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代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读代讲
【摘要】本文阐述了朗读与朗读教学的层次性、感情,节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朗读的感情入手,抓住朗读课文的层次性,注意节奏,从而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以此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关键词】朗读教学;层次性;情感;节奏;技巧
在《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中,必须把读放在优先的位置上,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因而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而我认为朗读教学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
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决定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年龄不同,课文不同,朗读的要求是不同的。听了几节专家的朗读指导课,对这一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位老师教《死海不死》,虽然这是一篇说明文,但他仍然指导学生朗读,纠正了那种认为说明文没必要朗读的不正确的观点,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不少启示。对说明文的朗读要求,钱老师是“不漏读,不增读,不倒读,不错读。”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在只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要真正做到还是不容易的。钱老师采用的“四不”朗读要求,既符合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初一
学生的实际,是十分科学的。在具体指导学生朗读时又分两步走,先是默读,再是朗读。这些指导与要求十分注意层次性。另一位老师上《皇帝的新装》也指导学生朗读。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这是一篇童话,较之说明文更有读性,但又不同于散文,因此宁老师的朗读指导,定位在“读准”,是十分恰当的,是考虑到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宁老师也注意朗读的层次性问题。对于初中学生,对于这些教材,两位老师的指导是很有针对性的。
程翔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背影》一课,老师先请第一位学生朗读,要求是“读准字音”,学生读过之后,老师纠正了几个字音。在此基础上请第二位读,要求是“注意停顿”,比如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先让学生体会到父亲爱儿子的深情,然后范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情景,使人感动,学生听着就产生了共鸣。接着让学生模仿朗读,。由于学生受到了老师范读的感染,所以他们读得感情真切。最后,在让他们想象:自己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心动,乃至流泪甚会惭愧,这样再让学生动情地读,进入意境,激起了共鸣,就更能读出深情。程老师的朗读教学充分体现朗读教
学的层次性的。余映潮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最后的一次讲演》的要求是,朗读时除了要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之外,有时还要辅以必要的动作。正如古人说的“歌咏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感情完全地表达出来。这朗读的要求就更高了。当初我们听课的老师还担心这一目标难以实现,但在余老师的指导之下,学生也基本上达到了目标。
笔者在上《沁园春·雪》也指导学生朗读。在读准字音基础上,主要指导学生读出节奏。特别注意上阕的“望”,下阕的“错”等领句字之后的停顿。这一指点,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到了高中读《沁园春·长沙》《雨霖铃》等课文时,就能够处理好领句字的节奏把握。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看”“恰”“念”等字都能很好的处理,至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中这样的句子就更多了。朗读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在读出节奏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情味,读出意味,读出余味。比如《沁园春·雪》的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全词感情的高潮,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我就要求学生反复品读,要读出伟人的豪放旷达,读出领袖的自信倜傥,读出“王者之气”。据说蒋介石看到这两句时,有“天无二日”之评,其意十分清楚。由于受到年龄等的影响,初中的学生很难读出这种感情,所以我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并不十分出色。回顾头来想一想,我当时的要求是过高的,没有考虑到学生
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不可能理解“王者之气”,违背了层次性的要求,因而没有达到目的是在情理之中的。在高中上《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再回头读《沁园春·雪》学生就更有情味更有意味了。从这个失败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教学中注意朗读的层次性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朗读的层次性,我们的教材编写的要求也是十分明确的。语文每一册教材都体现了不同的侧重点和明显的朗读层次。第一册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清楚朗读课文;第二册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进行速读训练;第三册,有表情朗读课文;第四册,读出议论文的语感和语气;第五册,读出诗词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这就构成了初中语文朗读能力序列,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掌握这一要求,体现层次性的要求。
朗读的层次性,早在宋朝的朱熹就注意到了。这位语文教育家说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这里讲的是对读的基本要求,钱梦龙老师的要求与朱熹是一脉相承的。朱熹还进一步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的过程,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过程。朱熹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一过程,细说起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有层次的。我们学生朗读效果有时不够理想,有的是违背了“层次性”的原则,只有眼到口到而没有心到,只相当于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那当然不会
有好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请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杨.《浅淡如何加强中学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
[2]《活动教学操作全书》物资出版社
[3]刘成兵.莫让朝读变糟读》《语文天地》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