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概念解析:宣传技巧之光辉泛化法、转移法、词证法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1.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3.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4.自我传播:就是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5.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之为亲身传播,它还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
广义的则包括群众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
6.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有时也称作小群体传播。
它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7.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9.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表达,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
10.模式: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11.拉斯韦尔模式:传统的线性模式中最具代表性者之一,又叫5W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来的。
按其观点,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四大要素,再加上效果成为五大环节。
12.“2+4定律”:这是“传播单位”思想的主要内容。
兼有传者和受者这两种身份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13.编码:即认知一表述过程,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这个过程也叫“符号化”。
14.译码:可称表述一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也叫符号读解过程。
15.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
在传播过程研究中,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
16.传播学研究的“定量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叫定量化。
新闻传播名词解释
新闻传播名词解释(有需要的朋友看看,有帮助。
祝考研成功!)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宣传的7种策略
宣传的7种策略:
1、辱骂法,给某思想或某事物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经过检查就拒绝和谴责它,如“恐怖主义”、“邪恶轴心”、“流氓国家”;
2、光辉泛化法,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接受或赞美同它,如“新政”;
3、转移法,将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如一些名人广告;
4、证词法,通过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念、规划、产品或人,影响公众的态度,这在名人广告中也得到应用;
5、平民百姓法,讲话者称自己及其观念是“人民的”或者“普通老百姓的”以受到更广泛的信任。
一些西方总统候选人中竞选时常采用这样的技巧;
6、洗牌作法,选择使用事实或谎言、例证或不相关的材料、合理或不合理的陈述,对某种观念、规划、人或产品作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如东京湾事件中的伪造文件;
7、乐队花车法,宣传者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做”,号召人们跟所属群体中其他人一样接受他的计划,如广告宣传称“今年流行××”,从而激起观众的购买欲。
传播学概论第七章——传播效果
第二阶段 有限效果论
时间:1940年初—1960年初 观点:大众传播的影响是有限的、间接的和有选择的,它往往受 到媒介的性质、个人差异、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制 约,而不是所谓的“威力无比,不可抗拒”。传播者的意图经过 中介因素才起作用,最后的效果往往不是态度的转变而是态度的 强化。 代表性研究:两级传播论、态度劝服研究、比戈特先生的研究
传播学概论
第七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播效果
第一阶段 魔弹效果论 主要观点: • 魔弹论是传播研究早期的一种效果观念,它又名子弹论、枪 弹论、靶子论、传送带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等, 流行于20世纪40年代之前。 • 魔弹论的观点认为,受众成员是一个个孤立的人,很容易受 到大众传播的影响,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议程设置论
主要观点: 大众媒介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强调程度,同受众对其重视程度构成 了强烈的正比关系。即,大众传播媒介越是大量报道或重点突出某 个事件或问题,受众越是特别地关注、谈论这个事件或问题。 简而言之,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
知识沟理论(knowledge gap)
主要观点: “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 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 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 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 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 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 势。”
• 光辉泛化法:
将某事物与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人们不经检查和验证就接 受或赞同这一事物。
• 转移法: 指将某一令人尊敬事物的权威、认可和威信转移到另一事物 上,以使后者更可让人接受。
• 证词法: 让某个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就某个给定的观点或项目或产 品或人物说好话或坏话。
• 平民法: 指某讲话者以他和他的观点来自“人民”(“平民”)为由, 试图让受众相信他们。
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1、传播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条件下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
理解这个概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播是一个信息共享过程,即把一个或少数人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共有的过程。
第二、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和文化条件下进行的,传播发生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播得以实现的另一前提条件是双方要有共同的语义空间,即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对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
第三、传播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受传者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传播,即“通过讯息而进行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一个信息或态度、感情的流动过程。
2、人内传播也称人内传播或内在传播,即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系统;既有接收装置(感官系统),又有传递装置(神经系统);既有处理装置(记忆、思维系统),又有输出系统(语言、动作、表情)。
内向传播是个人的知觉、思维和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在同一人体内进行,是一个主我和客我的交流活动;从不受外部势力干涉而言,它是一种最自由的传播活动。
3、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意见、感情的交流与沟通行为。
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人际传播有两个特点: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
传受双方不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用动作、表情、眼神等多种手段传递信息,方法灵活;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强,反馈及时,它以一来一往的形式进行,双方可随时根据双方的反应来把握自己的传播效果,对传播内容进行修正、补充或改换传播方法。
因而,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尤其在说服或沟通感情方面,其效果要好于其他形式的传播活动。
人际传播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互动形态,对个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大众传播的效果也起着中介和过滤作用。
4、组织传播组织指的是具有明确目标、成员之间有着严格的分工合作关系的有机整体。
宣传策略
1.辱骂法(name calling)例如“流氓国家”、“恐怖主义”等标签。
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深刻矛盾,现在所呈现的一片和平的景象,是很多年努力的结果,但在这底下隐藏的波涛汹涌是我们所看不见的。
在两党之争之时,国民党为共产党帖上不好的标签,用打击和诋毁的方法试图消灭共产党,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手段的开始,在公开的场所也是意有所指的称共产党为“共匪”什么的,这种有目的游说就是宣传中常见的辱骂法。
2.光辉泛化法(glittering generality)例如“新政”、“民主国家”等标签。
王老吉凉茶在2008年非常成功地应用了这个传播理论,汶川地震后,加多宝集团在央视举办的赈灾募捐晚会上捐款1亿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企业,使得王老吉凉茶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强生”婴儿润肤露、黄金搭档、脑白金、巨能钙等等,这一系列产品都是将好的字眼与产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便给人们留下好的印象和宣传的效果,就象我们上面所说的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
3.转移法(transfer)如各种名人广告。
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旗的图案是镰刀和斧子,它们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劳动工具,所以它的意思就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并要勇敢的举起武器反抗,这就使自己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高大起来,并像它的旗帜所代表的一样得到这些人的支持,这就是转移法的利用,4.证词法(testimonial)如各种名人广告。
我们生活最常见的就是广告中的台词了,记得最早巩俐为大印象减肥茶做过广告,在宣传片中她向女人们介绍了减肥茶的效用和自己用以后的显著效果,她身体力行的介绍就为消费者传递了这样的一个讯息:著名演员都用的是这个产品,那就是不错的产品了。
我们先不说这个产品是否真的有效,光是巩俐在上面站一站就已经很有影响力了,再加上她的说词,那就更是天衣无缝了。
这就是证词法的典型应用,但我们不得不好好想想明星本身是否用过这个产品,即使产品本身确实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传播的谋略
传播的谋略第一节传播谋略的立体透视与分析1、传播谋略的内涵传播谋略是指传播者为了实现传播目的而根据客观情况对传播机制、传播方式所进行的先期谋算、策划和采取的对策。
传播战略是指媒介组织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的环境,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整体性的规划。
2、传播的机理优秀的传播谋略建立在以下四个原理之上:(1)它反映了施谋卞体谋求利益的动机;(2)它适应了施谋对象趋利避害的心理;(3)它掌握了解决问题,争取主动的有利时机或突破口;(4)它顺应了客观事物发展和竞争的规律。
3、传播谋略的起点:竞争和对抗(传播谋略的逻辑起点)4、传播谋略的特点1.对策性与策略性。
2.利己性与互利性。
3.稳定性和灵活性。
4.情报性和依赖性。
第二节传播谋略的运筹与决断1、谋略运筹与决断的原则1)有用原则。
传播谋略的有用原则是指传播者能够“有意利用媒介内容来影响或控制”人们“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作出反应”。
2)有利原则。
要求:(1)效果最好(2)耗时最少(3)耗力最小(4)开支最少(5)风险最小3)有理原则。
一要合法,即符合国家的政策、法令、法规;二要合律,即符合传播规律、遵循传播规则;三要合情,就是遵循道德观念、尊重文化习俗、顺应民意民情;四要平衡,即能使各种矛盾、力量、权益处于相对缓和、稳固的状态。
4)有节原则。
有节是指传播谋略在实施过程中的一种适当节制。
2、获取锦囊妙计的正确途径1)完善决策机制。
2)确保情报质量。
3)保持谋略弹性。
4)精选筹划时机。
3、获取锦囊妙计的基本步骤1)情报活动。
首先,详尽搜集有关信息情报,摸清情况,找出症结,并进一步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变量;其次,根据目前情况和期望情况之间的差距、症结及原因,确立传播活动的目标。
2)设计活动。
这是围绕目标所进行的具体思维活动。
在这一步骤,首要一条就是要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
然后,设计制定具体的传播方案。
3)选择活动。
这就是对上述的传播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找出既切实可行又有用有利的传播谋略。
传播学知识要点、学习方法
传播学概论知识要点1. 魔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P2402.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P2623. 媒介——将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媒介”,媒介包括个人与个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影)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如报纸)前者称为普通媒介,后者是大众传播媒介。
P1774. 把关——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
P1205. 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境,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P2436. 反馈——(所谓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这里借用过来)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P2477. 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墨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P548. 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P2109. 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P19410. 潜网——任何处于稳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
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P129-13011. 受众——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
P20312.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
P8313. 自信心假说——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即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的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传播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1 新闻的定义和属性新闻是指通过媒介传播的公共信息,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特点。
新闻的定义和属性是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守的标准。
1.2 传播过程与角色传播是指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在新闻传播学中,有记者、编辑、主编、报道对象和受众等不同的角色参与传播过程。
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新闻的产生和传播。
1.3 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新闻传播学关注新闻对受众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
传播效果指新闻在受众中引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社会影响指新闻对社会公众舆论、政策等方面的影响。
二、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趋势2.1 媒介多元化与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新闻传播媒介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报纸、电视和广播逐渐与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介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
未来,新闻传播媒介将更加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将更加方便和快捷。
2.2 数据驱动和个性化传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传播学提供了更多研究的机会和挑战。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新闻传播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实现个性化的信息传递。
同时,新闻传播学也需要关注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2.3 社交媒体与公共舆情管理社交媒体的崛起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和规律。
微博、微信和其他社交平台成为新闻传播的热点和焦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闻传播学将更加关注社交媒体的运作机制和公共舆情的管理,以应对信息爆炸和谣言的传播。
2.4 新闻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学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新闻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培养。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新闻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媒介运用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传播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传播学第一章1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1拉斯韦尔(5W模式“谁?说些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四种功能: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文化传承)2勒温(守门人理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
作用: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受到信息。
)3霍夫兰(他的研究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传播社会效果的重视)4拉扎斯菲尔德(他的研究不仅破除了“魔弹论”关于“电台的威力”无比强大的迷信,发现大众媒介的直接效果十分有限的原因,而且还发现信息传播的“中间站”—一意见领袖,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极传播论”乃至“多极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
)5李普曼(逆态环境、刻板模式。
主要贡献: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李普曼与拉斯韦尔是同一类的学者,而且他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早期思想。
他在《舆论学》一书中表达了程设置理论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里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
他认为在舆论过程中“刻板模式”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而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社会舆论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章1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信息的交流、离不开符号和媒介、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
2传播的分类1内向传播2人际传播3组织传播4大众传播5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3传播代表性定义:1共享说2影响说3反应说4互动说5过程说(大题:如何更好地开展人际传播或交流)第三章1第三四章的案例分析题包括传播者责任,职业道德,信息污染,信息的爆炸匮乏2论述题传播者的营销因素与那些:1权威性2可信性3接近性4熟知性5悦目性3守门人的三重角色:接受者守门者传播者一身三任,角色多变4守门人的特征:1隐形性2依附性3追加性4完善性5守门人功能:1检查功能2加工功能3评价功能4导向功能5桥梁功能6守门人责任:1确定“编导”方针2确保“产品”质量3加强整体协调4发现和培养传播人才。
广播学的7种宣传方法
广播学的7种宣传方法
七种手法分别是:
1、辱骂法
给某种思想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经检查证据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
2、光辉泛化法
也叫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即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赞同或接受它。
3、转移法
将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
转移法通过联系过程起作用,像是“牵连赏识。
传播者的目的是将某种观念、产品或事业与人们赞赏的东西联系起来。
4、证词法
通过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点、项目、产品或人,影响公众的态度。
5、平民百姓法
指某讲话者称自己及其见念是“人民的“或“普通老百姓的”以受到更广泛的信任。
6、洗牌作弊法
是指通过对事实或谬误、例证或干扰物,以及合理陈述或不合理陈述的选择和使用,以期对某观点、项目、人物或产品做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
7、乐队花车法
宣传者告诉人们“每个人——至少我们所有的人——正在做它”。
利用这种宣传技巧,宣传者试图使人们相信,人们所属团体的所有成员都接受它的计划,因此所有人必须跟随大家“跳上乐队花车”,接受宣传者的计划。
传播学概论部分名词解释、简答、综述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1.内向传播:内向传播又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
是指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代表的主我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望的客我间的信息交流。
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发送信息的主题和接受信息的客体都是同一个人。
内向传播的核心是自我管理。
2.人际传播: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大众传播之外的一切人类传播类型,是一个人不借助机器设备与另一个人互动的传播模式。
狭义的人际传播是指两者或两者以上面对面或通过简单媒介进行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是组织传播的基础。
其特点是直接传播,随意性大,保密性强,反馈迅速,速度可控;弱点是覆盖面窄,传播速度慢,内容易走形,多数留于记忆。
3.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是由各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结成网络,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的一种信息交流过程,是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
组织传播包括信息,相互依赖的关系,传播过程,传播环境,传播网络五个部分。
4.群体传播:群体传播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
群体就是一定数量的个体基于某些因素和目的,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系统。
群体内各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指向某种共同的活动目标。
群体传播是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5.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机器,产生和传递公众信息的一个过程,这些信息的目标为庞大的,异质的及分散的受众。
6.约哈里之窗: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卢夫特和哈瑞•英汉姆提出的分析人际关系和传播的约哈里之窗。
由于现实中人们的自我表露程度不同,每个窗口的大小也不同,受到时间、地点、交往对象等因素的制约。
扩大对他人的自我开放区域能够提高人际传播效率,自我表露的过程不但能促进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还能促进社会的协调与发展。
7.符号:符号就是用来指代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符号可以具体表现某物,也可以表示精神的抽象概念。
符号是传播者与受众的中介,单独存在与其间,承担双方的信息交互。
(完整版)宣传的7种策略
宣传的7种策略:
1、辱骂法,给某思想或某事物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经过检查就拒绝和谴责它,如“恐怖主义”、“邪恶轴心”、“流氓国家”;
2、光辉泛化法,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接受或赞美同它,如“新政”;
3、转移法,将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如一些名人广告;
4、证词法,通过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念、规划、产品或人,影响公众的态度,这在名人广告中也得到应用;
5、平民百姓法,讲话者称自己及其观念是“人民的”或者“普通老百姓的”以受到更广泛的信任。
一些西方总统候选人中竞选时常采用这样的技巧;
6、洗牌作法,选择使用事实或谎言、例证或不相关的材料、合理或不合理的陈述,对某种观念、规划、人或产品作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如东京湾事件中的伪造文件;
7、乐队花车法,宣传者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做”,号召人们跟所属群体中其他人一样接受他的计划,如广告宣传称“今年流行××”,从而激起观众的购买欲。
传播的谋略
传播的谋略第一节传播谋略的立体透视与分析1、传播谋略的内涵传播谋略是指传播者为了实现传播目的而根据客观情况对传播机制、传播方式所进行的先期谋算、策划和采取的对策。
传播战略是指媒介组织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的环境,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整体性的规划。
2、传播的机理优秀的传播谋略建立在以下四个原理之上:(1)它反映了施谋卞体谋求利益的动机;(2)它适应了施谋对象趋利避害的心理;(3)它掌握了解决问题,争取主动的有利时机或突破口;(4)它顺应了客观事物发展和竞争的规律。
3、传播谋略的起点:竞争和对抗(传播谋略的逻辑起点)4、传播谋略的特点1.对策性与策略性。
2.利己性与互利性。
3.稳定性和灵活性。
4.情报性和依赖性。
第二节传播谋略的运筹与决断1、谋略运筹与决断的原则1)有用原则。
传播谋略的有用原则是指传播者能够“有意利用媒介内容来影响或控制”人们“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作出反应”。
2)有利原则。
要求:(1)效果最好(2)耗时最少(3)耗力最小(4)开支最少(5)风险最小3)有理原则。
一要合法,即符合国家的政策、法令、法规;二要合律,即符合传播规律、遵循传播规则;三要合情,就是遵循道德观念、尊重文化习俗、顺应民意民情;四要平衡,即能使各种矛盾、力量、权益处于相对缓和、稳固的状态。
4)有节原则。
有节是指传播谋略在实施过程中的一种适当节制。
2、获取锦囊妙计的正确途径1)完善决策机制。
2)确保情报质量。
3)保持谋略弹性。
4)精选筹划时机。
3、获取锦囊妙计的基本步骤1)情报活动。
首先,详尽搜集有关信息情报,摸清情况,找出症结,并进一步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变量;其次,根据目前情况和期望情况之间的差距、症结及原因,确立传播活动的目标。
2)设计活动。
这是围绕目标所进行的具体思维活动。
在这一步骤,首要一条就是要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
然后,设计制定具体的传播方案。
3)选择活动。
这就是对上述的传播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找出既切实可行又有用有利的传播谋略。
传播学关键概念和重要理论
关键概念媒介接近权:Access to Media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允许社会各个群体通过媒介表述自身,或者准确反映社会各个群体的真实面貌,使得他们能够享用媒介带来的社会公益。
受众:Audience即受传者,或称阅听人,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称。
传播:Communication信息的流动过程。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通过深度访谈观察和生活史等资料搜集,对某个个人过程或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对明确传达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二战后帝国主义发展进程的一部分,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消费和支配,而不是传统的武力征服,来造成第三世界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
由于大众媒介的影响日益显著,媒介帝国主义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讨论。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个核心观念,指的是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进展,文化的创作已经演变成一种商品化的生产,在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日渐丧失了独特性批判性和审美韵味。
反馈:Feedback在人类传播中,指接收者对传播者发出的讯息的反应。
传播者可以根据反馈检验传播的效果,并据此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把关人:Gatekeeper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
这个概念是卢因首先提出的。
霸权:Hegemony又称为“领导权”。
由意大利共产党领袖和思想家葛兰西提出。
它指的是统治阶级往往不是通过高压手段,或者强迫人们接受某一种意识形态来维护统治,而是通过谋求被统治阶级的同意(而这种同意往往是利于统治阶级的)来获得社会与文化的领导权力。
信息:Information人的精神创造物,它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者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一、 名词解释(一) 五种类型的传播1. 内向传播也称自我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是在主我和客我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
传播信息的主体和接收信息的客体是同一个人。
包括正常形式(如感觉和知觉)和异常形式(如入睡)两种类型。
2. 人际传播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大众传播以外的所有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是一个人或群体不借助机器设备与另一个人或群体互动的传播方式。
狭义的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等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3. 组织传播由各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结成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的交流信息的过程。
因此,组织传播是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
包括信息、相互依赖的各部分、传播网络、传播过程和传播环境五个要素。
4. 群体传播群体是一定数量的个体基于某些因素和目的,以特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系统。
群体传播就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
是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5. 大众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机器,生产和传递公共讯息的过程,这些讯息的目标为庞大的、异质的及分散的受众。
包括发送者、接收者、传播渠道和传播讯息。
(二) 符号1) 符号是用来指代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可以表示具体存在,也可以表示精神抽象的概念。
2) 它是有意义的,是一种有意义的象征物。
3) 符号是传播者与受众的中介物,单独存在于其间,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三) 约哈里之窗1955年美国约瑟夫∙卢夫特和哈瑞∙英汉姆提出了分析人际关系和传播的“约哈里窗口”(四) 传播效果模式1. 子弹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作用于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的信息 别人了解 的信息别人不了解躯体或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
但是这种理论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
上海市考研新闻传播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上海市考研新闻传播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新闻传播学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的学科,旨在研究和分析消息传播的原理、方法和效果。
作为一门重要的社科学科,在上海市考研中占据着一定的篇幅。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该学科的相关内容。
一、新闻传播学基本概念和理论1. 新闻定义和特征新闻是指对社会大众产生重要影响的事实、观点或信息的传递方式。
新闻的特征包括真实性、时效性、公众性、传播性等。
2. 新闻价值判断和伦理规范新闻的价值判断是指媒体对新闻事件的价值评定和选择。
伦理规范指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和传播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3. 传播模型和传播效果传播模型包括传播源、信息内容、传播渠道和接收者等要素,用于分析和描述信息传播的过程。
传播效果是指信息传播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和变化。
4. 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发展媒介融合是指不同传播媒介相互渗透和结合的过程。
新媒体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发展起来的媒介形式。
二、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历程1. 新闻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中国新闻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研究对象的转变和研究方法的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2. 中国传媒改革与发展近年来,中国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市场化和国际化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同时,媒体融合和新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新闻传播实践与案例分析1. 新闻采访与报道新闻采访和报道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包括采访技巧、写作要点、新闻报道的结构和风格等。
2. 公共关系和媒体管理公共关系是指企业、政府和组织通过媒体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传播的活动。
媒体管理是指对媒体资源和媒体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和协调的工作。
3. 媒体与社会问题媒体在社会问题报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环境问题、社会公益、公共危机等。
分析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影响和作用,可以帮助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四、国际新闻传播研究与比较1. 国际新闻传播理论体系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如西方的四大理论范式、拉丁美洲的解释学传播理论、东亚的文化传播理论等。
第七讲 传播技巧论
• 传播技巧案例一
• 传播技巧案例二
2.沉默法
• 传播者出于某种原因、某种需要和某种策略的考虑 ,在某个问题或事件上暂时采取不发言、不评论的 回避态度,叫沉默法。采用沉默的技巧:( l)为了 表示自己强大有力、豁达大度和观点的无可辩驳; (2)为了在对方喋喋不休、唠唠叨叨中寻找有效反 击的弱点和漏洞;(3)为了在沉默中诱出对方传播 与行动的真正意图;(4)为了掩盖随之而来的更大 的行动;(5)由于自己对某个问题缺乏研究和了解 ;(6)由于某个事件的发生出乎意料之外,或者是 突发性的,一时情况不明,趋向未定,或者是一时 拿不出应变的措施和方法;(7)为了推卸责任,避 免麻烦;(8)不是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完善决 策机制
确保情 报质量
保持谋 略弹性
精选筹 划时机
第三节 古今传播谋略经典
光辉泛 化法 辱骂法 转移法
七种 宣传 策略
洗牌 作弊 法
乐队花 车法 证词法
平民百 姓法
直接谋略
投其所好
直接谋略
及时褒贬
造成既成 事实 恐惧诉求
间接谋略
典型 示范
声东 击西
间接
指桑 骂槐
示假to Click add Text 隐真
4. 假借法:传播者有目的的把自己本人的观点或产 品或行为与接受者普遍喜欢的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 ,使人易于接受,这就叫做假借法。假借形式主要 有三种类型:A、假借符号。B、假借声音。C、 假借名人。 5. 比较法:用正反两方面的或相近相似的事实或观 点的比较来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叫比较法。 6. 逆证法:逆证法是选择一个与论题性质相对或相 反的事物为参照物,从逆向、反面证实论点,所以 也可称为反驳法或驳论法。
3.滋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传播学概念解析:宣传技巧之光辉泛化法、转移法、词证
法
光辉泛化法
光辉泛化法,也称“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它是将某事物与好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借好事物的光,使我们不经证实而接受或赞同这一事物。
如罗斯福的”新政“。
光辉泛化法的使用极其普遍,在政治、商业、国际关系领域中都有应用,但一般很少有人意识到它。
转移法
转移法,将某种权威、约束力或某一令人尊敬和崇拜的事物的权威性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使后者更易于被人接受。
转移法通过联系过程起作用,但不同于通过联系认定某事物或某人有罪的做法,而更像“通过联系而欣赏某事物或某人”的做法。
传播者的目标是将一种观念、产品或某项事业与人们赞赏的东西联系起来,可以使用具有象征性的实物来实行转移。
如商业中的名人广告。
证词法
证词法,让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说出特定的观念、节目或产品,或说人好话或坏话。
证词法在广告和政治宣传中是一种很常见的技巧。
在广告和政治竞选活动中,证词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技巧。
瓦叔点评:
今天我们想来聊聊宣传的七种技巧。
对于宣传的七种技巧,相信看得快的同学已经很熟悉了。
这几个方法不算难,但是可能有几个点需要大家注意:
1. 宣传的七种技巧不是拉斯韦尔提出的!虽然拉斯韦尔是宣传研
究的重要人物,但是这个真的不是他提的。
2. 宣传的七种技巧和传播效果理论有点相似,有些同学就无法区分清楚,其实很简单,宣传的七种技巧代表的是一种对当时宣传方式的一些基本归纳总结。
但是并没有说明白为什么这些方法会有这样的作用,而后面的传播效果研究就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3. 宣传的七种技巧中有三种,也就是我们今天列举的三种,是容易搞混的。
其实你区分主体和效果就可以分清楚,主体上,光辉泛化法说的是“好字眼”,转移法说的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事物”,证词法是“某个人说出的好话或者坏话”。
效果上,光辉泛化和转移法都是正面的,证词法则是可正可负的。
举个例子,一条街有三个卖红烧肉的馆子,第一家店是“正宗红烧肉”(光辉泛化法),第二家店是“毛氏红烧肉”(转移法),第三家店店名不明显,却把乾隆御赐的匾额放在了门口(证词法)。
这就是三个区别
更多考研资讯
可移步瓦叔的新浪微博
Sina Weibo:传播学考研就找瓦洛佳
点击下图即可获取瓦叔6小时体验课程的报名信息
关注
就代表你离考上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