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材分析《喜看稻菽千重浪》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讲述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水稻育种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展示了他们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努力。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培养尊敬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
(2)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报告文学特点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的理解。
(2)报告文学语言特点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探讨报告文学的特点。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详细解析课文结构、报告文学特点等。
5. 情感共鸣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尊敬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
6. 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沟通交流等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板书(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农业生产的热爱和对农民的赞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在小组中交流观点。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农民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粮食安全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掌握生字词,正确书写。
(3)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农民的赞美之情。
(2)理解作者对农业生产的热爱的内涵。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金黄的稻田,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景象?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由此引出课题《喜看稻菽千重浪》。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3)学生跟读,纠正字音,提高朗读水平。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义,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重点内容。
4. 体会作者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农民的赞美之情,对农业生产的热爱。
5. 小组合作学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讨论,如:农业生产的现状、农民的生活、粮食安全等。
(2)各小组交流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形成共识。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1.2 教学内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等。
探讨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等。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文学术语和批评性语言。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运用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个人经验和情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课文内容。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课文的细致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视频等,辅助展示课文相关的图像和资料。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
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文章、讨论区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通过相关背景介绍,引起学生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兴趣。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等,并进行小组讨论。
主题探讨: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进行小组交流和分享。
4.2 时间安排引入新课:5分钟阅读理解:15分钟分析与讨论:20分钟主题探讨:1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步备课教案《喜看稻菽千重浪》
同步备课教案《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喜看稻菽千重浪》。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和诗歌的基本内容。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将诗歌中的意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诗歌的基本内容、主题和情感。
3.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的深入分析。
3. 将诗歌中的意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歌《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诗歌中的意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2)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尝试创作具有意境的句子或段落。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题和情感。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喜看稻菽千重浪》。
2. 完成课后练习: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3. 结合诗歌《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意境,进行一次写作练习。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教案: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如“稻菽”的象征意义。
(2)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丰收的景象,表达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句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教师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重点解析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如“稻菽”的象征意义。
5. 情感体验:(1)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感受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个人经历出发,谈谈对家乡、对祖国的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写一篇短文进行赏析。
3. 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和祖国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了解和感受稻菽的生长过程和稻菽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珍惜粮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1.2 教学内容1. 稻菽的生长过程简介2. 稻菽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3. 观察和描述稻菽的方法第二章:教学准备与过程2.1 教学准备1. 稻菽种植基地的实地考察和拍摄照片或视频。
2. 准备相关的图书、图片等教学资源。
3. 准备观察和描述的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2.2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稻菽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稻菽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讲解稻菽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介绍稻菽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拔节、抽穗、成熟等阶段,并强调稻菽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3. 观察和描述稻菽: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稻菽,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描述稻菽的外形、生长状况等。
第三章:教学目标与内容3.1 教学目标1. 了解稻菽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2 教学内容1. 稻菽的种植技术简介2. 实践活动:稻菽种植体验第四章:教学准备与过程4.1 教学准备1. 稻菽种子、农具等种植材料和工具。
2. 农田或种植基地的实地考察和准备。
4.2 教学过程1. 讲解稻菽的种植技术:介绍稻菽的播种时间、种植深度、施肥方法等。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农田或种植基地进行稻菽种植体验,引导学生亲手播种、施肥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章:教学目标与内容5.1 教学目标1. 了解稻菽的收割过程和稻菽产品的加工方法。
2.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珍惜粮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5.2 教学内容1. 稻菽的收割过程简介2. 稻菽产品的加工方法简介3. 观察和描述稻菽收割和加工的方法第六章:教学准备与过程6.1 教学准备1. 稻菽收割现场的照片或视频。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能够领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业发展的期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活,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基本内容。
(2)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业发展的期望。
(3)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作者情感的表达和感悟。
(3)写作练习的指导。
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稻菽的生长过程,引起学生对农业的关注。
(2)引导学生思考稻菽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稻菽的生长过程和农业发展现状。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难理解句子,共同解决难题。
(2)分组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难理解句子。
(2)解析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业发展的期望。
(3)分析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运用。
5. 朗读与默写:(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2)布置默写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四、课后作业1. 作业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稻菽的生长过程和农业发展的短文。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段描写自己喜欢的农村生活的片段。
2. 作业要求:(2)作业按时完成,认真批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对教学活动的响应程度。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两篇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2.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3.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教学重点】1.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2.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一、课堂导入1.播放视频3分钟,截取主持人读颁奖词部分视频。
2.过渡语:2010年4月28日,北京百年讲堂,“首届中国心灵富豪榜”在此隆重发布。
唯一的“首富榜”被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摘得。
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
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
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
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评估机构的一份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
对此,他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
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追求。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
”一介农夫,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位物质和精神双重富有的心灵富豪。
让我们一起走近袁隆平。
二、整体感知(一)课文写了袁隆平哪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体现了袁隆平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哪些方面的品质?并请结合文本四个小标题所引领的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合适的内容。
第一问:四个小标题1.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2.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3.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4.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第二问:袁隆平的品质1.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实践中发现真理的工作方法。
2.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学术品格。
3.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不计个人风险得失的道德操守。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2)能够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讨论,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农民的尊敬,培养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2. 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2. 相关资料:关于稻菽的知识,作者的生平介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大家能简单复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2)让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进行批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勾画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欣赏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拟人、比喻等。
(2)让学生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5. 写作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简编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简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活、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作者观点和情感表达,以及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喜看稻菽千重浪》。
2. 教学设施:黑板、投影仪、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了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观点和情感表达。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作者观点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将课文内容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表达自己对农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看法。
2. 选择一篇相关文章进行阅读,扩展自己对农业发展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环节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书写的课后感悟和阅读文章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
2.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农村、农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2.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使学生了解作者杨洪基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敬意。
3. 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基本内容,作者杨洪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3. 讨论课文所反映的农村生活变化,以及作者对农民的敬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内容,掌握作者杨洪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享对农村生活的感悟。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农村建设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杨洪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朗读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4. 讨论课文所反映的农村生活变化,以及作者对农民的敬意。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七、课后作业1. 阅读杨洪基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风格,并与《喜看稻菽千重浪》进行对比。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农村建设的认识和看法。
3. 写一篇关于《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评论文章,可以从修辞手法、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文本。
2. 杨洪基的生平介绍资料。
3. 与课文相关的农村生活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参考书籍:关于杨洪基的作品集、文学评论等相关资料。
《喜看稻菽千重浪》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统编)】
《喜看稻菽千重浪》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统编)】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2.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尊重科学、敢向权威挑战、实事求是的精神境界。
3.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二、知人论世【写作背景】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
他研究杂交水稻50多年,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
袁隆平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悉心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者简介】沈英甲,笔名佳英、英佳,重庆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北京101中学毕业,当过兵,做过工。
历任《世界知识》、《世界博览》杂志编辑、记者,《科技日报》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
在太平洋、神农架、青藏高原、西部大漠进行过科学考察。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我穷,故我在》,长篇小说《前尘》《贼风》《墨祠》《间接打击》《居京不易》,人物传记《沧桑回眸》等,另有译著十多种,文章上千篇,主编过三套丛书。
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全国征文奖和优秀读物奖等。
三、教学过程【任务一:整体感知】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叙述袁隆平探索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现象的具体过程,表现了他深入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第二部分(创新是料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介绍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大胆试验,勇于创新,用事实证明了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
第三部分(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叙写袁隆平用具体的数据、充足的事实戳穿谣言,表现了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捍卫科学的精神。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文章中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3. 采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原文和相关评论文章。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3. 教学设施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对农村生活和劳动的热爱。
4. 写作技巧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手法、抒情手法等,并讨论其艺术特色。
5.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写作技巧是否得到了提升。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重新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悟。
3. 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写一篇描绘农村生活的作文。
九、课程评价:1.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看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
(2)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敏感和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
(2)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2)将课文中的描写和情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
2.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展示稻菽的生长过程。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与理解:(1)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
(2)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3)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观察与描述:(1)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和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景象,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写作练习:(1)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观察到的自然景象为题材,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观察和写作等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稻菽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3)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农民辛勤劳动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稻菽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记录的能力;(2)通过描绘稻菽景象,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稻菽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2. 描绘稻菽景象的方法与技巧;3. 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及农民辛勤劳动的体现;4. 关爱自然、珍惜粮食的道德观念;5. 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稻菽的生长过程、描绘稻菽景象的方法与技巧、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及农民辛勤劳动的体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以及关爱自然、珍惜粮食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稻菽的生长过程资料、描绘稻菽景象的示例作品、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2. 学生准备:观察稻菽的生长过程、准备描绘稻菽景象的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稻菽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稻菽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2)学生分享自己对稻菽的观察和了解。
2. 教授新课:(1)教师讲解稻菽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农民辛勤劳动的体现;(2)教师展示描绘稻菽景象的作品,教授描绘方法与技巧;(3)学生动手描绘稻菽景象,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描绘稻菽景象的练习;(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4.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农田,实地了解稻菽的生长过程;(2)学生参与农田劳动,体验农民辛勤劳动的过程;(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社会。
喜看稻菽千重浪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喜看稻菽千重浪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喜看稻菽千重浪》是钱松喦1964年创作的中国画。
2019年7月31日至2019年8月11日,该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钱松喦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中展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高三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知识技能一、学习通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二、体会并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
三、准确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一、了解本文的通讯人物——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格。
二、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讲述杂交稻前的水稻的情况,引入课文,体现袁隆平的贡献。
二、袁隆平概述袁生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和杂交娑研究。
70年代,袁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稗”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袁热爱祖国,品德高尚,他的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获得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发明特等奖。
袁虽已70多岁,但仍然一如既往地活跃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从不间断地进行着研究、实验与应用。
三、基础梳理1.生字菽( )馑( )埂( )穗( )蔸( )蕊( )籼( )粳( )蘖( )2.多音多义词撒①()撒谎②()撒播3.词语(由学生找出文中的词语并板书,然后学生交流理解)力排众议:敢于排除别人的异议,有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饥馑:饥饿,饥荒。
……四、脉胳梳理(板书)前言:指明写作背景实践是他发现趔的途径(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喜看稻菽千重浪主体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的态度(坚持事实实事求是)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目标远大不断进取)五、课文导读1.第一部分导读——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①这一节是怎样来写袁隆平的,怎样表现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人物描写(一位老人眯起双眼—走下了稻田),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
4.1《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针对学生作业质量不高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可以通过批改作业、组织作业展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使用教学软件或应用程序,提供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使用实物模型或道具,如稻菽的样本,来展示文章中描述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优美文章——《喜看稻菽千重浪》。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简单回顾一下你们对农村生活的了解,以及你们对农村生活的情感态度。
4.文章主题和观点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5.写作技巧讲解:讲解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结构、词汇和句子等。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主题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教学评估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阅读理解练习:布置阅读理解练习题,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练习:布置写作练习题,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
1.课本:《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讲义:教师自制的讲义,包括文章背景、结构分析、词汇和句子解析等。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和播放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文章背景介绍(5分钟)
3.结构分析(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能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例。
3.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4.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学习杰出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2、难点: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之一袁隆平的颁奖词。
袁隆平为什么能够获此殊荣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袁隆平的人物通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袁隆平这个人物的。
◆在学习人物通讯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了解人物通讯的定义后,那我们可以想想看,什么样的人物容易被写成人物通讯呢?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
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
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
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
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比如: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
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
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
个同类人。
※思考:①袁隆平为什么可以作为人物通讯的主角?你对袁隆平了解多少?(PPT
介绍袁隆平,突出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何谈经济建设。
所以,谁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谁将无可辩驳地成为名垂青史的功臣。
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
②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常识,作为一名高中生,从读者的角度我们应该知道一篇通讯它“写了什么”,培养自己的筛选信息——归纳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从作者的角度我们应该明白一篇通讯它“怎么写的”,从中学习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学会写作通讯。
下面,我们就主要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两个角度来分析这篇人物通讯。
首先,这篇以袁隆平为主要对象的人物通讯,主要是要想体现袁隆平的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请同学们浏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整体感知文本:这篇人物通讯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表格)
主要事迹
一: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朗读,分析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响后,……匆匆赶到试验田。
(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不怕吃苦,勤于实践
二、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挑战权威,不断创新
三、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捍卫真理,力排众议
四、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挑战自我,不断进取
第二课时
一、重难点探究:
1、第一部分“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2、第二部分“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共有七个自然段,分几个层次?
3、第三部分“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4、第四部分“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通过几件事说明袁隆平的心愿?
提示:
1、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
1960年7月的一天,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异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分析研究(自信)-----发现真理(收获)。
表现了袁隆平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可分两个层次。
前五个自然段都是写袁隆平的研究情况,围绕挑战权威、自创新说来展开。
后两个自然段写袁隆平的独特发现和介绍他的创新成果。
3、这部分是说明袁隆平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主要围绕“三不稻”和“玉米稻”这两个情节来写的。
这部分在选材上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个性,突出了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的认知的与众不同。
二是选材精,不庞杂。
4、①一个梦-----三个比喻构成排比,写出了袁隆平梦想和希望的美好;
②战略设想-----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写出了袁隆平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③两个心愿-----“超级杂交稻”合成;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二、问: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人物仿佛“立”在我们面前,会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
本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活生生得“立”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
提示:细节描写(一位老人眯起双眼—走下了稻田),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
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
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
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
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体现研究工作的艰辛
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丰满人物形象、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①一个梦-----三个比喻构成排比,写出了袁隆平梦想和希望的美好;
②战略设想-----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写出了袁隆平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③两个心愿-----“超级杂交稻”合成;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1、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选材?
2、这篇通讯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课文的第一段与后面的四个小标题是什么样的关系?(总分;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
)
3、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1)围绕主题选取典型事件(2)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
新闻性:突显重点(3)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
文学性:丰富细节
此外,还有多种灵活的表达方式:袁隆平是怎样发现真理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贯穿这些事件的中心线索是:袁隆平与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导语中)
提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请分析本文题目的特点。
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
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副题,实题,点明所报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