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商业地产七大趋势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商业地产七大趋势解析

导读:2017年,商业地产企业该如何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主动寻求突破转型?传统商业该如何进行优化调整?新建商业如何提前做好定位和规划适应新的消费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开业大型商业项目近500个,相比2015年、2014年出现进一步增长。

从区域分布来看,2016年商业新增供应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西南区域也相当活跃,新一线城市商业发展迅速,潜力强劲。产品线方面看,社区型商业成为发展主流。

在业态创新方面,主力店更趋多元化,次主力店数量明显增多,体验商业获升级,复合业态更加受到购物中心的青睐,场景营销、创新业态案例层出。

受大环境影响,加之租金水平不断上涨,2016年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自建物业,或者直接开发大型购物中心或综合体项目。百货企业,如银泰、王府井、衣之家、天虹;超市企业,如华润万家、步步高、永旺、沃尔玛;家居企业,如月星、红星、宜家;电器专业品牌,如苏宁、赛格、美的;餐饮企业,如海底捞;服饰企业韩国衣恋、报喜鸟等均已自建购物中心。

虽然百货商超等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品牌资源和运营管理能力,进入商业地产有一定优势。不过商业地产购物中心行业对资金的要求、对项目运营能力的要求之高,势必成为传统零售业跨界商业地产的最大障碍。

2017年,商业地产企业该如何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主动寻求突破转型?传统商业该如何进行优化调整?新建商业如何提前做好定位和规划适应新的消费发展?结合业内专家对2017年商业地产行业的展望,中购联对2017年商业地产行业的几个重点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梳理。

趋势1

商业地产步入“分化”、去粗取精,优胜劣汰阶段

预计2017年全国新开业购物中心约900家,商业体量有望达到9000万平方米,大约是2016年体量的两倍多。按照2015、2016年预计开业与实际开业数量的比例关系,平均开业率约为五成,照此估算,2017年新开业购物中心数量将与2016年基本持平。

总体而言,2017年商业地产投放量将达到最高水平,出现行业“分化”态势,即好的商业项目将会更好,差的会更差,甚至被淘汰。在招商难、运营难的挑战中,专业化运营的重要性将被进一步提高,商业地产将从重开发转向重运营越来越趋向理性化。商业地产将进一步去粗存精、优胜劣汰、更新换代、不断升

级。

趋势2

存量改造项目、轻资产项目进一步增加

一方面,随着部分重点城市商业地产发展渐趋成熟,不少在过往行业竞争中被淘汰的存量资产,也往往因为占据核心商圈、地铁等优势,被其他开发商看上,历经升级改造或者更名更换运营商之后重新回归。

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地产开发企业迫于拿地成本、人工成本、运营成本的重重压力,以输出管理为主,帮助他人管理与运营的“轻资产”商业项目在2017年将会继续增加。最近几年,不仅印力、万达、万科、保利、盈石中国、阳光新业、红星在运作轻资产模式,福建龙头企业泰禾集团、阳光城集团也正式启动布局。百联、首创、砂之船旗下的奥特莱斯更是加快了轻资产发展。

“轻资产”项目虽然具备投资少、灵活性强、风险低等优点,但值得提醒的是,商业地产是一个市场化和金融化交织的一个领域,轻资产模式要求与资本的结合非常紧密,“轻资产”模式的推进更是基于其雄厚的资金基础,轻资产运营模式考验的是运营能力和融资能力的整合。因此我们认为,轻资产模式更适合于在购物中心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具备商业地产金融资源整合能力的运营商;对于尚缺乏成功落地项目的绝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并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这对想要在2017年大展轻资产计划拳脚的开发商或运营商而言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趋势3

电商、O2O和互联网技术、思维将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

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因素,也正在成为中国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经过几年的磨合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与商业地产开发运营的成功结合更多体现在:购物中心的现场管理、智能导购;社区商业和物业管理;网购的线下体验;品牌推广、精准营销等等。

比如,万达飞凡全新推出的移动端的APP,消费者可以实现万达广场内免费上网、店铺实时导航、停车自动缴费、餐厅远程排队、移动支付等功能。但是其商业模式确实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检验。再如大悦城在2016年再度升级了大数据系统,企业一方面可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实现精准拓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优化服务内容,构筑O2O生态。

随着现代商业的创新发展以及业态调整升级,2017年我们会看到更多有益于提升线下的吸引力、增强客户粘性的互联网技术和思维的创新应用尝试。

04

PK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增长强劲

据已开业的项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新一线”城市(根据《第一财经周刊》定义的“新一线”城市共15个,分别是: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商业发展迅速,无论是新开业商业项目数量,还是新增商业体量,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一线城市。

预计2017年北京、广州、深圳一线城市新增项目数量会趋于放缓,回归中速发展。而“新一线”城市中的苏州、杭州、西安、武汉这四个城市的商业项目会继续出现较大的增长幅度,南京、青岛、宁波这些城市的新增供应量也会有小幅增长。

几乎不难预见,只要这些“新一线”城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极有可能成为商业地产下一个爆发市场。但是需要谨慎的是,“新一线”城市的增长量过大,可利用的黄金地块将越来越少,这些城市的商业地产红利和城市承载力也在不断缩小。开发竞争过大,必然导致消费分流,导致回报下降,生意更加艰难,而做差的商业存量也会越来越多。

05

小而精的社区商业成为购物中心转型重点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新增商业项目中,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商业项目多达近两百个。与此同时,宝龙广场、万科广场、绿地缤纷城、中粮祥云小镇、星河COCO City、世茂Emall等一大批社区商业产品线开始涌现。

从2016年开业项目来看,社区商业项目虽然比重还不高,但已经成为购物中心转型的重点方向,相信2017年小而精的社区购物中心发展趋势会越发明显,更多开发商会开始加码社区商业。

中购联认为,社区商业、社区购物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地产属性、金融属性和商业属性,扮演着城市功能服务的角色,所以它的社会属性是非常鲜明的。国内大型购物中心在第一阶段发展火爆,使得区域型购物中心和超区域型购物中心在整个城市商业中占据着主体地位。随着大型购物中心密度的逐步加大,社区购物中心将会赢得更大优势和更多机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竞争的加剧,社区商业正在从单一的住宅底商向集中式商业方向演变,如购物中心、商业街区;更有具备创意组合元素的社区生活集市开始出现。中购联认为,未来的社区商业将紧密围绕商品、服务、场所三个关键领域,做出更为全面丰富的功能组合和品牌组合的升级与优化。

06

业态组合和品牌组合的优化创新成为破局关键

发达市场社会零售总额60%以上产生于服务类业态,真正的零售类业态只占30%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零售比例下降、服务业态大大提高将是一个必然和长期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