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阅读指导课剖析
阅读指导课《昆虫记》教学设计公开课讲解
![阅读指导课《昆虫记》教学设计公开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50df64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4a.png)
阅读指导课《昆虫记》教学设计公开课讲解《昆虫记》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交流并展示现阶段阅读昆虫的收获。
2.梳理费伯的写作风格。
3.总结这一阶段阅读《昆虫记》所运用到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同学们,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开始一起读《昆虫》。
今天,让我们交换并展示下一阶段的收获,好吗?一、作者印象1.学生们,当你们拿到这本书时,你们首先关注的是什么?(自由回答)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不尽的享受。
好,那么请几个同学来说说对法布尔的印象(课件3.事实上,本书也介绍了作者。
谁找到的?让我给你介绍一下。
(显示作者简介。
通常,书的封面和封底上的折叠页会介绍作者、作品或作者的其他作品,有时还会介绍同一系列的书。
)。
二、走进《昆虫记》。
1.通过这一阶段的阅读,我相信你对昆虫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你敢接受挑战吗?(大胆)(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昆虫2.请阅读以下段落,猜猜它描述了什么昆虫?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肤色,轻薄如纱的长翼。
它的颈部柔软,头可以任意转动,看起来温柔可人。
现在它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表情很庄严,宽阔的轻纱一样的薄翼,像面纱一样罩着。
它前腿弯曲,伸在半空,好像修女在祈祷。
(展示课件的段落,学生猜测昆虫3.有读过这一段落的同学举手,说说你们的感受。
4.教师总结:是的,在法布尔的作品中,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有美与丑、善与恶、勤奋、懒惰、热情和冷漠。
书中有很多这样的描述。
你在阅读时摘录了哪些段落?告诉我你的经历。
(生上台展台上展示,说感受5.部门总结:我们发现这正是因为法布尔把昆虫写成了人。
让他们有人的喜怒哀乐,有人的善恶,有人的美丑,这样他的文章就更引人入胜了。
这是费伯的写作风格之一(相机黑板:写作风格:赋予人的色彩6.我想知道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什么请打开图书目录,找出包含“蜜蜂”一词的书名,用横线标出,然后数一数有多少本?老师做了统计,《昆虫记》中介绍的“蜂”就有11种之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昆虫记》阅读指导 教案【精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昆虫记》阅读指导 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21e1b8228ea81c758f578f7.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人手一本《昆虫记》。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阅读《昆虫记》,并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2、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这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
这就是《昆虫记》,它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
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去领略昆虫界的神秘吧!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二、交流读书方法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作者及其背景加以了解。
作者及其背景介绍: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法布尔法布尔,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
后,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
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
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
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
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昆虫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昆虫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33f36a2f46527d3250ce0ae.png)
《昆虫记》导读课课件设计——走进《昆虫记》,畅游昆虫世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法布尔《昆虫记》的阅读兴趣,生成阅读期待。
2.引导学生通过用选读法、建立昆虫档案的方法来阅读本书,初步感知法布尔《昆虫记》的知识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教学重、难点:激发阅读兴趣,学会运用选读法、建立各种昆虫档案的方法去欣赏《昆虫记》的文学性、知识性。
教学方法:图文激趣法、分工合作法、比较阅读法、昆虫档案法课前准备:剪刀、卡纸、尺子、彩色笔。
教学过程:课前1、播放《动物世界》片尾曲,在激昂的乐曲中带学生进入昆虫的世界。
2、喊读书口号师:又到了我们的名著学习时间。
大家一起喊出我们的读书口号“读经典名著,享知识人生”。
PPT1一、你来猜A、看图识昆虫师:我们都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麦田守望,原野嬉戏,鸟兽虫鱼,瓜果飘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
这里有几张昆虫图片,你来说说是什么?PPT3出示小图片,学生抢答B、读文辨昆虫师:看来平日里同学们对昆虫很感兴趣啊。
再来考考你(PPT4)——我们读文辨昆虫。
1、这个奇特的小家伙为了表达生活的欢愉,在屁股上挂了一只小灯笼。
夏天炎热的夜晚,有谁没有看见过它像从圆月上落下的一粒火星,在青草中漫游呢?2、尽管它们干着与粪便打交道的营生,却荣享盛誉。
一副好身材,样式简单但光泽很好的外衣。
奇特的服饰足以使它们光彩照人。
畜粪的香味刚刚散开,它们便闻味而动,全都奔向粪堆,收集储备食品。
长长的肢爪,僵硬地做着充满爆发力的动作,仿佛是在腹中机器的驱动下行走,一对橙红色的小触角,张成折扇状,透露着垂涎欲滴的焦急心态。
3、能够很容易的在穴洞内爬上爬下,对于它是很重要的,因为当它爬出去到日光下的时候,它必须知道外面的气候如何,以便很好完成蜕变。
所以它要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做成一道坚固的墙壁,适宜于它上下爬行。
在隧道的顶端,它留着手指厚的一层土,用以保护并抵御外面空气的变化,直到最后的一霎那。
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测知气候的状况,准备着在阳光下一展歌喉。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c23835e6c85ec3a87c2c563.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南海实验中学黄莹莹《昆虫记》的阅读已经进入到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过程,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书的兴趣,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是这节课首要考虑的难题。
基于这点,采用鲜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展示他们初步阅读后的体会感悟,成为我设计这节课最重要的立足点。
以此进行拓展延伸,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特点,课堂鲜活而生动。
其中“人物访谈节目”中,学生的同伴影响更让法布尔的科学家探索兴趣和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深入人心,分小组展示环节也让每个同学都加入到了讨论中,取百家之长充实自己的观点,并对《昆虫记》做了全面赏析。
其次,基本实现了预设的三个目标:(1)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跟随作者一起遨游在昆虫的世界里,感受小生命的伟大之处。
(2)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提升了赏析文段的能力,从科普著作的严谨性和文学经典的文学性对《昆虫记》做了全面的赏析。
(3)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写颁奖词对《昆虫记》的了解做了反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和鉴赏能力。
再次,通过对法布尔生平功绩和《昆虫记》的百家点评的了解,使学生拓展了课外语文学习的兴趣。
这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也是值得我再重新思考的。
比如可以采用竞争机制,分组竞答方式让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起来,可以在下一次讲授同一类型课进行改进。
通过这节课,更让我明确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课前对学生的指导和资料的采集都相当的重要,“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才会有不断的充实提高,感谢这节课给我的所有启示~。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cd8c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5.png)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昆虫记》产生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帮助学生理解《昆虫记》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概述《昆虫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读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2 教学步骤引入《昆虫记》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困惑。
3.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深入思考。
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提供相应的解答和资源。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课堂的互动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延伸与拓展4.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宽阅读视野。
组织学生参观昆虫博物馆或进行户外观察,加深对昆虫的了解。
邀请作者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作品背后的了解。
4.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昆虫主题的艺术创作,展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开展昆虫保护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和研究。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推荐5.1 教学资源提供《昆虫记》的文本材料,包括电子书和纸质书。
提供相关的昆虫知识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提供阅读指导和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
5.2 教学推荐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其他昆虫主题的小说或诗歌。
推荐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改编,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
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5aaa2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f.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昆虫记》的兴趣。
2. 了解作者法布尔及其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2. 讲解《昆虫记》的写作背景及意义。
教学活动:1. 播放与昆虫相关的趣味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老师分享自己阅读《昆虫记》的感悟,引发学生思考。
3.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昆虫的认识。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表现。
2. 记录学生的发言内容。
第二章:章节概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昆虫记》的章节构成。
2. 引导学生关注每章节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1. 讲解《昆虫记》的章节划分及特点。
2. 引导学生阅读每章节的开头和结尾,概括章节内容。
1. 学生自主阅读每章节的开头和结尾。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章节内容的概括。
3. 老师点评并总结每章节的主要内容。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和分享表现。
2. 记录学生的章节内容概括。
第三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昆虫记》中的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1. 分析《昆虫记》中的人物形象。
2. 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
教学活动:1. 老师讲解《昆虫记》中的人物形象。
2. 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老师点评。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分析表现。
2. 记录学生的分析成果。
第四章:情节梳理1. 帮助学生了解《昆虫记》的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线索。
教学内容:1. 讲解《昆虫记》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自主梳理故事线索。
教学活动:1. 老师讲解《昆虫记》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自主梳理故事线索,绘制思维导图。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老师点评。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梳理表现。
2. 记录学生的思维导图。
第五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昆虫记》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主题。
小学语文_《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b3dbe3b561252d381eb6e20.png)
《昆虫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初步了解作者法布尔,推荐阅读《昆虫记》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看一本完整的书常用的读书方法。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2下面老师要隆重介绍昆虫界的漂亮公主,根据这段描写,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教师出示片段。
课件出示: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肤色,轻薄如纱的长翼。
它的颈部柔软,头可以任意转动,看起来温柔可人。
现在它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表情很庄严,宽阔的轻纱一样的薄翼,像面纱一样罩着。
它前腿弯曲,伸在半空,好像修女在祈祷。
3、学生自由读,互相讨论,猜猜这是什么昆虫4、教师出示螳螂的图片,揭示答案:螳螂。
请学生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写得怎样?5、这段话的确写得很精彩,这是老师从一本书上摘抄下来的,在这本书里,这样精彩的描写还有很多呢。
这就是法布尔的《昆虫记》二、了解《昆虫记》1(教师课件出示书的封面)同学们,你们拿到一本书,最先关注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无尽的享受,让我们先走进作者—法布尔,去了解一下这个伟大的作家吧!(课件出示微视频,介绍法布尔生平以及3个小故事)认识了法布尔,你有什么想说的?3了解了《昆虫记》的作者,下面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同样很受关注的这部书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在他的笔下,每一类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音符”:被人大加赞美的“勤劳”蚂蚁原来是它虫利益的损害者;黄蜂会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吵翻整个夏季的蝉原来是个聋子;赤条蜂会像一个神经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在自动保鲜的食物上长大;美丽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它仅有两三天时间的寿命,只来得及在世上找一个伴侣……这就是世间最奇妙的秘密——生命。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5ef05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0.png)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昆虫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法布尔的生平及作品特点。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昆虫记》的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
2. 《昆虫记》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价值。
3. 选取《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品读分析。
4.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特点,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简介、作品背景及作品特点。
2. 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品读精彩片段,分析作品主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讨论。
4.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及作品背景。
2. 讲解《昆虫记》的作品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名著。
3. 选取《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品读分析,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哲理。
4. 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讨论。
5. 布置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
3. 学生阅读心得体会的丰富性和深度。
4.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欣赏并推荐其他文学作品。
七、教学资源1. 《昆虫记》原著或学生版改编本。
2. 法布尔的生平和作品的资料图片。
3. 阅读指导手册或相关worksheet。
4.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文本内容和图片。
5. 网络资源,用于拓展有关昆虫和生态学的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概述作品特点。
2.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作品选段,讨论作品中的自然观察和哲学思想。
3. 第三课时: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讨论作品中的生命教育和生态观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5e6b7269dc5022abea0063.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八年级张旭静一、教学目标:1、学习恰当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书,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并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特点,感受到作者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
2、体会作者运用全面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拟人化的手法以及散文式的语言表达事物的写作方法。
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思想和美感。
3、让学生了解《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感悟法布尔热爱自然,尊重生命,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学习恰当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书,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运用全面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拟人化的手法以及散文式的语言表达事物的写作方法。
领悟昆虫世界的奥秘,感悟作者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昆虫记》,并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同学们一定从书中领略到了昆虫世界的神奇,并感受到了经典文学的魅力!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交流读书心得。
(二)交流读书方法:师:有人说《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更是人的一生中不可不读的书,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出示“阅读前言、序言、内容提要”等等。
2、阅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色等最快的方法。
尤其是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可以先去读这些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的封面,读一读扉页上的内容,具体的说说通过读这些内容你对《昆虫记》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3、除了内容提要,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00746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2.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昆虫记》的作者介绍:让·亨利·法布尔。
2. 《昆虫记》的背景和作品特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在文学、科普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2.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四、教学步骤1. 介绍作者让·亨利·法布尔的生平和成就。
2. 讲解《昆虫记》的时代背景。
3. 分析《昆虫记》的作品特点。
4. 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活习性和习性。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阅读《昆虫记》第一章。
2. 写一篇关于《昆虫记》的作者和作品特点的短文。
第二章:昆虫的习性与行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习性和行为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昆虫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习性: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2. 昆虫的行为:昆虫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应对天敌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昆虫的习性和行为特点。
2. 采用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行为。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2. 分析昆虫如何寻找食物和应对天敌。
3.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行为。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昆虫行为,记录下来。
2. 写一篇关于昆虫习性与行为的短文。
第三章:昆虫的生态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生态环境:昆虫生活在哪些环境中,如何适应环境。
2. 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昆虫的生态环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昆虫的生态环境。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昆虫生活在哪些环境中,如何适应环境。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7c5db8bd63186bcebbcd4.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昆虫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使学生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
2.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人手一本《昆虫记》。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阅读《昆虫记》,并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2.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这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
这就是《昆虫记》,它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
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去领略昆虫界的神秘吧!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二、交流读书方法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作者及其背景加以了解。
作者及其背景介绍: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法布尔法布尔,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昆虫记》阅读指导 教案【精品】.doc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昆虫记》阅读指导 教案【精品】.doc](https://img.taocdn.com/s3/m/7c09a885195f312b3169a56d.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人手一本《昆虫记》。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阅读《昆虫记》,并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2、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这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
这就是《昆虫记》,它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
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去领略昆虫界的神秘吧!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二、交流读书方法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作者及其背景加以了解。
作者及其背景介绍: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法布尔法布尔,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
后来,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
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
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
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昆虫记》阅读指导课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昆虫记》阅读指导课](https://img.taocdn.com/s3/m/4a7e2d9d1a37f111f1855b33.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杜庄学区高庄小学汪杰学情分析:小学生对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在四年级学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它们对法布尔的《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推荐这本书给孩子阅读。
这堂课中我通过让孩子们交流展展示读书成果和精彩段落品读两个环节,唤起学生读书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读书交流活动中认识《昆虫记》这本书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
3、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美感。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读书交流活动中认识《昆虫记》这本书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美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美感。
教学准备:学生阅读《昆虫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成果展示。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好伙伴,有句话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可见,读一本好书甚至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读了一本书——《昆虫记》,高尔基称赞:“《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更是人的一生不可不读的书。
”二、展示读书成果,交流读书方法。
预设:生1:我通过读书中阅读导航、目录,知道了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昆虫记》这本书在法国的自然科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书的内容是描写自然界中的各种昆虫的外形、习性、劳动、死亡等。
师:这种方法能够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对一本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大家在选择书籍或刚拿到一本书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初步了解它。
生2:我是用批注法阅读这本书的,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读《xxx》这一篇时所做的批注。
(学生先整体的展示自己读一篇文章所做的批注,再具体的就某一处批注给大家做具体的展示。
《昆虫记》指导阅读教案
![《昆虫记》指导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371ca7852458fb760b56c8.png)
《昆虫记》指导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2、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3、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昆虫记》是法布尔耗尽毕生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所做的的笔记,共十大册,详细、深刻地描绘蜘蛛、蜜蜂等昆虫的生活。
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阅读它,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三、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昆虫?能说说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吗?长什么样子吗?2、三大奇迹:“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读了这段书评,你有什么感想?(二)走近法布尔1、出示不同版本《昆虫记》的封面图片,请同学欣赏。
2、出示下面一段文字,介绍法布尔。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
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圣雷恩村一户农家。
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靠着长期的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地观察,法布尔发现了昆虫世界各种有趣的秘密。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0f2f8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8.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昆虫记的基本信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昆虫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3)能够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增强对昆虫的认识。
(3)学会运用昆虫记中的写作手法,进行观察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昆虫记的基本信息。
(2)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昆虫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3)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昆虫记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作者写作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昆虫记原文及配套练习题。
(2)相关昆虫的图片、实物等资料。
(3)教学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昆虫记课文。
(2)了解昆虫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
(2)简要介绍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3)引导学生回顾预习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昆虫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总结。
4. 课堂小结(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2)强调昆虫记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昆虫的生活环境示意图。
2. 选择一种昆虫,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观察和表达。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实物等资源,创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指导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ff389c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8.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目标确立的依据:
1.《昆虫记》文本特质: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普作品,介绍了有关昆虫的诸多习性,而且不少不为人所熟知。
而文章拟人手法的运用,更是让内容妙趣横生。
所以,把我昆虫习性成为了重点内容, 拟人技法的感知和掌握也是目标之一。
2.思维能力:科普作品的内容相对浅显,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基本不存在问题。
但是,如何在理解基础上进行鉴赏评价和运用表达能力的训练,才能发挥名著的最大价值,训练高阶思维能力。
3.学情:初二的学生,在跳读方式上应该没有问题,但在写作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所以,就借助摘录和仿写,训练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综上,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教学目标】.借助2023年中考名著题,确立“昆虫的习性”为阅读的重点。
1.通过对比本书和百度百科对两种昆虫习性的表达,分析出本书特别的写作技巧。
(重点).通过摘抄、。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评课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2fe42f4bc77da26924c5b01d.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的研讨记录李老师:请张老师把这节课设计的思路和意图,进行一个简单的陈述。
徐老师:张老师这节课设计新颖,通过书中的片段让学生感悟到观察仔细,描写细腻的好处,启发学生重视观察和描写,重视有重点的阅读, 生动形象,易于接受。
李老师:张老师这节课的优点在于课堂完整,思路清晰,内容的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我要感谢她为我今后的名著导读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模式。
刘老师:这节课从生活常识入手,弓I起了孩子们对昆虫的兴趣。
当孩子们发现自身知识储备量不够的时候适时的推荐《昆虫记》这本书,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懂得了读书的意义。
为孩子们阅读整本儿书做好了铺垫。
张老师:张老师这节课印象最深的是出示资料卡片上的表格,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收集什么资料,有了目标性。
李老师:昆虫记是范围很大的一本书,张老师这节课选了蜜蜂的某几个种类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定的很好,没有过大的目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
王老师:我们可以看出张老师精心设计了整个教学过程。
从了解作者和学生熟知和未知的昆虫入手,逐步引入文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观察细致,细致描写。
并能出示范例,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仿照范例完成名片设计。
张老师不是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读,而是有针对性的引导阅读,使阅读真正有实效。
课上,张老师较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鼓励、评价,诱发学生深入阅读。
王老师;老师们也可以提点建议啊李老师:大家不能光表扬,说说不足,提点建议。
李老师:咱们研讨的目的不是夸奖,而是找出课堂当中不足的地方,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一个思路。
李老师:每人至少提两个优点,三个不足。
李老师:这次讨论,每个人必须参与,最后要纳入教研考核。
唐老师:张老师的这一节阅读指导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特点,课堂鲜活而生动。
其次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的昆虫,同学们兴趣比较浓厚;最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方法学做昆虫名片,做到了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_《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b3dbe3b561252d381eb6e20.png)
《昆虫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初步了解作者法布尔,推荐阅读《昆虫记》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看一本完整的书常用的读书方法。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2下面老师要隆重介绍昆虫界的漂亮公主,根据这段描写,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教师出示片段。
课件出示: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肤色,轻薄如纱的长翼。
它的颈部柔软,头可以任意转动,看起来温柔可人。
现在它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表情很庄严,宽阔的轻纱一样的薄翼,像面纱一样罩着。
它前腿弯曲,伸在半空,好像修女在祈祷。
3、学生自由读,互相讨论,猜猜这是什么昆虫4、教师出示螳螂的图片,揭示答案:螳螂。
请学生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写得怎样?5、这段话的确写得很精彩,这是老师从一本书上摘抄下来的,在这本书里,这样精彩的描写还有很多呢。
这就是法布尔的《昆虫记》二、了解《昆虫记》1(教师课件出示书的封面)同学们,你们拿到一本书,最先关注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无尽的享受,让我们先走进作者—法布尔,去了解一下这个伟大的作家吧!(课件出示微视频,介绍法布尔生平以及3个小故事)认识了法布尔,你有什么想说的?3了解了《昆虫记》的作者,下面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同样很受关注的这部书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在他的笔下,每一类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音符”:被人大加赞美的“勤劳”蚂蚁原来是它虫利益的损害者;黄蜂会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吵翻整个夏季的蝉原来是个聋子;赤条蜂会像一个神经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在自动保鲜的食物上长大;美丽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它仅有两三天时间的寿命,只来得及在世上找一个伴侣……这就是世间最奇妙的秘密——生命。
《昆虫记》点评
![《昆虫记》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15619a6d83c4bb4cf6ecd12b.png)
《昆虫记》点评
杨老师执教的《昆虫记》是课外阅读指导课,老师精心设计了整个教学过程。
杨老师从《昆虫记》一书封面到目录的指导,每一页都从内容上作了详细地介绍,娓娓道来,学生对整部书先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接着,杨老师又从语文的角度向学生推荐文中的优美语段,指导阅读方法。
在这一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课外的方法,这在学生自荐语段阶段可见一斑。
最后,杨老师不是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读,而是针对书的篇目划分时间有步骤有计划地去读。
使阅读真正有实效。
整堂课杨老师指导的又细致又有趣,学生完全沉浸于昆虫的世界中。
课上,杨老师较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鼓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
由于昆虫的世界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是有差异的,所以,每次指导到昆虫的特殊的生活习性时,老师总是留下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相关篇章,自己去了解。
整堂课,杨老师注重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倾听学生的表达和反应,及时作出评价,并随时鼓励学生,诱发学生深入阅读,翱游于书海中,是学生的阅读的点灯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西大街后士郭小学邢玉珍【小说内容】《昆虫记》熔作者法布尔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1823年-1915年),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文学界的维吉尔”。
从小就被可爱的昆虫所吸引,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
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的作品种类繁多: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牛虻诗人”。
此外,他还将某些普罗旺斯诗人的作品翻译成法语;闲暇之余,他还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谱下一些小曲。
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
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学生情况分析】小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在四年级学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他们对法布尔、对《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我推荐这本书给孩子阅读,这堂课中我准备引导学生通过画概念图这种简单易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知识梳理,形成一个概念圈,激发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我与学生共享阅读感受,共同阅读,把阅读延伸到课下。
【教学目标分析】1.引导学生运用浏览、跳读等读书方法,初步感知整本书的内容。
2.初步感知概念图,学画概念图。
3.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小学生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在四年级学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他们对法布尔、对《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概念图,学画概念图;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策略描述】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读书方法:1.看封面;2.看作者;3.看内容简介;4.看目录;5.看插图;6.上网查阅资料;7.画概念图。
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会阅读,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流程】(课前配乐出示昆虫的图片,为学生尽快走进昆虫的世界营造氛围。
)一、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作者及作品。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昆虫记》。
(出示幻灯片)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什么?(生自由回答)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不尽的享受。
谁了解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你读过他写的文章吗?(生自由回答)(出示幻灯片)看来原来我们早就享受了法布尔的作品。
法布尔小时候可有意思了,他常常捉很多的昆虫,装在衣袋里,每天衣袋都是鼓鼓的。
其实在这本书中也介绍了作者,谁发现了?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出示作者简介)一般情况下,一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的折页都会介绍作者、作品、或者作者的其他作品,有时还介绍同一系列的书籍。
3.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阅读这本书了,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部昆虫史诗——《昆虫记》。
二、整体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比一比,看谁在2分钟内对这本书的内容了解的最多。
生交流汇报。
(相机指导浏览整本书的方法,简介目录的作用等;相机出示概念图)三、读《蝉》,了解更多的读书方法,学画概念图。
1.在《蟋蟀的住宅》里我们认识了蟋蟀这位演奏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勤劳的歌唱家——蝉。
【出示图片】快速翻看这部分,猜一猜老师对蝉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老师最感兴趣的是“金蝉脱壳”这部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并快速找到“金蝉脱壳”这部分文字,用括号括起来,好好读一读。
(引导学生通过目录、借助插图、用括号圈画等方法快速找到所需内容)老师对这部分文字和插图都非常感兴趣,于是又上网搜到一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欣赏。
(播放配有书中文字的图片)2.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读一读第三章勤劳的歌唱家。
(提示可以采用跳读的方法,对于已经了解的内容可以跳过不读,如:“金蝉脱壳”的内容等。
我们也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快速了解主要内容。
)读后同桌交流,并把了解到的内容丰富到蝉的概念图中去。
(师巡视指导)四、由点到面,勾画全书的概念图。
再次浏览整本书,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继续丰富概念图。
运用这种读书的方式可以把书读薄。
引导学生还可以采用横向比较阅读,采用跳读的方式,找出每种昆虫的巢穴特点、习性、繁殖特点等等。
(出示概念图)五、将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其实,老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出示图片】松毛虫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学习;美丽的孔雀蛾寿命只有两三天;樵叶蜂是个天生裁剪师,为它的幼虫做成小巢,而它自己却是个借宿者,常常借宿在蚯蚓的地道里;那小小的萤火虫竟然是个食肉动物,最爱吃的食物是樱桃大小的蜗牛,真不可思议;捕猎高手螳螂的幼虫竟然会被蚂蚁吃掉,真让人大吃一惊;绿头蝇是新陈代谢的工作者;蜘蛛会吐尽最后一条丝为他的孩子筑巢;天凉后,黄蜂会杀死幼虫再纷纷死去……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正等着我们去认识它,了解它呢。
请同学们课下好好读一读这本《昆虫记》,相信你一定会为它着迷。
《昆虫记》阅读教学设计一——西大街后士郭小学邢玉珍【阅读目标】1.了解《昆虫记》的意义和价值。
2.了解并学习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付出的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精神。
3.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学会爱动物,爱自然。
4.联系第四单元所学的表达方法,学习《昆虫记》抓住昆虫的特点具体描绘的写法。
【活动准备】多媒体书籍《昆虫记》【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咱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听谜语,现在咱就猜猜吧。
出示谜语:有种虫儿真奇怪,专吃桑叶不吃菜。
白白身子细又长,吐出丝来造间房。
请你猜出谜底,并说说是根据谜面里的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二、介绍法布尔蚕是一种昆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本专门写昆虫的书------《昆虫记》,说到这本书,先得聊聊它的作者,法布尔,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法布尔。
教师在学生发言后出示法布尔的资料。
三、介绍《昆虫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昆虫记》,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昆虫记》的资料。
四、活动设计——宠物大比拼老师已经在课下布置,让大家在书中选取一种昆虫做自己的宠物,并要求大家做了宠物名片,下边就在小组中选出最佳宠物。
第一关:展示宠物名片在组内展示宠物名片,让组内同学对你的宠物有个初步了解。
(宠物名片的内容:宠物名称、宠物外形、宠物习性、宠物职业、宠物地址)第二关:选出组内最佳宠物把文中具体描述你的宠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句段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要读出它的特点,也要读出你对宠物的喜爱的感情,争取打动同学,为你的宠物赢得宝贵的选票。
小组选出最佳宠物,全班交流。
在学生读文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情感。
五、体会情感同学们的读打动了我们,因为他们不仅读出了昆虫的可爱,也读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那么法布尔对昆虫又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呢?书中哪一章直接写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找出第十五章中直接表达法布尔热爱昆虫的句段,读一读,体会他的感情。
六、领悟表达思考,作者是怎样给我们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昆虫形象的?联系第四单元领悟表达模块所学的知识,说说读了昆虫记,你在写法上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1、要抓住昆虫的特点具体描述。
2、要表达真情实感。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二----------西大街后士郭小学邢玉珍【教学目标】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1.听昆虫音乐、看昆虫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2.(出示法布尔的图片)3.作者及其背景介绍:(投影出示文字资料)法布尔,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实验生理学奖。
师:请你轻声读读这段文字,看看通过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生交流)二、了解《昆虫记》: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他专为“虫子”写出十卷本的书,不能不说是奇迹。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在他的笔下,每一类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音符”:被人大加赞美的“勤劳”蚂蚁原来是它虫利益的损害者;黄蜂会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吵翻整个夏季的蝉原来是个聋子;赤条蜂会像一个神经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在自动保鲜的食物上长大;美丽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它仅有两三天时间的寿命,只来得及在世上找一个伴侣……这就是世间最奇妙的秘密——生命。
过渡:大家想去看看经典名著《昆虫记》吗,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一下这本书!三、书中片段赏析:《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