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2、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述术后注意事项,功能锻炼
的方法等
措施:1、介绍医院环境。
2、讲解疾病常规。 3、指导正确功能锻炼的方法
评价:1、病人了解疾病的常规,能以平静心
态对待疾病 2、正确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
3、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患者下肢制动 有关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疼痛---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有关 预期目标:解除病人痛苦,保证病人的休息与
睡眠,利于术后恢复 措施: 1.与病人谈论疼痛,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
法 2.及时使用镇痛药物镇痛 3.介绍同病房病友及相同病情已治愈的病友
使其争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评价:使病人了解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
2、心理与营养 保持心情愉快,增加营 养,以促使骨折愈合。
3、定期摄片复查。
一护理查房
▪ 案例分析
▪ 患者龙遗刚,男,46岁,因跌伤致双踝部疼痛,活 动受限4小时于2012年7月29日11:49:00急诊平车 推送入院.入院查体:T:36.4C°、 P:65次/分、 R:20次/分、 BP:126/86mmhg 现病史:双侧踝部 肿胀明显,局部皮下青紫,伤口无流血,双侧足跟区 可触及骨擦感,足背动脉可触及,双足血运好,双侧 足底麻木,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存在. 患者既往史.个 人史.家族史无特殊.X线片显示双侧跟骨骨折, 移位。诊断为双侧跟骨骨折。
视并合作,以预防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3、对于怕痛的病人,担心活动对骨折愈合不利,针对
这种情况可请其他病人介绍锻炼体会,以消除其顾 虑. 指导.鼓励.督促病人早期练习足部活动.石膏固定 期间练习股四头肌.活动膝关节和足趾,去除石膏后 再活动踝关节.
跟骨骨折
(3)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严重压缩粉碎性:采 用功能疗法。
即休息3~5天后用弹性绷带包扎局部, 再作功能锻炼,同时辅以理疗按摩等。
手术治疗
(1)跟骨舌状骨折、跟骨体横形骨折波及关 节并有移位者:可在麻醉下用骨圆针撬拨 复位,再用小腿石膏固定于轻度跖屈位4~ 6周。
(2)有移位的跟骨横形骨折、舌状骨折以及 跟骨后结节骨折:应行切开复位,加压螺 丝钉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于功能位4~6 周。
④粉碎型(crush type)骨折:多由强烈的压缩暴力 所致。
跟骨结节纵行骨折多为高出跌坠伤
跟骨结节垂直骨折
跟骨舌壮骨折及后结节骨折
双跟骨骨折
跟骨粉碎性骨折
跟骨压缩性骨折
非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非手术方法的主要指证: 1·移位不 明显的跟骨骨折,骨折移位≤2mm。2·后关 节面仍然相连于粗隆骨折上的舌壮骨折。 3·骨折时间在损伤后5天内。 4·患有严重的 周围血管疾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患有 其它内科疾病而禁忌手术的各种类型骨折。 5·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威胁生命的严重损伤, 软组织损伤严重,如张力性水泡的形成和 大面积、长时间的皮肤坏死等。
解剖
跟骨骨小梁按所承受压力和张力方向排列为 固定两组,即压力骨小梁和张力骨小梁。 两组骨小梁之间形成一骨质疏松区域,在 侧位x线片呈三角形,成为跟骨中央三角。
跟骨结节关节角(B角)为25-40度是跟骨 后关节面最高点分别向跟骨结节和前结节 最高点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跟骨交叉角(G角)为120-145度为跟骨外 侧沟底向前结节最高点连线与后关节面之 间的夹角
及关节,在处理上应注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关节型骨折 视其形态及受损程度等又可分 为以下4型:
跟骨骨折
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Anatomyof calcaneus
CT检查及3D 重建
能够更加直观的观 察其三维解剖结构 及全面分析跟骨骨 折后全骨形态改变。 对跟距下关节面出 现骨质移位、分离、 凹陷性骨折的严重 程度及关节内是否 有碎骨片存在能做 出更准确的判断。 为医师治疗方案的 选择提供准确的参 考。
骨折机制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
由于垂直应力经过 距骨作用于跟骨后, 由于跟骨和距骨的 轴线不同,先造成 一个平行距骨后上 缘的跟骨剪力骨折。 骨折线从跟骨后内 向前外,该骨折线 又称初级骨折线。 它经过跟骨后关节 面,将跟骨分为两 部分:1.跟骨后外 侧部分,即跟骨结 节骨折块2.跟骨内 侧部分,即截距突 骨折块。
承受压力和张力 和压力方向排列 为固定的两组, 即压力骨小梁和 张力骨小梁。两 组骨小梁之间形 成一骨质疏松的 区域,在侧位X片 上呈三角型,称 为跟骨中央三角。
临床表现
①疼痛:压疼或叩击疼,与骨折出血量有关 ②足跟部肿胀,张力性水疱形成 ③骨擦感;
④患足畸形:内外翻畸形,足弓塌陷,足跟增宽, 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活动受限,足跟不能着地
6.跟骨后表面:后表面呈卵圆形,其下方2/3部分
是跟腱止点。其中比目鱼肌纤维止于内侧,腓肠 肌纤维止于外侧。跟腱止点上方,跟骨后上缘与 跟腱之间是跟骨后滑囊。 7.软组织结构:跟骨内侧面覆盖着致密的筋膜脂 肪层、足拇趾收肌和足底方肌内侧头,浅筋膜与 支持带覆盖跟腱内缘与胫后肌之间的间隙,组成 踝管的顶部,其前方为胫骨与内踝,踝管底为跟 骨内侧壁。胫后神经跟骨支分出2条分支支配足与 足跟内侧的感觉,跟骨内侧入路时容易损伤。神 经血管束后方是屈足拇趾长肌腱,前方是屈趾长 肌腱,最前方是胫后肌腱。三角韧带位于肌腱神 经血管束深层。跟骨外侧有腓肠神经位于腓骨肌 腱后方,体标标志位于外踝尖上10cm跟腱外缘, 它在第五跖骨基底处分为2个终末支。
跟骨骨折的健康宣教
康复治疗
01
康复计划: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02
康复目标:恢复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03
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
04
康复时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个人恢复速度而定,通常需要数月到数年时间
_
4
跟骨骨折的预防
加强锻炼
增强肌肉力量:通过锻炼增强腿部 01 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肿胀: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 02 皮肤温度升高
畸形:骨折可能导致足部畸形, 03 如足弓塌陷、足跟外翻等
功能受限:骨折后,患者无法 04 正常行走,影响日常生活
_
3
跟骨骨折的治疗
保守治疗
01
药物:使用止痛药、 抗炎药等药物缓解
疼痛和炎症
02
03
观察:定期复查, 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04
保持良好的姿势:保持正确的站立、 02 行走和坐姿,减轻关节压力
适当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0 3 如游泳、瑜伽等,提高关节灵活性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 04 关节负担,降低骨折风险
避免外伤
01 穿合适的鞋子:选择有
良好支撑和缓冲功能的 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 拖鞋。
03 运动前热身:在进行运
骨折。
03
运动姿势不正 确:在进行运 动时,如果姿 势不正确,可 能导致跟骨骨
折。
04
运动设备不合 适:在进行运 动时,如果使 用的运动设备 不合适,可能 导致跟骨骨折。
_
2
跟骨骨折的症状
疼痛
跟骨骨折后,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尤其是 在站立或行走时。
疼痛可能会随着骨折的愈合而逐渐减轻,但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一、概述跟骨骨折是常见的多发骨折,占足部骨折的第三位。
跟骨是足部最大骨骼,呈不规则长方形,分前、中、后三部分。
前部窄小,后部宽大,向下移行于跟骨结节,内侧突较大。
跟骨有4个关节面,3个距下关节面和跟骰关节面。
3个距下关节面彼此互成一定角度自后向前排列。
(一)病因跟骨所受暴力不同,引起的骨折类型亦不同。
跟骨的受伤暴力可分为以下几种。
1.撕脱应力足踝部在跖屈位时受暴力的作用,引起肠肌强烈收缩,使跟腱牵拉附着的跟骨牵拉附着的跟骨结节,可产生撕脱骨折。
骨折线常呈横形,骨折片可向上翻转,又称“鸟嘴形骨折”。
2.剪切力患者由高处坠落时,足跟常呈不同程度的内翻或外翻位,使跟骨受到剪切暴力。
足外翻位着地较多见。
3.垂直压缩力当患者由高处坠落,足跟着地时,身体向下的重力与足跟向上的反冲力对足跟形成压缩力,可引起跟骨结节纵形骨折、体部的关节外骨折或关节面的塌陷骨折。
(二)骨折分型跟骨骨折有多种分类方法,由于未波及距下关节面的骨折其结果常常好于累及到关节者,故Esses-Loprestijian将跟骨骨折分为关节外和关节内骨折。
关节外骨折按解剖部位分为前结节骨折、内侧结节骨折、载距突骨折及体部骨折。
关节内骨折包括舌形骨折和关节压缩骨折。
(三)临床表现伤后的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不能负重,随后淤血,可有水泡形成,明显的移位会产生足的外观畸形,足内、外翻运动受限。
严重者表现为足弓塌陷,足跟横径增宽,高度减低。
(四)诊断1.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需拍跟骨正位、侧位、轴位片。
正常跟骨后上部与距骨关节面构成20℃~40℃角(跟骨结节关节角)。
跟骨骨折时此角可减少或消失。
2.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骨折块的多少、移位的大小、翻转的方向以及跟骨外侧壁增宽及外踝撞击的程度。
(五)治疗根据骨折的类型及分类的不同,骨折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
无移位骨折经彻底X线检查后,弹力绷带加压、石膏托固定,抬高患肢,10~14天拄拐下地活动,4~6周后足跟着地,开始负重。
跟骨骨折的急救处理
跟骨骨折的急救处理跟骨是人类足部最大的骨头,是连接足跟和腓骨之间的关键骨头。
它在行走、跑步和跳跃等活动中承受着身体的全部重量。
因此,跟骨骨折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高强度的锻炼中或在运动中出现错误姿势的情况下。
本文将详细介绍跟骨骨折的急救处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帮助。
1. 判定跟骨骨折的症状当跟骨发生骨折时,受伤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并出现以下症状:- 足跟肿胀变形- 足跟变得不稳定- 无法承受重量- 足底或踝关节的皮肤可能出现瘀伤或变色- 当移动脚部时会感到剧烈疼痛这些都是跟骨骨折的典型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2. 紧急处理如果怀疑跟骨骨折,正确的紧急处理对于受伤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应该采取的一些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或将伤者带到就近的医疗设施进行治疗。
- 不要让伤者自己移动,以免使伤势更加严重。
将伤者搬移到平坦舒适的地面上,使双腿保持伸直,用枕头或毛巾卷垫住膝盖下方,使足部升高。
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和浮肿,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内出血。
- 如果伤者需要移动,需要使用担架等抬搬器,并注意固定跟部。
移动时应该避免给足跟带来额外的压力或移动,避免让受伤的部位移动。
- 冰敷受伤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并进一步控制出血。
冰袋应用在毛巾上,有规律地用于受伤的足部(每次10-20分钟)。
- 疼痛和肿胀的缓解可以通过使用止痛药和抗炎药来实现,但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量。
3. 骨折固定跟骨需要足够的固定来治愈。
如果骨折严重,需要手术进行修复。
如果骨折比较轻微,许多人选用石膏包扎作为治疗方法。
在应用石膏时,需要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石膏应该固定足部,并向上覆盖整个小腿。
这样可以防止跟骨再次移位,并对伤势进行稳定的治疗,以加速愈合。
骨折固定时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康复治疗当跟骨骨折被稳定固定之后,需要进行康复理疗。
物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体操、按摩、电疗和其他治疗方法来加速康复和恢复运动功能。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跟骨骨折是足部最常见的损伤,多发生于成年人。
【诊断】1.有高处坠落足跟着地垂直压缩或足内外翻暴力或直接外力致伤史。
2.好发于青壮年。
3.足跟肿胀,疼痛剧烈,压痛和冲击痛敏锐,骨折严重者可呈现足底扁平,增宽或外翻畸形。
4.X线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分类。
5.高处坠落足跟着地,跟骨严重骨折者,注意有无脊柱压缩骨折。
【症候分类】1.不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结节部纵型骨折或呈“鸭嘴样”骨折,骨折片可向后上方移位,甚至有翻转移位,但不波及跟距关节面。
2.波及关节面的骨折:跟骨体部完全塌陷或粉碎性骨折,碎骨片挤压关节面,关节角减小、消失或成为负角,跟骨横径变宽。
【治疗方法】1.整复方法1.1不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麻醉下通过拔伸牵引、侧向扣挤或跟骨夹复位以减少跟骨体向两侧的增宽和结节关节角的变小。
1.2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手法复位同时还可用一根斯氏针在跟骨结节后缘打入,用撬拨复位法,改善跟距关节面。
1.3对有关节面塌陷的跟骨骨折:试行闭合复位,如手法复位失败,则行手术治疗。
2.固定方法石膏固定,固定4-6周,若粉碎性骨折可延长固定至7-8周。
3.药物治疗3.1早期治疗治法:补气活血,消肿止痛例方:桃红四物汤+跌打散瘀胶囊3.2中期治疗治法:接骨续筋,舒筋活络例方:新伤续断汤+化瘀接骨片3.3后期治疗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例方:六味地黄汤+天龙正骨胶囊4.练功疗法麻醉消退后,鼓励病人活动足趾和一定背伸位的踝关节活动。
双踝骨折从第2周起,可加大踝关节的自主活动范围,并辅以被动活动(只做背伸或跖屈活动,不能旋转及翻转)。
2周后病人可扶拐下地,逐渐负重步行。
4周后解除外固定,在平地上练习步行,扶床头做起蹲活动。
并用海桐皮汤熏洗。
5.其他疗法5.1功能疗法:适用于年龄大的伤者。
伤后即卧床休息抬高伤肢,24小时后主动活动踝关节,3-5天后开始用弹力绷带包扎,1周后扶拐行走,3周后部分负重,6周后完全负重,伤后4个月以后逐渐恢复轻工作。
跟骨骨折
治疗
一、保守治疗(休息、冰敷并抬高患肢)
适应症:骨折粉碎严重而无法复位;局部软组织条件差;患有严重 全身性疾病;有手术禁忌症或年龄较大的跟骨骨折患者。 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 适应症:部分关节外跟骨骨折,无移位或移位很小的关节内骨折, 有手术禁忌症或作为手术治疗的临时处理
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1、跟骨正侧位、轴位片,Broden位X线,三维CT 2、正确评估局部软组织情况和全身损伤: ① 开放伤按开放性骨折处理; ② 浅表感染在处理局部创面同时应用抗生素; ③ 水泡抽出后包扎,冰敷、抬高患肢、消肿药物、踝泵或间歇性 充气脚踏加压器消肿; ④ 禁止吸烟
内外侧联合入路
优点:既可以直接暴露内侧壁骨折块和后关节面,又可正确复位载 距突骨折块,操作方便。 缺点:软组织损伤严重,创伤大,有足部疼痛、肿胀和创口愈合困 难的危险。 适应症:同时伴有跟骰关节、距下关节和载距突的骨折及跟骨内、 外侧柱均损伤严重的骨折。
微创技术
一、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
适应症:移位的两部分跟骨关节外骨折,跟骨舌型骨折(关节内骨 折,多点撬拨)
跟骨骨折
关节外科胡伟全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 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20%-45%伴有跟骺关节 损伤。 病因通常为高能量损伤,约75%为高处坠落伤,为足跟着地后遭 受撞击所致,其他如车祸,挤压伤,运动伤。 预后差,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 且后遗症多,预后差。 跟骨骨折后,足跟可极度肿胀,踝后沟变浅,整个后足部肿胀、 压痛,张力性水泡,骨擦感,患足畸形。有足跟着地的外伤史及 足跟疼痛时,即应怀疑跟骨骨折。
固定不良
• 粉碎性骨折和伴有关节面塌陷的骨折,应常规予以植骨
跟骨骨折护理问题及措施
跟骨骨折护理问题及措施跟骨骨折,听起来就像是被谁踩了一脚,疼得你直想蹦起来。
跟骨,这个小小的地方,承受着我们整个人的重量,一旦摔了一跤,真的是“痛不欲生”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跟骨骨折的护理问题和一些小妙招,让我们在这段“足不出户”的日子里,轻松应对吧!1. 跟骨骨折的常见护理问题1.1 疼痛管理首先,咱们得说说疼痛这个“老朋友”。
跟骨骨折后,疼痛简直是如影随形,想摆脱它可不容易。
不过,疼痛是身体告诉你有问题的一种方式,所以咱们要学会和它“共处”。
可以按医生的建议,吃些止痛药,别让它一直盯着你。
同时,冰敷也是个好办法,冷敷能帮助缓解肿胀和疼痛。
记得,冰袋可别直接放在皮肤上,先用毛巾包一下,以免“冰伤”了自己。
1.2 恢复期的心理调适除了身体上的疼痛,心理上的负担也不能小觑。
不得不说,跟骨骨折后,生活的节奏被打乱了,往往让人觉得闷闷不乐,仿佛被“困”在了一个小黑屋里。
这个时候,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别太自责,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想想吧,恢复的过程就像一场马拉松,慢慢来,别急于求成,今天能多走几步,明天就会更好。
2. 护理措施2.1 适当的休息与抬高骨折后,最重要的就是休息,这可是老天爷给你放假的理由!可以趁这个机会,享受一下懒惰的生活。
尽量把受伤的脚抬高,找个舒服的沙发,准备好你最爱的零食,享受一下“富贵闲人”的日子。
不过,别整天躺着,适当的活动是必须的,走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能加快恢复。
2.2 康复训练等疼痛稍微缓解后,适当的康复训练就可以开始了。
可别以为康复训练就得像运动员一样拼命训练,轻松的拉伸、简单的踮脚都是不错的选择。
慢慢来,给自己点信心,毕竟“急于求成,往往事倍功半”。
还有,记得咨询医生或者物理治疗师,他们可是专业的“救火队员”,会给你量身定制适合你的训练计划。
3. 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3.1 穿戴与行走在跟骨骨折恢复的日子里,穿什么鞋子可得特别注意。
高跟鞋、拖鞋都得暂时“下岗”,舒适的平底鞋才是王道。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多见者,易发生于中年男性。
由于跟骨骨折可严重地破坏跟距关节,引起粘连和僵硬,以及骨刺形成和跟骨畸形愈合等,可遗留患足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故在治疗时除了明确骨折类型外,更须着重功能治疗,即早期活动患足和逐渐承重步行,以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而不宜过分强调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固定。
跟骨为松质骨,血循供应比较丰富,骨不连者甚少见。
病因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
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
(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多为高处跌下时,足跟外翻位结节底部着地,结节的内侧隆起部受剪切外力所致。
很少移位,一般不需处理。
(2)跟骨结节水平(鸟嘴形)骨折为跟腱撕脱骨折的一种。
如撕脱骨块小,不致影响跟腱功能。
如骨折片超过结节的1/3,且有旋转及严重倾斜,或向上牵拉严重者,可手术复位,螺丝钉固定。
(3)跟骨载距突骨折为足内翻位时,载距突受到距骨内下方冲击而引起,极少见。
一般移位不多,如有移位可用拇指将其推归原位,用短腿石膏固定4-6周。
(4)跟骨前端骨折较少见。
损伤机制为前足强烈内收加上跖屈。
应拍X线斜位片,以排除跟骨前上突撕裂骨折,短腿石膏固定4-6周即可。
(5)接近跟距关节的骨折为跟骨体的骨折,损伤机制亦为高处跌下跟骨着地,或足跟受到从下面向上的反冲击力量而引起。
骨折线为斜行。
X线片正面看,骨折线由内后斜向前外,但不通过跟距关节面。
因跟骨为骨松质,因此轴线位观,跟骨体两侧增宽;侧位像,跟骨体后一半连同跟骨结节向后上移位,使跟骨腹部向足心凸出成摇椅状。
临床表现依典型的外伤史、足跟疼痛及压痛、足跟淤血宽而扁的畸形以及跟骨向外倾斜呈外翻、外踝下方正常凹陷消失等,不难作出骨折判断。
X线片主要是标准侧位及轴位片,摄轴位片时X线球管应与足纵轴线呈40°角投照,侧位片上从跟骨的前关节突到后关节面画一线再自后关节面到跟骨结节画一线,两线交角称跟骨结节角正常为20°-40°。
跟骨骨折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跟骨骨折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引言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并发症可能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困扰。
本文将介绍跟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并处理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的并发症跟骨骨折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1. 不贴合愈合不贴合愈合是指骨折两端未能完全对齐并愈合的状况。
这可能导致疼痛、关节僵硬和行走困难等问题。
2. 足弓塌陷足弓塌陷是指足部的足弓结构发生变形。
这种并发症可能导致足部功能受限,步行困难以及其他骨骼相关问题。
3. 滑脱滑脱是指骨折两端在愈合过程中发生错位或脱离的情况。
这会导致骨折不稳定以及其他移位相关的并发症。
4. 感染骨折部位可能出现感染的风险。
感染可能导致疼痛、发热以及伤口愈合延迟等问题。
5. 血管和神经损伤跟骨骨折可能引起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这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以及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跟骨骨折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跟骨骨折的并发症,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正确的急救处理跟骨骨折发生后,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
保持休息、用冰敷降低肿胀、固定受伤部位等措施有助于减轻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 及时就医及时就医是很重要的一步。
专业医生能够评估骨折情况,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 严格遵循治疗方案骨折治疗通常包括固定、理疗和康复训练等步骤。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任何可能导致并发症的行为。
4. 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对于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应均衡摄取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5. 合理活动在康复期间,合理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运动,并避免过度活动或不适当的运动,以免加重受伤部位的负担。
6.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可用于监测康复进展和可能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可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结论了解跟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跟骨骨折的护理
如超声波、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促 进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03
跟骨骨折的护理
术前护理
评估病情
对患者的跟骨骨折情况进行全面 评估,了解骨折的类型、程度和 稳定性,以便制定合适的手术方
案。
心理护理
跟骨骨折患者通常会感到疼痛和焦 虑,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缓解其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
术前准备
植骨术
对于骨缺损较大的患者, 需要进行植骨术,填充骨 缺损,促进骨折愈合。
关节镜治疗
对于关节内骨折,可以采 用关节镜治疗,减少创伤 和并发症。
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和肌肉力量的恢 复。
平衡训练等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 量。
功能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患者进行 早期的功能锻炼,如关节活动、 肌肉收缩等,以促进患肢功能的
恢复。
出院指导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免 加重患肢的负担。
康复训练
鼓励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以促进患 肢的完全恢复。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康 复计划。同时,提醒患者注意保持患肢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跟骨骨折的护理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跟骨骨折概述 • 跟骨骨折的治疗 • 跟骨骨折的护理 • 跟骨骨折的预防 • 跟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处理 • 跟骨骨折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
望
01
跟骨骨折概述
定义和类型
定义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骨折 ,主要发生在跟骨(即脚后跟) 部位。
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摘要: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骨折,治疗过程中,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一、引言跟骨骨折是足部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由跌倒、跳跃等外力导致。
术后护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恢复速度,还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1. 切口感染术后切口感染是跟骨骨折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可能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2. 肿胀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常出现局部肿胀,严重时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3. 骨折愈合不良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骨折愈合不良,影响患者恢复。
4. 关节僵硬术后长时间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关节功能。
5. 压疮、褥疮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压疮、褥疮等并发症。
6. 心理问题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跟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1.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干燥,避免污染。
(2)按时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3)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2. 肿胀护理(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2)适当使用冷敷,减轻肿胀。
(3)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 骨折愈合护理(1)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2)遵医嘱进行负重,避免骨折端受压。
(3)加强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4. 关节僵硬护理(1)早期进行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2)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力量锻炼,增强关节稳定性。
(3)必要时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等。
5. 压疮、褥疮护理(1)定期翻身,减轻局部压力。
(2)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压疮、褥疮发生。
(3)加强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
6. 心理护理(1)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四、总结跟骨骨折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跟骨骨折护理
(3)对于已波及跟距下关节,有移位的,应手术切开复 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复位后采用斯氏针内固定,外用 石膏固定2——3周,拔出钢针,拆除石膏练习足部的活动
(4)撬拨复位:适用于足内关节的压缩骨折
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40°左右的跟骨结节角为
跟距关系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跟骨骨折时,此角常变
小,甚至呈负角,如不矫正,将降低腓肠肌的收缩力,而影
响足的功能。
病因
跟骨骨折为足部常见骨折,多发于成年男性。多 为间接暴 力引起,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为跟骨 骨折的最常见原因。由于坠地时,足常不能平衡 着地,可导致不同部位的骨折。如由高坠地,身 体重力沿胫骨(经)距骨向下传导至跟骨,则跟 骨可被垂直压缩或劈裂骨折,可合并脊柱压缩骨 折,颅底骨折。如由高坠下足踝外翻足跟着地时, 则可引起跟骨结节纵形骨折;内翻足跟着地时, 可引起跟骨载距突骨折;若由高坠下足蹠屈着地 时,可引起跟骨结节的横形撕脱;足的强力扭旋, 可引起跟骨的前突部骨折。
1.伤后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负重。
2.足跟横径增宽,可有内翻或外翻畸形。并有程度不等的 肿胀和瘀血斑。
3.可有前足增长和足纵弓低平,多有外踝下膨出,甚至足 呈舟状畸形。
4.足跟两侧挤压和足跟底部按压及沿跟骨纵轴扣压均有明 显疼痛。
5.踝关节背伸、蹠屈及内翻外翻活动,均有明显受限。
6.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或继而臀部着地时,除引起跟骨骨 折外,尚可合并腰椎压缩骨折,甚至颅底骨折和颅脑损伤, 应注意全面检查,以免漏诊。
疼痛:告知患者采用松弛术分散注意力, 以缓解疼痛;术后保持病室清洁、安静, 减少周围环境对患者的刺激;将本病有关 的生理及病理知识和疼痛反应规律告知患 者,解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以提 高其痛阈;必要时,遵医嘱合理使用镇痛 药物,并记录。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 系,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医学课件)跟骨骨折幻灯片
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清洁伤口
跟骨骨折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以预防感染。
固定骨折
使用合适的固定方法,如石膏或夹 板,以稳定骨折部位,促进愈合。
避免负重
在跟骨骨折愈合之前,避免负重行 走,以免影响骨折部位的稳定和愈 合。
合理营养
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有助于骨折 愈合和预防感染。
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01
跟骨骨折的病因
1 2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是跟骨骨折的主要病因之一,约占跟 骨骨折的70%-80%。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跟骨骨折的另一个常见病因,约占 10%-20%。
3
其他原因
其他原因包括足部受到撞击、骨质疏松等,所 占比例较小。
跟骨骨折的症状
疼痛
跟骨骨折后,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 痛,难以忍受。
肿胀
由于骨折后局部出血和炎症反应, 会出现明显的肿胀。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感染处理
对于感染的并发症,需要进行清创、抗菌药物和抗炎药物治疗,严重
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02
神经损伤处理
神经损伤一般需要进行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冷敷、压迫和抬高,以
减轻疼痛和肿胀。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03
骨不愈合处理
骨不愈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植骨和内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在
康复期间,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以恢复脚部的功能。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骨质合 成和代谢,增加骨折风险。
注意安全
01
02
03
避免高风险运动
如滑雪、攀岩等高风险运 动容易导致跟骨骨折。
使用护具
在进行有潜在危险的活动 时,应使用护具保护脚部 。
(医学课件)跟骨骨折幻灯片
健康指导
均衡饮食
01
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和其他营养素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适量运动
02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
平衡能力。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03
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能会增加跟骨的负担,建议适当休息和变
换姿势。
04
跟骨骨折的预后和转归
预后评估
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骨折类型、治疗方式、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
转归及康复效果评估
转归是指骨折经过治疗后达到 的临床结果,包括愈合情况、
功能恢复程度等。
康复效果评估是对患者进行全 面的功能评估,以确定是否需 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或康复训
练。
一般来说,跟骨骨折的转归和 康复效果取决于患者的年龄、 身体状况、治疗方式和康复训
练情况等多个因素。
05
跟骨骨折与其他足部骨折 的区别
术后处理
观察伤口情况,及时更换 敷料,注意预防感染。
术后康复
早期活动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活动, 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
功能锻炼
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功能锻 炼的强度和频率。
负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负重训练,促进 骨折愈合,恢复行走功能。
03
跟骨骨折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过度疲劳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 ,降低骨折的风险。
一般来说,跟骨骨折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恢复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疼痛、行走困难等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包括感染、创伤性骨关节炎 、神经血管损伤等。
创伤性骨关节炎可能导致关节僵硬 和疼痛,需要使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
跟骨骨折ppt课件
02
术后康复方法
包括早期进行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锻炼,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范围,同时可辅以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03
CHAPTER
跟骨骨折的预防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和骨密度的降低使得骨折的风险增加。建议老年人多进行户外活动,加强骨骼锻炼,预防跟骨骨折。
老年人
运动员在剧烈运动中容易发生跟骨骨折,因此需要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和防护措施。
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可以恢复跟骨的形态和功能,减少并发症,但创伤较大,恢复较慢,可能存在感染和骨折不愈合的风险。
手术治疗的优缺点
03
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
需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过早负重和剧烈运动,同时注意患肢保暖和休息。
01
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术后康复对于跟骨骨折的恢复至关重要,可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的跟骨模型,有助于手术前模拟和优化手术方案。
微创手术
研究表明,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跟骨骨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在跟骨骨折的康复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冷敷、热敷、电刺激等。
物理治疗
05
CHAPTER
跟骨骨折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年龄、性别、职业、病史等。
分类
跟骨骨折在所有骨折中的比例较高,尤其在男性中更为常见。
主要由于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暴力因素导致,其中高处坠落是最常见的原因。
病因
发病率
诊断
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需要与跟骨骨瘤、跟骨骨髓炎等疾病进行鉴别,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原则
• 非手术治疗 • 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无移位骨折经彻 底X线检查后,弹力绷带加压、石膏托固定,抬 高患肢,10~14天拄拐下地活动,4~6周后足跟着 地,开始负重。轻度移位骨折可试行手法复位或 跟骨结节牵引复位,以石膏固定4~6周。
治疗原则
• 手术治疗 • 适用于移位明显、手法复位不满意的骨折,可行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折缺损处植以松质骨或人 工骨。术后再加以石膏外固定8周。对于距下关节 严重粉碎性骨折,因为内固定物不能对骨块产生 明显的抓持作用,也不能增加骨折连接的可能, 治疗分方法有两种:(1)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早期功能锻炼,8周后负重:(2)行一期距下关 节或三关节融合术。
(2)脊柱骨折 有无双下肢感觉、活动异常,大小 便有无障碍。 6骨科常规术前准备,如备皮、皮试。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受伤后,惧怕手术,担心术 后效果不好,通过讲解,使病人对此手术的方法、目 的有所了解,解除其疑虑心理,举例以前成功的手术 病例,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疼痛的护理 疼痛的护理跟骨骨折常疼痛较剧烈,指 导患者作深呼吸运动,听音乐,看电视分散注意力,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术后保持病室清洁、安 静,减少周围环境对病人的刺激。解除病人的紧张、 焦虑和恐惧,以提高其痛阈,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后护理
• 5饮食的护理 骨折病人必须加强营养支持,增加人
体抵抗力,以促进伤口的愈合,以达到促进骨愈合的 目的。早期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的蔬 菜、水果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骨折中后期,指 导其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粗纤维及含钙量高的食 物,如瘦肉、鸡蛋、骨头汤、牛奶、虾米等
• 6 功能锻炼 要鼓励患者战胜术后因疼痛而不敢活动的恐 惧心理,明确加强康复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 环节,它既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又可促进骨折愈 合,加速功能恢复。一般术后24h即鼓励并指导患者做患 肢足趾和踝关节的伸屈活动,特别是跖屈锻炼,对恢复和 维持足的纵弓有重要意义。第2天开始主动活动踝关节, 加强踝关节的各项自主锻炼,腓长肌及股四头肌舒缩功能 锻炼。术后1周,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2~3周后扶拐下 地不负重练习,术后2—3个月后根据X线摄片情况进行负 重行走。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要防止不正确的过度运动 。锻炼时间以感到疲劳为度,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经常适度鼓励、表扬患者,给其以心理支持。
跟骨骨的定义
• 跟骨骨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 致跟骨的完整性受损,是足部 较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 1.5%,好发于青壮年。常由于 高处坠落,足跟着地,垂直暴 力自距骨传导至跟骨,导致跟 骨压缩或劈开。 • 凡自高处坠下引起脊柱骨折时, 应常规检查有无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的定义
X 线检查,除摄侧位片外, 应拍跟骨轴位像,以确定骨 折类型及严重程度。此外, 跟骨属海绵质骨,压缩后常 无清晰的骨折线,有时不易 分辨,常须依据骨的外形改 变。
跟骨骨折的护理
跟骨的解剖概要
• 跟骨是足骨中最大的骨,以 松质骨为主,呈长而略带弓 形,跟骨后端为足跟的着力 点之一。 • 跟骨与距骨形成距跟关节。 跟骨后部隆突为跟骨结节, 其向内侧突出的部分叫载距 突,它与距骨颈接触,支撑 距骨头并承担体重。跟骨结 节与第1跖骨头和第5跖骨头 形成足的3点负重,并形成足 弓。
护理措施
• 4. 观察足趾的末梢血液循环及感觉、温度、活动 情况 5 合并症的观察与处理: (1)颅底骨折 注意病人神志、瞳孔有无异常, 有无头痛及其严重程度,有无喷射性呕吐,有无 耳鼻液漏,熊猫眼等征象。 出现脑脊液漏时的处理:A避免用力咳嗽。B不可 局部冲洗、阻塞外耳道和鼻腔;随时以无菌棉球 吸干流出的脑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洁。C抬高头 部。
出院指导
• 出院后护理 出院后应及时开展患侧踝关节的主动
身躯活动以锻炼踝关节,并开始进行足的内外翻 的活动以锻炼距下关节。练习股四头肌和小腿三 头肌的等长和等张收缩以防止下肢的萎缩。如单 足骨折2周可下地不负重行走,单足及双足需3个 月下地负重行走。 • 心理与营养 保持心情愉快,增加营养,以促使 骨折愈合。 • 定期摄片复查。
谢谢!
跟骨骨折的类型及病因
• 跟骨结节纵行骨折 多为高处跌下时,足跟外翻位结节底部着地,结节 的内侧隆起部受剪切外力所致。很少移位,一般不需处理。 • 跟骨结节水平(鸟嘴形)骨折 为跟腱撕脱骨折的一种。如撕脱骨块小, 不致影响跟腱功能。如骨折片超过结节的 1/3 ,且有旋转及严重倾斜, 或向上牵拉严重者,可手术复位,螺丝钉固定。 • 跟骨载距突骨折 为足内翻位时,载距突受到距骨内下方冲击而引起, 极少见。一般移位不多,如有移位可用拇指将其推归原位,用短腿石 膏固定 4~6 周。 • 跟骨前端骨折 较少见。损伤机制为前足强烈内收加上跖屈。应拍 X 线斜位片,以排除跟骨前上突撕裂骨折,短腿石膏固定 4~6 周即可。 • 跟骨骨折的病因包括接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为跟骨体的骨折,损伤机制 亦为高处跌下跟骨着地,或足跟受到从下面向上的反冲击力量而引起。 骨折线为斜行。 X 线片正面看,骨折线由内后斜向前外,但不通过跟 距关节面。因跟骨为骨松质,因此轴线位观,跟骨体两侧增宽;侧位像, 跟骨体后一半连同跟骨结节向后上移位,使跟骨腹部向足心凸出成摇 椅状。
术后护理
• 有感染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引流管一 般留置48~72h,引流条24h,并观察引流量、色、 质,防止因引流不畅而引起伤口内积血,导致伤口愈 合不良。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皮肤颜色,如渗液较多, 应及时更换辅料,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因血液是 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并应用 脱水、活血、抗感染治疗,加强换药,必要时行清创 植皮处理。如颜色变浅是皮肤坏死早期表现,就要加 强引流,强患肢活动,必要时拆除1 2针缝线,以减 少张力。
术后护理
• 3患肢护理 术后适当抬高患足20~30cm,注意肢体
保暖,以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改善末梢循 环,减轻局部肿胀。坐位时避免伤足下垂,在病情允 许时,尽早开始患肢活动,也可使用理疗,促进水肿 的消退。 4伤口护理 跟骨手术后渗血一般较多, 术后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室内空气流通;常规应用抗 生素,预防伤口感染。增强患者的体质,及时治疗贫 血、营养不良及诱发伤口感染的疾病,提高患者的抗 抗能力。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术后密切观察体温变 化,对术后体温持续过高者,注意观察伤口情况,有 无红肿、波动感,考虑伤口
常见护理问题
• 有合并颅底骨折的可能。
• 有合并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的可能。 • 潜在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高处坠落的病人常常存在恐惧的心理, 顾虑手术效果,担忧骨折预后,易产生焦虑心理。 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和治疗方 法,并给予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2、饮食护理 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 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 且易消化的食物。 3、体位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护理评估
• 局部情况 足跟是否疼痛、肿胀及瘀斑,有无足 内、外翻功能障碍,足底是否扁平、增宽。 • 全身情况 高处坠下病人神志是否清楚,有无头 痛,耳、鼻流液,熊猫眼等颅底骨折征象;有无 背部疼痛及双下肢活动、感觉及大小便障碍等脊 柱骨折征象,从而判断有无合并伤。 • 既往健康状况。 • X线检查 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