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国统考高中数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二)(高级中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设1234(,,,)=A αααα是4阶矩阵,*A 是A 的伴随矩阵,若(1,0,1,0)T 是方程组=Ax 0的一个基础解系,则*=A x 0的基础解系可为().A .13,ααB .12,ααC .123,,αααD .234,,ααα2.方程yxdx dy =的解是().A .cx y +=B .cy x =+22C .c x y =-22D .c y x =+2213.若级数1nn a∞=∑收敛,1nn b∞=∑发散,则().A .1n nn a b∞=∑必发散B .21nn a∞=∑必收敛C .21nn b∞=∑必收敛D .1()nn n ab ∞=+∑必发散4.过点)2,1,1(-M 且垂直于平面π:05432=-+-z y x 的直线方程为().A .42z 31y 21x -=-+=-B .42z 31y 21x -=+=-C .42z 31y 21x +=-+=-D .42z 31y 21x -=-+=+5.函数的零点的个数为().A .0B .1C .2D .36.将5名学生分到,,A B C 三个宿舍,每个宿舍至少1人至多2人,其中学生甲不到A 宿舍的不同分法有().A .18种B .36种C .48种D .60种7.假设n (n ≥2)阶矩阵A 为非奇异矩阵,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2()n A AA -**=⋅B .1()n A AA-**=⋅C .1()n A AA +**=⋅D .2()n A AA+**=⋅8.从整个数学教学的宏观来看,数学教学有五大类难点,它们包括:利用方程解应用题,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有限到无限的过渡以及().A .换元法B .数字化C .必然到或然的过渡D .函数的概念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判别级数111......1335(21)(21)n n ++++∙∙-∙+的收敛性,如果收敛,求其和.10.设123,,ααα线性无关,证明122331,,αααααα+++也线性无关.11.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P{X=1}=P{X=2}=0.5,在给定x=i的条件下,随机变量Y服从均匀分布U(0,i),(i=1,2).问题:(1)求Y的分布函数F(y)(2)求EY12.怎么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13.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错误,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数学错误.三、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14.《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生活佛那个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请结合教学实际,教师“组织”“引导”“合作”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15.人们常说:“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数字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你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说明创设生活化情景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何作用.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16.某学生在做题目求过点)1,0(的直线,使它与抛物线x y 22=仅有一个交点.的解题过程如下:设所求的过点)1,0(的直线为1+=kx y ,则它与抛物线的交点为⎩⎨⎧=+=xy kx y 212,消去y 得.02)1(2=-+x kx 整理得.01)22(22=+-+x k x k 直线与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0=∆∴解得∴=.21k 所求直线为.121+=x y (1)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2)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3)写出正确解法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17.下列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第四册(人教版)关于“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的部分教学内容,请阅读并据此回答问题.例2.求证:(1)sin αcos β=1/2[sin(α+β)+sin(α-β)];(2)sin sin 2sincos22θϕθϕθϕ+-+=证明:(1)因为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将以上两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sin(α+β)+sin(α-β)=2sin αcos β即sin αcos β=1/2[sin(α+β)+sin(α-β)](2)有(1)可得sin(α+β)+sin(α-β)=2sin αcos β设α+β=θ,α-β=φ那么α=(θ+φ)/2,β=(θ-φ)/2把α,β的值带入(1)即得sin sin 2sincos22θϕθϕθϕ+-+=问题:(1)写出该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2)写出该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应渗透的数学思想(3)对该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简案(4)对例2(2)给出另一种证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二)(高级中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答案】D .解析:因为=Ax 0的基础解系含一个线性无关的解向量,所以()3,r =A 于是*()1r =A ,故*=A x 0的基础解系含有3个线性无关的解向量,排除A 、B .又*||==A A A E 0,且()3,r =A 所以A 的列向量组中含有*=A x 0的基础解系,所以13+=αα0,故选D .2.【答案】C .解析:方程为'yy x =,两边同时积分得222211,22y x c y C =+-=即x ,正确选项为C .3.【答案】D .解析:根据级数收敛的定义可知,D 选项为正确选项.4.【答案】A .解析:因为所求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所以所求直线与已知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因此,取已知平面的法向量为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即v =}4,3,2{-.于是,所求直线的方程为423121-=-+=-z y x .5.【答案】D .解析:画出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与x 轴交点个数有3个,故选D .6.【答案】D .解析:第一步:先安排甲学生,他可以去B 或C 宿舍,共有2种安排方法;第二步:若甲在B 宿舍,B 宿舍可以不安排其他学生,那么其余4人平均安排在A 、C 宿舍有2242C C ;B 宿舍也可再安排一个学生有14C 种,其余3人安排在A 、C 宿舍,其中一个1人、一个2人,有12213231C C C C +种,所以共有1122143231()C C C C C +.综上两步有:221122142432312[()]2[64(33)]60C C C C C C C ++=⨯+⨯+=种,故选择D .7.【答案】A .解析:211111,,()()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8.【答案】C .解析:从整个数学教学的宏观来看,数学教学有五大类难点,它们包括:利方程解应用题,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有限到无限的过渡以及必然到或然的过渡.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答案】解析:由于211(21)(21)n n n ≤-∙+,而级数211n n∞=∑是收敛的,利用比较判别法即知111......1335(21)(21)n n ++++∙∙-∙+是收敛的.10.【答案】解析:设由线性关系112223331()()()0k k k αααααα+++++=,则131122233()()()0k k k k k k ααα+++++=.再由题设知123,,ααα线性无关,所以13122300k k k k k k +=⎧⎪+=⎨⎪+=⎩,解得1230k k k ===,所以122331,,αααααα+++线性无关.11.【答案】(1)0,03014()11124212y y y F y y y y <⎧⎪⎪≤<⎪=⎨⎪+≤<⎪⎪≥⎩;(2)78.解析:()()(,1)(,2)(/1)(1)(/2)(2)F y P Y y P Y y X P Y y X P Y y X P X P Y y X P X =≤=≤=+≤==≤==+≤==1[(/1)(/2)]2P Y y X P Y y X =≤=+≤=,当0y <时,()0F y =;当01y ≤<,1113()2224F y y y y =+⨯=,当12y ≤<,11111()22242F y y y =+⨯=+;当2y ≥,()1F y =.所以0,03014()11124212y y y F y y y y <⎧⎪⎪≤<⎪=⎨⎪+≤<⎪⎪≥⎩.(2)'3,0141()(),1240,y f y F y y ⎧<<⎪⎪⎪==<<⎨⎪⎪⎪⎩其他则,可知1201317()448E Y ydy ydy =+=⎰⎰.12.【参考答案】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13.【参考答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立足于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要善于变“错”为宝,合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首先要能够及时展现学生潜在的错误,并及时引导学生自查自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知道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争取以后少犯错.三、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14.【参考答案】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15.【参考答案】学习的创造性来源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合理地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设置适当的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新知识的讲授以及理解.比如我们在七年级数学的“绝对值”这节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松下沙滩,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松下沙滩.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不仅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学习绝对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发学习的兴趣.避免了通过练习归纳出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规律,直接给出绝对值的概念,灌输知识,且太抽象,让学生不易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16.【参考答案】(1)此处解法共有三处错误:第一,设所求直线为1+=kx y 时,没有考虑0=k 与斜率不存在的情形,实际上就是承认了该直线的斜率是存在的,且不为零,这是不严密的.第二,题中要求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它包含相交和相切两种情况,而上述解法没有考虑相切的情况,只考虑相交的情况.原因是对于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和“只有一个交点”的关系理解不透.第三,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后得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要考虑它的判别式,所以它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即,0≠k 而上述解法没作考虑,表现出思维不严密.(2)高中数学中有许多题目,求解的思路不难,但解题时,对某些特殊情形的讨论,却很容易被忽略.改生没有考虑到直线存在的特殊情况以及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时的特殊情况,均导致了题目解析错误,说明该生审题不认真,对于直线的表示形式没有理解透彻,也没有掌握一定的做题方法,如数形结合.(3)①当所求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即直线垂直x 轴,因为过点)1,0(,所以,0=x 即y 轴,它正好与抛物线x y 22=相切.②当所求直线斜率为零时,直线为y =1平行x 轴,它正好与抛物线x y 22=只有一个交点.③一般地,设所求的过点)1,0(的直线为1+=kx y )0(≠k ,则⎩⎨⎧=+=x y kx y 212,∴.01)22(22=+-+x k x k 令,0=∆解得k =12,∴所求直线为.121+=x y 综上,满足条件的直线为:.121,0,1+===x y x y 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17.【参考答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恒等变换公式,能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及二倍角公式正确解决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简单三角恒等变换问题,提升基础知识到实际运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问题的前后设置,感受数学知识运用的联系,体会逆向使用公式的思想,提高推理能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问题.2、教学难点:运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以及倍角公式正确解决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问题.(2)转化思想、类比思想(3)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三角函数和差公式以及倍角公式二、探索新知:问题:思考α与2α的关系.尝试用cos α表示222sin ,cos ,tan 222ααα总结出:222sin ,cos ,tan 222ααα三、课堂练习:求证:(1)sin αcos β=1/2[sin(α+β)+sin(α-β)];(2)sin sin 2sin cos 22θϕθϕθϕ+-+=证明:(1)因为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将以上两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sin(α+β)+sin(α-β)=2sin αcos β即sin αcos β=1/2[sin(α+β)+sin(α-β)](2)有(1)可得sin(α+β)+sin(α-β)=2sin αcos β设α+β=θ,α-β=φ那么α=(θ+φ)/2,β=(θ-φ)/2把α,β的值带入(1)即得sin sin 2sin cos 22θϕθϕθϕ+-+=四、小结作业:1、本节课所学到那些公式,与之前的公式有何关系?2、作业:思考:代数式变换与三角变换有何不同?(4)2sin cos 2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2222222222θϕθϕθϕθϕθϕθϕ+-⎛⎫⎛⎫=++ ⎪⎪⎝⎭⎝⎭22222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222222222222θθϕϕϕθθθϕϕϕθ⎛⎫=+++ ⎪⎝⎭2sin cos 2sin cos sin sin 2222θθϕϕθ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
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学科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
【解析】【参考答案】(1)教师1的教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 体差异。优点是在一个例题结束后,教师布置一道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教师2的教学完全符合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将课堂
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诱发思考,循环渐进的启发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打 开思路。在课堂中,采用师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将学生解答方法展现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补充其他的解题方法,充分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但是这位老师的不足是在教学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用函数的方法解决此不等式,课前没有考虑到解不等 式的函数思想方法。
②由“数学化”过程可以看出发现问题是直观的,容易引起学生想象的数学问题,进而提出问题。而这些数学问题中的数学背景
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而且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特别是要与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 那些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相关联。 ③通过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去学习数学,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 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抽 象概括能力有很大帮助。
【答案】
【解析】【参考答案】(1)不相同,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行为主体是学生,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的行为主体
是教师。问题是教学目标中行为主体不一致。设计教学目标时在表述对象上应该统一,而不是其中的一条目标是以教师角度来
描述的——“使学生……”,另一条又是以学生角度来描述的——“经历……过程”。通常情况下,以学生为主体来表述比较恰
的评价关系,进而使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能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结果,最终 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2021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数学)
2021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数学)第一章课程知识1.高中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⑴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⑵高中数学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起着基础性作用。
⑶ 高中数学课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4)高中数学是高中学习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
2.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概念:⑴高中数学课程的定位: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培养数学专门人才的基础课。
⑵高中数学增加了选择性(整个高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学生发展、培养自己的兴趣、专业知识提供空间。
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⑷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需要;这是培养自信的需要;数学应用的普遍性要求学生具有应用意识。
(5)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调发现和提问;归纳与演绎并重;强调数学探索数学建模。
(6)注重“双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结论的本质;强调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强调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⑺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文化的重要角色。
⑻全面地认识评价: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学习的水平和情感态度的变化;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估。
3.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1)总体目标: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的能力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2)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⑶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是本次课程改革最大的变化之一。
(4)五种基本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力4.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结构:⑴必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36学时):数学1(集合、函数)、数学2(几何)、数学3(算数学4(三角函数,向量),数学5(解三角形,序列,不等式)⑵ 选修课(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主题1学分,18学时):①选修系列1(文科系列,2模块):1-1(“或且非”、圆锥曲线、导数)、1-2(统计、推理和证明、复数、方框图)② 选修系列2(科学系列,3个模块):2-1(“或与非”、二次曲线、向量和立体几何)2-2(导数、推理与证明、复数)、2-3(技术原理、统计案例、概率)③选修系列3(6个专题)④选修系列4(10个专题)5.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功能主线、操作主线、几何主线、算法主线、统计概率主线、应用主线。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
8、《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五种基本能力,其中不包括( )。 A、抽象概括 B、推理论证 C、观察操作 D、数据处理
【答案】C 【解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五项基本能力,包括:抽象概括、推理论证、数据处理、空间想象、计算能
试卷链接:/t/TWIA0V9.htm平台
二是学生的需要。确定知识点的教学内容也不是由教材一个要素决定的,还涉及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因此也不可能是 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我们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三是编者的意图。编者的意图主要是通过例题以及课后的练习题来体现的。数学例题以及课后练习题的重要性在数学课程中要 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数学例题以及练习题是数学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他课程中,练习题最多只是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教师版)
试卷题量:17题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TWIA0V9
一、单项选择题
1、若多项式,f(χ)=χ4+χ3-3χ2-4χ-1和g(χ)=χ3+χ2-χ-1,则,f(χ)和g(χ)的公因式 为( )。 A、χ+1 B、χ+3 C、χ-1 D、χ-2
【答案】A 【解析】求多项式的公因式一般用辗转相除法。这里用赋值法,分别令x0=-1,-3,1,2,代入,同时得到f(x0)=0,g(x0)=0, 即知x-x0为二者公因式。
2、
A、球面 B、椭球面 C、抛物面 D、双曲面
【答案】B
【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
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学科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D.矛盾关系
【答案】A
【解析】
交叉关系,概念a和概念b,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和b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交叉关系。题干中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这是因为公比为1的等
比数列也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而只有这一种情形下两个概念有交叉。
③数学思维方式的渗透
在“导数”部分主要的数学思维方式有两种:观察法和归纳法。 导数及其应用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教版教材利用三个不同维度的观察使得学生在导数的概念、导数的运算、导数的应用之间关系的思考。
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在人教版教材中主要体现在当△x趋于0的计算。
(2)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A.0
B.1
C.2
D.3
【答案】D
【解析】
2.当x→时,与x-是等价无穷小的为()。A.
B.
C.
D.ln| x-|
【答案】A
【解析】
3.下列四个级数中条件收敛的是()。A.
B.
C.
D.
【答案】D
【解析】
4.下列关于椭圆的论述,正确的是()。
同一关系指两个概念间内涵不同、外延完全相同的关系。如“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
属种关系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其中,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如“平行四边形”和
“矩形”。
矛盾关系是在同一个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其相加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如对实数这个属概念而言,有理数和无理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考试大纲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
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学科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试题(高级中学)1. 极限x x x sin 1sin 23lim 0x →的值为()A. 0B.1B. ∞ D. 不存在2. 空间曲面xyz = 1 被平面x = 1 截得的曲线是()A. 圆B.椭圆B. 抛物线 D.双曲线3. 矩阵A=⎥⎥⎥⎥⎦⎤⎢⎢⎢⎢⎣⎡5317317517537531 的行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所包含向量的个数() A. 1 B.2C.3D.44. 直线37423x z y =-+=-+ 与平面4x -2y-2z = 3的位置关系() A. 平行B. 直线在平面内C. 垂直相交D. 相交但不垂直C.垂直相交5.已知函数f(x)=⎪⎩⎪⎨⎧=≠,0,0,0,1sin x2x x x ,则f(x)在点x=0处()。
A.连续但不可导B. 可导但导函数不连C. 可导且导函数连续D. 二阶可导6.已知球面方程为x^2 +y^2 +z^2=1,在:轴上取一点P 作球面的切线,与球面相切于点M.线段PM 长为2√2.若点P 的坐标为(0.0,z) .则|z|的值为()。
A. √2B. 2C. 3D. 47.阅读下面试题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 上,则cos2θ为___(1)54- (2) 53- (3)53 (4) 54能力考查是数学测试的重点,该测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的(A. 抽象概括能力B.运算求解能力C.推理论证能力D.数据处理能力8.在下图中的( 1)(2)(3)处填写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1)(2)(3)处填写正确的是()几何中的代数方法 数轴与向量A.推广,类比,特殊化3. 特殊化,推广,类比C. 推广,特殊化,类比C. 类比,特殊化,推广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1)任意实数x1,x2,x3,x4心,证明:443214x4x3x2x1e x x x x e e e e +++≤+++(4分)(2) 任意正数y1,y2,y3,y4,证明:4432144321y y y y y y y y +++≤(3分)10.已知矩阵43X A 的秩等于3,1η,2η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 b 的两个不同的解,其中, X=⎥⎥⎥⎥⎦⎤⎢⎢⎢⎢⎣⎡4321x x x x , b= ⎥⎥⎥⎦⎤⎢⎢⎢⎣⎡321b b b 求:(1) Ax =0的通解;(4分)(2) Ax=b 的通解。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A、0B、1C、eD、e2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n阶行列式D=0,那么D中有两行元素相同B、若n阶行列式D=0,那么D中有两行元素对应成比例C、若n阶行列式D中有π2-n个元素为零,则D=0D、若n阶行列式D中有n2-n+1个元素为零,则D=03∏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直线在平面内C、垂直D、相交但不垂直4已知函数ƒ(x)在点x0连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任给的ε>0,存在δ>0,当|x-x0|<δ时,有|ƒ(x)-ƒ(x0)|<εB、存在ε>0,对任意的δ>0,当|x-x0|<δ时,有|ƒ(x)-ƒ(x0)|<εC、存在δ>0,对任意的ε>0,当|x-x0|<δ时,有|ƒ(x)-ƒ(x0)|<εD、存在A≠ƒ(x0),对任给的ε>0,存在δ>0,当|x-x0|<δ时,有|ƒ(x)-A|<ε5A、-2B、2C、D、6A、B、C、D、7数学发展史上曾经历过三次危机,触发第三次数学危机的事件是()。
A、无理数的发现B、微积分的创立C、罗素悖论D、数学命题的机器证明8在某次测试中,用所有参加测试学生某题的平均分除以该题分值,得到的结果是()。
A、区分度B、难度C、信度D、效度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在变换TX=AX+B下所得二次曲线L1的方程。
10(1)叙述线性方程组AX=B有解的充要条件;(2分)11王强是一位快递员,他负责由A地到B地的送货任务,送货方式为开汽车或骑电动车。
他分别记录了开汽车和骑电动车各100次所用的送货时间,经过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开汽车:平均用时24分钟,方差为36;骑电动车:平均用时34分钟,方差为4。
教师资格证高级数学知识点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高级数学知识点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高级数学知识点:2015年高中《数学学科知识》教师资格证考试统考真题及答案2015年上半年高中《数学学科知识》教师资格证考试统考真题及答案7.发现勾股定理的希腊数学家是()A. 泰勒斯B.毕达哥拉斯C.欧几里得D.阿基米德8.《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A.推理论证能力B.运算求解能力C.数据处理能力D.几何做图能力12.请列举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两种方式,并举例说明。
解析:方式一:直接导入法举例:在学习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时,直接提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告诉学生直接从图像观察出来的单调性并不精确,只有通过定义证明才行,提出用定义证明法的步骤,进行证明。
这种方法直截了当,让学生容易理解。
方式二:复习导入法,例如,等比数列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可以先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再来导入。
13.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请列举四种评价的主体,并简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意义。
教师、家长、学生、社会;意义:(1)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通过沟通和协商,能够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
(2)通过加强自评、互评,能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3)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进而使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能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结果,最终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三、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14.设A是一个m*n矩阵,证明:矩阵A的行空间维数等于它的列空间维数。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15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al)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从客观世界的对象及其关系中抽象并形成数学的概念、法则和定理,以及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构造的数学模型等,就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数学)Chapter 1: Course KnowledgeXXX system。
It is a fundamental course that includes the basic XXX.XXX and the natural world。
as well as its n to human society。
It XXX problems。
XXX。
XXX.The course also helps students XXX.The basic philosophy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is to cater to all students and not just those XXX。
The course offers a wide range of choices to students。
XXX.The course aims to mak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ers。
promoting self-XXX learning。
It also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awareness。
XXXThe course XXX basic skills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ability。
It emphasizes the XXX。
their essence。
and the XXX.Mathematic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human culture。
and the course highlights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 cours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valuating student progress and learning es。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g(x)在[0,+∞)可导,且g(1)=1,若f(x)=(x a-1)g(x),a>1,则导数f'(1)的值是()。
A.0B.1C.aD.2a2.点x=0是函数y=e1x的()。
A连续点B.可去间断点C.跳跃间断点D.第二类间断点3.设α,β,是n阶向量,(α,β)是内积,α 是向量的模长,则()。
A.(α,β)<α βB.(α,β)≤α β C.(α,β)>α β D.(α,β)≥α β4.对于任意X=(x1,x2,x3⋯xn)∈Rn,若T=(x1,x2,0⋯0)∈Rn,则T是()。
A.投影变换B.对称变换C.旋转变换D.正交变换5.过点M1(3,-2,1),M2(-1,0,2)的直线方程是()。
A.4(x-3)-2(y+2)-(z-1)=0B.4(x+1)-2y-(z-2)=0C.x-34=y+2-2=z-1-1 D.x+1-4=y2=z+2-16.甲乙两人独立的对同一个目标进行射击,其命中率分别为0.4和0.5,则目标被命中的概率是()。
A.0.6B.0.7C.0.8D.0.97.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突出的四条内容主线是()。
A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B.函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C.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D.代数、函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8.下面不适合作为指数函数模型教学的是()。
A.种群增长问题B.放射物衰减问题C.复利问题D.自由落体问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9.(论述题)设h 为常数,讨论x 24-y 29=zz =h,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所表示的空间类型。
10.(论述题)已知向量组a 1=(3,2,1)T ,a 2=(3,1,*)T ,a 3=(1,1,*)T ,a 4=(8,8,6)T 。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数学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生回忆版一、单项选择题1.极限的值是()。
A.-1B.-1/2C.1/2D.1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极限洛必达法则。
分子分母趋近于0,满足洛必达法则使用条件,分子分母分别求导。
故本题选C。
2.函数在上的间断点有()。
A.0个B.1个C.2个D.无穷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间断点的个数。
函数的间断点只可能是分母的情况,即和。
故本题选C。
3.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A.y=2x-1B.y=2x+1C.y=3x-1D.y=3x+1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切线方程。
因为点在曲线上,,,所以切线的斜率,又因为切线过点,根据点斜式可求出切线方程为:。
故本题选D。
4.矩阵的秩是()。
A.1B.2C.3D.4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矩阵的秩。
矩阵的秩可以通过计算其对应的行列式来判断,也可以通过矩阵变换来判断,一般四阶及以上矩阵采用矩阵变换的方式,由可知该矩阵的秩为3。
故本题选C。
5.已知与是非零向量,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向量垂直的条件。
由向量垂直的条件可知,所以“”是“”的充要条件。
故本题选B。
6.把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投掷4次,其中只有2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1/4B.3/8C.1/2D.3/4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独立重复试验概率。
只有2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故本题选B。
7.“文华逾九章,拓扑公式彪史册。
俊杰胜十书,机器证明誉寰球。
”是对一位著名数学家成就的高度概括,这位数学家是()。
A.吴文俊B.苏步青C.祖冲之D.李善兰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数学史。
吴文俊是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他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得主,他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他立志要让中国数学复兴。
“文华逾九章,拓扑公式彪史册;俊杰胜十书,机器证明誉寰球。
教资考试内容与科目有哪些
教资考试内容与科目有哪些教资考试内容与科目1、小学教师资格证。
考试科目有两个,即《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涉及职业认知、思维品质、教学设计、学科知识和教学评价等。
想要考试成功,还需要进行对应的习题训练,借助题库进行科目及专项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赶紧点击小程序训练起来吧。
2、初中教师资格证。
考试科目有三个,即《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内容涉及职业认知、教学设计、学科知识和教学评价等。
3、高中教师资格证。
考试科目有3个,即《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内容涉及职业认知、教学设计、学科知识和教学评价等。
4、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察的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等内容。
5、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内容是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6、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内容包括初级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高级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
教资考试报名要求第一,身份条件需是中国公民;第二,法律与道德方面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第三,身体要求符合认定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第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第五,不能报考教师资格的情形。
具体条件如下所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报考基本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按照要求及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加体格检查,体检结论为合格。
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以上学历并应具备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高级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目:在下列数学函数中,哪个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A.(y=√x)B.(y=2x+3)C.(y=x2))D.(y=1x2、题目: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3,5,7,求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a n=2n+1)B.(a n=2n+2)C.(a n=3n+2)D.(a n=3n+3)3、设函数(f(x)=x3−3x+1),则该函数在区间 [-2, 2] 上的最大值为:A. 3B. 1C. -1D. 54、若直线(ax+by+c=0)通过点 (1, -2),则下列哪一项一定成立?A.(a−2b+c=0)B.(a+2b+c=0)C.(2a−b+c=0)D.(2a+b+c=0)5、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3,d=2,那么第10项an等于多少?A. 21B. 23C. 25D. 276、函数f(x) = x^2 - 4x + 4在区间[1, 3]上的最大值是多少?A. 1B. 2C. 3D. 47、设函数f(x)=sinx+cosx,则下列哪个选项是f′(x)的正确表达式?A.cosx−sinxB.sinx−cosxC.cosx+sinxD.−cosx−sinxx+b垂直,则b的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l1:y=2x+3与直线l2:y=−12值为:A.−5B.−3C.3D.5二、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第一题请结合高中数学学科特点,阐述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阐述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单调性。
第三题请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谈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本卷共分为6大题17小题,作答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A2 [单选题] 下列矩阵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为旋转变换的是( )。
D3 [单选题]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所求柱面的母线平行于x轴,则柱面方程中不含参数x,通过题中的方程组,消去x即可得到C选项。
考4 [单选题] 若ƒ(x)是连续函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5 [单选题]A.P(B)<P(A\B)B.P(A)≤P(A\B)C.P(B)>P(A\B)D.P(A)≥P(A\B)收藏本题参考答案:B6 [单选题]C7 [单选题] 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I-Ⅵ卷)的我国数学家是( )。
A.徐光启B.刘徽C.祖冲之D.杨辉收藏本题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明朝末年,《原本》传人中国。
1606年,由我国数学家徐光启执笔,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口译,合作翻译了《原本》的前六卷,并于1607年在北京印刷出版。
这是我国最早的汉译本,在翻译时,徐光启在“原本”前加上了“几何”一词.“几何原本”一词由此而来。
8 [单选题]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个定义方式属于( )。
A.公理定义B.属加种差定义C.递归定义D.外延定义收藏本题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A项公理定义是由数学公理而对被定义项进行定义,如概率的公理化定义;B项属加种差定义是由被定义概念的邻近的属和种差所组成的定义,即“邻近的属+种差=被定义概念”,题干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它邻近的属为平行四边形,种差为其一角为直角;C项递归定义也称归纳定义,是指用递归的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它由初始条件和归纳条件构成;D项外延定义是指通过揭示属概念所包括的种概念来明确该属概念之所指的定义,如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笔试大纲
(2)教学实施
能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能结合具体数学教学情境பைடு நூலகம்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3.解答题
已知0 < ,试证:
4.论述题
在必修模块中,将平面解析几何内容放在函数与立体几何之后,对这种安排谈谈你的看法。
5.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两个对于
不等式的教学活动设计,然后回答问题。
设计1:
活动(1)让学生分别取a,b为具体数值,检验该不等式是否成立。
活动(2)讨论:,,的几何意义。
讨论(1):三个图形的关系: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3)对比分析两个教学设计的理念。
6.教学设计题
就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一单元中的函数概念第一课时的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将提供教材内容)。
(3)教学评价
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恰当地评价。
能对教师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2018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B.1 个
C.2 个
D.3 个
3.设 f(x)为开区间(a,b)上的可导函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f(x)在(a,b)上必有最大值
B.f(x)在(a,b)上必一致连续
C.f(x)在(a,b)上必有界
D.f(x)在(a,b)上必连续
= a b
abu
ax+by=u,
4.若矩阵 c d 与 c
8.下列内容属于高中数学必修课程内容的是( )。
A.风险与决策
B.平面向量
C.数列与差分
D.矩阵与变换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
a b
9.在什么条件下,矩阵 c d 存在逆矩阵,并求出其逆矩阵。
—2—
10.求二次曲面 x2-2y2+z2+xy+1=0 过点(1,2,2)的切平面的法向量。
乙 乙 先 证 满 射 。 对 任 意 g (x )=acosx+bsinx∈V , 有 g (x )dx= (acosx+bsinx )dx=asinx-bcosx+C , 所 以 存 在
f (x)=-bcosx+asinx∈V,使得 Df(x)=f ′(x)=g(x),即 D 是 V 到 V 上的满射。
再证单射。 对于 f1(x)=a1cosx+b1sinx∈V 和 f2(x)=a2cosx+b2sinx∈V,如果 f1(x)≠f2(x),则 f1(x)-f2(x)=(a1-a2)
cosx+(b1-b2)sinx= 姨(a1-a2)2+(b1-b2)2 sin(x+φ)≠0 对于任意 x∈R 都成立,所以 a1=a2 和 b1=b2 不同时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
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2)教学实施
能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能结合具体数学教学情境,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3)教学评价
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恰当地评价。
能对教师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函数
在 上是 A.单调增函数 B.单调减函数 C.上凸函数 D.下凸函数
(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是: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思路,同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其中的要点。
这种小结方式的作用在于
A.升华情感,引起共鸣
B.点评议论,提高认识
C.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D.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3)在高等代数中,有一种线性变换叫做正交变换,即不改变任意两点距离的变换。
下列变换中不是正交变换的是
A. 平移变换
B. 旋转变换
C. 反射变换
D. 相似变换
2.简答题
(1)根据下图编一道函数的应用问题
(2)一位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函数》,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
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结合自己对《函数》的教学设想来谈)?
3.解答题
已知0 < π<<<321x x x ,试证: 4.论述题
在必修模块中,将平面解析几何内容放在函数与立体几何之后,对这种安排谈谈你的看法。
()ln f x x x =(0,)+∞2312
1223sin sin sin sin x x x x x x x x -->
--
5.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两个对于 不等式的教学活动设计,然后回答问题。
设计1:
活动(1)让学生分别取a,b 为具体数值,检验该不等式是否成立。
活动(2)讨论: , , 的几何意义。
讨论(1):三个图形的关系:
讨论(2):该不等式何时等号成立,何时不等号成立? 活动(3)不等式的严格证明 讨论(3):若有三个数:a>0,b>0,c>0,是否会有一个什么相应的不等式?
设计2: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不等式 的证明方法。
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分析设计1的教学设计意图。
(2)结合本案例分析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简述教学 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3)对比分析两个教学设计的理念。
6.教学设计题
就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一单元中的函数概念第一课时的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将提供教材内容)。
ab 22
11
22
ab a b ≤+212a 212b 221122
ab a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