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学总论躯干肌1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肌学ppt课件
36
肌学--躯干肌
(各孔平对?椎)
三个裂孔: 腔静脉孔 食管裂孔 (迷走神经) 膈的主三个动裂脉孔裂孔(胸导管)
37
作用:膈为主要的呼吸肌。
收缩时,圆顶(膈肌)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 舒张时,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
▲膈与腹肌同时收缩,能增加腹压,可协助排便、呕
吐及分娩等活动。
46
[2]腹横肌(第三层) 起于下6肋骨内面、胸腰筋
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部, 肌束向前内横行,在腹直肌外 侧缘移行为腹横肌腱膜,参与构
成腹直肌鞘后层。
腹横肌的最下部肌束及其腱膜 下内侧部分,分别参与提睾肌和 联合腱的构成。
47
肌学--躯干肌
与腹内斜肌、腹横肌 有关的结构
腹肌前外侧群
弓状游离缘 联合腱 提睾肌
动肌的工作建立稳固的支持条件的肌肉。
8
肌学--总论
主动肌也称“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
如手持哑铃屈肘关节的动作,手臂的肱肌、肱二头 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等是弯举动作的主动肌。肱桡肌、 旋前圆肌等起辅助作用的肌肉叫“副动肌”或“协同 肌”。
拮抗肌:与直接完成动作相对抗的肌群。
如手持哑铃屈肘关节的动作中的肱三头肌、肘肌等 是对抗肌。当主动肌收缩时,对抗肌就自然放松宽息, 从反面协助主动肌完成协调动作。在作某些激烈的快速 运动时,对抗肌除了协调放松外,还在动作的末尾作适 当的收缩,避免关节损伤。
在胎儿时期,有脐 血管通过,此处也是腹 壁的薄弱处,如小肠由 此膨出可形成脐疝。
52
肌学--躯干肌
腹股沟管
位置: 四壁: 两口: 内容:
腹股沟管
53
1、概念: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条裂隙,
肌学--躯干肌
(各孔平对?椎)
三个裂孔: 腔静脉孔 食管裂孔 (迷走神经) 膈的主三个动裂脉孔裂孔(胸导管)
37
作用:膈为主要的呼吸肌。
收缩时,圆顶(膈肌)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 舒张时,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
▲膈与腹肌同时收缩,能增加腹压,可协助排便、呕
吐及分娩等活动。
46
[2]腹横肌(第三层) 起于下6肋骨内面、胸腰筋
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部, 肌束向前内横行,在腹直肌外 侧缘移行为腹横肌腱膜,参与构
成腹直肌鞘后层。
腹横肌的最下部肌束及其腱膜 下内侧部分,分别参与提睾肌和 联合腱的构成。
47
肌学--躯干肌
与腹内斜肌、腹横肌 有关的结构
腹肌前外侧群
弓状游离缘 联合腱 提睾肌
动肌的工作建立稳固的支持条件的肌肉。
8
肌学--总论
主动肌也称“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
如手持哑铃屈肘关节的动作,手臂的肱肌、肱二头 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等是弯举动作的主动肌。肱桡肌、 旋前圆肌等起辅助作用的肌肉叫“副动肌”或“协同 肌”。
拮抗肌:与直接完成动作相对抗的肌群。
如手持哑铃屈肘关节的动作中的肱三头肌、肘肌等 是对抗肌。当主动肌收缩时,对抗肌就自然放松宽息, 从反面协助主动肌完成协调动作。在作某些激烈的快速 运动时,对抗肌除了协调放松外,还在动作的末尾作适 当的收缩,避免关节损伤。
在胎儿时期,有脐 血管通过,此处也是腹 壁的薄弱处,如小肠由 此膨出可形成脐疝。
52
肌学--躯干肌
腹股沟管
位置: 四壁: 两口: 内容:
腹股沟管
53
1、概念: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条裂隙,
肌学总论躯干肌new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
a:保护腹腔脏器; b:增加腹压协助排便、 分娩和呕吐; c: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转 等。
腹股沟管:
(1)位置:腹前外侧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内下方,在腹股 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cm。
(2) 管的内口和外口: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又称腹环)。在 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管的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又称 皮下环)。 (3)通过内容: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1)腹直肌
(1)位置形态: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为 上宽下窄的带形肌。
(2)起、止点:起自耻骨 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肌束 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及其附近 肋软骨的前面。
(3)肌的全长被3-4条 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 腹,腱划由结缔组织构 成,与腹直肌鞘的前层 紧密结合。
(4)肌纤维方向:垂直
一、总论 (一)、人体肌的分类:
根据肌组织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可将人体的肌分
为三类: ①平滑肌 ②心 ③骨骼肌
1、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的壁; 2、心肌则构成心壁; 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3、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 常附着于骨,随人的意志收缩,又称 随意肌。
(二)骨骼肌的形态
腹内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
腹横肌腱膜
4)腹横肌 (1)位置层次:位于腹内斜 肌深面。
(2) 肌纤维的主要方向:由 外横行向内。
(3) 形成的特殊结构: a:腹横肌腱膜参与形成腹直鞘 后层的构成。 b:腱膜参与联合腱。 c:形成提睾肌。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 a:保护腹腔脏器; b: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分娩 和呕吐; c: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转等。
③腹肌 ④膈 1方肌 位置: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
a:保护腹腔脏器; b:增加腹压协助排便、 分娩和呕吐; c: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转 等。
腹股沟管:
(1)位置:腹前外侧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内下方,在腹股 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cm。
(2) 管的内口和外口: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又称腹环)。在 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管的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又称 皮下环)。 (3)通过内容: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1)腹直肌
(1)位置形态: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为 上宽下窄的带形肌。
(2)起、止点:起自耻骨 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肌束 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及其附近 肋软骨的前面。
(3)肌的全长被3-4条 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 腹,腱划由结缔组织构 成,与腹直肌鞘的前层 紧密结合。
(4)肌纤维方向:垂直
一、总论 (一)、人体肌的分类:
根据肌组织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可将人体的肌分
为三类: ①平滑肌 ②心 ③骨骼肌
1、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的壁; 2、心肌则构成心壁; 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3、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 常附着于骨,随人的意志收缩,又称 随意肌。
(二)骨骼肌的形态
腹内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
腹横肌腱膜
4)腹横肌 (1)位置层次:位于腹内斜 肌深面。
(2) 肌纤维的主要方向:由 外横行向内。
(3) 形成的特殊结构: a:腹横肌腱膜参与形成腹直鞘 后层的构成。 b:腱膜参与联合腱。 c:形成提睾肌。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 a:保护腹腔脏器; b: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分娩 和呕吐; c: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转等。
③腹肌 ④膈 1方肌 位置: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
肌学—躯干肌(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剑突后面
肌性部
胸骨部
肋部
腰部
膈上有三个裂孔
膈
膈的结构
三个裂孔
位置:第12胸椎体前方通过结构:主动脉、胸导管
位置:约第10胸椎水平 主动脉裂孔左前上方通过结构:食管、迷走神经
位置:约第8胸椎水平 食管裂孔右前上方通过结构:下腔静脉
主动脉裂孔
食管裂孔
腔静脉孔
膈
膈的结构
01
02
胸廓侧壁
宽大扁肌
胸肌
胸上肢肌
前锯肌
前锯肌
上8个或9个肋骨
斜向后上内
肩胛骨内侧缘、下角
胸肌
胸上肢肌
前锯肌
起点
止点
胸肌
胸上肢肌
前锯肌
胸肌
胸上肢肌
前锯肌
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最内肌
胸横肌
胸肌
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位置:肋间隙浅层
肋间外肌
胸肌
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肋骨下缘
斜向前下
下位肋骨上缘
上宽下窄
腹前壁正中线两旁,腹直肌鞘中
前外侧群
腹肌
前外侧群
腹直肌鞘
腹直肌鞘前层
后层
腹肌
01
02
前
前外侧群
腹直肌鞘
腹肌
腹直肌鞘后层腱膜中断形成凸向上方弧形分界线
弓状线
前外侧群
腹直肌鞘
弓状线以下
弓状线以上
腹内斜肌腱膜前层
腹外斜肌腱膜
腹肌
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前层
腹内斜肌腱膜后层、腹横肌腱膜脐下4~5cm以下后层缺如
形态
向上膨隆呈穹窿状的扁肌
位置
肌性部
胸骨部
肋部
腰部
膈上有三个裂孔
膈
膈的结构
三个裂孔
位置:第12胸椎体前方通过结构:主动脉、胸导管
位置:约第10胸椎水平 主动脉裂孔左前上方通过结构:食管、迷走神经
位置:约第8胸椎水平 食管裂孔右前上方通过结构:下腔静脉
主动脉裂孔
食管裂孔
腔静脉孔
膈
膈的结构
01
02
胸廓侧壁
宽大扁肌
胸肌
胸上肢肌
前锯肌
前锯肌
上8个或9个肋骨
斜向后上内
肩胛骨内侧缘、下角
胸肌
胸上肢肌
前锯肌
起点
止点
胸肌
胸上肢肌
前锯肌
胸肌
胸上肢肌
前锯肌
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最内肌
胸横肌
胸肌
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位置:肋间隙浅层
肋间外肌
胸肌
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肋骨下缘
斜向前下
下位肋骨上缘
上宽下窄
腹前壁正中线两旁,腹直肌鞘中
前外侧群
腹肌
前外侧群
腹直肌鞘
腹直肌鞘前层
后层
腹肌
01
02
前
前外侧群
腹直肌鞘
腹肌
腹直肌鞘后层腱膜中断形成凸向上方弧形分界线
弓状线
前外侧群
腹直肌鞘
弓状线以下
弓状线以上
腹内斜肌腱膜前层
腹外斜肌腱膜
腹肌
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前层
腹内斜肌腱膜后层、腹横肌腱膜脐下4~5cm以下后层缺如
形态
向上膨隆呈穹窿状的扁肌
位置
肌学总论、躯干肌PPT课件
腱膜
aponeurosis
4
2. 肌收缩时,通常一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的位置相 对移动。 3. 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定点fixed-point或起点starting point ;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称动点或止点insertion。 起点和止点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换 。
5
(五)骨骼肌skeletal muscle的辅助装置
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心肌myocardium
2
平滑肌smooth muscle
(二)骨骼肌skeletal muscle的形态
分为:
①长肌 long
muscle
②短肌short
muscle
③阔肌
myoides
④轮匝肌
orbicular muscle
3
(三)骨骼肌skeletal muscle的构造
4. 腹肌
后群
muscles of abdomen 前外侧群
①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②腹外斜肌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 ③腹内斜肌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
④腹横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
腹肌应掌握的内容: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背阔肌
latissimus dorsi
9
3)竖脊肌 erector spinae
位置: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 两侧的沟内。 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竖脊肌
erector spinae
10
2. 胸肌 muscles of thorax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课件
(2)肋间内肌:居肋间隙肋间外肌的深面,起于下位肋骨下缘,止 于上位肋骨下缘,肌纤维走行方向与肋间外肌垂直,降肋助呼气; 肋角内侧的肋间隙内为肋间内膜。
内
呼
外
吸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8
重点
•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起止和作用、竖脊 肌的位置和作用、胸大肌的位置;肋间肌 的位置和作用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成,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包被体壁、肌肉和
血管。在四肢,深入深入肌群之间,形成肌
间隔,分隔并包裹各肌群。包裹血管和神经
的深筋膜称血管神经鞘,包裹肌群的深筋膜
称筋膜鞘。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7
血管神经鞘
肌间隔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8
(二)腱鞘:多位于手足的肌腱周围
外层:纤维层 壁层
内层:滑膜层 脏层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45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 前上嵴与耻骨结节之间。
1、腹外斜肌
皮下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腹外斜肌腱膜形成
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
的近乎三角形的裂孔。
腹
外
斜
肌
腹股沟韧带
皮下环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46
(3)腹内斜肌:位于腹 外斜肌深面,起于胸腰 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 带的外侧 1/2,肌束走 行与腹外斜肌垂直,止 于腹白线。
和前屈。如上肢固
前
定可上提躯干,也
锯
可上提肋以助吸气。
肌
2.胸小肌 3. 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34
2、胸肌 Muscles of Thorax
内
呼
外
吸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8
重点
•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起止和作用、竖脊 肌的位置和作用、胸大肌的位置;肋间肌 的位置和作用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成,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包被体壁、肌肉和
血管。在四肢,深入深入肌群之间,形成肌
间隔,分隔并包裹各肌群。包裹血管和神经
的深筋膜称血管神经鞘,包裹肌群的深筋膜
称筋膜鞘。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7
血管神经鞘
肌间隔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8
(二)腱鞘:多位于手足的肌腱周围
外层:纤维层 壁层
内层:滑膜层 脏层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45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 前上嵴与耻骨结节之间。
1、腹外斜肌
皮下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腹外斜肌腱膜形成
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
的近乎三角形的裂孔。
腹
外
斜
肌
腹股沟韧带
皮下环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46
(3)腹内斜肌:位于腹 外斜肌深面,起于胸腰 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 带的外侧 1/2,肌束走 行与腹外斜肌垂直,止 于腹白线。
和前屈。如上肢固
前
定可上提躯干,也
锯
可上提肋以助吸气。
肌
2.胸小肌 3. 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
•肌学总论及躯干肌
•34
2、胸肌 Muscles of Thorax
躯干肌四肢肌ppt课件
精索
输精管
腹股沟(海氏)三角
如腹腔内容经腹股沟管腹环进入腹股沟管,再经皮下环突出,构成 腹股沟斜疝。而从海氏三角处膨出,则为腹股沟直疝。
15
第三节 四肢肌
肩胛冈 冈上肌
一、上肢肌
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冈下肌
一) 肩肌
小圆肌
主要有三角肌,还有冈上 肌、冈下肌、小圆肌、大
大圆肌
圆肌、肩胛下肌等
背阔肌
止于:股骨大转子
作用:二肌作用相同,使髋关节外展, 前部肌束能使髋关节旋内,后部肌束 则使髋关节旋外。 4、梨状肌:臀中肌内下方 作用:使髋关节展和旋外。 坐骨大孔被梨状肌分隔为梨状肌上孔 和梨状肌下孔 5、闭孔内肌 6、肌股方 7、闭孔外肌 三肌作用:使髋关节旋外。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闭孔内肌
桡侧腕 长伸肌 桡侧腕 短伸肌 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小指伸肌
20
2.深层 也有5块肌
自上而下,由桡侧向尺侧,依次 为: 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示指伸肌
旋后肌起自于肱骨外上髁止于桡骨前面, 其余均起自于桡骨尺骨背面,止于拇指 和示指
作用:旋后肌使前臂旋后,拇长 展肌使拇指外展,其余伸拇指和 示指
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可分三层。
浅层
深层
中层
深层
中层
浅层
4
二、胸肌
一)胸上肢肌
1.胸大肌 :胸前壁浅层
起点:锁骨内侧、胸骨、第1-6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2.胸小肌:胸大肌深面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3.前锯肌:胸廓外侧壁
起点:第1-8肋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下部 肌束使肩胛骨下角旋外,助臂上举,当 肩胛骨固定时,可上提肋骨助深吸气。 损伤时产生“翼状肩”。
输精管
腹股沟(海氏)三角
如腹腔内容经腹股沟管腹环进入腹股沟管,再经皮下环突出,构成 腹股沟斜疝。而从海氏三角处膨出,则为腹股沟直疝。
15
第三节 四肢肌
肩胛冈 冈上肌
一、上肢肌
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冈下肌
一) 肩肌
小圆肌
主要有三角肌,还有冈上 肌、冈下肌、小圆肌、大
大圆肌
圆肌、肩胛下肌等
背阔肌
止于:股骨大转子
作用:二肌作用相同,使髋关节外展, 前部肌束能使髋关节旋内,后部肌束 则使髋关节旋外。 4、梨状肌:臀中肌内下方 作用:使髋关节展和旋外。 坐骨大孔被梨状肌分隔为梨状肌上孔 和梨状肌下孔 5、闭孔内肌 6、肌股方 7、闭孔外肌 三肌作用:使髋关节旋外。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闭孔内肌
桡侧腕 长伸肌 桡侧腕 短伸肌 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小指伸肌
20
2.深层 也有5块肌
自上而下,由桡侧向尺侧,依次 为: 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示指伸肌
旋后肌起自于肱骨外上髁止于桡骨前面, 其余均起自于桡骨尺骨背面,止于拇指 和示指
作用:旋后肌使前臂旋后,拇长 展肌使拇指外展,其余伸拇指和 示指
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可分三层。
浅层
深层
中层
深层
中层
浅层
4
二、胸肌
一)胸上肢肌
1.胸大肌 :胸前壁浅层
起点:锁骨内侧、胸骨、第1-6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2.胸小肌:胸大肌深面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3.前锯肌:胸廓外侧壁
起点:第1-8肋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下部 肌束使肩胛骨下角旋外,助臂上举,当 肩胛骨固定时,可上提肋骨助深吸气。 损伤时产生“翼状肩”。
肌学ppt课件
咬肌
(二)咀嚼肌 1.咬肌 2.颞肌 起自颞窝 向下经颧 弓深方 上提下颌骨 牙咬合 止于下颌骨冠突
3.翼内肌
起自翼突 止于下颌 角内面 上提下颌骨 牙咬合
4.翼外肌 起自翼突 止于下颌颈 拉下颌骨左右移动
翼内肌
二、颈肌 (一)浅群 (二 )深群 1.颈阔肌 2.胸锁乳突肌 皮肌 3.舌骨上肌群 位于颈侧部 4.舌骨下肌群 浅筋膜内
下拉口角
2.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侧部 颈阔肌深面 止于乳突 一侧收缩 头歪向同侧 面转向对侧 双侧收缩头后仰
锁骨内侧端 起自胸骨柄
舌骨上肌群
舌骨 舌骨下肌群 使舌骨和喉 随吞咽 上下移动 下拉下颌骨 张口
3.舌骨上肌群 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
二腹肌
4.舌骨下肌群 覆盖喉气管 甲状腺前方 甲状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3.腹内斜肌
居腹外斜肌深面 肌腹在腹外侧壁 肌束斜向前上 起自胸腰筋膜 髂嵴 腹股沟韧带外侧1/2 至腹前壁移行为 腹内斜肌腱膜 分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前后面
(二)滑膜囊 滑膜构成的密闭扁囊 垫于肌深面与骨面突出部位之间
位于手足 (三)腱鞘 包裹腱的结缔组织鞘
腱
纤维鞘 滑膜鞘 外层 内层 指骨
腱系膜
六、肌的命名 1.根据形态: 斜方肌、三角肌 2.根据构造:半腱肌、半膜肌 3.根据组成:二腹肌、肱二头肌 4.根据功能:提睾肌、竖脊肌 5.根据位置:冈上肌、肋间肌 6.根据方向: 腹横肌、腹直肌 7.根据起止:胸锁乳突肌 8.综合命名: 指浅屈肌、旋前方肌
胸腰筋膜 包裹竖脊肌筋膜鞘 后层: 盖于竖脊肌后面 内侧附着于棘突 在腰部增厚 与背阔肌腱膜结合 前层: 只存在于腰部 位于竖脊肌深面 内侧附着于横突
医学课件:躯干肌
2023
医学课件:躯干肌
contents
目录
躯干肌的概述躯干肌的解剖结构躯干肌的功能与运动躯干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躯干肌的锻炼与康复训练
躯干肌的概述
01
躯干肌是指位于躯干部分的肌肉,主要包括背部、腹部和骨盆部的肌肉。
定义
躯干肌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同时参与呼吸、消化和生殖等生理活动。
治疗
脊柱侧弯的诊断与治疗
躯干肌的锻炼与康复训练
05
腹部肌肉的锻炼方法
仰卧起坐
通过仰卧姿势,收缩腹部肌肉,抬起上半身,可以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倒走
游泳
瑜伽
腰部肌肉的康复训练
通过引体向上,可以锻炼背部、肩部、手臂和腹部肌肉,提高身体的上肢力量和耐力。
引体向上
通过深蹲,可以锻炼腿部、臀部和腰部肌肉,提高身体的下肢力量和耐力。
治疗
轻度腹部肌肉损伤可采用冷敷、热敷和药物等保守治疗,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对于严重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腹部肌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表现为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和马尾综合征等症状。诊断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学检查等。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症状。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现。诊断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学检查等,以评估侧弯的程度和潜在病因。
诊断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支具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以减缓侧弯的发展和减轻症状。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肌学精品PPT课件
前群 浅层肌 深层肌
后群 浅层肌 深层肌
4、手肌
(四)下肢肌
①起、止点:臀大肌起于髂骨外面和骶、尾骨 的后面,肌束斜向下 外,止于股骨。
1、髋肌 (1)前群:
②作用:是髋关节有力的伸肌,使股骨旋外。 3)臀部肌肉注射部位
1)髂腰肌
2)阔筋膜张肌
(2)后群
1)臀大肌
2)臀中肌、臀小肌
3)梨状肌
眼轮匝肌:颊肌可帮助咀嚼和吸吮 口轮匝肌:
颊肌:
(2)咀嚼肌
咬肌
颞肌
2、颈肌
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前面 锁骨内侧端
止点:乳突 作用:单侧:头屈同侧
面转向对侧 双侧收缩:头向后仰
(三)上肢肌
1、肩肌
三角肌:
2、臂肌 3、前臂肌 4、手肌
三角肌 起点:锁骨外侧端、肩峰、肩胛冈 止点:三角肌粗隆 作用:前部肌束:肱骨前屈、旋内
2、胸肌
3、膈
4、腹肌
起点:下6个胸椎、全部腰椎棘突 止点:小结节嵴 作用: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
上肢固定时,上提躯干
起点:锁骨内侧半、肩峰、肩胛冈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一)躯干肌 作用:肩关节内收、后伸、旋内 2、胸肌
胸上肢肌
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一)躯干肌 1、背肌 2、胸肌
三个裂孔
第一裂孔:主动脉裂孔 第二裂孔:食管裂孔 第三裂孔:腔静脉孔
作用
收缩时: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吸气
呼吸作用:舒张时:顶上升,胸腔容积扩大→呼气
增大腹压:排便、尿、呕吐、分娩
(一)躯干肌 4、腹肌 (1)前外侧群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2)后群
后群 浅层肌 深层肌
4、手肌
(四)下肢肌
①起、止点:臀大肌起于髂骨外面和骶、尾骨 的后面,肌束斜向下 外,止于股骨。
1、髋肌 (1)前群:
②作用:是髋关节有力的伸肌,使股骨旋外。 3)臀部肌肉注射部位
1)髂腰肌
2)阔筋膜张肌
(2)后群
1)臀大肌
2)臀中肌、臀小肌
3)梨状肌
眼轮匝肌:颊肌可帮助咀嚼和吸吮 口轮匝肌:
颊肌:
(2)咀嚼肌
咬肌
颞肌
2、颈肌
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前面 锁骨内侧端
止点:乳突 作用:单侧:头屈同侧
面转向对侧 双侧收缩:头向后仰
(三)上肢肌
1、肩肌
三角肌:
2、臂肌 3、前臂肌 4、手肌
三角肌 起点:锁骨外侧端、肩峰、肩胛冈 止点:三角肌粗隆 作用:前部肌束:肱骨前屈、旋内
2、胸肌
3、膈
4、腹肌
起点:下6个胸椎、全部腰椎棘突 止点:小结节嵴 作用: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
上肢固定时,上提躯干
起点:锁骨内侧半、肩峰、肩胛冈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一)躯干肌 作用:肩关节内收、后伸、旋内 2、胸肌
胸上肢肌
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一)躯干肌 1、背肌 2、胸肌
三个裂孔
第一裂孔:主动脉裂孔 第二裂孔:食管裂孔 第三裂孔:腔静脉孔
作用
收缩时: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吸气
呼吸作用:舒张时:顶上升,胸腔容积扩大→呼气
增大腹压:排便、尿、呕吐、分娩
(一)躯干肌 4、腹肌 (1)前外侧群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2)后群
医学ppt课件:躯干肌
胸式呼吸
膈 diaphragm
为向上膨隆呈穹窿状的扁薄阔 肌,构成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
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 称中心腱central tendon。 肌性部分三束: •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 •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肋软骨 的内面 A.腰部:以左、右2个膈脚起自 上2~3个腰椎
膈 diaphragm
2.腹内斜肌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
腹股沟镰 inguinal falx (联合腱 conjoint tendon )
提睾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管浅 (皮下)环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股沟镰
提睾肌
腹肌 Muscles of the Abdomen
3. 腹横肌 transverses abdominis 4.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二)背深肌:
夹肌
1. 竖脊肌 (骶棘肌)
erector spinae 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
2. 夹肌(头夹肌)
splenius 作用:单侧收缩使头转向
同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竖脊肌
背肌 Muscles of the Back
(三)背部筋膜 胸腰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
作用:降肋助呼气。 3. 肋间最内肌 intercostales intimi 4. 胸横肌 transverses thoracis
作用:拉肋骨向下,助呼气。 (三)胸部筋膜 锁胸筋膜 clavipectoral fascia
张于喙突、锁骨和胸小肌上缘间 深筋膜深层
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
肋间最内肌 胸横肌
A. 脐以上 B. 弓状线以下
膈 diaphragm
为向上膨隆呈穹窿状的扁薄阔 肌,构成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
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 称中心腱central tendon。 肌性部分三束: •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 •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肋软骨 的内面 A.腰部:以左、右2个膈脚起自 上2~3个腰椎
膈 diaphragm
2.腹内斜肌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
腹股沟镰 inguinal falx (联合腱 conjoint tendon )
提睾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管浅 (皮下)环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股沟镰
提睾肌
腹肌 Muscles of the Abdomen
3. 腹横肌 transverses abdominis 4.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二)背深肌:
夹肌
1. 竖脊肌 (骶棘肌)
erector spinae 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
2. 夹肌(头夹肌)
splenius 作用:单侧收缩使头转向
同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竖脊肌
背肌 Muscles of the Back
(三)背部筋膜 胸腰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
作用:降肋助呼气。 3. 肋间最内肌 intercostales intimi 4. 胸横肌 transverses thoracis
作用:拉肋骨向下,助呼气。 (三)胸部筋膜 锁胸筋膜 clavipectoral fascia
张于喙突、锁骨和胸小肌上缘间 深筋膜深层
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
肋间最内肌 胸横肌
A. 脐以上 B. 弓状线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保护深部结构及维持体温作用;
深筋膜: 于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裹肌、肌群及血管、
{ 神经,可形成
(二)滑膜囊:
肌间隔 支持带 筋膜鞘
(三)腱鞘:
血管神经鞘
7
第二节 躯 干 肌
组成:背肌、胸肌、膈、
腹肌和盆底肌. 一.背肌:
斜方肌
(一)浅群肌: 1.斜方肌: (1)位置: 项、背部浅层;
(2)起止:起于枕外隆凸向 下直达第12胸椎 棘突;止于肩胛 冈、肩峰和锁骨
• 复习内容:
• 1.肩关节由那些结构组成?有那些结构特点? 2.简述肘关节的组成及运动。 3.腕关节由那些结构组成? 4.小骨盆上下口各由那些结构围成? 5.简述髋关节的组成。 6.简述膝关节的组成、特点及运动。
1
•
•
本节课主要内容
•
肌肉概述
•
躯干肌
2
目的要求:
1.掌握肌的起止概念;熟悉肌的辅助装置;了解肌的形态和构造; 2.掌握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和竖脊肌的起止和作用;掌握 膈肌的位置、孔裂和作用; 3.熟悉腹前外侧群肌的层次、名称及纤维方向; 4.了解胸小肌、肋间肌、腹直肌鞘的位置和组成, 5.了解腹筋膜、腹白线的构成、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及通过的 内容。
17
(三)腹肌的肌间结构
1.腹直肌鞘:
(1)组成:腹前外侧群三块扁 肌的腱膜包裹腹直肌而成的 腱膜鞘; (2)形态:
{前层:外肌腱膜+内肌腱膜的前层.
后层:横肌腱膜+内肌腱膜的后层.
但:脐下3~4cm以下,后层
缺如,其下缘呈弧形游离,
18
2.白线: (1)位置:腹前正中,剑突----耻 骨联合;
(2).增加腹压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
主 动 脉 裂 孔
幻灯 片1521
3.腹内斜肌 于腹外斜肌深面;肌纤维斜向前上呈扇形展开,止点为:
{上部:行向前上----腹直肌外侧缘----腱膜----分前、后层; 下部:弓状过精索或子宫圆韧带----腱膜----耻骨梳; 最下部:包裹睾丸和精索----提睾肌. 4.腹横肌 于腹内斜肌的深面,肌纤维横行,延为腱膜,止点为:
(2)组成:三层扁肌的腱膜(腹 直肌鞘)在正中线交织而成 的腱膜带;
(3)结特:
a.坚韧少血管,常做手术入 口;
b.脐周围有腱性的脐环,为 腹壁的薄弱点,易发生脐疝.
疝: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原 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的 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 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
白线
19
3.腹股沟管: (1)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三扁肌间 的斜行裂隙,长4~5cm; (2)通过结构:男---精索,女---子宫圆韧带;
{上部:经腹直肌后面; 下部:经腹直肌前面; 最下部:同腹内斜肌合成腹股沟镰,止于耻骨梳; 少量肌束:形成提睾肌.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 1.保护和固定腹腔脏器;
2.收缩时增加腹压;
3.使脊柱屈、侧屈及旋转。
16
(二)后群 腰方肌 位于腹后壁腰椎体两侧;
起于髂嵴后份,止于第12肋及第1~4腰椎横突; 可降12肋及脊柱侧屈。
(2)起止:自耻骨嵴至剑突和第5~7 肋软骨;
2.腹外斜肌:
腹
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肌纤维斜 直
向前下,于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 肌
{向前----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
膜 向下----形成腹股沟韧带.
返回幻灯片 21
14
三.膈 1.位置:胸、腹腔之间;
2.起止:以肌质起于胸廓下口周缘, 肌纤维向中央移行为腱膜(中心腱) 3.结构:有三个裂孔: (1)主动脉裂孔: 第12胸椎水平,有主动脉和胸导管 通过; (2)食管裂孔: 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 通过; (3)腔静脉孔: 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 4.功能: (1).重要的呼吸肌;
9
(二)深群肌: 竖脊肌:
1.位置:背部深面全部椎骨棘突两侧 的纵沟内.
2.起止:起于骶骨背面和髂嵴后
{ 份;止于 椎骨 肋骨 枕骨
竖
脊
3.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肌
---维持直立姿势.
止点固定:翻跟头
10
返回幻灯片 22
二.胸肌
(一)胸上肢肌 1.胸大肌
(1)位置:胸前臂浅层;
(2)起止:起自锁骨内侧半、
胸小肌 前锯肌
12
(二)胸固有肌
肋间 外肌
返回 肋间内肌
1.肋间外肌 于肋间隙浅层,自上肋下缘至下肋上缘,肌束斜向前下,提 肋助吸气;
2.肋间内肌 于肋间隙深层,自下肋上缘至上肋下缘,肌束斜向前1上3 ,降 肋助呼气;
四.腹肌 (一)前外侧群: 1.腹直肌: (1)位置:腹前正中线两旁,外被腹 直肌鞘;
3
第三章 肌学 第一节 概 述
{
平滑肌 心肌
骨骼肌
600余块 40%体重
4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1.形态:
返回幻灯片 21
{ 2.构造: 肌腹 于中间、色红、柔软、由肌纤维构成、有收缩性; 肌腱 于两端、色白、坚韧、由腱纤维构成、无收缩性、 但能抵抗强大的张力.
肌 腹
5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1.起止
(3)结构:两口、两壁.
背 阔 肌
外侧1/3.
{ (3)作用: 全肌收缩: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上部收缩: 上提肩胛骨;(耸肩) 下部收缩: 下降肩胛骨.
肩胛 提肌
菱形肌
8
{一侧收缩:颈侧屈;
止点固定时 两侧收缩:头后仰. 可做的动作有:扩胸、担水、打拳、拉风箱等。瘫痪出现“塌肩” 2.背阔肌: (1)位置:背下部、腰部和胸外侧壁; (2)起止:起于第6胸椎以下的全部椎骨棘突和髂嵴后份,止于肱骨 小结节嵴. (3)作用:使臂内收、内旋和后伸.(背手) 止点固定可上提躯干.
胸骨和第1~6肋软骨;止于
大结节嵴.
胸大肌
(3)作用:使臂内收、内旋和前屈 (抱手)
止点固定,可提肋助吸气和上提躯干。
11
2.胸小肌 (1)位置:胸大肌深面; (2)起止:起于地3~5肋,止于喙突; (3)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 止点固定----提3~5肋助吸气.
3.前锯肌
自第1~8肋至肩胛骨内侧缘和 下角; 拉肩胛骨向前使之紧贴胸廓; 下部肌束拉肩胛骨下角外旋 助举臂.
起、止点是 固定的,固 定点和移动 点是相对的.
6
{ 拮抗肌
2.配布:据与关节运动轴的关系,分: 协同肌
{动力作用
3.作用: 静力作用
三.肌的辅助结构
肌周围的结缔组织在肌的活动下转化为 辅助结构 (保护和协助
(一).筋膜:
肌活动)
{浅筋膜: 于真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浅动脉、静脉、皮
神经及脂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