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喜看稻菽千重浪 含解析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材分析《喜看稻菽千重浪》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讲述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水稻育种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展示了他们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努力。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培养尊敬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
(2)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报告文学特点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的理解。
(2)报告文学语言特点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探讨报告文学的特点。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详细解析课文结构、报告文学特点等。
5. 情感共鸣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尊敬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
6. 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沟通交流等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和热爱,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敬仰和追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喜看稻菽千重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其他参考资料:相关农业发展的文章、研究报告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问题:“农业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回答问题,展开讨论。
3.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写作实践:(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论证方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农业发展的话题进行讨论。
(2)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学案1: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作者简介才气记者—沈英甲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曾任《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电影文学剧本《冯如》等20余部作品。
二、背景回放本文是在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沈英甲写的一篇报道他先进事迹的通讯报告。
三、相关知识特 写报告文学的一种,其特点是抓住现实生活中人物的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作集中的、精细的、突出的描绘和刻画,这种文章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读准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单音字注音 淤.泥(yū) 籼.稻(xiān) 扫帚.(zhou) 贬.斥(biǎn) 田埂.(ɡěnɡ) 粳.米(jīnɡ) 2.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屏⎩⎪⎨⎪⎧屏.风(pínɡ)屏.气(bǐnɡ)奇⎩⎪⎨⎪⎧奇.迹(qí)奇.数(jī)二、写对字形⎩⎪⎨⎪⎧jǐn (谨)慎饥jǐn (馑)⎩⎪⎨⎪⎧分niè(蘖)niè(孽)障⎩⎪⎨⎪⎧ɡěnɡ(梗)塞田ɡěnɡ(埂)⎩⎪⎨⎪⎧雄ruǐ(蕊)笔xīn (芯)三、用对词语判断下列词语使用得正误并解释。
1.将这两种产品一起使用,可以让工作组成员、项目经理和其他项目风险承担者共同协作..制定计划。
(√) 协作:指若干人或若干单位相互配合,来完成任务,侧重于协助。
2.隧道施工的时候,偶尔..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古墓。
(×) 偶尔:①副词。
间或;有时候,表示情况并非经常出现。
②属性词。
偶然发生的。
此处应该用“偶然”。
3.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惜....。
(×) 在所不惜:决不吝惜(多用在付出大的代价)。
此处应该用“在所不计”(指决不计较)。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 《喜看稻菽千重浪》 学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学习目标】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2.审美目标:赏析文章语言,分析人物通讯的行文表达特色。
【学习重难点】分析探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学习过程】学习情境: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甘心做一介农夫。
已过古稀之年,却对大自然的探秘无休无止,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他,就是袁隆平。
一、学习资源1.作者简介沈英甲,1983年至先后在外交部《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博览》杂志、《科技日报》任记者,期间曾担任多年机动记者,在《科技日报》曾先后任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现为高级记者。
代表作品有《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前尘》等。
2.背景展示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3.走近袁隆平(1)袁隆平简介袁隆平,汉族。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
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袁隆平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是个神话。
“袁隆平”品牌被评估为1000亿元人民币。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1.2 教学内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等。
探讨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等。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文学术语和批评性语言。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运用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个人经验和情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课文内容。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课文的细致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视频等,辅助展示课文相关的图像和资料。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
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文章、讨论区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通过相关背景介绍,引起学生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兴趣。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等,并进行小组讨论。
主题探讨: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进行小组交流和分享。
4.2 时间安排引入新课:5分钟阅读理解:15分钟分析与讨论:20分钟主题探讨:1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高中语文_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将获得者袁隆平一、教学目标1、通过速度课文,把握袁隆平的主要事迹。
2、通过合作交流,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和方法。
3、通过联系实际,感悟袁隆平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和方法,感悟袁隆平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学习活动二: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及写作方法提问:为什么作者只选择这样的几件事?(典型性)和以下句子对比区分:3.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探索出其中规律,就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也就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4.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能挺身而出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
(人物更加清晰深刻)5、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
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6、1997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选育的指标、株型模式和技术路线,选育出一批具有超高产潜力、米质优良的亚种间苗头组合,小面积最高产量达每亩1139千克(每公顷日产107.4千克),达到了日产量100千克/公顷的超级稻产量指标。
如果按年推广2亿亩计,年增粮食可养活7000多万人口。
(真实性)作者选取典型性的事件,采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形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生动的袁隆平站在了我们面前。
(四)学习活动三:拓展延伸感悟人格魅力材料展示:1.父亲和岳母去世时未能送终,母亲病重时,他也未能在病床前尽孝。
2.老大出生时,他正一头扑在稻田里培育雄性不育株,却无暇顾及在痛苦中分娩的妻子和那在流血的母腹降生的婴儿。
3.老二出生才三天,可怜的妻子,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他就踏上了第一次南繁之旅。
4.老三出生后,他长时间不在家,终于抽空回了一趟家,迎接他的却是幼儿惊骇的眼神。
5.上世纪70年代里唯一一次请假还是妻子突发病毒性脑炎的时候。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教案: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如“稻菽”的象征意义。
(2)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丰收的景象,表达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句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教师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重点解析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如“稻菽”的象征意义。
5. 情感体验:(1)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感受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个人经历出发,谈谈对家乡、对祖国的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写一篇短文进行赏析。
3. 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和祖国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能够领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业发展的期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活,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基本内容。
(2)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业发展的期望。
(3)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作者情感的表达和感悟。
(3)写作练习的指导。
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稻菽的生长过程,引起学生对农业的关注。
(2)引导学生思考稻菽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稻菽的生长过程和农业发展现状。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难理解句子,共同解决难题。
(2)分组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难理解句子。
(2)解析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业发展的期望。
(3)分析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运用。
5. 朗读与默写:(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2)布置默写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四、课后作业1. 作业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稻菽的生长过程和农业发展的短文。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段描写自己喜欢的农村生活的片段。
2. 作业要求:(2)作业按时完成,认真批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对教学活动的响应程度。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 《喜看稻菽千重浪》 学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学习目标】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2.审美目标:赏析文章语言,分析人物通讯的行文表达特色。
【学习重难点】分析探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学习过程】学习情境: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甘心做一介农夫。
已过古稀之年,却对大自然的探秘无休无止,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他,就是袁隆平。
一、学习资源1.作者简介沈英甲,1983年至2003年先后在外交部《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博览》杂志、《科技日报》任记者,期间曾担任多年机动记者,在《科技日报》曾先后任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现为高级记者。
代表作品有《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前尘》等。
2.背景展示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3.走近袁隆平(1)袁隆平简介袁隆平,汉族。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
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袁隆平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是个神话。
《喜看稻菽千重浪》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2.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3.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文章“困难+解决”的结构。
难点:抓住文章典型事件及其人物精神。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历史背景: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这篇人物通讯。
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这篇人物通讯。
(二)作者简介:沈英甲(1948~)笔名佳英、英佳,重庆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北京101中学毕业,当过兵,做过工。
历任《世界知识》、《世界博览》杂志编辑、记者,《科技日报》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
在太平洋、神农架、青藏高原、西部大漠进行过科学考察。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我穷,故我在》,长篇小说《前尘》《贼风》《墨祠》《间接打击》《居京不易》,人物传记《沧桑回眸》等,另有译著十多种,文章上千篇,主编过三套丛书。
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全国征文奖和优秀读物奖等。
三、总体感知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袁隆平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袁隆平的学术成就,体现袁隆平的学术品质。
第三部分:介绍袁隆平的道德操守。
第四部分:介绍袁隆平的理想志向及其研制杂交水稻成功的巨大影响。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文解析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文解析引言《喜看稻菽千重浪》是一首课文,描述了作者在农田中眺望稻菽,欣赏到千重浪的美景,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喜悦之情。
本文将从字词解析、句子理解以及意境感受等方面对这首课文进行深度解析。
字词解析喜看“喜看”二字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也意味着眼前所见令人愉悦。
同时,这两个字也传递了作者对农田丰收的期盼和祝福。
稻菽“稻菽”指的是稻穗,也代表着丰收的象征。
这个词可以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农田的景象,体会到秋收的喜悦。
千重浪“千重浪”形容了稻浪翻滚的景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农田中稻谷随风摇曳的景象。
这个词语的运用使课文更富有画面感,读者可以仿佛听到稻浪拍打的声音。
句子理解喜看稻菽千重浪,渺渺云归日欲斜。
这个句子描绘了作者欣赏稻谷随风起伏的美景,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情绪的转变。
由于“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美景,作者心情愉悦,然而最后却出现了“渺渺云归日欲斜”的字眼,似乎暗示了秋天的日落,也可理解为作者情绪的消散。
笑问客从何处来,遥指人间第一家。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客人的问候和向他指出他所属的地方。
作者以笑语问候客人,展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亲切待人的特点。
之后“遥指人间第一家”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农田的自豪,全景展示了农田的美丽和重要性。
意境感受通过《喜看稻菽千重浪》这首课文,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丰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课文中以田园为背景,描述了稻谷随风摇曳的美景,通篇透露出春耕、夏耘、秋收的艰辛与喜悦。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时时被作者表达的情感所打动,仿佛也置身于农田之中,聆听着稻浪拍打的声音,感受到了农民们的辛勤付出与丰硕成果。
结论《喜看稻菽千重浪》这篇课文通过字词的精准运用、句子的舒展流畅以及意境的独特表达,给读者带来了对农田丰收景象的直观感受。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和丰硕成果,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农田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课文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在欣赏农田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内心深处的喜悦与感慨。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使学生了解作者杨洪基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敬意。
3. 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基本内容,作者杨洪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3. 讨论课文所反映的农村生活变化,以及作者对农民的敬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内容,掌握作者杨洪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享对农村生活的感悟。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农村建设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杨洪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朗读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4. 讨论课文所反映的农村生活变化,以及作者对农民的敬意。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七、课后作业1. 阅读杨洪基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风格,并与《喜看稻菽千重浪》进行对比。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农村建设的认识和看法。
3. 写一篇关于《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评论文章,可以从修辞手法、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文本。
2. 杨洪基的生平介绍资料。
3. 与课文相关的农村生活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参考书籍:关于杨洪基的作品集、文学评论等相关资料。
喜看稻菽千重浪导学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2)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9)一、学习目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学习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深入理解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精神和杰出贡献,体会他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巨大努力。
通过学习,我们要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尊重和热爱,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掌握文章生动的描写和严谨的论述,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这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培养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国家进步的重要性。
我们要以杂交水稻之父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学习重难点在于:深入理解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这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他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掌握文章中的科普知识和专业术语,理解杂交水稻技术的原理和意义,这对我们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也是学习难点,如何准确理解并欣赏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严谨的论述展现杂交水稻之父形象的手法,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琢磨和体会。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主要讲述了我国哪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2. 这位科学家在农业领域的哪项成就最为突出?3. 文中提到的“稻菽”一词,指的是什么?二、选择题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科学家的科研生活。
B. 文中提到了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C. 文章主要讲述了科学家的个人生活,对科研成就涉及不多。
D. 科学家的事迹激励了广大读者,展现了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2. 下列哪一项不是科学家精神的表现?A. 勇于探索,不断创新B. 淡泊名利,专注科研C. 追求享乐,忽视责任D. 甘于奉献,服务人民三、简答题1. 文中科学家是如何克服科研过程中的困难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文章中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3. 采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原文和相关评论文章。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3. 教学设施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对农村生活和劳动的热爱。
4. 写作技巧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手法、抒情手法等,并讨论其艺术特色。
5.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写作技巧是否得到了提升。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重新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悟。
3. 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写一篇描绘农村生活的作文。
九、课程评价:1.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看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
(2)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敏感和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
(2)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2)将课文中的描写和情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
2.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展示稻菽的生长过程。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与理解:(1)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
(2)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3)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观察与描述:(1)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和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景象,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写作练习:(1)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观察到的自然景象为题材,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观察和写作等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贾平凹的写作风格及文学特点。
(2)通过分析课文,了解稻菽种植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技术要点。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珍惜粮食、感恩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贾平凹的写作风格及文学特点。
(2)分析课文中的稻菽种植过程和技术要点。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2)稻菽种植技术要点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稻菽种植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亮点和疑问。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
(2)讲解稻菽种植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技术要点。
4. 案例分析:(1)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成果。
5.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2. 让学生选取一篇贾平凹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包括写作质量和思考深度。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情感,表达对农村建设和农民问题的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农村建设和农民问题的关注。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村建设和农民问题的关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内容介绍。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探讨课文中的观点和情感,以及对农村建设和农民问题的思考。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情感,表达对农村建设和农民问题的看法。
四、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情感,表达对农村建设和农民问题的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建设和农民问题。
(2)介绍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内容和背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情感,表达对农村建设和农民问题的看法。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写作练习的表现。
2.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人教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②利用色彩、符号等元素,对诗歌的重点内容进行标注,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或者用符号标记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③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板书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板书设计,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最后全班进行展示和评价。
11. 请谈谈你对《喜看稻菽千重浪》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的理解。
答案:诗的节奏明快,韵律和谐,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12. 请谈谈你对《喜看稻菽千重浪》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答案:这首诗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农民对劳动的尊重和对丰收的喜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丰收的喜悦。
1. 设计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
(1)诗歌意象的理解: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例如,“稻菽千重浪”这一意象,学生可能难以想象出丰收的稻田景象。
(2)诗歌情感的把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喜悦,学生可能难以深刻体会这种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淤.泥( ) 籼.稻( ) 分蘖.( ) 贬.斥( ) 田埂.( ) 粳.米( ) 【答案】 yū xiān niè biǎn gěng jīng二、多音字屏⎩⎨⎧( )屏风( )屏气 奇⎩⎨⎧( )奇迹( )奇数扎⎩⎨⎧( )扎裤腿()挣扎( )驻扎模⎩⎨⎧( )模式( )模样 【答案】 píng bǐng qí jī zā zhá zhā mó mú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j ǐn ( )慎 饥jǐn ( ) ⎩⎨⎧分niè( )niè( )障 ⎩⎨⎧g ěng ( )塞田gěng ( ) ⎩⎨⎧雄ruǐ( )笔xīn ( )【答案】 谨 馑 蘖 孽 梗 埂 蕊 芯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力排众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所不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极力反驳、排除各种不同的意见。
(2)指毫不顾全惋惜,绝不吝惜(多用于付出大的代价)。
2.理解辨析(1)协作·合作“协作”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侧重于协助。
“合作”指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侧重于相互配合。
(2)偶尔·偶然“偶尔”①副词。
间或;有时候。
表示情况并非经常出现。
②属性词。
偶然发生的。
“偶然”①副词。
有时候。
②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
3.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1月2日,有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将力排众议....,坚持将国会共和党人本周四将公布的税改议案命名为“减减减法”,以此表明减税决心。
()(2)他有一件价值不菲的皮大衣,他总是在所不惜....,生怕弄脏了衣服。
()【答案】(1)√(2)×[常识·速览]识作者才气记者——沈英甲沈英甲,吉林辉南人。
中共党员。
曾任《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
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电影文学剧本《冯如》等20余部作品。
识背景本文是在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记者写的一篇报道他先进事迹的通讯报告。
知常识特写:报告文学的一种。
其特点是抓住现实生活中人物的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作集中的、精细的、突出的描绘和刻画,这种文章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本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文脉·梳理]【答案】①综述袁隆平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
②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文本·深读]■自主探究……………………………………………………………………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哪几方面?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总共写了四方面:(1)写他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2)写他的学术品格: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3)写他的道德操守: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4)写他的理想志向: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2.袁隆平为什么被称为“泥腿子专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袁隆平为了实验,常年扎根试验田,如“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不正是农民的劳作写照吗?而现在做这个的是袁隆平,所以说他是“泥腿子专家”。
3.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2)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课文第2-3行:“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4.作者为什么说“袁隆平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是全文结束部分的一个总结性语段。
前一分句是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世界上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其他科学家放在同一水平,这也是对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的赞美。
他所作出的贡献与其他最优秀的科学家的发现一样,堪称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正由他引导着,向贫穷与饥饿开战,并一定会取得辉煌的胜利。
5.“中国的稻田里为什么能够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是文中用来引出袁隆平进行水稻研究背景的一个设问性语句。
这句话引出了下一段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背景。
概括起来看,中国出现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是历史赋予这位知识分子、伟大的农业科学家的责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灾荒给袁隆平留下的刻骨铭心的印象,使他产生了不畏艰难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胆量。
这句话还起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合作探究……………………………………………………………………6.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
对我们尚在全力汲取知识的中学生来说,对权威又该持什么态度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中学生崇拜权威,并无不可。
十几岁的我们,对人对事还做不到思考成熟,客观理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还未彻底塑成,正是应该向权威学习的阶段。
那些书中现有的知识都是经过专家学者千挑万选而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对我们来说就是权威,快速汲取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质疑,是建立在自身的丰厚积累上的,而我们,目前正需要积累。
(示例二)中学生也应该如袁隆平一样尊重但不崇拜权威。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勇于质疑应该是我们必备的素质,这跟自身的知识积累多寡没有关系。
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时候,也还只是个毛头小子,但比萨斜塔的一次实验胜过权威上千年的声音;当人们对蜜蜂靠翅膀发出声音这一权威论断深信不疑时,聂利这个12岁的小姑娘却大胆质疑,最终确定蜜蜂发声是靠双翅根部下的两个小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