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在实践的教学中,如何开放语文课堂教学,把语文学习向课前拓展、向课后延伸,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搜集、去整理、去探索、去思考、去创造,把语文学习与平时的生活充分的联系起来,形成大语文教学。并让学生将思考探索的结果重新回归到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来,去合作,去交流,去探讨,发挥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让学生蕴藏的智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和闪光,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真情流露”中表现自己,体验成功,让语文课堂教学尽显生机。
一、搜集整理,拓展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凭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需要我们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用课外获得的知识来充实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真正体现“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观。
如在教学《周庄水韵》这篇文章时,但这些感受还是停留在想象的基础上的,我布置预习让学生提前去搜集和周庄有关的VCD、邮票、明信片、门票、纪念品等课文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没上课之前对周庄就有了一个全面的完整的感性认识,也大大拓展了学
生眼界,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只要侧重朗读,边朗读边想象,体味其中的意境,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周庄的水美,很多学生都被文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课后让学生探究周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用形成的原因,如何保护周庄的文化,进一步联系我们的社区,看看我们泉州地区有哪些可以和周庄媲美的文化遗产,我们怎样去宣传它,保护它。
二、组织交流,拓展语文教学渠道
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主角,由他们一问到底或是一讲到底,学生自主交流活动的时间被教师的提问或讲解挤掉了。因此,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教师必须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促进者,这样就可以从教师嘴里省下时间,留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形成结论,并能及时交流表达,这样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去搜集整理学习资料的兴趣。
三、开放评价,拓展语文教学动力
教学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语文教学的原动力。传统课堂的评价是生生、师生之间的评价,但有时有些学生碍于情面,讲好话的多,挑缺点的少,久而久之,学生的评价停留在“好”“太棒了”等赞扬的词语上,而更多的忽略了评价的真正意义。合理开
放的教学评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改的要求,以便更好地促进语文学习。合理开放的评价重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教师的评价要有导向性和激励性,让学生敢动、敢说、敢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活动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标准应从知识转向能力,学习动机、协作学习的精神等诸多因素,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要学生的回答有道理,能自圆其说,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建立多种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动态化。重视生生协作评价,家长、社会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特别是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人翁精神。“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就真实记录了学生学习足迹,让学生体会到开放学习的乐趣。
四、语文活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课堂中,开放的活动渗透于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仅仅课堂上的活动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要把这有生命力的开放形式延伸到课堂以外更广阔的教育领域。通过朗诵、讲故事、演课本剧、编语文小报、调查采访、写调查报告、我是一个小记者等课外语文活动,让学生多参加进行实践活动。课堂向课后延伸,既把问题带出课外、带向生活、家庭、社会,学校向家庭开放,以便家校合一,齐抓共管,学校向社会开
放,充分利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如在教学《南阳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时,因本地区也产荔枝,所以我引导学生自己去了解荔枝知识的方法,向语文课前拓展。在教学文章前,我先设立了“你对荔枝的了解有多少?”这个问题,带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学习资源,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实地考察、走访群众、翻阅图书、上网浏览等手段,全方位感受“荔枝”,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不仅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更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和样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上课、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拥有更多教学的知情权、选择权、自主权,无疑会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热情,也极大的开启了他们的智力,使语文教学不片面的停留在语文课堂上,而是深入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