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教学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教学的基础(安定区称钩驿初级中学张来民743027)
[关键词] 和谐;师生关系;教育教学;基础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双边活动,师生之间必须协调配合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工作中常有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自己勤勤恳恳工作,一心想把工作搞好,学生却不理解,不配合,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比如明明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却认为是苛求,甚至是“整自己”,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并没有感到歧视后进生,且热切希望这些学生能赶上去,而他们却感到有一种压力,甚至说教师“偏心”;教师想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结果却启而不发,不得不继续“满堂灌”,因此很苦恼。
怎样认识和看待这些具体问题呢?这里既有值得去研究、探讨的教育教学方法问题,其中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可忽视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同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有的教师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效果良好,有的教师却不然,收效甚微;同一个班级,不同的教师上课,常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气氛;被某些教师认为是“搞事”、“迟钝”的学生,上别的课会变得“听话”和“聪敏”起来,判若两人。分析这些原因,除了每个教师所具备的德才学识和科目特点外,很重要的原因往往出现在师生关系上,即教师对学生是否怀有满腔热忱的信任和诚心诚意的尊重,在教学实践中是否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众所周知,教师是同活生生的学生打交道的,因此,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同于机械
的操作或某种工业流程的套用,它时时受到学生心理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绝不是一厢情愿的说教,也不是冷冰冰的信息传递与接收,必须有师生双方积极的意识活动和丰富的情感交流,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适合于学生认知心理的教学环境,并不断调整策略。
短短45分钟的课堂教学,体现着教师的学历、才干、教学技巧,同时也是师生关系的展露与体现。师生心息不通,难得有感情交融的课堂气氛,教师不信赖不尊重学生,不会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师生关系紧张,不可能产生饱满的教学情绪,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在不和谐、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下,任何好的有效的教法都会黯然失色,变成无效的“花架子”,教师的任何暗示得不到学生默契的回应。
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曾有过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在我刚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时,管理中奉行“家长制”的领导,习惯于自己发号施令和学生的言听计从;课堂上搞“一言堂”,以我为中心,进行知识“灌输”,教学效果不好,不懂得反思自己,只会去埋怨学生如何不听话、不争气,常常弄得师生关系紧张。在多次碰壁后,我才慢慢地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有效的教育,必须以信任和尊重学生为前提,没有互相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和卓有成效的教学。比如对于后进生,要真正从思想感情上信任他们很不容易,而他们又经常处于一种自卑自馁的心理状态,自我防范意识很强,不肯与教师沟通和交流,他们对于教师的言谈举止,甚至一个眼神又都非常敏感,教师稍有不慎,就会加重他们的思想负担,甚
至引起他们强烈的“对抗”,而在“对抗”情绪下,即使再好的教育和教学方法都会失效。有位教师反馈,他上课经常有几个学生故意“捣乱”,后来通过了解,原来是几个学习成绩较差,一做错题老师就骂他们是“蠢猪”,因而引起这几位学生对他的反感,上课故意跟他作对。这样的教训是应该引以为戒的。
意识到改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我就在实践中时时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首先,把学生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实心实意对他们尽责,同时,又把他们看做是同自己一起研究教学,共同切磋的同志和诤友,努力缩小传统师生关系中的距离,消除两者之间的隔膜。因此在他们面前,是没什么架子可摆的,课后经常到学生中间去,倾听他们特别是后进生的反应和呼声,也让他们可随时找我直陈意见和要求,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的,都真心地、极尽所能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对他们的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与他们沟通,共同找到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关注、观察每一个学生,善于研究和发现每个学生的发光点,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学生潜能的发展,创造多元的学习环境,运用丰富的评价标准,为学生展示个性和特长提供场所,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同时,在微观的教育行为上更要以个体差异为依据,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等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与收获的喜悦,以鼓励自己不断的前进。也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
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心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样,师生关系便得到进一步融和。
总的来说,教与学能否沟通,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状况,因此,教师要重视师生关系的调整与改善,并加以研究。教师,不应该是盛气凌人、发号施令的旧式官长,也不是一家之主的威严的家长,甚至也不应该是通常意义上的慈母。他应该是学生可以信赖,愿意接近,并能推心置腹地商讨问题或开诚布公地争辩问题的朋友,是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和谐相处,毫无隔膜,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