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古诗三首共16页文档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课古诗三首
第7页,共19页。
竹石
【清】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8页,共19页。
竹石
(清)郑燮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咬定青山不放松,
第16页,共19页。
1、《石灰吟》的作者是( 于谦 )。
2、 吟是(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
3、诗人用( 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
头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
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
石灰(
)。
)的品质,表达了诗人(
宁死不屈
( 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永
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粉平常骨,碎轻松身。/浑/不怕,
要浑:留都。清白/在/人间。
清白:双关语,既指石灰岩经烧制后成为白色的石 灰,也象征正直不阿的人品。
第4页,共19页。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
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粉骨碎身浑不怕,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
16.古诗三首
第1页,共19页。
作者简介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
塘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 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曾在皇帝被瓦剌(là)族 俘(fú)获的情况下率军民奋力抗击,转
危为安,成为民族英雄。但仅在被俘的 英宗皇帝平安南归后重登皇位的第六天, 就被诬陷而死。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古诗三首精品教学PPT课件(竹石)课件 语文S版
坚定顽强
)
对当时黑暗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夏
日宋
绝
李 清
照
句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 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享年七十 二岁。历史上与辛弃疾并称“济南 二安”。早期生活优越,公元1127 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 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 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 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丈夫 赵明诚病死,境遇更是孤苦。所作 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 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 出对中原的怀念。
默默的等待是一场默默的徒劳 若付出必有回报,投入必有结果 那是不是,我还没有投入 是不是付出太少,我默默等待 默默考量自已的信心和爱的程度的做法 是否令我错过适当的机会? 愿你今夜能有一个好梦 如果你在梦中也露出甜美的笑容 那是我托明月清风祝福你 爱上你,毕竟也是淡淡的哀愁
诗句理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 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 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注释
活着的时候,应当 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 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 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 之时,宁可自杀,也不 肯逃回江东。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7年,最大的 政绩是救济灾民。他处处关心百姓, 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豪 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
竹石
【清】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清)郑燮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比立喻根根扎原得结在实,破像咬岩着青中山。不松口一样。
16古诗三首
①明诗意:A了解了诗的作者和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接下来你打算怎样学?B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C请同学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指壮烈死去的人。
这句诗的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怀念。
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思忆着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逃回江东。
②悟诗情:抓住“至今、思”感受诗的情感A学古诗,仅仅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
你还要怎样学?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板书:悟诗情B教师引导: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①初步感知诗歌情感: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分别留下怎样的印象?②深入感知作者的情感: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用上咱们上节课学会的方法,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生平,小组讨论,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汇报。
《石灰吟》: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来感受。
重点体会“清白”,这个“清白”到底指什么?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
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
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于谦就是这样,到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实践了他的誓言。
教师小结:这就叫做“托物言志”。
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竹石》呢?汇报: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认识到:A《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诗人的情感。
作者借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朗读,读出这做人的道理。
B再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我们也能看到诗人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6 古诗三首
教学要求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生字要结合易混字多读多写。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熟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难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能够背诵古诗。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石灰吟赏析:首句写开采石灰的艰难,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
第二句写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
面对严峻的考验,石灰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
“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赏析:这两句表面上是说石灰,实际上是比喻一个人要正直、纯洁,要想为国家干一番事业,为人民谋一些利益,就必须无所畏惧,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
竹石赏析:诗人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赏析:前一句说竹子在成长中受到千万次折磨、打击,仍呈现一种顽强拼搏的状态。
后一句补充说明对竹子千磨万击的狂风、暴雨、雷电、冰雪等事物中,风只是代表而已。
“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既指自然界,也指人类社会。
写竹子坚韧,就是写人的骨气。
诗人用“坚劲”“任尔”等词语,充分表现了竹子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抒写了诗人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夏日绝句赏析:一、二句言理,借古代英雄议论人生的哲理。
从生作“人杰”、死为“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不论生死,都应该坦坦荡荡,铁骨铮铮。
赏析: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来鞭挞南宋当权者的无耻,借古讽今。
1.学习古诗《石灰吟》和《竹石》。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焚”字,会写“锤、凿、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千锤万凿、焚烧、粉骨碎身”等词语。
3.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作者的相关资料;生字、新词卡片;重点句的幻灯片。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16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
直到今天,人们至今还在思忆项羽,他 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肯逃回江 东。
1.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 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2.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两个成语 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吗?
拔山盖世:项羽说自己的力量足以拔起一座大山, 自己的气概足以超越天下人。形容力大勇猛,无 人能比。【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 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明】于谦
于谦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 节庵。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名 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 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曾在皇帝被瓦剌(là)族俘获时,勇敢率军 民奋力抗击,转危为安,成为民族英雄。但 奸臣当道,在救出英宗皇帝平安南归后第六 天,就被诬陷而死。
赏析
《竹石》共四句,前两句写竹子的特点,在状物; 后两句写竹子的精神,在言志。作者借赞美岩 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 风倒。抒写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社会不妥协的斗 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拓展积累:
诗中“竹 ”
•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 可留。”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lǚ)阎(yán)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是里巷的意思, 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 为一时佳话。
联系阅读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16课古诗三首
坚韧挺拔。不管是
己的清白留在世
东风西风,还是南
界上就粉身碎骨
风北风,都不能把
也不怕
它吹倒,不能让它
屈服。
《竹石》
内容上
《石灰吟》
竹子的竹竹石石扎景子石灰根 象 坚:叙表吟于贞,述赞达表岩不了颂了达石屈竹了作了者诗石 不 节 一不人想灰 屈 操 身流一品,吟 的 正不世身质:精 气赞 怕俗正,神。颂 磨纯,。气两了 难洁表,石,高袖正保达灰尚清持直了坚的风高高诗贞思尚的尚人品的格思. 的《精石神灰。吟》和《想竹品石质》。都用了象征手法, 石灰吟是托物言志,表达自己不惧困难, 淡看危险的平常心,竹石是赞物喻己, 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正直高尚的品格。
12/12/2019
yín
石灰吟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 种名称
无数次的锤击
开凿。形容开
采石灰非常困 难
(明)于谦
经过千万次锤凿才从深 山里开采出来,烈火焚 烧的炼制也好像是平常 的事情。
chuí záo
千锤万凿/出深山,
fén
好像 平常的事情
烈火焚烧/若等闲。
纵然粉身碎骨也毫不 害怕,只要能将清白 留在人间。
•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诗意上
《石灰吟》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
经过千锤万凿从
石山 在,破灰把 裂吟根 的表深 岩深 石达地 中的扎。是应对深的磨山石里头难开,的采对平出 烈来 火常心,
经 打竹受击石了 ,千 它表万 还现种 是的磨 那难样是应对的常困焚,难烧只的已要看能坚得 把决平 自心。
主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吟
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用托物 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6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语文S版 (共21张PPT)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肯过江东
不愿
想
同桌讨论:把
不能 ……
这些词放到诗 句中读一读, 说说能不能换?
不能换,因为“不肯”一词为比什其么他?几个语气更
强烈,程度更深,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
于七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
于“人杰鬼雄”之名。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 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 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 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 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 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 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 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项羽自刎乌江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 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 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 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 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 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zhui),常骑在胯下。而今…… 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 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 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 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16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4、教师小结。
1.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3谈感想。
在古诗教学中注重“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更能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县教学研究中心印制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1.学生谈谈该如何做人的感想。
2.带着情感,自由朗读课文。
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鸣。
分层布置作业
拓展题: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板书设计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校:横坑小学班级:六年级执教者:
单元训练重点
走进历史的长河,认识一些杰出的人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内容
16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教材分析(简要)
三首古诗,通过诗歌,表达了诗人崇高的志向与节操。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配乐朗读全诗,情感升华。
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教学重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古诗三首 语文S版 (共20张PPT)
理解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把烈火焚烧、 锤炼看作是很平常的事。
5
理解诗意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 浑不怕:指一点也不怕。 清白:指石灰的颜色纯白,没有斑点。 纵然粉身碎骨也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 白留在人间。
18Biblioteka 体会感情项羽自刎乌江 秦王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 位,进行了数年战争,史称“楚汉相争”。 在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大转为弱 小,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这则故事记述 了项羽的最后一战,此时他带着几十人突围, 逃到乌江边,最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 自刎身亡。
19
体会感情 结合李清照的身世历史、项羽的故事, 小组合作,再读古诗,体会古诗思想感情。
6
感悟情感 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吗? 联系作者生平及写诗时的时代背景,小组讨 论,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到底指什么? 托物言志
7
竹石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8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自称 板桥居士,清代画家、文学家。应科举为康熙秀 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一生主要客 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 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 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 性的文人画家。他的诗清新脱俗。
15
练习朗读 小声朗读。注意古诗的断句规律,注意 诗句的重音,要读出感情。
16
理解诗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指壮烈死去的人。 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就是 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夏日绝句
❖
(宋)李清照
❖
生当作人杰,
❖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 。
❖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
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
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
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寓南方,明诚病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
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
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
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
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
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 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 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 这是一首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 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 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 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 以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 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 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 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 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 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 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 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烈火焚烧”,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 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 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 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 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 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 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 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 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 白的人。
❖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 ❖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 ❖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 ❖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
竹石
❖
【清】郑 燮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郑燮(1693-1765年), 号板桥 。 父亲郑立庵是县
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 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 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 京乡试中举人。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 士。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干隆十一年1746年 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 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 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 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 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 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东,封郑 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东封书画史》。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
❖【诗意】
❖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 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 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 回江东。
❖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 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 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 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 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 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 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 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 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 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 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 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 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16 古诗三首
16 古诗三首
❖ 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 灰石很不容易。 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
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 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 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 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 【字义】 ❖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 磨:折磨。 ❖ 坚劲:坚定强劲 . ❖ 尔:那。 ❖ 【诗意】 ❖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