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谈创造性思维(作业练习)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习题精练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习题精练获奖课件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1.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a. 渊博的知识 必需

要素 b. 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2.探求第二种答案有赖
c. 持之以恒的毅力

于创造性思维。


区分 a.缺乏的人:自我压制
根据 b.拥有的人:留意细小的想法,并相
3、解决问题: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 要具备三个要素。
教师寄语
求学犹植树,春天开花朵,秋天 结果实。
——爱因斯坦
从点到面,使论据从个体变为群体,增强了论证力度 。 12.文章结尾引述毛主席的教诲,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重申了论点;结构上:呼应了开头。
赵某误子 赵某者,吴①人也。家富多藏,有子三。三子皆不学无术,恃父多金, 朝夕挥霍,不务正业。有一叟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 殁②,将何以自食?当戒之从学,而后自立。”赵某勿之听,恣③子放荡。 寻赵氏卒,其子益挥霍无度。未久,资财尽。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 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 然岂非其父之 计短也! 【注释】①吴: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②殁(mò):去世。③恣:放任。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恃.父多金( 倚仗 ) (2)寻.赵氏卒( 不久 ) (3)当戒.之从学( 同“诫”,告诫、劝诫 ) (4)或饿仆.于路侧( 跌倒 )
19.翻译下列句子。
(1)一旦尔殁,将何以自食? 一旦你死去,他们怎么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 (2)然岂非其父子计短也! 这难道不是他们父亲的谋划短浅吗! 20.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做父母的要以此为戒,不要太宠爱孩子,放纵孩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测试题

第八课谈创造性思维一、课内基础达标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才。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A.形容毫不费力(轻而易举)B.有恒心地坚持下去(持之以恒)C.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不言而喻)D.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一事无成)3.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1)汲.取:从下往上打水(2)不言而喻.:明白(3)持之以恒.:恒心(4)锲.而不舍:雕刻4.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书写有误的字,请改过来A.模式跟深蒂固持之以恒B.汲取轻而易举不言而预C.创意孜孜不倦切而不设D.素材歇斯底里怒不可恶5.选词填空(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吸收学习)知识,使自己(学识学问才学)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造性创造创意)。

(2)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材料素材原始材料)。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创造力创新)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B)A.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听不容易!”C.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D.为了筹集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7.在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因为非对称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与其他图形不同。

(2)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8.请在下面的选项中选出本文的作者(C)A.(中国)郭常义、胡晓丁B.(日本)城山三郎C.(美国)罗迦·费·因格9.分析课文内容,下列观点不属于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D)A.要有创造力,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十九) [19 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十九)  [19  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十九)[19 谈创造性思维](927)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实论据的一项是()A.谷登堡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

B.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

C.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2.“提升民族创造力”是近期的热点词汇。

班里同学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提炼出一条信息。

材料一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材料二据统计,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 2 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

然而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是中国人发明的。

(2)下面是某个同学拟写的演讲稿的一部分,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进行改正。

聚合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

①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

②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而且需要聚合思维。

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第①句:第②句: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信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原卷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原卷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涵养创新的精气神李秦卫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

对此,国人深受触动。

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

由此可见,在前沿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

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

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

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

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情牵百姓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

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个人的抗打击能力。

有资料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

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一位著名画家说,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

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阶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④“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

宽容是一种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对失败者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

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

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时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19《谈创造性思维 》

19《谈创造性思维 》

随堂练习
你 能 看 到 什 么
一个圆,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
天文学家:这是新发现的天体的运行轨道。 数学家:这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艺术家:这正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
饥饿的.文章接下来围绕着什么问题来论述的?
围绕“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4~8段) 以及“富有创造性和缺乏创造性的区别”(9~12 段)来论述。
4.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要素?
1.渊博的知识;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 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首先要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 其次要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去运用所得 的知识探求新思路;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锲而不舍地 把它发展下去。
文章结构
提出论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深入论证 区分有无创造力 得出结论 人人都有创造力
五、总结全文,梳理思路
作者首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说起,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接着论述 了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关键要素,并结合具体 事例加以论证;然后分析了富有创造力的人和 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归纳出怎样才能 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四、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文章开头是如何引出所论述的问题的? 这一开头有什么特点?
开头以一道数学选择题引出“事物的正确答 案不止一个”; 从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现象谈起,开门见山,通俗 易懂,生动形象而富有针对性,能够引发读者阅 读思考的兴趣。
2.为什么“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这一点很 重要?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 一观点的?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要一个的话,当你 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从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19 谈创造性思维
罗迦· 费· 因格

19谈创造性思维2

19谈创造性思维2

19谈创造性思维错误!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快速高效的默读中,筛选信息,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原因,创新是一个国家屹立世界的前提。

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那么怎么才能走一条独创的道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谈创造性思维》。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

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生难字词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读一读,把握观点。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说一说作者论述了哪些主要的观点,是怎样论述的。

(2)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明确:阅读全文,勾画关键句子,分清问题和观点,在阐述“作者是怎样论述”时可以用“首先”“然后”等词语使自己思路清晰。

阅读时,特别关注关联语、总结性的词语等关键性语句,它们将帮助你快速把握观点。

2.速读课文,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归纳层次明确: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第二部分(第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第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第4~5段):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第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习题(含答案)

《谈创新性思维》基础练习一、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根深dì()固(2)zīzī()()不倦(3)汲()取(4)锲()而不舍2.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汲取()(2)不言而喻()(3)持之以恒()(4)锲而不舍()3.选词填空。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_______(汲取、吸收、学习)知识,使自己________(学识、学问、才学)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无所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________(创造、创意、创造性)。

(2)知识就是形成创意的________(材料、素材、原始材料),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拥有________(创造性、创造力、创新)。

二、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1.解释下面两个词语。

(1)不言而喻________ (2)推敲________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两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

4.分析上述文字,下列观点不属于作者的观点是()A.要有创造力,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19.谈创造性思维

19.谈创造性思维

D
A、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里的珍奇,我们要用 一把钥匙去开启。 B、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 移栽。
C、夺取一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D、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 问题。
5、能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论点的最佳论 据是( C )
A、商鞅因变法被车裂,伽利略为科学被火焚,但真理在 他们一边。 B、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一次做实验的时候,药品爆炸了 ,但他身上带血地从实验室里跳出来,兴奋地狂呼:“我 成功了!” C、英国作家约翰 克里希当初学习写作时,曾被报社、出 版社接连退回743份稿子,但这接踵而来的失败没有把他 吓倒,他把这些退稿信当作镜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 写作,一生出版了560多部著作。 D、蔡祖泉试制氖气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陈景润为了 攀登(1+2)的高峰,演算的草纸足有几麻袋,失败的次 数更是无法计算。
3、下列论据不同类的一项是( B ) A、徐特立曾经告诉过学生,读书不要贪多求 快,要仔细研读。 B、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 他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写成了不朽杰作。 C、列宁高度评价过想象的作用,指出幻想是 极其可贵的品质。 D、马克思指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创 造剩余价值。
4、下列句子采用的论证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
展示释疑
(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 一点非常重要” 为什么?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 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⑵“寻求第二种答案”的途径? 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⑶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①学识渊博,精通各种知识。 ②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
课堂练习
1、对“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 非常重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因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 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 是多种多样。 C.因为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 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D.因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才会 去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其他途 径和新的方法,这是激发创造性思维,成为具有 创造性的人的最基本因素。

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课时作业 21-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课时作业   21-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1.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_______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_______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________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A.放弃探求缺乏B.抛弃探求缺欠C.抛弃探究缺乏D.放弃探究缺欠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跑鞋来说,舒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跑鞋制造商也是绞尽脑汁,重点考虑消费者双脚的感受。

B.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锲而不舍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C.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D.你也不看看实际情况,就轻而易举地下结论,这样做不好啊。

3.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④①⑤C.⑤③②①④D.③②⑤①④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字。

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

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①____________。

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

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

谈创造性思维

谈创造性思维

19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

2.认真赏析本文语言,体会设问的作用。

3.理解富有创造力的人与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的区别,并领会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学习新的课文前,我们先来看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检查预习给字词注音并说出词义。

汲(jí)取:吸取。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dì)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zī)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锲(qiè)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雕刻。

不言而喻(yù):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议论文文体知识(1)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见解的文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2)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使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观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观点。

议论文的结构。

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结局问题)三、整体感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2、梳理文章结构提出问题(1-3)设立问题,分析答案,引出论点分析问题(4-12)举例子,讲道理,论证观点解决问题(13)得出结论3、深层探究1.文章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写有何作用?【交流点拨】文章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头。

19 谈创造性思维

19 谈创造性思维

字词学习 生难字
字形易错,注意与“缔结”的“缔”区分开。
创意(chuànɡ) 压榨( zhà ) 对称(chèn)
汲取( jí )
根深蒂固( dì )
孜孜不倦( zī ) 持之以恒(hénɡ)
不言而喻( yù ) 锲而不舍( qiè ) 轻而易举
探求 行之有效
字音易错,本字只有一音,非多音字。
多音字
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所以作者首先论 述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模 式;将这种思维模式付诸行动,则有赖于创造性 思维,所以接着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
为了说明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作者分析了富有 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水到 渠成地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论述分层展开,条理清楚、精辟到位。
( shě )锲而不舍 舍
( shè )宿舍 【串句记忆法】 尽管极有创(chuànɡ)意的作品 被大家否决了,但这并未对他造成创(chuānɡ)伤。
形似字
恒( hénɡ )持之以恒 桓( huán )盘桓 垣( yuán )断壁残垣
【口诀记忆法】 两花同根并蒂( dì )莲,缔 ( dì )结同盟互相连,洗耳谛( dì )听前人言。
具有过渡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有渊博的知识;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
意识; 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不断地尝试)。
有渊博的知识 “我对此完全赞同”的“此”指什么?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 自己学识渊博。 为什么“我对此完全赞同”?
因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课文解读
阅读1—3自然段
1. 本文怎样开头? 2. 这种开头方法有什么好处?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19 谈创造性思维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19 谈创造性思维

多音字
( shě )锲而不舍 舍
( shè )宿舍 【串句记忆法】 尽管极有创(chuànɡ)意的作品 被大家否决了,但这并未对他造成创( chuānɡ)伤。
形近字
恒( hénɡ )持之以恒 桓( huán )盘桓 垣( yuán )断壁残垣
【口诀记忆法】 两花同根并蒂( dì )莲,缔 ( dì )结同盟互相连,洗耳谛( dì )听前人言。
写作特色
1.有理有据,论证有力。
作者首先运用正反对比论证,阐述了“事物的正确答案 不止一个”的思维模式的重要性,然后用道理论证证明了富 有创造力的人必须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在此基础上列举谷 登堡和罗兰·布歇内尔的事例,论证了活用知识的重要性。 再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和贝多芬等名人的事例, 摆事实、讲道理,论述了拥有创造力与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 别。这样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论证有理有据,具有较强的 说服力。
从社会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的天才的创造,往往是从细 小的想法开始的。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苹果落地的小想法 开始的;瓦特改进、发明蒸汽机,是从水壶里的水开了,顶着壶盖 的小想法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说他关于数学的发明,大 半是从“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一开始就有大想法 的创造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似乎是一 条创新的规律。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释义】每个时代都有才华出众的人出现,他们都可以 凭自己的卓越成就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2.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郑板桥
【释义】(搞艺术创作)要删除繁杂追求简明,就如秋天的 树叶落尽,枝干显现;又要特创新意,力求与众不同,就如春天 盛开的花朵,花开一瞬,令人振奋。

部编版语文九上19《谈创造性思维》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上19《谈创造性思维》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上19《谈创造性思维》练习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模式(mó) 渊博(yuān)孜孜不倦(zī)B. 汲取(jī)压榨(zhà) 持之以恒(héng)C. 机械(jiè) 路径(jìnɡ)根深蒂固(dì)D. 探求(qiú) 典型(xín) 锲而不舍(qiè)2.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______,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有什么_____。

”③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个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_____充实。

④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___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A. ①探索②反映③逐渐④汲取B. ①探求②反应③逐步④提炼C. ①探求②反应③逐渐④汲取D. ①探求②反映③逐步④提炼3.将下列句子组合成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②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③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⑤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A. ④②①⑤③B. ②①⑤③④C. ①③⑤④②D. ②④⑤③①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B. 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C. 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D. 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打造“森林天水”,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19课《谈创造性思维 》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9课《谈创造性思维 》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9*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的一生中,大概成长时期的思维是最为活跃.的。

年轻的大脑尚未受到世界的污染,有一份令人羡幕的纯净,①没有太多的禁gù,②大脑有着十分宝贵的想象空间,激情浩荡、活力四射、思维灵动,非常自由。

那些干干净净的思想,那些大大方方的思想,,就在这种思维状态下诞.生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活跃.( )禁gù( )诞.( )生(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在①②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B.尽管还是C.不是而是D.因为所以(4)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表递进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B.在这种形势下,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孜孜不倦....地学习。

C.听到中国女排勇夺世界冠军的好消息,我们全家的那种高兴劲儿不言而喻....。

D.增强“造血功能”的精准扶贫是一种改善民生行之有效....的方法。

3.下列诗句与课文《谈创造性思维》表达的观点相同的一项是(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博闻中学开展“在线学习”系列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关的两则材料。

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居家期间,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学习的方式。

在线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网络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

材料二新冠疫情为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按下了快进键。

为此,有专业机构对我国K12①阶段学生群体近几年的在线学习人数及渗透率②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

19.谈创造性思维(共24张)

19.谈创造性思维(共24张)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点 五分。
细读感悟
阅读课文开头部分,思考:
1、本文怎样开头?
画出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用问题引出论点,结合问题 讲道理。
2、这种开头方法有什么好处?
好处:新颖别致,使抽象的议论显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点 五分。
从这四个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 来,并说明理由。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 论据 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根据。
论证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点 五分。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 论 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
驳 论 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 的论点的论证方式。
4、论据可分为两种: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5、常见的论证方法: 例证法 引证法 喻证法 较证法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点 五分。
为什么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由于背景的不同,考虑问题角度的变化,知 识积累的差异等原因,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 一个。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点 五分。
阅读结尾部分,思考: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 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 “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 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点 五分。
横看
侧看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点 五分。
同样一座山峰为什么看到的是不同的样子? 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结果往往是不同 的。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很多事物的答案并不止 一个。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点 五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