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戊戌维新思潮的原因、特点、内容、意义
一、戊戌维新思潮的成因甲午战争后,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以1895年4月“公车上书”为起点,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并转化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政治运动。
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潮又称作“戊戌思潮”。
戊戌思潮的兴起和高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渊源:第一,甲午战败的刺激。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遭到惨败,北洋海军全师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曾说“唤起吾国四千余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1,中华书局,1935年版,1989年影印本,第113页)。
甲午战争中,作为涣涣大国的中国竟为“蓑尔岛夷”的日本所击败,割地赔款,创巨痛深,战时的虚骄自大被惨败带来的震惊和耻辱所代替。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各种显而易见的灾难更引起人们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
而日本之所以战胜中国,其原因就在于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因此只有效法日本,从政治制度领域入手实行变法,才能图强。
可以说,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了中国思想界的空前觉醒。
第二,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
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争夺筑路开矿权利、划分势力范围、强制借款,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维新派从挽救清王朝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害怕再爆发一次农民起义,于是他们纷纷寻求挽救危局之法,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
第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是变法维新思潮发展、高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排挤和束缚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代表的维新派,自然要求清政府实行变革,在国内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过去二三十年间,早期维新思潮的初步发展,西学东渐及中国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为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准备了思想条件。
第五,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僚如翁同新、徐致靖等人的支持,也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政治倔起和戊戌思潮勃兴的一个重要原因。
戊戌维新思潮的原因、特点、内容、意义
一、戊戌维新思潮的成因甲午战争后,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以1895年4月“公车上书”为起点,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并转化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政治运动。
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潮又称作“戊戌思潮”。
戊戌思潮的兴起和高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渊源:第一,甲午战败的刺激。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遭到惨败,北洋海军全师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曾说“唤起吾国四千余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1,中华书局,1935年版,1989年影印本,第113页)。
甲午战争中,作为涣涣大国的中国竟为“蓑尔岛夷”的日本所击败,割地赔款,创巨痛深,战时的虚骄自大被惨败带来的震惊和耻辱所代替。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各种显而易见的灾难更引起人们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
而日本之所以战胜中国,其原因就在于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因此只有效法日本,从政治制度领域入手实行变法,才能图强。
可以说,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了中国思想界的空前觉醒。
第二,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
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争夺筑路开矿权利、划分势力范围、强制借款,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维新派从挽救清王朝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害怕再爆发一次农民起义,于是他们纷纷寻求挽救危局之法,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
第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是变法维新思潮发展、高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排挤和束缚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代表的维新派,自然要求清政府实行变革,在国内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过去二三十年间,早期维新思潮的初步发展,西学东渐及中国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为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准备了思想条件。
第五,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僚如翁同新、徐致靖等人的支持,也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政治倔起和戊戌思潮勃兴的一个重要原因。
戊戌地方制度改革与维新派的地方政治思想
中不再出现督抚 同城的现 象, 显然是与督抚制度本身
所 暗寓的督抚权力分割 的行政理念不相符合 的。 关于 戊戌 变法 中督抚制 度 改革 措施 所 隐含 的深
意 ,日本学者真水康树先生认为 :“ 8 8年巡抚被裁 19 撤 有记载 的理 由并不复杂 ,但是该理 由的思维背景可
能是更深刻并值得研究 。 ”这个深刻 的思维背 景是什 么呢 ?真水先生提 出了四点 “ 新思维 ” 即: , 裁汰冗官 、 排除督抚 同城 、陕甘方式和支持事权 归一 。他似乎更 看 重第四条 “ 思维 ” 他把戊戌年 间的督抚制度改革 新 。
百 日维新 中,光绪帝颁布 的变法措施并没有完全 反映维新派 的要求 ,不过这些变法措施又大都是 以维 新 派的思想作为基础 。其 中有关行政制度方面 的改革 措 施 则在一 定程度 上 反映 出维 新派 的政 治思想 和主 张。而一些维新派人士和 官僚在地方上进行过一些政 治改革 的实践则 更是 以他们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分析 这 些政 治改革措施和政 治改革 的尝试 ,可 以从 中领悟 到维新派 的地方政治思想和主张及其对戊戌政治变革
中 南大 学 学 报 f 会 科 学 版 ) 社
J CE T S . N . OUT NI .S I C E CE H U V (OC ALS I N )
V 11 No b 5 3
Jn2 0 u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
戊 戌 地 方 制 度 改革 与维 新 派 的地 方 政 治思 想
彭 平 一 ,丁 光 耀
的影响。
被 废止 了。仅仅二十多天 的实行时问 ,这一改革措 施 到底实行如何 ,效果如何是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的 。
然 而 ,从这一改革措施 中可 以窥见的是光绪帝和维新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与启示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与启示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政治瘫痪后,尝试改革面貌的一次运动。
它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对后来中国革命史产生了巨大的启示。
1、政治影响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它的中心思想是“变法维新”,承认了西方政治制度与文化的进步性和优越性,提出了“建设一个富强、强盛、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变法派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例如提倡宪政、改革法律体制、倡导平等待遇、推行教育普及、整顿税收、加强军事建设等等,这些思想和措施对政治改革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是推动现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文化影响戊戌变法在文化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例如推行新学,开设“留学源流”课程,倡导zn名文化转型,严禁风俗迷信,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改革文言文书写技能,建立现代化教育体系等等。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希望能够改变传统文化中的“迂腐、僵化、陈规”,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3、经济影响戊戌变法的经济改革被称为中国现代化的发端,它的中心思想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富强、强盛、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国家”,并在经济上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
戊戌变法中经济措施包括重组农业关税、改善税负、股票交易、改善银行体系和货币系统等等。
凭借变法敢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中国开始逐步迈向现代工业和国际经济体系,创造了新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奇迹。
4、启示戊戌变法对后来中国革命史产生了巨大的启示。
首先,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
其次,它启示我们,只有当政治、经济等各行各业综合发展,才能使民族得以振兴。
最后,它还启示我们,“变法维新”需要与时俱进,不同的变革措施需要评估其效果,并及时作出调整,让变革成果得以体现。
总之,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次重大事件,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指导,我们应该赞赏变法派在既定条件下敢于探索与尝试的精神,同时也应该反思变法运动中暴力、冲突和权力斗争这些悲剧。
论维新派民权政治思想
关于中国近代民权观的来源和路径,有人认为,“民权”概念是通过日本输入的,是“民主”(democracy)一词的日本译法。
近代日本人把democracy译为“民权”,其用意是强调人民的权力②。
不过一些新近的研究表明,“民权”并不是democracy的日译,democracy在日语中更多的是被译为“民主”③。
实际上,“民权”不仅不是democracy的日本译法,甚至最初也不是由日本引入。
“民权”一语最早见于清驻英公使郭嵩焘的旅欧日记。
在述及英国布雷福德织布机厂工人罢工事件时,郭嵩焘说:“西洋政教以民为重,故一切取顺民意。
即诸君主之国,大政一出自议绅,民权常重于君……亦西洋之一敝俗也。
”④郭嵩焘这篇日记写于光绪四年(1879),当时,郭嵩焘所以提出“民权”的概念,主要是基于对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观察,而不是由于日本学界的影响。
不过,郭嵩作者简介:孙晓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天津30035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16ZDA104)的阶段性成果。
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358页。
②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可参见韦杰廷、陈先初:《孙中山民权主义探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沟口雄三:《中国民权思想的特色》,孙歌译校,夏勇编:《公法》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页;王人博:《中国的民权话语》,《二十一世纪》总第6期,2002年。
④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575576页。
焘在提出“民权”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对这一概念作出说明,于是,“民权”便成了一个缺少定义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内涵只能由人们在后续的讨论中去赋予。
郭嵩焘以后,“民权”的概念也见于黄遵宪编撰的《日本国志》,书载明治八年(1887)年板垣退助复归元老院,“遂倡民权自由之说”黄遵宪:《日本国志·国统志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关于戊戌维新运动性质的三种观点.doc.doc
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
1.改良主义运动说。
这是一种传统说法,范文澜、徐培华、汤志钧等持此说。
范文澜指出:“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运动,虽然是含有进步性,但不属于革命的范畴。
”徐培华指出:“列宁对改良主义下了定义,他说‘一般说来,改良主义就在于,人们只限于提倡一种不必消除旧有统治阶级的主要基础的变更,即是同保存这些基础相容的变更’。
又说‘改良主义的变革,就是不破坏统治阶级的政权基础,只要统治阶级在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作一些让步’。
这意义也适用于戊戌变法运动。
那些参加戊戌变法的人物,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主张学习西方,提出了许多改革的建议和方案,几乎遍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但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皇帝身上,提出的各种变法措施都依靠清政府来推行,根本不想推翻封建统治,也不想彻底改变封建统治基础。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称戊戌变法是一次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
”汤志钧认为:“戊戌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是从上而下进行改革的政治运动,他们的活动仅限于少数从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得到了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的支持,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因此,它只能是一个软弱的改良主义运动。
”“戊戌变法在历史上起过作用,但它的性质却是改良主义的。
他们的领导者很软弱,既不敢和封建主义决裂,又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中国资产阶级,一开始就表现出他们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阶级本质。
”“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运动,怎能说具有进步意义呢?这要从当时历史条件来寻找答案。
十九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充当这个阶级的政治代言人只是从地主阶级转化出来的知识分子和部分官僚。
维新派之所以采取改良的形式,是由当时的历史情况和阶级力量决定的。
这时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兴起,当革命形势尚未形成,革命要求尚未提出之前,进行这种改良的尝试,不能说它不代表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也不能因为它是改良运动而削弱了它的进步性质。
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原因和教训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那么,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戊戌维新运动的教训有哪些?下面就由店铺来告诉你们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吧!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原因政治上: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民族意识。
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上: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关于《万国公报》和强学会的建立公车上书失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
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
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这是维新派最重视的地方,细节包括: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洋务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
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分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
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改良生产技术。
各地先後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
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落后。
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公车上书维新运动开始于1895年于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
当时齐集在公车上书,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连署。
戊戌维新运动论述题
戊戌维新运动论述题
戊戌维新运动是指1898年(戊戌年)六月二十一日湖南巡抚
张之洞等人,在康有为的提议下,倡导《戊戌政变》后,以“驱逐鞑虏,立宪法政”为目标,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变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同兴学会思想的实践,主张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以实现中国强盛。
在政治上,戊戌维新运动主张“驱逐鞑虏”,即反对外国侵略者;并倡导“立宪法政”,希望
通过采用西方的宪政制度,推行民主政治,确立平等自由的法治秩序。
经济上,戊戌维新运动主张变法兴业,推行洋务运动,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发展工商业,以实现经济的自立和繁荣。
文化上,戊戌维新运动主张实施“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的教育改革,注重启蒙教育,培养新的人才,推动科学
知识的普及和文明观念的传播。
戊戌维新运动在短暂的时间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积极的变革,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政府内部的派系斗争和抵制,以及外国列强的干预和压力,很多变革措施无法顺利实施或深入推进。
另一方面,一些主张保守的势力也对变革运动持有异议,认为这样的变革将导致社会动荡和国家份子气的下降。
最终,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反对下,戊戌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
尽管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了,但它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戊戌维新运动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
强不息、追求独立和民主的渴望,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如何理解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如何理解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
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
正规他说,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
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等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
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戊戌变法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那么你了解戊戌变法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戊戌变法又被称为是百日维新,发生在公元1898年的6月11日到9月21日,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是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要求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并大力鼓励发展工农商等行业。
戊戌变法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近代以来新思想的迅猛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封建统治的危机也一步一步地加深,当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怎样来挽救中国,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也是中国学习西方的最早的声音。
第二便是早期的资产阶级开始萌发新思想,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很多人都参加了洋务运动的实践,这些人了解中国的国情,他们的思想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新思想的产生起到先导的作用。
第三是维新思想的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康有为打着托古改制的旗号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去宣传变法,梁启超将维新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而严复认为要挽救当时的中国必须要维新,这些爱国人士的先进思想都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思想。
最后是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三个要不要论战对戊戌变法思想的宣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维新派抓住这次的机会使自己的思想迅速且广泛的传播开来。
戊戌变法失败的启示戊戌变法发生在清朝末年,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在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尝试着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并且积极的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
虽然这场改良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戊戌变法的启示对于中国来说却是意义深远的。
戊戌变法的启示一:在戊戌变法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主导了这一变法行动。
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缺乏必要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革命彻底性,只能是寄希望于改良,并且在这场运动中将成功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将成功的砝码放在了袁世凯的身上,脱离了广大的群众,这是导致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章 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二、戊戌维新的政治主张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一、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三、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 一、维新变法思想
梁启超的自由民权思想
二、自由民权理论
谭嗣同的维新思想
一、谭嗣同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冲决网罗”的社会批判思想
康有为的西学渊源当从结识张鼎华并 接触西学书籍开始,而在游历过香港 之后,更是深感西方法治文明的先进。 康有为的思想从古文经学转向今文经 学,尤其推崇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 这也成为他政治哲学的思想起点。
一、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有二: 一是以公羊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为基础 的历史发展观 二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民权理论, 他的维新思想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即 “托古改制”的论证策略。 康有为观点:进化论的历史发展观自由、 平等的民权理论、以及“托古改制”的 论证策略。
严复的自由思想
二、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思想
一、以进化论为指引的维新思想
第一节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一、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二、戊戌维新的政治主张 三、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 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 康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康有为自幼就 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和浓厚的程朱理学 熏陶。
一、维新变法思想
维新派观念里,救亡图存是变法维新的直接原 因也是根本动力。 梁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强大就在于积极求变, 中国也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主动进行改革。 批评洋务派中体西用没有触及中国的根本问题, 变法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富强,因此必须变革政 治体制。人民获得民主权利则是国家富强之根 本,真正的求变是“以群为体,以变为用”。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一、导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
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
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
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
戊戌维新思潮
戊戌维新思潮甲午战争后,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以1895年4月“公车上书”为起点,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并转化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政治运动。
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潮又称作“戊戌思潮”。
一、戊戌维新思潮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第一、维新思潮的兴起:晚清经世致用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是经世学者关注现实、注重实效、探求御侮自强的结果,具有浓厚的政治救亡色彩。
资产阶级维新派正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改革派为改变社会现状,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的先进思想,摒弃了他们的历史循环主张和“器变道不变”的变易观,通过继承和改造,时今文经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
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及其初步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并活跃着一股要求进行具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新思潮,即所谓的早期维新思想。
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输入和传播育、科技、医学、军事等种种近代文明。
传教士向中国介绍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及各种社会学说,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西学”体系,使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政治体制、社会风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第二,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
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争夺筑路开矿权利、划分势力范围、强制借款,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维新派从挽救清王朝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害怕再爆发一次农民起义,于是他们纷纷寻求挽救危局之法,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
第三、历史反思中国近代士大夫对洋务思潮进行反思。
甲午战争使洋务运动暴露了许多弊端,深深感到“中体西用”的不足,在反思洋务运动的基础上将视野延伸到政治领域,“变法图存”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
维新派进行一系列的变事、变法、变器、变政。
三、戊戌维新思潮的主要内容1、主张变法,反对守旧严复《天演论》提出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原则,守旧派认为的“天不变道亦不变”、“老祖宗之法”不能变,受到了维新派据实的批驳,并认为变是古今之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
第十五章 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思想
3、在政治原则上,实行民主管理。 大同世界有三级行政:公政府、度政府、地 方自治局。全世界设一公政府,把地球分为 100个度,每度设度政府,度政府之下是地 方自治局,属基层行政单位。 三级行政机构只是社会的经济文化管理机关 ,不是具有强制压迫性质的国家机器。 公政府的首脑是总统,由上下议员选举产生 ,任期一年,不得连任。下设二十个部,部 长由精于业务、道德高尚的人经选举产生, 议员由人民公选。
康有为把他的历史进化论应用到政治上,形 成了他的维新改良思想。 他认为,封建主义君主制是据乱世,资本主 义君主立宪是升平世,而中国仍处于据乱世 的制度,因此,应当进行改革。 这样,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为维新变法 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资产阶级民权观
在充分论证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后,康有为 又提出人性平等的资产阶级民权观,以论证 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康有为的人权观包括人性平等的自然人性论 和君权民授的国家观。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康有为一直把富国养民教民、发展资本主义 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富国之法:铁路、轮船、开矿、铸银、邮政 。 养民之法:务农、劝工、惠商、恤穷。 教民之法:设学校、开民智。
重视科技。 康有为认为,西方富强在于其重视科技,鼓 励创新。中西方对科技的态度不同,进而导 致富强之道相反。 康有为力主光绪劝募工商,奖励创新,根据 创新效用的大小而予以不同奖励,大者加官 晋爵,从而引导社会风气转变,带动科技发 展。(英国女王授爵)
(一)变易之法与进化论
变易之义作为变革理论根据之一。 康有为——“《周易》专明变易之义”。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治理社会的规则也要随时而变,“圣人之为 法治也,随时而立义,时移而法亦移也”。 “法《易》之变通,观《春秋》之改制,百 王之变动,日日为新,治道其在是矣”。
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摘要: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它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
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
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主张设立议会,限制过重的皇权,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宣传、影响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戊戌变法维新派内容失败原因意义及作用Keyword: Reform Movement Reformists Content Reasons for failure Meaning and effect戊戌变法的起因: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参加变法的人有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
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的内容:在教育上,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在经济教育上,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在各省设分局;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中西各法切实开垦;颁发制器及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在各地设立工厂;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开放八旗经商的禁令,名其学习士农工商自谋生计。
对戊戌变法的思考:基于政治关系视角
对戊戌变法的思考:基于政治关系视角【摘要】戊戌变法是晚清末年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其背景是二次鸦片战争后政治形势的动荡。
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政治对立导致了变法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保守派对改革持消极态度。
本文从政治关系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力量对立和内部矛盾。
通过对政治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政治变革的动力和困境,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考。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更广泛的政治关系视角出发,探讨晚清政治变革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戊戌变法、政治关系、二次鸦片战争、变法派、保守派、政治对立、变法失败、思考、分析、启示、未来研究。
1. 引言1.1 背景介绍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极度动荡和危机的局面。
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形势更加动荡不安,各种政治力量开始在国家内部展开激烈争斗。
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使得国家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内部分裂的危险。
此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变法,希望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戊戌变法应运而生。
变法派力图借助变革来加强国家实力,改变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融入世界潮流。
变法过程中遭遇到了强大的保守势力的抵制,最终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的失败不仅导致了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也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探讨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关系,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政治变革的困境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文献回顾是对戊戌变法的历史事件进行系统性总结和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可以深入了解该时期政治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变法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政治斗争。
在过去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戊戌变法进行了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层面。
一些研究强调了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认为当时社会面临着种种危机和挑战,变法是当时政府应对危机的一种尝试。
第十六讲戊戌维新时期的政治思想
九界即九别:国界、级界、种界、形界
、家界、业界、乱界、类界、苦界等。 在这里康有为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和资 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一面。 B大同社会就是人人平等、万物普爱的 世界。人生来平等,尽量实现平等的社 会制度才是合理的。人的本性则是去苦 求乐的,显示了其积极的人本主义的内 容。提倡普爱众生。
(一)戊戌维新时期的政治思想
戊戌维新思潮 人物思想分析 一、康有为的政治思想 二、梁启超的政治思想 三、严复的政治思想 四、谭嗣同的政治思想
戊戌维新思潮
一、戊戌维新思潮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构成戊戌维新思 潮兴起的直接原因。 日本的胜利使许多中国人进一步认识到 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作用,也引起对洋 务运动的反思。认为洋务运动的学习西 方只是“得其貌,失其真,慕其名,忘 其实”。盛行“皮毛说”。李鸿章成为 众矢之的。
3、提倡“民权”思想。戊戌维新思想对 传统的三纲五常 4、宣扬君主立宪制度。 5、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其中包括社 会学说和自然科学。
三、戊戌维新思潮的作用
1、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不断展开。起 到了社会动员和理论指导的作用。 2、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思想 启蒙运动,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宣传了民 主思想和民族国家观念。
不平等的原因的分析存在一些错误的 认识,因而也不能真正提出可行的解 决措施。如:一方面承认人种的优劣 ,一方面提倡种族平等,提出通过通 婚消除种族差别的方法,表明其平等 思想具有不彻底性和荒唐性的一面; 还有男女不平等的分析,归于家庭的 存在。
二是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建筑在渐进
改良的进化论基础之上,反对革命 ,显示了要求民主自由而又害怕革 命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是远大的理 想,另一面却是实现精神的缺乏。 “书成,既而思大同之治,恐非今 日所能骤行,骤行之恐适足以酿乱 ,故秘其稿不肯以示人”。(张伯桢 :《南海康先生传》)
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政治改革探究
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政治改革探究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改革,尤其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深入探究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政治制度改革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所推动的,他们认为中国需要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实现政治局面的改革,推进现代化进程。
此次变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皇权专制的改革,二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政治制度。
在针对皇权专制的改革方面,戊戌变法主要涉及削减皇帝的权力,推进君主立宪的改革。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欧美国家的民主制度逐渐成为主流,君主立宪制度得到了很好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维新派也秉持着这种制度的孕育之力,通过建立议会制度,开展选举活动等方式提升百姓参政议政的能力,建立有民主参与的政治体制。
另一方面,戊戌变法也推动了中国的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宪法,并颁布了许多新法案,如新学制、新军制等。
这也标志着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吏治政治向观念先进、法治政治方向逐渐转型。
此外,戊戌变法还在文化领域逐步推行爱国主义教育,萌发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涉及许多方面,如建立非官方留学生会,加入国际学术组织,积极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
二、思想观念的转变戊戌变法所蕴含的种种制度变革背后,是观念和思想发生的巨大转变。
中国在千年封建主义的影响下,文化传统高度注重孝道、忠诚等观念的内涵,然而此时的维新派认识到,只有经历过文化上的转型,才有可能顺应世界的变化,进而经济、政治等方面跟随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戊戌变法是深入普及现代观念的政治运动,对中国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戊戌变法时期,通过普及科学、现代思想,传播文化,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以中华优良传统融合西方文化为宗旨,开展了伟大的思想解放斗争。
这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变化奠定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法政学院09思政3班江银曼2009644317摘要: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是时势造就了英雄,维新派君子们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状况,也只能演出这样的一幕悲剧。
中国戊戌维新虽然失败了,但维新派大呼爱国救亡,努力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进行了大量的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加上变法失败的教训和维新志士的鲜血,使很多青年从此觉醒,逐渐走上革命的道路。
戊戌维新是中华民族觉醒和中华民主革命历程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应埋没的。
关键词:戊戌维新维新运动推动者救亡图存近代中国的维新思想,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日益加深和清王朝专制危机不断加深的形势下产生发展起来的。
由于中国之闭关政策,康熙时代,那时西方的文艺复兴,科学发达,都还不久。
康熙帝极力提倡欧洲文化,大力欢迎传教士。
但到了雍正,就把西洋的文化人全部驱逐出国,从此以后,中华全国成了隔绝世界的孤岛。
在满清宰执下的中国,“夜郎自大”,闭着眼睛自吹自擂,戊戌政变,可以说是闭关以后,中国文化突然落伍,受刺激的优秀民族,必然奋起的抗争。
其次,坚船炮利政策之失败,列强之集中环攻等。
一些有远见的中国人就想来一番彻底的改革和维新,这就是酝酿十余年的维新思想,造成“戊戌政变”的原动力所由来。
以上是外部原因,那么内根又是什么呢?一、皇帝、皇后的争权。
二、满族嫉妒汉族情感的表露化,要真正取得“皇帝”的权力,就得重用汉族人才,以达成其目的。
戊戌政变是一幕悲壮、简短而重要的史剧,至于戊戌政变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大概可以说是先天的、必然的。
举例来说,有以下原因:一、清德宗的无权与无能。
这个可怜的皇上,满清的亲王贵族没有一人把他放在眼里,每一个太监,都是监视他的侦探,如此的地位根本不能做到奋发图强,大有作为。
维新运动是一批有思想觉悟的爱国者推动的,其中的代表者当然首推康有为、梁启超等。
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和理论手法是仿洋改制,即提倡仿效外国变法,论述外国变法改制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维新变法提供理论指导。
此外,康有为还运用了托古改制,那么,康有为为什么要托古改制呢?④因为他看到中国的守旧势力是在力量太大,而且一贯利用尊经崇圣的传统观念来反对变革和压制舆论。
所以,把儒家圣人孔子说成托古改制的祖师,就利用了孔子的权威作为抵制守旧派攻击的挡箭牌、护身符。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
同时也吸引了一批要求革新的知识分子,成为他宣传变法的得力助手和推进维新的骨干分子。
如万木草堂的梁启超、陈秋千、麦孟华等,还有谭嗣同因“南海先生传孔门不传之正学”,而甘做他的“私淑弟子”。
①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消极负面作用。
康有为本想利用托古改制减少变法阻力,提高自己威望,吸引广大士大夫。
但却往往事与愿违,由于他否定了儒生安身立命的儒家古文经典论证新学伪经和孔子改制时又往往牵强附会不够严谨。
结果,他的托古改制理论不仅不能为多数士大夫知识分子所接受,反而招致士大夫阶层群起而攻之。
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进入高潮,康有为已把仿洋改制作为推动和策划光绪帝实行变法的主要方法,一直到后来,总之,正如康有为对自己所说“自召见后,无数日不进书者”,②撰写和进呈阐发仿洋改制思想的列国变政考和其它有关奏折、书籍,是康有为在百日维新期间推动变法维新的最重要和投入力量最多的理论工作。
其中,《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是仿洋改制的三部代表作,而且这三部代表作在1898年戊戌维新的前、中、后三个时期先后进呈给光绪皇帝,④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一、在学习彼得大帝那方面,首先是要求光绪帝学习彼得痛下变法的决心,即顺应历史潮流;其次是学习游历学师,仿行万国之美法。
再者是针对中国守旧势力千方百计阻挠变法维新,应该学习彼得一世“干纲独断”,排除群臣阻挠。
二、借鉴日本变法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康有为一再呼吁广集公议,任用新人,破格提拔草茅之士,掌握新政大权。
在《日本变政考》中,康有为叙述最详细的是关于日本官制的改革,并具体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后从开对策所到立宪法、设议院的逐步演变过程,并认为变官制是变法之本,设立制度局是日本变法之一大关键。
此外,康有为还大声疾呼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争权力谋利益。
他在《日本变政考》中极力推荐日本明治政府以国家力量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殖产新业”政策,仿效日本发展工业、铁路、造船、银行,主张废除阻碍民间工商业发展的苛捐杂税;大力提倡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
④总之,《日本变政考》描述了日本明治维新变法改革的整个过程,也涉及到中国戊戌维新所需要变革的各方面。
三、康有为在《波兰分灭记》一开始就谈到波兰原是个欧洲大国,面积超过英、法、意、奥等国,但由于政治腐败,导致后来割地赔款,蒙垢忍辱。
康有为编撰进呈《波兰分灭记》的另一个目的是揭露沙俄的扩张野心,反复强调变法之勇,必须当机立断,排除干扰,把变法进行到底。
光绪帝看到《波兰分灭记》后,很受刺激和启发,光绪增强了变法的勇气和紧迫感,不久便采取了一系列打击顽固派提拔维新派的重大行动。
仿洋改制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首先可以说康有为的仿洋改制运用了近代世界意识分析国际形势与时代特点,提供了中国变法维新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理论依据,起到了振聋发聩为戊戌维新制造舆论的作用。
其次,分析总结了各国变法的历史经验教训,具有向西方寻找真理,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理论意义,起到为戊戌维新指引方向和设计蓝图的作用。
再者,采取了向皇上上书和进呈书籍的特殊方式,起到了推动戊戌维新进展的历史作用。
总之,在百日维新之前,由于康有为鼓吹仿洋改制,以各国历史为例,说明中国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促使光绪帝和一批爱国官僚士大夫倾向支持变法。
但是,康有为的仿洋改制也存在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
第一,仿洋改制反映了康有为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还缺乏认识,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二,对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深刻认识,幻想以君权变法,并把维新成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光绪帝的身上。
第三,没有彻底抛开封建传统观念,加上他对西方政治文化认识较肤浅,同时也为减少守旧派的势力的阻力,所以有时也搬出“西学中源”等的说法,与其托古改制论相呼应。
第四,康有为在宣传仿洋改制时,往往为了自己的政治需要,实用主义地歪曲或篡改外国的历史事实,曲解外国历史经验,甚至把完全是中国的东西硬塞在外国历史中。
但是,尽管存在以上种种局限性,我们还是应该承认康有为的仿洋改制是符合时代潮流和民族利益的,也是他摸索中国近现代道路和推动中国变法维新运动的重要思想理论,在当时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同时说明康有为不愧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
论及晚清戊戌时期的人物,对时局既有影响而又被长期忽视的人是张荫恒,他出身畏微寒,因擅长洋务与交涉,曾三次出洋,持节海外,足迹遍及欧美和亚洲许多国家,是清末具有近代外交思想和观念的新式外交家。
③在维新运动中,张荫恒联络维新派,秘密推荐康有为;赞助新政,辅助光绪帝,是戊戌年力倡改革的帝党中坚人物,在戊戌维新中发挥了十分特殊的作用。
因长期的洋务实践和外交生涯,使张荫恒产生了学习西方进行改革的政治思想,对西方社会的体察和关注并未仅仅停留在社会风俗和物质文明的层面,他对西方各国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也有过潜心思考。
甲午战争后,国内变法图强的呼声日益高涨,维新运动渐渐从早期思想宣传阶段进入了政治改革时期,张荫恒遂成为这场改革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他与维新派一样,主张效仿日本,采用西法,实现富国强兵。
早在1889年,张荫恒就对日本的宪政改革非常关注。
1895年,康有为、陈炽等人发起组织了以变法图存、挽救国家危亡为宗旨的强学会。
张荫恒等廷臣纷纷出面支持。
总之,从张荫恒的经历和思想倾向看,在戊戌维新中他积极支持康有为的变法活动并参与新政,是有其必然性的。
张荫恒在甲午战后步入帝党,由于朝局的变动,成为甲午至戊戌间之幕后大人物。
张荫恒与戊戌维新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他对康有为政治活动的支持;其二是在光绪帝的主持下对新政的筹划与参与,其中,前者的意义尤为重要。
戊戌维新期间张荫恒对康有为政治活动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助康上书;密荐康有为;支持保国会活动;他是戊戌年康有为政治活动最重要的幕后支持者。
④张荫恒曾为光绪帝所倚重,积极筹划改革,力行新政,是戊戌年朝臣中最为突出的改革派人物。
戊戌年初,其主持的另一项改革是发行“昭信股票”。
此次股票发行从酝酿到实施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是近代中国首次仿效西方国家发行国内公债的尝试。
百日维新后期张氏参与的比较重要的活动是主持矿物铁路总局,革除路况弊政。
但是,张荫恒秘密支持康有为,积极参与新政的政治倾向,激起了守旧势力的极端仇视。
戊戌年间,政敌们纷纷伺机对他进行攻击和诽谤,政变发生后,张氏亦被视为“康党”而被捕下狱,不久被流放新疆。
张荫恒在这场顺应时代潮流的政治变革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历史作用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在维新运动中,有一群人是最不应该被忽视的,那就是晚清外交官,他们是中国近代最早走出国门、接触西方社会、了解世界潮流和探索改革道路的群体之一,有些外交官还积极参与变法活动,并起了重要的作用。
晚清外交官的派出,是认识外部世界的极好机会,外交官们通过写汇报和日记,把国外的经历、感想、考察研究的成果,以游记、笔记、诗文、著作等多种形式发表。
其中,翻译西方书籍,是近代中国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在当时,许多外交官参与翻译了西方书籍。
这些译书的内容广泛,从世界各国的史地沿革、政治经济状况、军备实力、文化风俗习惯,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国际间交往惯例等,均有涉及。
晚清外交官通过亲自体验,突破了华夏文化中心论及华夷思想的陈腐观念,承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晚清外交官对中国维新思想的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首位出使大臣郭嵩焘出国前思想就比较开明。
出使英国后,更是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社会风气逐渐开化。
当然,晚清外交官群体的思想始终贯穿着矛盾,他们看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君主专制的必然性,对专制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批判。
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制约着他们不敢公开与清王朝决裂,试图在保存清王朝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变革,走资产阶级立宪的道路,这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始终未能超越改良的范畴。
这次维新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国际背景,我得到的启示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要从根本着手,应涉及各个方面,几个企业无法救中国;个人的力量太小,改革需要政府大刀阔斧的改;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改革要从基层做起等。
封建阶级洋务派,代表的还是封建地主阶级,腐朽的阶级是不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缺乏彻底革命的勇气,把希望寄托于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是注定要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发动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使他们向封建势力妥协,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的现状,三个阶级都不能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