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
哲学笔记十篇
谁是我吾尝终日而思矣:“究竟谁是我呢?有什么是属于我的东西?是我区别于外物的东西呢?”是我的身体吗?不!我每天吃进不同的食物,吸收不同的养分。
自我生下之日起,组成我的分子、原子就在不停的更迭。
试问我生下之时组成我的所有分子、原子如今还有一个在我的体内吗?即使有那么几个,也说明组成我身体的物质不是属于我自己独有的,不是我区别于外物的特征。
那么是我的思想、观念吗?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不完全相同,这么说我的思想、观念作为一个整体、一个集合是我区别于他人和外物的标志。
但是若细究下去,组成这个集合的每个思想、观念有哪些是我独有的呢?有些思想、观念可能是我独创的,但并不不意味着以前就没人想到过,或许只不过是不为人所知罢了;就算前人没有想到过,也不代表以后没人独立想到;就算别人是从我这里学到我独创的思想、观念,那么他也毕竟拥有了这些思想、观念。
----已矣乎!看来没有任何思想、观念,甚至情感、愿望仅仅是属于我个人的!那么我的“思维”或者说“灵魂”是我独有的吗?谁知道呢?谁知道人死后还有没有灵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究竟谁是我呢?形式语言是否能完全替代日常语言1. 莱布尼茨曾提出一种设想,建立一种普遍的适合推理演算的语言作为一切思想表达的工具。
后来者弗雷格意识到这种方案过于庞大而难以实现,这使他变得更加现实。
自休谟以后的时代,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深入人心,弗雷格也这么认为:“美的东西仅对那些感到它美的人才是美的。
对于审美力不必争论。
真的东西任凭自身是真的;没有东西任凭自身是美的。
”①弗雷格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主动放弃了价值,他不用形式语言来指称价值。
他说:“科学越是严格,就越是枯燥。
因为严格的科学以真为目标,并且仅以真为目标,因此句子中与断定力没关系的所有部分不属于科学论断。
”②他又同时为他的算术形式语言辩解说:“这种概念文字是为一定的科学目的构想出来的辅助工具。
不能因为他在其他方面毫无用处而批评它。
”③并非弗雷格认为价值不重要,而是他明白要建立算术形式语言就不能好高骛远,他说过:“逻辑学家认为无关重要的东西,对于语言中为了美而追求的意义来说,可能恰恰表现为重要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哲学笔记》读书笔记
《哲学笔记》读书笔记《哲学笔记》读书笔记(精品5篇)关于对《哲学笔记》读书笔记,本文将围绕读书笔记,进行解答论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哲学笔记》读书笔记篇1《哲学笔记》是一本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所写的作品,它主要探讨了哲学、政治、知识、权力等方面的问题。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福柯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即“后现代主义哲学”。
他认为,现代哲学过于关注理性、普遍性、客观性等问题,而忽视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作用。
而后现代主义哲学则强调了复杂性和多元性,认为每个时代、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这种哲学观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思考问题时不能过于单一化、绝对化。
其次,福柯在书中对政治、知识、权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政治权力不再是一种单一的、集中的力量,而是一种分散的、多元化的力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政治的参与者。
同时,知识也不再是一种客观的、中立的领域,而是一种被权力所操控的领域。
这种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政治和知识问题,而应该从更深入的角度去思考它们。
最后,福柯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的思考。
他认为,未来的社会将会更加复杂、多元化,人们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
这种观点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哲学笔记》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哲学、政治、知识、权力等方面的问题,并启发了我对未来的思考。
我非常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籍,相信它也会对你的思考和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哲学笔记》读书笔记篇2《哲学笔记》读书笔记弗兰茨·梅林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著作《哲学笔记》是他对哲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这本书被广泛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哲学笔记
<哲学>前言课一、生活处处有哲理生活处处有哲理,生活是哲理的源泉。
所谓哲理,就是关于客观世界和人生奥秘的道理。
人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以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目的的。
对这些关系的理性思考不断积累和提炼,便形成了哲理。
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1、什么是哲学?P8 哲学是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同时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任何哲学,归根结底都源于生活,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2、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P7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②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是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人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P7关系→区别;联系。
区别: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是研究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物万事所共有的本质和最一般规律。
联系:哲学同科学又有密切的联系,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形成的?P8马克思与恩格斯亲自参加并领导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实际斗争,认真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还对人类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继承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9、10①辩证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又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是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P10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马可思主义哲学笔记全集
马哲笔记2010第一章实践基础上人、自然、社会的统一第一节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一、实践概念的规定实践本身包含有一种矛盾性的本质:一方面,实践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
实践:是一种表现出历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是物质的。
可感知的。
2.主观能动性:实践过程贯穿了人的自觉的目的和意志,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要求和目的得到改造。
3.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1.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通过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存在方式,生产满足人类生活物质需要的资料。
2.处理社会关系、变革社会的实践:维护和巩固有利于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调整或改变不适合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改造社会。
3.科学实验活动: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
四、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1.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体论就是论本体与其派生物(精神)之间的关系,即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2.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自然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3.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第二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人对自然的依赖性1.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劳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劳动在人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具有决定性意义:(1)劳动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2)劳动创造了人脑;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3)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
3.自然概念的层次性及自然对社会的影响自然概念有以下三个层次不同的含义(1)作为一切存在物总和即物质的自然(2)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构成。
哲学笔记
1.习惯于将广大而不安的生命安顿下来,使生命及对生命的思考是有家的。
需要困惑的
东西,把烦躁的心安顿下来。
通过这种困惑,我们要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2.习惯于珍惜每一个晚秋的宁静,静观每个生命的肃穆和伟大,追求一种惊讶新鲜的感
觉。
3.要学习一种拒绝的方式,不妨对那些给定物表现出必要的高傲。
运用坚定的心灵一种
诗意的在。
在此基础上达到诗意的思,诗意的赏。
4.运用理性的限度学习恰当的设定人在宇宙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无知。
5.学会给思想及思想者的自由出入任何境界的权力和能力。
得到创造的自由和存在思考
的自由。
6.让每一个思考的心灵都变成天真的会说话的孩子,让那些狂妄的知士懂得在那些孩子
面前表现出必要的惭愧。
7.不仅要作一个识物的大师,而且要成为识人识已的大师,习惯于同时作参预者和观赏
者的双面角色,为人处事要达观。
8.自由出入可能,应该两种境遇,康德的三种层面可能问题:何以是可能的?人做为人
的本质是什么?一物判别另一物的标准地什么?我之为我的道德标准是什么?物之所以为一物不为他物的特性是什么?应该的层面:社会之所以为社会;社会构成了群体。
应该问题是群体特性及其它形式的契约,是一种商定的问题,一种伦理学的问题,必须的问题对任何一个问题来说,必须是纯个体的,具有某种不可解释性一种强加于头上的跟随性。
自觉的服从地必须的结果。
9.习惯于判断意境,诗境,语境三种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的特色哲学的特色即它与其他具体科学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对象方面,其次表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3、哲学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具有一种独特的批判功能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意义~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认识论意义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个基本派别第三节:哲学的历史发展1、哲学的历程2、科学的分化和哲学的发展3、哲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创造和演进第二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适应历史时代的的根本性转折,在哲学上也必须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新世界观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9世纪在社会科学方面获得的重要进展对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料。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以往哲学从两个方面提供了新世界观产生的前提~以住哲学与时代精神的背离及它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为新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由以出发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过程~第一阶段的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阶段的标志是《神圣家族》~第三阶段的标志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1、实践以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以观点~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
~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它公开申明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它本身内在的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实践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都是它的内存的本质规定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自觉地总结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发展以推动哲学的发展~前苏联和中国都出现过对西方自然科学新发展予以排斥的情况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差异~阶段属性不同~理论实质不同~社会作用不同~发展形态不同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存需要和本质特征之一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1、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既实践活动。
哲学笔记书籍知识点
哲学笔记书籍知识点一、辩证法相关。
1. 辩证法的要素。
- 列宁提出辩证法的要素十六条。
这十六条要素涵盖了辩证法的各个方面,如事物的联系、发展、矛盾等。
例如,第一条“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强调了认识事物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不能只抓住个别实例而忽视整体的本质联系。
- 关于矛盾的思想在要素中也有体现。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辩证法要素中阐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等关系。
如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观点。
2. 对立统一规律。
- 列宁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他指出,事物内部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对立的阶级,但他们又相互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事物的发展不是由外部力量简单推动的,而是其内部矛盾双方斗争和统一的结果。
在认识事物时,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3. 辩证法的认识论意义。
- 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
列宁认为,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例如,人们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认识,从最初的简单观察(感性认识),到形成理论(理性认识),再到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来验证和发展理论。
- 辩证法的范畴如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等,在认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科学研究中,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探究其内在本质。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则提醒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考虑到因果的相互转化和复杂的因果链条。
二、哲学的党性原则。
1. 哲学的党性。
- 列宁指出哲学具有党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哲学笔记
第一章什么是哲学?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整个世界物质世界{人类社会自然界} 精神世界{观念思想}世界观特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也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方法论: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哲学的特点: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
(共性)世界观就是哲学是错误的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则把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联系:①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哲学是科学的是错误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1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2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中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或表现。
哲学笔记资料
变化和过程。
17、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
在方式,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对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1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做 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敢地面 对挫折与考验。
35、事物发展的状态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原理:(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 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 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必须移风易俗,加以改造和剔除。
23、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P43-44 (1)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有机统一 (3)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4、哲学上的物质是什么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5、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及其构
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 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 在于它的物质性。
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 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 具有相对独立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 起阻碍作用,先进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 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 作用。
哲学笔记
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十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十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四、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①做好量的积累;②积极促成质变;③坚持适度原则。
八、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九、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哲学笔记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 1.哲学的产生
• 哲学的智慧产生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2.哲学的作用
•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 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辩证唯物论(L4,L5)
•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 • 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
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
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
②在客观规律目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利用规律。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本质: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 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是彻底的
④物质和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和其他科学的物质概念是共性与个性的 关系。
一、世界的物质性
2、自然界的物质性:指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①自然界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上帝创世说是错误的。
一、世界的物质性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一种特殊 的物质形态
哲学笔记摘抄
哲学笔记摘抄
以下是一些哲学笔记摘抄,供您参考:
1、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存在所决定的。
人的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的本质是第二性的。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与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一个理论的正确性。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6、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只有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自由与必然的统一:自由与必然是相互联系的,自由不是脱离必然的任意,而是建立在必然的基础上的。
8、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的,真正的善和美都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
9、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个人。
10、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有限与无限是相互联系的,任何有限的事物都是无限序列中的一个环节。
哲学笔记[整理版]
哲学笔记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道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哲学笔记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P54 2、特点: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事物内部、整个世界都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 性和诡辩论。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 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 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唯物)辩证法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原理〗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 系。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应当立足于整体; ②同时必须重视 部分的作用。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①系统的含义P58。②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 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 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 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 事物。
②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比较
方法论
区 别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尊重物质运动 的客观规律
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
世界 世界是物质的, 观 物质决定意识 范畴 联系
矛盾特殊性 辩证法
唯物论
都强调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根本上是相一致的(体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都属于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crash course 哲学笔记
crash course 哲学笔记摘要:I.引言- 哲学的定义与作用-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II.哲学的历史发展- 古希腊哲学- 欧洲哲学- 中国哲学III.主要哲学流派-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 东方哲学IV.重要哲学问题- 存在与本质- 知识与真理- 价值与道德V.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哲学对科学的影响- 哲学对文化的影响- 哲学对个人的影响VI.结论- 哲学的永恒价值- 哲学对人类未来的启示正文:哲学,作为一门探究人类本质、存在意义以及世界真理的学科,始终以其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哲学不仅关注人类的过去和现在,更关注意识形态的构建和未来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回顾哲学的历史发展,介绍主要的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问题,并探讨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哲学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点,涌现出了诸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众多著名的哲学家。
在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欧洲哲学逐渐发展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流派。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精神才是现实的本质。
与此同时,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成为哲学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
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和经验观察,而非实证主义则注重哲学思考和理性分析。
在中国,古代哲学流派繁多,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具特色。
在众多哲学流派中,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东方哲学等流派尤为重要。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别关注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维度,对世界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则分别关注科学方法和哲学思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角。
东方哲学,如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关注人生的意义、道德伦理和心灵修养,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智慧。
哲学始终关注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如存在与本质、知识与真理、价值与道德等。
关于存在与本质,哲学家们争论不休,试图寻找世界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关于知识与真理,哲学探讨了知识的来源、性质和限制,以及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等问题。
高中哲学笔记整理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
2.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
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条件性
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变化开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不适应〕生产力开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开展起推动〔阻碍〕作用。
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开展不适应的局部,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开展;
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开展;
4〕对真理的开展,对实践的推动;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兴旺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的要求:(辩证地否认与革命批判精神)
1〕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开展
推进改革,不仅要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开展不适应的局部,也要改变上层建筑中与经济根底开展不相适应的局部,使上层建筑更好地促进经济根底的完善与开展,更好地为经济根底效劳。
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2.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语言的表达:复合和简单 1:一个事物能述说一个主体但并不存在于主体内。2、存在不述说。3、存在也述说4、不存在也不述说 (3)当一事物用来表述作为主体的另一事物时一切宾词的事物也可以被用来表述主体。宾词: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表示思考对象的属性等如人是动物,这个命题中动物是宾词。宾语:动词的一种连带成分,如我找厂长,厂长是宾语。命题:三部分由主词系词宾词。系词:连系主词和宾词如是与不是。1、种不同属差不同2、宾词的属差也是主词的属差。实体: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一个主体之中。表语:谓语是后面的成分、名词性的谓语和形容词的谓语。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样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谓词:数理逻辑中表示一个个体的性质和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间关系的词。第一实体是第二实体的存在基础。除了第一实体外,所有的事物用来述说作为第一实体的主体或存在与它中。2:数量:1、连续:线、面、体、时间、地点。因为线有共同边界点,面有共同界线,体有共界线和面,时间由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连续,因为体的每一个部分占据着空间而各部间的共界就是连接空间的界。2断续:数目、语言,数与数之间无共界.数量就其自身而言不存在相反的性质,所有数量都可以用相等与不相等来述说。通过别的事物来说明自身或与别的事物相关,都属于关系。如习性、状况、感觉、知识、姿态等都存在关系,关系具有“相同”、“不同”更多或更少、相等不等这些都属关系范畴。所有的关系都有和它们相互相关的东西。在某些情况下,关系词的格或语法的复杂变化会有所不同。例如,知识乃是知识对象的知识,而知识对象是被知识所认知的东西。但这种相互关系有时似乎不存在。例如说羽翼是鸟的羽翼。所以只要真确的使用名称相互的关系就存在,但必须注意的是它们不一定同时存在,(因为知识对象优先于知识而存在、同样感觉优先于感觉对象,也就是说有一些真理事实客观存在,但不能因其没有有关的知识而说它不存在。)在实体中找出相对关系是极其困难的。性质:决定某、一事物如此这般的原因。有一类性质我们叫做习性与状况。状况比习性更持久、稳定。人在某种状况里就拥有某种习性,而相反情况就不一定发生。另一种性质是,由于具有这种性质,如某人的天赋能力。第三种是感受的性质和承受。如五味、五种感官感受到的。因某种经常持久的作用引起的叫感受,但是,那些容易毁坏而且很快会消失的叫承受。灵、魂上的性质与感受的性质和承受。从事物的形状和外表形式来讲的性质。有些因性质而得派生名称、有些因知识或习性而得的名称。性质的特性:相反、相同、相似、类比、也有程度上的差别。但只有性质的范畴可以用相同与不同来说明。对立:1、相互关系的对立2、两个相反者的对立3、缺乏与具有的对立4、肯定命题与否定命题的对立。关系的对立物正好与它相对立的事物的对立物、相反则不能是与他相对立的事物但如若它们不必然属于某物,它们必有中间的存在。本应有而没有就是缺乏盲,而盲的是损失。拥有和没有这种能力并不等于具有或缺乏 .1、属于关系范畴的对立物是与它相对立的对立物如知识与知识对象。2、相反的对立不能用关系的对立来表述它以两种情况来表述1、以其中之一的性质来表述。2、以它的中间性质来表述。3、相反者可以互换改变。而缺乏与具有在自然规律下不能改变。以上三种对立都是没有组合的词它们没有真实和虚假之分,然而肯定与否定命题其中必有一真一假。11、善的相反者必然是恶,但恶的相反者可能是另一种恶或善例如太过与不及都是恶只有中道是善但与这两者相反。这样并不能说相反的一方存在另一方也必然存在,显然,性质相反的两事物必然同属或同种如白与黑进一步说明身体,公与不公的主体是人灵。 一、两种相反的性质必然或同属一个种,如白与黑同属颜色这个种,或分属相反的种如公正与不公正属德性与邪恶或它们自身是种如善与恶。哲学的在先意义1、时间的先在例如古老的比现在的在先2、次序的在先例如1先于2后的存在可推前的存在,但先的存在不一定能推后的存在。向这样的次序不能颠倒。3、再次在先这词对于任何次序而说的,如在科学中、讲话中是这样的。有的在先,有的在后,如几何学的 元素点、线等就先于命题;同样在语法中 ,字母先于音节;在讲话中开场白先于叙述。4、一切善的在先如优先的东西和令人尊敬的人5、原因先于本性。同时指发生在同一时间里的事情,两事互为原因或不互为原因;以及同一种内的属与属之间为同时的例如:动物这种内爬行的和节肢的两个属没有在先是同时存在,但种优先于属这个次序不能颠倒。运动:1、生成2、毁灭3、增加4、减少5、变化6、位移。在这六个中变化不同于其他1---2 3---4 6位移相反逆向位移。而变化乃性质变化相反性质不变或朝相反性质变化。所有在多种意义上被使用。首先是指作为习性和状况或其他性质。其次用于数量,再次某人有某物。 第二篇解释篇 口语是内心经验 的符号,文字是 口语的符号。内心经验对于人类来说是相同的,而且这种内心经验所表达的的对象也是相同的 。但是文字和口语是是不同的,因为文字是口语的符号而口语是经验的符号 (标记)。 所以人类的口语和文字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心中思想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语言也是这样一个 单独的词没有对错,只有组成句子才有对错的分别。名词是约定俗成 而具有某种意义的与时间无关的声音。字典 里定义为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术语或近似术语的字眼、表达概念的词。名词离开整体不在表示意义,简单名词不表示什么。复合名词则有所表示。声音本身不是名词,只有在作为一种符号才成为名词,例如野兽发出的音有意义但不是名词。不确定名词既可 表示存在的事物也可表示不存在的事物。名词的所有格 动词与时态 的区别:动词表示现在的时间,而时态则表示除现在时间外的一切时间。动词是本身是个词有一定意义,因为说话的人一停止 思想活动听的人也跟着停。但它不能表示肯定或否定。句子是一连串有意义的声音,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立的意思,只作为表达而不是命题。例如人表示某事物,但不表示是否存在。 命题 : 1、 命题分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或肯定与否定命题。那些陈述单一事实,或通过结合而形成的单一事实的命题是单一命题即不管多个或一个都陈述一个事实。 陈述多个事实的称复多命题。2、肯定某事物属于一事物成肯定命题否定的成否定命题。它们都有自身的对立即肯定也可以成为否定的。3、 相反命题:肯定命题与否定命题两者在形式上是全称,都具有一个全称的主项而且性质也是全称的, 那么这两就是相反命题。全称指可以述说最多主体 ,在性质上也应是全称的命题如命题主项与谓项相同他是虚假的命题。4、矛盾命题:如两命题主项相同肯定命题是全称的而否定命题不是全称的如所有的人是白的与并非所有的人是白的。两个矛盾命题主项是全称命题性质也是全称的必有一真一假。对于主项是单称的也是如此。如若性质不是全称只是主项全称的命题不会有一真一假。5、对应命题:单一的肯定对应是单一的否定、它们描述的对象相同,而且它们具有同一主项不管是单称还是全称的。如果主项不同他就不是对应命题。6、单一的肯定与单一的否定以矛盾方式对立。相反命题不可能同时是真实的,但有时一对相反命题的矛盾命题则可能同时是真实的虽然他们主词都相同。例如 并非所有的人 是白的和有些人是白的两个命题可以同时是真实的。但是一对矛盾命题,如若主项是全称的,而且命题的性质也是全称的那么这对必有真假之分。两个对立的矛盾命题并不一定一个真实另一个虚假。例如:人是白的与马不是白的这两个命题。7、过去或现在和将来发生的事物有关的命题:关于现在或过去所发生事情的判断、无论是肯定或是否定,必然或是真实或是虚假。但关于将来事件的单称命题则有所不同。其中必有一真一假,所以无论是肯定或否定命题,它们必定或是真实或是虚假。如果是这样,那么就不会有什么东西是偶然或碰巧发生的,而且将来也不会有。否则将有 一件事情发生与否将有同样的可能。 因为与现在和将来 相关的偶然事件,其意义就是既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这样。所以现在发生了的事,说现或将要发生总是真实的。一切将发生的事情,就必然发生,它不会是碰巧或偶然发生的 。因为如果事出偶然,它就不会出自必然。但是认为两个矛盾的命题没有一个是真的这是不可能的。比如同一事既不会发生也不会不发生 是不可能的。因为首先意味肯定与否定命题都不真。其次一种事物拥有两种特性,这是必然的 。但一事还没定局的偶然事件在它发生之前就既会发生也会不,如战争。这事的结局看人的自由意志和行为。也就是说构成它发生的条件 必发生 。8、四种模态:在这些事中有可能与不可能 、存在与不存在的四种模态。先有存在才谈可能,存在再看可能不。所以很显然,并非所有事物都存在或必然发生 ,而是存在偶然性,肯定并不比否定更真实或虚假。同样确认矛盾命题其中一个必然发生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未发生的不定性的事情。在发生那时其一才是必然的。 事件并不总是存在或总是不存在的事物。矛盾命题必然有一真实和一虚假但不能断定其中其一为真其一为假 ,很显然矛盾命题中所有肯定命题和所有否定命题 其一为真其一为假并不是必然的。因为这些事件还只是一种可能性 而不是现实的存在。肯定命题其主项是名词或无名称事物,在肯定判断中主和谓必须是单一的。9、肯与否的要素:肯与否命由名词与动词构成,无论在严格意义上还是不确定意义上被使用。如果没有动词将不会有肯定或否定命题产生。因为现在是、过去是、将来是、生成等等用语都符合动词的定义,而且,它们除了具有自身的独特意义外,还与时间有关。当动词是被用来作为句子中的第三种因素 时,会产生两种肯与否命题。两个谓项关系是偶然的不能结成单一的谓项。 无论是肯定或否定命题主谓换位它的意义不改变。10、复合命题:一个命题 用多件事实说一主体,或用一事实述说多个主体就是复合命题。除非多件事实表明同一事物,例如人是动物、人是两足动物、人是驯化了的动物。 他们可溶进同一事物。但人、白的、散步、即使它们述说同一主体,肯定某单一的谓项所构成命题在语言学上称为单一命题外,都不算单一。因此,如若辩证的问题回答,即承认一个前提,或两个矛盾中的一个,那对这包含有前提所提到谓项的问题的回答不可能是单一的。即回答真实的也不单一。11、它是什么?这不是辩证的问题,因为辩证问题必须让人选择他所愿意的。主谓关系如果是偶性关系它们不能组成单一的谓项。12、一谓包含另一谓也不可组成单一例如人、动物不能说动物人。13、所增词中包含对立因素单一谓词来指单一事实就不是真实的,但不包含也不总是真实的。比如死人是人、如荷马是诗人这里的是只是偶然述说荷马因为我们只陈述是诗人并不能说明他真实的存在。所以在那些自身不包括矛盾的述数说中,如若名词没有被定义所取代,而且并不偶然而是本质地属那些事物,那么个别的东西也将是那些单一命题的主词。不存在的被人所思就说存在是不实的。是与不是或动词前的矛盾称为矛盾,以可能性方式存在的事物并不是都存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肯与否命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