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张明威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121871)

【摘要】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和追求健康,但目前国民的营养健康现状越来越表现出我国居民健康知识的匮乏和健康观念的落后。“吃什么健康,怎么吃健康”已经不是哪一个家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国民营养健康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有创造性的建议。

【关键词】营养;健康现状;营养教育;对策

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详见表1,2)。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厘米,女性平均低4.2厘米。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14.4%。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

20.2%和12.6%。

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与1991年的26.6%、12.2%和2.9%相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差水平。

2、糖尿病患病增加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2 000多万,另有近2 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一类农村明显高于四类农村。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3、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 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应引起高度重视。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4、血脂异常值得关注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2.9%,高甘油三酯血症11.9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4%。另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血脂异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

5、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

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脂肪摄入最多体力活动最少的人,患上述各种慢性病的机会最多.

第三部分拟采取的措施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从国情出发,从急需入手,以不失时机和分类指导为原则,将从政策支持、市场指导和群众教育三方面加强居民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预防工作:第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将国民营养与健康改善工作纳入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第二,加强对农业、食品加工、销售流通等领域的科学指导,发挥其在改善营养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加强公众教育,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为充分利用本次调查信息,将组织有关部委和机构完成中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白皮书、论文集和系列科普丛书,并尽快向社会公开调查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营养教育作为一种大众营养改善与促进手段,是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选择平衡膳食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营养教育在提高人们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变对营养的态度及其膳食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众对于食物与营养知识的认知,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宣传和教育目前,我国的营养知识普及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差距[5],急需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工作,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寻求高效可行的食物与营养宣传教育模式是推动公众营养改善工作的关键环节根据居民饮食状况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饮食与疾病知识以及居民食物与营养知识的来源与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食物与营养宣传教育模式,对于有效提高居民身体素质,提高食物与营养宣传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食物与营养宣传教育水平直接与人群获得合理的膳食相关,并影响着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提高在社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人们膳食行为改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服务,教育人们树立食品与营养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膳食行为与生活方式,使人们在面临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有益于健康的抉择,以达到指导人们通过饮食的调节来预防疾病控制疾病和治疗疾病。

综上所述,我国居民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乐观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为了防止因营养知识缺乏引起的慢性病所带来的危害进一步加重,我们应该积极探讨提高人群营养知识的新方法,使各类人群都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营养知识,提高健康水平。

1.姚培琳.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之思[J].新农村(黑龙江).2010(4)

2.刘爱琳.我国成年居民闲暇静态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营养学报.2008

《营养与健康》复习题及答案

《营养与健康》复习题 一、概念 1、营养素供给量:是特定人群每日必须由膳食提供的各类营养素的摄取标准。 2、绿色食品:是指经过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3、继发性营养缺乏:由某些疾病如慢性痢疾、胃溃疡等消化道疾患引起的营养缺乏称为继发性营养缺乏。 4、缺铁性贫血:由于缺乏微量元素铁所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 5、营养调查:运用营养科学手段来了解某一人群(群体或个体)的膳食组成、营养素摄入的量与质以及人 体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态,是公共营养工作的主要容和方法之一。 6、营养素: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活动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必需的营养物质,以提供能量、机体的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功能调节所需的化学成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五大类。 7、强化食品:食品的营养强化是将一种或几种营养素加到食物中去,使之适合人类营养需要的一种食品 深加工。 8、原发性营养缺乏:由食物中某种或多种营养素缺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称为原发性营养缺乏。 9、营养性贫血: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缺乏造血的原料,其中由于 缺乏微量元素铁所引起的贫血称为 "缺铁性贫血";由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引起的贫血称为 "巨幼红细 胞贫血"这两种贫血统称"营养性贫血"。 10、营养素的需要量(营养素生理需要量): 是指维持人体正常健康与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素的数量,也称营养素生理需要量。 1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提出:我国营养学会在营养素供给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研究,于2000年 10月提出了更完善、更接近新时期中国居民需要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包括4种类型 12、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 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13、营养检测:是连续不断地收集、分析和阐明人群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活动。 14、要素膳食:一种营养齐全,由无渣的小分子物质组成的液体营养物。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也有含部分短肽)、单糖、脂肪酸、多种维生素(水溶性和脂溶性)、矿物质及份量元素等。 二、填空 1、医学家认为解渴和补充体液最好的饮料是(凉开水)。 2、一般维生素C的含量深绿色蔬菜较浅色蔬菜(),叶菜中的含量较瓜果中()。 3、目前公认(体育锻炼)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措施,(运动)对Ⅰ型糖尿病可能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对Ⅱ型糖尿病是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4、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之一,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合理的营养是高血脂症治疗的重要措施。

国内营养不良状况

国营养不良基本状况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admin 日期:2009年08月24日访问次数:146 人是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拥有者和享受者,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的素质不高或者受到损害,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疾病、劳动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3%--5%。按此计算,我国2002年的经济损失约2,868亿至 4,780亿元!营养不良造成的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给人类自身带来的痛苦以及对家庭幸福、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竞争能力等方面带来的损失是难于用数字计算和表达的。 原来平均身高低于我国的日本,由于注重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采取营养干预措施,并加强体育锻炼,其45岁以下男子的平均身高已经高出我国同龄人并且成年男女身高增长的幅度明显高于我国!我国青少年与日本相比,无论灵敏度、爆发力还是耐力,都有明显差距。 1、全国营养状况 几十年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总体看基本上消除了蛋白质—热能缺乏性营养不良;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改善公众营养不良的工作任重道远。就营养不良人口的绝对数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仍然存在着明显的营养摄入不足。经济发达地区营养结构失衡问题日趋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快速增长。 * *我国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脑卒中归因于膳食因素的达 21—25%; * *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0%,肥胖率12%; * *上海6-14岁儿童超重率26.7%,肥胖率0.3%; * *微量营养素缺乏在我国城乡均较普遍存在。 * *维生素A的亚临床缺乏在儿童中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 * 铁、钙、锌等营养素缺乏也已为各方面重视。 我国正承受着营养摄入不足和营养结构失衡两类营养不良带来的双重负担。既要继续解决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营养素摄入不足型(宏量、微量营养素均缺乏)营养不良;又要解决经济发达地区的结构失衡型(一般表现为宏量营养素摄入过剩,某些微量营养素缺乏)营养不良。 2、西部地区人口营养状况 (1)西部地区40%以上的人口营养状况堪忧。儿童对营养条件的反应最敏感,且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将对终身产生影响。儿童时期营养不良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在以后的年份里会经历“赶超”的生长过程,他们更有可能生病,上学延迟,学习也不好,成年后生产率降低。因此,儿童营养状况是反映人口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预测未来成年人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1992年全国营养普查显示,西部地区超过五分之一的5岁以下儿童患有低体重,五分之二的儿童生长滞缓,1992年以前的情况肯定更加糟糕。这说明,西部地区现在的成年人至少有40%的人身体素质低于正常水平。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201184601121 姓名:郝延淑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物营养与健康倍加关注。合理的营养是人类的智力、身体潜能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营养和健康适当的人,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营养;健康;营养素 一、营养概述 营养的原义为“谋求养生”,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过程。 1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物质。目前,已知有40—45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人体最主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等。 二、健康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并据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

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由此可见,人们不再把健康等同于没有疾病,保健的概念日益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人类通过营养维持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和完成各种活动。人类从胎儿开始直至死亡都离不开营养,人类体质的优劣与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总之,人类的生、老、病、死都与营养息息相关。 (一)营养素的功能 营养素的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调节生理功能。其中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因此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又被称为产能营养素。同时由于人体对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较大,又被称为宏量营养素。而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作用是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定。

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_杨晓光

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 杨晓光,王志宏,何宇纳,于文涛,胡以松,翟凤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 100050) 【摘 要】目的:分析200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1992-2002年十年间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92全国营养调查”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中的体格测量资料,采用WHO/NCHS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2002年间,我国城市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1992年的19.1%降为2002年4.9%,农村由35.0%降为14.3%;城市低体重率由18.0%降为7.8%,农村由10.1%降为3.8%。 关键词:生长发育;生长迟缓;低体重;营养不良 中图分类号:R1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2-7955(2005)03-0185-04 TRENDS AND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MONG CHINESE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OLD YANG Xiao-guang,WANG Zhi-hong,HE Yu-na,YU Wen-tao,HU Yi-song,ZHAI Feng-ying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trends and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status among Chinese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from 1992-2002. Methods: The anthropometr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National Nutrition Survey in 1992’ and ‘The Nutrition and Health Statu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2002’. Age- and sex- specific height and weight reference recommended by WHO/NCH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 The prevalence of stunting among urban children less than five years old decreased from 19.1% in 1992 to 4.9% in 2002, and in rural areas from 35.0% to 14.3%. In 2002, 7.8% of children in urban areas were underweight, compared to 18.0% in 1992. while in rural areas was 3.8% in 2002 compared to 10.0% in 1992. Key words:stunting underweight;growth;malnutrition 身高和体重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常用的指标。本文利用“200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分析了1992-2002十年间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变化趋势。 1 研 究 内 容 与 方 法 1.1 资料来源及研究对象 该研究样本选自“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研究对象为5岁以下儿童,样本量为15 851人(表1)。 1.2 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 用1978年WHO/NCHS推荐的性别年龄别身高体重参考值〔2〕。(1)生长迟缓率:指儿童按年龄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中位数减两个标准差。它反 收稿日期:2005-04-09 基金项目:卫生部专项和科技部2001 DEA 300035、2003 DIA 6N008重大专项 作者简介:杨晓光(1955-),男,研究员

高校大学生膳食营养配餐系统

《高校大学生膳食营养》 配餐系统开发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软件 姓名孔云 指导教师冯玉婷

高校大学生膳食营养配餐系统开发 摘要 随着现代农业与食品工业的发展,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消费者缺乏食品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平衡经常被打破,导致疾病不断滋生,如三高,营养不良等。 本人体饮食健康系统采用C/S结构,主要对用户的饮食信息以及营养摄入情况进行管理,方便用户建立一个完善的、强大的饮食信息数据库。本文详细介绍了人体饮食健康系统的实现原理及所用到的技术方案,最终实现动态跟踪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配餐,帮助消费者建立起健康的饮食方案。 关键词:人体饮食健康系统饮食习惯营养评估C/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food industry, the kinds of food became rich . At the same time, the pace of Modern people's life was becoming fast and people had the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nutrition and health, so that diet structure was irrational , nutritional balance was often broken up and there were many diseases, such as high blood sugar, high blood lipids, hypertension, malnutrition and so on. The C/S structure is used to The human diet health system , It facilitates the users to establish a perfect and powerful diet information database,mainly on the user's diet and nutri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uman diet health system principle and use of technology solutions, realizes the dynamic tracking about eating habits of consumers, and conducts nutritional assessment and nutrition recipe, in order to help consumers establish a healthy diet program.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04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第一部分背景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

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类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县(区、市)(见图1)共抽取71971户(城市24034户、农村47937户), 243479人(城市68656人、农村174 823 人)。为保证孕妇、乳母、婴幼儿和12岁及以下儿童的调查人数,以满足各组样本量的要求,在样本地区适当补充调查人数,本次调查总计272023人。 本次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其中膳食调查23463户(城市7 683户、农村15780户)、69205人,体检221044人,血压测量153259人,血脂测定94996人,血红蛋白测定211726人,血糖测定98509人,血浆维生素A测定13870人。

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摘要:从食物营养类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均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模式极其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意义几方面,论述了人类要维护自身的健康,就必须注意膳食和营养的道理。 关键词:饮食养生合理营养膳食食物营养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什么是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即适合各种情况(年龄、性别、生理条件、劳动负荷、健康状态等)的食物、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比。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肥胖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6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二、合理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营养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人来说,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人体系统。构成细胞的物质来源于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它们被身体利用,滋养我们体内的细胞。细胞健康无疑决定了人的健康。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将其细分为七大类:一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于五谷类;二是脂类,其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主要来源于油脂类(食用油、脂肪、坚果类);三是蛋白质,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与于鱼、肉、豆、蛋、奶等;四是维生素,其功能是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五是矿物质,其功能是建造和修补身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六是水,其功能是调节生理功能,主要来源是饮料、汤;七是膳食纤维,其功能是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来源于各种植物性食物。 合理营养要求三大营养素供热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脂肪20%~30%,糖类(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可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张明威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121871) 【摘要】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和追求健康,但目前国民的营养健康现状越来越表现出我国居民健康知识的匮乏和健康观念的落后。“吃什么健康,怎么吃健康”已经不是哪一个家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国民营养健康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有创造性的建议。 【关键词】营养;健康现状;营养教育;对策 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详见表1,2)。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厘米,女性平均低4.2厘米。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14.4%。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

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现状及病因研究(综述)

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现状及病因研究(综述) 韦光武 (广西崇左市卫生监督所,广西崇左 532200)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现状;病因 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主要因蛋白质或总热量长期摄入不足引起,营养不良分为能量营养不良及蛋白质营养不良(Protein malnutrition)。按1995年卫生部下发的《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体重低于标准90%为营养不良,分为轻度(<90%)、中度(<80%)、重度(<70%)。 营养不良的危害很多,除降低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外,还降低身体的其他功能。造成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病因很多,影响因素复杂,现就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现状及病因研究作如下综述。 1 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现状 1.1 国内现状 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资料表明,营养不良患病率:男学生为29.0%;女学生为36.2%。1991年全国学生健康监测资料(省会片)与1985年资料相比,中小学男、女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上升了4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1995年全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值为32.6%[1];张桂松等[2]调查表明,1996~2003年学生营养不良率男生为18.22%;女生为23.62%。殷秋香[3]等调查表明,1997~2002年营养不良检出率男生为22.86%,女生为27.09%。梁带娣[4]等调查表明,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9.8%。钟桂菊[5]等调查表明,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2.2%。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十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哈尔滨、石家庄、济南、郑州、武汉和西安等10个代表性的城市中,0-6岁儿童营养不良率为10.6%,南方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1.85%,北方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9.3%;其中3-4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0.19-26.44%,提示这一年龄段儿童最容易发生营养健康问题。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学生由于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引发的营养不良比例较高,且非因饥饿造成[6]。经济发展中地区,学生营养状况呈明显“双峰现象”[7]。 1.2 国外现状 联合国21世纪营养挑战委员会国际专家小组警告,如果对营养不良问题不采取新的对策,以后20年内将有10亿儿童因此造成永久性致残。每年全球有营养不良的儿童人数达2亿人,印度有超过2.5亿学龄儿童患维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健康生活也随之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健康的饮食能提供人体生长、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营养,让人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拥有健康的人生,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学生来说这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由饮食不当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却总是在考验和挑战我们的身体,饮食和健康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营养;饮食;健康 概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却忽略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为了更好的生活,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课程也愈受人们欢迎。所以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知道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但是前提是我们要了解什么事营养,怎样的饮食态度是健康的饮食态度。最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营养饮食,均衡饮食。 一、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人类每天饮食,位的是获得营养物质。那么,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大地有哪些呢? 1、蛋白质 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集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它是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成分。它大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蛋、奶、和某些植物种子。 2、糖类

是机体功能的主要物质,提供人类生命正常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它主要来源于大米、小麦、玉米等等。 3、油脂 是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被称为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放出的能量约是糖类的两倍。同时,在人体内的脂肪具有减小机体内器官的摩擦作用,器官抗震作用。它的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和乳制品等等。 4、维生素 其种类繁多,主要是调节机体的生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有些是能从外界吸收,如维生素A;有些只能在体内合成,如维生素D。机体对其需求量很小,但是不能缺少。它的主要来源是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等等。 5、无机盐 其种类繁多,但是对机体很重要。它参与构成组织和调节酶活性因子,具有调节细胞代谢、激素分泌、酸碱平衡等作用。 6、水 占机体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它主要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液体环境,溶解各种物质,保障各项机体代谢正常进行。缺少水分,人类无法生存。[1] 二、对健康的理解 健康有两个方面,一是机体上的健康,二是精神上的健康。精神上的健康主要是由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情绪决定。而机体上的健康则主要决定于物质输入是是否满足机体需求。

论述平衡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论述平衡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内容提要 1.平衡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营养失衡的危害。 2.平衡营养的核心是营养素要“全面、平衡、适度”。 3.合理膳食是实现营养平衡保证健康的关键。 谈谈你今后如何合理膳食认证营养平衡和身体的健康。 正文 营养是人类从外界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过程,即食物在体内经消化、吸收、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益智健体、抗衰防病、延年益寿的综合过程。平衡营养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不可一味摄取单一的营养素,也不可毫不选择的摄取各种营养素,要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平衡。 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组织的正常代谢依赖着必需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通过合理膳食而获得。营养因素对疾病的防治以及衰老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晚年的健康状况更为密切。营养良好的人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膳食呢?第一是全面平衡,即样样都吃,不挑食,不偏食。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达到平衡膳食之目的。营养学家建议: 1、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以提高膳食蛋白质数量和质量,但要防止过剩。 2、改变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食物结构,增加鸡和鸭等禽类、水产品和乳类的摄入量,防止脂肪特别

是饱和脂肪过剩。 3、增加大豆制品的摄入量,以改善膳食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 4、稳定粮食的摄入量,保持我国"五谷为养"的优良传统,但要限制蔗糖摄入量,目前可以纽特健康糖代替蔗糖,防止热量摄入过多。 5、保证蔬菜摄入量,最好每人每天能摄入各种蔬菜500克左右,以确保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来源。 6、食用菌应纳入膳食结构,因其所含蛋白质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含多种微量元素,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营养失衡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危害,特别是对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最近的年度报告中称:“全世界死亡的儿童中有3/4的人或多或少与营养不良不关。”若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动用机体储存的糖原及脂肪,发生Pro-Q 营养不良,临床主要表现消瘦、贫血、神经衰弱、皮肤干燥、脉搏缓慢、工作能力下降、体温低、抵抗力低,儿童出现生长停顿等。而长期营养摄入过多,会造成人体超重或肥胖,血糖升高,脂肪沉积,肝脂增加肝功能下降,过度肥胖还造成肺功能下降,易造成组织缺氧。肥胖并发症主要有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胆结石、心脑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 平衡营养的核心是营养素要“全面、平衡、适度”,因为人体必须的营养苏相当的广泛,食物不丰富,很可能造成部分营养的缺乏。平衡和适度,是因为营养的量和相对问题。营养丰富的东西,每天也不能吃的太多。营养素就是食物的组分,主要包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 合理膳食是实现营养平衡保证健康的关键。合理的膳食则是营养

目前我国居民营养状况的分析及改善营养措施的建议

目前我国居民营养状况的分析及改善营养措施的建议 营养,谋求谓之“营”,养生谓之“养,”综而述之,即为谋求养生,生物从外界摄取养料以维持生其命。营养学家对营养所作的解释是: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物质的过程。营养与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状况和饮食习惯是影响一个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体能与智能的发育程度。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营养摄入不平衡将引起诸多疾病。只有合理膳食,保证平衡的营养元素,才能维持好居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现阶段中国居民营养状况的分析 (一)、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有所改善 1,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 2,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3,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二)、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类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2,一些营养素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偏远地区仍然比较严重,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下面具体分析: A.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 (1)钙 钙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课程标准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课程是烹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厨师和营养师的主要技能之一,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本课程配合烹饪营养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相关技能,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完成配餐工作。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营养配餐实物操作为核心、项目课程为主体”,整个课程分为五个模块,他们分别是合理烹调与平衡膳食、食谱编制理论和方法、健康个体和群体的食谱编制、营养失衡和相关代谢疾病人群的膳食管理、疾病人群膳食制备和营养调理。各模块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独立性是指各模块设计案例、组织教学、突出重点时应该相互独立,学生应该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掌握其知识点;关联性是指各模块间存在相互关系,在重难点设计上应该加以配合,如对营养失衡人群的膳食配制时应参照健康个体的参数来进行膳食配制的。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课程是一门理论为辅、技能为主的技能型课程,通过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食谱编制的方法、过程,能够对食谱进行评价和改善。 (三)、课程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采用模块教学的方法,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类型。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步掌握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最终达到课程总任务目标。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具体的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如下: 二、课程目标 总目标:掌握不同的人群膳食营养需求和膳食原则,能对不同的人群进行的食谱编制和膳食评价。 1、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衡膳食宝塔内容 (2)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3)知道食谱编制理论和方法 (4)掌握食谱编制的基本原则 (5)理解食谱编制的步骤 (6)掌握健康个体和群体的食谱编制原则、方法和步骤 (7)能对营养失衡和代谢疾病人群建立营养食谱 (8)了解疾病人群的膳食制备和营养调理 2、技能教学目标 (1)能对婴幼儿和儿童进行食谱编制 (2)能对孕妇乳母进行食谱编制和膳食评价 (3)能对成人和老年人进行食谱编制和膳食评价 (4)能对集体用餐如幼儿园、学生食堂、职工食堂进行食谱编制和膳食评价 (5)能对肥胖者和消瘦人群进行食谱编制和膳食调理 (6)能对特殊营养人群如苯丙酮尿症、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等进行膳食调整 (7)能对代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进行膳食调理(8)了解不同疾病人群的膳食制备和营养调理,重点是胃肠道疾病、肝胆胰疾病、肾脏疾病、呼吸疾病等疾病的膳食调理。 3、素质教学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蛋白质营养不良评价指标

临床营养评价 临床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营养治疗前必需对病人的营养现状作出正确判断,以便合理地进行临床营养治疗。目前使用较普遍的临床营养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测定身体组成为主(body compsition assessment BCA )的临床营养评价方法;另一种则是主观的全面评价方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 )。前者需要测定病人的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浆蛋白、氮平衡等客观资料;后者则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等资料。 (一)BCA 临床营养评价方法 1977年Blackburn 所研究的BCA 营养评价方法在临床得到使用,此后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多的新技术被用到身体组成的测定中,使BCA 法得到不断完善,如用稳定同位素测定身体中的各种元素,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病人的身体组成等等。但上述新技术往往需要昂贵的设备,不适合临床医生对病人作简易快速的营养评价,本文作重介绍的BCA 营养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人体测量及生化检验等方面的资料,临床医生需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病人的营养状态作出正确判断。 1.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是简便易行的营养评价方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等,上述指标的意义及测定方法在本章第二节的居民营养状况评价中已有详细阐述,临床要注意的是:急性、饥饿性或消耗性疾病或创伤,体重下降达原来体重的30%时,是一个致死的界限,临床工作者不一定能注意到这一点;而当慢性体重丧失时,病人可耐受大于30%的体重丧失。 临床称量病人体重后可通过计算三个参数来评定营养状况:①理想体重百分率(%),表示病人实际体重偏离总体标准的程度;②通常体重百分率(%),表示平常体重的改变;③近期体重改变率(%),表示短期内体重损失的程度。计算公式和评价标准如下(表1及表2): 100*%患者平时体重 患者现体重 患者平时体重)体重变化(-= 实际体重 理想体重百分率(%)= ?100 理想体重 实际体重 通常体重百分率(%)= ?100 通常体重 通常体重-实测体重 近期体重改变率(%)= ?100 通常体重 表1 依据体重对营养状态进行评定 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理想体重百分率(%) >90 80~90 60~80 <60 通常体重百分率(%) >95 85~95 75~85 <75 表2 近期体重改变率对体重损失的评定(仅供参考) 时间 显著体重损失 严重体重损失 1周 1~2% >2%

(完整版)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使人们越来越懂得了健康就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那么什么是健康呢? 健康的定义:WHO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健康不仅仅指人的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身体无病:是健康最基本的条件; 心理健康:是一切的保证; 生理健康:是使机体各组织的细胞、功能协调,作用完善; 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是面对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特征,是否有参与学习、创业的能力。 在经济富裕,医疗条件较为完善的今天,人们还是未能高寿且高质量的生活,那么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社会条件占10%;医疗条件占8%;气侯条件占7%;遗传因素占15%;生活方式60%。 从以上影响健康的的结构中可以看出,社会条件和医疗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主要影响健康的因素就是生活方式,现代污染就在其中。 现代污染:1.食品污染:蔬菜、水果、粮食等食物中残留农药化肥;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中的添加剂、色素、香精;动物饲料中的抗生素、激素等;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破坏。

2.空气污染:工业废气;居室污染,各种装饰原料。 3.水源污染;工业废水;微生物在水中的积存;化肥农药杀虫剂、白色废物;自来水、加热过程中的污染;现代饮用水的不科学。 4.现代文明的污染:电视、电台、高压线、微波炉、电脑、手机、呼机、强光反射、低频辐射。 5.噪音污染:汽车、机器、马达、人声等产生的噪音使人的心情烦闷,无端生气精力不集中。 现代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那么我们要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呢?我们要科学的面对、充分的调整自身的健康结构,为自己奠定健康的“四大基石”。 健康的“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心态。 营养的基本概念: 营养:是指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能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保持人体健康。 营养素:人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满足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工作、劳动的需要、必须每日从食物摄入必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全文)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全文)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04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第一部分背景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

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类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县(区、市)(见图1)共抽取71971户(城市24034户、农村47937户), 243479人(城市68656人、农村174 823人)。为保证孕妇、乳母、婴幼儿和12岁及以下儿童的调查人数,以满足各组样本量的要求,在样本地区适当补充调查人数,本次调查总计272023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