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文章教学
小学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
小学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小学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12篇)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叙事(优秀7篇)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叙事(优秀7篇)小学教学教育叙事篇一作文教学的确是一个又硬又涩的大果子,做起来费时、费力,见效又慢。
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第三周在六(2)班指导学生上了一节作文公开课----难忘的第一次,这作文学生在上学期也写过,但学生忽略了第一次的感受与过程,针对学生的簿弱点,我特意设计了一节课活动作文课,在课堂上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1、先活动后作文。
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表达愿望。
在教学中,我采用送礼物给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先观察礼品盒,猜礼物,拆礼物。
从送礼这一过程,学生很有兴趣,写的片断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注意了层次与顺序2、抓时机写作文。
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
在学生在收到礼物以后,及时指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并把各个环节叙述清楚。
在此基础上,连段成篇。
并在班上交流。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本节作文训练的指导设想是: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先活动再写作文。
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引导学生观察真真实实色的樱桃,观看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品。
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
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
(1)在作文指导时,先听听别人的描写。
(2)指导学生在评价和鉴赏其他同学的作文中学习作文。
记叙文教学教案(最新4篇)
记叙文教学教案(最新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记叙文教学教案(最新4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叙事性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小石潭记》中的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柳宗元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手法。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主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叙事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柳宗元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手法。
2.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主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 教师播放《小石潭记》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文章中柳宗元对小石潭的描写有哪些特点?2.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
(三)角色扮演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准备台词,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观摩并评价。
3.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的重要性。
(四)分析文章主旨1. 教师提出问题: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例谈叙事性作品教学
叙事性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修订后的语文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呢?笔者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了解事件梗概,把握主要内容叙事性作品主要是通过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新课标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
了解事情的梗概即大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就是要能说出课文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事件的梗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呢?1.借“六要素”概括我们知道,叙事性作品通常包括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六要素”弄清楚,再连起来说一说,即可以大体把握主要内容。
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很快梳理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地点是“‘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的途中”,主要人物是“哈尔威船长”,故事的起因是“客轮被撞,遇到危险”,故事的经过是“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自救”,故事的结果是“坚守岗位,以身殉职”。
随着学生的回答,我逐步出示了一组关键词:遇险、自救、殉职。
我引导学生借助这组关键词把事情连起来说一说。
有的学生这样说道:“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号轮船在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的途中,被‘玛丽’号巨轮猛烈撞击即将沉没,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而他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以身殉职。
”借助这样的方法,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事情的梗概,大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教法
叙事性文章教学应注意哪几点?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叙事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
◆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背诵精彩段落。
2.理清作者的思路。
3.学习叙事性作品的语言。
(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叙事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
因此,教学叙事性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感受人或事的形象。
语言文字指的是对表现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有突出作用的词句和段落。
如表现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深刻生动的词句,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作者的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等。
◆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背诵精彩段落。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只靠理解语言文字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
感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朗读。
要引导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落实朗读训练,让各种形式的朗读出现在课堂上;提高朗读效率,使学生每次朗读都有一定的目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进而为阅读欣赏作好铺垫。
(2)理清作者的思路。
★意义: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路分类:纵向思路、横向思路。
★理清作者的思路方法:从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入手。
有的可按时间来分,如《一定要争气》有的可按故事发展的阶段来分,如《飞夺泸定桥》有的可按事件的性质归类来分,如《李时珍》有的按空间位置的转换来分,如《海滨小城》有的可按总分关系来分,如《威尼斯的小艇》★文章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也不同:一是借助审题、释题。
结合课文,举例说明:《观潮》。
二是抓关键词。
结合课文,举例说明:《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练习:【文字案例4】学生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理清本文作者的思路。
(3)学习叙事性作品的语言。
小学生学习语言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怎样的?低年级:应把识字和词句的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
对于课文中一些生动形象的语句要多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回答回答、复述等活动中,运用这些词句,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教育叙事(通用8篇)
教学教育叙事(通用8篇)教学教育叙事篇1听a老师和b教师以“同课异构“形式上《夸父逐日》这篇古文。
a教师在课堂上,首先用英雄人物的故事引出新课。
在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时,学生读课文,教师正字音,每个注音写板书;教师提问题,学生给答案,一问一答判正误。
在让学生的理解课文意思的自主提问环节,教师也要先把问题集中,待各组讨论后再点名回答。
整堂课有板有眼,按时结束。
这堂课,似乎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教师预设的任务。
可回味起来,总觉得老师不敢把学生放开手去,正音、释词、译句,事事都得亲手领着才放心。
其实,这一课的拼音字词都相对容易,何苦这么操心?在各组研讨提出的问题中,还有一些妙问,却生生地被教师整理后的几个问题淹没了。
大家集中在这几个问题上,其余的问题完全置之不理。
不知在整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是否更多地强调了自己的主观认识,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体会呢?少了学生主体性地介入的课堂,缺少灵动思维的迸发,少有动态巧妙的生成。
课堂,仅仅就是一个教师主宰的课堂。
b教师的课堂却是另一个样子,她用李宁点燃奥运火炬的画面引入新课,在检查预习效果时采用抢答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了。
接下来,又是开展描写桃林美景,扩写故事的小组活动,又是鼓励同学们说出和夸父有同样精神的人。
快结尾时,还要朗诵诗句,鼓励学生勇敢追逐梦想。
学生们持不同的观点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拖堂近8分钟,只好草草结束。
这堂课,学生充分站到了台前,抢答激发起竞争的欲望,创作调动起积极的思维。
学生很活跃,生成的点也多,可是有些点已经远离课堂目标了。
比如,在分析夸父形象特点时,有的说“夸父是自私的人,他把黄河、渭河的水都喝光了,人们会受灾”;有的说“天会下雨,河水还会有的”;有的说“夸父是因为那时太阳太厉害,造成旱灾才去赶走太阳”;有的说“那时水源丰富,但光照不足,夸父是去要把太阳追回来的”……快20分钟了,学生就在“夸父把河水喝干对不对”、“夸父为什么追赶太阳”这些问题上纠缠不清。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整体思路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整体思路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以叙事性作品为文本,搭建教学评价体系及教学思路,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叙事性作品教学是一种思考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能力,使学生在拓展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文学熏陶,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学情怀,帮助学生全面和系统地掌握小学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从而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组成部分1、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叙事性作品教学旨在促进学生体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描写、人物刻画,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从作品中学习知识。
此外,要针对叙事性作品中的文学标点、语言表达等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发展学生写作能力叙事性作品教学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叙事性文学作品,了解文学表达的优美形式,掌握概念,学习技巧,从而学习到合理的文学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艺术性和创新性,从而使学生以更具有艺术性的文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3、发展学生文学情怀在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小诵作品,积极激发学生的文学情怀,从而使他们对美的追求有更深的理解,并能够借鉴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比喻,实践美的追求。
三、重点叙事性作品教学的重点在于多方面学习,多个维度融会贯通,达到知识、能力和文学情怀的完美统一。
1、注重全局性理解要求学生把握作品整体情节,对作品的内容及每个部分有全局的理解,对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描写、人物刻画等要正确识别,正确理解,做到学有主线,学有重点。
2、强化归纳总结注重归纳总结,做到有机地将作品各个部分统一到全局,使学生领会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达到文学熏陶的效果。
同时,给学生提供少量素材,让学生进行非结构式的归纳,从作品中提取典型体例,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以评价结尾学习叙事性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怀。
叙事性教学的设计
叙事性教学的设计在现代教育中,叙事性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知识点融入到故事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叙事性教学的设计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故事情节、学生特点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对叙事性教学的设计进行探讨,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设计叙事性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确定自己想要教授的知识点,并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或技能。
例如,如果教师想要通过一个故事来教授数学概念,那么教学目标可能是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二、故事情节的选取选择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对于叙事性教学至关重要。
故事情节应该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如果教师要讲解科学实验的过程,可以选择一个关于科学家的冒险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亲身经历科学实验的每个步骤。
三、角色扮演的运用角色扮演是叙事性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元素,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其中。
这种参与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叙事性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故事呈现得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材料来丰富故事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
然而,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也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分依赖技术,而忽视了故事本身的魅力。
五、课后反思与讨论在叙事性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和讨论。
通过让学生回忆和总结故事中的要点,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叙事性教学的设计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故事情节、学生特点等多方面因素。
叙事性文章的教学策略
叙事性文章的教学策略汉语有丰富的故事资源,这不需要多讲。
故事的价值并不止于故事本身,它是一个意义的世界。
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经由故事引向它背后的意义世界。
下面是我在叙事性文章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叙事性文章的教学首先应该关注人情世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借一条小狗被自己送到医院解剖,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世态,同时巴金也毫无情面的解剖了自己,拷问了自己的灵魂。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严酷的生存状况。
一个语文老师决不能让学生淹没在故事的迷雾中,而应该拨云见日,让学生通过故事洞见时代的本质。
第二,叙事性文章的教学必须关注人性。
伟大的作品并不着力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通过情节的展开,淋漓尽致地去描绘人。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没有复杂的情节,它用传神的笔触刻画了桑地亚哥的风采、神韵,塑造了一个硬汉子的形象,借以表达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人可以被消灭,却不可以被打败。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里写到苏比屡次想被警察逮捕,都未能如愿。
忽然,他听到教堂里传来赞美诗的声音,随着庄严神圣的乐曲,他的被扭曲的人性一下子苏醒了。
这些故事都放射着人性的光芒,一个理想的课堂应当是教师和学生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中,而教师理所当然是这样的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
第三,叙事性文章的教学必须融入激情。
经典叙事性文章都是包含感情的,阅读者决不可以置身事外,做客观冷静的解读。
而要做到不置身事外,教师首先必须进入角色。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时候,江洲司马连青衫都湿了,你怎么可以无动于衷呢?在学习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候,艾青对保姆的深挚的爱和感激,超过了对他的亲生父母,对此,你又怎能不受感染?忽视感情,造成课堂沉闷,像一潭死水,其结果决不仅仅是课堂不活跃的问题,而是很容易造成学生精神的畸形发展,使学生的情感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叙事性文章有如此丰富的情感资源,一个教师如不充分利用,不仅是愚蠢的,而且也是严重失职。
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叙事性散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叙事写作能力。
一、教学准备1. 教材:选取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叙事性散文作为教材,例如《城南旧事》或《我的母亲》等。
2. 多媒体设备:准备电脑或投影仪,方便展示教材和相关素材。
3. 活动准备:准备讨论和写作活动所需的素材和资料,如图表、问题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插图或短视频,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启发他们对叙事性散文的探索。
2. 阅读理解2.1 预测问题向学生提出一些预测问题,激发他们对文章主题和情节的猜测,并激发阅读的兴趣。
2.2 教师读文教师朗读散文的开头部分,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 学生自主阅读提供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整篇散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做标记或记录关键信息。
3. 交流讨论3.1 开放问题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导进一步探索散文的细节和主题。
3.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一起探讨散文的情节、人物形象等。
3.3 整体讨论安排一个整体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对散文的整体结构和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4. 叙事写作4.1 分析写作要素与学生一起分析散文的叙事要素,如情节、人物、环境等。
引导他们了解散文写作的核心要素。
4.2 写作练习给学生几个写作练习,让他们以散文的形式叙述一个真实或虚构的故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3 互评和修改学生之间交换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5. 总结反思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三、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2.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对学生阅读的标记和问题的回答等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散文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评估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估,包括叙述能力、情节构建、语言表达等方面。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叙事(实用10篇)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叙事(实用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叙事(实用10篇)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规律性,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
叙事性作品教学心得体会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叙事性作品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入探讨了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1. 课前导入:在上课前,我会简要介绍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2. 互动讨论:在阅读过程中,我会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3. 课外延伸:在课余时间,我会推荐一些与叙事性作品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漫画等,让学生在多渠道的阅读中,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策略:1. 指导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我会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帮助他们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不同性格、背景的人物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总结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建议:1. 模仿写作:让学生阅读优秀的叙事性作品,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渲染等,然后进行模仿写作。
2. 主题写作:根据叙事性作品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拓展性写作,如续写、改写、仿写等,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创作自己的叙事性作品,如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叙事性文本的解读内容、解读立场及解读策略
叙事性文本的解读内容、解读立场及解读策略作者:张静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第11期张静所谓“叙事性文本”,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包括童话、寓言、散文、小说、名人故事等。
对于叙事性文本,教学中应当教什么?应当怎样教?又为什么这样教?这些取决于教师对叙事性文本的解读,包括解读内容、解读立场及其解读策略。
在这个维度上,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文本是语文教师的漂亮的倒影。
”一、叙事性文本的解读内容在对叙事性文本解读中,教师首先要正确把握叙事性文本特点,对叙事性文本进行正确解读。
叙事性文本具有明显的文体特征,包括鲜明的主题、起伏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场景等。
只有把握了其文体特征,把握了其需要解读的内容,才能激活叙事性文本的活力因子。
1.主题叙事性文本是作者传达思想、情感和意蕴的载体,它反映一定的社会内容,寄寓着作家的主观精神。
因此,任何叙事性文本都蕴含着意义。
因此,解读叙事性文本,首先就必须追寻文本的意义,包括政治意义、伦理意义、历史意义、人生意义等。
比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所传达的主题就是“只要有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2.情节情节是叙事性文本的构成要素之一,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构成。
情节是叙事性文本中最为典型、最为生动的内容。
解读叙事性文本,不仅要抓住情节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更应抓住情节的内在冲突、矛盾等。
如《爱之链》,其“人物不知道,读者全知道”的情节(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也就无意中帮助了女店主的丈夫乔依,这就是“爱之链”),彰显了作家的精巧构思。
3.形象叙事性文本通过各种描写来塑造人物,或借助人物活动展现情节。
在叙事性文本中,人物通常具有典型性。
正如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所说:“典型的本质在于:即便描写挑水人,也不要只描写挑水的‘某一个’人,而是要描写挑水的‘一切人’。
”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尽管林冲、洪教头是作家塑造出来的,生活中没有,但生活中却处处可看到具有这样个性特征的人物,比如临危不惧、谦逊礼让,比如嚣张跋扈、傲慢无礼等。
叙事性文章的教学策略
叙事性文章的教学策略作者:张建房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年第06期语文教材中不乏叙事性文章,每篇叙事性文章都有特定的意义。
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由外在的故事引向它背后广阔的意义世界。
下面是我在叙事性文章教学中的一些策略,供大家参考。
第一,叙事性文章的教学首先应该关注人情世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借一条小狗被自己送到医院解剖,反映那个特殊年代的世态,同时巴金也毫不留情地解剖了自己,拷问了自己的灵魂。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通过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严酷生存状况。
一个语文老师决不能让学生湮没在故事的迷雾中,而应该拨云见日,让学生通过故事洞悉故事所反映的时代的本质。
第二,叙事性文章的教学必须关注人性。
伟大的作品并不着力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通过情节的展开,淋漓尽致地去描绘人。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没有复杂的情节,它用传神的笔触刻画了桑地亚哥的风采、神韵,塑造了一个硬汉子的形象,借以表达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人可以被消灭,却不可以被打败。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里写到苏比屡次想被警察逮捕,都未能如愿。
忽然,他听到教堂里传来唱赞美诗的声音,随着庄严神圣的乐曲,他那被扭曲的人性一下子苏醒了。
这些故事都放射着人性的光芒。
一个理想的课堂应当是教师和学生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中,而教师理所当然是这样的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
第三,叙事性文章的教学必须融入激情。
经典叙事性文章都是饱含感情的,阅读者决不可以置身事外,作客观冷静的解读。
而要做到不置身事外,教师首先必须进入角色。
在学习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候,艾青对保姆的深挚的爱和感激,超过了对他的亲生父母,对此,你又怎能不受感染?忽视感情,造成课堂沉闷,像一潭死水,其结果绝不仅仅是课堂不活跃的问题,而且很容易造成学生精神的畸形发展,使学生的情感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叙事性文章有如此丰富的情感资源,一个教师如不充分利用,不仅是愚蠢的,而且也是严重失职的。
叙事散文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叙事散文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
2. 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叙事中融入情感和哲理。
2. 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提升叙事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叙事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的叙事散文作品,引发讨论。
二、阅读与分析1. 教师挑选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叙事散文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结构、人物、情节、语言等要素。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强调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三、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包括:a. 明确主题,突出中心思想;b. 精心构思,合理安排情节;c.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d.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撰写一篇简短的叙事散文。
四、课堂展示与评价1.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2. 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叙事散文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和分析叙事散文作品,使学生掌握了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
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类文章
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类文章(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导游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类文章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类文章5篇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
叙事性文章教学
漫谈叙事性作品及其教学文彬叙事性作品,顾名思义就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国标本教版小语教材中,就有很多课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叙事性作品,如《船长》《爱之链》《姥姥的剪纸》,等等。
阅读这些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启迪学生的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叙事性作品有些什么特点呢?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呢?下面笔者结合国标本教版六上教材来谈一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一叙事性作品主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比如《船长》这篇课文是通过叙述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巨轮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而他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塑造了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船长形象。
文章是围绕船长这个中心人物来展开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的。
叙事性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情节是叙事性作品容构成的要素之一。
它是指叙事性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情节的构成当然离不开场景、人物和事件。
何谓场景?所谓的场景就是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活动的场所。
我们知道,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当中,同时也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当中。
因此,任何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有了场景,人物才有活动的空间,故事才能得以向前发展。
初中记事作文备课教案
初中记事作文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事作文的基本要求,能够清晰、有条理地叙述事情的经过。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作文更具文采和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事作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事作文的基本结构与要素3. 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4. 优秀记事作文案例分析5. 学生实践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的记叙文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记事作文的概念、特点、基本结构与要素。
强调记事作文要以事情的发展为主线,注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的安排。
3. 示范:分析优秀记事作文案例,让学生了解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如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细节等。
4. 实践:让学生进行记事作文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紧扣题目,注意叙事线索的清晰、具体形象的描绘、情感的表达等。
5. 评价: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记事作文要求的掌握程度,给予鼓励与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记事作文的写作要点,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记事作文的写作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掌握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
3. 注重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动手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4. 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事作文概念、特点、基本结构与要素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记事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情况,如叙事线索的清晰、具体形象的描绘、情感的表达等。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发展。
六、教学资源:1. 优秀记事作文案例。
2. 写作素材库(如人物、事件、场景等)。
3. 相关写作技巧与方法的参考资料。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性文章教学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漫谈叙事性作品及其教学潘文彬叙事性作品,顾名思义就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就有很多课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叙事性作品,如《船长》《爱之链》《姥姥的剪纸》,等等。
阅读这些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启迪学生的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叙事性作品有些什么特点呢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呢下面笔者结合国标本苏教版六上教材来谈一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一叙事性作品主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比如《船长》这篇课文是通过叙述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巨轮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而他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塑造了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船长形象。
文章是围绕船长这个中心人物来展开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的。
叙事性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情节是叙事性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
它是指叙事性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情节的构成当然离不开场景、人物和事件。
何谓场景所谓的场景就是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活动的场所。
我们知道,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当中,同时也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当中。
因此,任何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有了场景,人物才有活动的空间,故事才能得以向前发展。
一部作品如果只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没有场景,那么,这样的作品也就失去了深刻的艺术魅力。
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就描述了这样的四个场景:"被迫离开""师友送别""忘我创作""临终请求"。
这一个个场景为展现肖邦的性格特点营造了环境,提供了平台。
课文用爱国之情这条主线将这些场景串联起来,就巧妙地构成了错落跌宕的叙事结构,自然地展开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集中地反映了肖邦身处异乡、心系祖国的强烈心声,产生了"红线串珠,历历在目"的艺术效果,有力地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通常情况下,情节的展开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开端是情节的起点,也是事件矛盾的起因。
在开端部分,一般对主要人物和矛盾的基本性质有一个大体的勾画或预示。
发展是叙事性作品的主体成分,是矛盾冲突的逐步展开和发展,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发展部分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现。
高潮所表现的是矛盾冲突达到了顶点,是对立双方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所以人物性格在高潮中得到了充分而鲜明的表现。
结局是矛盾的解决,是人物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
譬如《船长》这篇课文是按照"遇险--自救--殉职"的思路展开故事情节的,"客轮被撞,情势危急"是故事的起因,即开端;"镇定自若,指挥自救"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这一部分着力描写的是船长哈尔威怎样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自救,塑造了高尚"忘我"的船长形象;"坚守岗位,以身殉职"是故事的结局,展现了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在叙事性作品当中,人物是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
一般而言,情节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因此,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
因为社会历史本由人的活动构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叙事性作品中的地位。
从文学的审美性上说,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去反映人,揭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正因为如此,叙事性作品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比如《钱学森》这篇课文叙述的是我国着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的卓越贡献。
所有的这些内容都是为塑造钱学森的爱国形象服务的,尤其是文章中描写的那些人物的精彩语言,感情炽烈,对比强烈,活化形象,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钱学森那颗火热的拳拳报国之心。
细节是指叙事性作品中的那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细节具体渗透在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描写之中,它往往是用极其精彩、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
例如课文《郑成功》中的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
""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细微之处见真情"。
这段话中的"登上、临风眺望、指着东南方向问、慷慨激昂地说"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形象地展现出了郑成功眺望宝岛的情景,充分地体现了他对台湾同胞的无限关切和收复台湾的坚定信心。
可以说,这些细节描写凸显了郑成功与众不同的气节、品格,丰富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形象。
缺少了它,文章自然就会变得黯淡,郑成功的形象也就难以鲜活起来。
难怪作家李准会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二叙事性作品的语言是富有鲜明特色的,它是由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部分构成。
所谓人物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对话、独白。
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性格化的语言,它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所谓叙述人语言,即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评价生活等使用的语言。
阅读叙事性作品首先要学生引导关注文本的语言,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触摸文本的语言,了解事件的梗概。
想象具体的场景,体味精彩的细节,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其实,叙事性作品所蕴含的情趣、韵味和意义往往都是通过人物而体现出来的。
这就意味着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聚焦作品中的人物。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聚焦作品中的人物呢人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
恩格斯指出:"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善于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的形象,因为人物的语言、行动是人物个性、思想、品格的具体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够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第三,要引导学生分析事件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四,要引导学生留意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
只有这样引导,多角度地聚焦人物,品味语言,学生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有所影响和收获;也只有这样全方位地揣摩语言,才能深刻地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在与文本潜心对话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比如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当地险恶的自然环境,还要引导学生去揣摩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更要启发学生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与詹天佑的言行联系起来思考。
如此聚焦詹天佑,就能使学生在反复阅读、比较、品味、思考的过程中,走进文本的深处,走进詹天佑的心灵,从而使詹天佑的形象能够立体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这样学生就能够从詹天佑的身上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爱国的精神和创造的才智。
我们知道,内容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
一篇好的叙事性作品,总是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去塑造,总是站在矛盾的最前面,紧扣主题,精心选材,详略得当,人物语言的运用也具有鲜明和独特的个性。
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塑造、材料的选择和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的特点,来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譬如《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是历史小话剧。
我们知道,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物性格特点的。
这篇历史小话剧在写法上就注意充分揭示戏剧冲突,在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展示性格。
教学时,我们可以循着小话剧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矛盾冲突来学习感悟人物的特点:第一,挡道与避让--廉颇与蔺相如争位次,比高下,一再挡道;蔺相如不与计较,一再避让。
这个矛盾的冲突,表现了廉颇的居功自傲,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第二,请罪与宽容--廉颇得知蔺相如一再避让的缘由,背负荆条,主动上门请罪;蔺相如因为廉颇知道了他的心思,满心欢悦地接待。
这是矛盾冲突的解决,表现了廉颇的真诚改错,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两人和解的关键在于共同维护国家利益。
这样抓住矛盾冲突来进行教学,就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在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形象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叙事性作品是通过叙事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叙事性作品的意蕴,教学时,我们应该着力引导学生经历以下三个过程。
其一,观其貌。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观文入情""瞻言见貌"的观点。
这里的"观""瞻"表示的是在文本读解的初始阶段,读者对文本进行审美感知的心理活动。
在阅读时,读者只有首先接触文本的语言文字,感知文本的外观形式和形象,才能由"观文"而"入情",因"瞻言"而"见貌"。
从而最终把握文本外观形式所蕴含的内在情趣和韵致。
这里我们化用先贤的观点,姑且把阅读叙事性作品的第一个过程称之为"观其貌"。
所谓的"观其貌"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心智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