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青团子

合集下载

幼儿做青团子的教案中班

幼儿做青团子的教案中班

幼儿做青团子的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幼儿做青团子的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重要食物青团子。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增强幼儿的观察力、耐心和精细动作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粘土或玩具面团2. 彩色细线、棍棒、模具(可选)3. 彩色纸、剪刀、胶水4. 干净的桌子和椅子5. 青团子的图片或实物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入端午节的来历和重要食物青团子。

展示青团子的图片或实物,与幼儿进行讨论,了解青团子的外形、材料和制作方法。

2. 活动1:手工制作青团子- 步骤1:与幼儿分享青团子的制作过程,如面团的颜色、形状以及程序。

- 步骤2:为每个幼儿分发一小块粘土或玩具面团,让他们揉搓成团。

- 步骤3:引导幼儿用双手将面团搓成圆形,模仿制作青团子的外形。

- 步骤4:让幼儿用彩色细线或棍棒在面团上进行装饰,增加青团子的细节。

- 步骤5:展示幼儿制作的青团子并鼓励他们相互夸赞。

3. 活动2:青团子的手工艺品- 步骤1:在课前准备好青团子的模具,如花朵、动物等。

- 步骤2: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具,并采用彩色纸制作青团子手工艺品。

- 步骤3:引导幼儿将彩色纸剪成合适的形状,用胶水将纸粘贴在青团子的模具上。

- 步骤4:鼓励幼儿在手工艺品上添加细节,如眼睛、嘴巴等。

- 步骤5:展示幼儿制作的手工艺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和分享。

四、课堂总结:总结幼儿制作青团子的过程,并强调端午节的重要性和青团子在其中的地位。

鼓励幼儿将所制作的手工艺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五、延伸活动:借助幼儿家长的支持,组织一个小型的青团子制作活动,邀请幼儿家庭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六、评估方法:通过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制作成品的质量,评估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

备注: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活动顺序和内容,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活动的参与度。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青团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青团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青团子》前言小班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应该以情景教学的方式进行,让小朋友在有趣的环境中体验数学,增强兴趣和自信心。

《青团子》是一首充满趣味的儿歌,它通过简单的数学应用来加深小朋友们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本教案旨在帮助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这首儿歌,促进小班幼儿的数学发展。

教学目标1.能熟练唱出《青团子》;2.能正确指出歌曲中的数字;3.能通过数学游戏巩固数字的认识。

教学准备1.《青团子》录音和歌词;2.数字卡片;3.每位学生一把木棍。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歌曲和数字1.老师播放《青团子》的歌曲,让小朋友感受歌曲节奏和旋律;2.老师指着歌词让小朋友们跟唱,并让他们注意歌曲中出现的数字。

第二步:数字卡片游戏1.老师将数字卡片混合后,每位小朋友随机取一个数字卡片;2.小朋友们把手中的数字拿起,老师依次让他们说出自己手中的数字;3.小朋友们根据自己手中数字的大小,排成一队。

第三步:数棒游戏1.老师发给每位小朋友一把有相同数量木棒的数棒;2.老师让小朋友根据数棒的数量数出相应的数字,并将数字卡片放在相应的数棒上;3.小朋友们交换数棒并重复此过程。

第四步:反思1.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回顾今天的教学过程;2.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自我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表现;3.老师鼓励小朋友们提出改进方案,共同提高。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小班幼儿应该能够熟练唱出《青团子》的歌曲,并且掌握歌曲中的数字。

通过数字卡片游戏和数棒游戏,小朋友们的数字认知能力也应该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最重要的是,本次教学应该让小班幼儿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反思本次教学中,我更多地尝试了一些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在有趣的环境中体验数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一些小细节的处理上仍需进一步提高,例如在数字卡片游戏中,有的小朋友可能会一直说同一个数字,导致计算出错,需要我及时纠正。

因此,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小朋友们的细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青团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青团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青团子》含
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得数字1、2、3;
2.了解“大、小”的概念;
3.提高察看本领及思维快捷度。

二、教学准备
1.装有“1、2、3”三个数字的图片;
2.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小球、大球、小珠子、大珠子等;
3.青团子故事书;
4.卡片、彩笔或乳胶纸等。

三、教学过程
1.情境营造
老师把装有“1、2、3”三个数字的图片逐一呈现给孩子,引导他们说出来并数一数,了解数字的含义。

2.讲故事
老师叙述“青团子”这个故事,介绍了青团子的体积大小,并让孩子们通过故事理解“大、小”的概念。

3.数物品
老师拿出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小球、大球、小珠子、大珠子等,让孩子们比较大小,认得更多的大小概念。

4.学唱歌曲
老师与孩子一起唱一首数数的歌曲,加强了对数字的认得。

5.操练互动
老师把孩子分成几组,每组发给一些卡片,孩子们在卡片上写上数字1、2、3,然后老师会口头给出一些物品,孩子们举起他们认为的符合该数字的卡片。

四、教学反思
1.故事情境的营造引起孩子们的爱好,让他们快乐地参加到课程中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比较操练大小概念,打牢了孩子们的基础,对他们的认知有帮忙。

3.活泼的歌曲让孩子们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让他们记住数字变得快乐。

4.操练互动将课程变得更具趣味性,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问和技能。

总之,这节数学课既丰富又有趣味,是一堂特别杰出的小班数学课程,提高了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和思维快捷度。

中班科学教案青团子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青团子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青团子反思1. 引言中班科学教案《青团子反思》是一节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科学课,通过制作青团子的实践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与需要。

然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在本文中,我将对教案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2. 教案概述《青团子反思》是一节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科学课,旨在帮助幼儿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与需要。

课堂中,我们将幼儿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青团子。

通过实际操作,幼儿能够观察到青团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生长,从而理解植物的种子需要土壤、水分和光线等条件才能生长。

3. 教案实施与问题分析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1. 缺乏引发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在本节课中,我并没有准备足够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3.2. 语言表达不够清晰简明我发现我在解释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材料使用方法时,语言表达不够清晰简明。

这可能导致幼儿对具体步骤和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

我应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配以图示,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3.3. 理解和记忆的差异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存在差异。

在本节课中,我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导致一些幼儿在课后无法回答相关问题。

我应该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记忆方式,提供适合的引导和复习材料,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4. 教案改进建议基于以上问题和分析,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4.1. 引入多媒体资源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相关图片和视频,并与幼儿分享。

图片和视频可以展示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

这样的多媒体资源将有助于幼儿更加生动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4.2. 语言表达简明清晰在解释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材料使用方法时,我应该用简明清晰的语言。

我可以使用简短的句子和常用的词汇,以及图示和手势等辅助工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中班科学教案青团

中班科学教案青团

中班科学教案青团科学教案:青团第一部分:引言(200字)青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小吃,也是中班科学教案的主题之一。

通过学习青团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食物的来源和变化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青团,孩子们不仅可以加深对食物制作过程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部分:目标(200字)- 让孩子了解青团的制作过程。

-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部分:准备工作(300字)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青团的制作过程,老师需要提前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1. 糯米粉、绿豆粉、糖、食用油等材料。

2. 碗、勺子、筷子等工具。

3. 彩色纸、铅笔、剪刀等艺术工具。

此外,老师还应该对制作青团的步骤有所了解,并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和图文,以便于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600字)1. 给孩子们讲解青团的背景和特点,引起他们的兴趣。

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实物来展示给孩子们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2. 询问孩子们对青团的认知,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将材料分发给孩子们,然后一起制作青团。

老师要指导孩子们正确使用工具,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4. 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制作的步骤和原理。

5.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孩子们相互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示范和实践,帮助弱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制作过程中来。

6. 制作完成后,让孩子们品尝他们亲手制作的青团,并鼓励他们评价自己的制作成果。

7. 总结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回顾整个制作过程,并提出他们的感想和体会。

第五部分:延伸活动(200字)为了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青团制作过程的认识,可以进行一些延伸活动,如:1. 青团的历史研究:让孩子们了解青团的起源和传统制作方式,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

2. 青团的营养价值:引导孩子们了解青团的主要成分和营养价值,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

中班教案美味的青团教案反思

中班教案美味的青团教案反思

中班教案美味的青团教案反思教案标题:中班教案美味的青团教案反思教案的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中国传统食物青团,并了解其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尝试新食物的勇气。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图片资料介绍青团,包括青团的外观、材料和制作过程的简单展示。

2. 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份适量的糯米粉、食用色素和甜馅料(例如红豆馅)。

3. 准备工作区域,包括桌子、碗、勺子、水等。

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介绍青团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美味食物,让幼儿观察青团的图片或实物,并鼓励他们描述青团的颜色、形状和口感。

2.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PowerPoint或展示图片,让幼儿了解青团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提问幼儿关于青团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3.实践操作(3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5人。

引导他们依次将糯米粉、食用色素和适量的水放入碗中,并搅拌成面团状。

确保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掌握适量的水分,面团不过干或过湿。

4.制作青团(30分钟)将发酵好的面团分成小份,每位幼儿拿一份。

鼓励他们将面团搓成小圆球,并在中间按压一下,用手指沟成浅槽。

然后将适量的甜馅料放入槽中,并将面团封口,搓成完整的球形。

5.品尝和总结(10分钟)让幼儿品尝他们亲手制作的青团,并引导他们描述青团的口感和味道。

鼓励幼儿分享制作青团的体验,以及他们与小组成员合作的感受。

通过简单的反思,总结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青团的重要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反思:1. 教案中的引入部分可以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通过展示青团制作视频或介绍青团的故事背景等方式。

2. 在操作面团和制作青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确保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和有所收获。

3.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口述或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再次回顾和总结学到的知识,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4. 若幼儿中存在食物过敏或其他特殊情况,请提前了解并适当调整食材的选择。

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教案主题: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端午节。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老师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重要性,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2.老师播放《包粽子》的儿童歌曲,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习俗。

二、实践环节1. 圆圆青团的制作:(1)准备材料:糯米粉、绿豆沙、棕色食用色素、水。

(2)将糯米粉和水搅拌均匀,制成圆圆的糯米球。

(3)将绿豆沙包在糯米球中心,捏成团。

(4)用棕色食用色素在团上涂抹,使其像真正的粽子。

2. 分工合作:(1)将班级分成小组,每个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准备材料、搅拌面糊、包绿豆沙、涂制青团等。

(2)鼓励幼儿互相协助、交流,共同完成制作。

三、巩固环节1. 师生互动:老师问幼儿:“我们今天学了什么?认识了哪个节日呢?”幼儿积极回答:“端午节!包粽子!”2. 练笔环节:老师分发活动本,让幼儿根据今天的实践经验,画出自己制作青团的全过程,并在下面写下相关的心得体会。

3. 活动分享:让一些幼儿分享自己绘制的青团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鼓励幼儿彼此欣赏、学习,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反思及完善优点:1.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小组合作,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了互相协调、交流和帮助,提高了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通过活动分享环节,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巩固和拓展幼儿的学习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不足:1. 整个教学活动时间有点紧,幼儿的操作压力较大,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2. 在实践环节中,因为幼儿年龄较小,需要注意安全问题,老师需要做好食材、用具的消毒和防护工作。

针对这些不足,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注意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实践教学,幼儿们不仅体验到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而且在实践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案例分析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案例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对于课程设计和教案编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中班的教学实践中,《圆圆青团》教案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案例,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本文将对这一教案进行深度分析,探讨其在幼儿园中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二、教案内容概述1. 课程主题:《圆圆青团》2. 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幼儿了解端午节、认识端午佳节中的主要习俗,提高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端午节的主要食品青团、赛龙舟、粽子等,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4.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幼儿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三、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1. 教学方法:- 听、说、唱、看、做相结合- 提问引导- 多媒体教学结合- 情景再现等2. 活动设计:- 欣赏端午节的特色图画- 聆听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 观看端午节的活动视频- 了解和制作端午节的特色食品等四、教学过程分析教案设计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既注重了幼儿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认知,又注重了对幼儿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引导和训练。

通过引导幼儿欣赏端午节的图画、听故事、观视频、制作食品等活动,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能主动学习、体验端午节的文化。

五、效果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共同感知、共同思考、共同实践,幼儿参与主动性高,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流畅。

从教学效果来看,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了幼儿对文化的浓厚兴趣。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圆圆青团》教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教案结合了感知、认知和实践的活动设计,使幼儿在愉快的情境中全面体验和感悟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老师的指导和教育者的引导,有助于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教案,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中班《圆圆青团》教案反思与实践总结

幼儿园中班《圆圆青团》教案反思与实践总结

《圆圆青团》教案反思与实践总结在幼儿园的中班教学中,一节以《圆圆青团》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吸引了我的注意。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反思并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总结:一、活动背景1.1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通过《圆圆青团》这个古诗,引导学生认识“团圆”的意义,探讨传统的中秋文化,学习制作青团。

二、教学实践2.1 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讲解古诗内容,展示青团制作过程,进行互动问答,以及让学生动手尝试制作青团。

这些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2 教学过程通过朗读《圆圆青团》古诗,我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随后,我向学生展示了青团的制作过程,并让他们动手尝试。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合作,表达了对“团圆”的美好向往。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3.1 教学收获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对中秋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2 教学不足在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古诗理解不够深入,对青团的制作过程有些困惑。

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古诗解读和制作方法的引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理解并参与到活动中来。

3.3 教学展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结合传统文化和儿童的实际需求,寻求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除了传统的古诗朗诵和手工制作,我还将引入多媒体教学和实地体验活动,以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通过这次《圆圆青团》教案的实践,我对幼儿园中班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传统文化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传统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与总结

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与总结

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与总结《圆圆青团》是中班实践教案的一部分,这个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并通过制作青团的活动,让幼儿体验传统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个教案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分享我对这个教案的观点和理解。

1. 教案概述教案一开始通过介绍端午节的背景和意义,为幼儿打下了学习的基础。

教案引入以手工制作青团为主要活动的内容,通过制作的过程使幼儿参与其中,加深他们对青团的理解和记忆。

2. 教案优点分析这个教案有几个显著的优点。

它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学习端午节,从背景、含义到传统食物都有涉及。

这种由浅入深的方式有助于幼儿全面理解这个节日。

教案设计了制作青团的手工活动,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

教案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制作青团,培养了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协作能力。

3. 教案改进空间但是,我认为这个教案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教案在介绍端午节时,可以加入更多的图文资料和多媒体资源,以便更生动地呈现给幼儿。

关于制作青团的活动,教案可以在步骤上进行更加详细的分解,例如提供图解或视频,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操作。

教案可以增加一些延伸活动,让幼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到端午节的传统庆祝活动中。

4. 对教案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圆圆青团》这个教案在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亲身体验制作青团,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交技能。

这个教案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总结起来,《圆圆青团》这个教案通过设计手工活动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

教案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目标明确,并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社交技能。

然而,教案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增加多媒体资源和延伸活动,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幼儿园中班实践《圆圆青团》教案反思一、教育目标1. 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知道端午节习俗中吃粽子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

2.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利用简单的工具,小组合作完成小制作。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谣《圆圆青团》,了解端午节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2. 利用模型、破碎布等材料,制作简易粽子装饰品。

三、教学内容详细表述1. 歌谣学习为孩子播放歌谣《圆圆青团》,通过歌曲方式引领孩子们了解端午节及其文化内涵。

歌曲歌词:一队队蜻蜓比翼飞,撑着色彩小船儿在晒太阳,夏天到了天气好,端午节来了妈妈煮粽子,如圆形小饼很好吃,阳光照射浓浓的稻香味,想吃一个妹妹倒是幸福儿童,2. 手工制作要求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工作,每组需要配备一名成人协助。

提供简易工具:剪刀、胶水、棒棒糖棒等材料。

① 教师先向孩子们演示制作,引导孩子们学会制作过程。

② 集中维持孩子们的注意力,贴好制作的步骤及材料的使用注意事项,找出其中是否存在易错步骤,清楚表述。

③ 孩子们需要依次使用工具,关注安全,在每次完成制作后与成人协作检查是否正确。

④ 经过手工制作的过程,让孩子发扬小组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是一堂亲子课,最初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了解端午节及其传统习俗,通过音乐唱游、活动探究等方式,开发幼儿为主动学习和探究端午节的兴趣,能够从中获得愉快而有意的学习经验。

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思与调整,调整了学习目标,确保幼儿能够获得实践功效。

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幼儿掌握制作过程中对组合使用工具的正确方法,加强托幼园与家庭的沟通,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亲子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音乐、手工课程进行有机组合,将传统文化与实践结合起来,启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准确地表述端午节文化内涵,让孩子们更好了解端午节及其传统习俗。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人性化,孩子们的兴趣会随时间和教学方式而改变。

中班科学-青团子

中班科学-青团子

中班科学-青团子XX课件中班科学:青团子教学理念新《纲要》在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科学活动——青团子力争体现《纲要》的精神,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的价值,体现乡土化的课程,在欣赏——交流提升——实践尝试三个主要环节中,通过对孩子们多种感官的参与以及动手实践,从而形成对清明节特有的青团子的比较完整的认识,并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中提升已有的经验,激发幼儿关爱生活,热爱家乡大自然之情。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品尝交流制作等活动,认识了解青团子和制作青团子的主要材料及其工艺制作过程。

知道吃青团子是清明节里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激发幼儿关爱生活的情感。

乐意参与活动,积极探索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重难点感受青团子的色香味及其独特的制作材料和工艺。

活动准备课前请幼儿回家了解有关内容。

有关课件。

浆麦草实物成品青团子盘子一次性筷子制作青团子材料电饭锅消毒好的毛巾。

活动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出示课件一)师:孩子们,这是什么?你吃过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欣赏品尝青团子,感受青团子的色香味师: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青团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青团子是怎么样的?(从外观——内在)看一看说一说青团子的外观,尝一尝它的外皮。

看看青团子的里面有什么?尝一尝它的味道。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三了解制作青团子的特殊材料——浆麦草,了解清明节吃青团子的民间习俗提问:青团子为什么是绿色的?(出示课件二)和实物,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帮助幼儿认识浆麦草。

四交流提升幼儿经验,了解青团子的制作过程师:这么好吃的青团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观看课件三)了解青团子的制作过程。

(教师边看边听,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五幼儿尝试制作青团子教师讲解制作要求,并进行简单示范。

幼儿分组操作。

六延伸活动: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XX课件。

《青团子》教案(小班数学活动)

《青团子》教案(小班数学活动)

小班优秀数学教案《青团子》【活动设计】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大部分孩子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但是要让他们能够根据实物和数量进行相应的匹配,这其实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说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同时,小班孩子活动的形式应该以游戏活动为主,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习得各种经验,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结合西山本地的青团子作为材料来组织活动,让他们在“数青团子”、“做青团子”、“装青团子”、和“送青团子”的过程中体会到游戏带来的愉悦,同时在数一数、玩一玩的过程中巩固对5以内的数数,充分调动孩子活动的主动性。

【活动目标】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感受5以内数量。

2、在游戏中感受计数活动的乐趣,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1、布青团子玩具若干、海绵若干。

2、每人2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上贴有数量为3-5的点子。

3、货架、蒸锅。

【活动过程】(一)数青团子1、出示青团子,数一数有几个青团子。

师:小朋友们最近点心店推出了新品种:青团子。

师:谁来帮我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青团子?集体练习:1、2、3、4、5,一共5个青团子。

2、以蒸团子为情景,引导幼儿将团子一个一个放迸锅里。

(幼来放)师:谁愿意帮忙把团子放进锅里蒸一蒸,请你来,蒸的时候注意喽可不能让青团子碰在一起哦,其他的小朋友可以和他一起来数。

总结:5个青团子可以排成一排,也可以排成圈圈。

(本环节通过让孩子直观地观察青团子,为孩子正确示范手口一致点5以内数,也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做青团子1、做一做,做5个青团子。

师:点心店的青团子生意特别好,工人来不及做,请小一班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帮忙吗?(愿意)师:请小朋友做5个团子,做几个?(边讲边示范玩具青团子的做法)张开小嘴巴(把青色布玩具张开),把馅放进去(把黄色海绵塞进布玩具中),口子捏捏紧,翻个跟斗放放好,可以做一个数一个,全部做好后一定要再数一数。

提问:数一数你一共做了几个青团子(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

青菜团子幼儿制作教案中班

青菜团子幼儿制作教案中班

青菜团子幼儿制作教案中班教案标题:青菜团子幼儿制作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认识青菜团子这道传统食物。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制作青菜团子,促进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教学准备:1. 青菜团子的食材:青菜、糯米粉、花生酱、糖等。

2. 制作青菜团子所需的工具:搅拌碗、搅拌勺、蒸锅等。

3. 图片或实物展示青菜团子的制作过程和成品。

4. 幼儿园厨房或适合制作的教室环境。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青菜团子的外观、形状和颜色。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向幼儿介绍青菜团子的传统制作方法和食材。

探究:1. 分组让幼儿一起观察并尝试触摸青菜、糯米粉等食材,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引导幼儿参与制作青菜团子的过程,例如:洗净青菜、将青菜切碎、将糯米粉和水搅拌成面团等。

3. 鼓励幼儿动手参与搅拌、揉面团等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展示与分享: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青菜团子,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困难。

2. 引导幼儿描述青菜团子的味道和口感,促进他们对食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想法,例如:青菜团子是一种健康的小吃,有助于身体健康。

总结:1. 回顾制作青菜团子的过程,让幼儿总结并描述每个步骤。

2.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青菜团子的营养价值,例如:青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糯米粉提供能量等。

3. 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健康的食物。

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学校的菜园或附近的农贸市场,了解更多蔬菜的种类和来源。

2. 鼓励幼儿尝试制作其他健康小吃,例如水果沙拉或蔬菜串。

评估: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总结,评估他们对青菜团子制作过程和健康饮食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将青菜团子制作过程记录下来,制作成一本小册子,让幼儿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美味的青团子教案中班语言

美味的青团子教案中班语言

美味的青团子教案中班语言教案标题:美味的青团子教学对象:中班幼儿(3-4岁)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使用与食物相关的基本词汇,如青团子、糯米、豆沙等。

2. 能够描述青团子的外观、味道和制作过程。

3. 培养幼儿对传统食物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准备:1. 青团子的图片、模型或实物。

2. 食物相关的图片卡片,如糯米、豆沙、绿豆等。

3. 青团子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如糯米粉、豆沙馅、绿色食用色素、蒸锅等。

4. 教学板书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青团子的图片、模型或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2. 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幼儿对青团子的认知程度,如“你们吃过青团子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觉得它好吃吗?”探究活动:1. 准备食物相关的图片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食物名称。

2. 引导幼儿观察青团子的外观特点,如它是绿色的、圆形的等。

3. 使用教学板书工具,绘制一个简单的青团子图形,边绘制边向幼儿解释和呈现相应的词汇,如“这是一个绿色的圆圈,它叫做青团子。

”4. 让幼儿模仿教师的描述,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青团子的外观特点。

实践活动:1. 展示青团子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制作青团子的材料和工具。

3. 引导幼儿按照制作过程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的操作和感受,如“我在揉糯米粉,它很软。

”5. 完成制作后,让幼儿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青团子,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味道和口感。

总结活动:1.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青团子的外观、味道和制作过程。

2. 通过问答的方式,巩固幼儿对食物相关词汇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如“我很喜欢吃青团子,因为它又好看又好吃。

”拓展活动:1. 给幼儿提供更多与食物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食物配对游戏、制作其他传统食物等,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传统食物的兴趣和尊重。

中班包青团教案

中班包青团教案

中班包青团教案
活动目标:
让幼儿经过做青团子认识清明节民俗。

1、知道吃青团是清明节的重要风俗习惯。

2、幼儿尝试做青团,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资料准备:煮熟的石灰草、糯米粉、水磨粉、红豆泥、食
用油、蒸笼、白纱布。

2、请4位奶奶来当助教。

活动过程:
一、讲话引入今日我们一同来做青团子,你们都知道什么时候要吃青团子?做青团子需要些什么呢?二、赏识视频,认识青团子的制作方法三、认识做青团子的资料,幼儿向奶奶学习制作青团子1、将煮熟的石灰草放入米粉中揉捏,揉成面团。

2、把粉揉好后,拿一小段米粉搓成一个球,变出一个小碗,放入红豆泥,而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好,一个青团子就做好了。

四、幼儿和奶奶、老师一同制作青团子1、提示幼儿要做的完好,红豆馅儿不可以流出来。

2、鼓舞幼儿多做几个青团子。

五、煮青团子在蒸笼里蒸铺上洁白的纱布,青团子一个个放入蒸煮。

六、展现、品味青团子。

青团食欲教案中班

青团食欲教案中班

青团食欲教案中班教案标题:青团食欲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了解和认识青团这种传统食物。

2. 培养学生对青团的兴趣和食欲。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青团的由来和特点。

2. 青团的制作过程。

3. 青团的食材和营养价值。

4. 青团的味道和口感。

教学准备:1. 青团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2. 制作青团的食材和工具。

3. 一些关于青团的知识和故事。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 展示青团的图片或实物样本,引起学生的兴趣。

- 通过问答或讲故事的方式,介绍青团的由来和特点。

2. 探究活动:- 分组给学生展示青团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个步骤。

- 引导学生思考青团的食材和营养价值,让他们尝试猜测青团的味道和口感。

3. 实践活动:- 给学生提供制作青团的食材和工具,让他们动手制作青团。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和感受。

4. 呈现活动:- 让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青团,并讨论青团的味道和口感。

- 鼓励学生用语言、绘画或其他形式表达对青团的喜爱和食欲。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或外出参观青团制作过程,增加学生对青团的了解和兴趣。

2. 组织学生参与其他传统食物的制作活动,比较不同食物的特点和口感。

3. 给学生提供一些青团制作的简易食谱,鼓励他们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制作青团。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青团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教案总结: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了解和认识到青团这种传统食物,并培养对青团的兴趣和食欲。

同时,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案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中班语言青团教案

中班语言青团教案

中班语言青团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班语言青团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青团的起源和传统;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青团的起源和传统;2. 青团的制作过程;3. 青团的形状和口味。

教学准备:1. 青团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 青团的制作材料(糯米、豆沙馅、竹叶等);3. 制作青团的工具(绳子、竹签等);4. 学生的手工制作材料(彩纸、颜料、画笔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青团的起源和传统,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索青团的制作过程: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制作青团的材料。

3. 向学生展示制作青团的过程,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4. 引导学生按照制作过程进行操作,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分享意见和想法。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5.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的操作和观察结果。

6. 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糯米”、“豆沙馅”、“绑扎”等。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

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8. 提供彩纸、颜料、画笔等材料,鼓励学生设计和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青团形状和图案。

9.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设计的青团,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创意。

总结活动:10.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青团和设计的图案,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1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与家人一起制作青团,进一步加深对青团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青团制作工坊或青团文化展览,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与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2. 收集学生制作的青团和设计的图案,评估他们对青团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了解青团的起源和传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班手工教案青团

中班手工教案青团

中班手工教案青团教案标题:中班手工教案-青团制作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中的青团,并了解青团的由来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青团的由来和制作过程。

2. 手工材料:糯米粉、绿色食用色素、水、椰丝、红枣等。

3. 制作青团的工具:碗、勺子、蒸锅等。

4. 教学辅助工具:幻灯机或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青团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讨论(10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青团的由来和制作过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相关的经验或故事。

3. 材料准备(5分钟):- 准备好制作青团所需的材料,并向幼儿展示。

4. 制作青团(30分钟):- 将糯米粉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直至形成面团状。

- 将绿色食用色素加入面团中,搅拌均匀,使面团呈现出绿色。

- 将面团分成小块,每个幼儿一块,让他们用手将面团搓成圆形。

- 在面团中央加入适量的红枣或其它馅料,将面团合拢,搓成青团的形状。

- 将制作好的青团放入蒸锅中蒸熟。

- 蒸熟后,取出青团,沾上椰丝即可。

5. 分享和品尝(10分钟):- 让每个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青团,鼓励他们描述制作过程和品尝感受。

- 学生可以品尝自己制作的青团,并与同学分享。

6. 总结(5分钟):- 回顾整个制作过程,帮助幼儿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延伸活动:1. 绘制青团的步骤:让幼儿用颜色纸和彩笔绘制青团的制作步骤,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

2. 制作青团相册:让幼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制作青团的过程,并将照片制作成相册,以留作纪念。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听取幼儿的分享和描述,评估他们对青团制作过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 观察幼儿在品尝青团时的反应和表达,评估他们对青团的喜好和品尝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青团的由来和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中班制作青团教案

中班制作青团教案

中班制作青团教案《中班制作青团教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青团是什么吗?嘿嘿,青团呀,就像是春天里的一个小魔法!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索怎么制作这神奇的青团吧!活动目标:首先,咱们要让小朋友们认识青团,了解它是咱们传统文化里的一部分哟!然后,要学会自己动手制作青团,锻炼咱们的小手肌肉。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起合作,感受快乐,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活动准备:那咱们得准备好多东西呢!有糯米粉、艾草、红豆沙馅、蒸锅、盘子,还有小围裙和小手套,这样咱们就不会把衣服弄脏啦!活动过程:第一步,认识青团老师会拿出一些青团的图片或者实物,给小朋友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小朋友们,你们看,青团是不是圆圆的,绿绿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小皮球呀?”第二步,准备材料老师会把准备好的糯米粉、艾草、红豆沙馅等等放在桌子上,然后说:“小朋友们,看呀,这些就是我们制作青团的宝贝啦,它们能变出美味的青团哟!”第三步,制作青团老师先示范怎么做青团。

把艾草煮熟,打成汁,加到糯米粉里,揉呀揉,揉成一个大面团。

然后分成小块,包上甜甜的红豆沙馅,再搓成圆圆的团子。

“小朋友们,看老师做是不是很简单呀?你们也快来试试吧!”小朋友们就开始动手啦!“哎呀,我的面团怎么揉不圆呀?”“哈哈,我包的馅都露出来啦!”大家一边做一边笑,可热闹啦!第四步,蒸青团做好的青团放进蒸锅里,等待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盯着蒸锅,“青团什么时候才能好呀?”第五步,品尝青团终于,香喷喷的青团出锅啦!小朋友们开心地吃着自己做的青团,“哇,自己做的青团真好吃!”活动延伸:回到家,小朋友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做一次青团,把这份快乐带回家哟!小朋友们,制作青团是不是超级有趣呀?通过这次活动,咱们不仅学会了做青团,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呢!咱们以后还要多多参加这样好玩的活动,好不好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青团子
中班科学:青团子
教学理念
新《纲要》在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科学活动——青团子力争体现《纲要》的精神,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的价值,体现乡土化的课程,在“欣赏——交流、提升——实践尝试”三个主要环节中,通过对孩子们多种感官的参与以及动手实践,从而形成对清明节特有的青团子的比较完整的认识,并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中提升已有的经验,激发幼儿关爱生活,热爱家乡、大自然之情。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品尝、交流、制作等活动,认识、了解青团子和制作青团子的主要材料及其工艺制作过程。

2.知道吃青团子是清明节里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激发幼儿关爱生活的情感。

3.乐意参与活动,积极探索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重难点
感受青团子的色、香、味及其独特的制作材料和工艺。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回家了解有关内容。

2.有关课件。

3.浆麦草实物、成品青团子、盘子、一次性筷子、制作青团子材料、电饭锅、消毒好的毛巾。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课件一)师:孩子们,这是什么?你吃过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欣赏、品尝青团子,感受青团子的色、香、味
1.师: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青团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青团子是怎么样的?(从外观——内在)
2.看一看、说一说青团子的外观,尝一尝它的外皮。

3.看看青团子的里面有什么?尝一尝它的味道。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了解制作青团子的特殊材料——浆麦草,了解清明节吃青团子的民间习俗
1.提问:青团子为什么是绿色的?
2.(出示课件二)和实物,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帮助幼儿认识浆麦草。

四、交流、提升幼儿经验,了解青团子的制作过程
1.师:这么好吃的青团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2.(观看课件三)了解青团子的制作过程。

(教师边看边听,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
五、幼儿尝试制作青团子
1.教师讲解制作要求,并进行简单示范。

2.幼儿分组操作。

六、延伸活动: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