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_境界_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及其交融的基本模式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及其交融的基本模式一、诗歌的意境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
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
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
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
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二、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石灰吟》取的是“物象”,托意于物,借物以达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取的是“景象”,寄情于景,借景以抒情。
“以笑的样子哭着,以恨的样子爱着;以善良的样子残忍着,以疏远的样子亲近着;以跑动的样子站立着,以沉默的样子诉说着;以充实的样子空虚着,以糊涂的样子清醒着;以死亡的样子生存着,以真理的样子荒谬着。
”(北岛《无题》)《无题》取的是“事象”,寄理于事,借事以明理。
诗词中的意象,不胜枚举,这里暂列几个常见的例子。
“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
“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
“明月”,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对月思人”之说。
“白云”,是一个关乎“思友”的意象,古人有“望云思友”之说。
浅析宗白华的《流云》小诗
浅析宗白华的《流云》小诗一、创作背景和众多的书斋型学者一样,宗白华(1897~1986)度过的是单纯的学者、教授的一生,少有起落与波澜,平静得近乎平淡的一生,然而,平淡中自有其不平淡者在。
从21岁(1918)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时起,宗白华便发愿为建设未来中国的新文化而奋斗终身。
在此后六十余年的漫长岁月里,他矢志不移,默默从事着他以为应做的那份工作。
他有意避开政治漩涡的裹挟,以边缘地带自处,不求闻达,甘于淡泊,唯独对他的学问——艺术境界的追求,至死难忘。
宗白华唯一的诗集《流云》初版于1923年。
作为非主流的小诗运动的殿军,这部诗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并不显赫。
除了得到少数诗人和批评家的好评,《流云》在当时及其后的诗坛上似乎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宗白华本人对这些诗作却十分珍视,1947年曾以《流云小诗》之名重版,1986年临终前,又将其全部收入文选《意境》。
宗白华曾以他的这部诗集得以复归而欣喜,希望读者将这些诗作当作实践之体验,与那些探究艺境的理论文章合而读之。
因此,这部诗作在他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笔者试着对这部作品作些诠释。
美学家眼底下的花花草草尽显“美”之光,唯美是他们意识里的追求,其意在通过对美的发现进而对美的艺术审美,以至明静身心,清晰思想。
宗白华便是这样的美学家。
“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研究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美的两大类型,即‘错彩镂金’的美与‘初发芙蓉’的美。
而后者是中国古典艺术追求的最高美的境界。
”鲍照曾说谢灵云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而颜延之的诗是“铺锦列绣,亦雕璝满眼!”宗白华说:“这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的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
”他认为这两种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中国古代艺术的各个方面。
比较起来,他认为“初发芙蓉”的美比“错彩镂金”的美具有更高的境界。
因此,在对中国古代艺术美的继承上,宗白华更多的接受了“初发芙蓉”的美,《流云》小诗是这方面的杰作。
李白的诗意境界
李白的诗意境界李白(701年-762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仙”。
他的诗作以豪放狂放、奇思怪想、意境深远著称,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诗人之一。
李白的诗意境界如同一幅富丽堂皇、宏阔壮丽的画卷,充满着自然与人文的奇异魅力,不禁让人对其深深着迷。
李白的诗意境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李白的诗作中常常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意境。
他描绘出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如《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种如诗如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峦和瀑布之中,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壮美与神秘。
同时,他还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结合起来,传达出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他的诗作中常有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赞美,既表现出了李白对自然的痴迷和崇敬,也展示出了他对人文情感的体验和领悟。
二、想象力与超越李白的诗歌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超越现实的能力。
他常常使用奇特的意象和想象的场景,将现实与超现实交织在一起。
例如,《行路难》中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的句子,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行旅途中的艰难和酒的畅快。
这种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了现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受。
他的想象力和超越现实的能力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
三、豪情和挚爱李白的诗歌作品中融入了他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激情追求。
他用豪情洋溢的语言表达出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个诗中李白表达了对美酒、自由与浪漫生活的渴望。
他的诗作中还经常描绘出深情厚意的形象和场景,表达了对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诗人的豪情和挚爱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热烈而真挚的情感。
四、对时代和社会的关切李白的诗作中也反映了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社会现象和时代特征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时代变迁和社会风貌的洞察力。
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例子(一)
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例子(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以朦胧美为特征的艺术表现方式,它给人以梦幻、含蓄、柔美等感受。
以下是一些例子,用来展示意境的特点和美感。
1. 花香四溢的春天•描述: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美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花朵盛开,花香弥漫。
你在花海中漫步,感受到了一种朦胧的美,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解释:通过描绘春天中花朵盛开和花香四溢的场景,创造了一种若有若无的美感。
花香的弥漫使人感受到柔美和梦幻,如同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2. 清晨的湖光山色•描述:清晨的湖泊边,山峦倒映在湖面上,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远山近水之间,弥漫着一种不真实的美景,给人以宁静和宜人的感受。
•解释:在清晨的湖光山色中,远山近水的景象在凝望之间似乎有些模糊不清,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这种朦胧和凝望使人感受到一种恍如隔世的美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不真实的境地。
3. 夜幕下的城市街道•描述:夜幕降临,城市街道被灯光点缀得如同童话世界。
璀璨的霓虹灯映照着道路,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你穿过街道,仿佛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城市。
•解释:在夜幕下的城市街道中,灯光的映照使得整个场景呈现出一种微妙的美感。
灯光的柔和和道路的虚幻感给人以若有若无的感受,仿佛身处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之中。
4. 雨中的竹林•描述:雨中的竹林潮湿而绿意盎然,雨滴落在竹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雨丝中的竹林给人以优雅和神秘的感觉,若隐若现的美让人陶醉其中。
•解释:在雨中的竹林里,雨丝和竹叶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一种若有若无的美感。
竹林的若隐若现和雨水的滋润使得整个场景带有一种朦胧和神秘的美,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宁。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意境是一种通过创造模糊、朦胧的艺术表现方式来营造出特殊美感的手法。
这种美感给人以梦幻、含蓄、柔美等感受,使我们能够暂时脱离现实,进入一个美好而不真实的境界中。
5. 黄昏时的沙滩•描述: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云彩被染成橙红色,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
_语文_-诗歌鉴赏-意境_意象_语言_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2、内涵的丰富性
(1)同一意象,不同内涵 如:云(白云/黑云/青云/闲云/孤云)
两个黄鹂鸣翠柳 隔叶黄鹂空好音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2)同一内涵,不同意象 如:愁
3、意象的组合性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 “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 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 气势,极为有力。
(2)形容词 不仅可以从形、声、色、
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 作者的感情。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
塞上》)
“ 直”和“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 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古代诗歌鉴赏 —意境 意象 语言
前置作业:
( 天净沙 秋思 冷 马致远
鹿柴
王维
( 宁
落 枯藤老树昏鸦
空山不见人,静
、 小桥流水人家
但闻人语响。、
衰 古道西风瘦马
返影入深林,清
败 )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复照青苔上。幽 )
1、这首小令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鹿柴》一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闺意献张水部 ( 唐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7.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
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 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
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意境
意境定义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空间。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文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这就是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
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
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
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
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详解折叠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
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强调“意”的重要性。
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于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
意境·境界: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意境 ・ 境界 : 一种诗 意的存在方式
谢延 秀
( 延安 大学 政法学院, 陕西 延安 7 6 0 ) 10 0 摘 要: 意境 与境界 , 是老 生常谈 的问题。 但对这 两个概念 的外延和 内涵的界定 与分析 , 尚存在 诸多争议 。 文章认
为 , 说的理论源头是“ 言志说 ” 比兴说”作 为美 学范畴 , 意境 诗 与“ , 意境或境界 即诗 歌艺术形象 ; 作为哲 学范畴 , 界 境
则指人生境界 , 其最高形态是一种诗 意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 : 意境 ; 界; 境 诗意 的存在方式
中图分类号 : 5 1 2 0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 7 0 ( 0 1 O 一 1 0 0 1 0 — 4 8 2 1 )7 O 文 作 的 高 准。 以 界 , 豁 耳目 王 把 界 为 量 学 品 最 标 “ 境 词 为 上 ,独 所 诗 艺 抒 文 作 概 能 论 意 的 最 ” 词,有 歌 术、情 学 品 莫 外。 述 境 不 为 所 情 于 而 于 ,今 所 思 情 文 是 语 来 情,谓 动 中 形 言 即 人 谓 想 感。 学 用 言 文 著 汗 充 , 共 为:境 中 诗 艺 抒 艺 的 象, 章 作 牛 栋 其 识 意 是 国 歌 术、情 术 形 表 人 思 情 的 这 中 文 的 山 领, 称 表 说、 感 达 的 想 感 , 是 国 论 开 纲 被 为 现 情 其 点 情 交 、 实 生、味 穷 朱 潜、 白 及 代 行 特 是:景 融 虚 相 余 无 。 光 宗 华 当 袁 说,是 西 古 腊 来 模 说、现 相 的 种 学 论 重 这 与 方 希 以 的 仿 再 说 对 一 文 理 。 霈、庆 等 为 境 论 巨 贡 兹 赘 童 炳 人 意 理 作出 大 献,不 述。 在此强 调的是, 理论并 意境 非一朝一 夕而成, 也并非 如王国维自 言 内 精 的 达、 向 是 国 学 术 特 。 在 神 表 内 性, 中 文 艺 的 点 抒 情或言志 无非两 式, 种方 一是直 接的, 一是间 接的。 直接的方 式 自 独创,是一个漫 家 而 长的发 展形成 过程。 论源头应 其理 该追溯到“ 中 是 即 言 事、抒 臆,是 思 情 直 当 淋 尽 地 赋, 直 其 直 胸 就 把 想 感 截了 或 漓 致 国 论的 诗 开山纲领” “ 诗言志” , 追溯于“ 说” 情物论, 比兴 中的 追溯于中 表 来, 不加修 也可以 搞文, 达出 可以 饰, 铺采 穷形尽相。 接的 间 方式是比 国 歌 景 情、 景 情 创 方 不 诗 创 古 在 活 诗 触 生 借 抒 的 作 式。 独 文 作,人 生 中 兴, 是比 于物( 众) 比 方 郑 , 以彼物比 此物( , 此意; 朱熹) 此情, 兴是托 也 早就 “ 德 传 如 玉比 佩 取 温 取 “ 为 碎, 事 很 有 比 ” 统, 以 德: 玉 其 润, 其 宁 玉 于 郑 , 先 它 弓 所咏 词 朱 , 之 此 咏 不 瓦 ” 山 比 智 乐 仁 乐 ; 者 仁 静; 者 物( 众) 言 物以 I 之 ( 熹) 是 起 所咏 情, 所 之 为 全 ; 水 德: 者 水,者 山 智 动, 者 智 乐, 以 意 合 言 , 兴 物 志,物 志 借 抒 假 见 ( 然) 。 而 之 比 是以 喻 托 言 , 景 情,象 意 皎 。 仁 寿 这 观 体 方 , 得 境 一 念 往 出 学 术 者 。种 物 物 式 使 意 这 概 往 超 文 艺 领 这 表 方 含 蕴 最 众 喜 , 是 歌 术 常 的 唐 域,现出 富的内 种 达 式 蓄 藉,为 人 爱 也 诗 艺 最 用 。 人 表 更丰 涵。 二、 维对境界 王国 概念的 拓展及其 它 李 蒙 “ 事以 情 之 情物 也; 物 托 谓 , 附 仲 言: 叙 言 谓 赋, 尽 索 以 情 之比 情 物 也; 触物以 谓之兴,动情 ”见胡 斐 起情 物 也。 ( 寅《 然集・ 致李叔易 ) 》尽管 在 人间 话 中 王国 一 是 诗 艺 范 内 用 界 词 《 词 》, 维 般 在 词 术 围 使 境 一 以 说 或 修 层 或 创 过 谈 赋比 ,修 与 作的 的 但 一 更 有 的 言,们 往 略 它 他 古 之 大 上 法 从 辞 面、从 作 程 论 兴但 辞 创 成 。 有 节 为 名 名 人 往 忽 了 。 说,今 成 事 果 — 术 象 唐 已 名 , 境 如 昌 所 物 意 情 业、 学 者,经 三 境 : 夜 风 碧 。 上 楼,尽 涯 — 艺 形 , 人 有 称 即 。 王 龄 言 境、 境、境; 大 问 必 过 种 界“ 西 凋 树 独 高 望 天 昨 皎 所 “ 境 尽日 ” 空 所 “ 与 谐 。 原 为 界 是 然 说缘 不 情 ; 图 谓思 境 ” 司 境,意 疆 , 路 ” 第 境 “ 带 宽 不 , 伊 得 憔 ” 第 境 。 。此 一 也。衣 渐 终 悔 为 消 人 悴。此 二 也 地 佛经翻 用以 精神层 精神 域, 译中 指 次、 境界,人取以 唐 指诗的 形象。 “ 里 他 百 蓦 回 那 却 灯 阑 处 ” 第 境 。 等 历 众 寻 千 度, 然 首,人 在 火 珊 。 三 也 此 此 代 述 学 品 的 想 感的 词 如 的 意、等, 述 语皆 词人不能 然遽以 表 文 作 中 思 情 名 有 上 志、 情 表 取自 非大 道。 此意解释 诸词, 恐为晏欧 所不许也。 诸公 客 世 物 意 名 有 象( 易 立 尽 ) 观 界的 象的 象的 词 物、 来自 传“ 象以 意” 景 、 这 句 别 晏 蝶 花》 永 蝶 花 和 弃 青 三 诗分 取自 殊《 恋 、 《 恋 》 辛 疾《 玉 柳 等。 钱钟书曾 诗可有意 言: 无物( 如 按:直抒胸臆) 般总是既 , 但一 有意、 案 , 首 都 言 的 但 氏 之 行 创 性 又 理 阐 和 》 词 是 情 。 王 对 进 了 造 而 合 的 发 三 又 物。 夫 《 斋 话》 “ 景 为 而 不 离 神 诗 , 弓 , 三 诗 意 比 做 问、事 的 种 界, 人 三 有 王 之 姜 诗 说: 名 二 实 可 。 于 者 妙 情 l 用 种 词 境 拟 学 成 业 三 境 也是 生的 申 合 垠; 者 有 中 情中 。“ 能 景 焉 作 语 ” 与 种 高 境 。 谓 高 即 其 经 越 人 基 也 低的 无 巧 则 景 情, 景 ” 作 语 能 情 ?物 境 不 较 级 界 所 较 级,言 已 超 了 最 本、 最 层 的 别 物 单 的, 《 经・ 》 “ 之 落, 叶 若 之 境 区 是: 是 一 如 诗 氓 中 桑 未 其 沃 ” 桑; 次 — 友兰 谓 然 界、 利 界,进 一 觉 状 因 — 冯 所 的自 境 功 境 而 入 种自 的 态, 是 体的 如 天 沙・ 思 中 枯 老 鸦、桥 水 家、道 为 般 言 学 、 业 追 高 饮 男 的 本 存 求 爱 整 ,《 净 秋 》 由 藤 树昏 小 流 人 古 西 一 而 , 问 事 的 求,于 食 女 基 生 需 。 情, 风 马 物 合 成的 整 一 画 情 时 、 界 如 行 所 瘦 等 组 而 完 混 的 面、景、 空 世 。 袁 霈 作 人 于 欲 又 越 欲 一 崇 精 追 总 苦 相 , 为 基 原 而 超 原 的 种 高 神 求,是 乐 随 孔 说:者 比 石,者 比 筑 前 好 砖 后 好 建 。 子 价 诗 ・ 雎 “ 而 淫, 而 伤 , 道出 情 真 有 评 《 经关 》 不 哀 不 ” 乐 就 爱 的 谛, 乐, 意 和 界 理 到 国 已 熟, 元 曲 》 称 境, 有 但 往 情 这 爱 路 求 之 相 “ 重 远 , 次 境 境 的 论, 王 维即 成 《 戏 史 中 意 宋 哀,一 而 深, 求 之 与 道 路 似, 道 ” 造 任 “ 《 间 话 中 4 界, 般 义 二 通 王 释 界 能 真 必 是, 沛 于 。 以 王 所 第 境 , 立 志 发 愿 是 人 词 》口 境 一 意 上 者 用。 氏 境 为: 写 感 于 颠 必 是” 所 , 氏 举 一 界 是 大 、 宏 , 情、 景 者 谓 有 界。 家 作, 言 也, 沁 心 其 景 真 物 , 之 境 大 之 其 情 必 人 脾; 写 取 乎 即 羽 谓 以 为 ” 入 须 立 须 ” 第 境 , 法 上,严 所 “ 识 主 , 门 正, 志 高 。 二 界 “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作者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即:“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作者阐释说:“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说就是在意与境的创造层面上被推演为一种审美理念,被纳入哲学、美学范畴。
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美学作为理论依据,能给广大青年以人生的审美启示。
标签:王国维;“境界”说;内涵;审美启示王国维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是中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启蒙思想和学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他在从事美学和文学艺术研究的过程中,把西方的哲学和美学理论与中国古典的文化本源加以揉合、贯通和创新,提出或阐发了一系列既赋有鲜明的现代意蕴,又具备浓厚中国古典美学特性的理论和范畴,境界说便是其中重要之一。
一、“境界”说的内涵(一)”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王国维曾在《文学小言》中说道:“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
故前者客观的也,后者主观的也。
前者知识的也,后者感情的也。
……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
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
”[2]218在《此君轩记》中王国维又借绘画阐述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物我冥合的特征曰:“如屈子之于香草,渊明之于菊,王子猷之于竹,玩赏之不足以咏叹之,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是岂徒有托而然哉!其于此数者,必有相契于意言之表也。
善画竹者亦然。
彼独有见于其原,而直以其胸中潇洒之致,劲直之气,一寄之于画,其所写者,即其所观;其所观者,即其所蓄者也。
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强调境界的营造离不开情和景两大要素,同时他更强调情景二元质是一体的,情不仅仅是情,景也不单单是景,情和景要高度融合,力求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境的精髓中国诗词意境揭秘
意境的精髓中国诗词意境揭秘意境的精髓:中国诗词意境揭秘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带给读者的心灵抚慰与深思的情感和美感。
中国诗词中的意境可以说是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中国诗词意境的精髓。
一、景物描写与意境融合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描写自然景物,而这些景物描写往往与意境密切相关。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水的静谧与秋天的丰收,表达了诗人的寂寞情怀与对自然的宠爱之情。
而这种描写中所体现的意境,则在读者阅读时引发了一种安详、宁静的心灵共鸣。
二、情感抒发与人生思考中国诗词大多以抒发情感和思考人生为主题,因此,其中所蕴含的意境往往与情感抒发与人生思考相融合。
比如,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人以夜晚秋凉的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对逝去的时光的思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意深远,引人入胜。
三、音韵之美与意境的升华中国古代诗词对音韵的追求,使得诗词中蕴含了浑厚而优美的音韵之美。
这种音韵之美往往能够进一步升华意境,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字音和平仄、押韵的手法,将故乡秋夜的凉意和人们对团圆的思念传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在诗词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四、意象的凝练与意境的幻化中国诗词中常常运用丰富的意象来传达作品的意境。
这些意象往往通过凝练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得意境更加鲜活而深刻。
例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一句“欢情留不住,忧思绕乱心”,通过凝练的意象描述,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在阅读时往往能够联想到自己的过往和对未来的思考。
五、禅意的独特韵味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融入禅意,这种禅意常常带给读者宁静深思的感受。
例如,明代诗人杨基的《夜泊水村》一诗中,“斜月沉沉,卷绡何事醉凝神”的表达,使诗中的景象具有悠远、超脱的感觉,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进入了一个恍若隔世的境界。
闲云野鹤意境诗句
闲云野鹤意境诗句闲云野鹤,是古代诗人用来形容宁静自由、超然物外的境界。
这种意境不仅仅存在于诗歌中,也是古代文人墨客们追求的境界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闲云野鹤往往代表着高山流水、山水田园的诗意,是一种追求宁静、自由、超然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以下是一些关于闲云野鹤意境的诗句:1. 清晨浅雾起,野鹤翩翩飞。
静谧山水间,闲云轻舞归。
2. 烟波浩渺处,闲云自在飘。
野鹤翩翩舞,境界无边妙。
3. 白云无尽时,闲鹤独沉思。
高山如画图,自由心自由。
4. 清风拂面来,闲云舒然放。
一片野鹤飞,心灵自由放。
5. 飘飘闲云去,野鹤展翅飞。
心境安然处,世外有诗意。
这些诗句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闲云野鹤意境的美好景象和人们追求自由宁静的心境。
闲云和野鹤在诗中常常代表了追求自由与超脱尘世的心灵境界,同时也是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学的抒发。
在悠闲的行云和自由的野鹤中,诗人们寄托了对理想世界和内心境界的向往。
尽管诗歌是表达闲云野鹤意境的常见方式,但实际上,这种境界的描绘不仅限于诗歌形式。
在古代文人雅士的书画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闲云野鹤的描绘。
他们通过山水画和纸上作品,在纸上再现了他们眼中的闲云野鹤意境。
这些作品常常以山水画的形式呈现,结合山川流水、宁静村落、独立野鹤等元素,将自然景物与内心境界相结合,为观者呈现出浓厚的闲云野鹤情怀。
闲云野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意象,代表了人们追求心灵自由、追求超脱尘世纷扰的精神追求。
无论是在诗歌中还是山水画中,闲云野鹤的形象都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闲云野鹤作为一种意境,一种追求,一种自由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独具魅力。
总之,闲云野鹤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描绘宁静自由、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们表达了对理想世界和内心自由的向往。
这种意境不仅存在于诗歌中,也可以通过山水画等方式来表现。
闲云野鹤既是一种审美情趣,也是一种追求境界的人文精神,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诗歌鉴赏·意境》课件
04
意境的实践应用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意境的鉴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 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从而激发他 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和鉴赏,学生 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 对语言的敏感度。
意境的创造和领悟是评价一首诗歌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之一。
中国古代诗人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创造手法和理论体系,为世 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意境的构成
意象
总结词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是诗歌中呈现出的具体形象或画面。
详细描述
意象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是诗歌中呈现出的具体形象或 画面,如“月”、“花”、“鸟”等。意象的选择和组合是构成意境的重要手段 ,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感受到诗歌的深层含义。
情感
总结词
情感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因素,是诗歌中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情绪。
详细描述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因素。诗人通过语言和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如喜怒哀乐、离别 思念等。情感的表现是构成意境的重要手段,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感动,使读者深入感受到诗歌的内在美。
语言
总结词
语言是构成意境的媒介,是诗人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
详细描述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是诗人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诗歌中的语言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通过语言 的运用,诗人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语言的运用对于构成意境至关重要,不同的语言风格和 表达方式会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效果。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诗的意境美千姿百态,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
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早使用“意境”概念,在他的《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
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创作的田园诗,多采用自然朴实的语言,描写日常生活即景,表达一种淡泊功利,悠游不迫,满足自在的生活状态,营造一种和睦喜爱的处世情怀,传达一种宁静致远的和谐美。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寥寥四句,就把秋天雨后的深山及山中的松树、泉水、石溪在月光下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活脱脱的一幅山水画,你不得不佩服诗人的山水情怀和文字工夫。
李白、孟浩然、韦应物等人为代表创作的山水诗,用自然清新、明艳清丽的语言描物写景,抒情表意,创作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澄明性灵境界。
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诗韵犹画韵,无韵之画自古不得品位,同样的,无韵之诗则更是为世人所不屑。
此中之“韵”就是诗与画的灵魂,无之则诗画无以留存。
而“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即是诗词的意境。
意境的始基在先秦道家的“体道”的境界。
“道”,不知其名,也不可名,甚至也不能用语言给予确切的表达和解释,但它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
它先天地生,是宇宙万物的起源。
它恍恍惚惚,渺渺茫茫,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正是道家这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思维特点,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家、艺术家,去追求一种深远杳冥的、飘渺恍惚的、不可以用语言穷尽而又能表现一种高远意旨的艺术境界。
诗人、艺术家借助比喻、象征、暗示等种种艺术手法,在作品中留下许多的空白和断裂,通过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启发读者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体味、想象、填补这些空白,去获取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审美享受。
这正是文学作品中意境的魅力。
可见最早的意境基本上是一种人生哲学。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刘勰把哲学的命题转为文学理论命题,“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一、关于意境究竟何为意境?意境一词,最先由唐代名僧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与他同时代的王昌龄、刘禹锡又有所阐发王昌龄在《诗格》的著作中提出“三境”说。
他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在经过历代诗人、理论家的探讨和发挥,终于形成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特有的概念,并主导着古典诗词的创作。
自提出“意境”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无数种界定。
在不少关于意境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哲学意蕴说。
中国先秦的“道”论,有深刻的学术影响。
“道”家的“道”与后来佛教、禅宗结合影响尤其大。
文学领域提出“原道”主张,也根深蒂固。
这样后人就又引“道”论来解释“意境”,力图说明意境中所谓“象外”、“意外”,其实就是一种行而上的意味。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以禅论诗,就提出诗之意境“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而叶朗教授更是明确提出:“‘意境’的‘意’不是一般的‘意’,而是‘道’的体现。
诗词意境解析云淡风轻的诗意境界
诗词意境解析云淡风轻的诗意境界云淡风轻,这个词组总是让人联想起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轻柔的云彩在蓝天中飘荡,微风轻拂着脸庞,带来了一丝清凉和宁谧。
它完美地描绘了一种恬静的境界,极富诗意。
本文将对诗词中“云淡风轻”的意境进行解析,探讨其独特之处。
一、唐诗中的“云淡风轻”唐代以其盛世文化而著称,诗人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云淡风轻”融入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中。
他们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1.杜甫的《月夜》“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以“云淡风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月夜。
夜色下的边境戍楼,在戍鼓声中变得更加凄寂。
寒风吹过,唯有孤雁的鸣叫在寂静中回荡,增添了几分忧伤和离愁。
杜甫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静谧,抒发了自己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这种“云淡风轻”的意境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孤寂和无奈。
2.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云淡风轻”的笔触,描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作者以“白日依山尽”的笔法,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流淌,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觉感受。
同时,诗中运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简短有力,给人带来一种飞跃的感觉。
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超越现实的追求。
这种境界正是“云淡风轻”所要表达的心境。
二、宋词中的“云淡风轻”宋代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宋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婉约的风格和丰富的意境闻名于世。
许多宋词也以“云淡风轻”为主题,以其独特魅力打动人心。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苏轼通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描述,表达了对命运的疑问,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同时,他将自然景物的美妙与对自由的向往相结合,以“云淡风轻”的笔触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完美交融,突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平静和超脱。
初探唐宋诗词中的“意境”概念及其艺术表现方式
初探唐宋诗词中的“意境”概念及其艺术表现方式引言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而唐宋诗词更是彰显了这一时期的繁荣。
在唐宋诗词中,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诗人们独具匠心的“意境”。
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初探唐宋诗词中的“意境”概念,探讨其艺术表现方式以及对读者的美感触动。
“意境”概念的解读诗词中的“意”在唐宋时期的诗词创作中,诗人们通常会借助意象、典故、修辞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我们可以将诗词中的“意”理解为诗人的主观表达。
诗词中的“境”与“意”相对应的,诗词中的“境”指的是通过具体事物描写所展现的客观环境。
诗人们通过对自然、人物以及社会的描摹,营造出一种具体的境界,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
“意境”的总体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将“意境”理解为唐宋诗词中所包含的一种艺术效果。
它融合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想,并通过对具体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意境”的艺术表现方式唐宋诗词中的“意境”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得以表现和塑造。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表现方式。
1. 比兴手法比兴是一种通过将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相联系的修辞手法。
在唐宋诗词中,诗人常常运用比兴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以达到传达情感和思想的目的。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人通过将山和河与白日、黄河相比,表达了壮丽景色的壮丽和时光流转的无常。
这种比兴手法给读者的想象力带来了无限的发挥空间,使诗词更具艺术魅力。
2.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唐宋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手法。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借用,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晚出郊坟祝子由》中,诗人借宿松树和苍山来表达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借景抒情,诗人将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使其作品更具触动力和共鸣力。
3. 对比手法对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事物的比较,突显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以达到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目的。
意趣、意境与‘境界’说——古典文论学习札记
情 动 于 中而 形 于 言
,
,
言之不足 故 唆叹 之
,
,
噬 叹 之 不足
”
故永 歌 之 序 》又 云 乖
,
永歌 之 不 足
“ ,
不 知手 之 舞 之
,
足之蹈 之也
毛诗 《
,
:
治世 之 音安 以 乐 其 民困
, . .
其政 和
”
;
乱 世 之 音 怨 以怒
,
其政 就会
亡 国 之音 哀 以 思
这 就说 明
,
可作 我们探 索 意 境构成 的 范本 家 懂鼻息 巳 雷 鸣
,
、
词话
,
文评 等
,
为数 虽 然 不 少
。
,
但首 尾 不 完备
, ,
ì ǐ 趣 与 境 界 说 意
系统 不 严 密
隐
,
总之
”
繁 杂而 寡 要
,
这 些 文论
,
文 辞 简奥
义理 幽
许多
“
标理
的词语
,
很 难 求得 精 当 的 解 释
, .
甚 至难 于尽
.
解
“
.
古 人 途评 诗 文
”
往往 只作 结论
,
没 有 进 行 详 尽 的 分析
,
人一 旦生 情
.
,
对 外界 事物产 生 一 定 的 态度
相 辅 相 成 的 过程 和 关 系
, ,
并 加 以 一 定 的 判断
。
这就 是 感 和 情
,
也 不 难 看出 即 感情 评 价
人 对 现实生 活 的 审 美 关 这 是 因为
小说意境的概念
小说意境的概念小说意境是指在一部小说中通过语言、修辞手法、情节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以诗意的方式展示出来的一种感觉、氛围或思想境界。
它是作者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一种虚构的情境,用以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小说意境可以是美的、悲的、欢的,也可以是奇的、怪的、温的等等,它是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人物、描写环境、塑造情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作者通过独特的写作手法将故事的主题、情感、氛围等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特色。
小说意境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法,它融入了作者对生活、人性、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作者通过精心构思、细致描写、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等方式,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沉浸其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共鸣。
例如,有些小说的意境可以通过描述美丽的自然景色来表现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追求自由的情感;有些小说的意境可以通过描写压抑的城市环境来表现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拷问。
小说意境的创造需要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感的情感触觉。
除了对语言的娴熟运用外,作者还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人性、社会的深入思考。
作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发现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和内在联系。
只有深入思考和体验,才能产生真正的创作灵感,并将这种灵感转化为令人感动的小说意境。
小说的意境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把握,展示出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精心描写大观园的美景和人物的情感纠葛,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短和浮华世界的感慨;在余华的《活着》中,通过冰冷的语言和残酷的情节,呈现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质疑,让读者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
小说意境的创造是一个细腻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作者不断探索和尝试。
作者需要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细腻的描写方法和深刻的感悟,创造出读者无法抗拒的魅力,从而打动读者、引发共鸣。
作者的创作不仅是对故事情节的塑造,更是对情感和思想的刻画,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表达,才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沉浸其中,感受到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文史纵横一、意境说的理论源头———“诗言志说”与“比兴说”诗言志,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志,心志,汉儒解释为志意,解释为情,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今人所谓思想情感。
文学是用语言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这是中国文论的开山纲领,被称为表现说、情感说,这是与西方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说、再现说相对的一种文学理论。
重内在精神的表达、内向性,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
抒情或言志无非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的,一是间接的。
直接的方式是赋,即直言其事、直抒胸臆,就是把思想情感直截了当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不加修饰,也可以铺采摛文,穷形尽相。
间接的方式是比兴,比是比方于物(郑众),以彼物比此物(朱熹),此情,此意;兴是托事于物(郑众),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朱熹),所咏之情,此所咏之意。
合而言之,比兴是以物喻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假象见意(皎然)。
这种表达方式含蓄蕴藉,最为众人喜爱,也是诗歌艺术最常用的。
唐人李仲蒙言:“叙事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见胡寅《斐然集·致李叔易》)尽管以上说法或从修辞层面、或从创作过程谈论赋比兴,但修辞与创作的成果———艺术形象,唐人已有名称,即境。
如王昌龄所言物境、意境、情境;皎然所说“缘境不尽曰情”;司空图所谓“思与境谐”。
境,原意为疆界,是地域,佛经翻译中用以指精神层次、精神境界,唐人取以指诗的形象。
历代表述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的名词有如上的志、意、情等,表述取自客观世界的物象的意象的名词有物、象(来自易传“立象以尽意”)、景等。
钱钟书曾言:诗可有意无物(按:如直抒胸臆),但一般总是既有意、又有物。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景中情,情中景。
”“不能作景语焉能作情语?”物与境的区别是:物是单一的,如《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桑;境是整体的,如《天净沙·秋思》中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物组合而成的完整混一的画面、情景、时空、世界。
如袁行霈所说:前者好比砖石,后者好比建筑。
意境和境界的理论,到王国维即已成熟,《宋元戏曲史》中称意境,《人间词话》中叫境界,一般意义上二者通用。
王氏释境界为: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王氏把境界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
“词以境界为最上”,不独词,所有诗歌艺术、抒情文学作品概莫能外。
论述意境的文章著作汗牛充栋,其共识为:意境是中国诗歌艺术、抒情艺术的形象,其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余味无穷。
朱光潜、宗白华及当代袁行霈、童庆炳等人为意境理论作出巨大贡献,兹不赘述。
在此强调的是,意境理论并非一朝一夕而成,也并非如王国维自言自家独创,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
其理论源头应该追溯到“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诗言志”,追溯于“比兴说”中的情物论,追溯于中国诗歌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创作方式。
不独诗文创作,古人在生活中也很早就有“比德”传统,如以玉比德:佩玉取其温润,取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山水比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这种观物体物方式,使得意境这一概念往往超出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
二、王国维对境界概念的拓展及其它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一般是在诗词艺术范围内使用境界一词的。
但有一节更为有名的名言,人们往往忽略了它。
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三句诗分别取自晏殊《蝶恋花》、柳永《蝶恋花》和辛弃疾《青玉案》,三首词都是言情的。
但王氏对之进行了创造性而又合理的阐发和引申,用三种诗词意境比拟做学问、成事业的三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种较高级境界。
所谓较高级,即言其已经超越了人最基本、也最低的层次———冯友兰所谓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而进入一种自觉的状态,因为一般而言,学问、事业的追求,高于饮食男女的基本生存需求。
爱情,作为人基于原欲而又超越原欲的一种崇高精神追求,总是苦乐相随,孔子评价《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道出爱情的真谛,有乐,有哀,但一往而情深,这求爱之路与求道之路相似,“任重道远”,“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所以,王氏所举第一境界,是立大志、发宏愿,是取法乎上,即严羽所谓“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
第二境界,意境·境界: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谢延秀(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作者简介:谢延秀(1971-),女,陕西安塞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写作学。
摘要:意境与境界,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对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与分析,尚存在诸多争议。
文章认为,意境说的理论源头是“诗言志说”与“比兴说”,作为美学范畴,意境或境界即诗歌艺术形象;作为哲学范畴,境界则指人生境界,其最高形态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意境;境界;诗意的存在方式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7-0110-032011.7文史纵横是孜孜以求的过程,勇猛精进的过程,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过程。
无怨无悔,是自觉到天降大任,是以苦为乐。
第三境界是游刃有余、出神入化的自由之境,是喜出望外的欢悦,是成功的快乐,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成就感,是高峰体验。
其实,古今中外,有许多哲人对人生境界都做过阐述。
青原惟信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五灯会元》卷十七)也是三境界。
第一境界,色与空、迷与悟、现象与本质,浑浑噩噩,这是俗人的生活和世界。
第二境界,由色悟空,四大皆空,人发现现象背后有本质。
第三境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彻大悟,圆融无碍,本质现象浑然一体。
如将此种禅理放大,则世俗世界、凡俗之人莫不如此。
此可与王氏之说相参。
禅宗其他人也有类似说法,如,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也是一空字,第一境界,重在寻,刻意、苦修;第二境界渐入自觉、自足状态;第三境界则超越时空,臻于天人合一、无挂无碍之境界。
这个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以上诸说,都体现了辩证思想。
严羽以禅喻诗,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三境界:“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
”清人潘德兴又云:“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
”其他谈艺诸说,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苏东坡论文绚烂归于平淡,王安石论诗“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尽管语言表述不同,但都说明从艺、悟道、为人、处世、做事等的相通之处,都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三级跳远”:自然、自在———自觉、自为———自由(新的、更高的自然)。
西哲的思考也可相参。
祁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
类似王国维的高级层次、精神层次。
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
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
另,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更为著名,“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即顺习而行、生物之理、尽伦尽职、天地合一四个层次。
划分级数不同,道理相同。
由此可见,王国维是将诗学、禅学与哲学融会贯通,铸成境界这一范畴。
三、境界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曾在文章中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人,充满劳绩,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是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是境界说的核心实质。
古今中外,“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引起哲学的“惊异”,促使一代一代的圣哲文豪去思索。
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是无可穷尽的问题或主题。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哲学的传统;认识你自己,是西方古老的格言。
我们不妨再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原道》说起。
因为此文很有代表性,融儒道释思想于一炉,代表了中国人对宇宙人生、文化艺术的总体看法: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刘勰此文是探讨文之本源的。
何为文?文,本义是文理、纹理,《说文解字》说“错画也,象交文”,是物体上交错的纹理或文理。
再用以指文字(文字即是一种交文、错画)。
然后引申为纹饰、修饰、文采(色彩)、文章(文字组成的篇章)、文化、文明。
文学包含在文化中,属于文章。
刘勰认为文之本质应与天地联系起来看,它是肇于自然的。
天地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动植,雄奇瑰丽,蔚为大观,构成一幅好画图,或可以说本来就是一篇大文章,这叫天地之文,或道之文。
这是宇宙奇观,天地之大美(庄子语)。
人为万物之灵,与天地构成三元关系:天地人三才。
天地不言,道亦自然呈现(如海德格尔所谓澄明或照亮),“使人发其意”(董仲舒语),所以,心生言立,言立文明,作为有心之器的人,发明了语言的人,则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模仿自然,为天地立心,进而创造出则天效地的人类文化和文明。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将人文分为情文(如文学)、形文(如绘画)和声文(如音乐)等,这是人类文化的主要形式。
这里有对人的本源、本质的解释,有对人文的本源与本质的解释,贯穿着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从理智的角度讲,如孟子所言,“几希矣”,很小很小;但又是巨大的,因为人是自觉的、自为的、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的,这更应该是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