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探讨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调查及临床防治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调查及临床防治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调查及临床防治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调查及临床防治的实验研究背景: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阿司匹林存在抵抗现象,即阿司匹林对预防血栓作用不明显或无效。

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的风险,如术后心肌梗死等。

因此,需要深入探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背后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开展防治措施。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危险因素,探讨临床防治措施,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对抗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首先,我们将通过对一定量的患者进行口服阿司匹林基因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等实验,筛选出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形成研究组。

同时,我们还将从同一医院内抽取同期的血栓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然后,我们将对两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等,以探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危险因素。

接着,我们将根据研究结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防治措施,并进行随访观察,记录其远期预后,并分析各种干预方式的效果。

最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机制,探讨其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将明确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同时,我们将验证不同防治干预措施的效果,并探索其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解决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阿司匹林的应用效果和预防血栓的发生提供支持。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

阿司匹林“抵抗”及处理策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靖一、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的基石心脑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流行趋势,极大程度地威胁公众健康,并带来严重的社会负担。

50年代末至今,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了4倍,占全年死亡人口的1/3。

据估计,每年由此造成的医疗费用,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分别高达19亿和196亿元。

因此,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选用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是减少死亡、降低医疗费用的关键。

WHO指南指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应以所有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

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就可以控制50%的致死或致残率。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被发现至今已近40年,大量的研究奠定了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

新近的抗栓试验协作组(ATC)汇总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使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高危患者的血栓性血管事件和非致死性卒中分别减少四分之一,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三分之一,血管性死亡减少六分之一。

阿司匹林的抗栓效果显而易见。

然而仍有部分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会出现血管事件。

针对这种现象,一些学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的概念。

二、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阿司匹林“抵抗”,又被称为“耐药”或“治疗反应变异”等,目前尚无确切而统一的定义。

阿司匹林“抵抗”通常用来描述如下两种现象。

一是服用阿司匹林不能预防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发生,被称作“临床阿司匹林抵抗”。

根据A TC的数据,其发生率估计在10.9%~17.3%之间。

阿司匹林“抵抗”也被描述为针对一种或多种血小板功能试验,阿司匹林无法产生预期效应,如抑制血栓素的生物合成等,被称作“生化阿司匹林抵抗”。

根据不同的研究人群和所采用的血小板功能测定方法,其发生率估计在5%~20%之间。

关于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室检测,目前尚无公认的方法。

主要采用测定皮肤出血时间、光镜下检测或采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100检测血小板聚集力及通过尿中的血栓素排泄产物反映体内血栓素生成情况等,但由于特异性、敏感性、与临床的相关性不确定,以及可重复性差等原因,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与策略

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与策略
中 国 中 医 药 咨 讯

21 0 0年 5月 上 第 2 卷 第9 期
M8 v 2 0 01 Vn . 12 No9 .
7 ・ 4
J un l f iaTrdto a h n s diieI fr t n o ra n a i n lC ie eMe cn nomai o Ch i o
产生提供了另一途径。因此 , 即使接受阿司匹林治疗 , 仍能 产生前列腺 H , 2使被 阿司匹林抑制的血小板恢复产生 T — X
A 2的 能力 ,从 而 刺激 血 小 板 聚 集 。由于阿司匹林对
易发生 。 精神紧张可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导致血小板
聚 集 性 增加 。
儿 茶 酚胺 水 平 增 加 :阿 司 匹林 治 疗 的 患者 活 动 后血 小

机制解释所有的阿司匹林抵抗 , 研究结果 发现具有阿 司匹林抵抗的人群 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群体特征性 , 也正 因如此导致了
阿司匹林抵抗 的复杂性 。 中医理论将其归属于络病 的范畴 。 联合扶正化浊 , 活血解毒通络功效 的中药 , 也许可解决具有不同群
体特征的阿司匹林抵抗问题 , 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 的发生。 【 关键词 】 阿 司匹林 ; 抵抗
板聚集性增加 , 可能与儿茶酚胺水平增加有关 , 体育运 动及 其他应 急情况下 ,儿茶酚胺水平增加可能出现阿司匹林抵
抗。
血小板对胶原 或其他激动剂呈高反应性 :胶原是血小 板 的强激动剂。某些个体的血小板会对胶原或其他激动剂 产生高反应性, 抵消或超过阿 司匹林 的抑 制血小板效应 。
的群 体 , 需 小 剂 量 (0~7mg ) 可 以 达 到 防 治 目的 , 只 5 5 / 就 d 对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探讨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探讨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探讨【摘要】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型的抗炎药,临床上使用的时间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是对于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未中断。

阿司匹林在最初时被用于抗炎、解热以及镇痛,随着人们对阿司匹林研究的深入,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的二级预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阿司匹林的运用降低了25%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而在临床治疗上还是有5%~60%的疾病患者在正常服用完阿司匹林之后仍然不能对血小板的抑制有着较好的效果,通常称这种现象为阿司匹林抵抗(ar)。

以下本文将对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以及防治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2-0129-011 阿司匹林抵抗产生的可能机制1.1 ar和环氧化酶二者之间的关系环氧化酶(cox)含有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两种不同的异构体。

cox是前列腺素与花生四烯酸生成血栓素a2两者之间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

血小板效应的形成主要是cox-1失活,同时血栓素a2的合成被失活状态的cox-1抑制。

许多学者在对阿司匹林抵抗(ar)的研究是很注重cox-2方面的[1]。

在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以及平滑肌细胞之中有很多cox-2,细胞因子可以激活诱导作为诱导酶的cox-2,同时,在多种病理的状况下作用有所增强,也是pgh2产生的另外一种途径。

即便是接受了阿司匹林的治疗,cox-2之中产生的pgh2也可以恢复血小板从而生成txa2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txa2合成能力,进而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诱导。

基本上不同患者的cox-2的表达情况不太相同,而且在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炎性细胞也存在cox-2,例如巨噬细胞以及单核细胞。

当有炎症进行刺激的时,cox-2可以增强10倍甚至20倍的有核细胞表达[2]。

一般情况下,阿司匹林对cox-1的抑制作用较强,一般是cox-2的170倍,所以阿司匹林在对txa2的抑制量需要达到txa2总量的90%以上才能有利发挥自身抗血栓的作用,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血液中血小板具有较高的cox-2含量的患者产生ar的一种机制。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试验及机制探讨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试验及机制探讨

p rd a e .Re u t : h f ci e r t n t ame t g o p wa i n f a t i h r n s l T e ef t a e i r t n r u s sg i c n l h g e ; s e v e i y AA a d ADP i d c d p a ee g n u e l tl ta .
g e ai n r t n t e r a e a u r i nfc n l o rt n t a ft o to r u r g to a e a d isd c e s d v l e we e sg iia ty lwe ha h to he c n r lg o p.Afe r a me tTXB2 t rte t n
抵 抗 有 较 好 的疗 效 及 安 全 性 , 其机 制 可 能 与 其 可 降 低 T 时升 高 6 K— G l降 低 T : - P F仅 的 作 用 有 关 , 而 XB 同 - P F0, XB/ K— G 6 从
有效 改 善 通瘀 胶 囊 : 司 匹林 抵 抗 ; 小板 平 均 聚 集 率 ; 栓 素 B ; -酮一前 列腺 素 F e 阿 血 血 6 l ̄
比升 高 (< . )与 治 疗 前 比较 , 司 匹林 加 量 组 降 低 明 显 (< .1。 治 疗 前 比较 , 司 匹 林加 量 组 和 蛭 龙 活 血 通 瘀 胶 囊 治 疗 组 尸 O0 ; 5 阿 P 00) 与 阿
T 6 K— GF仪均 降 低 (≮ .100 ) 疗 组 药物 不 良 反应 发 生 率 显 著低 于对 照 组 。结论 : XB/一 P 尸 00 , .5。治 蛭龙 活血 通 瘀 胶 囊 治 疗 阿 司 匹林
a d i c a im n t me h ns Me h d :0 p t ns w t s i n rssa c ee rn o y dvd d it n r aig a pr s t o s6 ai t i a pr e itn e w r a d ml iie n o i ce sn s i n e h i i

阿司匹林抗板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阿司匹林抗板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阿司匹林抗板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它具有抗炎、退热、镇痛等多种作用,但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通过干扰血小板中的血小板激活因子的生成和释放,从而阻止血小板的凝聚,进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一种酶——环氧化酶。

具体而言,阿司匹林可以通过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使得该酶失去活性。

环氧化酶是一种参与前列腺素生成的关键酶,而前列腺素是一类具有促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物质。

因此,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水平,从而减少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机制不仅仅局限于抑制环氧化酶,它还可以干扰血小板中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合成和释放。

血小板激活因子是指一类可以刺激血小板激活和凝聚的物质,如血栓素A2等。

阿司匹林可以通过不完全明确的机制干扰血小板激活因子的生成,从而减少血小板的功能性活化和凝聚。

总结起来,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原理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和干扰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合成来实现。

这一原理使得阿司匹林成为了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并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对阿司匹林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阿司匹林的应用前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优化。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阿司匹林的作用和背景,然后详细解释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原理。

最后,结论部分将强调阿司匹林的重要性,并展望它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阿司匹林的作用。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广泛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降低发热和减轻炎症症状。

它也被用作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的一种药物。

阿司匹林的多种作用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原理。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它通过抑制血小板产生血栓素A2(TXA2)的酶(TXA2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合理应用》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合理应用》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临床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史旭波胡大一 2021-7-14 由于在损伤的血管内皮具有黏附与聚集的能力,血小板是生理性止血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核心参与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突然破裂所引发的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及凝血系统的激活,是机体维护脉管系统结构完整性的一种生理性防护反响,但过度的反响所产生的闭塞性血栓可以导致组织一过性缺血甚至坏死。

目前的抗血小板药物从不同的环节干扰了血小板的活化或聚集,从而显著减少临床血栓事件。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已经被充分评估,抗栓试验协作组对超过100个随机临床试验所做的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可以使血管性死亡减少15%、非致命性血管事件减少30%。

1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细胞中的花生四烯酸以磷脂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中。

多种刺激因素可激活磷脂酶A,使花生四烯酸从膜磷脂中释放出来。

游离的花生四烯酸在〔COX〕的作用下转变成前列腺素G2〔PGG2〕和前列腺素H2〔PGH2〕。

在体内有两种同工酶:COX-1与COX-2,两者都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产生相同的代谢产物PGG2和PGH2。

COX-1是结构酶,正常生理情况下即存在,主要介导生理性前列腺素类物质形成。

COX-2是诱导酶,在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大量生成,主要存在于炎症部位,促使炎性前列腺素类物质的合成,可引起炎症反响、发热和疼痛。

血小板内有血栓素A2〔TXA2〕合成酶,可将COX的代谢产物PGH2转变为TXA2,有强烈的促血小板聚集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含有前列环素〔PGI2〕合成酶,能将COX的代谢产物PGH2转变为PGI2,它是至今发现的活性最强的内源性血小板抑制剂,能抑制ADP、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血小板产生TXA2的与内皮细胞产生PGI2的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机体调控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

阿司匹林可使COX丝氨酸位点乙酰化从而阻断催化位点与底物的结合,导致COX永久失活,血小板生成TXA2受到抑制。

浅析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浅析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二、临床应用
鱼腥草因其广泛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
1、呼吸道感染:鱼腥草对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具有 明显的疗效,可以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2、尿路感染:鱼腥草可以治疗尿路感染,帮助排尿,减轻尿频、尿急等症 状。
3、皮肤病:鱼腥草外用可以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如湿疹、痤疮等。
参考内容二
一、药理作用
鱼腥草,也被称为蕺菜,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中药材。其主要的活性 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挥发油等,这些成分使得鱼腥草具有显著的抗 炎、抗氧化、抗肿瘤及抗菌等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鱼腥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2、出血倾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虽然这种风险相 对较低,但仍需注意。如有出血迹象,应立即就医。
3、肾功能损害:部分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加重肾病患 者的病情。但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阿司匹林对肾功能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三、阿司匹林的未来发展方向
1、精准医疗: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阿司匹林的使用将更加个性化。 基于基因和表型特征,针对不同患者制定最合适的用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并减少 不良反应。
1、肿瘤预防: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降低 癌症发病率。一项基于超过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结 直肠癌、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
2、心血管保护:阿司匹林通过抗血小板作用,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根据一项涉及名受试者的研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 生率降低25%。
参考内容
阿司匹林: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 应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物,自1899年以来一直被广泛用于镇痛、抗炎 和抗血小板治疗。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已不再 局限于这些传统领域。本次演示将探讨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以帮 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药物。

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防治

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防治

第37卷2013年第5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 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5M ay.2013369综述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防治陈静(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脑内科,天津301900)关键词: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抵抗;脑梗死doi:10.3969/j.i s sn.1004—5775.2013.05.027学科分类代码:320.27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阿司匹林(A SA)用于临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作为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减少了约25%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但部分患者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后仍发生血栓栓塞等血管事件,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 spi r i n r esi st.ane e,A R)旧J,又名阿司匹林无反应或阿司匹林耐受。

阿司匹林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方面,已经作为常规药物广泛应用。

然而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获得一致的抗血小板聚集效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使得已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仍会发生脑血管血栓事件。

A R可能在开始服用阿司匹林时即出现,也可能在服用一段时间阿司匹林有效后才出现。

早期发现阿司匹林抵抗,使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个体化,必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l阿司匹林抵抗的分类目前对A R的分类尚无统一标准。

H ankey 等f3’认为可分为临床性和生化性两类:阿司匹林不能防止患者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为l临床性A R;而在一种或多种血小板功能试验中阿司匹林不能产生如抑制血栓素A2的生物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或不能引起B T延长的作用被称为生化性A R。

W e—ber等【4o根据检测TX B2和血小板聚集率将A R分为3种类型,I型抵抗(药代动力学型):口服A SA 抗血小板无效,但是体夕t qJ D人100m m ol的A SA能完全抑制胶原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的合成;l I 型抵抗(药效学型):无论是口服还是体外试验加入A SA均不能抑制胶原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合成;nl型抵抗(假性抵抗):指尽管口服A SA能完全抑制血栓素的合成,但低浓度的胶原便可引发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的药物研究

阿司匹林的药物研究

阿司匹林的药物研究标签:阿司匹林;药物研究阿司匹林,学名又叫乙酰水杨酸(ASA),自问世以来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近年来,由研究发现它可以通过不可逆抑制环氧化酶-1(COX-1)的活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的作用。

被付昂凡的应用到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抗血小板。

它可以将各类栓塞和血栓形成发生率降低25%。

但是,经过长期访查,发现大多数患者即使接受了ASA的治疗,还是有血管事件复发,于是提出了ASA抵抗(AR)。

1AR的定义及相关研究阿司匹林主要通过不可逆地将脂肪酸环氧合酶-1(COX-1)活性部位附近的529位丝氨酸乙酰化,阻断花生四稀酸生成前列腺素H,从而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

临床试验证明,仍有一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再发心脑血管缺血性事件。

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这一概念。

通常从两方面来定义AR:①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功能及血栓素合成者,即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及以5×10-3mg/ml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有学者称为“生化阿司匹林抵抗”;②临床上使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仍发生血栓事件,称为“临床阿司匹林抵抗”。

临床阿司匹林抵抗有助于确定动脉栓塞高危患者,并随之采取某些干预措施来预防致死或致残,因而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Weber等学者应用简单的生物化学方法和体外试验,将AR分型为:Ⅰ型抵抗(药动学型),阿司匹林在体内不能抑制血栓素生成,但体外加入100mmol/L浓度的阿司匹林能完全抑制胶原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的合成;Ⅱ型抵抗(药效学型),阿司匹林在体内外均不能抑制血栓素生成;Ⅲ型抵抗(假性抵抗),非血小板依赖的血小板活化,指尽管服用阿司匹林能完全抑制血栓素的合成,但低浓度的胶原(1mg/m1)便可引发血小板聚集。

2AR的可能机制虽然目前对AR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AR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2.1剂量不足或患者依从性差这种情况目前被认为是产生AR的主要原因。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策略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策略

T N 的最 终 p 应 控 制 在 5~ P H 6之 问 , 此 p 范 围 内 T N 在 H P 的稳 定 性 最 大 。每 种 协 定 T N 处 方 均 应 检 测 实 际 的 p 值 , P H 若 p 低 于 5可 用 碳 酸 氢 钠 调 整 … 。 电 解 质 或 未 经 稀 释 的 葡 萄 糖 H
究, 许多学者将眼光投 向 C X一2 O O 。C X一2主要存 在于血 管内 皮细胞 、 滑肌细胞 以及 血小板 中。C X一 平 O 2为诱 导酶 , 可被 细 胞因子诱 导激活 , 多种病理 情况下作用增强 , P H 在 是 G 2生成 的 另一 条途径 。即使接受 阿司匹林治疗 , O 2产 生的 P I C X一 G- I 2亦 可恢 复血小板生成 T A X 2的能力 , 并促进 T A X 2合成 , 从而诱 导 血小 板聚集 。不 同患者 的血小板 C X一2表 达程度不 同, O 而且 C X一 O 2也存在于 动脉 粥样硬 化斑 块 中的炎性 细胞 , 如单 核细 胞 和巨噬细胞 。当有炎症刺激时 , O 2在有核细胞中的表达 C X一 可增强 1 0到 2 O倍 。阿司匹林对 C X一 O 2的抑制作用 比C X一1 O 低 10倍 , 7 因此 , 阿司匹林需抑制 9 % 以上的 T A 0 X 2生成才能发
( ) 袋 完 毕 时 尽 量 挤 出 袋 中剩 留空 气 , 后 将 配 液 管 在 接 头 5充 然 处拔 开 , 连接 输 液 袋 的管 口封 闭 。 把 34 检 查 . 配 制 好 后 肉 眼 观察 有 无 沉 淀 变 化 , 检 查 袋 是 否 有 并
参 考 文 献
[] 丹, 1梅 李大魁 , 张继春. 药师在 临床 营养 支持 中的作 用. 中国

关于阿司匹林的不同剂量产生抵抗的

关于阿司匹林的不同剂量产生抵抗的

某些疾病状态或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对 阿司匹林的反应减弱或出现抵抗。
03
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
药物因素
药物剂量
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有关 。研究表明,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不 足以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高剂量 则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药物制剂
不同制剂的阿司匹林可能对血小板聚 集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例如,某些 阿司匹林缓释制剂可能在体内释放速 度较慢,导致血药浓度不稳定,从而 影响疗效。
并发症
某些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肝功能 异常等,可能影响阿司匹林在体内的 代谢和排泄,从而导致阿司匹林抵抗 的出现。
04
阿司匹林抵抗的检测与评估
检测方法
血小板功能检测
01
通过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栓形成等指标,评估阿司匹林对血
小板抑制效果。
生物标志物检测
02
检测血液中与阿司匹林代谢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环氧化酶-1
药物剂量不足
药物代谢与排泄异常
个体差异导致不同人对阿司匹林的反应不 同,部分人可能需要更高的药物剂量才能 获得预期效果。
某些人可能存在药物代谢酶或排泄途径的 异常,导致阿司匹林在体内的浓度降低, 影响其抗血小板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疾病状态与遗传因素
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阿司匹林的 血药浓度降低,从而影响其抗血小板效果 。
和血栓烷B2等,以评估阿司匹林的药效。
基因检测
03
通过检测与阿司匹林代谢相关的基因突变,预测个体对阿司匹
林的敏感性。
评估标准
血小板功能评估
根据血小板聚集率、血栓形成等指标,判断阿司匹林 对血小板的抑制效果是否达标。
生物标志物评估
根据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变化,评估阿司匹林的药效。

阿司匹林的反应原理

阿司匹林的反应原理

阿司匹林的反应原理
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是一种非处方药物,常用作镇痛药和抗炎药。

它的反应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阿司匹林抑制了环氧化酶(COX)酶的活性,特别是COX-1和COX-2。

COX-1和COX-2是参与前列腺素合成的酶,它们使花生四烯酸(AA)转化为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素,如PGE2和TXA2。

阿司匹林通过乙酰化COX酶中的丝氨酸残基,从而降低了它们的活性。

由于前列腺素在炎症和疼痛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是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2. 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它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酶活性,阻断了TXA2的合成。

TXA2是一种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物质。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常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3. 抗炎作用: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减少血管通透性来实现的。

前列腺素PGE2是引起炎症反应的一种重要介质,阿司匹林的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并缓解相关的疼痛和肿胀。

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作为药物,其反应原理是多方面的,而且可能还涉及其他机制。

此外,个体差异和剂量选择等因素也会影响阿司匹林的作用效果。

因此,
在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药物前,建议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及抵抗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及抵抗研究进展

林产生的抑制效果的敏感性极不均,从而影响阿司匹林的抗 血小板作用。还有学者提出了3种方法:一是加大阿司匹林
的用量,二是用氯吡格雷等新型抗血小板药取代阿司匹林,三
是新型抗血小板药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9|。研究发现L一精
氨酸、L一门冬氨酸盐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其作用机制不同于
阿司匹林,可能不影响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而与促进
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GI,和NO有关。L一门冬氨酸盐出血时
间延长作用不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抗血栓作用明显,预
示其出血不良反应可能会较轻,因此有希望作为口服血栓药
单独用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或与阿司匹林合用加强其作
用【1 0J。
抗5一羟色胺受体的作用,从而减少CD62P信号系统传递作
用及其对组织因子途径凝血系统活化作用【4 J。但大剂量或长 期应用时可因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环氧酶活性,减少了血管壁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黏膜下注射复方曲安奈德(按曲安奈德3 生作用,本品能促进毛细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 多功能细胞成长因子,对中胚层和外胚层细胞具有修复和再
痛,而维生素B1:能营养末梢神经,促进末梢神经功能恢复。
金因肽的活性成分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是一种
mL,维生素B1 2 2mL,2%利多卡因l mL配制),每周1次,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m Joumal ofIntegrated TraditionaJ Chinese and westem Medidne 2009 0ct,18(28)
・3527・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及抵抗研究进展
乔 华,贾兴平 (陕西省神木县医院,陕西神木719300) [关键词】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抵抗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4912009)28—3527—02

浅谈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论文

浅谈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论文
6.6重视服药者的病史
服用非甾类抗炎药或阿司匹林时曾发生过溃疡或出血者,属高危人群,应慎用或禁用阿司匹林。有慢性肝病,血小板过少凝血功能明显障碍的患者最好不用阿司匹林。因为,这些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出血的副作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满意也不能使用阿司匹林,以免脑出血发生。
6.7服药前和服药期间应检查
在用药前最好先做血液化验,服用期间,应密切观察身体情况,一旦发现皮肤有瘀斑,或刷牙时经常出血,或鼻腔出血,或有烧心样感觉,或人便变黑等,要及时去医院化验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一般停用阿司匹林后均好转,如出血不止,可加用维生素K、止血敏、凝血酶、三七片等止血剂。还要定期检查尿常规,发现蛋白尿或管型尿,应立即停用阿司匹林并及时就医。
6.3应防止同时服用可增加胃酸分泌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会增加胃酸的分泌,降低胃肠黏膜对胃酸的抵抗力。维生素B1可增加胃液的酸度,加剧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11]。阿司匹林在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芬必得等)、抗凝药(如华法林等)联合使用时也可增高发生胃肠道出血的几率。因此,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尽量防止同时服用上述药物。
参考文献
【1】虎.药物化学[M].:人民卫生,2005.
【2】樊一桥,吴国忠.药理学[M].第二版.:科学,2021,94—95.
【3】吴冰冰,梅琼.阿司匹林不良反响的国文献分析[J].中国药师.2021,11(2):224~225.
6.2选择正确的用药时间
阿司匹林发挥抗血小板凝聚作用的时间一般是在服药后48h左右。因此,人们只需每天服用1次阿司匹林即可。从人体生物钟来看,早上六点到十点血粘度较高,血压心率水平也高,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时段,而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h到达血药浓度顶峰。加之夜间人体活动少,血液粘稠血小板易于聚集,因此肠溶阿司匹林晚上服用效果更好。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及防治对策.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及防治对策.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 以下几种方 法应对 A ①为 达到 R:
减少血小板聚集 的 目的 , 可适 当增加阿司 匹林剂量 。以往 的
研究主要侧 重 于将 实验室 证明 的 A R与不 适 量的阿 司匹林 剂量相联 系 , 认为 可通过 增加 阿司 匹林用 量来 克服 A J R 。
花生 四烯酸存在跨 细胞 代谢 , 血管 内皮细胞 、 单核 巨噬 细胞
互作用 、 剂量不足等有关 。
1 AR 的定 义 及 分 类
基因的多态性 存 在 于 Ⅲa亚 单位 的多 态 性 , 即纯 合 子 [ 1 P ( 1A ) P( 2A ) 、 A / 1 或 1 A / 2 ] 杂合 子[ l A / 2 ] P ( 1A ) 。而纯合 子 患者 比杂合子患者对阿 司匹林更加不 敏感 , 以纯合 子患者 所
终途 径是通过膜表 面表达的一些受体相互作用交联在 一起 , 血小板糖 蛋白 Ⅱb na基 因 以及 胶原 受体 基 因多 态性 通过 /l
不同的途径影 响阿司匹林 的作用 。丽血小板糖蛋 白 Ⅱb Ⅲa /
( R) A 。产生 A R现象 的原 因还不 明确 , 可能 与药物 问 的相
2 AR产 生 的可 能机 制
除常规服用 阿司匹林 外 , 患者常需 同时 服用降糖 、 降脂 以及 其他非 甾体类抗炎药等 , 这些药物与阿司匹林可能存在 一定
的相互作用 。如非 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与阿 司匹林 竞争 C X O 一
2 1 环氧化酶 ( O 与 A . C X) R发生 的关系
在 于有核 细胞 中的 c X2, 细胞 因子等 诱 导时 含量 可增 o - 被 加, 可能为 T A X 的产生提供 了另外一个 替代通道 。由于阿

阿司匹林抵抗可能的发生机制

阿司匹林抵抗可能的发生机制

阿司 匹林抵抗 的患者对胶原的敏感性高于阿司 匹林敏感者 , 且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该 试 验 提 示 阿 司 匹林 抵 抗 的 患 者 对 胶 原 的 敏 感 性
高 于 阿 司 匹 林敏 感 者 , 是 考 虑 到 仅 仅依 靠 出血 时 间作 为血 小 板 但
3 血 小板糖 蛋 白 G PⅡ b m a 体基 因多态 性 / 受
未 能达 到 治 疗 及 预 防 目的 , 且 不 良 反应 增 加 … , 种 现 象 称 为 而 这 “ 司 匹 林抵 抗 ” 阿 。
1 CX 2 O - 的作 用 体 内存 在 2种类 型 的环 氧化 酶 , C 即 OX-1 C X一 。前 者 和 O 2 以 恒定 的浓 度 存 在 于血 小 板 内 , 可被 阿 司 匹林 不 可 逆 抑 制 ; 后 而
总结分析 。
【 关键 词 】阿 司匹林
不 良反 应
药理
【 图 分 类 号 】 R94 中
【 献 标 识 码 】A 文
I 文章 编号 】 l 7 —0 4 ( 0 9 0 () 0 6 -0 6 4 7 2 2 0 ) la一 0 9 l
临 床研 究和 长 期 随 访 时 发现 长 期 口服 阿 司 匹林 治 疗 后 , 一 有
匹林 进入 S r 3 , 制其 乙 酞化 反 应 , 而 抑制 小 剂量 阿 司 匹林 e 一5 0 抑 从
者 以不同的浓度存在于单核细胞 、血管 内皮 、平滑 肌细 胞和血
小板 中 , 被细 胞 因子 所诱导表 达 。C 能 OX- 结构 类似 于 C X-l 2 O , 可将花 生 四烯 酸转 化 为前 列 腺素 H , 进而 生 成 T XA,在 炎症 和 细 ,

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栓栓塞性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抗血小板试验协作组(Antip latelet Trialists Collaboration)认为,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可分别使心脑血管病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MI)或卒中降低25%,冠状动脉搭桥及动脉栓塞事件降低48%,肺栓塞减少67%,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23%。

然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的患者尽管长期服用常规剂量(75~325mg/d)的阿司匹林,但实验室检测发现其血小板聚集能力未被很好地抑制,有的患者仍发生血栓栓塞事件;这些患者可能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前者称为生化阿司匹林抵抗,后者称为临床阿司匹林抵抗。

临床阿司匹林抵抗(Clinical Aspirin Resistance)指阿司匹林不能使患者免于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临床表现为在服用阿司匹林情况下仍然发生了心血管病事件。

生化阿司匹林抵抗(Biochemical Aspirin Resistance)指服用阿司匹林后不能引起血小板功能试验的预期改变:①延长出血时间;②抑制血栓素A2(TXA2)的生物合成;或③在体外对血小板功能检测指标产生预期的影响。

根据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如果不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只要服用阿司匹林,就不会发生心血管病事件之虞;按照这一定义,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75%(汇总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减少心血管病事件20%~25%),然而事实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涉及诸多的因素,阿司匹林治疗只能减少、而不可能根绝心血管病事件,而且根据被研究人群的临床特点、样本数量和随访时间长短,“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可以从0~100%不等。

因此临床阿司匹林的定义缺乏临床意义。

临床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血小板激活的替代途径、阿司匹林对血栓素的生物合成不敏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阿司匹林剂量过低、同时服用与阿司匹林有不利相互作用的药物如布洛芬、血小板加速更新、血小板组分或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非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引起心血管病事件等因素相关。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与药学监护探讨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与药学监护探讨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与药学监护探讨摘要:阿司匹林属于一种非选择性COX抑制剂。

阿司匹林能够控制患者体内的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效果。

阿司匹林不仅能够调节血脂,同时还能抗氧化,改善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

同时,阿司匹林还能调节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状况,使患者平滑肌增殖,对于患者的血管内皮保护以及自由基清除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阿司匹林还能够使患者的斑块稳定度得到提升,进而使患者的大脑血流通量得到改善,降低患者脑梗死以及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而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并探讨对应的药学监护方案,进而保障阿司匹林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作用机制;药理分析;药学监护阿司匹林是一种传统的解热镇痛药物,已有百年以上的临床应用历史,但医学界对于阿司匹林的研究从未中断。

阿司匹林能够治疗头痛、发热和风湿痛等疾病,同时这种药物对于血小板聚集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

近年来,阿司匹林凭借自身的药理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抗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防治中,大大降低了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将其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产生的治疗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中针对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药学监护方向,旨在为我国现代化的阿司匹林应用提供方向与管理方案。

一、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进展1.抵御炎症因子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进展和不同及血管事件的发生,都与炎症标志物有极为密切的关联。

阿司匹林可抑制IKKB炎症通道的中心蛋白质,抑制IKKB激活所致的肥胖、高脂肪饮食导致胰岛素抵抗,同时逆转肥胖和高脂饮食导致的胰岛素抵抗。

能够对高脂饮食和肥胖诱发的胰岛素抵抗进行控制,进而产生逆转效果。

除此之外,阿司匹林还能够延缓人体内前列腺素E2的合成以及多种炎症因子的合成,改善患者的局部炎症状况。

1.促进一氧化氮的形成近期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可增加正常人血小板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的活性来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精美幻灯展示)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精美幻灯展示)

血小板膜磷脂
磷脂酶 花生四烯酸
阿司匹林 (—)
血管收缩
Ⅱb/Ⅲa(—)
纤维蛋白原
抗栓
血小板聚集
TXA2
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抗血小板药物的分类
抗血小板药物的分类
• • • • • • 常根据其作用机制将其分为: (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 (2)阻碍ADP介导血小板活化的药物; (3)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4)凝血酶抑制剂; (5)其他。
• 目前,阿司匹林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之一。也是防治心脑血管事件最佳药物之一。
20世纪70年代,Vane提出 并论证了阿司匹林( aspirin)可通过抑制前列 腺素(PG)生成来抑制血小 板聚集。现在人们已逐渐 达成共识。已有百年历史 的阿司匹林除具镇痛、抗 炎、解热功效外,尚有抗 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ET/NO
血栓
血管痉挛
2、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成分 血液的细胞成分 (即血小板)
血液的可溶性成分 (即纤维蛋白原)
吸烟、感染
被激活的血小板
血栓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3、血流改变
脂质代谢紊乱
血流经静脉瓣后 形成涡流
血小板粘集形成 血栓的头部
高脂血症
高粘血症
血小板粘集形成 珊瑚状的小梁
血液粘稠、缓 慢、涡流形成

ASA抑制与血小

板功能
口服单剂量ASA其抗血小板作用可持续7天,接近血小板平均生 存期(7-10)天。循环的血小板每日更新约10%,因此停用阿 司匹林后需5-6天才能使患者50%的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ASA 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由于每日均有新的血小板产生,而当新 的血小板占到整体的10%时,血小板功能即可恢复正常,所以 ASA需每日持续服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探讨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型的抗炎药,临床上使用的时间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是对于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未中断。

阿司匹林在最初时被用于抗炎、解热以及镇痛,随着人们对阿司匹林研究的深入,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的二级预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阿司匹林的运用降低了25%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而在临床治疗上还是有5%~60%的疾病患者在正常服用完阿司匹林之后仍然不能对血小板的抑制有着较好的效果,通常称这种现象为阿司匹林抵抗(AR)。

以下本文将对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以及防治进行深入探讨。

标签:阿司匹林;抵抗
1阿司匹林抵抗产生的可能机制
1.1AR和环氧化酶二者之间的关系
环氧化酶(COX)含有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两种不同的异构体。

COX是前列腺素与花生四烯酸生成血栓素A2两者之间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

血小板效应的形成主要是COX-1失活,同时血栓素A2的合成被失活状态的COX-1抑制。

许多学者在对阿司匹林抵抗(AR)的研究是很注重COX-2方面的[1]。

在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以及平滑肌细胞之中有很多COX-2,细胞因子可以激活诱导作为诱导酶的COX-2,同时,在多种病理的状况下作用有所增强,也是PGH2产生的另外一种途径。

即便是接受了阿司匹林的治疗,COX-2之中产生的PGH2也可以恢复血小板从而生成TXA2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TXA2合成能力,进而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诱导。

基本上不同患者的COX-2的表达情况不太相同,而且在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炎性细胞也存在COX-2,例如巨噬细胞以及单核细胞。

当有炎症进行刺激的时,COX-2可以增强10倍甚至20倍的有核细胞表达[2]。

一般情况下,阿司匹林对COX-1的抑制作用较强,一般是COX-2的170倍,所以阿司匹林在对TXA2的抑制量需要达到TXA2总量的90%以上才能有利发挥自身抗血栓的作用,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血液中血小板具有较高的COX-2含量的患者产生AR的一种机制。

1.2几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在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治疗中,患者不仅仅会使用阿司匹林,同时还会使用降糖药、其他非甾体类型的抗炎药以及降脂药,通常情况下这几种药物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在以前对非甾体类型的布洛芬研究中发现,布洛芬可以很大程度上对COX-1进行阻滞,进而使AR产生,但是最近一项新的研究则否认了以前的观点——布洛芬与安慰剂在同时对血栓素B2抑制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因此,必须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在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治疗之中,不仅仅要使用阿司匹林,基本上会使用多种药物;(2)相同的研究常常出现不同的研究结果,因此,要对研究的手段方法进行考察,同时也不可忽视群体之间特征和差异。

1.3剂量的使用与AR产生之间的关系
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对于阿司匹林的剂量使用存在明显的个体性差异,但是,目前尚未有具体的实验数据能够说明。

例如,在脑卒中、心肌梗死这些二级疾病的预防中,阿司匹林的长期服用剂量推荐范围是在75~160mg/d之间,而在急性事件中,往往要达到160mg以上才能达到对血小板的抑制。

2阿司匹林抵抗的防治策略
对于出现了AR的患者群体的治疗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又或者是采用其他药物来进行替代治疗。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其他种类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使用也存在一些和使用AR相似的情况。

另外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两种不同的血小板抵抗药物的使用极容易导致严重出血,类似于氯吡格雷这种血小板抵抗药物的价格比较高,基本上不适用于长期治疗,所以同时使用多种血小板抵抗药物不是好的治疗方法。

因为AR的存在,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控制方面不能做到长久稳定,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久病入络是属于我国传统医学络病的一种,总体上是属于本虚标实。

3对阿司匹林抵抗治疗的展望
对于AR的研究和治疗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可探究因素,AR的群体性和复杂性是共同存在的,在临床治疗时需要慢慢深入研究。

在对AR的研究和临床防治之时,不单单考虑复杂性,对群体的差别性也要有所兼顾,要进行辩证区别对待。

目前在对于AR的分析研究还有待深入,需要相关科研学者进行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研究,要积极吸收中外医学的先进科学知识进行探索,为AR的治疗找出一条光明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洁,刘春风.阿司匹林抵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2):136-139.
[2]石星原.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及防治对策[J].山东医药,2010,50(13):113-114.
(编辑:陈春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