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启示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启示唐 芳(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科学系,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农业支持政策,农业科教体系和农协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我国应在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日本;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916(2010)01 0059 03The experience of Japan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and enlighten m entTANG Fang(D ept .ofM anage ment S ci en ce ,X i nyang Agricultura lCo ll ege ,X i nyang 464000,Ch i n a)A bstract :T he per f ec t agr icu lt ure legal framewo rk and agr i cultural support po li cy ,three i n one comb i nati on s agr i cultura l sc i ence and educati on syste m and the A g ricu lture Co operati ves are the successful exper i ences of Japan ag ricu lt ure m odern i zati on .W e shou l d i nsist on countrysi de fam il y jo i nt producti on responsib ilit y syste m ,develop t he cooperati ves e cono m ic organ i za ti on and tra i ns the hi gh qua lity agr i culture ta l ented person to rea lize Ch i nese agr i culture m odern ization .K ey words :ag ricu lt ure modern i zati on ;Japan ;exper i ence ;en ligh ten m ent1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特点1.1 进程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大体上经历了四个时期:(1)从明治维新到1900年。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是农 协最 大 的赢 利部 门。 一些学 技术指 导到 医疗保健 , 无所 不包 、 无 出 :农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离 不 开 企 业 务 ) 所不 营 。这 种体 系有 利 于规模 细小 和 农 户 的 共 同参 与 ,两 者 力 量 过 者认 为 .正是 由于 日本农协 在农 村 的农户 实现 经 营规 模化 、 专业 化 , 但 分 悬 殊 会 影 响 到 最 终 的利 益 分 配 金 融领域 的垄 断地位 ,使其 获得 了 是也决 定 了农 协缺 乏竞争 、 自我调 格 局 ; 分 侧 重 一 方 的发 展 方 式 . 大量 的盈余 来填 补购 销 、生产 领域 过 否 日本 农协 就很难 发展 节能力 差的特点 。政 的 亏损 : 则 ,
本 农业产业 化有 了快速发展 .取得 光 ,探讨 其发展 的阶段性 和存在 的 直 营型和委托 型 。二是 以农村 经济 了与美 国相 当 的农业 增长率 .一举 社会政 治背景 ,并认 真思 考应采 取 合作组 织 ( 如农 协 ) 主体 的平 行一 为
跨 入农业 高效 国行列 。与 欧美发达 的路径 。
化 具有借鉴 意义 。
关键 词 : 日本 ; 业 化 ; 展 ; 示 产 发 启
农业 产业化 是农业 现代化 的必 作组织 的发展 多是雷声 大 、 雨点 小 . 其 扶 持 政 策 往 往 会 有 所 区 别 和 侧
由之路 .发达 国家农 业产业 化 的先 能长 时间存在并 发挥作用 的少 。学 重 。目前 , 农业 产业化 主要 有二大模 行 经验对 中 国农业 产业化 发展具有 习 国外 经验 ,不 仅要看 到其发挥 的 式 : 是 以工 商业 资本 ( 一 企业 ) 为主 借 鉴意义 。 第二次世界 大战 以后 , 作用 , 日 还要 站在历史 高度 , 用发展 眼 体 的垂直一体 化经营形 式 .又 包括
浅议日本的农业组织形式及其借鉴意义

浅议日本的农业组织形式及其借鉴意义日本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农业历史的国家,其农业组织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与调整,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在日本,农业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农户经营、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这些农业组织形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意义重大。
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的农户经营。
在日本,农户经营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农业组织形式。
农户经营通过自然人家庭经营的形式进行农业生产,生产方式灵活多样,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农户经营的特点是生产过程简单,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非常灵活,适应性强。
这种经营方式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多样化种植和生产,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在我国,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灵活多样的农户经营模式,鼓励更多的农户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民合作社是日本农业组织中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日本的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农民可以共同投入资金和劳动力,共同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在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下,农民之间能够互相帮助、资源互补,共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增加产量。
通过合作社,农民们还能够以集体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共同获取更好的市场资源和价格。
农民合作社的这种形式,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我国,我们也可以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效益。
日本的农业企业也是其农业组织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农业企业通常是由一批富有创业精神的农民或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成立的,这些企业通过资本的带动和市场的运作,开展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中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开展更加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在我国,我们也可以借鉴日本的这种农业企业模式,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力和现代化水平。
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及启示

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及启示农业产业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政策特点。
我国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便已出现农业产业化这种新的农业经营模式,但是,因为重工轻农思想的存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度非常缓慢,相关的法律政策也不尽完善,所以,为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有必要对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进行借鉴。
日本农业产业化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因为地缘关系、文化传承等相关因素的存在,非常值得我们对其农业产业化的法律政策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行选择性借鉴。
1 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历史演变日本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并且,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使日本农业的发展面临了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对不容乐观的实际情况,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以种种方式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走出了劳动密集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至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日本农业现代化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向多功能农业方向发展。
总体而言,日本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主要是根据工业发展需要而确定的,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1.1 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此时期是为摆脱封建制度以及推广农业新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时期。
明治维新后,日本采取了一条激进的追赶式工业化道路——通过剥削农业来促进工业发展。
所以,这一时期农业政策的重点是提高农产品产量,以保障城市工业发展的低劳动成本和高积累。
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农业的措施.如明治维新时期通过农业协会提供土地改良补贴:对农民实行直接或间接的农业生产技术教育;日本政府于1921年出台了《稻米法》,授权政府控制、调节市场上稻米供给等等。
总之,这一时期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大体上具有以下特点:(1)从废除旧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做起.废除了德川幕府时期一系列的法令,为日本农业发展创立良好的环境;(2)制定和推行“劝农政策”,以推进农业技术的改良和农业生产的发展;(3)注重农业政策的法制化,使农业的发展有法可依;(4)征收关税,以满足国内粮食市场的自给及安全。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及启示

农村·农业·农民2024.01B 23日本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及启示摘 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产业兴旺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兴旺的关键,其发展至关重要。
在对比分析日本和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日本六次产业化的成效,以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日本成功经验,推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日本六次产业化;农村产业融合;经验借鉴自201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都提出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农村产业融合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新趋势。
国外学者在16世纪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概念,但直至20世纪出现农村发展滞后问题时才掀起了农村产业融合的热潮;1997年我国学者于刃刚最早指出一、二、三产业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直至2015年,学术界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才迎来了高潮。
日本六次产业化自2010年全面实践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鉴于中日两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理念、文化背景等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故整理了日本农林水产业省官网中六次产业化综合调查报告,总结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新思路和借鉴。
一、日本六次产业化的成效(一)销售额显著增长根据数据梳理可知,2010—2021年农业相关产业的销售额从16 544亿日元增长到20 666亿日元,增加4 122亿日元,增幅达24.92%;农产品加工销售额增加1 750亿日元,增幅达22.48%;农产品直销销售额增加2 288亿日元,增幅达27.98%;休闲农业销售额增加85亿日元,增幅达14.53%。
尽管其间个别年份销售额有所减少,但总体上可看出,日本通过推进六次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相关产业的销售额,成效显著。
(二)经营主体数量增加根据表1可知,2010—2021年日本六次产业化中农业相关经营主体数量整体有所减少,但仍保持在6万个以内。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了3 4 户 ,全 体 供 货 农 户 的 收 入 都
得 到 了 大 幅 度 的提 高 。 此 外 , 直 销 店 也 为 当 地 创 造 了 很 多 的就 业
把2 0 1 0 年 的1 万 亿 日元 的 六 次 产 业
一
体 化 模 式 。 把 农 业 中 的 原 料 生
该 模 式 是 以 专 业 农 户 为 主 的 农 业
生 产 者 为 经 营 主 体 , 在 振 兴 农 业 的基 础 上 ,通 过促 进 与消 费者 的
行 情 给 予 定 价 等 方 面 的 相 关 指
导 )。直 销 店收 取销 售 额 的 1 5 % ( 农产 品 )到2 0 % ( 加工 产 品 )
产 ,第 二 产 业 中 的 加 工 和 第 三 产
业 中的流 通 一体 化 , 以 “ 商 ” 为 中 心 开 展 的 农 工 商 联 动 发 展 。 这 是基于 “ 统合 ”的战 略理 念 , 以
交 流 或 城 乡 交 流 而 形 成 的 。 具 体 地 说 ,农 业 生 产 者 建 设 设 施 园
产 品进 行 品质 安全 检验 ,同时 以
自 己 的 主 体 性 , 即 把 由 第 二 产 业
和 第三 产 业所 剥 夺 的 附加价 值 ,
的 安 全 、 环 保 、 品 质 需 求 为 导 向 , 以 高 品 质 产 品 出 口 为 突 破 口, 向高 附加价 值 领域 开 拓 。 日
地活 用 农村 、山村 和 渔村 区域 的 资源 。 另 外 , 作 为 具体 的政 策 目 标 , 日本 政 府 设 定 了推 进 六 次 产 业 化 的 发 展 愿 景 。 即 中 期 目标 是
日本“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及启示

日本“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及启示作者:来源:《吉林农业》2013年第11期1.日本农业概况和“一村一品”运动1.1日本农业概况日本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口约1.27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38人(我国是137人),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山地和丘陵约占其国土总面积的80%。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特点,日本可划分为北海道、东北、北陆、关东和东山、东海、近畿、四国、九州等91 个农业区。
日本耕地面积只有504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3.5%,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蔬菜、水果、花卉和饲料等作物。
农业生产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40%,绝大多数农产品依靠进口。
凡是到过日本的外国人,几乎都会惊讶当地食品价格的昂贵。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东京食品价格比世界其他主要城市高出25%~100%。
在日本,用于“吃”的开支每个普通家庭必须精打细算。
耕地有限、生产成本高、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是造成日本食品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
1.2日本农业的“一村一品”运动“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所谓“一村一品”,就是一个村子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
“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就是使每个市町村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
” “一村一品”的实质是搞活地区经济的一种手段,是一个地方的象征,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代表着这个地方在某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和全世界市场上享有的声誉,同时还反映着这个地方的精神风貌。
2.日本农业政策和发展特点2.1变明补为暗补,提高关税力保农业日本农业保护政策主要体现在税制、补贴和控制进口3个方面。
日本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每年需要缴纳与土地关联的税收,但是,如果农业用地被继承人继续用于农业生产的话,遗产税总额超过土地交易价格的部分便可以延期缴纳;如果继承人死亡或者从事农业生产满20年后,未缴纳的部分税收可以免除。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日本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人均耕地不足0.05hm2,境内多山地和坡地,农业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漫长过程。
“二战”前,农业土地占有制度和农村产业结构都有细微改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较低。
“二战”后,日本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发生了相应变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迅猛增长,经济实力为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高度重视生化技术,广泛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人才教育,为本国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日本农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与本国国情特点相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突出表现为经营规模小,专业农户少,农业集约化水平高,单位耕地面积固定资本额大,农业基础设施好,农业生产向工业化发展等。
农户平均拥有农业固定资本额快速增长,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地改良,很多农村实现了田园化,土地生产率高,农产品质量好。
农户与产前、产后部门紧密联系,可以在生产方面得到有关机构的支持,日本从中央到町村建立了各种为农户生产生活服务的农业协同组合,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
2.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的做法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包括贸易保护政策、价格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等。
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农业进口数量逐渐增多,政府采取保护农产品生产政策,将重要农产品指定为国家贸易项目,不实行自贸,限定农产品贸易项目,严格限制进口数量。
由于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率高,日本农业投入大,只能通过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农业。
日本现行农品价格政策主要有管理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基金制度等。
农产品价格制度弊端较多,但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府重视农业投资,各级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速很快,用于农业直接投资的,主要是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发放补助金,对不同种类主体费用负担比例作出明确规定。
对农林水产金融,日本以农协等系统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融通资金,对民间金融机构借款实行系列政策性金融。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启示及借鉴

争力 以及农业现代 化的实现仍是摆在 我们面前 急需解决 的难
题 。充 分 借 鉴 经 济 发 展 背 景 相似 的 发 达 国 家 的 农 业 发 展 经 验 , 对 加 快 我 国农 业 建 设 具 有 重 大 的 现 实 意义 。
一
模式 的基本 内涵 。由农、 林、 渔、 商等消费 团体及金 融、 文教 、 新 闻等行政力量共 同组建的“ 一村一品 ” 协会主要负责方针 、 制定 计划 , 同时县政府组织建立研 究小组进行技术 支持 , 并对各 个
地 方 特 色 产 品发 放 补 助 金 。通 过这 个模 式 , 不 断 引进 和 开 发 新 技术, 逐 渐 发 掘 高 附加 值 的 加 工 业 , 不 断 促 进 各 地 区 的 农 林 水 产 业、 工 业 以及 旅 游 业 的 蓬 勃 发 展 , 增 强 了相 对 落 后 地 区 的 自 我修 复 能力 , 使其 尽快 脱 贫 致 富 。 ( 四) 机 械 化 及 政 府 过度 保 护 下 的农 民 兼 业化 。 伴 随 着 农 业 机 械 化 的发 展 以及 科 学 技 术 的 不 断 进 步 , 可 以 有 效 降 低 生 产 成 本, 从 而 增 强 农产 品 的 国 际竞 争 力 , 鉴于此 , 日本 政 府 采 取 多 项
经济 /产业
《 合 作 经 济 与 科 技 》
N o . 1 s 2 0 1 5
日本 现代 农业 发展 启 示及借鉴
口文 /陈 晓 乐
(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
[ 提要] 本 文在 回顾 日本 农 业 发 展 历 程 的基 础 上 , 对 其 农
浅议日本的农业组织形式及其借鉴意义

浅议日本的农业组织形式及其借鉴意义日本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国家,其农业组织形式和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日本农业组织形式、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其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浅议。
一、日本农业组织形式日本的农业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
农户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通过共同经营、共同服务和共同利益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的组织形式。
而农业企业则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组织,具有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日本的农业合作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是由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成立的。
到了20世纪20年代,农村合作社积极发展,成为了农民的自主组织。
而农业企业则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模式,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
二、日本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日本的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
在20世纪初至中期,日本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都比较落后。
但随着战后经济重建和农业改革的推进,日本农业经历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农业技术得到迅速提升,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日本农业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土地资源有限、农村空心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政府不断推进农业改革,鼓励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收入水平,增加农产品增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农业组织形式和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合作社模式:日本的农业合作社具有较为成熟的经营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了各种服务和支持。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建立健全的农业合作社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2. 农业企业模式:日本的农业企业具有现代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特点,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启示

E t 本 是 一 个 人 多 地 少 的 国家 ,不 仅 面 临 农 地 、
水 资源 、能源等制 约 ,也 曾经 出现农业环 境污染 和农
源循 环 设 施 ,充 分利 用 当地 的稻 壳 作 为辅 料 ,采 用
先进 技 术 加速 发 酵过 程 ,高效 处 理牲 畜粪 便 ,最 终 实现废 物 的高度 资 源化 、无 害化f l I 。 日本发 展农 业循 环经 济 ,主要有 以下 4种典 型模式 。 1 . 再 生 利 用型 通 过对 农 业 废 弃 物 进 行再 加 工
牲畜 3 . 6万 头 , 为 处 理 牲 畜 粪 便 ,投 资 9亿 日元
( 1 O 0日元 约 合 6 . 1 4元 人 民 币,2 0 1 3 ) ,建 设农 业 资
一
1 5
世孝 壤业 W0 r i d A g r i c u I t u r e
防治 病 虫 草 害 ;秸 秆 还 田 、施 用绿 肥 和 厩 肥 保 持 养 分循 环 ;合 理 耕 种 防止 水 土 流 失 ;以及 保 护 生 物 多
世棼 袭业 W0 r i d A g r i c u I t u r e
日本 发 展 农 业循 环 经 济 的 主要模 式 经 验及 启 示
何 龙 斌
摘 要 : 日本 是世 界 上 农业 循 环 经济 发 展较 为成 功 的 国 家之 一 ,主要 有 再 生利 用型 、
有机 农 业型 、立体 复合 型 和 沼 气利 用 型 4种 模 式 ,其 成 功经 验在 于 完善 法律 法规 、 提 供 政 策 支持 、重视技 术 支持 、推 行认 证制 度 以及创 新 农业 组 织。本 文 通过 总 结 日 本发展 农 业循环 经 济的模 式和 经验 ,提 出 中国发 展 农业循 环 经济的 建议 。 关键 词 : 日本 ;农业 循环 经济 ;环境 保全 型农 业 ;可持 续农业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戴媛媛内容提要农业产业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继我国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和经济体制创新.战后日本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 成功地在短期内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探寻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日本;农业产业化模式日本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耕地面积约 500 万公顷,户均耕地不足 1.2 公顷,经营单位较小,一般来讲这种农业很难融入社会化大市场.而日本却在小土地所有制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1 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日本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1, 以工商业资本为主体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又细分为直营型,委托型两种模式.直营型即企业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建立大型的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厂,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经营.但由于日本地价高,相比出售土地农民更愿自己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日本的发展很受限制. 委托型即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立合同,契约等形式,委托农户或农产主进行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对生产品种,工艺及交货时间做出规定,农户按时保质保量为企业提供农产品.但日本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规模不大,水田, 倾斜地多,地块狭小,因此不适合发展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2, 农协(市场)+基地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更为普遍实行的是以农协为主体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 即排除工商业资本的干预,仅通过农业内部的组合来实现产业化.1 这种水平一体化主要是通过日本农协实现的.日本农协是依据 1947 年的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成立的.农协为农民服务,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购销,信用,保险和共同设施利用各方面,并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各级农协组织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来建立生产基地, 农家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农协输送到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输送到消费者手中. 与其他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国家相比,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日本根据自身特点,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先实现水利化,生物化,化肥化, 然后再实现机械化;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小的,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农业中占主体地位; 三是农户的兼业化与高龄化现象,随着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或其他行业的服务,其专业农户不断减少, 兼业农户急剧增加,农业生产者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二,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1, 日本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日本这样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极差的国家,能够从传统农业发展到高度产业化的农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扶持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首先是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上世纪 50 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已占国民经济投资的 20%左右,以后对农业的投资呈增长的趋势,目前已超过 40%. 2 投资的重点一是农业产品价格补贴(特别是大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主要以补助金和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进行.日本政府财政支农的另一途径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农产品进行买卖影响市场供给,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目的.其主要手段有两种: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的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的间接管制.正是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保持了农产品的较高价格,保证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主要采取优惠信贷投资.早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日本政府就先后设立了"农林渔业公库资金""灾害 , 资金贷款""农业改良资金无息贷款"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贷款",为农业提供 , 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满足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同时,日本政府还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正是通过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度法制化的轨道,日本才能长期保持对农业的巨大投入.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制定了大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如 20 世纪 50 —60 年代,就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农业改良促进法》 , 《耕地改良法》 ,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主要作物种子法》《农业改良资金助成法》《农业协同组合 , , , 法》 , 《农业基本法》 , 《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 , 《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等法律.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经济,行政手段来确保这些法律的贯彻和实施.完善的农业法律是日本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农协的组织保障农协组织是根据法律,依照农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组织.日本农协通过各项业务,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农户分散,孤立的行为变成有组织的团体行为,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农协的营农指导员在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都会为农户提供帮助: 产前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农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各农家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在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 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等方面提供具体帮助;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 4 此外,农协还提供农业经营委托服务,接受会员委托代为从事农田作业和农业经营管理,从收益中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其余全部归委托人.这种农业经营委托服务,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的规模效益.有些农协还自办研究所,信息中心,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农协的主要业务还是购销服务,农民通过农协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销售农副产品,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集合了共同采购的成本优势,避免了分散销售的恶性压价,这种批量买卖的方式让农民在价格上得到实惠,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对于农户个人无力购置的大型设施,农协还提供共同利用设施的服务,比如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大型农用机械,农机具修理工厂,共用肥料配合设施,蔬菜育苗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等.因此,具有浓厚的政府机构性质的农协,是引领日本农业走向社会化,规模化的有力的组织保障.农协把市场与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简化了市场交易关系,实现了交易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5 3, "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开始与20世纪70年代的 "一村一品" 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一村一品"的宗旨就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使每个村庄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拳头或精品产品,打入市场.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不断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是"一村一品运动"的基本内涵. "一村一品" 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 而后在北海道, 岩手县等地广泛兴起. 日本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各地发展特色经济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分县知事亲自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并由农,林,渔,商,共,工,消费者团体,金融,文教,新闻,行政等各方代表组成推动"一村一品"运动协议会,协议会负责确定方针,制定计划,县政府组织建立研究机构, 进行技术指导, 并对地方名特产品开发拨发补助金.在日本地方政府的扶植下,日本乡镇的"一村一品"运动蓬勃兴起.通过"一村一品"运动,引进和开发新技术,研制各地区的名特产品,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加工业,使各地区的工业,农林水产业,商业与旅游业得到协调发展,增强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较快地脱贫致富.三,结论——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纵观包括日本在内的农业发达国家,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也决定了政府支持的必要性.战后,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分散的小农经济能够纳人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主要是靠日本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日本政府从立法, 组织, 资金, 价格,贸易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支持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扶持农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借鉴日本的经验,,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政府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建立健全农业立法,用法律法规保证政府依法调控农业②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③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④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2, 加快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在我国,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单个农户成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无法有效对接,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便成为解决这一"中介缺失"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管自 80 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但关于合作社的法律却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直至去年,才颁布了第一部《农业合作社法》 ,农民合作组织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日本农业发展的初始状况与我国相似,吸收和借鉴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产业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建立真正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日本农协之所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日本农协是依照农民意愿建立,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农协有关日常经营和运行的各项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了农协能够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反观我国目前的农业组织,由农民自己组建的较少,很多组织在实际运作中较多地依赖于当地行政力量,龙头企业,工商业资本的介入,而这些力量的介入大多是为了利用和享受政府的有关优惠政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6 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该认真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积极推动属于农民自己的,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农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其次,要拓宽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功能范围.从日本农协发展历史和组织结构可以看出, 它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简单联合,还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处于农民和政府之间的第三方机构,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者. 不仅是连接了农户与市场, 也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目前,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活动的范围还很狭窄,缺少管理手段和凝聚力.学习日本经验,我国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应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的管理权限,拓展其作用空间,通过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政府管理的效果. 3,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对照我国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现状, 日本的 "一村一品" 运动不无启示. 我国当前的一个问题是各个地区发展缺乏长远计划, 往往是其他地区发展什么, 自己也盲目效仿, 不从本地实际出发, 致使地区经济结构趋同, 各地形不成特色经济. 在确定产业布局, 考察和确定产业项目等企业和农户个体力不能及的方面, 政府的作用不能缺位,同时要改变执政理念,为产业化推进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鼓励产业化经济组织的发展.日本"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开发优势项目,选择和确定产业化项目,对其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以及产业布局协调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分析.以本地区资源特色为基础,充分考虑地区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发挥地区优势, 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成功发展的关键.注释梁开竹: 《借鉴日本经验,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3 年第 1 期. 2 方志权,吴方卫: 《日本多功能性农业对建设我国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生产力研究》 , 2007 年 24 期. 3 中国农业代表团《日本的农业政策改革及其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0 年 12 期. , 4 胡小凤: 《美日农业产业化模式启示》《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年 6 月号下. , 5 常青: 《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陕西财经 , 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03 期. 》 6 常青《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山西财经大 , 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9 月第十卷第 3 期》(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06 级硕士生责任编辑魏全平)。
日本现代农业的借鉴之处

日本现代农业的借鉴之处一、见闻与感受1、日本农业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农业。
日本现代农业主要体现在“五个化”:一是农业生产机械化。
日本在1966年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目前设施农业发展很快,全国大多数地方果树工厂化栽培已基本普及。
二是生产管理科学化。
主要农作物的栽培要点、种植要求、气象观察、病害预警及防治等等,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双向交流与咨询。
三是农产品加工标准化。
每一种农产品的加工都要标清其原材料名称所含成分、生产期限、保存方法以及原产地、制造者等等。
四是品种优良化。
五营销体系化。
日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联合会”组成了市场销售服务系统,能够把国内80多个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560多个地区批发市场的销售及海关每天各种农产品进出口通关量情况适时联网发布。
日本农协组织对于农产品的统一销售,使农户可以放眼国内国际并能自主决定种什么,种多少的问题。
2、日本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及社区组织建设成效显著。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始于1979年的大分县。
这次考察了北海道和大分县的“一村一品”之后感到,我们的自然条件与日本两地有些相似,但是在粮食的深加工上、在畜牧业的发展上,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官员介绍,目前全国综合农协组织有900个,拥有正式社员大约520万人,准社员390万人,合计为900万人左右。
其主要从事经济(营农)、信用、保险、福利四大事业。
在推进日本农业向现代化发展中,农协在保护自耕农民利益、保障农产品供应、提供农业金融支持,提高农民团体的社会地位、减少政府社会化管理成本以及强化执政党政权基础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启示和建议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初同样存在与我们现在相类似的“三农”问题,但到80年代初,日本就已经基本解决了农业问题,实现了其最初提出的城乡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一,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确保农民自主创业,是农业顺应市场的关键所在。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首先把农民的自主自立作为“三项原则”之一,政府并未向各町、村下达发展任务,确定硬性目标,也未对任何项目进行补助。
日本农业产业化经验及启示

有较 大 的参 考价值 。
产 的发展 。基础 设施 建设投 资 由 国 农 用 拖拉 机 只有 7 0台 . 到 1 7 0 但 96 家 和地方两 级政府 承担 .其 中 9 % 年 , 猛 增 到 8 0 却 O万 台 .6年 中增 加 2
业” 户 . 农 往往 是文 化水平 和专 业技 民收入提 供多 种途 径 。 1本 的 “ 3 兼 垂 直一体 化经 营形式
( )以工 商 业 资本 为 主 体 的 的平 行 一体化 经营形 式 .包 括综合 一 农 协和专业农协 。 综合农协主要从事 以工商业 资本 为主体 的垂 直一 全面而广泛 的服务 . 专业农协则从事
Hale Waihona Puke 国土面积 中 ,被森林 覆 盖 的山地 面 在加 入世 界 贸易组 织 以前 , 日本政 主要采 取多 投劳 动多用 肥料 的方法 积 占 7 % .全 国人 均耕地 面积不 到 府采 取农产 品价 格补 贴政策 扶持 农 发 展农 业 .致 使土 地生 产率相 当 高 6 在入关 以后 . 由于受关 贸 总协 定 而劳动 生产 率极其 低下 。第 二次世 0 4 h 。 日本 以土地 广 泛 地分 散 业 ; . 6 m2 0 在小 农户 手里 的家庭 经 济为基 础 的 有关 农畜 产 品价 格 市场化 、贸 易 自 界大 战后 。 日本政府 一 反常态 , 大力
为 提 高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水 平 . 款 的方 式支 持农 业发展 。在 加工方 国为 9倍 . 国只有 l%。 美 l 机械 化作
改变农业 的落后状况 . 提高农业 的市 面 , 加工 企业 的建设投资 国家无偿投 业使 日本农 产 品 的成 本构成 产 生 了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

实施后 , 日本农业 长期 以来 的细碎化耕 作模式被打破 , 日本农 基层农 协组织汇 总农户生产 资料 的需求类 型和需求数 量并层
大中国银行业人 民币业务在海外的影响力 。() 2 中国银行业战 将有可 能成 为人 民币主要市场 的做市商 , 以购 买和 销售业务和 略发展 的总体安排。中国银行业商业银行 可以建立海外分支机 人 民币贷款 业务 。以人民 币购买和贷款业务的出售 中国银行业 构, 例如可建立一个把海外分行 , 新兴业务、 将 子公司全 部纳入 的领导者将 中国银行业 的启用 ,以把握市场行情 的积极性 , 增 到银行管理框架 中, 以形成 一个全面 的战略布局 : 形成商 业银 强 的中国银行业金融产 品和定价的不 同类型 , 并增 加了阶级投 行总分行之间、 内机构之 间、 内外机构之间、 境 境 母子 公司之间 资及交易资产 的回报 率 。第三 , 为客户提供服 务扩 大中间业务 联动推进跨 境人 民币业 务的整体制度 安排和机 制安排 。一方 收入 。要不 断创新完善跨境人 民币业务产 品, 加强对人 民 币理 面, 给予充分发挥 中国的银行集 团的优势支 持的市场 竞争及海 财产 品和境外人 民币衍生产 品的研究力度和开发力度 , 拓展中 外机构 的发 展; . 另_ 方面 , 充分利 用海外机 构平台提 高了银行 国银行业跨境人 民币结算产 品线 的广度和深度 , 面满 足境 内 全
农 业是国民经济 的基 础, 解决好农 业问题 是维系我国国 民 业 向现代化方 向发展 。同时, 为了保障 《 农业基本法》 的全面实 经济健康 、 平稳发展 以及实现现代化 的关键 。所 谓农业现 代化 施 , 日本 政府 还相 继颁 布了多项法律 法规 来完 善该项农业保护 是指利用现代科 学技术 、 代管理方法 等作用于农业 , 传统 政策 。此外 , 现 使 日本 政府 通过相关法律 法规的制 定、 实施 , 推动农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日本 “ 村一 品’ 动 一 ’ 运 促 进农 业产 业化 发展 的经验启 示
李 仙 子
( 国人 民银行 延 边 州 中心 支行 吉林 延 吉 1 3 0 ) 中 3 0 0 党 的十七 大 报告 明确 提 出 ,要 坚 持把 发展 现代 农 系 , 提供全 方位 的供 给 , 有计 划 、 分层 次 、 重点 地开 展 有
l 日本 “ 村 一 品” 一 运动 促 进 农 业产 业 化 的 主要 贷款 资金 和利 息补 贴 资金 ,也 通 过各级 农 协 的窗 E发
二 、 国农业产 业化 发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我
近几 年 , 些地 方 把农 业产 业 化发 展作 为破 解 “ 一 三
做 法
( ) 一 以开 发农 特 产 品 为 目标 , 培育 各 具 优 势 的产
题制 定相 应对 策 , 因地 制宜 实行 适度 规模 经 营 , 引进 生 品 、 次增 值产 品少 , 二 高科技 产 品 、 名牌 产 品更少 。 产 农 产资 金 和优 良品种 , 行技 术交 流 和技术 培 训 等 ; 农 品 的科 技 含量 不高 , 名 品牌不 多 , 进 在 知 尚未 实 现优 质特 色
业基 地 。 一村 一 品 ” “ 的基本 目标 就 是开 发 、 振兴 农 特产
问题 、 筹 城 乡发 展 和 推进 农 村 工业 化 、 统 城镇 化 的 品, 在培 育农 特产 品上 抓产 地建 设 、 育名 牌两 大 重点 农 ” 培 环 节 。 产地 建 设 上 , 调 因 地制 宜 建 立 产业 基 地 , 在 强 如 战 略选 择 , 大力 发 展农 业 产 业 化 , 得 了一 定 的成 绩 , 取
牛产 业基 地 、 香菇 产业 基地 等 。
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赵世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郭建军1.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能否做到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效益和前途。
日本的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的现状,造成了农业的成本高、生产率低,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吸取日本的教训,加大土地的流转力度,搞好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要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农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农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
日本农业发展陷入困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滞后。
就种植业结构来看,基本上囿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几十年一贯制。
就大农业内部结构来看,没有突出畜牧业的主体地位。
结构调整的滞后,导致农业的产量和效益低下,食物自给率不高。
据资料介绍,日本按供给热量计算的`综合食物自给率1997年已下降到40%,除大米外,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自给率近乎于零,肉类低于60%,饲料作物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要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食品自给率,必须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我国提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3.要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
日本的农协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对促进日本农业经济发展、恢复政治稳定、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吸收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引导农户由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向大市场迈进,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坚持民办、民营、民管的原则,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要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而且要重视发展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4.鼓励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日本的农业劳动力严重老化,而且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虽然造成了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下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但促进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加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以及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日本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502019.02调研DIAO YAN日本属经济发达国家,其GDP 总量及国民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但日本农业与我国一样同属东亚家庭经营小规模农业。
在自然灾害频发情况下,日本政府不断加大农业投入,推动农业经营体系调整,保证了国内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农产品价格稳定,农户与非农户收入同等增加,各项农业基础设施有序开展。
研究日本农业经营体系变化及其扶持政策对江苏农业农村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日本农业经营体系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日本大力推进高收益作物尤其是蔬菜为代表的园艺产业发展,蔬菜超过大米成为日本第一种植产业;养殖业中,肉牛和乳业是仅有的两个产值超1兆日元的养殖业。
从产业组合分析,单一经营体占73.8%,其中水稻单一经营体54.8万个,露地蔬菜7.35万个,设施蔬菜4.69万,奶农1.27万,肉牛养殖户2.4万。
与复合经营体相比,单一经营体有规模大、成本低、种养殖技术好的优势。
农户与农业经营体数量持续减少。
日本土地私有,拥有土地的家庭很多,全国农户数从2005年285万减少到2017年216万户。
日本农户分两类:销售型农户,全国共120万户,占55.6%;自给农户,全国共83万户。
日本在统计上把耕地面积和农产品年销售额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区分农户、非农户这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有利于因户施策、提高农业政策精准性。
农业经营集中度不断提高。
为解决“谁来营农”问题,日本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种养殖大户,加快土地集中和流转,2017年大户经营农地总面积占54%,规划到2023年大户经营耕地总面积要占全国的80%以上。
目前,种植规模较大的经营体数量仅占8.86%,但其种植耕地面总和占63.7%;种植面积超大经营体1.85万个(仅占1.52%),耕种总面积占全国农地的33.9%。
从农产品年销售额上看,年销售额1000万日元以上的法人经营体数量约36.4%,销售总额占全部销售额的97.2%。
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
日本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做法及其启示

多 之 即 承 包 责 任 制 的 基 础 上 , 众 多 的 农 户 “ 劳 多 肥 农 业 ” 称 , 主 要 采 取 多 以 上 。 同 期 内 其 他 国 家 的 工 业 增 长 , 使 连 成 一 体 ,实 现 产 供 销 一 条 龙 ,降 低 投 劳 动 多 用 肥 料 的 方 法 发 展 农 业 , 致 前 苏 联 为 l , 大 利 为 8 c , 国 倍 意 6k 法
5 0年 代 初 开 始 以 种 种 方 式 推 行 农 业 农 业 中 分 离 出来 的 剩 余 劳 动 力 产 业 化 经 营 战 略 ,至 7 0年 代 中期 基
营 水 平 ,改 变 农 业 的 落 后 状 况 ,提 高 升 。 2. 4 6万 人 和 7 . 7 5万 人 , 总 缺 口 为
农 业 的 市 场 竞 争 力 , 日本 从 2 0世 纪
2 .迅 速 发 展 工 业 , 大 量 吸 收 从 4 7万 人 。工 业 对 农 业 劳 动 力 的 吸 引 5
8 7 农 业 生 产 成 本 , 高 农 产 品 的 市 场 竞 使 土 地 生 产 率 相 当 高 而 劳 动 生 产 率 为 6 % , 前 西 德 为 6 % , 美 国 为 提
争力 。在这 方 面 , 日本 在 农 业 产 业 化 极 其 低 下 。 “ 战 ” , 二 后 日本 政 府一 反 6 % 。到 1 7 0 9 3年 , 日本 工 业 总 产 值 已 进 程 中 的 许 多 做 法 值 得 我 们 研 究 和 常 态 ,大 力 推 广 农 业 机 械 化 作 业 ,用 占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工 业 的 l . % , 仅 0 1
农 8 3万 就 业 者 。又 如 , 9 8年 , l6 第 三 产 业 分 别 只 占 总 劳 动 力 的 集 型 。 产 品 科 技 含 量 的 提 . % 和 2 . % , 于 典 型 的 “ 统 动 含 量 的 下 降 , 提 高 农 业 的 竞 争 力 工 业 部 门 需 要 吸 收 的 劳 动 力 为 初 中 26 32 属 传 这 l. 型 ” 业 结 构 的 国 家 。 农 民 的 比 较 收 提 供 了 广 阔 的 前 景 。 种 做 的 副 作 用 毕 业 生 l 7 9 万 人 , 高 中 毕 业 生 产 4. 入 十 分 低 下 。 了提 高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是 农 业 劳 动 力 过 剩 现 象 的 急 剧 上 4 1 8万 人 ,而 实 际 求 职 者 分 别 只 有 为
日本的六次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3、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 的产业,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例如,在风景优美的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吸 引游客的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加强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 养和引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5、优化产业结构: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提升乡村经济的综合效益。例如,在乡村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提 高乡村经济的附加值。
乡村产业振兴与产业扶贫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金和技术缺乏、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制约着二者的发展。为了应对这些挑 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具 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二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
为了实现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的目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 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产业融合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 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动产 业间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可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推 动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品牌建设与国际推广
日本次演示化产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国际推广。政府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国际推广。例如,日本的动漫、音乐、时尚、美食等产业在 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我国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借鉴日本的国际推广 经验,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戴媛媛内容提要农业产业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继我国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和经济体制创新。
战后日本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 成功地在短期内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探寻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农业产业化模式日本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耕地面积约500万公顷,户均耕地不足1.2公顷,经营单位较小,一般来讲这种农业很难融入社会化大市场。
而日本却在小土地所有制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1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 日本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1、以工商业资本为主体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又细分为直营型、委托型两种模式。
直营型即企业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建立大型的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厂,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经营。
但由于日本地价高,相比出售土地农民更愿自己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日本的发展很受限制。
委托型即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立合同、契约等形式,委托农户或农产主进行生产经营。
龙头企业对生产品种、工艺及交货时间做出规定,农户按时保质保量为企业提供农产品。
但日本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规模不大,水田、倾斜地多,地块狭小,因此不适合发展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
2、农协(市场)+基地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更为普遍实行的是以农协为主体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
即排除工商业资本的干预,仅通过农业内部的组合来实现产业化。
1这种水平一体化主要是通过日本农协实现的。
日本农协是依据1947 年的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成立的。
农协为农民服务,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购销、信用、保险和共同设施利用各方面,并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通过各级农协组织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来建立生产基地,农家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农协输送到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输送到消费者手中。
与其他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国家相比,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日本根据自身特点,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先实现水利化、生物化、化肥化, 然后再实现机械化;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小的,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农业中占主体地位;三是农户的兼业化与高龄化现象,随着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或其他行业的服务, 其专业农户不断减少, 兼业农户急剧增加,农业生产者以老人和妇女为主。
二、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1、日本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日本这样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极差的国家,能够从传统农业发展到高度产业化的农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扶持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首先是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已占国民经济投资的20%左右,以后对农业的投资呈增长的趋势,目前已超过40%。
2投资的重点一是农业产品价格补贴(特别是大米);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主要以补助金和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进行。
日本政府财政支农的另一途径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农产品进行买卖影响市场供给,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目的。
其主要手段有两种: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的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的间接管制。
正是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保持了农产品的较高价格,保证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主要采取优惠信贷投资。
早在20 世纪50 —60 年代,日本政府就先后设立了“农林渔业公库资金”、“灾害资金贷款”、“农业改良资金无息贷款”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贷款”,为农业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满足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同时,日本政府还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
正是通过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度法制化的轨道,日本才能长期保持对农业的巨大投入。
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制定了大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
如20 世纪50 —60 年代,就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农业改良促进法》、《耕地改良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主要作物种子法》、《农业改良资金助成法》、《农业协同组合法》、《农业基本法》、《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等法律。
3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经济、行政手段来确保这些法律的贯彻和实施。
完善的农业法律是日本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2、农协的组织保障农协组织是根据法律、依照农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组织。
日本农协通过各项业务,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农户分散、孤立的行为变成有组织的团体行为,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农协的营农指导员在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都会为农户提供帮助:产前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农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各农家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在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等方面提供具体帮助;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
4此外,农协还提供农业经营委托服务,接受会员委托代为从事农田作业和农业经营管理,从收益中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其余全部归委托人。
这种农业经营委托服务,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的规模效益。
有些农协还自办研究所、信息中心,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农协的主要业务还是购销服务,农民通过农协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销售农副产品,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集合了共同采购的成本优势,避免了分散销售的恶性压价,这种批量买卖的方式让农民在价格上得到实惠,增加了农民收入。
此外,对于农户个人无力购置的大型设施,农协还提供共同利用设施的服务,比如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大型农用机械、农机具修理工厂、共用肥料配合设施、蔬菜育苗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等。
因此,具有浓厚的政府机构性质的农协,是引领日本农业走向社会化、规模化的有力的组织保障。
农协把市场与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简化了市场交易关系,实现了交易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53、“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开始与20世纪70年代的“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一村一品”的宗旨就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使每个村庄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拳头或精品产品,打入市场。
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不断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是“一村一品运动”的基本内涵。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而后在北海道、岩手县等地广泛兴起。
日本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各地发展特色经济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分县知事亲自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并由农、林、渔、商、共、工、消费者团体、金融、文教、新闻、行政等各方代表组成推动“一村一品”运动协议会,协议会负责确定方针、制定计划,县政府组织建立研究机构, 进行技术指导, 并对地方名特产品开发拨发补助金。
在日本地方政府的扶植下,日本乡镇的“一村一品”运动蓬勃兴起。
通过“一村一品”运动,引进和开发新技术,研制各地区的名特产品,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加工业,使各地区的工业、农林水产业、商业与旅游业得到协调发展,增强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较快地脱贫致富。
三、 结论——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纵观包括日本在内的农业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也决定了政府支持的必要性。
战后,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分散的小农经济能够纳人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主要是靠日本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日本政府从立法、组织、资金、价格、贸易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支持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其扶持农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借鉴日本的经验,,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政府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①建立健全农业立法,用法律法规保证政府依法调控农业②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③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④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
2、加快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在我国,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单个农户成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无法有效对接,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便成为解决这一“中介缺失”问题的关键。
我国农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管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但关于合作社的法律却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直至去年,才颁布了第一部《农业合作社法》,农民合作组织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日本农业发展的初始状况与我国相似,吸收和借鉴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产业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建立真正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
日本农协之所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日本农协是依照农民意愿建立、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
日本农协有关日常经营和运行的各项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了农协能够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
反观我国目前的农业组织,由农民自己组建的较少,很多组织在实际运作中较多地依赖于当地行政力量、龙头企业、工商业资本的介入,而这些力量的介入大多是为了利用和享受政府的有关优惠政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6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应该认真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积极推动属于农民自己的、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农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其次,要拓宽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功能范围。
从日本农协发展历史和组织结构可以看出, 它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简单联合,还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处于农民和政府之间的第三方机构,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者。
不仅是连接了农户与市场,也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活动的范围还很狭窄,缺少管理手段和凝聚力。
学习日本经验,我国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应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的管理权限,拓展其作用空间,通过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政府管理的效果。
3、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对照我国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现状,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不无启示。
我国当前的一个问题是各个地区发展缺乏长远计划, 往往是其他地区发展什么, 自己也盲目效仿, 不从本地实际出发, 致使地区经济结构趋同, 各地形不成特色经济。
在确定产业布局、考察和确定产业项目等企业和农户个体力不能及的方面,政府的作用不能缺位,同时要改变执政理念,为产业化推进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鼓励产业化经济组织的发展。