笼火把节的视频资料,展示节日的热闹氛围。

3. 参考资料:准备有关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参考。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精选3篇)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精选3篇)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要求认识的生字有:婆、骤、坠、亏、瘦、恰、盲、援;要求掌握的生字有:婆、杂、幕、溜、亏、瘦、恰、卡、盲、肢;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外婆、杂活、雨幕、滑溜溜、幸亏、瘦弱、恰恰、卡住、杂草、盲目、四肢。

教学重点: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从作者童年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或者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引语,导入新课。

大家见过灯笼吗?为什么会有满山的灯笼火把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讲我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生活。

第二段(2—5):讲我在大雨中一个人从田里回家,坠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勇敢地坚持着,并坚信亲人会来救援。

第三段(6—8):讲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找到并救助了我。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五、作业1、书写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5、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灯笼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和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2.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对传统文化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满山的灯笼火把》课文。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灯笼火把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书写。

让学生分组练习书写生字词,并互相检查。

3. 课文理解: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和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和评价。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珍惜亲情和友情。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

写一篇关于灯笼火把节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感想或者想象作文。

2. 课堂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前展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书写质量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在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对于学生的错误,要有耐心地进行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和概念。

最新小学语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最新小学语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

小学语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1一、教材简析:《满山的灯笼火把》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是作者童年中的一个成长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文章配有两幅形象生动的插图,记叙了作者住在农村的外婆家,一天,作者在风雨中坠入田边的土井后的表现,最后被乡村人们救起的感人故事。

从中感受到人们的善良品质,学习作者遇事善于动脑思考及勇敢坚强的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独立自主地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会多音字“卡”,完成课后练习3;2、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乡村人们勤劳善良的品质;3、注意抓住文中的事例,通过作者的心理、情感表现,明白遇事要善于动脑思考,要勇敢、坚强。

重难点:目标中第2、第3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本课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针对课文作者的情感表现(哭喊着——不哭也不喊——泪如泉涌)非常鲜明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以作者情感为主线,以读贯穿教学始终,注重学生的个性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

采用“以读促悟法”为主,“直观教学法、想像描述法”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说学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采用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朗读感悟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五、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指读导语,了解大意(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编者有意设计导语,是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方法,为学文设置铺垫)二、谈话导入,质疑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好。

从课题处入手,大胆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轻声读文,画生字词2、同桌合作,互读互纠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4、教师检测自学情况(课堂上,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上作记号。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2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2

《9、满山的灯笼火把》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体会“坚持、满山遍野”的意思,并能各写一句话。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课题、读好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学生读:满山的灯笼火把师评价:轻声音节“灯笼”读得很好,是怎样的灯笼火把?学生——(满山),把这“满山”读好,学生读。

二、复习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有谁还记得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过渡:请大家打开课本41页,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1、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坠入土井中的?2、作者坠入土井时有什么表现?画出有关的句子。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一)体会天气描写学生自由朗读,画句子。

师问: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坠入土井中的?学生1:傍晚,突然狂风骤起,乌云翻滚。

当时风很大,环境极其恶劣。

学生2:我看了看茫茫雨幕中的田野,决定抄近路回家。

当时雨非常的大学生3: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滑溜溜的窄窄的田埂上走着。

当时路很滑。

学生4:又一阵疾风扑面而来,我不由自主地侧身避风,不料,脚下一滑,一下坠入了田边的土井中。

过渡:是呀,在这狂风骤起,乌云翻滚,大雨磅礴的傍晚,作者一不小心坠入了田边的一口土井中,情况是多么的危急呀,作者坠入土井时又有什么表现?谁来说?(课件演示下雨、坠井)(二)体会动作描写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

然而,一番艰苦努力的结果却是又往下陷了一点儿。

1、找动词师:哪几个词写出了作者的当时的反应?生:哭、喊、挣扎、抠(板书)2、体会动词师:这些都是表示——学生(动作)的词,从这四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惊慌、恐惧、害怕、无助……3、指导朗读师:假如你现在就是作者,你能把这种惊慌、恐惧、害怕、无助的情感读出来吗?生1读:读的一般,师评价:同学们,害怕了吗,紧张了吗?老师感觉你坠入土井中,显得还是那么悠闲,那怎么把这种害怕和慌张读出来呢,谁来试试?生2读:有进步,师抓住亮点评价:你为什么把“”这个词读得这么重呢?生3读:读得很好,师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情况是多么的危急啊!危急之中,作者突然明白了:四、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身上优秀的品质:聪明、善于动脑、冷静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师问:为什么乱挣扎的结果只会更坏?学生1:学生2:学生3:师:你从作者的这段心理描写中,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生:聪明、善于动脑、冷静过渡:危急之中,作者能保持冷静,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4、5自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满山的灯笼火把学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课文中哪些情景让你感动,跟同学交流。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讲读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三、学习生字1、出示本课生字。

2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3、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中的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主要介绍了我的家庭情况和我的成长地是在四川农村)3、你知道“我”的父母当时为什么把“我”送到乡下吗?(因为“我”的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们无法照顾“我”。

)六、小结七、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二、学习第2、3自然段1、当时的环境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从这两段中找出人们关心我的语句?(第三句)3、我是怎么掉入那口土井的?当时的情形怎样?找出具体的语句。

(慌乱。

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

)三、学习第4、5自然段1、我为什么不再挣扎了?又为什么不再哭喊了?(不能再这样盲目地胡乱挣扎了,结果只能更坏,我应该保存体力;因为我要用全力拽住井边的杂草,不让自己再往下掉。

)2、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读了这段,你认为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我知道亲人们一定会很快就来救我的。

)4、齐读本段,读出神气、独特的感觉。

三、学习第6、7、8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结果怎样呢?亲人们是否像我坚信的那样一起来救我呢?2、“泪如泉涌”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泪如泉涌呢?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

(泪水像泉水一样地涌出来;因为当时,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我听到了远处传来了焦急、亲切而又悠长的呼唤,我还看到了满山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所以我泪如泉涌。

)2、你是怎么理解“……只有眼泪在流着,是热的”这一句话的?(因为当时时间太长了,又下着雨,很冷,我都冻僵了,所以只有泪水是热的;另一方面,是说我太感动了,有那么多的人们来救我,我流出了激动的热泪。

)四、总结全文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亲情是伟大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身边,将处处充满温情,充满阳光!)五、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3。

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学目标:1、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章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讲读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板书课题,读题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2、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3、出示文中的词语。

兴味盎然经久不忘异口同声千奇百怪人云亦云不折不扣4、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五、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六、学习第一段1、你知道什么是妇产科吗?2、你是怎样理解“著名”这个词语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她的成绩很显著?(她当妇产科医生五十年,接生了无数的婴儿,救治了无数的母亲。

)3、小结七、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二、三部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你知道林巧稚为什么总要称赞他的老师吗?(因为林巧稚的老师讲授知识的时候总是注意联系实际,并且让同学们边玩边做,寓教于乐中学到知识,让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经久不忘。

)2、什么是“异口同声”?当同学们整齐的回答是错误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的呢?(老师并没有马上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论,而是把他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将树叶放在课桌上。

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问题,这样,学生的答案就是自己在实际中寻找的,记忆就十分深刻。

)3、那你知道什么是“经久不忘”了吗?4、林巧稚从这堂生物课学到了什么?(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

)5、小结三、学习第三部分1、这堂生物课对林巧稚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后她又是怎么做的?2、你知道“不折不扣”是什么意思吗?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她说到做到,每件事情都是自己在医疗第一线上积累宝贵的经验,并且将中学时代形成的思维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她还在医疗工作上创造了许多奇迹。

)3、学到这里,你想对林巧稚说什么呢?4、小结四、总结全文,明白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凭自己的感觉,也不能听别人的意见,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明,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这样才能取得进步,才会记忆深刻。

五、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写一写你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颜色五颜六色树叶理论联系实际创造奇迹形状千奇百怪11成长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交流中提出来。

3、自由读课文,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想让老师、同学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1)、用“开火车”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听写生字。

(2)、当时反馈比赛情况,将写错的字正确的写法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介绍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3)、区分形近字: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伙伴吗?再分别组个词(4)、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四)集体交流,把握课文大意,质疑1、《成长》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3、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边说,教师边分类归纳板书)(五)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从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引入(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

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瓶可乐。

”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3、体会第7-13自然段(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作业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12﹡球王贝勒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并懂得“爱好出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

2、引导学生自学生字。

教学重难点:从球王贝利的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轮流读一个自然段,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课文写了贝利的什么事?(送足球→参加训练→捧回金杯)(三)默读课文,思考:1、教练为什么送给小贝利一个足球?后来又为什么让小贝利到他的训练场去?2、在文章中划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理由。

(四)结合思考题进行集体交流1、教练送给小贝利一个足球的原因(用“因为……所以……”句式,结合课文的内容说):2、教练为什么让贝利到他的训练场上来?(用“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结合课文回答)(五)总结全文你从“一代球王”贝利的成长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课文从不同角度谈看法)(1)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勤奋苦练,才能取得成功。

(2)爱好+天赋+勤奋=成功(3)成功需要“伯乐”的发现与帮助,但自己首先应该是“千里马”。

(4)我们应该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六)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找贝利或其他名人的成长故事,从中受到更多的启迪。

板书设计:贫民喜欢足球教练主动送球祈祷为树挖坑捧回球赛金杯语文百花园三教学目标:1、语海畅游,引导学生注意“一”字在不同声调前会发生变化。

2、积少成多,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将来勤奋工作的良好品质。

3、阅读平台,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4、能说会道、笔下生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意观察,提高认识能力,学会赞美别人。

教学重难点: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

教学过程:一、语海畅游1、“一”字的声调(1)自己读一读,注意“一”字的读音。

(2)你发现“一”字读音变化的规律了吗?(3)我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例:一目十行、一念之差、一贫如洗、一窍不通、一事无成、一丝不苟、一塌糊涂、一言为定、一字千金、一视同仁……2、汉字真有趣。

(1)自己读一读,你从这段话中了解到了什么?(2)你会分辨“析”和“折”了吗?3、读句子,查字典,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