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青春有格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 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 课件(共29张PPT)
3、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的 事情坚决不做。
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 强自控力。
增强自控力
增强“我不要 ”的力量
加强自我监控
增强“我想要 ()
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 B.人只有无耻,才能自立自强 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 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
阅读感悟
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 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 叙述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的往 事。把其生活中违背道德的小事披 露无遗,其中忏悔了他年轻时犯下 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一条 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 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屈辱。 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 还隐隐作痛。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
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
探究与分享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 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 意义。
你知道有哪些规则需要我们遵守?
班规 校规 交通规则 公共场所的规则 道德规则 法律规定
听从交警指挥 走人行道
不要随地吐痰
讲诚信
爱国守法
第三课第二节 青春有格
复习回顾:
1、自信的作用? 2、怎样做到自信? 3、自强的作用? 4、怎样做到自强?
学习目标
• 1、了解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 • 2、为什么要“行己知耻”?(作用) • 3、怎样做到“行己知耻”?(要求) • 4、为什么要有“羞恶之心”?
Part
1 行己有耻
运用你的经验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8张PPT)

3.2 青 春 有 格
止于至善
谈谈你对“微尘”这段材料的感悟
行善在于心,在于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 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2 青 春 有 格
止于至善
向童小勇学习
合作探究3
小勇每周都抽空到敬老院做志愿者,陪老人 聊聊天,读读报纸,并且一做就坚持了两年时间, 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向小勇 榜 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样 同学甲: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信呢!
同学乙:虽然我没做过,但是小勇做了,我也想 试试。 同学丙:我也当过志愿者,而且去过好多次呢! 同学丁:小勇真棒,换做是我,不一定能做到。
3.2 青 春 有 格
止于至善
活动小结
合作探究3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同学甲的观点是片面的,“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 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 精神状态,只要去做,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同学乙丙准备做 或已经在做了,他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同学丁的观点是正确的,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寻找“贤”, 将他们作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2)面对不同的置疑,你会怎么做? 我会以小勇榜样,因为好的榜样召示着做人、做事的 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 自我完善的力量。而且,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3.2 青 春 有 格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做些什么?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 的能力; 2)“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要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 知耻而后勇;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 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 断增强自控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青春有格(公开课)PPT课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青春有格(公开课)PPT课件

• 难点 •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 •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精选版课件ppt
4
运用你的经验
1: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 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格降人才”
“言之有物,而行之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精耻选版且课件ppt
5
格:规 则
精选版课件ppt
6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 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 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 放纵,总有一些基本的 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 本的界限不能逾越。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 力。
精选版课件ppt
18
文学知识:《大学》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 大的品德,鼓励天下人革除自己身 上的旧习,是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精选版课件ppt
19
止于至善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 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 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内心隐隐作痛说明卢梭是个怎样的人?
精选版课件ppt
10
谁来回答
(1)错误 (2)有羞耻之心
精选版课件ppt
11
行己有耻
需要我们有羞耻之心 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行动之中,监督调解, 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精选版课件ppt
12
材料分析
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规则,这些规则 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 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 纪守法;互相尊重、、、、、
精选版课件ppt
15
小 组 讨 论
韩国小孩在雪地里进行训练
中国小孩在雪地里玩耍

道德与法治_青春有格_ppt课件_人教部编版2共25页PPT

道德与法治_青春有格_ppt课件_人教部编版2共25页PPT

Eபைடு நூலகம்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道德与法治_青春有格_ppt课件_人教部编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版2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PPT)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 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源自《礼记·大学》
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做?
修炼青春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 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 中收获。这是对青春的最好证明!
(1)韩红做公益几乎做到破产说明了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由她的事迹你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3、“止于至善”的内涵?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 践过程。 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 状态。
生活中怎样才能做
到“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的要求 )
出自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诏,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 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Hale Waihona Puke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A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2. 行己有耻的要求是什么?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 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如何增强自控力?
1
增强“我 不要”的
力量。
2
增强“我 想要”的
力量。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0张PPT)


① 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 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违法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 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 控力。
“止于至善”的内涵?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 种精神境界,是一种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的实践过程,是一种 向往美好、永不言弃 的精神状态。
你从汉字的田字格联想到什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 说话要有内容,行为要体现出本人的品格。
有耻且格。
• 人有知耻之心,且能自我检点而恪守正道。

校园欺凌
如何评价视频中 学生用暴力欺凌 他人的行为?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 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 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课堂小结
行己有耻的要求 止于至善的内涵 止于至善的要求
杨震拒贿
•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 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谒(yè)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wèi) 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 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 杨震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杨震赴任 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在荆州曾推荐的秀才王密, 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 十斤黄金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 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间是没有 人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 ,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拿着金子 回去了。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二框 青春有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8张PPT)

耻 而 后 勇 。
自 我 , 闻 过 而 终 礼 , 知
意 味 着 我 们 能 真 诚 面 对
的 能 力 。
不 断 提 高 辨 别 “ 耻 ”
我 们 有 知 耻 之 心 ,
“ 行 已 有 耻 ” 需 发
中 庸
大 学
孟 子
论 语
孟子说: '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益恶之心” 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 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 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 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 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 二 框
青 春 有 格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清朝末年)
少年中国说
学校LOGO
于 球 少 国 地 , 年 胜 球 则 雄 于 。 国 于 欧 雄 地 洲 ,
于 欧 洲 , 则
步 , 少 年 胜
进 步 则 国 进
自 由 , 少 年
年 自 由 则 国
国 独 立 , 少
少 年 独 立 则
少年中国说
学校LOGO
五 、 我 们 应 如 何 践 行 “ 止 于 至 善 ” ?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 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 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榜样不仅是 一而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少年中国说
窮 則 獨 善 其 身 , 達 則
後 君 子 。
則 史 , 文 質 彬 彬 , 然
質 勝 文 則 野 , 文 勝 質
,
中 庸
大 学
孟 子
论 语
【收获感悟】
论 语
为要则去凡意孔 ,知能做自思子 有廉有。己是说 所址所朱认说 “ 不,不熹为, 行 为懂为说可一 己 。荣。 耻个 有 “ 辱” 的人 耻 人 我 就行 有们有不事。 所 耻 ,” :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 课件(共20张PPT)
请同学们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 应该做的事哪一件没有完成? 哪一件事本应该做的更好? 哪一本书没读? 抵御了哪些诱惑? 收获了那些美好?
本课小结
01
行己有耻的意思?
02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03
止于至善的意思?
04
榜样的作用?
05
止于至善的要求?
06
什么是对青春最好的 证明?
青春有 格
行止有 耻
含义 需要我们怎 么做
1.行己有耻的含义: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 可耻的就不去做。
材 料 分 析
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 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 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的往事。把其 生活中违背道德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 忏悔了他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 他偷了主人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 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 受屈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 内心还隐隐作痛。
自学提示(4分钟)
内容:学习P28—P29页。 方法:
1、阅读正文,勾画重点内容。 2、读“阅读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说说以后 的打算。 3、完成30-31页探究与分享。
知者加速:优化设计16页。
互帮(8分钟)
内容:交流自学收获,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 问和提出的问题。 方法: 1、组长组织,由1.2 号汇报自学收获解决问题, 3--6号补充完善。 2、每组5号同学做好发言准备,1号同学协助。
知者加速:“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探 究 与 分 享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 至善,一个人一广 阔的胸襟、坚定的 信念、高尚的品格 行事处世,始终对 自己拥有信心、自 我激励,无论任何 困境都不弃善从恶, 即使他普普通通, 我们能说他一事无 成吗?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 些品质?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件
青春有格
(第二目)
中学生李晓与好友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开展“献 爱心”活动。此事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他们是出风头,有人说 他们是争表现……连他们的家长也不理解,认为做此事既辛苦又没 什么好处。但李晓和好友并未因此有所改变,仍然坚持开展“献爱 心”活动。
他们热心公益的行为体现了一种怎样的价值追求?
这位老人叫马金明,今年80多岁,从2010年至今一直在这个路口义务疏 导交通。一年300多天,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到马金明的身影。每天上岗, 他都一手举着印有“榜样雷锋”的牌子,一手拿着印有“拒绝酒驾 安全出 行”八个字的小红旗,提醒行人和司机遵守交通规则。
止于至善
探究与分享
马金明做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吗? 这些事情对社会、对他人有什么作用?
止于至善
1.“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
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成 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 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 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止于至善
探究与分享
“小伙子,千万不敢开快了,安全第一。”在山西太原五一广场东侧的 路口,人车喧嚣中,一位老人用洪亮的嗓音,提醒外卖小哥退回斑马线以内; 看见有行人闯红灯,他马上说:“快退回安全线内,注意看信号灯…… ”
止于至善
探究与分享
结合两则材料,谈一谈你有何启发。
止于至善
相关链接
慎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 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 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 无知!’密愧而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2张PPT)

B、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我们要知廉, 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下列语句中能 体现“知耻”的是( A )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失败乃成功之母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敬人者,人恒敬之
3、一些同学经受不住不良诱惑的主要原因有 ( C) ①、好奇心的驱使。 ②、家长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 ③、不懂得“行己有耻”的道理 ④、没有创造良好环境
A、①②④ C、①③
B、②③④ D、①④
4、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C ) ①、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 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②、要有底线意识 ③、懂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能力 ④、只要不被发现,偶尔能说一说谎 ⑤、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北京:男子私占共享单车 民警制止 大爷斥责
近日,一段网上热传视频显示,一名男子私 自给共享单车上锁时被管理人员发现并报警, 面对过路老人的批评,这名男子反称老人 “找修理”。目前北京警方已依法对这名男 子进行了处罚。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文明用车!
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1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 不断提高别耻的能力
加强自我 监控。
知廉耻 懂荣辱 有所为 有所不 为
有知耻之 心
树立底线意识 青 春 有 格
行己有耻
增强自控力
行 己 有 耻
1、一次数学考试,小飞同学趁老师没注意抄了 别人的一道题。事后,他感到非常后悔,主动向 老师讲清楚。这说明小飞( B ) A.在小题大做,装模作样 B.能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感到羞耻,有知耻之心 C.为了博得老师的好感不择手段 D.太老实了,会吃亏的
其他
其他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45张PPT)

青春的路上,在 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谚语;人无耻,无自立。这是说( )
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 B、人只有无耻,才能自立自强 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 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 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②要有底线意识 ③懂得拒绝不良诱惑, 增强自控能力 ④只要不被发现,偶尔能 说一说谎 ⑤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 有所不为 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C
3、“止于至善”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 的做人守则,下列想法或做法符合“善”的是 ( ) ①我讨厌别人叫我“胖子”,也从不给别人起 绰号 ②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我, 我也以同样的态度待人 ③谁要是冒犯了我, 我就再也不与他来往 ④数学是我的强项,我 经常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结合视频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 小事做起。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你身边有哪些好人好事?他们值得你学 习吗?
2、 在生活中寻找“贤”,
将他们作为榜样。
1.榜样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
2.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 榜样的力量 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 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 (影响) 量。 3.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 更加美好。
3、“止于至善”还要求我们养成自我 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 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今天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