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溶液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溶液》教学案

第三单元《溶液》教学案

实用文档初中化学第三单元《溶液》一、课标要求二、近年考题分析三、教材分析:本单元包含三节容,分别是《溶液的形成》、《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及《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基本概念有:溶液、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乳化现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共9个,涉及基础知识点有:溶液形成的微观过程、物质溶解时能量的变化、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等4个,拓展点:浓稀溶液和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液稀释问题和浓缩问题,涉及质量体积换算的计算、配制溶液的实验分析等。

本部分的教学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章节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

从感性到理性表现在各节探究活动中,如第一节从观察食盐溶于水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建立科学的溶液概念。

宏观到微观:食盐溶于水的过程分析表现比较明显,符合化学的微粒观学习要求。

(化学三观:物质观微粒观符号观)定性到定量第三章第一节,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

第三章第二节。

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第八章第二节: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的。

2.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学会饱和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1.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选C。

糖水、食盐水、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是蔗糖、食盐和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溶液这种混合物,之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 )A.溶质是固体B.溶剂是水C.溶液是液体D.溶质被解离成分子或离子状态【解析】选D。

物质的溶解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到溶剂的微粒中,所以溶液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

故选D3.(2013·北京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解析】选C。

本题考查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和植物油形成乳浊液。

4.(双选)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析】选C、D。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无关,所以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 错误;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B 错误;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C正确;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正确。

5.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完全溶解后成为( )A.100克19.25%的溶液B.100克20%的溶液C.85克20%的溶液D.85克15%的溶液【解析】选A。

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5 g+15 g=100 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5 g×5%+15 g)/100 g×100%=19.25%。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溶解度PPT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溶解度PPT
请解释: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
复习目标: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表示方法。 2、了解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 3、会进行有关溶解度方面的简单计算,能解 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现象。
一、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 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又如: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说明在60℃时 ,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
1.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的意义?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 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条件 —— 一定温度

标准 —— 100克溶剂 (水)
4

状态 —— 饱和溶液
要 素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含义:定温、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2.影响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温馨 提示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如: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我们 就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2 )溶 解 度 曲 线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170
160
. .
150 140
.
130 120
.硝
110

100 90
.钾
80 70
.
. . . . 60
50 40 30 20
10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二、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1.溶液的外观:澄清透明。

(溶质是以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的,所以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3.溶质、溶剂的判断:①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液体溶解于液体:少的是溶质,多的是溶剂;如果有水,无论多少,水是溶剂。

4.溶液的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可以不说溶剂水。

氯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的全称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又可以叫做“氯化钠溶液”。

5.一些常见溶液的俗称:氯化钠溶液——食盐水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三、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1.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2.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3.①溶解放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浓硫酸②溶解吸热,所得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晶体③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四、溶液的性质①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原因是它们溶于水要发生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如氯化钠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硫酸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②少量溶质溶于水中,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③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含Cu 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 2+):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含Fe 3+):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第1节溶液的形成(共39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第1节溶液的形成(共39张PPT)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 的、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⑴ 溶液是混合物。 ⑵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⑶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
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做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点击上图右下角play播放
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溶于水时,在水分
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从而 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常 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如果不加以说明,通常所 提的溶液就是指以水作溶剂的溶液。
夹层
内胆
1.右图为“便携式无电冰 桶”,使用时在夹层中放入 水,将食品放入内胆。在夹 层中再放入一种固体物质, 就会使内胆内的食品在低温 环境中保存。则在夹层中放
实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硝酸钾仍有 部分未溶解
全部溶解
(1)硝酸钾不再溶解 (2)加热后全部溶解 (3)冷却后又析出固体
硝酸钾全部溶解
上述实验证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有条 件的,改变条件就能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减少溶质, 改变温度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 度
子的作用下,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 均匀地分散到水中,所以食盐溶液实际上是离子和分子 组成的均匀混合物。离子的直径很小(一般小于 10-9m),质量也很小,它们在水溶液中跟水分子一起不 断运动,所以溶液是均匀、稳定的。
Na+和Cl- 扩 散到水分子的 间隔之中。
一、溶 液

第三单元 溶液 知识点-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知识点-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溶液一、溶液的组成及特征1.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4.溶质和溶剂的确定:①根据名称判断,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②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一般将固体或气体看作溶质,液体看作溶剂;③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把量多的看作溶剂;④由水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不论水量的多少,水都作为溶剂5.Tips: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答案:不一定。

均一稳定的液体也可能是纯净物,如蒸馏水,而溶液属于混合物。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

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三、物质的除污方法及原理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四、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1)利用概念进行判断(2)利用溶解度进行判断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若,溶液为饱和溶液;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固体。

Tips: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b.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可能是浓溶液;c.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d.一定条件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对另一种溶质来说,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如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再溶解硫酸铜;e.析出晶体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1)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如NaCl、KNO3(2)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Ca(OH)23.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液-溶液的配制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液-溶液的配制
(1)加入10克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 (2)加入100克水 (3)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
减小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
列式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总结方法。
①向80g15%的糖水中加入20g水,列式计算
这是通过加水稀释减小溶质质量分数。
②向80g15%的糖水中加入100g10%的糖水,列式
计算
这是通过 减 加入同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小的溶液
小溶质质量分数。
1、加水稀释
计算依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浓溶液的质量Xa%(浓)=稀溶液的质量Xa%(稀)
加入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
2、加入同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小的溶液
药匙 和 量筒 、胶头滴管。 ③ 溶解 : 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 、 玻璃棒 。 ④ 装瓶贴标签 。
二、溶液的配制
(一)固体加水配制 1、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标签
2、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
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3、注意:
(1)天平应左物右码(2)量筒读数应平视
(3)易潮解、易腐蚀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 (例如:烧杯)中 称量,例如:氢氧化钠固 体应放在烧杯中称
245gX20%=98%X X=50g
浓硫酸的体积=溶液质量÷溶液密度
=50g ÷ 1.84g/ml=27.2ml
加入水的体积=加入水的质量÷水的密度
= (245g-50g) ÷1g/ml=195ml
(二)浓溶液加水配制稀溶液 1、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2、仪器:量筒、 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4、误差分析
错误操作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药品放反

初三化学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单元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单元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单元教学设计《初三化学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单元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初三化学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单元教学设计所需时课内共用6课时,每周三课时;课外共用2课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的教学核心内容,隶属于课程标准中第五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主要内容之一。

本单元教学意在帮助学生认识一类均匀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特征及其定量表示方法和配制方法,并同时体会在科学上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认识的。

内容涉及溶液的概念、形成、表示、配制四个方面。

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提高实验的技能。

本主题单元内容来源于鲁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课本第三单元。

该主题单元共分为以下三个专题:专题一:溶液的形成。

学生能初步认识溶液的组成及溶液的重要特征;通过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化对溶液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构建物质之间相互溶解的微观本质;并能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的方法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专题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了解表示溶液组成的几种方法;会进行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专题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学生初步学会配制溶液的实验方法,并且巩固和熟练一些基本实验操作的方法如托盘天平、量筒等使用。

本主题单元的教学重点: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主要的学习方式: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预期教学成果:探究实验报告、思维导图、课堂综合检测、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调查报告、各类洗涤剂及其作用归类。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溶液的概念;(2)了解物质溶解的微观实质;(3)了解影响溶解的因素;(4)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丰富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比较推理、表述等能力。

第三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一、溶液和乳浊液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中各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注意:(1)溶液的关键词:均一、稳定、混合物。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2)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①是否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②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

(3)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如CuSO4溶液为蓝色。

(4)一种溶液中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

3、溶液的组成①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②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

③溶液、溶剂和溶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质体积+溶剂体积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①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植物油的汽油溶液中,植物油为溶质,汽油为溶剂;当溶剂为水时,水可以省略,如食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②若固、气体与液体混合,一般习惯将液体看作为溶剂,固、气体看作溶质③若是由两种液体混合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

④两种液体混合且有水时,无论水多少,水一般作为溶剂•注意:a一般水溶液中不指名溶剂,如硫酸铜的溶液就是硫酸铜的水溶液,所以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一般为水。

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将足量的锌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将足量的锌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物硫酸锌,而不是锌;5. 影响因素溶解的因素有: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搅拌6.乳浊液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鲁教版
⑹名称: 溶质名称+溶剂名称+溶液 ⑺能量变化:物质溶解时通常有能量的变化
思维训练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都有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上溶剂的体积
2、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①硫酸铜溶液
②0.9%的生理盐水
碘酒
硫酸铜溶液
食盐溶解到水中为什么会均一、稳定呢?
实验探究
问题: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 化? 实验:
(1)取2只烧杯,各注入一定量水,并测量水的 温度,填入59页课本表中。
(2)将一药匙氢氧化钠、硝酸铵分别加入上述2 支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填入课本表中 。

3.如果把得到的食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 两年……你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来?
1.溶液:一种或几种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 如:水、酒精等。
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如:食盐等。
4.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
思维训练
氢氧化 硝酸铵 氯化钠 钠溶液 溶液 溶液
温度/℃
温度变化 量
升高 降低
不变
结论:物质溶解时通常有能量的变化
活动天地2
1.向一只试管中加入1/3体积的水,然后 向试管中滴入两滴植物油,用力振荡, 观察所发生的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再 观察现象。
振荡后浑浊,静置后油浮在水面上
2.向另一试管中加入约1/3体积的汽油, 重复1的操作,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选C。

糖水、食盐水、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是蔗糖、食盐和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溶液这种混合物,之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 )A.溶质是固体B.溶剂是水C.溶液是液体D.溶质被解离成分子或离子状态【解析】选D。

物质的溶解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到溶剂的微粒中,所以溶液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

故选D3.(2013·北京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解析】选C。

本题考查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和植物油形成乳浊液。

4.(双选)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析】选C、D。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无关,所以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 错误;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B 错误;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C正确;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正确。

5.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完全溶解后成为( )A.100克19.25%的溶液B.100克20%的溶液C.85克20%的溶液D.85克15%的溶液【解析】选A。

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5 g+15 g=100 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5 g×5%+15 g)/100 g×100%=19.25%。

第三单元 溶液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溶液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溶液基础知识一.溶液1.概念:。

基本特征:、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最常用的溶剂是,酒精、汽油也是常见溶剂。

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但没有溶解的物质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在溶液里的反应,一般是参加反应)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二.物质溶解过程:1.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如、等;有些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等;有些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如葡萄糖,氯化钠等2.一些物质溶于水后往往使水的沸点(填“升高”或“降低”)、凝固点;3.有些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如酸、碱、盐的水溶液均能导电。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①步骤:计算、、、装瓶存放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不变)①步骤:计算、、、装瓶存放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四.乳化剂及乳化现象:洗衣粉、洗洁精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乳化作用。

难溶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其性质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例1.下表是20℃时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分数为28%的硫酸加入等质量水,所得溶液的密度小于1.08 g/mLB.质量分数为24%的硫酸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的密度大于1.08 g/mLC.质量分数为28%的氨水加入等质量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14%D.质量分数为24%的氨水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的密度等于0.95 g/mL分析:等质量的浓溶液和水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是原浓溶液的一半,因为溶质的质量未变,而溶液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复习 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复习 课件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 水溶液。
D.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Exercises
5.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到达饱和的方法是( B )
A.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溶。 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至50℃无固体析出。
汽油除油污是__溶__解______ 洗涤剂除油污是_乳__化___作__用_
知识回顾
知识点四: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
(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该条件下这种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
液。
强调
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时, 一定要指明温度,溶剂质量。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2、组成:溶剂和溶质 固气溶液,液为剂。 液液互溶,多为剂。 水多水少,水为剂; 不指溶剂,水为剂。
知识回顾
3、特征 均一性:各部分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溶剂量)不 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 离出来。 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物质
知识回顾
针对性练习
1、某液体若是溶液,其必然是( D ) A.长期敞口放置不会析出沉淀。 B.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里。 C.只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第三单元 溶液 复习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2、能区分溶液中溶剂和溶质 3、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4、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回顾
知识点一:溶液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溶液的配制-PPT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溶液的配制-PPT

A
B
C
D
⑴写出图中你喜欢的一种仪器名称 ⑵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顺序是 ①ABCDE ② BDCEA ③DBCAE ⑶指出并纠正图中一处错误:
E ;
(填序号);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了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 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 瓶、水槽、蒸发皿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重点考查实验的操作能力。应掌握各实验的操作 步骤,才能灵活选出所需仪器及操作顺序。
通过配制80g 10%的氯化钠溶液,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 步骤和方法。
如何配制80g 10%氯化钠溶液?
1、现欲配置这种氯化钠溶液,请思考该如何操作? 2、归纳实验步骤及相应的所用仪器。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初中化学中考说明
中要求学会的内容,它既是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 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近年来中考的一个考试热点。
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②④①③
例2. 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 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B.②①④③⑤ D.④⑤①②③
答案:D
2.考实验仪器
例3、以下是用8mL蒸馏水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 作过程,其中错误的环节是
答案:D
例4.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
一、实验原理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100%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滴管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物质溶解吸热放热现象_PPT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物质溶解吸热放热现象_PPT

升温、降温、 不变?
①、利用温度计测 出溶解前50ml水的 温度T1;
②溶解后,测出溶
解10g氯化钠的溶
获得结论
液温度T2; ③比较两次测量温
度大小T1、T2
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
物质溶解溶液温度的变化
1.氢氧化钠NaOH溶解在水里,溶液的温度会发生什么变 化?
2.写出你设想的实验步骤。 3.完成实验,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认识物质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 2.记忆初中阶段几种物质溶解温度变化情况 3.能够运用溶解不同现象区别不同物质
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的变化
物理变化--是否有能量的变 化?
食 盐
点燃镁条实验:剧烈燃烧 耀眼白光,大量放热
50mL 水
食盐溶解过程
食盐 水
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
物质是 ( A、B)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硝酸铵晶体 D.氯化钠晶体
再接再厉
【练习2】要使右图所示小球鼓起来,实验时不能使用的固体和液 体是( A ) A.硝酸铵和水 B.锌粒和稀硫酸 C.氧化钙和水 D.氢氧化钠和水
知识综合运用:
【练习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水区分开来的一组是(A ) A.氯化钠、大理石、蔗糖 B.氯化钠、硝酸铵、无水酸铜 C. 石灰石、食盐、氢氧化钠 D.汽油、酒精、浓硫酸
硝酸铵 温度降低解后的温度T2;
③比较两次测量温
获得
度大小T1、T2
结论
进行实验
学以致用:
【典例1】下列固体物质加入水中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 A)
A.NH4NO3 B.NaCl C.CaO D.NaOH

鲁教版九级化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第课时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鲁教版九级化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第课时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降低,如__________;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
温度不变,如____________。
硝酸铵
氯化钠
知识点2:乳化现象 细小液滴
4.洗洁精、洗衣粉和洗发液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以_______________的 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 _____乳__化__现__象_________。
小兰的方案为乙装置,其过程为: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观察另一烧杯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就可判断氢氧化钠溶解于水
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
小兰
(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的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
小白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够完善,甲图中装置组成了一个封闭体系,
且广口瓶的容积一定,故里面所含的空气的量固定,当把分液漏斗中的
鲁教版
第三单元 溶 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重难点解析 1.溶液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特征。 2.溶质溶解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温 度下降,如硝酸铵;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 如氢氧化钠;当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不变,如食盐。 3.乳化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常见的乳化剂有洗洁精、洗衣粉、洗手 液。
2.溶质溶解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下降,如硝酸铵;
并D.预溶测【液此的因点均素一对拨性食是】盐指溶氯同解一速化溶率液钠的各影和部响分。蔗的性糖质、溶组于成相水同 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溶液
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
实例:温___度___降___低__溶,液氢不是氧无色化的钠。 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丶溶液的形成PPT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 液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丶溶液的形成PPT
硝酸铵溶解吸 收大量的热
注意:温度计、玻璃棒每次用完要擦干净,再继续使用。
扩散过程 (吸热)
溶 解 过 程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NH4NO3固体溶于水
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例如:NaCl固体溶于水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NaOH 固体溶于水
讨论
硫酸铜
H2SO4 酒精 油脂 白磷
水 水 水
汽油 二硫化碳
氯化氢 水
碳酸

日常生活沾有油污,用水很难洗干 净,是用什么物质去除它呢?原理又是 什么?
[实验]乳化现象
试管内加
现象
把液体到
入的物质
掉后试管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是否干净
水和植物 油
水和植物油 和洗涤剂
分层 分层
乳浊 乳浊
分层 不干净 不分层 干净
乳浊液和悬浊液
1、乳浊液:液态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叫做乳浊液。
共同特征:不稳定、不均一
洗洁精、洗发液等物质能使食用油以细小 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 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 分散到 液体里形成的
。混它合物 (是不/不是是)溶液。
2.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它
碘酒
溶质 碘 溶剂酒精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3)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4)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5)98%的硫酸溶液中水做溶质,硫酸做溶剂。 6)食盐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的过程属于化合反应。
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不发生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