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对岸》教案1

合集下载

对岸精品教案

对岸精品教案

《对岸》精品教案1. 指导思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

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物皆着我之色彩”,强调了此类文章中情所占的主导地位。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为抓手,联系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挖掘出作者的“情”和“志”2. 教学目标:通过诗人对于“对岸”富有想象力的图景描绘,体会蕴涵其中的童真童趣,进而探求文章主旨,通过比较译文异同了解泰戈尔散文诗的特点。

3. 教学突破口:“我”想象中的“对岸”,有着怎样令人神往的美妙景象?在这种景象的描述中,寄托哦着诗人怎样的愿望和追求?[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品味一篇曾影响过我国几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对岸》,一起走进一位曾对我国现代文学史特别是诗歌史有着非凡影响力的东方作家——泰戈尔。

(泰戈尔像投影)二、授课1. 听配乐朗诵(板书“走进泰戈尔的心灵世界”)2. 很明显,诗人是以“我”的视角来写的,那么,“我”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从体会朗诵的语气语调、诗歌的内容下手,不难想象,“我”是一个充满着好奇和幻想,做着船夫梦的孩子。

3.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描绘“我”想象中对岸的美丽景色的呢?(请同学散读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幅画面,准备发言。

)教师在分析三段文字时,要扣住散文的文眼“渴想”,挖掘能体现儿童心理特点的词语,如:“渴想”,“据说”,“顶”,“邀”,“诧异”等。

第一段:孩子想去的那个地方“有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农夫们早晨肩抗着犁头,乘船渡到那里去耕耘田地,牧人们带着鸣叫着的牛从河边游泳到那边的牧场上放牧。

这船、这人、这牛、这田、这牧场对一个孩子来说,具有都么大的吸引力啊!虽然这里朴实无华,然而非常可爱,新奇,有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有劳动的欢快,尽管晚上那儿会有豺狼哀叫,可在孩子的心目中依然是一个极有田园风味、令人向往的新天地,孩子能在这里健康成长。

对岸教案

对岸教案

《对岸》教案教材分析《对岸》是一则散文诗,选自《新月集》,由郑振铎翻译。

《新月集》是一部“叙述儿童心理、儿童生活的最好的诗歌集”,“它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成人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新月之国里去”。

诗集具有“不可测的魔力”。

泰戈尔曾告诉我们:自然界就是他的亲爱的同伴;她手里藏了许多东西,要他去猜。

他与父亲的工人,交往得很密切。

他在Salaidah地方管理他父亲的农产时,除了Padma河,他的最好的朋友就是一般农民了。

所以他竟成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的表现者。

由此可见,自然界和平民是泰戈尔的两大老师。

从《对岸》的语句中,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泰戈尔对自然的挚爱和平民化的思想。

如:“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等等。

至于母爱的主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和诗集《》、《》等。

二、注音或填字Gēngyún() chái()狼野wù() mùyù() chà()异lí()头趋之若wù()好高wù()远三、文章主旨。

《对岸》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以一个儿童的口吻来描绘,抒发了作者对。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写对岸与此岸的联系。

第二部分写对岸的美妙风光。

第三部分写“我”不忘此岸的妈妈。

五、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第一句,它告诉我们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句写了儿童的一种心理,写了一种渴望和向往。

其中“渴想”二字,突出到对岸去的愿望的真实与强烈。

它为文章文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我”想象中的“对岸”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描绘中寄予了“我”怎样的感情?“我”想象中的“对岸”,是恬美神奇的乐土。

人们在那里耕耘、放牧,各种飞禽走兽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栖息生长,连长草在月光下也呈现出异彩。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对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对岸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

(2)学会欣赏自然美景,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培养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分析与理解。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对岸》的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自然美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对岸美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对岸》,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组词。

3. 朗读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4. 分析课文(1)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

(2)教师引导总结,体会作者对对岸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经历。

(2)教师总结,强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美景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岸》教案1 冀教版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岸》教案1 冀教版

第2课《对岸》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泰戈尔的文学常识,理解对岸的含义。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本散文诗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体会本文创设的意境,培养想象能力。

3、体会作者在文章蕴含的浓浓的亲情,以及对生活、自然、故乡、亲人的无比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对散文诗有了初步的鉴赏水平,特别又学了《诗经》中的《蒹葭》和《关雎》,对重章叠韵的写法及作用,已有了初步的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大,学习本诗侧重于诗的鉴赏。

3重点难点体会本散文诗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体会本文创设的意境,培养想象能力。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测试】板书课题老师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1、谁来介绍一下作者?2、对岸在文中有几层含义?过渡语:中国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丹麦安徒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童话世界,这节课我们跟随泰戈尔走进他那片神奇的乐土——对岸。

(老师板书)活动2【活动】文章探究一、学习第一小节(一)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朗读第一小节问题一对岸有哪些景物?(用“▲”勾画)问题二作者以怎样的视角描写了对岸的景物?问题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二)学生共同研讨问题一1、对岸有哪些景物?(用“▲”勾画)(景物有船只、牧人、田地、豺狼等)2、这里真是精美如画,谁能用四个字概括画面?(学生们踊跃回答,答案真是丰富多彩。

)(老师板书)问题二1、作者以怎样的视角描写了对岸的景物?2、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过渡语:泰戈尔素有“人类的儿童”之称,他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也乐此不疲的在作品中表现童心的纯真与美丽,作者是如何体现这种感情的呢?问题三1、对岸的景物这么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种情感与儿童文学家冰心的那两部诗集的主题相吻合呢?(学生踊跃回答)3、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老师指导)(三)学生总结学法读文章——抓景物——概括画面——悟感情二、学习第二小节1、小组合作自学第二小节(根据第一节的学法)2、学生共同研讨(1)对岸有哪些景物?(用“▲”勾画)(景物有池塘、野鹜、芦苇、水鸟、竹鸡、长草白花、月光等)(2)这里是一个世外桃源,谁能用四个字概括画面?(学生们踊跃回答,答案真是丰富多彩)(老师板书)3、学生朗读(学生互评,老师指导)重点指导: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冀教初中语文九上《2对岸》word教案 (3)

冀教初中语文九上《2对岸》word教案 (3)

第2课《对岸》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诗人对于“对岸”的富有想象力的图景描绘,体会其热爱大自然,热爱人民,热爱故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 了解泰戈尔及其诗文特点,艺术风格二、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象征意象三、教学难点:掌握散文诗的特点及泰戈尔诗选的儿童心理描写四、教学安排:一课时讲授课五、教学设计:1.由泰戈尔诗文的名言名句导入2.简略介绍作者生平,听录音朗诵3.直接分析文章,提问法:(要求落实到段落、句子,甚至是字里行间)①对岸有什么?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③“对岸”“妈妈”又有什么象征意义?4.由译者对《新月集》的评价,小结泰戈尔诗文的艺术特色六、教学过程:1. 导入:(由学生课前五分钟讲话时用泰戈尔诗集中大家所熟识的名言名句进行点评导入新课)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泰戈尔先生用如此优美而恬静的语言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真谛,平常在生活中我们也对泰戈尔的诗耳熟能详,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印度诗人泰戈尔。

2.作者简介:泰戈尔是印度孟加拉地方的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泰戈尔出身于19世纪中期印度的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氛围熏陶,主要进行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活动的创作,诗集主要有《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因《园丁集》而获诺贝尔奖。

泰戈尔的诗正如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够知道一切事务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相爱。

有人认为泰戈尔的著作能够在全世界流行,一半在于他思想中的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的庄严与美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散文诗《对岸》,先听一听录音朗诵。

同时思考练习一。

3. 文章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1)“我”想象中的“对岸”,有着怎样令人神往的美妙的景象?描绘一下!明确:“我”想象中的“对岸”,是一片世外桃源般地,恬静闲适。

《对岸》教学设计

《对岸》教学设计

《对岸》教学设计《对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探究,在揣摩语言中获得美的感悟,并从中了解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同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因此,在教学《对岸》这首诗时,我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精美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一、分析教材《对岸》是泰戈尔的一首现代诗。

诗人用平淡的语句,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诗歌前六句通过具象的描绘,将“对岸”的生活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后四句则通过“我”的感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精练,意蕴丰富。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分析学情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朗读理解诗句的含义,品味精美的语言。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在思考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句的含义,品味精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多种方式,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美,领悟人生的真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品味精美的语言。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我提问学生:“你们是否曾经有过一种感觉,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遥远的时空之中?是否有过一种渴望,想要探索那个未知的世界?”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

2.朗读诗歌: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然后,我范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最后,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深入感受诗歌的意境。

3.品析诗句:我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对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对岸》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引导学生学会从大自然中寻找美好,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对岸》的主要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会从大自然中寻找美好,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学会从大自然中寻找美好,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对岸》的课件或黑板。

2. 课文《对岸》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3. 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板书课题《对岸》,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b. 提问:你们知道“对岸”是什么意思吗?c.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解释“对岸”的含义,并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讲细读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b. 学生讨论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师进行讲解。

c. 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4. 朗读感悟a.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b.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5. 小结拓展c. 教师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美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修辞手法。

3. 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对岸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对岸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对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对岸》,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其中的寓意。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作者对对岸世界的向往。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朗读、默读、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感。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鼓励他们勇于追求梦想。

(2)教育学生珍惜现实,学会感恩。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对岸》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对岸”。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共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对岸》的作者及背景。

(2)提问:“对岸”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对岸”代表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对岸世界的向往,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心中的“对岸”。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对岸”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畅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释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作者对对岸世界的向往,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梦想。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课堂氛围等方面。

河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对岸》教案

河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对岸》教案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2.对岸
对岸
【教学反思】
《对岸》选自《新月集》,译者郑振铎先生曾把《新月集》与安徒生的童话相提并论。赞叹《新月集》的文字也具有“不可测的魔力”“它把我们从怀疑贪欲的成人诗集,带到天真秀嫩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是一部优秀的“叙述儿童心理,儿童生活的最好的诗歌集”。他的诗虽然有时沉寂,但微妙幽婉,具有很深的感化力,甚至于他的戏剧、小说、论文也是充溢着诗的趣味与音乐似的词句。
学习讨论,展示课件
三、整体感知
1.聆听名家朗诵,走进作者心灵。
2.文章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
(1)“我”想象中的“对岸”,有着怎样令人神往的美妙的景象?描绘一下!
明确:“我”想象中的“对岸”,是一片世外桃源般地,恬静闲适。丰富极具田园气息的神奇乐土。在那里,人们耕耘,放牧,各种飞禽鸟兽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栖息生长,连长草在月光下也呈现出异彩。(学生作答,教师稍加肯定)
配乐
四、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结合诗歌的主要内容、思想基调去体会并讨论交流。王国维讲“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在这美好的图景中,又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愿望和追求呢?
五、布置作业
请搜集几朵之徇烂、死如秋天树叶之静美。
2.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3.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
批注
一、导入新课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泰戈尔先生用如此优美而恬静的语言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真谛,平常在生活中我们也对泰戈尔的诗耳熟能详,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印度诗人泰戈尔。
组织朗读并体会诗中意境
二、作者简介
泰戈尔是印度孟加拉地方的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泰戈尔出身于19世纪中期印度的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氛围熏陶,主要进行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活动的创作,诗集主要有《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因《园丁集》而获诺贝尔奖。

九年级语文上册《对岸》教学设计-word

九年级语文上册《对岸》教学设计-word

九年级语文上册《对岸》教学设计课前预习1、本文作者------ 是----- (国别)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曾获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和诗集----- 等。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系在竹竿上()豺狼()野鹜()3、⑴“对岸”是个什么样的地方?⑵对对岸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我”想象中的“对岸”,有着怎样令人神往的美妙的景象?描绘一下!当堂检测1、文中反复出现“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这句话,对深化主旨有什么作用?2、“所有村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儿、女孩儿,都要诧异地望着我”,句中的“诧异”有什么作用?3、想象如此美妙的景象,作者寄托着怎样的愿望和追求?4、文章中反复提到“妈妈”,这有什么作用?课后练习必做题①对岸有什么?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③“对岸”“妈妈”又有什么象征意义?选做题课后诗文的艺术特点及现实意义:4.由译者对《新月集》的评价,小结泰戈尔诗文的艺术特色2 对岸课前预习1.易读错写错的字耕耘( 豺狼( 野鹜( 沐浴( )诧异( 犁 (文章主旨《对岸》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以一个儿童的口吻来描绘对岸的神奇和美丽,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对故乡、对亲人的热爱。

课堂练习1. “我”为什么。

如此向往对岸呢?请结合文中三幅图画回答。

2.这首散文诗中,每小层中都提到妈妈,这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每一部分的最后都要写“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的愿望与理想?“如果您不在意”说明了什么?课后复习必做题1.语言风格泰戈尔素有“人类的儿童”之称,他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也乐此不疲地在作品中表现童心的纯真与美丽。

这首散文诗在表现童心时有一个特点:作者并不是以一个、成人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并再现孩子的童心以及其外在的“形迹”,而是自己进入角色,潜化成一个儿童,以儿童的口吻来叙说,这样就使孩子的童心、天真稚态直接跃然纸上,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2022年教学教材《拓展阅读对岸泰戈尔》优秀教案

2022年教学教材《拓展阅读对岸泰戈尔》优秀教案

对岸
〔印〕泰戈尔
阅读提示:说一说下面的文章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
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
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
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藏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
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印在洁净的软泥上;
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此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惊讶地望着我。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正午,我将跑到你那里去,说道:“妈妈,我饿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了,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初中九年级语文学案-对岸 精品

初中九年级语文学案-对岸 精品

对岸【学习目标】1.能说出作者泰戈尔的相关资料。

2.通过反复朗读,能描述《对岸》中富有想象力的图景。

3.反复朗读诗歌,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学习重难点】1.能说出作者泰戈尔的相关资料。

2.通过反复朗读,能描述《对岸》中富有想象力的图景。

【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和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注音或填字gēng yún()chái()狼野wù()mùyù()()chà()异lí()头趋之若wù()好高wù()远三、文章主旨《对岸》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以一个儿童的口吻来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两岸关系的看法。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特点1.散文诗重章叠韵的手法,使文章结构整齐、严谨,也突出了“我”沟通两岸的坚定决心。

2.以视角进行写作,表达了“我”。

六、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第一句,它告诉我们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2)“我”想象中的“对岸”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描绘中寄予了“我”怎样的感情(3)文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对岸”的几幅画面几幅画面的内容分别又是什么(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达标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震撼(hàn)匿笑(nì)鲜为人知(iān)B.怡悦(yi)广漠(mò)一气呵成(hē)C.亢奋(àng)蹒跚(mǎn)沧海桑田(cānɡ)D.烦燥(ào)干涸(hé)相形见绌(chù)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最新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岸》教案1 冀教版

最新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岸》教案1 冀教版

第2课《对岸》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泰戈尔的文学常识,理解对岸的含义。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本散文诗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体会本文创设的意境,培养想象能力。

3、体会作者在文章蕴含的浓浓的亲情,以及对生活、自然、故乡、亲人的无比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对散文诗有了初步的鉴赏水平,特别又学了《诗经》中的《蒹葭》和《关雎》,对重章叠韵的写法及作用,已有了初步的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大,学习本诗侧重于诗的鉴赏。

3重点难点体会本散文诗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体会本文创设的意境,培养想象能力。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测试】板书课题老师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1、谁来介绍一下作者?2、对岸在文中有几层含义?过渡语:中国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丹麦安徒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童话世界,这节课我们跟随泰戈尔走进他那片神奇的乐土——对岸。

(老师板书)活动2【活动】文章探究一、学习第一小节(一)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朗读第一小节问题一对岸有哪些景物?(用“▲”勾画)问题二作者以怎样的视角描写了对岸的景物?问题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二)学生共同研讨问题一1、对岸有哪些景物?(用“▲”勾画)(景物有船只、牧人、田地、豺狼等)2、这里真是精美如画,谁能用四个字概括画面?(学生们踊跃回答,答案真是丰富多彩。

)(老师板书)问题二1、作者以怎样的视角描写了对岸的景物?2、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过渡语:泰戈尔素有“人类的儿童”之称,他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也乐此不疲的在作品中表现童心的纯真与美丽,作者是如何体现这种感情的呢?问题三1、对岸的景物这么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种情感与儿童文学家冰心的那两部诗集的主题相吻合呢?(学生踊跃回答)3、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老师指导)(三)学生总结学法读文章——抓景物——概括画面——悟感情二、学习第二小节1、小组合作自学第二小节(根据第一节的学法)2、学生共同研讨(1)对岸有哪些景物?(用“▲”勾画)(景物有池塘、野鹜、芦苇、水鸟、竹鸡、长草白花、月光等)(2)这里是一个世外桃源,谁能用四个字概括画面?(学生们踊跃回答,答案真是丰富多彩)(老师板书)3、学生朗读(学生互评,老师指导)重点指导: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对岸》教案(精选3篇)

《对岸》教案(精选3篇)

《对岸》教案(精选3篇)《对岸》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诗人对于“对岸”的富有想象力的图景描绘,体会其热爱大自然,热爱人民,热爱故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 了解泰戈尔及其诗文特点,艺术风格二、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象征意象三、教学难点:掌握诗的特点及泰戈尔诗选的描写四、教学安排:一课时讲授课五、:1.由泰戈尔诗文的名句导入2.简略介绍作者生平,听录音朗诵3.直接分析文章,提问法:(要求落实到段落、句子,甚至是字里行间)①对岸有什么?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③“对岸”“妈妈”又有什么象征意义?4.由译者对《新月集》的评价,小结泰戈尔诗文的艺术特色六、教学过程:1. 导入:(由学生课前五分钟讲话时用泰戈尔诗集中大家所熟识的名言名句进行点评导入新课)“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泰戈尔先生用如此优美而恬静的语言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真谛,平常在生活中我们也对泰戈尔的诗耳熟能详,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印度诗人泰戈尔。

2.作者简介:泰戈尔是印度孟加拉地方的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泰戈尔出身于19世纪中期印度的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氛围熏陶,主要进行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活动的创作,诗集主要有《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因《园丁集》而获诺贝尔奖。

泰戈尔的诗正如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够知道一切事务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相爱。

有人认为泰戈尔的著作能够在全世界流行,一半在于他思想中的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的庄严与美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散文诗《对岸》,先听一听录音朗诵。

同时思考练习一。

3. 文章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1)“我”想象中的“对岸”,有着怎样令人神往的美妙的景象?描绘一下!明确:“我”想象中的“对岸”,是一片世外桃源般地,恬静闲适。

最新整理对岸教学设计河大版教案.doc

最新整理对岸教学设计河大版教案.doc

对岸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诗人对于“对岸”的富有想象力的图景描绘,体会其热爱大自然,热爱人民,热爱故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 了解泰戈尔及其诗文特点,艺术风格二、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象征意象三、教学难点:掌握散文诗的特点及泰戈尔诗选的儿童心理描写四、教学安排:一课时讲授课五、教学设计:1.由泰戈尔诗文的名言名句导入2.简略介绍作者生平,听录音朗诵3.直接分析文章,提问法:(要求落实到段落、句子,甚至是字里行间)①对岸有什么?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③“对岸”“妈妈”又有什么象征意义?4.由译者对《新月集》的评价,小结泰戈尔诗文的艺术特色六、教学过程:1. 导入:(由学生课前五分钟讲话时用泰戈尔诗集中大家所熟识的名言名句进行点评导入新课)“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泰戈尔先生用如此优美而恬静的语言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真谛,平常在生活中我们也对泰戈尔的诗耳熟能详,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印度诗人泰戈尔。

2.作者简介:泰戈尔是印度孟加拉地方的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泰戈尔出身于19世纪中期印度的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氛围熏陶,主要进行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活动的创作,诗集主要有《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因《园丁集》而获诺贝尔奖。

泰戈尔的诗正如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够知道一切事务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相爱。

有人认为泰戈尔的著作能够在全世界流行,一半在于他思想中的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的庄严与美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散文诗《对岸》,先听一听录音朗诵。

同时思考练习一。

3. 文章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1)“我”想象中的“对岸”,有着怎样令人神往的美妙的景象?描绘一下!明确:“我”想象中的“对岸”,是一片世外桃源般地,恬静闲适。

丰富极具田园气息的神奇乐土。

五下对岸

五下对岸

《对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自读课文,理解泰戈尔描绘的“对岸”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体会泰戈尔愿意做船夫的高尚理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泰戈尔的照片: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曾经对我国现代文学史特别是诗歌史有着非凡影响力的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心灵世界,聆听他的“心愿”-----板书:对岸2、播放朗诵《对岸》,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师:你看见了什么?师:今天我们要朗读的就是关于一条河,一条船和一个孩子的故事。

这条船有点儿特别。

是一条渡船。

知道渡船的航线吗?是从哪边航到哪边?【从河的一个对岸到河的另一个对岸。

】师:“对岸”,也叫“彼岸”。

(板书:对岸——彼岸)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对岸”。

它的形式也稍稍有点儿特别,看上去既有点儿像散文。

又有点儿像——生(齐):诗歌。

师:我们叫它——散文诗。

板书:散文诗二、初读。

1、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2、抽生读。

正音。

师:这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诗人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那么,“我”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三、自读、理解1、对岸的风景吸引了作者,让他产生了要去的“心愿”。

——出示:“我渴想到河的对岸去。

”抽生读,“渴想”是什么意思?(希望、愿意、想、、、、、、)2、那么,诗人又是如何描绘“我”想象中对岸的美丽景色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幅画面,准备发言。

船只、耕耘的农夫、用犁头耕耘、牧人、鸣叫着或游泳的牛是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池塘、野鹜、芦苇、竹鸡、长草是自然界常见的景和物,但就是这样常见的人和事,景和物,构成了一幅安详、平和、宁静、美丽的田园劳作图,没有都市的拥挤喧嚣,没有贫富悬殊,没有纷争,没有杀戮。

这就是“对岸”的风景,是“我”“渴檙”去的地方。

【学生发言,师点拨。

】“要做这渡船的船夫”,其寓意是,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现实的人们渡向美好的彼岸。

显然,追求这样的人生目标,会很艰辛,很孤独。

他还希望自己在现实社会能有爱,在爱中为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而努力终生。

《对岸》的教学设计

《对岸》的教学设计

《对岸》的教学设计《对岸》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和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3、体会诗在表达上的方法。

4、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教:两课时教学准备:拜读泰戈尔《新月集》的其它诗篇,对《新月集》的思想内涵有一个整体把握预习时把两首诗结合来读,整体感知,并把不懂的词语、内容划下来,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对岸》一、导入1、介绍泰戈尔和他的《新月集》。

2、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检查预习情况。

3、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课文,说一说每一部分散文的意思。

2、学生反馈,师小结。

第一部分:述说了“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对岸有淳朴无华的农庄田园。

第二部分:“我”非常向往河对岸,那里是“我”眼中恬美神奇的乐土。

第三部分:写孩子想像自己到达了对岸。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这篇散文诗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可着重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孩子为什么渴望到对岸去?设想一下,此岸情况如何?对岸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两幅图?(2)第一部分:理解“只留下豺狼在这长满着野草的岛上衰叫”,这个岛有什么情况?“肩上扛着犁头,去对岸耕耘他们远处的'田。

”“在那边,牧人使他们呜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表明对岸有一片怎样的土地?(3)第二部分:品味“据说”。

这里描绘了怎样一幅美好的画,表现了孩子们怎样的思想特点。

(4)第三部分:“所有村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有何含义?“我将跑到你那里去,说道:‘妈妈,我饿了’”,写出孩子怎样的情况?“我将永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做事。

”写出孩子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何深意。

(5)为什么课文仅仅强调“妈妈,如果你不在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戈尔《对岸》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诗人对于“对岸”的富有想象力的图景描绘,体会其热爱大自然,热爱人民,热爱故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 了解泰戈尔及其诗文特点,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的象征意象
三、教学难点:
掌握散文诗的特点及泰戈尔诗选的儿童心理描写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讲授课
五、教学设计:
1.由泰戈尔诗文的名言名句导入
2.简略介绍作者生平,听录音朗诵
3.直接分析文章,提问法:(要求落实到段落、句子,甚至是字里行间)
①对岸有什么?
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③“对岸”“妈妈”又有什么象征意义?
4.由译者对《新月集》的评价,小结泰戈尔诗文的艺术特色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
(由学生课前五分钟讲话时用泰戈尔诗集中大家所熟识的名言名句进行点评导入新课)“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泰戈尔先生用如此优美而恬静的语言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真谛,平常在生活中我们也对泰戈尔的诗耳熟能详,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印度诗人泰戈尔。

2. 作者简介:
泰戈尔是印度孟加拉地方的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泰戈尔出身于19世纪中期印度的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氛围熏陶,主要进行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活动的创作,诗集主要有《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因《园丁集》而获诺贝尔奖。

泰戈尔的诗正如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够知道一切事务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相爱。

有人认为泰戈尔的著作能够在全世界流行,一半在于他思想中的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的庄严与美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散文诗《对岸》,先听一听录音朗诵。

同时思考练习一。

3. 文章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
(1)“我”想象中的“对岸”,有哪些景物,有着怎样令人神往的美妙的景象?描绘一下!
明确:那里有一行儿船只,那里有此岸人们耕耘的田地,那里有放牧牛群牧场,那里也有野草和豺狼。

“我”想象中的“对岸”,是一片世外桃源般地,恬静闲适,丰富极具田园气息的神奇乐土。

人们耕耘,放牧,各种飞禽鸟兽哦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栖息生长,连长草在月光下也呈现出异彩。

(学生作答,教师稍加肯定)
渴望到对岸---------淳朴无华的农庄田园童真
向往河对岸--------恬美神奇的乐土自然
到达了对岸---------充分想象温暖感受母爱
这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前面两部分,耕耘放牧这些都是人的活动,所以,这一幅“对岸”的画面是淳朴无华的农庄田园,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即使那里的人和物都是那样的普通平常,甚至夜里还会有“豺狼”,但在孩子的眼里仍就是个可爱而又令人好奇的地方。

而第二幅画面中并未涉及到人,“对岸”普通池塘的周围,在孩子看来,飞禽走兽,一花一草,都有生命有情趣,“对岸”是自然界的万物自由自在生长的地方,一个美丽愉快而令人神往的地方。

(2)诗人以怎样的视角来写对岸的?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在他的眼中,对岸充满美好,诱惑,他是一个充满好奇和幻想,做着船夫梦的孩子。

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对自己家乡,对母亲的热爱与依恋。

(3)课文中多次说:“妈妈,如果您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为什么强调“如果您不在意”?“我”为什么要做“渡船的船夫”?
(4)想象如此美妙的景象,作者寄托着怎样的愿望和追求?
明确:请看文章第三部分。

(先选其中几个句子朗读一下,逐句分析)第一句话看似简约,平淡,实际上却是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孩子内心的阵阵波澜,在同龄伙伴那种“诧异”目光的注视下,自由地渡来渡去,心里是多么地喜悦,得意神气啊!第二、三句:在自由自在的大地上玩耍,肚子饿了可以找妈妈,天色昏暗了可以回家,多么令人眷恋。

作者热爱母亲,热爱故土,热爱大自然之情正是体现在每段最后“要做这渡船的船夫”,而不是简单地离开。

(5)文章中反复提到“妈妈”,这有什么作用?
明确:“妈妈”和“对岸”都是作者感情寄托的一部分,通过对
“妈妈”和“对岸”来表达作者对生活,对自然,对故乡和人民的热爱。

而且,文章全篇都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以一个儿童的口吻来描绘“对岸”,因此,“妈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小结:总之,《对岸》写儿童心理,写一种渴求和向往。

诗人以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朦朦胧胧的意识,纯真的感情描绘了三幅图画。

4. 诗文的艺术特点及现实意义:
《对岸》选自《新月集》,译者郑振铎先生曾把《新月集》与安徒生的童话相提并论。

赞叹《新月集》的文字也具有“不可测的魔力”“它把我们从怀疑贪欲的成人诗集,带到天真秀嫩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是一部优秀的“叙述儿童心理,儿童生活的最好的诗歌集”。

他的诗虽然有时沉寂,但微妙幽婉,具有很深的感化力,甚至于他的戏剧,小说,论文也是充溢着诗的趣味与音乐似的词句。

在印度,有人说泰戈尔的诗,每天读一行可以把世上一切烦恼都忘了,也有人说“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且还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爱他的原因了。


在中国,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在印度,泰戈尔创造了一个和谐美满的永恒国度;在欧洲,奇异的童话世界里,处处是欢声笑语的幸福。

而今天,无论中西,许多大城市高楼林立,重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关闭在水泥森林了,回归本真,回归自然正是所有人的心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