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铜陵的方言文化与民俗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铜陵的方言文化与民俗风情
我的家乡安徽省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1956年依矿建市,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
同时她也是享誉中国的千年古铜都。
依山傍水,城虽小却极精致优美。
铜陵市东距芜湖市80公里,东南与繁昌接壤,西接安庆,南与青阳南陵交界。
方言多为江南官话洪巢片,吴语宣州片。
铜陵方言大体可分为市里话、铜陵县话、山里话和圩里话。
又可根据地区细分为:铜陵市区话、铜陵县本地话、老洲(胥坝、安平)话、大通、董店话、黄浒、钟鸣话、朱村山里话、金栏山里话、钟仓圩里话。
其中前五种方言属江淮官话(北方方言),后两种属宣州吴语(南方方言)。
以下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几种家乡方言与民俗风情的由来。
从小至今就一直喜欢把“上街”说成“到gai上去”;把“行不行”说成“个照”;把“是不是”说成“个四地啊”;如今在外地求学也依旧不想改变,那浓浓的乡音深深地乡情。
这些日常用语都源自家乡的庙会、集市。
家乡的庙会以铜陵县顺安镇的三月三庙会为最盛。
儿时的记忆里在会期内,整个顺安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南来北往的商贾小贩,农女工匠、市民艺人比肩接踵,项背相望。
近有本地乡民,远有江浙、两湖乃至两广的行商,日市夜贸,及经关月不息。
过去顺安年年有会,五年一大会,十年一盛会。
盛会时,镇东边的岳家山和西边的菜籽滩都要搭台唱目莲戏,一演就是四日四夜或七日七夜,即所谓“四夜红”、“七日红”。
顺安的庙会由来依旧,这其中还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听老人们说,顺安原来是一座古驿站,由于某种原因水陆交通方便,居民渐渐增多,逐步形成农村小集镇。
西晋后期,北方战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史称“永嘉南渡”。
东晋王朝建立后,为了安置流民,统治者在南方侨置郡县。
当时铜陵一带原属宣城郡阳谷县地,侨置后设定陵县,县治设在顺安镇。
此后,顺安日渐繁荣。
隋统一后,废定陵县,并入南陵县。
唐初在顺安设陆驿,命名为临津驿。
后又从南陵县分出,改置义安县,县治仍设在顺安。
两宋以后,圩田大兴,顺安附近的圩乡都成了稻米产地。
这样,圩区的稻米、山区的竹木、东西湖的鱼蟹水产都自然汇集到顺安来集散。
可见,历史上顺安就一直是铜陵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每逢春节以后,春耕之前为农闲期,气候宜人,农民急需趁时卖出农副产品,添置铁木农器,本地和外地的店户商贩也趁机向农民收购土产,出售日用品,这样就在顺安形成较大的贸易集市。
我们当地民间还有不少传说,最具影响的有这样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顺安一带的贫民百姓遭战火洗劫,惨死无数,所剩无寥寥。
幸存者便盖起一座神庙,定期祭祀,求神灵保护,祭祀日就定在三月初三。
此后每年三月初三,周围的百姓都赶来烧香祭神,祈求世道安宁,风调雨顺,日久便形成了一种乡俗,来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增多。
一些商人小贩也赶来摆摊设点,做些生意。
农民们也带来粮食土产,调剂余缺,互通有无。
庙会便逐渐同商贸活动联系起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崇祯年间,顺安金带山(今顺安农具厂所在地)住着徐乔、徐仲兄弟俩,他们克勤克俭,开垦荒地,种粮植树,家底日渐丰裕。
金带山对面的岳家山(今顺安小学址)住着一个名叫岳正保的员外,他对徐氏兄弟的家业非常眼红,便串通京城的国戚和地方官员,诬陷徐氏兄弟私造兵器,有叛乱
野心。
官府派了三千官兵,于某年三月三这天包围了金带山,查抄了徐家,由于没有搜到造反的证据,官兵便将徐氏的农具和粮油物品抛在屋外,抢了一些贵重财物溜走了。
徐氏兄弟面对围观的乡亲,怨愤难言,决定离开顺安。
于是他们一面施舍财物,一面当众揭露岳员外勾结官府欺压乡民的罪行,从此以后,每年三月初三,周围农村的百姓都要到顺安来烧香赶会,同时也带来农副产品相互交易。
久而久之,三月初三就成了顺安地区一年一度的集市贸易日。
、
在铜陵我们常把“碗橱”叫“盖廊”;把“两边”叫“二面二”。
这也与我们当地的一种风俗烧姜阁密切相关。
在我的家乡铜陵,生姜是“八宝”之一,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
种植生姜就需要生姜种,生姜的种是一种非常“娇气”的东西,储存越冬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要求,一般的老百姓家里是没有那个条件的。
因此,在铜陵地区的农村里,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储茬姜种越冬的专业户,这个专业户的名称就叫“烧姜阁”。
烧姜阁,又称为姜种阁、储姜阁。
既是储茬姜种专业户的名子,又是储放姜种房子的名子。
一个乡里一般只有一两户储茬姜种的专业户,这些专业户都建有4座至8座烧姜阁。
烧姜阁系土墙瓦顶建筑,正方形,边长约2.5米,高约6至8米,分上下两层,中间用几根粗大的木头隔开。
下层高约1.5米,为烧火室,上层为储姜室。
整个烧姜阁除了底层有一个可供一人进出的小门外,全为封闭形,从外形上看,整个烧姜阁就象一座方形的碉堡。
每年“立冬”的那天,是将生姜种放入烧姜阁里的日子,这一天称为:上姜阁。
周围的姜农们把自己家选留的姜种全都送到这里来,烧姜阁的主人按照先后秩序将姜种一层一层地放进烧姜阁上层的储姜室内,姜种沿着室内四周码放,一层姜种一层芭茅草,中间只留一个仅供一人上下的孔洞,这孔洞也供底部的温度上升。
每个农家的姜种都作一个编号,每座烧姜阁里可以储存姜种一万公升左右。
待姜种一直码放到阁顶后,底层便开始生火保温了。
烧火保温是储姜种越冬的一项最重要、最讲究的工作,不得有半点马虎。
先将木柴在阁外燃烧,待其燃烧成炭火状,一点烟都没有之后,再将炭火放进阁内,还得用草木灰将其捂着,让其慢慢地保温。
烧姜阁内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10℃至15℃之间,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温度过高了一是姜种的水份损失太大,二是姜种会在阁中提前发芽;温度过低了轻则会使姜种生霉长毛,重则会使姜种腐烂变质。
这阁中之火从生姜种进阁的那天起,一直要烧到生姜种出阁的那天止,一天也不得中断。
因此烧姜阁的主人每天都要数次进入阁内测温、观火、加炭。
第二年清明节的那一天,是生姜种出阁的日子,这一天称为:下姜阁。
这天的一大早,周围的姜农们便拉着车子,挑着箩筐来到了阁前。
烧姜阁的主人进入阁内将姜种一一取出,顺序与进阁时恰恰相反,最后上的姜种则最先取出来。
姜农们将他们储放在这里的姜种取回去,立即种到他们早已整理好,并施足了底肥的姜田里,一年的储姜种的工作便顺利地完成了。
经过烧姜阁储存越冬的姜种,一可使生姜稳产高产,二可以防止瘟姜病的发生。
所以铜陵地区产的生姜很少有瘟姜的。
生姜种的储茬越冬方法有多种多样,在我国北方地区大多都是将姜种储茬在地窖里,也有些地区是将姜种用细沙埋起来,而在烧姜阁中储存越冬的,全国也只有铜陵地区“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了。
在我的家乡婚姻习俗也与别的地方不同,我们当地流转着一句顺口溜叫“妹妹出嫁哥哥背”。
在新娘出嫁的前几天,新娘的父母就已安排好了背妹妹上花轿的哥哥。
一般由新娘的亲哥哥担任,没有亲哥哥的则由堂哥哥担任,没有堂哥哥的则由表哥哥代替。
而这些哥哥中则以大哥为最,大哥不在由二哥替代,以次类
推。
妹妹出嫁的这一天,背妹妹的哥哥也要梳洗打扮一番,待新郎家迎亲的队伍来了之后,新娘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块6尺长的红绸布(现在演化成一床大红绸被面)往哥哥的肩上一搭,并递给哥哥一个红纸包,红纸包内一般包有20块钱,然后由新郎扶着新娘趴在哥哥的背上,由哥哥背着妹妹送上迎亲的花轿(或轿车)上。
新娘上了花轿以后,迎亲的队伍便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上路了,而那块大红绸布(或红绸被面),还有那个红纸包则是妹妹送给哥哥的答谢礼品了。
说明父母亲对女儿婚事的慎重,也显示了兄妹之间的亲密和友爱,还有离别的难舍之情。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新娘出嫁时脚不能沾有娘家的泥土,否则便不吉利。
家乡的方言和习俗还有很多,短短的几页纸远远无法承载每一个游子心中抹不去的乡情。
只有心中默默地祝愿家乡能够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