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1.音正形准

(1)字音识记

①稻菽.

( ) ②饥馑.( ) ③分蘖.

( ) ④田埂.( ) ⑤一蔸.

( ) ⑥籼.稻( ) (2)辨形组词

①⎩⎪⎨⎪⎧ 愠( )蕴( )瘟( )

②⎩⎪⎨⎪⎧ 稻( )韬( )滔( ) ③⎩⎪⎨⎪⎧ 埂( )鲠( )粳( )

④⎩⎪⎨⎪⎧

馑( )谨( )瑾( ) 2.词语积累

(1)义无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所不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骨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力排众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辨词填空

(1)试验·实验

他们把从________室里研究培育出的品种,拿到________田里分析种植,希望获得成功。

(2)从而·进而

①孩子的肠管相对成人的长而薄,一旦受到冷饮刺激,可导致肠管平滑肌痉挛和蠕动增强,________诱发肠套叠,造成肠道梗阻而危及生命。

②乳铁蛋白能竞争性抑制需铁的有害菌对铁的需要,抑制人体内有害菌的生长繁殖。4.名言警句

有关“粮食”的名句

(1)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3)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1.作者简介

沈英甲,吉林人。历任《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副刊部主编。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等。

2.背景展示

2001年2月19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袁隆平院士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获此殊荣当之无愧。他率先在世界上突破传统理论禁区,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被国际稻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多年来,杂交水稻累计增产3 5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能养活6 000万人,相当于一个大省的人口。本文就是在袁隆平获奖后,记者写的一篇关于袁隆平先进事迹的人物报道。

3.文体知识

新闻与通讯的区别

(1)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2)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3)新闻叙述更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详细叙述,一般篇幅比较长。

(4)新闻主要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增加议论;通讯则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1.脉络梳理

2.初读感知

(1)全文写了袁隆平的哪几个方面的事迹,分别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哪些方面的品质?

(2)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谈“梦”的细节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以“喜看稻菽千重浪”为题?请结合四个小标题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文章中“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的观点,你持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文中为了使袁隆平的形象鲜活地“立”在我们面前,采用细节描写的手法,细腻地再现了袁隆平在研究水稻过程中的艰辛以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说说下列细节描写具有怎样的作用。

(1)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

..田间,不时蹲下

..

..水渠,迈步走进

..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

身子翻.看着土壤,接着挽起

..了稻田。(分析加点的词)

..裤腿走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分析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6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蕊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分析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认为本单元新闻中的人物(邓小平、杨利伟、袁隆平),都是“中国的脊梁”吗?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运用示例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好的消耗。”这“美好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下创造的婴孩。(高考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2.课外素材

(一)追名求利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有些人没有干多少事就去争名夺利,得什么奖,发表什么文章,都要去争。有些老实人做了很多事反而没有在乎什么名利。我认为,把名利看得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