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合集下载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生态学领域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英语,具有用英语独立写科学论文和交流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 森林生态学(1)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应用系统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产力及其演变规律;系统内各个成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控制机理;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和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人为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森林碳汇的计量、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2)林木生理生态:树木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蒸腾作用规律;主要环境因子(光、温、水分、CO2、土壤等)对林木生理活动的影响;树木抗盐、抗旱等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3)竹林可持续经营:开展多用途竹类植物培育的生理生态基础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不同类型竹子种群的生物量结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开展南方重要竹种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4)城市森林结构调整与景观优化:研究城市森林植物组成特点与景观特征、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特性、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城市森林植物的生态位特征、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森林群落类型与优化模式、城市近自然森林群落的恢复机理与营建技术以及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与布局规划;研究不同树种对酸沉降、氮沉降、土壤重金属等污染的生态响应机理,筛选适于城市绿化抗逆性强的树种,优化树种的配置模式。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7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7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7)一、培养目标1.培养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视野开阔,追求真理,学风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并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系统掌握生态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全面了解生态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外语水平教高,具备并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在外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具备能从事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独立研究,高水平教学、高级管理与决策的能力。

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本学科包括6个研究方向:草地生态学、植被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植物种群生态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可持续性科学。

1.研究方向之一:草地生态学本方向主要研究草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草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生态适应及其生理生态过程,草地景观格局与过程,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草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草地可持续发展等。

草地生态学是内蒙古大学最早的生态学研究方向之一,是在李继侗院士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创办,60年代后李博院士等积极推进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大学最具特色的学科和优势的学科方向。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最早开展了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草原群落蒸发蒸腾,植物个体与群落的水分生理生态,高等植物与菌根的相互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阐明了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演替过程与机理,水分生态因子对于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作用路径、过程调控等方面的核心机制以及作用方式,提出了水分生态效能理论及分析方法。

21世纪以来,紧跟国际生态学发展潮流,先后开展了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用水等涉及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与其它生态系统相比较,草地生态系统由于其结构较简单,是生态学研究的理想舞台,因此本学科方向在生态学理论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毒理生态学.生态修复.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容为:()课题的来源、意义;()课题的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课题的研究容和技术方案;()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论文选题报告;()完成论文中期报告;()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通过校外专家的评审。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8.同等学历或跨学科考生补修本学科硕士主干课程
依据导师和论文工作需要自由安排的其它院系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第一学年内完成
9. 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按学院学术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
备注
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培养类别
博士
学科、专业代码
071012
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二级学科名称
生态学
基本学习年限
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培养方式
全日制
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12学分;培养环节8学分
研究方向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博士学位课
培养环节安排时间
学分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同学校要求
开学第四周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3.学术交流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4.实践教育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5. 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6.中期考核
同学校要求
第三学期初
7.论文中期检查
同学校要求
第五学期末(12月份)
外பைடு நூலகம்语(博一外)
3.0

博士学位课
B001204
现代科技革命与现代马克思主义
3.0

博士学位课
B060801
泛生态学导论
3.0

博士学位课
B060802
高级生态学进展

生态学一级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一级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一级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3)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将为国家培养生态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要求所培养的博士生要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献身精神;具有严谨、谦虚、求实、进取、敬业的学风和创新性思维等科学素养。

掌握坚实深厚的生态学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系统深入地掌握生态学科相关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及实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能上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第二外语;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能够独立承担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态保护、生态管理、生态工程设计等相关部门或行业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1、生态科学从事植被、群落、种群、生理生态、动植物区系地理等生态学基础和前沿课题研究。

2、生态技术与工程从事生态保护技术,森林、湿地、矿山等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和生物滞留系统等绿色基础设施设计等相关技术和工程设计研究。

3、生态管理从事自然保护区管理、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城市规划与管理等生态管理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三、学制全日制普通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达到培养方案要求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毕业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学位课程一般在第二学期完成,后2-4年主要从事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研究及写作和答辩工作。

四、培养方式1.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本学科按生物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按二级学科开设博士期间专业基础课程,由导师或导师组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2.本学科鼓励研究生的“三种经历”,即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在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中实行双导师合作培养。

3. 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生态学专业本科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生态学专业本科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生态学专业本科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一、培养目标具有系统深入、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熟悉并掌握国内外生态学相关领域科研的最新成果,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门外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有关生态学的理论、应用、教学及管理工作,并在科学研究上能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采用课堂教授、实验教学、讨论和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二)本科直博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至六年。

若在五年内不能完成预定的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六年。

(三)本科直博研究生直接进入博士培养,在入学后的前三学期,除进行必要的课程学习,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学术视野外,还要兼做科学研究。

在课程基本结束时,由学院组织对直博生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资格考试。

通过资格考试的本科直博生可进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论文阶段,未通过资格考试的可按照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进行培养。

三、主要研究方向1.植被生态学2.城市生态学3.种群生态学4.群落生态学5.功能生态学6.生理与理论生态学7.恢复生态学8.分子生态学9.生态工程学10.水生生态学11.景观与区域生态学12.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13.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分析.模拟与可视化14.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15.全球变化生态学16.生态系统生态学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本科直博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公共选修课I指第二外语课程、文献检索类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等,院系对此类别不做要求。

);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至少修读3门,不少于8学分;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修读8门,不少于19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至少3门,不少于6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运用生态学方法和技术从事生态学研究的能力;2.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课题选择、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3.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能够应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复杂生态环境问题;4.具备团队协作和交流合作的能力,能够在跨学科和国际合作的研究环境中进行科研工作;5.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伦理道德意识,能够遵守科学道德规范;6.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普能力,能够进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推广。

二、培养方式1.课程学习: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需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其中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生学位论文。

必修课主要包括生态学基础、生态实验设计与统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生态系统管理与调控等内容。

选修课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进行选择,涵盖领域广泛的生态学研究内容。

2.科研实践:生态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参与科研项目的实践工作,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方向,并由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包括课题选择、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论文撰写等。

学生需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增加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在科研实践中,要求学术严谨,诚实守信,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3.师生互动:每位研究生都会分配一位导师,导师将负责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导师会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包括教学、讨论和交流等。

研究生需要与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研究进展和问题,导师也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4.学术交流:学生需参与学术报告、学术研讨、学术会议等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以增强自己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学生可通过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术交流的能力。

5.教学实践: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和科普能力,学生需参与教学实践。

学生可以担任助教,协助教师进行本科生课堂教学,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071300)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将着力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研道德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专门人材。

基础研究方向毕业生具有较高国际视野,具有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和基础理论问题的潜力;应用基础方向毕业生具有务实钻研的态度,和较强的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家和地址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潜能。

硕士毕业生具有系统、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能用现代实验手腕和生态学理论进行生态学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熟悉把握一门外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有关生态学的研究、应用、教学和治理等工作。

二、培育方式与修读年限
(一)采纳课堂教授、实验教学、讨论和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培育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刻。

(二)学制3年,培育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育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早毕业。

三、要紧研究方向
1.群落与恢复活态学
2.植被生态学
3.城市生态学
4.种群生态学
5.景观生态学
6.克隆植物生态学
7.水生生态学
8.污染生态与生态修复
9.分子生态学
10.生态工程学。

生态学博士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海南大学的生态学为理学类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生态学学科是我校的重点学科之一,是我校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位点之一,具有多年培养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经验,为我国热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学科的发展,它紧紧围绕我校“热带、海洋、特区”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定位,全面系统地开展热带森林生态学、热带农业生态学、热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方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具有鲜明的热带特色与区域特色,我校生态学学科点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强大的支撑平台:本学科相关的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及其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极大地促进了本学科点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拥有的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热带生物资源和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海洋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为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本学科拥有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学术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博士生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学领域方面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

具体要求:1、在思想政治上,要求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2、在业务上,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全面掌握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组织、承担并完成本学科及有关学科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能胜任生态学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育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育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育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71012,授理学学位)一、培育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和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切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制造性的功效。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毒理生态学2.生态修复3.生态环境计划与治理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样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样为4-6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以一样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育,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派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育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育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育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需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进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估量的制造性功效;(5)预期功效;(6)要紧参考文献。

4.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功效,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良意见,待制造性研究功效取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5.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大体条件:(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学科介绍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起源于1952年植物学专业的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专门化,当年,仲崇信教授招收了该方向的研究生。

1981年,仲崇信教授在植物学专业内重新招收植物生态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1984年经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生态学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本科专业和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生态学专业发展成为包含动物、植物生态学在内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成为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组成部分,招聘博士后。

目前,植物生态学部分是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的重要支撑领域。

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海涂湿地生态、生态工程、动物生态和森林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农业部、国家教委(教育部)、海洋局等科技奖励10余个。

1990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863、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Luce Foundation、科技部国家研究与开发专项基金、江苏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八五科技攻关计划、江苏重点农业攻关计划、国际合作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地方合作等科研项目70余个,经费600多万元;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20个,经费320余万元。

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著作(教材)10部;其中,《生态工程学》在2001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研究生教材。

生态学专业目前有在职教师11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6名和工程师1名。

5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4位教师拥有硕士学位。

教授:钦佩、陈建秀、李建龙、安树青;副教授:陈建群、黄诚、孟文新、张立新、刘茂松、孙书存;钦佩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盐土农业生态学、海滨系统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

陈建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动物(昆虫)系统分类学和土壤动物学。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将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研道德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专门人才。

基础研究方向毕业生具备较高国际视野,具有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和基础理论问题的潜力;应用基础方向毕业生具备务实钻研的态度,以及较强的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潜能。

博士毕业生具有系统、深入、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熟悉并掌握国内外生态学相关领域科研的最新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门外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有关生态学的理论、应用、教学及管理工作,并在科学研究上能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采用课堂教授、实验教学、讨论和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二)学制4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主要研究方向1.植被生态学2.城市生态学3.种群生态学4.群落生态学5.功能生态学6.生理与理论生态学7.恢复生态学8.分子生态学9.生态工程学10.水生生态学11.景观与区域生态学12.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13.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14.全球变化生态学15.生态系统生态学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和不少于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导师可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和博士研究生已修读课程的情况,要求博士研究生补修一些选修课程。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0713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0713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0713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一.研究方向01森林生态学02恢复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03生态规划与管理04全球变化生态学二.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07高等数学或715数理统计(含概率论)④815生态学三.复试笔试科目森林生态学四.参考书目1.初试参考书目707高等数学【1】《微积分》赵树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线性代数》赵树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15数理统计【1】《数理统计》贾乃光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815生态学【1】李俊清,牛树奎,刘艳红,森林生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复试参考书目李俊清,森林生态学(第2版),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牛翠娟,基础生态学(第2版),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五、北林生态学复习备考建议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林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生态学一级学科专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一级学科专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一级学科专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生态学一级学科(专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讨论生培养计划(专业代码:0713)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将为国家培养生态学科的高级特地人才。

本学科要求所培养的博士生要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团结配合;能够把握和运用马列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具有剧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献身精神;具有严谨、虚心、求实、进取、敬业的学风和创新性思维等科学素质。

把握坚实浓厚的生态学基础学问,认识本学科国内外的讨论现状和进展动态,系统深化地把握生态学科相关专业领域的特地学问及试验技能;具有自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特地技能上获得制造性的成绩。

把握一门外语,具有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沟通的能力,初步把握其次外语;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养。

能够自立担当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态庇护、生态管理、生态工程设计等相关部门或行业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二、讨论方向1、生态科学从事植被、群落、种群、生理生态、动植物区系地理等生态学基础和前沿课题讨论。

2、生态技术与工程从事生态庇护技术,森林、湿地、矿山等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和生物滞留系统等绿色基础设施设计等相关技术和工程设计讨论。

3、生态管理从事自然庇护区管理、自然资源庇护与利用、城市规划与管理等生态管理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讨论。

三、培养方式1.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本学科按生物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讨论生,按二级学科开设博士期间专业基础课程,由导师或导师组对同学举行专业指导。

2.本学科鼓舞讨论生的“三种经受”,即海外学习经受、其次校内经受和社会实践经受,在海外学习经受、其次校内经受中采取双导师合作培养。

3. 指导老师应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讨论生制定个人培养方案。

个人培养方案应在讨论生入学一个月内制定完成。

四、学习年限直博讨论生学制5年。

达到培养计划要求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毕业时光不能超过一年。

五、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直博讨论生应至少修满32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26学分。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培养目标使博士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本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在生态学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学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运用外文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能熟练使用电脑常用软件。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实行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鼓励、支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方式,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

课堂教授、野外实习和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研究相结合。

(二)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四年。

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三、研究方向1.湿地生态学2.景观生态学4.生态系统管理5.系统生态学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学位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必修)至少选修2门(含科研论文写作),不少于3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二)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中英文名称学分开课时间任课教师学位公共课(必修)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World2第一学期外国语Foreign Language4第一学年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Research//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Selected Readings in Marxist Classics1/学位基础课学科综述Discipline Study and Review2第一学年导师小组学位专业课(必修)河口海岸研究进展Progress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Science3第一学年教授讲座高等河口海岸学Advanced Estuarine and Coastal Science3第一学年国际教师科研论文写作Scientific Writing1第一学年张卫国学位专业课(选修)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2第二学期张利权等系统生态学Systems Ecology2第一学年童春富湿地生态学与生态修复Wetland Ecology2第二学期袁琳生物海洋学概论Biological Oceanography2第一学年李道季生态学研究方法Methods in Ecological Research2第一学年葛振鸣生态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Ecology2第一学年李秀珍、闫中正河口海岸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Estuarine&CoastalScience2第一学年何青等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Principles of Instruments and OperationSkills3第一学年顾靖华等物理海洋学概论Physical Oceanography2第一学年朱建荣等海洋地质学基础Marine Geology2第一学年陈庆强等化学海洋学Chemical Oceanography2第一学期张经流体力学基础Fluid Mechanics2第一学年丁平兴泥沙运动力学基础Mechanics of Sediment Transport2第一学年何青地理信息系统导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2第一学年蒋雪中遥感概论Remote Sensing2第一学年沈芳统计学方法Statistical Methods2第一学年数学系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五、科研成果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在SCI II区以上(包括II区)刊物发表第一作者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二)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为SCI收录的国外刊物论文;(三)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其中至少2篇为SCIE 收录的国外刊物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将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研道德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专门人才。

基础研究方向毕业生具备较高国际视野,具有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和基础理论问题的潜力;应用基础方向毕业生具备务实钻研的态度,以及较强的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潜能。

博士毕业生具有系统、深入、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熟悉并掌握国内外生态学相关领域科研的最新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门外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有关生态学的理论、应用、教学及管理工作,并在科学研究上能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采用课堂教授、实验教学、讨论和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二)学制4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植被生态学
2.城市生态学
3.种群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
5.功能生态学
6.生理与理论生态学
7.恢复生态学
8.分子生态学
9.生态工程学
10.水生生态学
11.景观与区域生态学
12.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
13.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
14.全球变化生态学
15.生态系统生态学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
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和不少于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导师可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和博士研究生已修读课程的情况,要求博士研究生补修一些选修课程。

注:除课程学习外,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一定次数的学术活动(本人作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

上述各类学术活动与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训练皆为博士研究生必修环节,不计学分,但纳入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

五、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Nature、Science等超一流学术期刊以及Nature 子系列、影响因子大于20的期刊或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SA》)等一级学科顶级期刊综合版上合作发表(或在线发表)1篇学术论文(不区分作者与作者单位排序);
(二)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理工科一级学科顶级期刊发表(或在线发表)1篇学术论文;
(三)本人为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收录期刊(不含增刊、副刊)上发表(或在线发表)1篇学术论文;
(四)本人为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E收录期刊(不含增刊、副刊)上发表(或在线发表)2篇学术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六、学业考核
(一)年度报告。

每学年末,博士研究生向导师及指导小组汇报一年来的学习与科研进展,院系、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二)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考核。

博士研究生应该掌握其研究领域涉及的基本文献,第一学年结束时由院系组织考核,具体考核方案由导师自行确定。

(三)开题报告审核。

博士研究生第一学年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后,需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院系和研究生院在第三学期结束前进行考核。

(四)资格考试。

博士研究生在课程结束后需进行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未通过者(包括自愿不参加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将不能进入博士论文撰写阶段。

资格考试须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五)答辩资格审核。

秋季毕业生须在每年4月10日前,春季毕业生须在每年10月31日前进行论文答辩资格审核。

具体审核日期以通知为准。

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核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审核、科研成果的审核、学术活动参加情况的审核等。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选题
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

选题应站在学科的前沿,具有开创性,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创造性的见解。

(二)开题
在中期考核前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必须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方案、创新环节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

(三)撰写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以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

(四)论文预答辩
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必须通过院系组织的论文预答辩。

院系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请人可否如期参加答辩。

(五)评阅和答辩
举行答辩会前,必须通过“双盲”评定及评阅。

“双盲”评定和评阅合格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八、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1.宋永昌.植被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宋永昌等.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大勇等.理论生态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刘健康.高级水生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0.
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方精云等.全球生态学: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Avise, J. Molecular marker, natural history and evolution. New York: Chapman & Hall, 2004.
8.van der Maarel, Eddy. Vegetation Ecology. Wiley-Blackwell, 2004.
9.Chapin, FS, III, PA Matson, and PM Vitousek.Principl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Ecology.
(2nd edition). Springer, New York, 2011.
10. Niemelä, J, JH Breuste, T Elmqvist, G Guntenspergen, P James and NE McIntyre. Urban
Ecology: Patterns, 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11.Marzluff, JM. et al. Eds.Urban Ecolog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New York.Springer, 2008.
12.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杂志)
13.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 Systematics (杂志)
14.Ecology (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