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叶曼讲义第2章
道德经 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反①也者,道之②动③也;弱④也者,道之用⑤也。
天下万物生于始有⑥,始有曰无。
译文皈依大道,因道守法循理,道之所感动;弱者柔弱,因道守法循理,道之所用。
宇宙万物派生于大道,大道(场)夷希微是无物为无。
注释①反:(1)通“皈”。
皈:皈依,归依。
皈依:谓身心归向﹑依托。
归依:归顺,皈依;依附;投靠,依靠。
(2)通“返”。
返回;回归。
(3)回报;复命。
(4)返本归元;返朴归真。
返本归元:皈(归)依大道。
②之:(1)(会意。
象艸过屮。
枝茎益大。
本义:出,生出,滋长)(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3)之所。
③动:(1)使用,动用。
(2)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
(3)触动感应,感动。
感动:触动感情,引起同情、支持或向慕;犹感应,谓受影响而引起反应。
(4)行为。
④弱:(会意。
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 shān)表示须毛丝线和画饰的花纹,合起来表示柔弱。
本义:遵循自然法则的屈能伸的柔弱事物蕴含巨大生命力或能量。
) 弱者柔弱,因道守法循理,能屈能伸,蕴藏巨大生命力或能量,前途不可限量。
柔:植物初生而嫩,树木可曲可直,能屈能伸。
“弱”是两把双曲反弯复合弓的象形。
弓由富有弹性的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的目标。
箭加装了镞还有羽翼,提高了箭穿透力和稳定性。
复合弓的变形是在制造的时候,让它的两端往前弯曲(以蒸气处理和用力挽拉此层压物),这种后弯的弓可产生更大的力量,并需要高度的体力和技术操作。
弓弩箭的使用是人类技术史的一次重的大进步,人们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了可以利用弹性来储存来储存能量。
当我们拉一个复合弓的时候,弓片会发向内弯曲,这就是你拉弓的力量传递到了弓片上,而弓片的变形是将你的拉弓的动能转变为了弓片形变的势能。
当我们释放弓弦的时候,弓片所存储的势能又通过弓弦的位移传递给了箭,转换为箭飞行时的动能。
弓有没有“劲”,其实就是弓存储和释放能量能力。
《道德经》第二章观徼注解
《道德经》第二章观徼注解第二章观徼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讲解:对第二章的理解要与第一章紧密的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解读,才能够掌握准确。
第二章是继第一章阐释大道和如何体道、证道之后,直接指出了人类失道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一原因就是心道的迷失。
因而指引人类如何把握观心得道,识别阴阳、跳出阴阳,指出复归于道的方法论,指出归道的根本是心无私、心无欲。
这个简要的内容就是这一章的灵魂所在。
真美真善在真心第一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一段可以分为五段进行阐释和解读。
先把第一段弄通了,下面的就比较容易掌握,大家讨论的时候,也就能够有的放矢。
第一段提到了美和善,首先要注意到,人的美和善生发于什么地方?它的生发地都在于心,人类和社会的失道,也就失在心中,失于真火,真火丧失了丢失了。
心中的真火主宰光明圆通,由于丢失真火,真美、真善也随之丢失。
一旦丢失了真火以后,那么人类的心、社会的心,也就是被阴火主宰内环境、外环境。
阴火、阴我是我欲、我识、我思,都是后天意识;后天的意识对美和善的解读,也就失去了先天的本性,离开了大道。
所以老子在这里才说,当天下人们都用后天心中的“所知障”,来追求有为的、后天的、人为的美和外表的华丽之时,只知道追求为美而美之时,人们的心灵就已经变的丑陋了,内环境也就肯定脏臭不堪,风气也就使人恶劣难耐了,社会风气也就变得恶劣了,那么人就难以忍受与承受。
当人们都以主观意识理解、扭曲真善为有为的伪善时,并且大肆人为地崇尚表面的虚华的美和善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大道的真常,不是真善了。
当人们都在那里独善其身的时候,为一己之善而善之时,心中的私欲也就膨胀到了极限,整个人体内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就变得恶劣不堪了。
[转载]叶曼老师《道德经》本学期讲义(全)(10.10
[转载]叶曼老师《道德经》本学期讲义(全)(10.10原文地址:叶曼老师《道德经》本学期讲义(全)(10.10-12.6)作者:北京大學國學社道德經介紹道德經原名老子,一如戰國時諸子,各以其本姓以為書名,至唐玄宗,取上篇之道可道,及下篇之上德不德,冠以經名,延用至今。
老子就姓老,非姓李,春秋戰國無李之姓,為周之守藏吏,見周室骨肉自相爭奪殘害,於是棄而西行。
函谷關吏令尹喜,一日晨,見紫氣東來,知有聖哲將過此,果見老子,騎青牛緩緩自東而來,迎入關中,具寫5254字,世稱五千言。
兩千餘年來,為其註釋者,兩千七百餘人,約五千萬字。
歐美各國譯傳老子之國家,僅次於Bible之譯述者。
老子西行,史稱不知所終。
有杜光廷,著《老子西行化胡經》,稱老子至印度,得釋迦為弟子。
故世稱胡亂編撰為杜撰。
老子西至秦國,留秦二十六年,死時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父。
老子深諳權術之道,老子之書,若熟思而善用之,可成為最高明、最善駕馭人之領袖,故我稱之為帝王術。
老子一書,為我國國寶,現為政府尊重提倡,老子可以無憾,國呖梢圆老子雖僅五千餘字,字字珠璣,諧韻易讀,(前後篇扣應),易於記憶。
希望好學之士、企業領袖多加體會,并哂弥P薜乐烁伸镀渲校虻眯扌兄贰U婺耸篱g及出世間兩用之良書上策。
道德經第一章研究道德經者,皆用王弼之注解。
將其分為八十一章,乃後人將其五千言分割而成,故以後諸章文字,常顯得突兀不通。
第一章為總述,其後諸章皆解釋其理、及啟用修持之道。
非常道、非常名,重在此常字。
歷來皆將常解為平常、尋常、恒常,細思之後,此“常”乃“本體”。
可道、可名者,皆形而下之事物,故皆“非”。
繼之以“常無”“常有”,此“本體”,具“有”與“無”二者,“有”與“無”二者,同出於“常”,而非“道”,亦不可“名”。
“有”“無”二者,乃老子一書之注重討論之中心,使之成為可加利用、修為之形而下事物。
故同謂之玄。
舊本有將玄字改為元,乃避康熙玄曄之諱,玄之又玄,乃成為眾妙之門。
《道德经》第02章 功成弗居
《道德经》第02章功成弗居【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⑧,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④,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⑤,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①已:语气词,可译为“了”。
②音声:古代音和声是有区别的。
单调的、无节奏的叫“声”,复杂的、有节奏的叫“音”。
③是以:疑为后人所加。
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的相对论,后八句是老子的政治论,文意不相连。
圣人:老子理想中的“与道同体”的人物,他与儒家圣人有很大不同,是“有道的人”。
④始:管理、干涉的意思。
⑤恃(shì):依赖,依靠。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
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
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导读】老子通过美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高与下、长与短等事物表象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关系,说明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规律,确立了对立统一的永恒普遍法则。
然后,在这种辩证观点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圣人处世、治世的无为之道。
【解析】本章主旨讲的是“道”的内涵。
天下万物,在表象上都可以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可以造成不善的影响,任何美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
一切事物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转化为不美,善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行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
若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那必然会事与愿违,终究会导致不善的结果的出现。
道德经第2章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这其实是因为“恶”已经出现了;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其实这已经是“不善”了。
因为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当好的一面出现的时候,坏的一面也一定会出现,阴阳两面相逆相生,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所以知道这一道理的圣人,他自然而然的行事,不刻意去追求好或者坏,也不会去宣扬什么善,因为你告诉了别人什么是善,其实也就等于告诉了别人什么是不善。
这个道理你去看天地万物就知道了,他们默默劳作从不推脱,对自己的成果从不去占有,也不依仗自己具有做某些事的能力而自命不凡,做成了事,也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功劳。
唯有不居功,功绩方能永存。
《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读:本章可以分成四段来解读: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段话至少有两个看起来都能说得通的解释:(1)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于是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为善,不善的观念就产生了。
【案:陈鼓应总结了好几个支持这种说法的注家,他本人也这样理解。
】(2)天下一般人的世俗之见,就是觉得美的就是美的,善的就是善的。
这种观念要不得,这样的结果总是导致美的东西变味儿了,变成不美;善的东西变味儿了,变成邪恶。
这两种解释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实际上是截然对立的。
第一种解释,实际上恰恰是老子所批驳、所反对的世俗之见。
我们看一看,世俗之见中,把世界分成美丑、善恶、高下、贵贱、贫富,这意味着什么?这难道仅仅是一个逻辑学意义的分类么?显然,这种分类的背后隐含着着一种意欲,前面第一章讲过,“故常有欲也,以观其徼”。
这些分类等于是做出了高低贵贱的单向度的价值判断,其指向,就是去恶从善、好高贵、避卑贱。
按照这种观点,一群姑娘站在一起,分出了美丑,丑的给美的做了垫背,您想想丑的能服气么?能不自卑么?谁不愿意富贵,谁又甘于卑下呢?谁又不想占领道德高地,而自甘接受种种恶名呢?按照如此的逻辑,再想想我们一般对道家的感觉,道家常常给我们出世、超越世俗价值判断的感觉,所以,即使根据我们对道家超然物外的印象来判定,这种理解是说不通的。
而老子的大智慧,实际上隐含在第二种理解中。
第二种解释,看起来似乎不可理解,大家都认为美的是美的,这怎么就不好了?都认为善的是善的,这怎么就不善了?如果所有女人都到韩国整容,都变成美女,这有什么不好?所有的人,都学习雷锋好榜样,都变成雷锋?这有什么不好?《道德经》第41章有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及感悟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及感悟道德经第二章原文: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道曰:有一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先天地生成。
它是静谧而空旷的,独立而永不改变,周而复始而不失序,可以成为天地万物的母亲。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暂且称之为道,也可以称之为伟大。
伟大意味着超越、离去,离去意味着遥远,遥远意味着回归。
因此,道是宏大的,天是宏大的,地是宏大的,君王也是宏大的。
天地之间有四个宏大的方位,而君王居于其中之一。
人应当效法地,地应当效法天,天应当效法道,道应当效法自然。
感悟:道德经第二章通过描述道的本质和特征,向我们传达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道被描述为一种混合物。
它是万物生成的源头,没有具体的形态和名字,但却具有伟大的影响力。
这启示我们,生命的起源并非来自单一的个体,而是来自于共同的力量和因素的相互作用。
这也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其次,道是一种寂静与空旷的存在。
它是独立而永恒不变的,周而复始而不失序。
这告诉我们,宇宙间存在着一种秩序和规律,而我们应当顺应这种秩序和规律。
正如人应当效法地,地应当效法天,天应当效法道,我们也应当效法自然,顺应其中的道。
最后,道的伟大性涵盖了天地和君王。
这让我想到了权力和领导的责任。
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应当超越自我、与天地同和,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以造福于他人。
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权力的相对性,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道德经第二章所传达的思想和启示远不止这些,它鼓励我们思考人与自然、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和理解道德经,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活得更加有意义和和谐。
《道德经》第二章解读
《道德经》第二章解读篇一:《道德经》第二章是一篇富有哲理思考的篇章,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以'道'为中心,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
首先,《道德经》第二章通过对天地万物的描绘,强调了自然的无私和无为。
它提醒人们要学会从自然中汲取智慧,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和改变自然,而是要以'无为而治'的心态去面对和处理事务。
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谦逊的智慧,即人应当以谦卑的姿态与自然互动,不去强求和干预。
其次,《道德经》第二章还探讨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它指出人们过度追求物质的欲望和功名利禄,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不和谐。
它告诫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不要过于追逐外在的名利和功成名就。
只有通过内心的满足和谦逊的态度,人们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
最后,《道德经》第二章还涉及了人与自我的关系。
它指出,人应当保持谦虚、自律和自省的态度,不要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和权力,而是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
通过反省自我,人们可以找到内在的力量和智慧,从而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内心的平静。
总之,《道德经》第二章通过'道'的概念,提出了一种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它强调了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治的理念,要求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注重道德修养和自我提升。
这一章的启示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人们追寻内心的平静和真实的幸福。
篇二:《道德经》第二章是一篇关于道德和生活的哲学篇章,它提出了一种道德的观念,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本章主要围绕着“至柔”的概念展开,同时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和意义。
首先,《道德经》第二章中的“至柔”一词表达了道德的核心观点。
它暗示了道德应该是柔和、温和而非强硬、暴力的。
这种至柔的态度不仅适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个人与社会、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道德的本质在于以柔克刚,以和为贵,通过温和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和问题,而不是诉诸于暴力和争斗。
道德经 第二章
善对功名利禄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居功不自傲,功成身退 的道理,同时也能看出圣人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 “生而有,为而恃。”这也是为人之大忌,所以老子 就在功名篇首提出来,目的就是要后人提高注意, 时时警惕,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才能活得逍 遥自在!
圣人处世哲学
大跃进例子。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试验就是违背了 然规律,大自然已经狠狠地,或者正在狠狠地,或 者将要狠狠地报复我们。不遵循天道而行,我们就 是在用自己磨快的刀子自杀!
第二章中的整体思想:
1.事物辩证观点 2.圣人处世哲学 3.善对功名利禄
这也是个历史老命题了,善对功名。洗净 铅华,留取本真。 老子是这样说的: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 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中的整体思想:
1.事物辩证观点 2.圣人处世哲学 3.善对功名利禄
老子不愧为一大家,忧世忧民。或许有人不同意 我的观点。没关系,看了下面的解释或许你就明 白了。 他在说了这些辩证法之后,仍不忘告诉我们 圣贤(高人)怎样运用这些来治世处世的。
圣人处世哲学
圣人为先,庸人后效,事事皆存天道,故不言而正, 不令而行。最终就是
功 成 弗 居
第二章中的整体思想:
1.事物辩证观点 2.圣人处世哲学 3.善对功名利禄
本章可以说是老子的辩证法。相信有一定古文功底的人都能看出看吧!
事物辩证观点
这些不就是事物的对立关系吗?如果说老子 只是说了这些大家都懂的东西,都能看到的东西 那他也不是圣贤。还好他又说了事物的统一面, 而这个方面正是很多人都不能看到的。
事物辩证观点
有生于无 万物负阴而抱阳…… 这些都是统一的观点。在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里面都能找到这些东西的影子。 因此,我们在一些方面的理解完全可以不用那么 清晰,不需要那么的追根溯源、穷尽本真,不是么? 下面那么我们看看在“白马非马”的命题中,这 东西的应用呗! 公孙龙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形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又说:“白马者 马与白也,白与马也。” 白与马,合也可,分也可。白马、马、白马、马 …………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 所作的哲学著作。
在先秦时竹简《文子》称《上?经》、《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二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道德经·第二章》注释:①恶已:恶、丑。
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
居,担当、担任。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
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道德经·第二章》解读: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
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
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
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
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
其中第二章是道德经的开篇章节,被认为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以《道德经》第二章原文为基础,探讨其思想内涵和对人生道德的启示。
第二章原文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如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其名曰「下坐我师」。
解读美与恶,善与不善《道德经》第二章首先提到了美与恶、善与不善的区别。
人们普遍知道美好之物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事物自然是恶的;同样,人们也知道善良之行是善的,那么非善之行就是不善的。
通过这种对比,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美好和善良,从而追求美好和善良的境界。
相生相成的关系道德经接着讲述了一系列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等。
这些关系暗示了世界万物之间的互动和平衡。
世界上万物的存在,包括事物的产生和消亡、事物的对比和平衡都是相生相成的。
这种观点告诉我们,我们不应偏执于事物的存在或消失,而应以全局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寻求平衡和和谐。
圣人的境界《道德经》还提到了圣人的行为和境界。
圣人能够以无为的心态去做事,不追求功利和回报。
他们默默地行善,言必行,行必果,不为外在的名利所动。
圣人能够做到守拙无为,不争不斗,因此他们几乎无人可与之争辩。
圣人的境界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他们的存在给我们树立了道德的楷模和指引。
总结通过对《道德经》第二章原文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人们应该追求美好和善良的行为,同时也要明白美与恶、善与不善之间的对比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生相成、互相依存的世界,应该以全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追求平衡和和谐。
而圣人的境界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道德目标,通过无为的心态和不争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我们也可以达到这种境界。
以上是对《道德经》第二章原文的全面解读。
《道德经》第二章告诉我们,凡事都不应该刻意强求
《道德经》第二章告诉我们,凡事都不应该刻意强求
意解《道德经》第二章:道法自然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解释】道法于自然真挚无为,不刻意、不强求、不做作、不过分、无自私(无我),才能发挥出道的最大效能及持久性,才不至于很快落入因利致弊的被动。
比方说,当把“美”强行周知天下这是一种美,那么这种刻意做作的美维持不了多久,就会招来恶果;当大家都刻意去彰显“善”的标准,不久就会带来欠妥的意外结局。
过分占有之后可能最终什么也没有,勉强简化不久之后就会遇到难题,刻意显摆长处反而会迅速暴露短板,过分拔高反而增加短期倒塌的风险,做作弄声反而加速了不和谐的到来,强行占先反而容易更快落后;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因果规律。
所以自古的大智慧者为人处事从来不勉强不造作,切实地去施行教化而从来不过分宣扬,营造创立但从来不自居始祖,待人接物从来不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别人,功成名就也从来不刻意去标榜自我,自然真挚无为无我,尽量让向好的轨迹更加恒久。
唯有从来没有居功自傲之心,只一意推举别人的功劳,让大
众都感受到他的特殊气质,从而特别关注他、牢记住他并自发替他传扬,他成就的功名反而长久不会消失。
原创声明:此文属朱辰彬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释义”此言“圣人”如何面世。
“美”、“恶”、“善”、“不善”等对立面的转化从纵向(即时间)角度展示“道”的运动。
“道”不是走直线,而是在“美”、“恶”、“善”、“不善”一张一弛中向前推进的。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对立面的相互规定从横向(即空间)角度展示“道”的存在。
“道”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由“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对立要素相和合而成。
有的版本在此之后有“恒也”两字,有的没有。
笔者认为,即便书本上没有,从语气和意思看还是有的。
“恒也”表明,上述时间和空间的纵横关系是“道”的稳定不变的内容。
一般人只知一味求“美”、求“善”,殊不知“恶”、“不善”是追求“道”的层次的“美”、“善”所不可缺的。
同样,“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也都是追求“道”所不可缺,不可去一取一。
“圣人”之圣在于从“道”的角度顺势而动,当“美”则“美”,当“恶”则“恶”,当“善”则“善”,当“不善”则“不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当怎样构成就怎样构成,不为逞己欲己能而于大道之外另有所作为。
大道运行,圣人顺之而已,不当创造者、拥有者、主宰者、居功者。
“启示”美好的事物因为有了丑恶才突显其美好,我们所认为的矛盾其实并不对立,两者相调和才能显现道的真谛。
圣人绝不是死守美好事物的居功者,他们懂得顺道而行。
“致用”圣人于对立面各方无所固执,只因顺其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面对符合大趋势的“不善”,宁可舍弃低层次的“善”。
对于事物的构成,圣人不追求单一,而是善于利用对立要素相互和合,组合出更大的合力。
道德经第二章素材
道德经第二章素材道德经,这部古老的东方哲学著作,是道家学派的源头和基石。
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无需赘言,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哲学、艺术、政治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重点解读道德经的第二章,探讨其内涵、意义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第二章开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传达出道家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独特理解。
在这里,“无名”和“有名”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状态,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无名”象征着混沌初开,天地未分,是一种原始的、无形的存在状态;“有名”则象征着万物诞生,各有所名,是一种具体的、有形的存在状态。
这种理解赋予了“道”以形而上学的含义,表达了道家对于宇宙生成的理解:宇宙从混沌到有序,从无名到有名,是“道”的体现和作用。
这一理解对古代道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提供了观察和理解宇宙的新视角,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比如在治理社会方面,它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度干预,要尊重自然规律,这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是第二章的另一经典语句。
这句话强调了道的无常和变化,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表面现象,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变化。
“常无欲以观其妙”则是引导人们要从纷繁复杂的世间欲望中解脱出来,以清明的头脑观察和理解世界的奥妙。
这种深刻的洞见和冷静的思考方式,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和欲望,人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后果。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理解更加深入,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如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
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经的第二章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常无欲以观其妙”等思想,可以作为一种指导原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比如在环保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无为而治”的理念,尽可能地减少干预和破坏自然环境,让自然环境自我修复和自我发展。
在个人生活方面,“常无欲以观其妙”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冷静的思考,不被欲望所左右,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生活价值。
「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北京燕山出版社[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林则徐曾自题联“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这句话与《道德经》第二章异曲同工,在于做人之心境,“钱”本是养家养命之源,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凡事应顺其自然,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社会、自然都是有两面性的,站的角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不必强求。
凡事物极必反,达摩祖师曾说过:“行善不能总挂在心里面你做了多少善事,多么多么的伟大,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无有功德的,一切随缘。
”身处安逸之时,“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而当处于逆境、困难的时候,也不要慌张,智新超越教育董事长耿军曾说过一句话:“每当我遇到困难、问题和挫折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
这种心境造就了一个淡定的自我、一个坚强的团队和一个积极向上的公司。
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再给大家讲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古时候,塞上有一户人家的老翁养了一匹马。
一天,有匹骏马无故逃跑到胡人那里去了。
人们都对他们的不幸表示安慰,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那匹马竟带着匹骏马回来了。
众人都恭喜他们,老人却说:'这怎么不会是灾祸呢?”家里有了许多好马,儿子爱骑,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折断了大腿。
道德经第二章理解和感悟
道德经第二章理解和感悟道德经第二章理解和感悟第一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来判断事物的好坏。
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好、善良和正义的,而什么是丑恶、邪恶和不道德的。
这是人类的直觉和传统意识形态的体现。
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辩论和争论,就可以达成一致。
第二节:“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句话表达的是相反事物的互补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没有富就没有穷,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
这种互补的关系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根本结构,我们需要理解并接受这种关系,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些反复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第三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领袖应该是谦虚、无私、有智慧和胸怀大志的人。
他应该不说空话,不乱动手,而是默默地工作,不为功名利禄而努力,让自己的工作成果为整个社会和人类带来更大的利益。
第四节:“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像圣人一样,不要为了功名利禄而停下脚步。
只有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离开自己的目标和愿望,才能赢得真正的成功和无尽的荣誉。
第五节:“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一个领袖来说,他们应该尊重每个人,不偏袒,不霸权,遵守公平和正义。
让民众感到公正的待遇和安全的社区,这是领袖的责任,而领袖的成功就体现在这些群众的满意和忠诚。
综上所述,第二章是道德经中非常重要的一章。
它告诉我们人类的道德和语言中的重要规律,以及一个领袖应该如何做才能赢得其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这些原则,落实到实践当中。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更美好和谐的社会。
道德经第二章感悟心得分享
道德经第二章感悟心得分享道德经第二章其实挺有意思的,读起来就像喝了杯清茶,淡淡的,却回味无穷。
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追求一些光鲜亮丽的东西,追名逐利,拼命加班,仿佛不这样就不行了。
可是,道德经里头提到的“无为而治”可真是让人反思。
想想吧,有时候放慢脚步,反而能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
像是散步的时候,路边的花儿开得正艳,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着。
要是我们一心只顾着赶路,那可就错过了这美好的一幕。
再说了,第二章里还提到“有无相生”,这可真是个老生常谈的道理。
生活中,谁没有过高低起伏呢?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像个超级英雄,成就感满满,然而下一秒又可能摔得四脚朝天,感到失落。
不过,人生就是个大过山车,有高有低,才有意思。
就像打麻将,牌局好时恨不得拍桌子,牌局不好就默默把牌扔掉。
可是,牌局总会轮到你,生活也是这样,别急,慢慢来,总会有机会翻盘。
有朋友曾问我,什么叫“知足常乐”?其实道德经告诉我们,心里要有个数。
人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东西,享受当下的生活。
不是说要过得极简,像隐士一样,但不必总是攀比,像个无底洞。
身边的亲朋好友,热乎乎的家常便饭,这些小确幸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追求那些所谓的大目标,忽略了日常的点滴,结果发现,心里却空空的。
就像一块饼干,外面看起来金光闪闪,但咬下去却是空气,空洞得可怜。
说到这,我想到我的小侄子,他每次放学回家,总是带着一堆零食,心里乐得像个小太阳。
可是我就跟他说,侄子呀,光吃零食可不行,要好好吃饭。
结果他认真地点点头,然后又把零食吃光了。
人就是这样,面对诱惑,难免心中动摇。
可是,反过来说,真正让我们快乐的,往往是简单的东西。
像是一场大雨后的彩虹,或者是家里那条懒洋洋的猫咪,真的是让人觉得生活好温暖。
道德经还提到“上德无为”,这可不是说让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做事的时候心中有个底,心里有数。
就像我们做事情,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
平时干活,得把心放在当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20091004250老道德经第二章.
返回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要按 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 事。
不言之教
返回
天地让万物按照自然发
展而生长 ,滋养了万物 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 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 , 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 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 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 局其功。
返回
有所生、有所为、有所功之后, 如何无为?
不有 不恃 不居
返回
道 德 经 第 二 章
正文 翻译 美、恶、善、不善 对立与相反相成 老子的无为与自然界的无为 不有、不恃、不居
结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美与恶、善与不善的理念是
相比较、相对立,美、丑、 善、不善的观念自然而成, 同时同生。单一那就不存在 了。
返回
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但都 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 前提。相生、相成、相形、相 倾、相和、相随 ,这样就是中 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 成”。 相对的概念使我们更好的认识 所处的这个世界
翻译
返回
加了 一点 自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的时候,, 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的时候 ,不 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与无互相化生,难与易互相完成, 长与短互相形成,高与下互相包容, 音与声互相谐和,先与后互相跟随。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 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化别人; 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 展而生长 ,滋养了万物并且不横加 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 , 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 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 局其功。 就是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 返回 就不会丧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位知道华盛顿是个伟大的人物。他领导美国革命取得胜利,担任了美国第一二任总统,到第三任他却不做了。1789 年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把四方强敌都打败了,做了法国的元首,他想永久地统治法国,就制订各种法典来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后却被大敌击退了。这是不懂得功成身退的后果。我们的国父孙中山也是个伟大人物,当袁世凯南北议和的时候,袁世凯要做总统,孙中山就把临时大总统让了。现在袁世凯在哪里呢?没有人关心他。但孙中山先生的精神被我们所敬仰,到处可以看到以中山命名的地方,这就是“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句话是承上面而来的。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那么我们保持自然的状态就好了,不要刻意去做什么事,因为在我看来很有意义的事,在诸位看来也许毫无意义;在此时看来很有意义的事,在彼时看来也许毫无意义。所以圣人处世崇尚无为,不去喋喋不休地教诲别人,而是通过回归自然状态来教化己有,做成了事情却不视以为自己的功劳,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得,所以万物都依附于他,不会离去。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里让我们简单回顾上一讲的内容,上一讲主要谈了几点:道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恒久性;道又是形而上的,不可捉摸,不可言说,无法命名;道生万物,存在于万物之中。下面我们继续看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老子有很强的辩证能力,有人说他的思想是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是有道理的。诸位看这段文字写得多好。天下人之所以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是因为有丑来比较和衬托;天下人知道善的事物是善的,是因为有不善来比较和衬托;所以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都是相依存的,决不能离开一个来谈另一个。就像音和声相和、前和后相随,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相对性。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说圣人教化万民也要跟天地一样,天地滋生万物而不言语、不居功,只要顺应自然之到,处无为的事,万民才可以得到宽松的生活环境。很多做领袖的人不懂这个道理,今天这个规定,明天那个检查,以为这样就是有所作为,其实什么正经事也做不了。
“万物作焉而不辞”,万物顺从自然,各得其所,不要加以人力。这是承上面我无为而民自化而言的。那么各随其生,只需要顺之事物发展的方向去引导它,这样帮着它成长就可以了,这样既不会感到累,也不会感到烦。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我们知道善是好的,是因为有不善的、有坏的存在;我们说这个人是好人,是因为有坏人跟他对比。如果没有不善、坏人,就没所谓善和好人了。对善和不善存了分别心还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是我做了这件事情,行自己所当行,行过便休,不要认为这个事是我做好的,这才叫做真善。倘若拿做事情来夸口,那不仅不是真善,而且是在沽名钓誉了。
上一章讲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大智慧是无法表达的,引申开去就是要以无为来处事。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诸位做过父母就会有所体会,父母教育孩子,如果整天叨唠叨唠,那孩子们都会嫌你烦,还把话当耳边风。很多人都说孩子不念书,整天就看电视,该怎么办?他就不想想自己原来也不念书也是整天看电视、出去应酬的。我整天坐在家里看书,孩子们自然跟着看,这就是“无言之教”。所以对于事物来说,不有、不辞、不恃、不居,这样能反而得到真正的“常”。
“生而不有”,意思是万物靠着我生长,我却不把天底下的万物据为己有。这里体现了一种像天地那样的无私精神,“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太阳照着大地上最高的山、最低的谷,大地承载着最好的人和最坏的人,没有一点私心。圣人对于人民也是没有私心的。“为而不恃”,虽然做成了这事情,但并不自恃说这些东西都是我做。天地是这样,圣人仿效天地也是这样。他把万民都教化了,教化以后并不求人家知道。他做了很多事情,事情做成了之后也不求人家知道。“功成而弗居”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比如我们说这件事情好难,“难”就是跟那些容易的事情相比较而言的,这就是“难易相成”。长之所以长是因为有比它短的,短之所以为短是因为有比它长的,这个比那个长一点,但是这个长的再遇见更长的,长也就变成短的了。这个短的比那个长的要短,可是再遇见一个更短的它又变成长的了,这既是“长短相形”。我们说泰山很高,但跟珠穆朗玛峰比起来怎么样呢?根本算不了什么,这就是“高下相倾”。古人常说五音,五音调和之后才有音乐。音和声是不能分开的,分开了就构不成乐曲,这就是“音声相和”;前和后也是相对的关系,我在你前面,你又在他前面,这就是“前后相随”。
诸位,学了这一章以后,我们就知道世间的分别都是在互相比较中产生的。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有难易的分别,有了分别就有选择。人人都想要做容易做的事情,难的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做。但比这个难事更难的事情还有呢,所以该我们做的事就得好好做,像“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偏激做法是错的。在对待人和事物方面,我们知道无论自己有多高、多聪明,永远都是天外有天,还有比自己更高的、更聪明的,所以不能以年龄、地位、相貌等外在的东西去评价一个人;而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也要看到还有很多人不如我们,因此也就不会狂妄自大或妄自菲薄了。
诸位要注意了,这一章里有两个地方必须辨清。首先,老子说的“无为”不是“不为”。圣人处无为的事情,但于事是无不通的。无论是宇宙的问题,还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圣人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因为出身低微,所以很多小事情他都会做。后来儒士也不以做事情为耻,反之他们觉得“一事不明,儒者之耻”,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事情,那才是读书人的耻辱。现在很多人觉得自己念了书就应该享受特别的待遇,不屑于做小事情。我念大学的时候,中国大陆四亿同胞中,每两万人有一个女子念大学,所以大学里头的女同学都自得地说:“我不知道怎么做饭,也不会穿针缝衣。”似乎读了大学,就有特权不会针线,不会烹饪,不会打扫。但我们知道这说明了她们书都没读通。管仲是个干实事的人,他说过:“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社会必须在物质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后来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髪左衽矣。”批发左衽表示野蛮落后、没有文化的意思。(删:在齐国管仲的《盐铁论》这可以说学经济的人一定要读一读,他能够使齐国有盐有铁发展了,因为齐国的地方没有鲁国好。但是他们利用山里的矿,海里的食盐,使齐国富强。所以管仲这个人非常的聪明、能干。按:《盐铁论》是汉代的书)因此我们知道,做实事、小事并不是什么可害羞的事情,相反却是很光荣的事情。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任其自然、因势利导,这上面我们已经讲过了。
“智慧自备,为则伪也”。智慧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只需要遵从自然之道,不要自以为是,显得很能干、很有作为的样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体会到这句话的真知灼见。但该怎么理解呢?诸位都知道《红楼梦》里有个王熙凤,是极聪明能干的人,可最后却落得很悲惨的下场,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老子后面又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真正的智慧是内敛着的,收藏着的,决不轻易流露在外表,所以他显得好像很痴愚的样子。“智慧自备”打破了超人的神话,佛教也说人人都有智慧,“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你为则为也,但若以为自己比别人强,那就错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个“知”字非常吃紧,后面还要继续讲。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带有相对性的。我们起了分别心,就说天下有美的,有丑的,但从大道角度来看的话,根本就没有美和丑之分。佛教里头有一个公案:一个和尚赶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天黑了没办法就在一个乱坟堆中间睡下来,半夜的时候他渴得不得了,一摸旁边正好有一个罐子,罐子里装满了水。这真是菩萨保佑,他拿起来就喝了,觉得好香好甜,然后又有睡过去了。第二天天亮,和尚起来一看旁边的罐子,原来却是一个骷髅头,里头积的雨水脏得不得了,他忍不住就开始呕吐了。后来他悟道了,知道就是这个“知”的问题。昨天晚上他不知是骷髅头里攒的旧雨水,以为是罐子里装的甘露,现在他一看就知道了。认识在不同时空环境下是会改变的,只有泯灭了分别心才能证悟大道。
王弼注又说:“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真正有智慧的人决不会违反物性,他只是因着自然的规律去行事,做成功了之后也不居功自得,因为他明白倘若居功自得,那么这个功也不会长久。诸位看这世界上每一样东西、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用处,把他安排在有用的位置,他就能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智慧才华。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因势利导而已,事情终究是他做成的,所以我们怎么能居功呢?天底下的事情很少一个人单独可以做成的,好比说现在建造文贤书院,那要汇集多少人的力量,多少的财力,多少的精神,多少的时间。倘若有人说因为是我倡导创建的,这是我的功劳,那就错了。倘若硬要把做成某件事情说是自己的功劳,那必然会遭到众人的反感。中国有句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走狗烹”,还有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前面“概说”中的“守弱”。我们再举一个例子。项羽跟刘邦争天下,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那时候项羽的势力远远超过刘邦,所以刘邦先入了咸阳,却故意什么都不取,一个女人也不要,一件东西也不拿,等着项羽进来,用这种谦退的办法保全了自己。汉高祖入关之后还跟咸阳人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样就把原来非常复杂的法令变得极其简单,充分保证人民的利益,赢得了民心。项羽进入咸阳以后志得意满,既不理会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做出令百姓很失望的事情,又不解决刘邦的威胁,最终丢失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