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_境界_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

文史纵横

一、意境说的理论源头———“诗言志说”与“比兴说”诗言志,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心志,汉儒解释为志意,解释为情,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今人所谓思想情感。文学是用语言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这是中国文论的开山纲领,被称为表现说、情感说,这是与西方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说、再现说相对的一种文学理论。重内在精神的表达、内向性,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抒情或言志无非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的,一是间接的。直接的方式

是赋,即直言其事、

直抒胸臆,就是把思想情感直截了当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不加修饰,也可以铺采摛文,穷形尽相。间接的方式是比兴,比是比方于物(郑众),以彼物比此物(朱熹),此情,此意;兴是托事于物(郑众),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朱熹),所咏之情,此所咏之意。合而言之,比兴是以物喻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假象见意(皎然)。这种表达方式含蓄蕴藉,最为众人喜爱,也是诗歌艺术最常用的。唐人李仲蒙言:“叙事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见胡寅《斐然集·致李叔易》)尽管以上说法或从修辞层面、或从创作过程谈论赋比兴,但修辞与创作的成果———艺术形象,唐人已有名称,即境。如王昌龄所言物境、意境、情境;皎然所说“缘境不尽曰情”;司空图所谓“思与境谐”。境,原意为疆界,是地域,佛经翻译中用以指精神层次、精神境界,唐人取以指诗的形象。历代表述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的名词有如上的志、意、情等,表述取自客观世界的物象的意象的名词有物、象(来自易传“立象以尽意”)、景

等。钱钟书曾言:

诗可有意无物(按:如直抒胸臆),但一般总是既有意、又有物。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景中情,情中景。”“不能作景语焉能作情语?”物与境

的区别是:物是单一的,如

《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桑;境是整体的,如

《天净沙·秋思》中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物组合而成的完整混一的画面、情景、时空、世界。如袁行霈所说:前者好比砖石,后者好比建筑。意境和境界的理论,到王国维即已成熟,《宋元戏曲史》中称意境,《人间词话》中叫境界,一般意义上二者通用。王氏释境界为: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王氏把境界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词以境界

为最上”,不独词,所有诗歌艺术、抒情文学作品概莫能外。论述意境的

文章著作汗牛充栋,其共识为:意境是中国诗歌艺术、

抒情艺术的形象,其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余味无穷。朱光潜、宗白华及当代袁行霈、童庆炳等人为意境理论作出巨大贡献,兹不赘述。在此强调的是,意境理论并非一朝一夕而成,也并非如王国维自言

自家独创,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其理论源头应该追溯到

“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

“诗言志”,追溯于“比兴说”中的情物论,追溯于中国诗歌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创作方式。不独诗文创作,古人在生活中也很早就有“比德”传统,如以玉比德:佩玉取其温润,取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山水比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种观物体物方式,使得意境这一概念往往超出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

二、王国维对境界概念的拓展及其它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一般是在诗词艺术范围内使用境界一词的。但有一节更为有名的名言,人们往往忽略了它。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三句诗分别取自晏殊《蝶恋花》、柳永《蝶恋花》和辛弃疾《青玉案》,三首词都是言情的。但王氏对之进行了创造性而又合理的阐发和引申,用三种诗词意境比拟做学问、成事业的三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种较高级境界。所谓较高级,即言其已经超越了人最基本、也最低的层次———

冯友兰所谓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而进入一种自觉的状态,因为一般而言,学问、

事业的追求,高于饮食男女的基本生存需求。爱情,作为人基于原欲而又超越原欲的一种崇高精神追求,总是苦乐相随,孔子评价《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道出爱情的真谛,有乐,有哀,但一往而情深,这求爱之路与求道之路相似,“任重道远”,“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所以,王氏所举第一境界,是立大志、发宏愿,是

取法乎上,即严羽所谓

“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第二境界,意境·境界: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谢延秀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作者简介:谢延秀(1971-),女,陕西安塞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写作学。

摘要:意境与境界,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与分析,尚存在诸多争议。文章认

为,意境说的理论源头是“诗言志说”与“比兴说”,作为美学范畴,意境或境界即诗歌艺术形象;作为哲学范畴,境界则指人生境界,其最高形态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意境;境界;诗意的存在方式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7-0110-03

2011.7

文史纵横

是孜孜以求的过程,勇猛精进的过程,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过程。无怨无悔,是自觉到天降大任,是以苦为乐。第三境界是游刃有余、出神入化的自由之境,是喜出望外的欢悦,是成功的快乐,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成就感,是高峰体验。

其实,古今中外,有许多哲人对人生境界都做过阐述。青原惟信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卷十七)也是三境界。第一境界,色与空、迷与悟、现象与本质,浑浑噩噩,这是俗人的生活和世界。第二境界,由色悟空,四大皆空,人发现现象背后有本质。第三境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彻大悟,圆融无碍,本质现象浑然一体。如将此种禅理放大,则世俗世界、凡俗之人莫不如此。此可与王氏之说相参。禅宗其他人也有类似说法,如,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也是一空字,第一境界,重在寻,刻意、苦修;第二境界渐入自觉、自足状态;第三境界则超越时空,臻于天人合一、无挂无碍之境界。这个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以上诸说,都体现了辩证思想。

严羽以禅喻诗,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三境界:“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清人潘德兴又云:“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其他谈艺诸说,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苏东坡论文绚烂归于平淡,王安石论诗“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尽管语言表述不同,但都说明从艺、悟道、为人、处世、做事等的相通之处,都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三级跳远”:自然、自在——

—自觉、自为——

—自由(新的、更高的自然)。西哲的思考也可相参。祁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类似王国维的高级层次、精神层次。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另,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更为著名,“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即顺习而行、生物之理、尽伦尽职、天地合一四个层次。划分级数不同,道理相同。由此可见,王国维是将诗学、禅学与哲学融会贯通,铸成境界这一范畴。

三、境界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海德格尔曾在文章中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人,充满劳绩,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是境界说的核心实质。

古今中外,“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引起哲学的“惊异”,促使一代一代的圣哲文豪去思索。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是无可穷尽的问题或主题。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哲学的传统;认识你自己,是西方古老的格言。我们不妨再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原道》说起。因为此文很有代表性,融儒道释思想于一炉,代表了中国人对宇宙人生、文化艺术的总体看法: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刘勰此文是探讨文之本源的。何为文?文,本义是文理、纹理,《说文解字》说“错画也,象交文”,是物体上交错的纹理或文理。再用以指文字(文字即是一种交文、错画)。然后引申为纹饰、修饰、文采(色彩)、文章(文字组成的篇章)、文化、文明。文学包含在文化中,属于文章。刘勰认为文之本质应与天地联系起来看,它是肇于自然的。天地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动植,雄奇瑰丽,蔚为大观,构成一幅好画图,或可以说本来就是一篇大文章,这叫天地之文,或道之文。这是宇宙奇观,天地之大美(庄子语)。人为万物之灵,与天地构成三元关系:天地人三才。天地不言,道亦自然呈现(如海德格尔所谓澄明或照亮),“使人发其意”(董仲舒语),所以,心生言立,言立文明,作为有心之器的人,发明了语言的人,则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模仿自然,为天地立心,进而创造出则天效地的人类文化和文明。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将人文分为情文(如文学)、形文(如绘画)和声文(如音乐)等,这是人类文化的主要形式。这里有对人的本源、本质的解释,有对人文的本源与本质的解释,贯穿着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从理智的角度讲,如孟子所言,“几希矣”,很小很小;但又是巨大的,因为人是自觉的、自为的、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的,这更应该是人的本质。文,与荀子所谓伪,语义有相契之处,文饰、人为,“见性起伪”,文,是对自然人性的修饰美化。无论中国哲学各家或崇尚自然,或强调人为,或主张性善、性恶,在尽心尽性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或相一致的,尽人事即顺自然(苏轼语)。这就回到该文所论境界。人生在世,是有境界的。因为人是有灵性的。冯友兰说,哲学是助人提升人生境界的,文学艺术何其不然?人之本质在于,精神追求可以超越物质需要的限制。在这一点上,我们赞同萨特的观点,人是人的未来,人在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是人的自由、人的选择。冯友兰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他还说,“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哲学、艺术,就是要人超越自然、功利境界,达至道德、天地之境,做圣贤。天地境界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最高觉解的境界,是哲学的、宗教的、审美的境界,是东西方普遍认同的真善美统一的境界。可以说,王国维的三境界说,也旨在倡导人的超越,推崇第三境界,即最高境界,这是真善美的世界,是知、情、意融而为一的世界。这是人的最理想的生存方式,即诗意的存在方式。

在哲学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这一点上,今人张世英与冯友兰同。张世英认为,人类思想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前主客关系的合一”(主客体不分),“主体——

—客体”关系(主体性哲学),“后主客关系的合一”(万

7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