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林.导学案答案
牲畜林导学案 第一课时
§课题《牲畜林》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2、体会平实又隐含幽默的语言3、认识与理解小说层层递进的结构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教学难点: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三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作者与作品简介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他与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并提,甚至称他是“作家们的作家”。
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暖和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穷、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卡尔维诺是一位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穷探索的作家。
曹文轩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也有人说他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代表作:小说《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织的城堡》《我们的先人》《宇宙谐趣》。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着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着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创作思想: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在卡尔维诺看来,文学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而应该是轻灵、智慧地来反映生活。
2、延迟法为了保持小说的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
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幻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这种小说创作的方法类似于“猴子掰包谷(玉米)”。
猴子在地里掰玉米,刚掰下一个,觉得前面的更好,就扔下手里的去掰另一个。
另一个到手,觉得还有更好的,就把到手的又扔掉,去掰那个“更好的”。
这样一路走一路掰,不知不觉走到了地的尽头,这时天色已晚,只得慌慌张张随便掰一个回家了。
《牲畜林》学案 2
《牲畜林》导学案编写人:李艳【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脉络,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2、体会平实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延迟”法的使用4、归纳总结文章的主题。
【重难点】“延迟”法的使用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了解结构的构成方式。
【知识链接】1、作者与作品简介: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暖和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穷、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卡尔维诺是一位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穷探索的作家。
曹文轩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也有人说他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代表作:小说《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织的城堡》《我们的先人》《宇宙谐趣》。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2、延迟法为了保持小说的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
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幻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这种小说创作的方法类似于“猴子掰包谷(玉米)”。
3、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道:“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
”追求“轻逸”是对生活沉重的解构,是对战争的净化。
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沉重与残酷显得更有力量。
因此,这是一种包含着深思熟虑的轻,并且,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能够在许多优秀作品里得到验证。
【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积累词语(注音)圈养 ( ) 苔藓( ) 哞( )咩( ) 蹩脚( ) 扳机( )岔路( ) 挣脱( ) 挣扎( ) 腼腆( ) 小鸡仔( )栖息( ) 趴( ) 鹪鹩( ) 挨门挨户( )膘肥体壮( )大腹便便( ) 蹑手蹑脚( )圈养juàn苔藓tái xiǎn哞mōu咩miē蹩脚biã扳机bān岔路chà挣脱zh âng挣扎zhēng腼腆miǎn tiǎn小鸡仔zǎi栖息qī趴pā鹪鹩jiāoliáo挨门挨户āi膘肥体壮biāo大腹便便pián蹑手蹑脚niâ2、在牲畜林里到底发生怎样的故事?复述故事情节。
牲畜林》导学案答案
瞄准 扫描
• • • •
蹩脚: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及其常见。 膘肥体壮: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大腹便便:本意是形容人的肚子大。现在有时用 来比喻人的某种丑态,含有贬义。 •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心惊胆颤:形容十分害怕。 • 5(1)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 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 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 样, 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 去抓另外一个 , 而朱阿 举着猎枪不敢开枪, 生怕误伤了牲畜。小说的结 局是皆大欢喜的, 连“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 了补偿。
第六单元同步练习
• 一、1、B (A项:lòng—nong, sù—shù;C • 2、B 声嘶力竭 • 3、A • 4、A(B.手忙脚乱 C.比比皆是 D、毫无顾忌) • 5、A(题目改为“有语病的一项” A、'被"改为" 的") • 6、B
项:yì n—yàn,nì —niè;D项:méng—mēng)
②实际意义是写士兵们渴望解除禁锢,渴望自由,
• 3、【答案】①“界河”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②“界河”是战场上的一个分水岭,它分开了敌 对双方,是不可逾越的分界线;③“界河”是战 场上的一条生命线,它主宰着士兵的生命,是毁 灭人性的一条不可靠近的生死河;④“界河”具 有象征意义,它突出了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 ⑤“界河”是塑造人物反映主题的典型环境,意 味深长;⑥“界河”能准确反映战士对生活的渴 望,真实生动地表达作品主题。(答出任意两点 即可)
• 二、1【答案】①表面意义是士兵们渴望到河里 去洗澡,洗去野战所带来的浑身尘垢(2分); 呼唤人性,渴求停止战争,渴求保护生命(2 分)。 • 2【答案】将“河”想象成恋人,这是真情的表 白,表达了对爱的渴望、对家的思念(2分), 对人性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2分),反衬士 兵的反战情绪,揭示作品的主题(2分)。
高中语文《牲畜林》导学案
第10课 牲畜林作品导读 小说描写了一个传奇故事: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玉米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实际上小说写的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
“牲畜林”是一个特殊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与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完全没有对战争的恐惧。
正是这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这希望,是杀死战争这妖魔的基础。
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课前自主学习1.记字音(1)栖.息(qī) (2)毡.帽(zh ān ) (3)马厩.(jiù) (4)鹪鹩..(jiāo _liáo) (5)豚.鼠(tún) (6)绰.号(chuò) (7)膘.肥体壮(biāo ) (8)大腹便便.(pián) (9)打量.(li ɑng) (10)挨.门挨户(āi ) (11)不寒而栗.(lì) 2.识字形(1)⎩⎨⎧ chóu (稠)密chóu (惆)怅 (2)⎩⎨⎧ 板lì(栗)罂sù(粟) (3)⎩⎨⎧ xiù(嗅)觉xiù(溴)元素 (4)⎩⎨⎧chuò(绰)号泥nào (淖) (5)⎩⎨⎧ sī(厮)杀sī(撕)裂sī(嘶)叫(6)⎩⎨⎧ miǎn (腼)腆沉miǎn (湎)miǎn (缅)怀 (7)⎩⎨⎧ bié(蹩)脚biē(憋)闷鱼biē(鳖)(8)⎩⎨⎧ miáo (瞄)准扫miáo (描)抛máo (锚)3.辨词语 (1)贸然 冒然①你这样 下结论、不好。
②她急着把这件事告诉丈夫,又不敢 地跑到地里去。
(2)比比皆是 俯拾即是①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珍宝 ,吸引了许多顾客。
②松树林里,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
辨析:(1)两者都有“轻率”的意思。
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1课牲畜林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牲畜林“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小说家不可能把他欲诉之怀全部写下,而一个好的结构是一个合适的“容器”,能够把生活这条大河中的水舀起一瓢来,让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展示其丰富的姿态。
阅读时要在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的基础上,鉴赏小说的艺术特征,重点体会小说谋篇布局的特点。
要学习小说中“线索”的妙用和白描手法及线性结构的特征,并将这些艺术特征渗透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这个单元共选外国小说两篇,在结构和情节上都有鲜明的特点。
《牲畜林》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作品,在情节结构上一直围绕着危机运转,采用层层推进的线性结构,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障,一环扣一环,实现了小说的结构张力,充分表现了意大利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半张纸》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作品,采用意识流手法,出色地发挥了“线索”在小说中的作用,将纷繁复杂的事情以记录电话号码的小纸片为容器限定在有限的篇幅中,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年轻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叙述故事平静朴实,揭示了乐观与充满朝气的主题。
课标定位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体悟好的小说结构所应具有的特点,了解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在结构运用上的异同。
3.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了解结构的构成方式。
4.了解层层推进的结构形式。
5.了解现代小说以人物的心灵或者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来安排结构的特色。
学法指导1.利用前面所学过的课文分析本单元的话题“结构”这一知识点。
用“结构”这一知识点分析前边学过的课文。
2.《牲畜林》一课具有民间故事的节奏感,同学们可以把其改编成剧本,然后进行表演,运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增强表演效果,帮助表现文章的主题和特征。
3.《半张纸》一文,具有很浓的诗意和哲思,同学们不妨动手将其改编成诗歌,进行交流、表演。
第11课 牲畜林丰富的安静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
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牲畜林学案
《牲畜林》学案一、小说形象分析1、小说中有两个关键人物,是谁?答:朱阿和德国兵2、朱阿的形象——朱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文中找出有关他的外貌、行为、心理描写,并简要概括。
3、德国兵的形象——德国兵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文中找出有关他的外貌、行为、心理描写,并简要概括。
二、小说情节分析1、朱阿每次举起枪准备射击,总有人跳出来阻拦,浏览全文,数数结构上共有几次延迟?找出延迟的原因。
次数阻止人阻止原因描写朱阿的主要手法第一次2、小说中多次使用了延迟手法,这样做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多次使用延迟法却不让人觉得厌烦?4、前面的人乞求朱阿不要乱开枪,朱阿都同意了,而吉鲁米娜十分穷苦,一旦失去老母鸡,生活将更加悲惨,朱阿还是鼓足勇气开枪了,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三、小说主题分析1、作者为什么选择牲畜林这个特殊的地方呢,题目与主题有什么关系?2、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让野猫和鬼子在打斗中坠下石崖,有什么用意呢?四、课外拓展,阅读下面微型小说,补写结尾,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文艺评论家和部长(波兰格罗津斯卡)“你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
”评论家赶忙更正。
部长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别力的人。
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牲畜林》导学案
高二语文 YW-10-02-089对重力的挑战——《牲畜林》导学案编写人:黄媛审核人:殷春兰编写时间:2010-1-1组别:组名:姓名:导学案完成等级Array【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及作品;2、理解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即“减少沉重”在小说中的运用;3、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学习重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即“减少沉重”在小说中的运用。
【知识链接】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他的小说几乎都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
曹文轩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还有人说他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学习过程】一、基础过关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
马厩()蹩脚()膘肥()毡帽()豚鼠()大腹便便()蹑手蹑脚()腼腆()不寒而栗()沧海一粟()二、文本解读导入: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在新闻报道里、电影电视上、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感受过战争,面对战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么,在读了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说道:“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
”那么,对《牲畜林》的解读是不是也可以围绕着“减少沉重”即“轻松”进行呢?这篇文章我们就尝试着从轻松与形象、轻松与结构两个个方面解读《牲畜林》。
《牲畜林》导学案 第二课时(教师版)
§课题《牲畜林》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2、体会平实又隐含幽默的语言3、认识与理解小说层层递进的结构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教学难点: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三课时学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学习课本77页“话题:结构”部分。
二、合作与探究1、小说的结构好比容器,好的容器承载丰富的内涵,《牲畜林》的容器是什么?故事的触发点(生发点)是什么事件?【明确】容器:牲畜林生发点:母牛(找母牛,母牛将鬼子引入树林)2、“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展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
(详见书本78页)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成功,这在文学心理学中,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一次成功,会使作品显得过于简单容易。
朱阿每次举起枪准备射击,总有人跳出来阻拦,浏览全文,数数结构上共有几次延迟?找出延迟的原因。
(学生可能会答六次,提醒学生注意最后一次开枪了没有。
)【明确】总共6次“延迟”。
(1)、(第74页第19段)“天哪!如果我想打死德国兵,遇难的却是…花大姐‟,怎么办?”(2)、(第74页第26段)“朱阿,请你瞄准点。
要是把我们的猪打死了,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
”(3)、(第74页第27段)“朱阿,不要杀死我的小羊,你只打死他,千万别打死我的羊。
你瞄准点。
”(4)、(第75页第29段)“朱阿,”她说,“你听我说,如果你打死德国人,我就嫁给你。
要是打死了我的火鸡,我就割断你的脖子。
”(5)、(第75页第32段)“朱阿,别打死我的兔子,反正德国人已经把它拿走了。
”(6).(第75页第36段)3、多次的“延迟”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可我们在阅读这些重复的情节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重复之感?明确:(1)、笔法的多变;(2)、详略得当;(3)、细节的生动。
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是比喻( 借喻) ,第三次则使用夸张的修辞。
《牲畜林》导学案(教师版)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学习时间第周第节年月日教案编号学习内容牲畜林主笔人审核人学习目标方法指津1.理清小说情节发展,领会小说主旨2.把握“牲畜林”在小说中的作用3.把握“延迟法”在小说中的运用以及作合作探究用4.体会平实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轻松幽默的艺术笔法。
【自主预习】一、以“猴子掰玉米”的故事导入: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
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
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
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
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二、文学常识。
1.卡尔维诺及其创作(1)“全品导学案”第25页“走近作者”。
(2)补充: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温暖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限、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
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2.“诺亚方舟”在《圣经》中,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后代非常不满,决定用一场大洪水来惩罚人类,只放过善良的诺亚一家。
诺亚方舟是一个终极避难所,洪水吞噬整个世界,消灭一切邪恶,只有乘坐诺亚方舟的人,才能迎来全新的未来。
《牲畜林》导学案(学生版).doc
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学习吋1'第周第节年月日教案编号可学习内容牲畜林主笔人审核人学习目标方法指津1.理清小说情节发展,领会小说主旨2.把握“牲番林”在小说中的作用3.把握“延迟法”在小说小的运用以及作合作探究用4.体会平实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轻松幽默的艺术笔法。
【自主预习】一、文学常识。
1 •卡尔维诺及其创作(1)“全品导学案”第25页“走近作者”。
(2)补充: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温暖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限、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
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2•“诺亚方舟”在《圣经》屮,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后代非常不满,决定用一场大洪水来惩罚人类,只放过善良的诺亚一家。
诺亚方舟是一个终极避难所,洪水吞噬整个世界,消灭一切邪恶,只有乘坐诺亚方舟的人,才能迎来全新的未来。
它是善良的人类的力量和希望。
从这个角度而言,把“牲畜林”比做诺亚方舟,寓意也是很深的。
三、知识积累1. “测评卷”第41页“基础巩固”。
2 •文学常识填空。
伊泰洛•卡尔维诺, ____ (国别)作家。
处女作是 ____________ ,所著《 __________ 过 被认为是《格林童话》以来最出色的民间故事集。
代表作有《》、《 》、《我们的先人》、《树上的男爵》等。
四、整体感知课文 1. 细读第一段,思考:牲番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2. 鬼子抢走了朱阿在世上唯一-的财产,朱阿想抢回来。
《牲畜林》导学案共30页PPT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牲畜林》导学案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牲畜林》导学案
导学案姓名:班级: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课《牲畜林》【学习目标】1.掌握小说在结构安排上的“延迟”技巧;2.分析概括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同时体会小说语言的诙谐与幽默;3.领会小说的主题,同时感受卡尔维诺用“轻”表达“重”的创作风格。
【知识卡片】1.作者伊泰洛·卡尔维诺(1923-1985)出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
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不忘故土,母亲特意给儿子取名为伊泰洛(意大利的意思)。
父亲是园艺师,母亲是植物学家,他自幼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使得卡尔维诺的作品常带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他曾写有可以和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相媲美的《意大利童话》,而他的这种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
二战期间,德国人占领意大利,卡尔维诺与弟弟加入游击队抵抗敌军,卡尔维诺的父母因此被德国人羁押做人质。
在战争期间,意大利人民不屈不挠、浴血抗击所表现出的英勇的革命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战斗风貌,为卡尔维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代表作品《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通往蜘蛛巢的小路》等。
卡尔维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因当年去世而与这个奖项失之交臂。
2.卡尔维诺创作中“轻”与“重”的相关理论:※当我觉得人类的王国不可避免地要变得沉重时,我总想我是否应该像帕尔修斯那样飞向另一个世界。
我不是说要逃避到幻想与非理性的世界中去,而是说我应该改变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以另一种逻辑,另一种认识与检验的方法去看待这个世界。
※我一向致力于减少沉重感: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城市的沉重感;首先,我一向致力于减少故事结构和语言的沉重感。
※轻是一种价值而并非缺陷※的确存在着一种包含着深思熟虑的轻※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3.小说结构中的“延迟”内涵:为了保持小说的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
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牲畜林 学案2
《牲畜林》学案教学目标:1.领会小说的内容和主旨;2.简单介绍“话题:结构”,使学生明白结构推进的方式,“延迟”手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领会小说的内容和主旨;教学难点:结构推进的方式,“延迟”手法的使用文本探究1.逃难的人都带着自己家的牲畜(包括家禽)这个细节是真实的吗?为什么?作者安排这个细节有什么作用?答:【解析】这是对小说文本中细节描写的分析,回答时要联系情节发展和小说主题。
答案:(1)这个细节是真实的。
(2)这些牲畜是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生活的农民的唯一财富,如果没有了这些牲畜,他们的生活将会更加悲惨,所以即使是逃难他们也带着自己唯一的财产。
(3)这个细节表现了他们的贫困和遭受的侵略的残酷,同时这样写也是为下文做铺垫。
2.文中将“牲畜林”比作“诺亚方舟”,有什么象征意义?答:【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白《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深悔自己的创世之举,决定用洪水淹没大地,唯一幸免的是善良的诺亚一家;上帝吩咐他们建造一艘巨大的方舟,把所有的动物,无论贵贱,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或爬的,都雌雄配对,带上方舟。
其次要联系小说的主题。
答案:这是比喻兼象征的手法。
灌木丛和树林中有“膘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有山羊、大鹅、家兔、母鸡、鸭子、小猪等等,当然还有它们善良朴素的主人。
他们为了逃避战争齐聚在此,牲畜林实际上是当时的人们逃避战争“洪水”的“诺亚方舟”。
这个“方舟”拒绝任何罪恶,它承载着善良与正义,等待洪水退去,迎接上帝赐予的和平的净土。
3.作者为什么把德国兵写得那么愚蠢?请加以分析。
答:【解析】作者在表现战争时,运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意在讽刺入侵者的灵魂的丑陋。
使用轻松的笔调来抒写战争的沉重。
答案:这是对侵略者的一种丑化,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和讽刺的笔调,借描写德国兵外在的愚蠢与丑陋,体现其邪恶的本性和法西斯战争的非正义性。
4.最后朱阿射死的是一只最老最瘦的母鸡,而打败德国兵的却是一只野猫,你怎样看待作者的这种安排?答:【解析】这种出乎意料的情节安排,既符合前文的情节发展,也体现出作者独特的匠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牲畜林学案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材料人教版高中语文2牲畜林钓 竿有个老人在河边垂钓,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垂钓,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哲理启发】 年青是一种资本,是你的“钓竿”,但关键在于掌握“钓技”——闯荡人生的知识和本事,这样你才会有吃不完的“鱼”。
作为青年学生,要珍惜如花的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和本事,如此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够获得成功,吃到你想吃的“鱼”。
[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人教版高中语文 3 1.单音字圆锥( )马厩.( )蹩.脚( ) 鹪鹩..( )( )腼腆..( )( ) 豚.鼠( )嗅.着( ) 毡.帽( )【答案】 zhu ī ji ù bi é ji āo li áomi ǎn ti ǎn t ún xi ù zh ān2.多音字栖⎩⎪⎨⎪⎧( )栖息( )栖遑 圈⎩⎪⎨⎪⎧( )圈养( )娱乐圈便⎩⎪⎨⎪⎧( )大腹便便( )方便 处⎩⎪⎨⎪⎧()处境( )处所绰⎩⎪⎨⎪⎧( )绰号( )绰起 畜⎩⎪⎨⎪⎧()牲畜( )畜牧【答案】 q ī x ī ju àn qu ān pi ánbi àn ch ǔ ch ù chu ò ch āo ch ù x ù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mi áo ( )准扫mi áo ( ) ⎩⎪⎨⎪⎧苔xi ǎn ( )屡见不xi ān ( )⎩⎪⎨⎪⎧f ǔ( )头f ǔ( )底抽薪 ⎩⎪⎨⎪⎧荆j í( )c ì( )骨人教版高中语文4 ⎩⎪⎨⎪⎧bi āo ( )肥体壮pi āo ( )悍bi ào ( )劲儿 ⎩⎪⎨⎪⎧陡qi ào ( )讥qi ào ( )俊qi ào ( )【答案】 瞄 描 藓 鲜 斧 釜 棘 刺 膘剽 摽 峭 诮 俏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熟悉·熟习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牲畜林》导学案共30页文档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牲畜林》导学案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牲畜林》导学
第六单元 本期话题——结构
1.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种因素按照一定的 比例、地位、顺序相互连结与影响的一种形式, 是生活之水的一个“容器”。 2.好结构的特点: ①能将生活中的某些点滴事件、情绪固定下 来;②能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 3.结构的构成: ①依靠情节的力量——在情节上设置危机 ②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
父母都是热带植物学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学
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败类,是家里唯一从事文学 的人。
少年时光里写满书本、漫画、电影。他梦想成为
戏剧家。高中毕业后却进入大学农艺系,随后从文 学院毕业。
1947年处女作《蛛巢小径》发表,借此跻身意大 利当代文坛。
曾隐居巴黎15年,1985年夏天准备赴哈佛讲学 时患病。主刀医生表示自己从未见过任何大脑构造 像卡尔维诺的那般复杂精致。
既高度综合、快节奏,又生动有趣、明白易懂。
❖ 1985年去世,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讲 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作《美国讲稿》,成 为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
❖ 代表作《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我们的祖 先》。最出色的作品《树上的男爵》
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讲稿《未来千 年文学备忘录》又译作《美国讲稿》,成为20世纪 小说经典理论著作。
❖ 答:①作者这样写主要表现出对胜利的乐观思 想。林子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 像诺亚方舟,林子内宁静安详,生机勃勃,没 有血腥,没有恐惧,它是战争的避难所。
❖ ②一是和林子外的村子被扫荡后的狼藉形成对 比,二是多岔路多荆棘迷宫般的森林为朱阿和 鬼子的较量(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舞台。三是为下面德国兵在牲畜林中的遭遇埋 下伏笔。
❖ ②朱阿胡乱开枪给他造成了惊吓,使他产生要 主动上前抱住那只“家猫”欲“聊以自慰”的 念头,最终他把增加送下了石崖。可见,最终 的偶然其实时事出有因的,是情节发展的必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牲畜林》导学案答案版编写人:余丽华审定人:王宏伟编写时间:2015/11/2班级: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2、体会平实又隐含幽默的语言3、认识与理解小说层层递进的结构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难点: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知识链接:1、导入课文猴子在地里掰玉米,刚掰下一个,觉得前面的更好,就扔下手里的去掰另一个。
另一个到手,觉得还有更好的,就把到手的又扔掉,去掰那个“更好的”。
这样一路走一路掰,不知不觉走到了地的尽头,这时天色已晚,只得慌慌张张随便掰一个回家了。
回去一看,恰恰是个烂玉米。
小说《牲畜林》也给我们讲了一个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只不过猴子变成了德国兵,他也像猴子掰玉米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2.作者简介: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
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3.写作背景:《牲畜林》的背景是二战期间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入侵。
虽然从中我们一点也嗅不到血腥的气味。
事实上这篇《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1.阅读全文,分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两项是( DE )A.卡尔维诺,西班牙作家。
他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看不见的城市》。
B.朱阿之所以拿起武器,是因为他在世上唯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德国兵带走,所以结尾处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对他的嘲讽。
C.小说中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 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 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 去抓另外一个, 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 生怕误伤了牲畜。
…朱阿一共有五次打算射击, 其中四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
D.“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展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
小说中,作者故意地使用了多次“延迟”手法——朱阿举起猎枪准备射杀德国兵时多次被阻止——使得读者觉得希望不至于完全破灭,在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了小说的结构张力。
E.《牲畜林》的背景是战争,我们却几乎嗅不到一丝血腥味,也看不到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
它用文学的轻松对抗生活的沉重,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沉重与残酷更令人深思,更有力量。
二、人物与语言2.阅读过作品后,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告诉我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吗?明确:“在那扫荡的日子里”“逃难的时候”“德国鬼子”“最伟大的游击队员”,这些都暗示了小说的背景: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入侵。
3. 文中有两位关键人物,是谁?请在文中找出有关朱阿的描写,并简要概括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集中描写,第72页)“朱阿·德伊·菲奇是个矮胖子,圆圆的脸膛黑里透红。
他头戴一顶绿色圆锥形毡帽,上面插着根野鸡毛,身着一件带黄色大圆点的衬衣,外罩一件毛背心,圆鼓鼓的肚子上,一条带圆点的红围巾系住了打满蓝色补丁的裤子。
”【赏析】这是一段肖像描写,通过他的外貌、衣着写出了一位农民的形象。
(分散描写)(1)惜财(为花母牛冒险回村)(2)爱喝酒(早就有手颤的毛病)(3)最蹩脚的猎手(第73页19段)、劣等射手(第76页41段)【结论】朱阿是一个典型的小农,惜财、爱喝酒,最蹩脚的猎手。
4.小说结尾说“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朱阿是英雄吗?和我们传统的英雄形象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并作比较。
【明确】(学生回答是否都能自圆其说即可)朱阿和传统英雄不一样,他更像是马戏团里的小丑,将牲畜林里各种动物的表演串连起来。
5. 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德国兵的描写,并简要概括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集中描写,第73页第16段)“这是一个长得农民模样的德国兵,短短的制服遮不住那长胳膊、长脖子,他的腿也很长,拿着一杆像他一样高的破枪。
……他边走边用鼻子嗅着。
扁平的军帽下,一张猪样的黄脸东张西望。
”【赏析】印象中德国人多是身材高大很威武,但卡尔维诺却颠覆了这一形象。
此时的敌人也成了一个小丑。
(分散描写)贪婪、愚蠢(颇像中国民间故事里“猴子掰玉米”)【结论】(这是一个)贪婪、愚蠢的德国鬼子6.朱阿和德国兵都成了小丑(或者说英雄和敌人都成了小丑),树林成了热闹的市集,战争的严肃与残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消解在作者对文学形象的刻画中。
除了通过文学形象“减少沉重”之外,作者还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化解战争的沉重。
试从语言角度在文中找出几处加以分析。
【明确】(第75页第30段)“德国兵继续向上爬,树枝越来越细,脚下的树枝突然折断,他掉了下来,差点砸在朱阿身上。
这次朱阿不糊涂了,拔腿就跑,伪装的树枝掉了一地。
德国兵摔在松软的树枝上,没有受伤。
”分析:沉重的德国兵爬上“越来越细”的树枝,掉下来后竟然“摔在松软的树枝上”,着实让人费解。
然而,正是因为卡尔维诺深切地认识到战争的沉重,所以才去努力追求语言上的轻松。
卡尔维诺就像那只在枝头轻快地跳来跳去的“火鸡”,“挺着胸膛,一直保持着开屏的姿势”,让所有的沉重都落入自己的脚下,然后高傲地审视。
(第75页38段)“听到枪声,德国人看到手中的鸡没了尾巴。
接着又一声,翅膀丢了一只。
难道这只鸡有魔法,会在手中自我爆炸,自我消耗?又是一枪,鸡的毛全部剥光,除了还在不停地叫以外,简直可以直接送去烧烤。
心惊胆战的德国兵抓住鸡的脖子,手臂平伸出去,同自己身体保持一定距离。
朱阿的第四枪恰好打在他手下面一点的鸡脖子上,他手中只剩下了一个鸡头。
他飞快地把鸡头扔掉,撒腿就跑。
”三、结构与主题7.小说的结构好比容器,好的容器承载丰富的内涵,《牲畜林》的容器是什么?故事的触发点(生发点)是什么事件?【明确】容器:牲畜林生发点:母牛(找母牛,母牛将鬼子引入树林)8、☆“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展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
(详见书本78页)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成功,这在文学心理学中,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一次成功,会使作品显得过于简单容易。
☆朱阿每次举起枪准备射击,总有人跳出来阻拦,浏览全文,数数结构上共有几次延迟?找出延迟的原因。
(学生可能会答六次,提醒学生注意最后一次开枪了没有。
)【明确】总共6次“延迟”。
(1)、(第74页第19段)“天哪!如果我想打死德国兵,遇难的却是‘花大姐’,怎么办?”(2)、(第74页第26段)“朱阿,请你瞄准点。
要是把我们的猪打死了,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
”(3)、(第74页第27段)“朱阿,不要杀死我的小羊,你只打死他,千万别打死我的羊。
你瞄准点。
”(4)、(第75页第29段)“朱阿,”她说,“你听我说,如果你打死德国人,我就嫁给你。
要是打死了我的火鸡,我就割断你的脖子。
”(5)、(第75页第32段)“朱阿,别打死我的兔子,反正德国人已经把它拿走了。
”(6).(第75页第36段)9 、多次的“延迟”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可我们在阅读这些重复的情节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重复之感?明确:(1)、笔法的多变;(2)、详略得当;(3)、细节的生动。
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是比喻( 借喻) ,第三次则使用夸张的修辞。
朱阿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机在何处, 但夸张的手法则把他的尴尬 ( 他也想瞄准, 但是心有余力不足) 写得更鲜活;第四次把猎枪这样凶恶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极浓的烤肉的铁叉, 这也是作家想像力丰富、联想、无拘无束的表现, 而这种自由联想, 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对战争阴冕的反抗;第五次出场的是一只兔子, 它圆鼓鼓的, 比野兔肥实, 听到响声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不动, 被抓住之后吱吱乱叫、左右扭动( 与小猪的拼命挣扎又不间, 一词之异, 体现出作家用词的准确性) , 使德国兵不得不高举手臂, 跳来跳去。
并且, 这一段只写了朱阿被恳求, 至于恳求之后的情, 则省略了。
这大概也是为了避免重复的考虑。
第六次朱阿终于要射击了, 这次是躲在他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
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 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 也没什么关系。
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 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 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 反被对方开枪还击。
这一点心理很隐蔽, 作者的写法也很隐蔽, 但却是情节推进的一个小小扳机。
(这样安排的妙处)10.这篇文章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德国鬼子的乐观精神。
“延迟法”的使用对表现这个主题有什么作用?【明确】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
牲畜们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一场盛大的狂欢节。
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
其次, 小说屡次提到了“唯一财产”这个词语,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
第三,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四、拓展与延伸11、表现战争主题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牲畜林这个特殊的地方呢?明确::一是和林子外的村子被扫荡后的狼藉形成对比,林子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像诺亚方舟,林子内宁静安详,生机勃勃,没有血腥,没有恐惧,是战争的避难所。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牲畜林还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充满生命力,是受苦难的百姓逃难的地方。
作者这样写主要表现出对胜利的乐观思想。
二是多岔路多荆棘迷宫般的森林为朱阿和鬼子的较量(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12.读这篇微型小说,回答问题。
文艺评论家和部长“你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
”评论家赶忙更正。
部长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别力的人。
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这衣领真别扭。
”问题:这篇小说延迟了几次?作用是什么?【明确】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